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实验版(上)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实验与探究 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全国一等奖)
《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2.内容解析:本节内容是八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十三章《轴对称》这一章章末的“实验与探究”材料。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和“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后提出来的反思:如果三角形的边(角)不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边)的大小关系怎样大边所对的角也大吗从“等角对等边”到“大角对大边”,从“等边对等角”到“大边对大角”,至此,教材将三角形中的“相等”与“不等”关系演绎的淋漓尽致。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课本利用了轴对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借助于轴对称,解决了上述疑问,也获得了添加辅助线证明性质的方法。
在此探索与证明的过程中,体现了转化的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探索并证明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
二.目标与目标解析1.目标(1)探索并证明三角形中边与角的不等关系(2)能利用三角形中边与角的不等关系来比较边或角的大小(3)结合上述性子和探索的证明过程,体会轴对称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桥梁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作辅助线的方法。
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借助实验探究发现在一个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并能推理论证出来,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能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述性质的含义。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解决相关应用问题。
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学生获得添加辅助线证明几何题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折纸的无意操作与辅助线的有意添加结合,即如何从实验操作中得到启示,写成几何证明的表达。
教具准备:三角形纸片数张、剪刀、圆规、三角板等。
四.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我们知道,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相等(等边对等角)。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不相等,这两条边所对的角是否相等呢二、探究“大边对大角”(一)观察图形,提出猜想观察你手边的不等边三角形纸片,能得到你的猜想吗(在△ABC中,边AC对∠B,边AB对∠C,同学们通过肉眼观察可得到∠C大于∠B,故猜想大边对大角)综上,我们提出猜想: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不等,大边所对的角较大(简写成"大边对大角")(二)小组讨论,验证猜想1量角器测量:通过几何画板演示验证2折纸活动:A B CED A B C 我们在探究“等边对等角”时,采用将三角形对折的方式,发现了“等边对等角”,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证明了这些性质。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2.1认识无理数》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认识无理数(2)》教案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非负数,七年级又学习了有理数.本章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是有理数的数,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的数又不够用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充分认识到学习无理数引入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数不够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第一课时让学生感受数的发展,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数. 本课时为第二课时,内容是建立无理数的基本概念,借助计算器,感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并能结合实际判别有理数和无理数.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领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且对今后学习数学也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借助计算器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2.探索无理数的定义,比较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辨别出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训练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3.能够准确地将目前所学习的数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进一步体会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辨识能力.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新课引入;第二环节:活动与探究;第三环节:知识分类整理;第四环节:知识运用与巩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第一环节:新课引入内容:想一想:1. 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整数(如1-,0,2,3,…) 有理数 分数(如31,52-,119,0.5,… ) 2. 除上面的数以外,我们还学习过哪些不同的数? 如圆周率π,0.020020002…上节课又了解到一些数,如22=a ,25=b 中的a ,b 不是整数,能不能转化成分数呢?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示它们的真面目.意图: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发现有理数不够用了,存在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的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揭示它的真面目.效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出本节课题“数不够用了(2)”. 第二个环节:活动与探究1. 探索无理数的小数表示内容:借助计算器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 和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 进行估计.请看图,判断下面3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边长a 的取值范围大致是多少?如何估算的?是否存在一个小数的平方等于2?说说你的理由.边长a 面积s 1<a <21<s<4 1.4<a <1.5[来源:学+科+1.96<s<2.25 1.41<a <1.42 1.9881<s<2.0164 1.414<a <1.415 1.999396<s<2.002225 1.4142<a <1.41431.99996164<s<2.00024449归纳总结:a 是介于1和2之间的一个数,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则a 一定不是有理数.如果写成小数形式,它们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估计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 的值.目的: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逐渐地缩小范围,借助计算器探索出a =1.41421356…,b =2.2360679…,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过程,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确实是无限不循环的,为后续定义无理数打下基础. 2. 探索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概念内容: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活动:一同学举出任意一分数,另一同学将此分数表示成小数,并总结此小数的形式.议一议:分数化成小数,最终此小数的形式有哪几种情况? 探究结论:分数只能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即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强调:像0.585885888588885…,1.41421356…,-2.2360679…等这些数的小数位数都是无限的,并且不是循环的,它们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把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圆周率π=3.141592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故π是无理数).