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踝关节骨折(脚、趾外伤)的护理常规

踝关节骨折(脚、趾外伤)的护理常规

踝关节骨折(脚、趾外伤)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神志、面容、表情、精神状况及局部情况。

2、生命体征的变化。

3、伤口情况。

4、患肢血管神经功能。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骨科手术前准备。

(2)完善术前辅助检查。

(3)训练床上使用便器。

(4)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戒烟。

(5)备皮。

2、术后护理:(1)同骨科术后护理。

(2)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感觉、运动、肌力、温度、末梢血液循环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疼痛时给予镇痛剂。

(5)观察皮肤受压情况,定时局部减压,预防压疮发生。

(6)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以主动为主,被动为辅为原则。

(7)患肢制动,保持功能位,并将患肢抬高,以利减轻肿胀。

(8)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量,每日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

(9)观察石膏内伤口渗血情况,如渗血多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三、健康教育要点1、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

2、根据医嘱及伤口恢复情况逐渐指导患肢功能锻炼,鼓励患者进行主动及被动运动。

四、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如有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应立即报告医生。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右踝骨折护理总结

右踝骨折护理总结

右踝骨折护理总结1. 引言右踝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是指踝关节处骨折,其严重程度可以根据骨折的类型和骨折的位置来确定。

在护理过程中,正确的处理和照料是至关重要的,以便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减轻疼痛。

本文将总结右踝骨折的护理要点和关键注意事项。

2. 护理要点2.1 评估和观察在护理过程中,评估和观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包括以下方面: -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疼痛水平; - 检查踝关节的肿胀、淤血和瘀伤情况; - 检查踝关节的活动范围。

2.2 疼痛管理疼痛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疼痛管理方法: - 确保患者舒适,提供合适的姿势; - 使用热敷或冷敷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肿胀; - 根据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2.3 骨折固定固定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重要措施。

固定方法可以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来决定: - 石膏固定:适用于稳定性较好的骨折,如髌骨骨折; - 外固定:适用于多发性骨折或关节不稳定的情况; - 内固定:适用于复杂的骨折,如开放性骨折。

2.4 卧床休息对于右踝骨折的患者,卧床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 - 使用垫高枕头抬高患者的右脚,以减轻肿胀; - 在床边放置必要的生活用品,方便患者的日常生活。

2.5 营养支持饮食的营养均衡对于骨折康复至关重要:-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促进骨折愈合;- 补充维生素D和钙,有助于骨骼健康; - 充分摄入水分,保持身体水平。

3. 注意事项除了上述护理要点外,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3.1 皮肤护理固定的带石膏或外固定器材可能导致患者皮肤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 - 定时观察固定带的松紧程度,防止压迫创面; - 定期检查皮肤是否有发红、水泡或破损的迹象。

3.2 洗澡和个人卫生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是很重要的,但在洗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在洗澡时,避免水进入固定带或伤口; - 推荐使用湿巾进行擦洗,以减少移动和摩擦。

3.3 康复锻炼骨折康复过程中的适当锻炼对于恢复功能和强化肌肉是必要的: - 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 - 避免跳跃、奔跑等高强度运动,以免加重伤口。

踝关节术后护理要点及措施

踝关节术后护理要点及措施

踝关节手术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关节炎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术后正确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为踝关节术后护理要点及措施,供患者及家属参考。

一、术后早期护理1. 保持伤口干燥:术后伤口处可能会有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

如有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应及时通知医生。

2. 观察伤口: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有异常,如出血、红肿、疼痛加剧等,应及时就医。

3. 固定与支具:术后患者需按照医生指导佩戴石膏或支具,保持踝关节固定在适当位置。

定期检查石膏或支具的松紧度,避免过紧或过松。

4. 观察末梢血运:注意观察患肢足趾的末梢血运、感觉和运动情况,如出现疼痛、发冷、麻木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5. 抬高患肢:术后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

一般使用软枕使患肢抬高约20厘米,保持膝关节接近伸直位。

6. 预防血栓形成:鼓励患者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7. 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伤口愈合和康复。

二、功能康复训练1. 术后第1-2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关节的主被动功能活动训练,如足趾屈伸、踝关节旋转等。

2. 术后第3-4周:逐渐增加运动量,进行足踝关节的力量训练,如足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外翻等。

3. 术后第5-6周: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如踝关节的屈伸、旋转等。

4. 术后第7-8周:进行下肢力量训练,如蹲起、慢跑等。

5. 术后第9-12周: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三、生活护理1. 保持良好的心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康复。

