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点评表

合集下载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与用药合理性评估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与用药合理性评估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与用药合理性评估摘要:目的:探讨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要的实际使用情况、评估用药合理性结果。

方法:从我院信息系统内调取2020年1-8月份的99份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病例,统计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应用合理性情况。

结果:23份存在欠合理用药现象,占全部病例的23.23%。

结论:我院在临床上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上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需要做好专项评估,及时总结用药不合理、持续完善改进,有针对性地改进不合理用药情况。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性作为临床上常用的广谱抗菌药之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抗菌活性十分强,能够用于有效治疗危重细菌感染及耐普通抗生素之类的患者[1-2]。

但是,据《中国抗菌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报告(2018)》中规定,自2011年以来各级医院均在持续增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用量及强度。

而阴性革兰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耐碳青霉烯类病菌的检出率则在日渐上升。

总体上看,伴随这种抗菌药的进一步推广运用,越来越多的患者表现出多重耐药性,非常不利于细菌感染的诊治工作。

为此,本研究就我院2020年1-8月份诊治的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展开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从我院信息系统内调取2020年1-8月份的99份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病例,统计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应用合理性情况。

纳入标准:均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病历完整性好,依从性佳;都是住院病人。

排除标准:存在非细菌感染情况;严重器质性疾病;不适宜选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1.2方法为了规范管理本院临床上具体使用抗菌药的情况,有效遏制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病原菌的产生,通过医院HIS信息系统调取2020年1-8月份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全部出院病历(共99份),进行合理应用分析并整理,找出不合理使用类型主要因素,确定后续监控的重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以改善碳青霉烯类药整体使用的合理性。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实施方案设计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实施方案设计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点评方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属于非典型β-酰胺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需氧、厌氧菌均具有抗菌作用,特别是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如产超广谱β-酰胺酶〔ESBL〕肠杆菌科细菌具很强抗菌活性。

该类药物的临床适应证广,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重症感染与免疫缺陷患者感染等的抗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现象,局部细菌对其耐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

为遏制细菌对该类药物耐药率的上升,2017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10号〕,强调加强重点环节管理,要强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与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必须经具有相应处方权限的医师开具处方,并经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后,方可使用。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确需越处方权限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门诊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承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要求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先行实施专档管理。

各临床科室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替加环素时,要按照要求与时填报有关信息。

2018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如此》等三个技术文件,为持续提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水平,科学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

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目前我国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5个品种: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和厄他培南。

厄他培南抗菌谱相对较窄,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作用差;其他4个品种的药效学特性相仿。

4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评价

4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评价
该药物是一种具有长效广谱抗菌效果的碳青霉烯类抗 生素,其 C4位上有甲基,能够提高蛋白结合率,从而延长药 物的半衰期。
2 药理特点 2.1 抗菌效果作用机制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胞膜黏 肽合成酶的分泌,从而加速细胞壁的缺损,菌体膨胀之后使 细胞浆渗透压发生变化,加速细胞的溶解。碳青霉烯类抗生 素对于细菌具有较高的抑制效果,且毒副反应小。近些年的 研究证实该药物主要是作用于细菌胞浆膜上的青霉素结合 蛋白。亚胺培南对青霉素结合蛋白有着较高的亲和力,能够 让细菌快速膨胀和溶解。帕尼培南对金葡菌、大肠杆菌、铜 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美罗培南则对大肠杆菌 科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能够阻碍细菌细 胞壁的合成,从而起到较好的抑菌效果。艾他培南通过与青 霉素结合蛋白的结合,能够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尤其是 大肠杆菌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2.2 抗菌活性
经过临床研究,急性盆腔炎有以下特点:病情较急,病情 较严重,患者可有腹痛,发热,畏寒等。临床上检查时会发现 患者的体温升高,心率也会随之加快。在对患者的盆腔进行 检查时会有以下症状:患者的阴道内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 患者的子宫及双附件被压痛。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特征如下: 病情缓慢,病 程 长,一 般 症 状 不 明 显,可 有 低 烧,易 疲 劳,腰 痛。 3.4 临床诊断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临床中常见的抗生素,具有抗菌谱 广、抑菌效果好的优势,适用于革兰氏阳性及阴性需氧菌和 厌氧菌的临床治疗中,同时对于多重耐药以及产β内酰胺酶 细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效果,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耐甲氧 西林金葡菌。同 时,碳 青 霉 烯 类 抗 生 素 具 有 较 高 的 选 择 性, 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在多重耐药感染中 的临床治疗中 具 有 较 好 的 应 用 效 果。亚 胺 培 南、帕 尼 培 南、 美罗培南、艾他培南是临床常见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文章 主要针对这4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学特点以及临床 应用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品种与结构特点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中的评价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中的评价


