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体系制定模式导向的透视
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导向选择
新的会计准则给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在相应规范制约范围内的灵活应用的更大的空间,同时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准则中的许多内容引进了现代财务理论、确立了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法和资产计价理论,如在延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残值和弃置费用的估计、延期收款的经济业务、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方面等,大量采用时间价值和资产计价理论。
新会计准则进一步扩大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的空间、更加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等,体现了原则导向的特征,由此,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会计准则导向问题的关注。
不同导向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目前,关于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导向主要有三种:规则型基础导向、纯原则型基础导向、原则型基础导向。
关于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讨论的文章及著作虽然很多,但迄今为止似乎并不存在有关这几个概念的严格界定。
美国会计学会AAA认为准则制定模式可以被视为一连续区间,纯规则基础位于左端点,纯原则基础位于右端点。
本部分将通过比较的方式来论述不同导向会计准则主要特征,试图为我国会计原则导向提供依据,同时,为下一部分的论述提供基础。
一、不同导向会计准则的主要特征比较1.详细程度。
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一般比较详尽,包含了大量的应用指南。
该导向下的会计准则体系,除了给出某一对象或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所必须遵信的原则((princi-ples)外,还力图考虑原则适用的所有可能情况,并将这些情况下对原则的运用具体化为可操作的详细规则(rules)。
一般认为美国会计准则是以规则导向为基础的。
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不仅包括前后三个准则制定机构发布的会计研究公报、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和财务会计准则,还包括准则制定机构及其他机构(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的众多文件。
比如,其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应用指南总计有800多页(尚不包括FASB紧急问题工作组发布的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报告)。
与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相比,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只是确立了基本原则,几乎没有相应的应用指南,通常不能为应用判断提供足够的依据。
会计准则制定中的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
会计准则制定中的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作者:焦丽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08期会计准则制定中的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是世界各国在制定会计准则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美国目前一直选择以具体规则为导向的准则制定模式。
长久以来,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体系一直被公认为是全世界最健全、最有效的。
但自从2001年的安然事件以来,美国接二连三地惊曝财务丑闻。
这一系列事件的爆发,不仅给美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蒙上了阴影,同时也折射出美国会计准则可能存在的种种弊端,从而引发美国政府及其准则制定机构对其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深刻反思。
而财务丑闻、财务欺诈等准则施行过程中的漏洞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很多国家都面临这个问题,包括我国在内。
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方法问题不仅是当前国际会计界和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拟从分析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导向问题出发,借鉴美国在会计准则制定上的经验教训,来探讨一下我国会计准则中应遵循的原则问题。
一、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的概念关于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的概念,是从规则和原则这两个基本概念出发而引申的。
一般意义上讲,规则是指用条文的形式来规范社会生活:预先都规定好了条条框框,什么样的情况就怎样进行处理,对号入座;而原则是指给出一些道理和逻辑来作为判断的基本理由和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虽然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一直是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但在会计准则这个领域,现实的情况是每个国家很难划分为规则和原则两类。
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只是单纯的原则,或者只是单纯的规则。
只能说,在现实情况中,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到底是规则多一些还是准则多一些,据此来判断它是规则导向的还是原则导向的。
一般而言,会计准则中原则多些,则为原则导向;会计准则中规则多些,则为规则导向。
二、关于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的历史回顾(以美国为例)受2001年美国安然事件的影响,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于2002年10月公布了题为《美国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的研究报告;2003年7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颁布了它的研究报告——《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模式的研究》。