2. 饮食护理: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多吃富含钙、磷、蛋白质等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3. 避免负重:术后一段时间内,避免患肢负重,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4.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一段时间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

5.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四、注意事项1. 术后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

踝骨骨折护理常规

踝骨骨折护理常规

踝骨骨折护理常规
概述:踝骨骨折主要表现为脚踝局部肿胀、疼痛、青紫、功能障碍、畸形及骨擦音等。

㈠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脉搏、血压及神志的变化。

2、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足背动脉搏动、趾端活动及皮肤的颜色、温度、肿胀情况的变化。

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手术治疗者术后应观察患肢伤口渗出情况。

保持外层敷料清洁、干燥。

㈡护理措施
1、抬高患肢,以减轻患肢肿胀、疼痛,疼痛明显者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必要时给予冷敷。

2、预防踝部压疮,踝部软组织少应以棉垫保护骨隆突出;
3、患者应尽早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足趾屈伸练习及踝关节屈伸活动,早期不能做踝关节旋转及翻转,以防不利骨折愈。

4、石膏固定的病人,如肢体伴有持续性的疼痛,并进行性加重,立即通知医生。

㈢健康教育
1、予以饮食指导,戒烟、戒酒。

2、指导功能锻炼,在X线摄片证实有牢固的骨折愈合后,才能加强踝关节功能锻炼并逐渐负重行走。

3、嘱其定时随诊。

踝关节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踝关节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2. 术前准备(1)完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术前进行备皮,清洁手术部位,防止术后感染。

(3)指导患者进行术前适应性训练,如床上大小便、深呼吸、咳嗽等,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4)术前禁食禁水6-8小时,以防术中发生呕吐。

3. 术前用药根据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如抗生素、止血药等,预防感染和术中出血。

二、术后护理1. 一般护理(1)术后患者需平卧6小时,避免头部过低,防止脑水肿。

(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术后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2. 切口护理(1)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如有渗血或渗液,及时更换敷料。

(2)术后3-5天内,每日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3)术后2周拆线,拆线前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3. 疼痛管理(1)术后给予患者镇痛泵止痛,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调整剂量。

(2)鼓励患者主动表达疼痛,及时调整镇痛方案。

(3)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减轻疼痛。

4. 患肢护理(1)术后抬高患肢20-30cm,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活动,预防关节僵硬。

(3)术后早期避免患肢负重,根据医生建议逐渐增加负重。

5.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观察患者是否有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处理。

(2)观察患者是否有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术后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康复指导(1)术后1-2周,进行踝关节屈伸、内外翻等主动活动。

(2)术后2-4周,进行踝关节负重训练,逐渐增加负重。

(3)术后4-6周,进行踝关节平衡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

踝部骨折护理常规

踝部骨折护理常规

踝部骨折护理常规踝部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组成。

人体在行走、跳跃等过程中,全身的力量及由此所产生的地面冲击力都集中于踝关节;由于其自身存在一定的结构不完整,使得踝部在外力作用下极易损伤,在下肢所有关节中踝部损伤仅次于髋。

踝部骨折均属于关节内骨折,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见。

1 护理评估1.1 受伤史,暴力性质。

1.2 踝部疼痛、畸形、功能障碍、局部肿胀、皮肤青紫等情况。

1.3 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1.4 X线摄片、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

2 护理要点2.1 一般护理2.1.1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1.2 复位后,早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瘀肿。

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2.2.1 踝部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2.2 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有压迫,及时松解。

肿胀消除后及时收紧固定。

2.2.3 患足远端皮肤温度、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脚趾活动情况。

2.3 给药护理2.3.1 早期遵医嘱内服损伤活血胶囊。

外敷消炎膏,每日1次。

2.3.2 中期遵医嘱内服加味琥潜丸,强力生骨灵胶囊。

外敷生药散+通筋散,每日1次。

2.3.3 后期遵医嘱内服加味琥潜丸强力生骨灵胶囊。

外敷通筋散+伏水散+生药散(冬季加干姜粉),每日1次。

2.3.4遵医嘱局部外敷时,注意观察有无药物过敏,熬制中药散剂应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2.4 饮食护理饮食宜补益肝肾之清淡食物,忌辛辣、油腻之品。

2.5 情志护理做好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紧张、恐惧、忧郁、焦虑的不良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6 临证(症)施护2.6.1 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外固定,按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进行。