欧洲多中心随即研究(N=401)
VAP抗生素治疗:8d Vs 16d疗程疗效相似; 而短程治疗组无抗生素天数多,其后出现多耐 药G-杆菌感染频率显著减少。
AJRCCM 2003;167:A21
关于改善疗效和减少耐药的策略
循环(轮换)用药 降阶梯 联合用药(?)
不同组别的经验性抗菌治疗(1)
Fiel S.Chest,2001;119:412(s)
近年新药如美罗培南(美平)、头孢吡肟、(曲伐沙星)、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可能具有更强疗效,而耐药相对少 见,需补充 计算机辅助抗生素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帮助临床医师
选择抗生素,降低治疗费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可
以推荐
HAP的经验性抗菌治疗(1)
昏迷,糖尿病, 肾衰,头颅外伤 高剂量激素 长住ICU,激素 长期AB治疗,COPD,结构 性肺病
金葡菌
军团菌 绿脓杆菌
Mac/FQ±RFP 同第Ⅲ组
不同组别的经验性抗菌治疗(3)
第Ⅲ组 除“核心”病原体外,必须覆盖多耐药菌 绿脓杆菌 肠杆菌科 (产ESBL,产AMPC菌) 不动杆菌 MRSA AP-β -lact + APAM/FQ(CIP)/ATZ
分级
>240或ARDS 无浸润
评分
0 2 0
(PaO2/FiO2) <240或未证明ARDS
白细胞
(109/dl)
4.0-11.0
<4.0或>11.0 带状核≥500
0
1 +1
弥漫性(或片状)
局部浸润 气管分泌物 无病原菌生长 病原菌生长 Gram染色见细菌
1
2 0 1 +1
气管分泌物 <14次/24h吸引 0 ≥14次/24h吸引 1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实施方案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实施方案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点评方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属于非典型8-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需氧、厌氧菌均具有抗菌作用,特别是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如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科细菌具很强抗菌活性。

该类药物的临床适应证广,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重症感染及免疫缺陷患者感染等的抗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现象,部分细菌对其耐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

为遏制细菌对该类药物耐药率的上升,2017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10 号),强调加强重点环节管理,要强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必须经具有相应处方权限的医师开具处方,并经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后,方可使用。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确需越处方权限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门诊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要求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先行实施专档管理。

各临床科室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时,要按照要求及时填报有关信息。

2018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等三个技术文件,为持续提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水平,科学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

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目前我国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5 个品种: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和厄他培南。

厄他培南抗菌谱相对较窄,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作用差;其他4个品种的药效学特性相仿。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

附件2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一、评价细则说明1.本评价细则是为评价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提供参考,供专档管理和督导检查时使用。

2.所指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包括以下品种: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厄他培南。

3.评价表中权重分数高的部分仅代表管理侧重点,并不代表在临床应用中权重分数低的部分不重要。

4.评价表分为5部分:适应证、品种选择、给药方案、病原学及疗效评估、会诊权限。

5.每表针对1个病例进行评价,如病例中使用1个以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时,进行总体评价。

根据不合理情况,予以扣分。

6.评价表共100分,实行扣分制,扣完为止,最低0分。

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1]适用于MIC≤8μg/ml的CRE感染(如与多黏菌素联用时则CRE的MIC可为16—32μg/ml),使用时应加大剂量、延长输注时间并联合其他抗菌药物。