[来源:学.科.网Z.X.X.K]目的: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得出无理数的概念.效果: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的能力,又感受到无理数存在的必然性,建立了无理数的概念. 第三个环节:知识分类整理内容: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学过的数可以分为几类?(按小数的形式来分).强调“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的联系和区别.无理数还可以进行怎样的分类?目的: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把新学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加强学生对分类思想的理解.效果: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形成对中学现阶段数的系统认识,提高了总结归纳能力. 第四个环节:知识运用与巩固内容:认识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数整数分数例1填空: 0.351, 4.96••-,32-, 3.14159, 6, -5.2323332…,3π,1234567891011…(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例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有限小数是有理数; ( ) (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 ) (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 (4)有理数是有限数. ( )例3以下各正方形的边长是无理数的是( ) (A )面积为25的正方形; (B ) 面积为254的正方形; (C ) 面积为8的正方形; (D ) 面积为1.44的正方形. [来源:Z 。
(必考题)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有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和10cm,且这两边的夹角为60°,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A. 26cmB. 27cmC. 28cmD. 18cm2. 已知函数f(x) = 2x + 3,那么f(1)的值为多少?A. 1B. 1C. 2D. 23.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21B. 29C. 35D. 394.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0cm、6cm、4cm,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为多少?A. 12cmB. 14cmC. 16cmD. 18cm5.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那么第10项的值为多少?A. 19B. 20C. 21D. 22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两个锐角互余。
()2. 任何两个奇数之和都是偶数。
()3. 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
()4. 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唯一的。
()5. 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5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cm。
2.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6cm,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为______cm。
3.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那么第5项的值为______。
4. 若一个函数f(x) = x^2 2x + 1,那么f(1)的值为______。
5. 两个平行线的夹角是______度。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勾股定理的内容。
2. 解释什么是等差数列。
3. 什么是因式分解?请举例说明。
4. 简述二次函数的定义。
5. 解释什么是相似三角形。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若长方形的周长是60cm,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2.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求第10项的值。
3. 解方程:2x 5 = 3x + 1。
4.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为10cm,求正方形的面积。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实验与探究 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全国一等奖】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凤阳县西泉中学杨薇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分类思想。
2.经历探索三角形中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感受几何学中基本图形的内涵。
3.让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的习惯,以及说理有据的意识,体会三角形三边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三角形的分类,弄清三角形三边关系2难点: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领悟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四根小木棒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投影图片,把事先收集的与三角形有关系的生活图片,运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对三角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引入课题教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三角形,它简单、有趣,也十分有用。
三角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小学时我们大家已经初步学过三角形及相关知识。
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将进一步系统地学习三角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教师出示一组不同类型的图形,引导学生找出里面的三角形2教师:大家都能很快的判断出那个图形是三角形,那么你能给三角形下个定义吗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师强调三角形定义中的两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和首尾依次相接3教师活动:给出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并标上字母,引导学生体会用符号来表示一个三角形的方法,认识并表示三角形的基本元素:边、角、顶点。
学会运用大小写字母来表示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如图的三角形可记作⊿ABC,三边可记作边AB、边AC、边BC或边a、边b、边c;三个角可记作∠A、∠B、∠C,三个顶点可记作点A、点B、点C注意:表示边时要两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注意小写字母标注的规律:通常顶点大写字母所对的边就是这个顶点的小写字母4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数一数所给出的图形中有三角形吗有几个学生很准确的找出正确答案。
5教师给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引导学生从边长不同的角度观察、分类1)不等边三角形(三边互不相等)2)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说明:对于等腰三角形来说,相等的两边称为腰,第三边称为底边。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实数 3 立方根》 公开课教学设计_1
立方根一、教材分析《立方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第三节.本节内容安排了1个学时完成.主要是通过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比较与归类,探索立方根的概念、计算和简单性质.因此,除了具体的知识技能(如知道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意义,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掌握立方根运算,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和技巧)外,还需要昂学生感受类比的思想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在学习了平方根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立方根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因此教学重点放在立方根具有唯一性(实数范围内)的讨论上.在学生对数的立方根概念及个数的唯一性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再提出数的立方根与数的平方根有什么区别,学生就容易解决问题.三、目标分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2.会用立方运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3.了解立方根的性质.4.