新会计准则透视
新会计准则透视【摘要】为了对接国际标准,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并将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
本文拟就新准则的主旨与变革作一评析。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益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
然而,理性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寻求机会的同时也在博弈收益与成本: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较大差异,降低了会计报表作为国际商务语言的通用性,增大了财务主体对外融资成本,阻碍了海外IPO和QFII进入中国的步伐,经济一体化迫切需要全球一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支撑。
一、新会计准则的全新理念:从国际协调到国际趋同新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作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了稳健的财务报告框架,体现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全新理念。
从会计准则的国际发展来看,经历了三个版本:1.0版是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2.0版是国际协调,3.0版是国际趋同。
从强调“中国特色”的国际协调到“可比互通”的国际趋同,新准则在关键环节和根本实质上实现了与中国经济发展同步的全面提速,首次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蕴涵了深厚的国际化特色。
二、新会计准则的显著变化:对接国际标准(一)规范了会计基本原则。
会计基本原则是规范会计工作流程和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标准,新会计准则开宗明义,重新诠释了财务报告目标,指出会计目标应当是提供相关、真实、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与旧准则相比,增加了对公允因素的考量,更为关注会计信息的适用性。
其次,吸收国际会计准则的合理内核,对会计要素定义做了重大调整,在“利润”要素中引入“利得”、“损失”概念,利得不是经营收入所得但是利润的组成部分,损失不是费用但会减少企业的利润。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主要变化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主要变化分析标题1:关于新企业会计准则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开放,对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也逐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其中,新企业会计准则是这一系列改革中的重要部分。
新企业会计准则主要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的规范和标准化来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进而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首先,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财务会计从传统的簿记类会计模式向国际化财务会计标准靠拢的重要一步。
新企业会计准则将重点放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上,要求企业按照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会计准则进行核算。
这一标准化的规范使得企业在报表制作上更加规范,达到了“标准统一、信息透明”的目的。
其次,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增强了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必须全面深入地进行自查,对与国际财务会计标准有差异的各个方面进行逐一纠偏。
这一规范化的管理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加可比,对于各个企业业务效益的比较也更加精确准确。
最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推动了我国财务会计管理的发展。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让企业更注重内部管理的质量、效果和整体控制,并促进企业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形成适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和体系。
总之,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进步,促进了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提高了企业之间的比较性和竞争力。
它不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内部监控、外部约束与规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还为我国财务会计管理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标题2: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变化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我国财务会计从传统的簿记型会计向规范化、信息化财务会计迈出了一大步。
与此同时,新企业会计准则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处理提出了一些新要求,这些要求涉及到很多方面。
本文将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变化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深入分析:1. 会计基础准备科目的定义扩充新企业会计准则将原有会计基础准备科目进行了扩充,规定了更加明确的信息披露要求。
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
Y
。 E
金
刷 哟愿劂导向匈翱劂导向
修 玮
20 1 5 04) ( 山东 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济 南
文摘编 号:0 5 9 3 2 0 )1 0 8 - 1 0 - 1 x(0 90 - 0 0 CA
,