[2]推荐剂量(见附录)[3]部分地区厄他培南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中属于限制使用级,遇此情况无需进行第五部分评价。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推荐给药剂量1.亚胺培南(剂量以亚胺培南计算)一般为静脉滴注给药,亦可肌注射给药,严禁静脉注射给药。

(1)静脉给药①成人:肾功能正常患者根据感染严重程度、细菌敏感性以及患者体重而定,每日2~3g每6~8小时给药1次;每日最大剂量不得超过50mg/kg或4g,且无资料显示剂量超过4g可提高疗效。

②肾功能减退成人:肾功能减退患者需调整剂量,生肌酐清除率50~90ml/min者每次0.25~0.5g,每6~8小时给药1次;生肌酐清除率10~50ml/min者每次0.25,每6~12小时给药1次;生肌酐清除率6~9ml/min者每次0.125~0.25g,每12小时给药1次。

血液透析患者应在透析后给药,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剂量与生肌酐清除率< 10ml/min者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每次0.5~1g,每日2次。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点评工作表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点评工作表
比阿培南
美罗培南
亚胺培南
帕尼培南
厄他培南
扣分
()
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推荐
/
推荐
/
②CRE感染及重症感染
/
推荐
推荐
/
/
③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非发酵菌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
④妊娠患者
/
推荐
/
/
推荐
⑤儿童
/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三、用法、用量及配伍(违反以下任一项者,每项扣10分)
①用法
扣分
()
②用量
③肾功能不全者,给药方案调整
Scr(umol/L)
CCr(ml/min)
④单瓶输注,不与任何药物配伍
⑤厄他培南不得使用含葡萄糖的液体作为溶媒
⑥是否与丙戊酸联合使用
⑦亚胺培南避免与更昔洛韦联合使用
四、病原学及疗效评估(不符合①扣20分,不符合②扣10分)
①使用抗菌药物前有病原学送检,指细菌培养(含院外有效病原学证据)
送检时间
扣分
()
标本及结果
②治疗中应有对疗效进行评估的动态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降钙素原及细菌培养等
时间
项目及结果
五、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与会诊(不符合以下任一项者,每项扣10分)
①处方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生开具,须有信息化支持
扣分
()
②及时请院内/外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进行会诊,并有会诊记录
③越级使用仅限24h内,并有相应病程记录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点评工作表
患者
信息
科室:
住院号:
住院时间:20年月日-月日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点评表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点评表
肾功能监测
肝功能监测
用法用量符合标准
用药疗程符合标准
溶媒选用和滴注时间符合标准
给药途径符合标准
联合用药符合标准
药物相互作用符合标准
用药结果
用药后72h内退热
用药期间及停药后细菌培养阴性
用药后白细胞数正常
用药后患者医疗记录显示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点评表
医疗机构患者住院时间年月科室
患者姓名病床号住院号疾病第一诊断感染性疾病
指标名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评价内容
符合请打“√”;
不符合请打“×”,并注明情况
注明
用药指征
符合用药指征的任何一项
有禁忌症
用药过程
相应级别医生查房分析记录
第1次使用前72h内细菌培养
每日至少1次测量体温
每周至少1次查血常规

最新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

最新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

附件2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一、评价细则说明1.本评价细则是为评价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提供参考,供专档管理和督导检查时使用。

2.所指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包括以下品种: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厄他培南。

3.评价表中权重分数高的部分仅代表管理侧重点,并不代表在临床应用中权重分数低的部分不重要。

4.评价表分为5部分:适应证、品种选择、给药方案、病原学及疗效评估、会诊权限。

5.每张表针对1个病例进行评价,如病例中使用1个以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时,进行总体评价。

根据不合理情况,予以扣分。

6.评价表共100分,实行扣分制,扣完为止,最低0分。

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第一部分:适应证评分说明分数①多重耐药但对该类药物敏感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包括血流感染、肺炎、上尿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腹腔感染等;②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③粒缺伴发热等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症感染的经验治疗;④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1]。

