当代文学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小说创作 1、伤痕文学:界定与创作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2、反思文学:界定与创作特点,代表作家作品(高晓声、王蒙、张贤亮) 3、爱情题材的作品:刘心武、张洁、张弦 4、改革文学 1)工业改革 柯云路《新星》 蒋子龙改革文学创作的特点:全方位追踪改革的进程,揭示改革的重要意义;成功 塑造“开拓者家族”形象;形成颇有特色的情节模式;风格粗犷豪放
2)反映农村改革的作家作品 高晓生“陈奂生系列小说”
5、知青文学(了解) 指由“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创作的反映当年那些知识青年生活及诉说知青 生活哀怨、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的作品。
6、寻根文学 界定:什么是寻根文学?以韩少功、李陀、郑万隆、阿城、李杭育为代表的一批作 家发起、倡导的文学潮流,出现于 80 年代中期。主张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去开 掘寻根,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兼容并蓄,去释放现代精神,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学 世界。 寻根文学的基本内涵与特点:通过文化对民族进行反思 代表作:《爸爸爸》、《小鲍庄》、《红高粱》等
二、十七年的文学创作 (一)小说 赵树理《三里湾》、柳青《创业史》 :建国初的农村变革 《红旗谱》:成长小说,三代农民形象,核心人物为朱老忠 《红岩》:重庆地下斗争,江姐、许云峰 《林海雪原》:东北剿匪,传奇色彩 《青春之歌》:知识分子的成长;
《保卫延安》、《红日》:解放战争的文学书写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红色经典小说)的写作特点与文本特征 1、作者大多是所写的革命事件的亲历者,作品有切身体验,有真实感 2、写作目的是高度政治化的:表现党领导革命的丰功伟绩,歌颂先辈们的斗争、牺 牲精神,使民众受到熏陶感染与鼓舞教育。 3、主题宏大,人物设计模式化
(二)诗歌 郭小川:“战士兼诗人”,《致青年公民》、《团泊洼的秋天》 贺敬之《放声歌唱》 闻捷《天山牧歌》:边疆诗人,少数民族题材,歌颂劳动与爱情
(三)散文 杨朔的“诗化散文”的特点: A、善于从平凡、普通的事物入手,来发掘、提炼动人的诗意,来表现宏大的主题 B、常常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来创造诗的意境; C、其散文精巧、玲珑的结构布局也强化了其散文的诗化特征; D、注重字句的锤炼也使杨朔散文有诗的意蕴。
(三)诗歌 1、朦胧诗派 舒婷《致橡树》、《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顾城《一代人》、《弧线》、《远和近》
艺术特点
2、新生代诗歌 于坚《尚义街六号》 韩东《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 李亚伟《中文系》
新生代诗歌的艺术特点 (四)散文 巴金的《随想录》:反思文革,“一部讲真话的大书” 杨绛《干校六记》
▲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 ”(潜在写作) 是相对于公开发表、出版的主流文学而言的,指的是文革时期,以秘密、半
秘密状态写作和传播、内容带有一定叛逆色彩的文学作品,又称”潜在写作”,其特 点是不迎合政治,作者的写作往往不受国家指令和政治功利目的的制约,也不以主 流文学的既定规范为文学表达的标准,有时将带有一定异端倾向的思想情感遣诸笔 端。 ☆ 地下小说 张扬《第二次握手》、赵振开《波动》、靳凡《公开的情书》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红色经典小说)的文本特点; A、从题材上看,主要是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为题材的。 具体说来,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革命战争、农村土改、城市暴动和地下工作等。 B、从主题与人物来看,歌颂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歌颂爱国主义精神,歌颂共产主 义理想是其主旋律。表现的是作为革命主体的农民、工人、革命党人的成长过程和 英雄事迹。 C、从叙事角度来看,革命化、政治化的叙事方式,在人物处理上的高、大、全和 二元对立的模式,叙事基调上的高亢昂扬等。 总之,这些作品大多有再现革命历史,歌颂英雄人物的特点,政治化色彩相当浓厚, 但也富有感染力。红色经典有时代的局限,但也有存在的理由和流传后世的价值。
五、90 年代文学 1、长篇小说创作热潮;茅盾文学奖的得奖作品 2、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征:
超越性
3、新历史小说 什么是新历史小说?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概念:80 年代中期,由于受一种现代历史哲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出现了一种全新的 历史题材小说。这些小说作品运用全新的现代叙事方式和现代历史观念来表现历史, 极力复活历史话语,把创作引向历史的整体空间,这些显示出不同于传统历史小说 内涵和意义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
7、先锋小说 主要特点:80 年代中期出现,代表作家有马原、余华、格非、孙甘露、残雪等人。 主要受法国新小说派和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影响。提倡回到文学本身,注重作品 的形式感和语言实验,注重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