2.6.2 手法整复后石膏外固定,按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进行。

2.6.3 需切开复位内固定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2.6.4 复位固定后,抬高患肢,将膝关节置于45°-60°屈曲位。

骨科个案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

骨科个案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

骨科个案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
第8页
临床表现和诊疗
• 踝部肿胀,淤斑。 • 内翻或外翻畸形,严重者可出现开放性骨折脱
位。 • 压痛,活动障碍。 • X线: 踝关节正、侧、双斜位;胫腓骨全长像。
骨科个案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
第9页
骨科个案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
第10页
抢救处理
抢救生命 伤口包扎 妥善固定 快速转运
骨科个案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
第2页
足与踝关节解剖
骨科个案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源自第3页足关节及韧带
骨科个案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
第4页
病因
• 间接暴力: 多见,跖屈扭伤。 • 直接暴力: 骨折复杂。
骨科个案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
第5页
分类
Lauge-Hansen分类法
• Ⅰ型: 内翻内收型 • Ⅱ型: • 外翻外展型: • 内翻外旋型: • 特征: 三踝骨折,胫腓下韧带完整,不发生踝关
• 3)告诉病人患病后出现这些情绪反应是正常,帮助病人使 用以前成功应对办法。
• 4)让病人了解真实病情,以其它病友为例,说明骨折预后 普通是比很好,使病人树立信心,安心接收治疗。
• 5)帮助病人寻找可靠心理支持系统。
• (3)护理评价: 病人焦虑程度显著减轻,表现为情绪较稳定 ,饮食量增加,心率减慢,睡眠改进。
外固定解除后肢体能满足以下要求: 上肢能向前平 举1kg重量达1分钟。下肢不扶拐能在平地连续行走 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从观察之日起到最终一次复查日期,其所经历时间 为临床愈合时间。
骨科个案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
第17页
功效锻炼
主动锻炼 1、骨折早期:伤后1~2周、等长舒缩运动 2、骨折中期:2周后、等长舒缩运动及主动运动 3.骨折后期:伤后6~8周、负重运动 被动锻炼

踝关节骨折护理方案

踝关节骨折护理方案

踝关节骨折护理方案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骨折,常见于高强度运动或意外受伤。

对于患者来说,除了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外,术后的康复期也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踝关节骨折护理方案,包括术后护理、康复训练等。

术后护理1. 休息与保持患肢静止术后的第一周,患者需要保持绝对床旁休息,避免踝部的强烈活动。

为了避免创口变得污染,需要注意保持创口的清洁,并注意有效的休养与恢复。

另外,为了尽可能地减小患肢的移动,建议使用支架固定。

2. 通气护理患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通气,防止胸部感染。

这包括清洁口腔,回吸突然异物,正确合理的清除部位,保持口腔清洁等手段。

3. 准备性练习在进行正常的康复治疗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性活动。

这包括利用训练使用支架和锻炼患肢部位的活动。

4. 床位安抚由于患者长期卧床,需要完善的床位护理措施。

包括保证正常的轮换睡眠,床的定位部位正确,床垫洁净整洁,避免局部压力,减轻楼上拖家带口之人空气污染等。

5. 格式化术后的巩固治疗对于康复的意义十分重大。

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和运动能力。

康复训练1. 术后训练术后第一步是逐渐恢复正常的步态和肢体功能。

为了避免对患处的过度负荷,通常会采取一些能够缓解负荷的训练,例如水中的训练等。

2.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逐步回复运动能力的重要一环。

患者需要在医生或者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柔韧性训练,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

3. 功能训练恢复功能,提高运动能力是康复训练的核心任务。

为了防止关节接触处受到伤害,训练应该尽量减少关节的强烈、快速活动。

康复师应该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以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和肌肉力量。

结语踝关节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创伤性骨折,术后的康复期也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以踝关节骨折护理方案为主题,介绍了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技巧和相关的康复训练。

希望这些方法能给患者带来帮助,更好地恢复健康。

踝关节骨折健康宣教

踝关节骨折健康宣教

踝关节骨折健康宣教踝关节骨折常可见踝部肿胀,有内翻或外翻畸形,伴有压痛、瘀斑及功能障碍。

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常合并韧带损伤。

若对位不好,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痛苦甚大。

术前指导:1.体位:抬高患肢,应早期主动活动足趾,减少肿胀发生。

2.及时查看石膏托固定的松紧度,注意患肢末梢的血液循环,以免发生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3.患肢作绷紧、放松动作,每次绷紧10秒,然后放松。