不符合①—④,扣100分。

第二部分:品种选择评价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选用美罗培南和帕尼培南,如考虑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应选用美罗培南;不宜选用亚胺培南、比阿培南和厄他培南;②CRE感染及重症感染应选用推荐剂量较大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③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非发酵菌的感染不应选用厄他培南;④妊娠患者不推荐选用亚胺培南、帕尼培南和比阿培南;⑤儿童不推荐选用比阿培南。

违反①—⑤中任意一条,每条扣10分。

第三部分:用法、用量及配伍①用法错误;②用量错误[2] ;③肾功能不全患者,给药方案根据肾功能进行调整[2];④宜单瓶输注,不与任何药物配伍;⑤厄他培南不得使用含葡萄糖的液体作为溶媒;⑥本类药物均应避免与丙戊酸联合使用;⑦亚胺培南应避免与更昔洛韦联合使用。

违反①—⑦中任意一条,每条扣10分。

第四部分:病原学及疗效评估①使用抗菌药物前有相应病原学送检,指细菌培养(含院外有效病原学证据);②治疗中应有对疗效进行评估的动态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降钙素原及细菌培养等。

2019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专项点评

2019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专项点评

药品专项点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的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对需氧、厌氧菌均具有抗菌作用,特别是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科细菌具很强抗菌活性。

该类药物的临床适应证广,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重症感染及免疫缺陷患者感染等的抗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伴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性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CRAB)的。

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碳青霉烯酶、外膜蛋白的缺失或减少及外排泵主动排出药物等。

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10号》提出,医疗机构应釆取针对性措施有效控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

根据文件精神并为了持续了解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临床药学室抽查我院2019年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例共82例,统计其使用情况及病原学检查结果,分析其使用合理性,为促进该类抗菌药物合理规范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一、资料及方法1.1资料在本院his系统回顾性抽查2019年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病历共82例。

1.2点评参考参照国家卫健委制定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相关指南、药品说明书,对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病例进行点评。

二、统计结果2.1 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患者的基本情况抽查的82例住院患者中男性48例(58.54%),女性34例(41.46%),年龄1天至91岁,3个月以下的婴儿16例(19.51%),60岁以上的老年人46例(56.1%)。

2.2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对使用该类抗菌药物的患者的给药剂量、给药频率、疗程进行分类统计,详见表1、表2。

(完整word版)碳青霉烯类评价及整改措施

(完整word版)碳青霉烯类评价及整改措施

2013年碳青霉烯类药物利用评价结果2004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出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将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需要严格控制使用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新上市、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等列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加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管理。

为规范我院特殊级抗菌药物的管理,了解其使用情况,现随机抽取2013年度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比阿培南病历,对其合理用药、使用审批、微生物送检等情况进行统计。

1. 2013年上半年75份使用比阿培南病例的评价结果,见表1、表2。

表1 75例患者比阿培南药物利用标准的符合率指标名称标准内容符合例数符合率(%)有禁忌症68 91用药过程第1次使用前72h内细菌培养18 24 每日至少1次测量体温75 100 每周至少1次白细胞计数53 71 血肌酐实验室检查72 96 肝功能监测72 96 用法用量符合标准72 96 用药疗程符合标准57 76 溶媒选用和滴注时间符合标准75 100 给药途径符合标准75 100 联合用药符合标准39 52 药物相互作用符合标准74 98用药结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符合标准75 100 用比阿培南后72h内退热43 57 用药期间及停药后细菌培养阴性29 39 用药后白细胞数正常46 61 用药后患者医疗记录显示临床症状改善明显68 911. 1 以下几方面较符合标准,但仍有个别使用不合理现象。

(1)大多数病例均有应用指征。

(2)大多数病例使用比阿培南时均进行了肝肾功能检测。

(3)多数用法用量均符合标准。

(4)药物相互作用基本较符合标准。

(5)多数病例用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1.2 在以下几方面不合理使用现象较普遍,应进行干预改进,见表2。