具体表现: A、文化上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作品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作家不 再重视社会责任感,消解深度(孙甘露《信使之函》) B、文学观念上对旧有真实观的颠覆,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苏童《我的帝王生 涯》) C、文本中人物符号化(没有清晰的面貌与性格特征),结构散乱,语言陌生化(《现 实一种》、《冈底斯的诱惑》) 总之,突破了传统小说的规范: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注重故事情节、人物和主题思 想的表达
先锋小说的局限: 8、汪曾祺、路遥的小说 《受戒》、《大淖记事》
汪曾祺小说创作的特点与贡献: 汪曾祺的小说注重风俗民情的表现,善于描写美好的人情与人性。其风俗民情不仅 构成了小说的“氛围”,也冲淡了小说情节,带来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汪曾祺的小说追求诗化的审美风格,注重抒情性,在小说结构上,他追求散文化, 反对传统小说的“戏剧化”设计。他主张“为文无法”,对传统小说的某些经典理论如 典型等表示了怀疑,体现出小说观念的时代发展。 《人生》、《平凡的世界》
秦牧的“知识小品散文”: A、题材内容十分广泛,或描绘日月星辰、山川土地,或状写花鸟虫鱼、珍禽异兽, 或介绍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或讲述史实传说、轶闻趣事,或展示当代人的生活、 思想风貌……其内容几乎无所不包 。 B、“知识性”强 C、将“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结合在一起,寓思想于知识趣味之中。
当代文学期末复习 题型 一、填空 二、名词解释(文学方针、文学样式、文学潮流、文学运动、文学作品) 三、简答题(作家或流派、群体的创作特色) 四、论述题 五、评论写作
文学史线索 一、建国初十七年的文学概况与文学思潮 1、第一次文代会: 时间:1949 年 7 月 2 日—19 日,地点:北平; 确立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权威地位,确定《延讲》为新中国文艺工作的思想原则和 指导方针;也确立了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会上成立了“文联”,主席为郭沫若,周扬、茅盾为副主席;会后文联下属各协会成 立,中华全国文学者工作协会选举茅盾为主席,丁玲、柯仲平为副主席。 2、三次全国规模的文艺批判运动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 判 ——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批判 3、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 是当代文艺的重要指导方针。 提出时间:1956 年——基本内容:主张“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的自 由争论去解决,反对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 格,另一种学派。——意义: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促使文艺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 出现活跃局面 (王蒙、邓友梅、陆文夫的小说——《小巷深处》开小巷人物系列作 品的先河)。 (与新时期的“二为方针”作对照) 4、 “大跃进”后文艺政策的调整 新民歌——新侨会议(北京新侨饭店)、 “广州会议”(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 谈会)、大连会议(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 5、关于现实主义、人情人性问题的讨论
(四)话剧 老舍《茶馆》 :是“远东戏剧的奇迹” 、“中国的《推销员之死》”; “串珠式”的结 构、“人像展览式”结构 田汉《关汉卿》:“戏中戏”结构
wk.baidu.com
郭沫若《蔡文姬》 “第四种剧本”
三、文革时期的文学 ☆ 革命样板戏 样板戏是一种“官方文学” ,其主题与创作目的都 高度政治化,人物则模式化与理想化,但样板戏 也有很强的传奇性、观赏性,在音乐、舞蹈设计方面也有所创新。 ☆ 浩然的小说 《艳阳天》、《金光大道》
特点:1. 首先,它们所侧重表现的是文化、人性与生存范畴中的历史,把历史的具 体时态与外观予以打碎,而找出其中那些基本原素,予以重新组构 2. 新历史小说的第二个特点,是对“官史”历史观与主流文化立场的有意反叛,而代 之以“野史”、“裨史”与“民间史”的视角 苏童 《妻妾成群》
3、女作家的创作 陈染、林白、海男、卫慧、棉棉 4、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艺术特点,文学史意义/贡献、局限性)
☆ 地下诗歌 穆旦《停电以后》、曾卓《悬崖边的树》
四、80 年代文学 (一)运动与思潮 1、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 1979 年,北京 2、 “二为方针”的提出,1980 年,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二为” 方针取代了此前的“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提法。新的“二为”方针 使文学摆脱了政治附庸的地位,开始拥有独立的品格,新的“二为”方针成为新时期 当代文学的指导方针。 3、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1984 年,北京。胡启立提出:“创作自由”