每日分早、中、晚、及睡前四个时间段锻炼,每次不少于5分钟。

有利于减轻肿胀,促进血运。

4.需手术治疗者要穿宽松棉质衣裤,术前晚洗头,擦浴,脱去一切金银首饰,如有活动假牙要取下,入手术室前佩戴手术识别腕带。

训练深呼吸有效咳嗽扩胸运动,以防肺部感染。

5.保持心情舒畅。

术后指导:1.麻醉恢复后即可作患肢绷紧、放松动作,每次绷紧10秒,然后放松。

每日分早、中、晚、睡前四个时间段锻炼,每次不少于5分钟。

有利于减轻肿胀,促进血液血循环。

2.术后第一天患者可做患肢踝关节的背伸活动,减少关节粘连。

防止肺部感染,可作深呼吸、有效咳嗽,扩胸运动。

每日至少做10几次,每次不少于2分钟。

3.见伤口情况决定换药时间,一般每2日一次。

4.术后2周视伤口愈合情况拆除缝线.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排骨,青菜、水果、鱼类等。

以利于骨折修复愈合和机体消耗的补充。

食欲不佳者,可少量多餐,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出院指导:1.继续功能锻炼,患者使用拐杖时患肢不负重。

2.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负重练习。

在行走期间出现下肢肿胀情况为正常情况(下肢血液循环尚未恢复正常),抬高患肢可缓解。

3.术后6周门诊随访,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术后1年视骨愈合情况决定拆钢板。

踝关节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踝关节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目录
01. 踝关节骨折概述 02. 踝关节骨折的护理要点 03.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训练 04. 踝关节骨折的预防措施
踝关节骨折的定义
踝关节骨折是指踝关节周围的骨骼结构受到损
01
伤,导致骨骼完整性和稳定性受到破坏。
踝关节骨折通常由外力作用引起,如跌倒、
02
撞击等。
踝关节骨折可能导致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可能累及其他部位
02 03
04
开放性骨 折:指骨 折部位皮 肤破损, 骨折端与 外界相通
闭合性骨折:指骨折 部位皮肤完整,骨折
端不与外界相通
踝关节骨折的原因
直接暴力:如跌倒、 撞击等
间接暴力:如扭伤、 拉伤等
疲劳性骨折:长期 重复性运动导致
病理性骨折:如骨 质疏松、肿瘤等疾
病导致的骨折
早期护理
02
学会自我调节,避免 焦虑和紧张
04
学会放松,保持良好 的睡眠质量
康复训练原则
早期康复:在骨折 愈合初期进行康复 训练,以促进血液 循环和关节活动
针对性训练:针对 不同患者和骨折类 型,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训练计划
安全第一:在康复 训练过程中,确保 患者安全,避免二 次损伤
循序渐进:根据患 者骨折愈合情况和 康复进度,逐步增 加训练强度和难度
03
等症状。
踝关节骨折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恢复关
04
节功能和预防并发症。
踝关节骨折的分类
单纯性骨折:指踝关 节的某一部分骨折, 没有累及其他部位
不稳定性 骨折:指 骨折端移 位较大, 需要手术 治疗
01 06
05
稳定性骨折:指骨折 端没有移位或移位较 小,不需要手术治疗
复杂性骨折:指踝关 节的多个部分骨折,

踝关节骨折术后护理要点

踝关节骨折术后护理要点

踝关节骨折术后护理要点踝关节骨折是指踝关节处的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

术后护理对于恢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能力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踝关节骨折术后护理的要点,包括术后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功能锻炼、饮食调理等方面。

一、术后伤口护理术后伤口护理是踝关节骨折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每日更换敷料,并定期进行伤口换药。

伤口愈合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二、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踝关节骨折患者常见的不适症状。

疼痛会影响患者的休息和恢复,因此疼痛管理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药物镇痛、物理疗法等方式进行疼痛缓解。

在用药方面,应遵医嘱正确用药,避免长期大量使用镇痛药物。

三、功能锻炼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功能锻炼来促进康复。

根据医生指导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主动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锻炼。

可以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旋转、外展等活动,同时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如腓肠肌、胫骨前肌等。

四、饮食调理踝关节骨折术后,饮食调理对于患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

合理的饮食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促进骨折愈合和组织修复。

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D、钙和磷等营养素的食物,如鱼类、豆类、奶制品等。

同时,还要控制盐分的摄入,避免肥胖和高血压的发生。

五、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在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中,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可以加速康复进程。

常见的辅助器具包括拐杖、助行器、石膏鞋等。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并正确使用,以减轻对患者的负担,提高康复效果。