(1)第一次用药前72h内未进行细菌培养。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评价细则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评价细则

2.腹腔内感染,复杂性:500mg q6h 或 1g q8h;
3.粒细胞减少症伴发热:500mg q6h;
4.非结核分枝杆菌病:500mg q6-12h;
5.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500mg q6h;
6.皮肤软组织坏死性感染:1g q6-8h;
7.手术部位感染(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手术):500mg q6h;
[7]Jaruratanasirikul S,Sudsai T.Comparison of the pharmacodynamics of imipenem in patients with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by 2 or 0.5 h infusion[J].J Antimicmb Chemother,2009,63(3):560-563.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1):9-15.
[5]周华,李光辉,等. 中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4):1847-1855.
[6]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等.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6):410-444.
②培养结果为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
③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者中重症感染的经验治疗 ①适应症: 1.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重症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肠杆菌科细 菌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重症的经验治疗、并发 H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医疗相关性肺炎; 2.重症腹腔感染的单药经验用药、原发性腹膜炎、胆道系统的重症感染、继发性肠穿孔、阑尾穿孔等重症感 染的治疗; 3.复杂尿路感染和上尿路感染; 4.妇科感染(如:子宫内膜炎); 5.大面积烧伤重度感染、严重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6.败血症; 7.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 8.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的中、重度感染的经验治疗。如:免疫低下的移植病人、肿瘤化疗病人粒 细胞低下感染等; 9.骨、关节感染; 10.心内膜炎等; ②适应症(超说明书)[9-15]: 1.类鼻疽; 2.囊性纤维化急性加重(限儿童和青少年) 3.粒细胞减少症伴发热; 4.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5.皮肤软组织坏死性感染; 6.手术部位感染(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手术)。 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禁用于: 1.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及其它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 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适宜下列用法: 1.治疗轻症感染;2.预防用药。 ①合并亚胺培南不能覆盖的病原菌引起的感染 ②对于广泛耐药或者全耐药的细菌病原体,如产 ESBLs 肠杆菌、产 AmpC 酶肠杆菌、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
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选用美罗培南和帕尼培南,如考虑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应选用美罗培南;不宜选用亚胺培南、比阿培南和厄他培南;
②CRE感染及重症感染应选用推荐剂量较大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
③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非发酵菌的感染不应选用厄他培南;
④妊娠患者不推荐阿培南。
第一部分:适应证
①多重耐药但对该类药物敏感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包括血流感染、肺炎、上尿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腹腔感染等;
②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
③粒缺伴发热等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症感染的经验治疗;
④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1]。
第二部分:品种选择评价
第三部分:用法、用量及配伍
①用法错误;
②用量错误[2];
③肾功能不全患者,给药方案根据肾功能进行调整[2];
④宜单瓶输注,不与任何药物配伍;
⑤厄他培南不得使用含葡萄糖的液体作为溶媒;
⑥本类药物均应避免与丙戊酸联合使用;
⑦亚胺培南应避免与更昔洛韦联合使用。
第四部分:病原学及疗效评估
①使用抗菌药物前有相应病原学送检,指细菌培养(含院外有效病原学证据);
②治疗中应有对疗效进行评估的动态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降钙素原及细菌培养等。
第五部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与会诊[3]
①处方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生开具,须有信息化支持;
②及时请院内或院外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进行会诊,并有会诊记录;
③越级使用仅限24小时内,并有相应病程记录;
④按照“国卫办医发〔2017〕10号”文件规定进行专档登记管理;
⑤对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有定期培训及考核并有记录。
注释:

药师干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效果分析

药师干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效果分析

•药事管理•Paammaeutinea Admnintimainoi202 年 6 月 5 日 第 30 卷第 期Vol. 30, No. 11, Juno 5, 2021China Pharmaceuticalsdf : 10. 3969/j. imn. 1006 -4931. 2021, 11.607药师干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效果分析**基金项目: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医疗卫生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皖卫科教〔2017〕30号,。