2)反映农村改革的作家作品 高晓生“陈奂生系列小说”
5、知青文学(了解) 指由“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创作的反映当年那些知识青年生活及诉说知青 生活哀怨、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的作品。
6、寻根文学 界定:什么是寻根文学?以韩少功、李陀、郑万隆、阿城、李杭育为代表的一批作 家发起、倡导的文学潮流,出现于 80 年代中期。主张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去开 掘寻根,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兼容并蓄,去释放现代精神,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学 世界。 寻根文学的基本内涵与特点:通过文化对民族进行反思 代表作:《爸爸爸》、《小鲍庄》、《红高粱》等
二、十七年的文学创作 (一)小说 赵树理《三里湾》、柳青《创业史》 :建国初的农村变革 《红旗谱》:成长小说,三代农民形象,核心人物为朱老忠 《红岩》:重庆地下斗争,江姐、许云峰 《林海雪原》:东北剿匪,传奇色彩 《青春之歌》:知识分子的成长;
《保卫延安》、《红日》:解放战争的文学书写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红色经典小说)的写作特点与文本特征 1、作者大多是所写的革命事件的亲历者,作品有切身体验,有真实感 2、写作目的是高度政治化的:表现党领导革命的丰功伟绩,歌颂先辈们的斗争、牺 牲精神,使民众受到熏陶感染与鼓舞教育。 3、主题宏大,人物设计模式化
(二)诗歌 郭小川:“战士兼诗人”,《致青年公民》、《团泊洼的秋天》 贺敬之《放声歌唱》 闻捷《天山牧歌》:边疆诗人,少数民族题材,歌颂劳动与爱情
(三)散文 杨朔的“诗化散文”的特点: A、善于从平凡、普通的事物入手,来发掘、提炼动人的诗意,来表现宏大的主题 B、常常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来创造诗的意境; C、其散文精巧、玲珑的结构布局也强化了其散文的诗化特征; D、注重字句的锤炼也使杨朔散文有诗的意蕴。
(三)诗歌 1、朦胧诗派 舒婷《致橡树》、《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顾城《一代人》、《弧线》、《远和近》
艺术特点
2、新生代诗歌 于坚《尚义街六号》 韩东《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 李亚伟《中文系》
新生代诗歌的艺术特点 (四)散文 巴金的《随想录》:反思文革,“一部讲真话的大书” 杨绛《干校六记》
▲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 ”(潜在写作) 是相对于公开发表、出版的主流文学而言的,指的是文革时期,以秘密、半
秘密状态写作和传播、内容带有一定叛逆色彩的文学作品,又称”潜在写作”,其特 点是不迎合政治,作者的写作往往不受国家指令和政治功利目的的制约,也不以主 流文学的既定规范为文学表达的标准,有时将带有一定异端倾向的思想情感遣诸笔 端。 ☆ 地下小说 张扬《第二次握手》、赵振开《波动》、靳凡《公开的情书》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红色经典小说)的文本特点; A、从题材上看,主要是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为题材的。 具体说来,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革命战争、农村土改、城市暴动和地下工作等。 B、从主题与人物来看,歌颂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歌颂爱国主义精神,歌颂共产主 义理想是其主旋律。表现的是作为革命主体的农民、工人、革命党人的成长过程和 英雄事迹。 C、从叙事角度来看,革命化、政治化的叙事方式,在人物处理上的高、大、全和 二元对立的模式,叙事基调上的高亢昂扬等。 总之,这些作品大多有再现革命历史,歌颂英雄人物的特点,政治化色彩相当浓厚, 但也富有感染力。红色经典有时代的局限,但也有存在的理由和流传后世的价值。
五、90 年代文学 1、长篇小说创作热潮;茅盾文学奖的得奖作品 2、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征:
超越性
3、新历史小说 什么是新历史小说?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概念:80 年代中期,由于受一种现代历史哲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出现了一种全新的 历史题材小说。这些小说作品运用全新的现代叙事方式和现代历史观念来表现历史, 极力复活历史话语,把创作引向历史的整体空间,这些显示出不同于传统历史小说 内涵和意义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
7、先锋小说 主要特点:80 年代中期出现,代表作家有马原、余华、格非、孙甘露、残雪等人。 主要受法国新小说派和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影响。提倡回到文学本身,注重作品 的形式感和语言实验,注重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