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2)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对立方根的探究过程,在探究中学会解决立方根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策略.2.在学习平方根的基础上,学生经历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立方根的有关知识,领会类比思想.3.通过对立方根性质的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分类讨论的意识.(3) 情感与态度目标:1.在立方根概念、符号、运算及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和勤于思考的精神.2.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4) 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及计算.(5) 教学难点立方根的求法,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及区别.四、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类比法.2.课前准备:教具:教材,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 2007,电脑.学具:教材,练习本.五、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第二环节:复习引入、类比学习;第三环节:初步探究;第四环节:尝试反馈,巩固练习;第五环节:深入探究;第六环节:课时小结;探究与思考;第七环节:作业布置及课外探究.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类比学习(1)什么叫一个数a 的平方根?如何用符号表示数a (a ≥0)的平方根?(2)正数的平方根有几个?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负数有没有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什么?(3)平方和开平方运算有何关系?(4)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有何区别和联系?强调: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意图:学生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进一步研究立方根的概念及性质做好铺垫,同时突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对比,以利于弄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效果:复习引入既复习了平方根的知识,又利于学生类比学习法学习立方根知识.第二环节:创设问题情境:问题1:某化工厂使用一种球形储气罐储藏气体,现在要造一个新的球形储气罐,如果它的体积是原来的8倍,那么它的半径是原储气罐的多少倍?如果储气罐的体积是原来的4倍呢?(球的体积公式为334R =v ,R 为球的半径)提问:怎样求出半径R ?学完本节知识后,相信你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有关体积的运算和面积的运算有类似之处,让我们用上节课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 .问题2: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m 3的正方体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 解:设这种包装箱的边长为x m ,则 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的的立方等于27. 因为 33=27 所以 x =3, 即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为3m .意图:通过实际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新知学习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效果: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学生既感受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快将问题归结为如何确定一个数,它的立方等于4,从而顺利引入新课.在现实的一些场景的问题中,需要引出一个新的运算,你将如何定义这个新运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即x 3=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cube root, 也 叫做三次方根).第三环节:初步探究1、做一做:怎样求下列括号内的数?各题中已知什么数?求什么数?(1)001.0 3=)( ; (2)6427 3=-)( ; (3)0 3=)(. 意图:通过计算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求一个数的立方,与求一个数的立方根是互为逆运算,感受一个数的立方根的唯一性,计算中对a 的取值分别选为正数、负数、0,这样设计,在此过程中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2、议一议:(1)正数有几个立方根? (2)0有几个立方根 (3)负数呢?意图:提问,是为了指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对比,以利于弄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3在上面的基础上明晰下列内容,对知识进行梳理(1)每个数a 都只有一个立方根,记为“3a ”,读作“三次根号a ”.例如x 3=7时,x 是7的立方根,即37=x ;与数的平方根的表示比较,数的立方根中根号前没有“±”符号,但根指数3不能省略.(2)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3)求一个数a 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extrction of cubic root) , 其中a 叫做被开方数.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效果:通过亲自运算、探究学习立方运算的逆运算,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初步掌握立方根的概念.第四环节: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例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1)27-; (2)1258 ; (3)833 ; (4)216.0 ; (5)5-.解:(1)因为2733=-)(-,所以27-的立方根是3-,即3273=--; (2)因为1258523=⎪⎭⎫⎝⎛,所以1258的立方根是52,即5212583=; (3)因为833827233==)(,所以833的立方根是23,即238333=;(4)因为216.06.03=)(,所以216.0的立方根是6.0,即6.0216.03=; (5)5-的立方根是35-.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1);83- (2);064.03 (3)31258-; (4)()339.解:(1)38-=()2233-=-; (2)3064.0=()4.04.033=;(3)31258-=525233-=⎪⎭⎫⎝⎛-; (4)()339=9.例3、 填空(1) =, .(2) =, .例4.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1656464125.03333333;;-;;-2.通过上面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意图:例1着眼于弄清立方根的概念,因此这里不仅用立方的方法求立方根,而且书写上采用了语言叙述和符号表示互相补充的做法,学生在熟练以后可以简化写法.例2则巩固立方根的计算,引导学生思考立方根的性质.效果: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立方根的概念和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立方根的性质,若学生不能发现规律,教师可以再给出几个例子,如:333(2)8.==2 ;引导学生观察被开方数、根指数及运算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立方根的性质;也可以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通过交流,展示学生发现的规律;若学生的讨论不够深入,可由教师补充得出结论.第五环节:深入探究想一想:(1)3a 表示a 的立方根,那么()33a 等于什么?33a 呢?(2)3a -与3a -有何关系?意图:明晰()33a =a ,33a =a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简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十五章是“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整式的乘除运算、乘法公式以及因式分解。
本章内容建立在已经学习了的有理数运算、列简单的代数式、一次方程及不等式、整式的加减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
整式的乘除运算和因式分解是基本而重要的代数初步知识,这些知识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知识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基础知识.本章共安排了4个小节,教学时间约需13课时(供参考):15.1 整式的乘法4课时15.2 乘法公式2课时15.3 整式的除法2课时15.4 因式分解3课时数学活动小结2课时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一)本章知识结构框图(二)教科书内容本章共包括4节15.1 整式的乘法整式的乘法是整式四则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分为四个小节,主要内容是整式的乘法,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运算、整式加减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其中,幂的运算性质,即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是整式乘法的基础,教科书把它们依次安排在前三个小节中,教学中应适当复习幂、指数、底数等概念,特别要弄清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在学生掌握了幂的运算性质后,作为它们的一个直接应用,教科书在第四小节安排一般整式乘法的教学内容。