第一作者:凡小燕,女,硕士,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医院药学,(电子信箱)378712500@qq. com 。

△通信作者:秦侃,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医院药学和临床药学,(电子信箱)****************。

凡小燕,秦 侃△,汪永宏,张燕娜(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9061)摘要:目的 提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水平。

方法 抽取医院信息系统2018年7月至12月(干预前)与2019年7月至 12月(干预后)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例各120例,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诊断、用药适应证、病原学送检率、药品用法用量、专家会诊等,分析其用药的合理性。

结果药师专项点评干预后,该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评价平均得分由71.83分提高到 84. 33分;适应证不合理率由21.67%降至13.33% ;用法用量及配伍不合理率由5.00%降至1.67% ;病原学送检不合理率由13.33%降至2, 50%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专家会诊不合理率由50, 00%降至25. 00%。

结论 该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加强干预与管理,提升其合理使用水平。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干预;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954;R9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 -4931 (2021 )11 -0024 -04Effect of Pharmacists' Inteeven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Carbapenem AntinacteriaesFAN Xinoynn , QIA Kan , WANG Yonghoug , ZHANG Yaana(TU o Third Hospitni Afaad h Anhui MUcal UniversPy , HO o P , Angai , Chian 233061)Abstract :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rational use of carUapenem antidacterials in the chnic. Methods A total of 120 ingaCentswho used carUapenem antidacterials in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 from July ht December 2018(before the intervenCou) anf 122 ingaCents from July ht December 2019 (after the intervenCou) were selected respechvep , anf the basic information , 3hnicvt diapno-enentdnanhnoteoodepe ennahnot pnheoent ntepnahnot enhn depe penen ntd doenennppnehaotephnhnot oopnhnnthentd ohenenepnahewnen couptep Ct analyze the ratiouaCty of drup use. ResuU After the spociat comments bp phaonacXts : the vverpe score of evvluatiou onthe use of carUapenem antidacterials in our hospital increased from 71.33 points ht 84.33 points. The rate of Xratiouvl drup use for ingicaCous decreased from 21.67% ht 13. 33%. The rate of irrational usape,dosape anf compatidhhy decreased from 5. 00% Ct 1.67%.The rate of irrational pathoaenic inspectmu decreased from 13.33% ht 2. 50%.The rate of irrational expert consuhaCon on the antidve-terials with special use level decreased from 50. 00% ht 25. 00%. Conclusion The use of carUapenem antidacterials in our hospital Xshit irrational , and further intervenCou anf manpement are needed ht improve Xs rational use.Key wordt : carUapenems : antidacteoals : rational use - intervenCou ; effect analysis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强效、快速、稳定的特点,是治疗包括肠杆菌科细菌在内的革兰阴性杆菌的Into Aecount Asian Characteristics [J, ; HypeOension ,2018, 71(3): 375-382327,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2,.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7):28 - 126.28]胡大一,刘梅林,郭艺芳.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4017版)[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11):885 -893.[19,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高血压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15):217 -221.[22,李小鹰,张新军,孙宁玲.新型单片联合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4):325 -330.[2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 中国循环杂志,2017,32(11):1041 - 1048.[22,王增武,杨瑛,王文,等.我国高血压流行新特征——中国高血压调查的亮点和启示2,.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0):937 -939.[23] SPENCE JD. Controlhnp resistant hypertension [1, . Strofe VaseNepot,2013,3(2):69 -75.[24, KAWAZOE N, ZHANG X, CHIANG C, ot at. Prowlenco P hy-pertepsiou anf hypertension control rates among eldeOy abuhs during the cold season in rural Northeast China : a cross - sec-tioual huPy 2, .J Rural Med,2018,13(1):64 - 71.[25, SI YF , ZHOU ZL,SU M , ot at. Catastroppio healthcare expedfi-turo anf hs inequality for households with hypertension : ividencofrom the rural areas of Shaanxi Province in China] J ,. Int f EquityHnnahe201716(1)6273(收稿日期:2020 -09- 14)11•药事管理•Paammaeutinea AdmnintimainoiChina Pharmaceuticals2021年6月5日 第30卷第11期Voi. 30, No. 11, Jung 5, 2001表1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表Tab. 1 Evaluation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arbapeeem anhaacteriait评价项目评价指标扣分标准适应证多重耐药但对本类药物敏感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 重症患者;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免疫缺陷患者感染的经验治疗E不符合扣155分品种选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选用美罗培南;妊娠患者不推荐选用亚胺培南、帕尼培南和比阿培南;儿童不推荐选用 比阿培南不符合任意)条,每条扣2分用法用量及配伍用法错误;用量错误;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给药方案应根据肾功能进行调整;宜单瓶输注,不与任何药物配伍;本 类药物均应避免与丙戊酸联用亚胺培南应避免与更昔洛韦联合使用不符合任意)条,每条扣2分病原学及疗效评估①使用抗菌药物前有相应的病原学送检;②治疗中应有对疗效评估的动态实验室检查不符合①扣20分;不符合②扣2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开具;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专家会诊,并有会诊记录;越级使用时间仅限74a 不符合任意)条,每条扣2分处方与会诊内,并有相应的病程记录注:满分为100分,扣完为止,评价中权重分数高的部分仅代表管理侧重点。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实施方案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实施方案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实施⽅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点评⽅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属于⾮典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强,对需氧、厌氧菌均具有抗菌作⽤,特别是对多重耐药⾰兰阴性杆菌,如产超⼴谱β-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科细菌具很强抗菌活性。