六、定期复诊和康复评估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和康复评估。

定期复诊可以及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康复评估可以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和康复效果,对康复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七、注意并发症的预防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需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形成、肌肉萎缩等。

为预防感染,患者应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受凉。

踝关节骨折护理常规

踝关节骨折护理常规

踝关节骨折护理常规踝和三踝骨折,多伴有胫距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踝关节严重不稳,针对此可以使用一个保持前足内翻内收石膏托临时固定。

这不仅可以减少骨折端的异常活动所导致的痛苦,同时可以减少骨折脱位后内踝骨折端顶压皮肤所造成的皮肤破溃和坏死。

2.肿胀护理踝关节骨折后,关节肿胀严重,为了减轻肿胀,避免张力性水疱形成,可遵医嘱静脉滴注25%甘露醇以降低组织压,达到消肿的目的,同时将患肢垫枕抬高,以增加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另外,伤后24h内可以给与患者踝部冷敷,1-2次/天,每次20-30min 。

对于水疱形成者,如果水泡较大,可以消毒后用一次性空针在水泡最低位将水泡刺破,抽出液体或使液体流出同时使用烤灯照射使其保持干燥。

3.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足趾感觉运动情况,伤口渗出情况。

发现异常通知医师给遇紧急处理。

4.体位护理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如有石膏外固定,由于出血、组织反应性水肿等可以导致石膏过紧,严重时患者有疼痛麻木甚至影响肢体血运,应当及时处理,解除压迫。

5.心理护理因为疼痛,活动动能障碍,患者心情变得烦躁不安,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学会自我调节,必要时给予止痛药。

6.合理营养长期卧床,要合理安排饮食,以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平时要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预防便秘,提高自身免疫力。

7.预防踝部压疮踝部软组织少,在夹板或石膏固定前,应在骨突处衬棉垫,防止踝部发生压迫性溃疡。

行骨牵引,应仔细倾听病人主诉,是否有骨折处以外的疼痛,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8.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足趾背伸背屈),有促进功能恢复及消肿的作用。

术后护理1、遵医嘱给予吸氧,心电监测。

妥善安置病人,遵医嘱正确卧位。

2、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15~20cm,促进血液循环以利消肿。

踝关节的局部肿胀将持续数月3、病情观察(1)观察渗血情况,因踝部手术中止血困难,术后渗血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燥,预防伤口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情绪。 3)告诉病人患病后出现这些情绪反应是正常的,协助病人使用以前成
功的应对措施。 4)让病人了解真实的病情,以其他病友为例,说明骨折的预后一般是
比较好的,使病人树立信心,安心接受治疗。 5)帮助病人寻找可靠的心理支持系统。 (3)护理评价:病人焦虑程度明显减轻,表现为情绪较稳定,饮食量
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
解剖概要
构成:胫骨远端、腓骨远端、距骨体。 外踝,内踝,后踝: 踝关节背屈位时稳定;跖屈位时,间隙增大
,活动度增大,不稳定,易骨折。 活动范围:背屈20°-30°,跖屈45 °-
50 °,内翻30 °,外翻30 °-35 °。
病因
间接暴力:多见,跖屈扭伤。 直接暴力:骨折复杂。
急救处理
抢救生命 伤口包扎 妥善固定 迅速转运
护理观察
观察:四“P”征
疼痛(pain) 苍白 (pale) 无脉搏(pulse) 麻痹(plegiae)
护理诊断
疼痛: 躯体移动障碍 有感染的危险 知识缺乏 焦虑 潜在并发症
1.疼痛 与外伤所致的组织创伤、踝 关节活动所致疼痛有关。
1.疼痛 与外伤所致的组织创伤、踝关节活动所致疼痛有关。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全身因素 局部因素 医源性因素
功能锻炼
主动锻炼
1、骨折早期:伤后1~2周、等长舒缩运动
2、骨折中期:2周后、等长舒缩运动及主动运动 3、骨折后期:伤后6~8周、负重运动
被动锻炼
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休克、感染、脂肪栓塞、骨筋 膜室综合征、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
晚期并发症:关节僵硬、损伤性骨化、创伤 性关节炎、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性骨坏死、 压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栓塞
有移位,有关节分离:切开复位内固定。
Ⅰ型:双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8-12 周。
Ⅱ型: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内踝:松质骨螺钉。 外踝:一般用钢板。 后踝:影像1/3-1/4关节面时,内固定