首先是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由于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前提是熟练地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因此,对于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教学应该予以充分重视。
在学生掌握了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基础上,教科书利用分配律等进一步引入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这样使整式乘法运算的教学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15.2乘法公式本节分为两个小节,分别介绍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
乘法公式是整式乘法的特殊情形,是在学习了一般的整式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运用乘法公式能简化一些特定类型的整式相乘的运算问题,教科书在本节开始首先指出了这一点。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数学活动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教学设计城关一中薛玉梅一、教材分析《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数学活动3,隶属“综合与实践”领域。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性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进一步研究等边三角形。
本节活动课按照教材的编排意图在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可以发现等腰三角形中许多相等的线段或角,如两底角平分线、两腰的中线、两腰的高等。
而利用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又可以比较容易地证明这些结论。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十二章已经系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在本章学习了轴对称后,又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相关内容,这样,学习先学习轴对称内容,有助于学对于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为本节活动可的开展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是,学生在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更多的运用性质1和性质2,而忽略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的运用。
三、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利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发现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或角。
2. 数学思考: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或角的探究过程中,经历一个观察、实验、探究、归纳、推理、证明的认识图形的全过程,完成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过渡,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3.问题解决:尝试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4.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中,合作交流、反思质疑,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利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发现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或角。
难点:利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发现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或角。
五、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教学方法:以“活动——参与”法为主,辅之以“问题诱导,自主探究”法。
学法指导:独立工作法与教师引导下活动法相结合。
六、教学流程活动流程活动内容及目的活动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提出新的问题来激发学习积极性,导入课题。
2024-2025学年北师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教案第一章勾股定理1.1探索勾股定理(第2课时)
第一章勾股定理1探索勾股定理第2课时勾股定理的证明及应用教学目标教学反思1.经历运用拼图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是正确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2.通过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在探索实践中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并且会运用勾股定理.教学重难点重点:会验证勾股定理,并能应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难点:经历勾股定理的验证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1.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2.上节课我们仅仅是通过测量和数格子,对具体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探索发现了勾股定理,对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是否成立呢?这需要进一步验证,如何验证勾股定理呢?教师:事实上,现在已经有数百种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勾股定理.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探索过程,强调仍需对一般的直角三角形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介绍世界上一些验证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一、预习新知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本第5页.提出问题:如下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你能利用这幅图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吗?验证,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小组讨论勾股定理是否正确.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验证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二、合作探究验证勾股定理为了计算上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明对这个大正方形进行了适当割补后得到了下面两个图.问题1:你可以利用两种方法来表示图1中的大正方形的面积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得到答案(a +b )2和2ab +c 2. 问题2:你可以得到怎样的等式?从而能得到什么? 学生:(a +b )2 = 2ab +c 2,化简后得到a 2+b 2 = c 2. 从而利用图1验证了勾股定理,此方法称为毕达哥拉斯法.教师:我们利用拼图的方法,将形的问题与数的问题结合起来,利用整式运算的有关知识,从理论上验证了勾股定理,你还能利用图2验证勾股定理吗?问题3:图2中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问题4:你可以利用两种方法来表示图2中的大正方形的面积吗? 问题5:你可以得到怎样的等式?从而能得到什么? 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探究,再小组交流,最后请一位同学上台讲解利用图2验证勾股定理.图2中小正方形边长是b -a ,(b -a)2和c 2-2ab 都可以表示图2中小正方形的面积,根据同一图形面积相等得到(b -a)2= c 2-2ab ,化简后得到a 2+b 2 = c 2.从而利用图2也验证了勾股定理,图2我们又称为赵爽弦图. 设计意图:教师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来完成勾股定理的验证,通过两个图形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体会成功的快乐,学生先拼图从形上感知,再利用面积验证,比较容易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前面已经讨论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的关系,那么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否也满足这一关系呢?观察下图,利用数格子的方法判断图中三角形的三边长是否满足a 2+b 2 2如果一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它的三边长a ,b ,c 不满足a 2+b 2 = c 2,通过这个结论,学生将对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进一步认识.