该类药物的临床适应证⼴,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重症感染及免疫缺陷患者感染等的抗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

近年来,我国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中出现了⼀些不合理现象,部分细菌对其耐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

为遏制细菌对该类药物耐药率的上升,2017年3⽉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进⼀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10号),强调加强重点环节管理,要强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级抗菌药物管理。

特殊使⽤级抗菌药物必须经具有相应处⽅权限的医师开具处⽅,并经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后,⽅可使⽤。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确需越处⽅权限使⽤的,处⽅量不得超过1⽇⽤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门诊不得使⽤特殊使⽤级抗菌药物。

接受特殊使⽤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前微⽣物送检率不低于80%。

要求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级抗菌药物先⾏实施专档管理。

各临床科室使⽤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时,要按照要求及时填报有关信息。

2018年9⽉国家卫⽣健康委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专家共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评价细则》等三个技术⽂件,为持续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平,科学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评价⼯作,提供了依据。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作⽤⽬前我国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5个品种: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阿培南和厄他培南。

厄他培南抗菌谱相对较窄,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发酵菌作⽤差;其他4个品种的药效学特性相仿。

碳青霉烯类及替加环素点评表模板

碳青霉烯类及替加环素点评表模板

时,可增Hale Waihona Puke 剂量,维持剂量可达100mg
q12h;治疗考虑是
CRE、耐碳青霉烯类
鲍曼不动杆菌
(CRAB)引起的重症
感染可考虑剂量加
倍。
替加环素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点评完成日期:
点评细则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与会诊 ①处方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生开 具,须有信息化支持;
②及时请院内或院外特殊使用级抗 菌药物会诊专家进行会诊,并有会 诊记录;
①使用抗菌药物前有相应 病原学送检,指细菌培养 (含院外有效病原学证 据);
②首剂负荷量
100mg,维持量50mg
②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 菌感染(不包括中枢神 经系统和尿路感染);
q12h;≥8岁儿童: 8-11岁,每12小时 1.2mg/kg,最大剂 量为每12小时输注
②治疗中应有对疗效进行 评估的动态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降钙素原及细 菌培养等。
③越级使用仅限24小时内,并有相 应病程记录;
④按照“国卫办医发〔2017〕10号 ”文件规定进行专档登记;
⑤对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 及会诊权限的医师有定期培训及考 核并有记录。
50mg;12-17岁,每
12小时50mg;
③肝功能不全:轻
中度肝功能不全患
③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 菌科细菌感染(不包括 中枢神经系统和尿路感 染)。
者(Child Pugh分 级A和B级)无需调 整剂量;重度肝功 能损害者(Child Pugh分级C级)剂量
应调整为首剂
100mg,然后每12小
时④2治5疗mgH;AP或VAP
2019年 月某医院替加环素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通用名
姓名
点评人:

碳青霉烯类药物对比

碳青霉烯类药物对比

《医院药学高级教程》近来病历抽查发现头孢西丁和拉氧头孢这两种药,使用比例上升趋势增长较快。

随着该药品的使用增多,临床疗效反应有所下降,为防止耐药菌的产生,建议临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注意:头孢西丁属头霉素类,抗菌谱类似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对厌氧菌有效及对β-内酰胺酶稳定,比较适用于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但头霉素类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不及第一代头孢菌素。

静脉给药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过敏性皮炎等不良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症状加重等。

孕妇应该仅在必需的情况下才使用,对于哺乳期妇女头孢西丁可低浓度分泌进入乳汁,使用的时候应该给予警告。

(妇产科使用比例最高)拉氧头孢为半合成氧头孢烯类,其抗菌活性与头孢三代类似,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阴性球菌的作用与头孢他啶相同,对铜铝假单胞菌的作用不及头孢他啶,对厌氧菌的的抗菌作用明显强于第1,2,3代头孢菌素类,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老年人缺乏维生素K,使用拉氧头孢增加出血倾向,用药期间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K预防。

(儿科使用比例最高)头霉素、氧头孢烯类:相似抗菌,区别应用基层医院 2013年7月15日D11版文张永信(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教授)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除了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外,还有一大组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和单环类,其分子结构中均含有β-内酰胺环。

其中头霉素类与氧头孢烯类的抗菌谱和临床适应证有不少相似之处。

抗菌特点:性似头孢、同中存异头霉素类和氧头孢烯类所含的品种,其药名中都有“头孢”两字,原因是该两类药分别具有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似的分子结构和抗菌谱,但抗菌作用均较头孢菌素弱。

头霉素类对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气杆菌等)、革兰阴性球菌(包括卡他莫拉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和革兰阳性菌(包括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完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实施方案

(完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实施方案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点评方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属于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需氧、厌氧菌均具有抗菌作用,特别是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科细菌具很强抗菌活性。

该类药物的临床适应证广,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重症感染及免疫缺陷患者感染等的抗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现象,部分细菌对其耐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为遏制细菌对该类药物耐药率的上升,2017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10号),强调加强重点环节管理,要强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必须经具有相应处方权限的医师开具处方,并经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后,方可使用。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确需越处方权限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门诊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要求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先行实施专档管理.各临床科室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时,要按照要求及时填报有关信息.2018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等三个技术文件,为持续提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水平,科学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目前我国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5个品种: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和厄他培南。

厄他培南抗菌谱相对较窄,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作用差;其他4个品种的药效学特性相仿.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专家建议(一)严格掌握药物临床应用适应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明确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适应证:多重耐药但对本类药物敏感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免疫缺陷患者感染的经验治疗.对照这3个适应证,临床合理应用的重点有: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青室
患者姓名病床号住院号疾病第一诊断感染性疾病
指标名称
评价内容
符合请打“√”;
不符合请打“×”,并注明情况
注明
用药指征
符合用药指征的任何一项
有禁忌症
用药过程
相应级别医生查房分析记录
第1次使用前72h内细菌培养
每日至少1次测量体温
每周至少1次查血常规
肾功能监测
肝功能监测
用法用量符合标准
用药疗程符合标准
溶媒选用和滴注时间符合标准
给药途径符合标准
联合用药符合标准
药物相互作用符合标准
用药结果
用药后72h内退热
用药期间及停药后细菌培养阴性
用药后白细胞数正常
用药后患者医疗记录显示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