摘要:目前 ,在会计准则制定上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 种 是 以规 则 导向 为基 础 的准 则制 定模 式 ,另一种 是 以 原 则导向为基 础的准 则制 定模式 。比较 分析 两种模 式,从我 国的 国情 出发 ,规则导向是我 国的会计准则
制定基 础 的现 实选择 。 。一
内容 。在 两 种 会 计 准 则 制定 模 式 下 ,其 制 度 成 本 的构 成 是 有 区别 的 ,具 体 表 现 在 :如果 会 计 准 则 完全 采 用 法 律 形 式 ,建 立 规 则 导 向会 计 准 则 ,那 么制 定 的条 文 要 尽 可 能 面 面俱 到 ,并 要 尽 量 体 现
收稿 日期 :2 0 —1 0 08 0 7
科 学性 ,因而 其 实 施 成 本 相 对 较低 ;由于 规 则 导 向会 计 准 则 具 有 强 执 行 性 ,准 则在 实施 过 程 中造 成 负 面影 响 的可 能 性 比较 大 ,而且 作 为法 律 ,对 不合 理 之 处 的修 订 所 需 周 期 长 、费用 高 ,因此 其 负 面效 应 及 修 订 成 本 较 高 。另 一方 面 ,如果 会 计 准 则采 取 用 真 正 意 义 上 的公认 会 计 原则 形 式 ,以 其 科 学性 、合 理 性 取 得 各 方 面 支持 ,那 么 ,作 为 种 通行 的惯 例 ,其 制 定 成 本 必 然 较 高 ;由于 这 种 准 则不 具 备 强 制 执 行 性 ,不 受具 体政 策 限制 , 在 执 行 过 程 中存 在 利 益 分 歧 时 最 终 只 能诉 求 道 德 操 守 ,因 而其 实施 成 本 较 高 。又 由于这 种 会 计 准 则 的实施 建 立在 各 执 行 主体 意 愿 的 基础 上 ,一 旦 发现不科 学 、不合理 的地方 ,各方主体会终止执 行 ,并 迅 速 反馈 以便 修 订 ,从 而 其 负 面效 应 及 修 订成 本很 低 。 ( )财 务报 告所反 映 经济 活动 实质的 区别 二 两种 导 向模 式 下 的会 计 准 则 规 范 基础 ,即财 务 报 告 所 反 映 的经 济 活 动 实 质 是 有 区别 的 ,具 体 表 现 在 :在 规则 导 向模 式 下 ,其 会 计 准则 仅 仅 要 求 简 单 地 对 经 济业 务 完 全 采 取 “ 刀 切 ” 的处 理 一 规 则 ,主 要 强 调 的是 财 务 报 告 应 当注 重交 易 事 项 的形 式 ,这 样 也许 只能 证 明表 面 上 的 统 一 ,并 不 能 反 映 经 济 活 动 的实 质 。而 在 原 则 导 向模 式 下 , 其 会 计 准 则 强 调 的是 财 务 报 告 应 当如 实 反 映经 济 活 动 的本 质 ,而 不是 形 式 ,这 样 可 以 促使 财 务 报 告 的编 制者更 加关 注经 济活 动 的内在实 质 。 ( ) 用会 计 准则的 主体特征 的 区别 三 运 运 用会 计 准 则 的主 体 主要 由企 业 会 计人 员 、 注 册 会 计 师 、政 府 监 管 人 员 以及 社 会 公 众 等 组 成 ,其 主 体 特 征 集 中 体 现 在 两 方 面 :一 个 是 主 体 的专业判断能力 ,另一个是主体的职业道德素 质 ,这 两 方 面 特 征直 接 关 系到 准 则 的 制定 模 ;规则导向 中图分 类号 : 23 文 献标识 码 . F3 A 文章编 号 : 0 - 1X( 0)1 08- 2 1 5 9 3 2 9 - 00 0 0 0 0
新会计准则体系解析【最新】
新会计准则体系解析【最新】
2006 年2 月15 日,财政部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构建了与国际趋同、务实、较为创新的财务概念框架和准则体系,体现了我国会计理论发展的趋势。
本文拟通过分析基本准则统领的新准则体系的主要变化,对其发展的会计理念作一剖析,并对其稳步执行提出建议。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新会计准则解析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基本准则及准则体系的主要变化
1、基本准则全面修订,充分体现国际趋同和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的需求。
①国际准则的财务概念框架是在准则体系之外,作为具体准则的理论指导,而我国的基本准则则是部门规章,具体准则和指南是规范性文件。
我国的准则体系较国际准则更具先进性、权威性和强制性。
②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但尚在逐步完善的实际情况,务实地提出了财务报告的目标,强调了受托责任和投资者决策有用观的双重要求,彻底改变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的计划经济理念。
③新准则将原会计原则权责发生制放入基本准则总则,成为企业会计区别其他会计的重要前提。
④新准则重新定义了六大会计要素,明确了确定会计要素的基础是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将经济利益的拥有、控制、流入流出作为要素确认基础,反复强调了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要求。
⑤新准则明确区分了要素确认和计量的概念,并针对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够活跃和完善的现状,在坚持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原则下,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其应用范围暂不及国际会计准则广泛。
⑥新准则建立了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突出了其核心作用,促进。
新会计准则的重要理念与体系结构
做大做强 。
( 实现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变 三)
受托责任观认 为 , 财务会计 的 目标是反 映受托者的受托 责 任和履行情况 , 关注 的是股东受 托资源 的安 全和资本 的保值 增
一、Βιβλιοθήκη 性 。新准则 为适 应我 国经 济发 展和会计 国际趋同的需要 , 以建 ( ) 一 强调 资产 负债表观和综合收益观 一 资产负债表观 ,这 是新 会计准则体 现的一个重要 理念 , 它 立高质量 的会计 准则体系 为出发点 , 改过去对公 允价值过度 实施全 面引入 了公允 价值 的概念 , 将其应 用于 并 是将利润作为净资 产的组成部分来考虑 , 即利润的最终结果 要 谨 慎 的认识 , 投资性 房地产 、 生物资 产 、 非货 币性资 产交换 、 归结到资产 中 , 反映企业价值 增长 以及股 东权益的最大化 。强 长期股权投 资 、 企 股 债务 重组 、 入 、 收 企业 合 调经济利润 , 淡化财务利润 , 重视企业价值 。 心企业净 资产是 资产减 值 、 业年 金基 金 、 份支付 、 关 租赁 、 金融工 具 、 期保 值 、 套 石油 天然气 开采等 各项具体 会 不是真正增加 了 , 是不是真正赢得 了财 富。 合收益观 , 综 通过 编 并 、 正是 在决策有用 制所有者权益变动 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企业 “ 综合 收益 ” 的 计准则 中。新会 计准则对 于公 允价值 的运用 , 提 概 念 , 国 际 趋 势 相 一 致 。所 以 , 企 业 而 言 ,新 准则 ” 一 项 观的指导下 , 高会 计信息相关性 的有力手段 。 与 对 “ 是
浅析新会计准则体系
浅析新会计准则体系摘要: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实施。