巩固练习证明:∵ S 梯形ABCD = S △ABE +S △BCE +S △EDA ,教学反思又∵ S 梯形ABCD =12(a +b )2,S △BCE = S △EDA = 12ab ,S △ABE = 12c 2,∴ 12(a +b )2 = 2×12ab +12c 2,∴ a 2+b 2= c 2,即勾股定理得证. 典型例题 【例1】作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再作三个边长分别为a ,b ,c 的正方形,将它们如下图所示拼成两个正方形.222.a +b ,因此它们的面积相等.我们再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即可证明勾股定理.【证明】由图易知,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a +b , ∴ 它们的面积相等.左边大正方形面积可表示为a 2+b 2+12ab ×4, 右边大正方形面积可表示为c 2+12ab ×4. ∵ a 2+b 2+12ab ×4 = c 2+12ab ×4,∴ a 2+b 2 = c 2.【总结】根据拼图,通过对拼接图形的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建立相等关系,从而验证勾股定理.典型例题【例2】如图是某沿江地区交通平面图,为了加快经济发展,该地区拟修建一条连接M ,O ,Q 三城市的沿江高速公路,已知沿江高速公路的建设成本为5 000万元/km ,该沿江高速公路的造价预计是多少?【问题探索】总造价计算公式是解决此题目的关键,总造价 = 每千米造价×千米数.【解】在Rt △OMN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MN 2+ON 2 = OM 2, ∴ 302+402 = OM 2, ∴ OM = 50 km. 同理O Q = 130 km ,∴ 造价为(50+130)×5 000 = 900 000(万元). 答:造价预计是900 000万元. 【总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高速公路的长度,再求总造价.教学反思课堂练习1.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3 cm,底边长为10 cm,则它的面积为()A.30 cm2B.130 cm2C.120 cm2D.60 cm22.放学以后,小丽和小红从学校出发,分别沿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小丽和小红行走的速度都是40 m/min,小丽走了15 min回到家,小红走了20 min回到家,则小丽家和小红家间的距离为()A.600 m B.800 mC.1 000 m D.不确定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8 cm,15cm,则斜边上的高为______.4.某农舍的大门是一个木制的矩形栅栏,它的高为2 m,宽为1.5 m,现在需要在相对的顶点间用一块木板加固,则这块木板的长为______.5.如图,高速公路的同侧有A,B两个村庄,它们到高速公路所在直线MN的距离分别为AA1 = 2 km,BB1 = 4 km,A1B1 = 8 km.现要在高速公路上A1,B1之间设一个出口P,使A,B两个村庄到P的距离之和最短,求这个最短距离之和.参考答案1.D2.C3.12017cm 4.2.5 m5.解:如图作点B关于MN的对称点B′,连接AB′交A1B1于点P,连接BP.则AP+BP = AP+PB′ = AB′,易知点P即为到点A,B距离之和最短的点.过点A作AE⊥BB′于点E,则AE = A1B1 = 8 km,B′E = AA1+BB1 = 2+4 = 6( km).由勾股定理,得B′A2 = AE 2+B′E 2 = 82+62,∴AB′ = 10 km,即AP+BP = AB′ = 10 km.故出口P到A,B两村庄的最短距离之和是10 km.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勾股定理的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验证方法:两种证法.布置作业1.(必做题)习题1.2第1,3题2.(选做题)第4题板书设计1 探索勾股定理教学反思第2课时勾股定理的证明及应用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两种证明方法.。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八年级(上册)3.6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一)
3.6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一)1 教材分析1.1 教材: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六节(一)。
1.2 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是初中几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具有计算和证明等多种灵活的运用。
它是继四边形性质学习之后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几何知识。
学生在学“三角形中位线”前,已经学习了旋转图形、中心对称,并且已经利用中心对称图形性质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研究。
“三角形中位线”作为几何计算和推理论证的重要一环,是初中几何的的一个基础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几何计算、几何论证等内容的进一步学习。
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其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八年级阶段完成的。
学生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及性质这一过程中,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需要通过中心对称变换,将三角形变成之前刚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将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转换为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研究。
着要求学生从转换的角度来认识对象,转换也是初中几何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
1.3教学内容与教材处理“3.6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一节共分两节课,本节课是第一节课,并且讲课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因此,讲解的例题与习题都只有一个。
学生探索得到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并会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通过学生的互相合作和师生共同探究,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本课体现了转换的思想。
教学中不仅仅关注知识的探究,也要关注学生对思想方法的理解。
教学中国更要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学生间的合作探讨问题可以增加他们之间的交流,也利于课堂氛围的提升,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在课的最后让学生们交流本堂课的体验及收获,这不仅是个总结的过程,也是个学生反思自身学习、老师反思自身教学的过程,这更是个对本节课思想方法进行领悟的过程。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教学设计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篇)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教学设计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篇)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教学设计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篇一1、使学生在初步熟悉分数的根底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把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育学生动手操作,观看、思索、抽象概括的力量。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熟悉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师: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已初步学习了分数,谁能说出几个分数哪?生:师:谁能说出分数各局部的名称:生说师板书。
师总结引入新课:从以上看来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熟悉,但是关于分数的学问还有许多,这节课我们一起进一步讨论分数。
二、探究新知(一)分数的产生1、出示米尺:同学们这是什么?(生:米尺)知道干什么用的吗?(生:测量用的)好我们一起测量我们的黑板(或人的身高),教师量时要仔细观看,看会遇到什么问题,想一想应如何解决?(生:最终测量时不够一米了) 师:(出示情景图)其实古人也发觉类似的状况:他们用打了结的绳子来测量石头的长度,每两个结之间表示一个单位长度。
发觉这块石头长3段多一点。
这时旁边记录人提出疑问:剩下的缺乏一段怎么记哪?2、(出示一个西红柿图:)同学们,把1个西红柿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能分得一个完整的西红柿吗?3、教师小结:生活中在进展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要想精确表示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这样分数就产生了。
(出示并板书:分数的产生)t:小结:我们通过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得3、教师总结:课件出示图,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像这样的一个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这个1在数学上通常叫做单位“1”。