Ⅲ型:切开复位内固定。
骨折的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是逐渐演进的修复过程,可分 三个阶段。
影响肢体功能。 3)告诉病人轻轻清洗愈合创面后,用柔软毛巾吸干,涂冷
霜于皮肤表面,可防止皮肤干燥脱屑。 4)在病人可以耐受的情况下,恢复所有活动,并逐步增加
活动量。 (3)护理评价:病人接受以上指导, 并掌握自我检查的
方法。
康复
踝关节骨折后易出现的问题:早期肿胀和疼 痛;后期为关节活动受限。康复的目的:首 先,通过肌肉的收缩来促进血液循环、消肿 并促进骨折的愈合,使局部的微环境向有利 于关节软骨修复的方向发展。红外线灯理疗 ,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渗出的吸收,对炎 症、疼痛、水肿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较好 的效果。热水浴可有效软化瘢痕,防止粘连 ,避免关节僵硬的发生。
轻。
2.焦虑 与疼痛、担心疾病的预后等 因素相关
2.焦虑 与疼痛、担心疾病的预后等因素相关;病 人表现为情绪急躁、焦虑、偶尔哭泣、进食量少、 心率增快、睡眠较差。
(1)护理目标:病人能正确对待疾病,使用有效的应对方式,焦虑减 轻。
(2)护理措施 1)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外界刺激。 2)关心病人,鼓励病人诉说对疼痛、即将接受治疗的感受,并发泄不
分类
Ⅰ型:内翻内收型 Ⅱ型:
外翻外展型: 内翻外旋型: 特征:三踝骨折,胫腓下韧带完整,不发
生踝关节脱位。
Ⅲ型:外翻外旋型
临床表现和诊断
踝部肿胀,淤斑。 内翻或外翻畸形,严重者可出现开放性骨
折脱位。 压痛,活动障碍。 X线:踝关节正、侧、双斜位;胫腓骨全
长像。
治疗
治疗前应了解一些因素: 距骨与胫腓骨下端紧密接触,是骨折复 位的关键,因为两踝均通过韧带与距骨 相连。 采用与损伤相反方向,将距骨与胫骨远 端的关系恢复正常,踝关节的解剖位置 将恢复,由于这一位置很难保持,故需 用内固定。
恢复,逐步开始下床活动,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4.知识缺乏 与病人缺乏骨折后自我护理 的经验和对今后治疗了解甚少有关。
(1)护理目标: 病人自我护理的方法和今后治疗的注意事项。 (2)护理措施 1)知道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继续注意营养的补充,
以利身心两方面的全面康 2)指导病人患侧肢体适当地进行功能锻炼,防止瘢痕收缩
增加,心率减慢,睡眠改善。
3.自立缺陷 与病人骨折后日常生活不 能完全自理有关。
(1)护理目标 :通过三种护理活动即全部补偿系统、部分 补偿系统和教育支持系统,病人逐步恢复自理,无骨折后并 发症发生。
(2)护理措施 1) 注意病人的生活照料,加强头发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
理,以防止术后并发症。 2)加强病情观察,以早期发现可能产生的并发症。 3)鼓励并协助病人早期活动,并逐步增加活动量。 (3)护理评价:病人骨折后得到悉心护理,自理能力逐步
血肿机化演进期:约2~3周 原始骨痂形成期:约4~8周 骨痂改造塑形期:伤后6~8周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折线。 外固定解除后肢体能满足以下要求:上肢能向前平
举1kg重量达1分钟。下肢不扶拐能在平地连续行走 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从观察之日起到最后一次复查的日期,其所经历的 时间为临床愈合时间。
(1)护理目标:通过应用镇痛剂,病人疼痛减轻。 (2)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采取相对舒适的体位。 2)再进行加重疼痛的操作,如换药前可适量增加
镇痛药剂量,以减轻病人的疼痛。 3)妥善固定患肢,避免肢体远端移动。 4)观察病人使用镇痛剂的效果,其次是镇痛剂所
带来的副作用,如呼吸、循环的抑制。 (3)护理评价:病人经止痛后,疼痛明显减
内踝如此,外踝也如此。 外踝或腓骨下端被认为是处理关节损伤
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有时需要依靠 内固定腓骨来保持踝关节的完整性。 下胫腓关节的分离应完全纠正,必要时 需内固定。
原则:在充分认识损伤特点的基础上,以 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及稳定性为原则,灵活 选择治疗方案。
无移位,无关节分离:石膏固定于外翻或 内翻位,6-8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