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保障社会公众利益,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我国会计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新准则对原有会计准则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并且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这对上市公司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变革影响0 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要求企业会计核算法规要顺应市场经济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能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财务信息,特别是加入WTO 后,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需要也日益迫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呼声越来越高,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是顺应国内外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产物。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提高了我国会计的国际话语权,这不仅有利于会计职业,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国民众和整个中国经济。
1 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由1个基本准则、38个具体准则和2个应有指南三个层次构成:1.1 基本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的作用是“准则的准则”,对38个具体准则起着统驭和指导作用,具体会计准则应在基本会计准则规定的框架内,按照会计业务或事项的类别进行制定与执行。
当出现新的业务,具体会计准则暂未涵盖时,应当按照基本准则所确立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1.2 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会计准则应根据基本会计准则的精神制定,用来指导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38项具体准则又具体规范三类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处理:一般业务处理准则、特殊行业会计准则、特定业务准则。
1.3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2 新会计准则的变革2.1 对存货计价方法的变革《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由于存货计价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的计量,因此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涉及到企业当期产品成本、利润及税收缴纳等方面的计量。
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
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为了规范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比性和透明度,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真实性原则:会计准则的制定要求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和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当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虚假和误导性的财务报告。
2.决策有用性原则:会计准则的制定要求会计信息应当对用户的决策具有有用性。
准则的制定应当注重提供对经济决策有意义的信息,帮助用户做出明智的决策。
因此,准则的制定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用户,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等,满足其需要的相关信息。
3.可比性原则:会计准则的制定要求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使用户能够对不同企业、不同时段的财务信息进行比较。
准则的制定需要统一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报告格式,确保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减少误解和混淆。
4.公平原则:会计准则的制定要求会计信息应当公平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公平性原则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公平、合理和中立的原则,确保财务信息不偏不倚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不对财务信息进行有利或不利的处理。
5.稳健原则:会计准则的制定要求会计信息应当保守和稳健,避免过度乐观的估计和合理对待潜在风险。
稳健性原则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谨慎性和审慎性的原则,对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适当的估计和处理,避免夸大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6.经济实质原则:会计准则的制定要求会计信息应当反映经济实质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
准则的制定需要关注经济交易的实质,避免仅仅遵循法律形式而忽视经济实际情况的情况。
综上所述,会计准则的制定原则导向包括真实性、决策有用性、可比性、公平性、稳健性和经济实质性。
这些导向使得会计准则能够提供准确、有用、可比和公正的财务信息,为用户的决策提供依据。
浅谈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
浅谈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 编辑整理: 转账支票填写编辑:王菲文章来源:新浪会计准则制定的规则导向模式在美国受到了冷遇,原则导向模式却逐步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欢迎,两种模式之间各有优缺点,理性的选择应该是原则与规则的有机结合。
会计准则制定;原则导向;规则导向规则导向是指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倾向于用详细、复杂、明确的规定,来规范会计业务的核算。
原则导向是指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倾向用简单、明了的原则来指导会计业务的核算。
“安然事件”后,会计准则制定导向之争的讨论迅速升温。