板书: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齐读)谁能说说自然数1与单位“1”有什么不同吗? 生:………我们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分,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所以分数的意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分数,齐读一遍(同学们表现得特别棒,同学们看看看生活中的单位“1”。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备课资料7-1 为什么要证明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1为什么要证明典型例题题型一实验验证结论例1观察,再验证.(1)图1①中黑色的边是直的还是弯曲的?(2)图1②中两条线段a与b,哪一条更长?①②图1分析:先观察得出结论,再实验验证.解:对于(1)题,直接观察图1①可能得出结论:黑色的边是弯曲的.但实际上,黑色的边是直的.对于(2)题,直接观察图1②可能得出结论:线段b比线段a短.但实际上,这两条线段同样长.点拨: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经验、观察是不够的,必须给出严格的证明或实验验证.例2在学习中,小明发现:当n=1,2,3时,n2-6n的值都是负数.于是小明猜想:当n 为任意正整数时,n2-6n的值都是负数.小明的猜想正确吗?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分析:因为n2-6n=n(n-6),所以只要n≥6,该式子的值都表示非负数,所以猜想不正确.解:(方法1:利用反例证明)不正确.理由:例如当n=7时,n2-6n=7>0.(方法2)不正确.理由:n2-6n=n(n-6),当n≥6时,n2-6n≥0.特别提示:通过此题可说明一点: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能太片面,而要全面考虑问题.题型二推理的应用1.图形中的推理例3如图2所示,一根细长的绳子,沿中间对折,再沿对折后的中间对折,这样连续沿中间对折5次,用剪刀沿5次对折后的中间将绳子全部剪断,此时细绳被剪成段.图2点拨:从简单、特殊的情况入手,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探究内在的规律.2.数学式子中的推理例4观察下列关于自然数的等式:①1×7+2×9=52;②2×8+2×10=62;③3×9+2×11=72;…根据上述规律解决下列问题:(1)完成第4个等式;(2)写出你猜想的第n个等式(用含n的式子表示),并验证其正确性.解题关键:观察等式左右两边的数字变化情况,找出每个式子与序号之间的关系.解:(1)根据题意得,第4个等式为4×10+2×12=82.(2)猜想的第n个等式为n(n+6)+2(n+8)=(n+4)2.验证:左边=n(n+6)+2(n+8)=n2+6n+2n+16=n2+8n+42=(n+4)2=右边,所以n(n+6)+2(n+8)=(n+4)2.3.假设论证例5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的.”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解析:∵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如果丁说的是实话,假设乙的车是红色的,∴乙说的是实话,∴丙的车也是红色的,和只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矛盾.假设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的是实话,而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乙说的是实话,∴有两人说的是实话,与只有一个人说的是实话矛盾,∴只有甲的车是红色的.∴甲说的是实话,丙说的不是实话.∵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乙和丙的车一个是白色的,一个是银色的.∵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且甲说的是实话,∴丙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综上,甲的车是红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答案:C4.推理论证例6某球赛小组比赛规则:四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每两队赛一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小组比赛结束后,甲、乙、丙、丁四队分别获得第一、二、三、四名,各队的总得分恰好是四个连续奇数,则与乙打平的球队是()A.甲B.甲与丁C.丙D.丙与丁解析:∵甲、乙、丙、丁四队分别获得第一、二、三、四名,各队的总得分恰好是四个连续奇数,∴甲得分为7分,2胜1平,乙得分为5分,1胜2平,丙得分为3分,1胜0平,丁得分为1分,0胜1平.∵甲、乙都没有输球,∴甲一定与乙平.∵丙得3分,1胜0平,乙得5分,1胜2平,∴与乙打平的球队是甲与丁.答案:B拓展资源哥德巴赫猜想两百多年前,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哥德巴赫曾研究过“将一个数表示成几个素数的和”的问题,他取了很多数做试验,想把它们分解成几个素数的和,结果得到一个断语:“总可将任何一个数分解成不超过三个素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不能证明这个问题,甚至连如何证明的方法也没有,于是他写信给另一名彼得堡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欧拉,他在1742年6月7日的信中写道:“我想冒险发表下列假定‘大于5的任何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给哥德巴赫的回信中说:“我认为‘每一个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虽然我还不能证明它,但我确信这个论断是完全正确的.”这两个数学家的通信内容传播出来之后,人们就称这个猜想为哥德巴赫猜想或者哥德巴赫-欧拉猜想.完整地说,哥德巴赫猜想是:大于1的任何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后来,人们把它归纳为:命题A:每一个大于或者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的和;命题B:每一个大于或者等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的和.人们在研究命题A的过程中,开始引进了“殆素数”的概念.所谓“殆素数”就是素数因子(包括相同的和不同的)的个数不超过某一固定常数的自然数.我们知道,除1以外,任何一个正整数,一定能表示成若干素数的乘积,其中每一个素数,都叫做这个正整数的素因子.相同的素因子要重复计算,它有多少素因子是一个确定的数.例如,从25~30这六个数中,25=5×5有2个素因子,26=2×13有2个素因子,27=3×3×3有3个素因子,28=2×2×7有3个素因子,29是素数有1个素因子,30=2×3×5有3个素因子.于是可说25,26,29是素因子不超过2的殆素数,27,28,30是素因子不超过3的殆素数.用殆素数的新概念,可以提出命题D来接近命题A.命题D: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是素因子的个数不超过m与n的两个殆素数之和.这个命题简化为“m+n”.这样,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证明的方向就更明朗化了:如果能证明,凡是比某一个正整数大的任何偶数,都能表示成一个素数加上两个素数相乘,或者表示成一个素数加上一个素数,就算证明了“1+2”.当然如果能证明“1+1”就基本上证明了命题A,也就基本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了.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证明了“9+9”.1924年,德国数学家拉代马哈证明了“7+7”.1932年,英国数学家埃斯特曼证明了“6+6”.1938年,苏联数学家布赫雪托布证明了“5+5”.1938年,中国数学家华罗庚证明了几乎全体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即几乎所有偶数“1+1”成立.1940年,苏联数学家布赫雪托布证明了“4+4”.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c”,其中c是一个很大的自然数.1956年,中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3+4”,稍后证明了“3+3”和“2+3”.1956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3+3”.1957年,中国数学家王元又证明了“2+3”.1962年,中国年轻数学家潘承桐证明了“1+5”,这是证明了相加的两个数中,有一个肯定是素数的成果,而另一个殆素数的因子小到不超过5.1962年,苏联数学家巴尔巴恩也证明了”1+5”.1963年,中国数学家王元、潘承桐及苏联数学家巴尔巴恩分别证明了“1+4”.1965年,维诺格拉多夫、布赫雪托布证明了“1+3”.1965年,意大利数学家朋比尼也证明了“1+3”.1966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宣布证明了“1+2”.。
苏教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案
苏教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案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旋转》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想、归纳等活动,理解旋转变换的概念,掌握旋转变换的性质,能运用旋转变换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验的精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旋转变换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旋转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风扇、钟表、车轮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索旋转性质(1)教师演示旋转变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旋转变换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发生变化吗?(2)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进行旋转变换,观察变化规律。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旋转变换的性质。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旋转变换的性质,并板书。