具体表现: A、文化上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作品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作家不 再重视社会责任感,消解深度(孙甘露《信使之函》) B、文学观念上对旧有真实观的颠覆,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苏童《我的帝王生 涯》) C、文本中人物符号化(没有清晰的面貌与性格特征),结构散乱,语言陌生化(《现 实一种》、《冈底斯的诱惑》) 总之,突破了传统小说的规范: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注重故事情节、人物和主题思 想的表达
先锋小说的局限: 8、汪曾祺、路遥的小说 《受戒》、《大淖记事》
汪曾祺小说创作的特点与贡献: 汪曾祺的小说注重风俗民情的表现,善于描写美好的人情与人性。其风俗民情不仅 构成了小说的“氛围”,也冲淡了小说情节,带来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汪曾祺的小说追求诗化的审美风格,注重抒情性,在小说结构上,他追求散文化, 反对传统小说的“戏剧化”设计。他主张“为文无法”,对传统小说的某些经典理论如 典型等表示了怀疑,体现出小说观念的时代发展。 《人生》、《平凡的世界》
秦牧的“知识小品散文”: A、题材内容十分广泛,或描绘日月星辰、山川土地,或状写花鸟虫鱼、珍禽异兽, 或介绍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或讲述史实传说、轶闻趣事,或展示当代人的生活、 思想风貌……其内容几乎无所不包 。 B、“知识性”强 C、将“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结合在一起,寓思想于知识趣味之中。
当代文学期末复习 题型 一、填空 二、名词解释(文学方针、文学样式、文学潮流、文学运动、文学作品) 三、简答题(作家或流派、群体的创作特色) 四、论述题 五、评论写作
文学史线索 一、建国初十七年的文学概况与文学思潮 1、第一次文代会: 时间:1949 年 7 月 2 日—19 日,地点:北平; 确立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权威地位,确定《延讲》为新中国文艺工作的思想原则和 指导方针;也确立了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会上成立了“文联”,主席为郭沫若,周扬、茅盾为副主席;会后文联下属各协会成 立,中华全国文学者工作协会选举茅盾为主席,丁玲、柯仲平为副主席。 2、三次全国规模的文艺批判运动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 判 ——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批判 3、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 是当代文艺的重要指导方针。 提出时间:1956 年——基本内容:主张“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的自 由争论去解决,反对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 格,另一种学派。——意义: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促使文艺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 出现活跃局面 (王蒙、邓友梅、陆文夫的小说——《小巷深处》开小巷人物系列作 品的先河)。 (与新时期的“二为方针”作对照) 4、 “大跃进”后文艺政策的调整 新民歌——新侨会议(北京新侨饭店)、 “广州会议”(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 谈会)、大连会议(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 5、关于现实主义、人情人性问题的讨论
(四)话剧 老舍《茶馆》 :是“远东戏剧的奇迹” 、“中国的《推销员之死》”; “串珠式”的结 构、“人像展览式”结构 田汉《关汉卿》:“戏中戏”结构
wk.baidu.com
郭沫若《蔡文姬》 “第四种剧本”
三、文革时期的文学 ☆ 革命样板戏 样板戏是一种“官方文学” ,其主题与创作目的都 高度政治化,人物则模式化与理想化,但样板戏 也有很强的传奇性、观赏性,在音乐、舞蹈设计方面也有所创新。 ☆ 浩然的小说 《艳阳天》、《金光大道》
特点:1. 首先,它们所侧重表现的是文化、人性与生存范畴中的历史,把历史的具 体时态与外观予以打碎,而找出其中那些基本原素,予以重新组构 2. 新历史小说的第二个特点,是对“官史”历史观与主流文化立场的有意反叛,而代 之以“野史”、“裨史”与“民间史”的视角 苏童 《妻妾成群》
3、女作家的创作 陈染、林白、海男、卫慧、棉棉 4、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艺术特点,文学史意义/贡献、局限性)
☆ 地下诗歌 穆旦《停电以后》、曾卓《悬崖边的树》
四、80 年代文学 (一)运动与思潮 1、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 1979 年,北京 2、 “二为方针”的提出,1980 年,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二为” 方针取代了此前的“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提法。新的“二为”方针 使文学摆脱了政治附庸的地位,开始拥有独立的品格,新的“二为”方针成为新时期 当代文学的指导方针。 3、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1984 年,北京。胡启立提出:“创作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