3. 应用旋转变换(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旋转变换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交流解题过程,教师总结解题方法。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解答,并给予评价。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旋转变换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6.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
(2)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猜想、归纳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旋转变换的概念和性质,并能运用旋转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推理能力,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了积极参与数学实验的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旋转变换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3篇】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3篇】篇一: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一。
教学目标: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二。
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1.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方差公式3.难点的突破方法:方差公式:S = [( - ) +( - ) +…+( - )]比较复杂,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公式都会有一定困难,以致应用时常常出现计算的错误,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了几个环节,将难点化解。
(1)首先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方差和方差公式,目的不明确学生很难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不如选择仪仗队队员、选择运动员、选择质量稳定的电器等。
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判断经常要去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仅仅知道平均数是不够的。
(2)波动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第一环节中点明了为什么去了解数据的波动性,第二环节则主要使学生知道描述数据,波动性的方法。
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可是当波动大小区别不大时,仅用画折线图方法去描述恐怕不会准确,这自然希望可以出现一种数量来描述数据波动大小,这就引出方差产生的必要性。
(3)第三环节教师可以直接对方差公式作分析和解释,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平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平均值得到。
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平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三。
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内容概述数与代数:包括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代数式的初步认识与化简、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等,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代数思维能力。
几何图形:主要学习图形的性质与分类、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对称等)、三角形和全等图形的概念与性质等,旨在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证明能力。
函数与图象:通过实例引入函数的概念,学习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统计与概率: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概率的初步认识与应用等,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概率思维。
教材中还融入了数学文化、数学史话等内容,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每个章节都设计了丰富的例题、习题和探究活动,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教案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 介绍教材版本及适用年级本教案将针对《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展开详细解读与教学设计。
此教材版本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的新修订版本。
本教材旨在满足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涵盖了初中数学的核心知识点,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多个领域。
其设计思路清晰,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八年级学生使用。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生将掌握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简述八年级数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八年级数学在基础教育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学生所接触的数学知识深度和广度都在逐渐提升,涉及到的数学概念和原理更为复杂,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数学是连接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重要桥梁。
学生在这个阶段开始接触到更为高级的数学知识,如代数、几何、概率等,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后续的高中数学学习。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育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灌输,更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八年级的数学课程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解决和推理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创新能力。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一)》说课稿 湘教版
《勾股定理(一)》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六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是观察——猜想——证明勾股定理已及对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一、教材背景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准确数量关系,其中体现出来的“数形统一”的数学思维方法很好地将几何与代数两大门类有机地结合起来。
它既是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延拓,又是学生后续学习解直角三角形、圆、三角函数乃至高中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基础。
勾股定理不仅在数学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物理学和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2、学生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喜欢动手实践,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直角三角形的一些知识及利用割补法求面积的数学思维,但对利用图形面积来探求数式运算规律的方法还不太熟悉。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与应用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二、教学目标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证明——应用”的数学探究过程,在动手实践中体会“特殊到一般”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所具有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对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热情。
三、教法与学法在教法上,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共同参与为主线的教学理念,以“问题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以此突出重点。
以“动画演示法”展示形象直观的动态图形,贯穿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以此突破难点。
实验教材新学案八上数学
实验教材新学案八上数学《新学案八上数学实验教材》是一本针对初中八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教材。
这本教材以实际问题为背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本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价。
首先,这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设计得很巧妙,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比如,在讲解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时,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其次,这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中的每个问题都是以实际情境为基础的,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条件,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学习函数时,教材通过给出某种关系的图像,让学生推测出函数的规律,并利用函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问题解决方法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问题解决的能力。
此外,这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材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彼此交流、讨论、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比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时,教材通过统计一天中学生的午餐偏好,并进行数据分析,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总结。
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到了更多。
总结起来,我认为《新学案八上数学实验教材》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与沟通能力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这本教材注重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我相信,这样的教材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对数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数学实验版(上)
第13章测评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所示,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现要在草坪上建一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A.△ABC的三条中线的交点
B.△ABC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
C.△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3. 下列图案中有且只有在条对称轴的是()
4.已知点P(2,1),那么点P关于x轴对称的P'的坐标是()
A. P'(-2,-1) B . P'(-2,-1) C. P'(-,2) D. P'(2,1)
5.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是全等的是()
A. 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 两个等边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6.如图△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CDE的周长为()
A. .20
B. 12
C. 14
D. 13
A
B C D
A B C D
E
C
B
D
A
7. 如图△ABC中,AB=AC,以AB、AC为边在△ABC的外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ABE和△ACD,且∠EDC=40°,则∠ABC的度数为()
A. 75°
B. 80°
C. 70°
D. 85°
8.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2),在y轴上确定一点定P,使△AOP为等边三角形,则
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5个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A. 25°
B. 40°
C. 25°或40°
D.不能确定
10.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中线AD、BE交于F,
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共有()xK b1.C om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1.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ABC中,AB=3,AC=4,D为斜边BC中
点,第1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D重合,折痕与AD交于点
P1;设P1D的中点为D1,第2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D1重
合,折痕与AD交于点P2;设P2D1的中点为D2,第3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D2重合,折
痕与AD交于点P3;…;设P n-1D n-2的中点为D n-1,第n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D n-1重合,
折痕与AD交于点P n(n>2),则AP6的长为()
A.
5 ×35
212
B.
36
5×212 C.
5 ×36
214
D.
37
5×211
12.如图,等边△ABC中,AB=2,D为△ABC内一点,且DA=DB,
E为△ABC外一点,且∠EBD=∠CBD,连接DE、CE则下列结论:
①∠DAC=∠DBC;②BE⊥AC;③∠DEB=30°;④若EC∥AD,则
S△EBC=1,其中正确的有()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如图,若△ACD的周长为7cm,DE为AB的垂直平分线,则AC
+BC=.
14.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则它的底角
是°.
15. 如图,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DE∥BC,分别交AB、AC
于点D、E.若AB=5,AC=4,则△ADE的周长是.
A
B
D
C
E
A
B
E
C
D
16. 如图,AD是△ABC的边BC上的高,由下列条件中的某一个就能推出△ABC是等腰三角
形的是.(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都填写在横线上)
①∠BAD=∠ACD;②∠BAD=∠CAD;③AB+BD=AC+CD;④AB-BD=AC-CD.
17. 如图,CD与BE互相垂直平分,AD⊥DB,∠BDE=70°,则∠CAD= 70°.
三、解答题(78分)
19.(8分)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的周长分成9厘米和15厘米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腰长和底边长。
X k B 1 . c o m
20.(8分)如图,在等边△ABC中,线段AM为BC边上的中线,动点D在
直线AM上时,以CD为一边且在CD的下方作等边△CDE,连接BE.
(1)填空:∠ACB= 度;
(2)当点D在线段AM上(点D不运动到点A)时,试求出
AD
BE
的值;
新|课| 标|第|一| 网
第17题图第18题图
21. (8分)已知:如图,△ABC 中,AB =BC ,D 是AC 的中点,DE ⊥AB,DF ⊥BC ,垂足分别是E 、F 。
求证:BE =BF
22.(10分)已知:如图,在△ABC 中,D 为BC 上一点,AD 平分∠EDC ,∠E =∠B ,DE =DC 。
求证:AB =AC
新-课- 标-第 -一-网
23.(10分)如图,∠ACB =90°,AC =BC ,D 为△ABC 外一点,且AD =BD ,DE ⊥AC 交CA 的延长线于E 点。
求证:DE =AE +BC
E A
D
C
F B
E
A C
B
D
24.(10分)已知:在△ABC 中,∠ACB=90°,点P 是线段AC 上一点,过点A 作AB 的垂线,交BP 的延长线于点M ,MN ⊥AC 于点N ,PQ ⊥AB 于点Q ,AQ=MN .求证:PC=AN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过点M (3,0),且平行于y 轴。
(1)如果△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2,0)、B (-1,0)、C (-1,2),△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是△A 1B 1C 1 ,△A 1B 1C 1关于直线l 的对称图形△A 2B 2C 2,写出△A 2B 2C 2三个顶点的坐标;
(2)如果点P 的坐标是(a,0),其中a >0,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点P 1,点P 1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是点P 2
,求P 1P 2
的长。
A
B
C
M
N
P
26.(12分)点P、Q分别是边长为4cm的等边△ABC的边AB、BC上的动点,点P从顶点A,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是1cm/s.
(1)连接AQ、CP交于点M,则在P、Q运动的过程中,∠CMQ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2)何时△PBQ是直角三角形?w W w .
(3)如图2,若点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直线AQ、CP交点为M,则∠CMQ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