一、规则导向的窘境美国的会计准则被认为是规则导向的典范。
迄今为止,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已制定了148项会计准则,其前任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和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分别发布了51份会计研究公报和31份“APB”意见书,只要未被FASB公告所取代则继续有效。
除此之外,三个机构还制定了大量的指导书、解释等补充公告,洋洋洒洒数千页。
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可谓科学,内容可谓详尽。
既便如此,安然事发后,无论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安然、审计界都把矛头指向会计准则。
刚刚担任SEC主席不久的哈维。
皮特在国会作证时说:“近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很多指南都变成规则驱动和复杂化……这些准则不能充分适应未来市场发展”;安然认为其造假案中被广泛使用的“特殊目的主体”并没有被准则包括:“五大”的首席执行官于2001年12月4日发表了联合声明,认为美国现行会计准则存在缺陷.美国国会的态度更坚决。
“安然事件”后,美国国会迅速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责成SEC研究四个问题:美国现有准则中已经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原则导向?从规则导向的财务报告系统过渡到原则导向,需要多长时间?采用原则导向的可行性和可能的方法;对采纳原则导向进行全面的经济分析。
会计新准则论文:会计准则制定的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浅析
会计新准则论文:会计准则制定的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浅析[摘要]新会计准则立足国情、趋同国际,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有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之分。
两种不同的制定导向,产生的会计准则也有所不同。
本文辨析两种不同的基础导向,并加以具体分析,认为会计准则制定要立足于国情,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
[关键词] 会计准则;规则导向;原则导向目前,国际上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主要有两种:一是规则导向(Rule-orientated),其典型代表是美国会计准则;二是原则导向(Principle-orientated),其典型代表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美国的会计制度一直被公认为是全世界最健全、最有效的会计制度。
然而安然事件等一连串的会计丑闻使得美国会计制度受到多方批评,说明虽然美国会计制度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缺陷。
2002年7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重新检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基础及其有效性。
自此,以“规则”为导向的美国会计准则与以“原则”为导向的国际会计准则形成了鲜明对比,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之争由此而起。
一、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的概念辨析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开始、起源、基础”,是规则之外的概括性的准则,是指可以作为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
规则是规定具体权利和具体后果的准则。
两者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原则是规则的规则,是进行规则推理的权威出发点;规则是原则针对不同情况的具体化。
原则在判断事物时其结论比较模糊,同时也比较灵活,需要权衡不同的原则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规则在判断事物时比较绝对,要么是,要么不是,符合规定的条件就要按这种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否则就不能用这种处理方法和程序。
原则导向会计准则与规则导向会计准则是原则和规则关系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具体应用。
规则导向会计准则由详细具体的规则组成,包含具体的标准、例外和操作指南;除了给出某一对象或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财务报告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外,还力图考虑原则适用的所有可能情况,并将这些情况下对原则的运用具体化为可操作的规则,较多地对适用范围做出限制。
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导向选择
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导向选择作者:王茂英来源:《现代企业》2008年第07期新的会计准则给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在相应规范制约范围内的灵活应用的更大的空间,同时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准则中的许多内容引进了现代财务理论、确立了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法和资产计价理论,如在延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残值和弃置费用的估计、延期收款的经济业务、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方面等,大量采用时间价值和资产计价理论。
新会计准则进一步扩大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的空间、更加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等,体现了原则导向的特征,由此,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会计准则导向问题的关注。
不同导向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目前,关于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导向主要有三种:规则型基础导向、纯原则型基础导向、原则型基础导向。
关于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讨论的文章及著作虽然很多,但迄今为止似乎并不存在有关这几个概念的严格界定。
美国会计学会AAA认为准则制定模式可以被视为一连续区间,纯规则基础位于左端点,纯原则基础位于右端点。
本部分将通过比较的方式来论述不同导向会计准则主要特征,试图为我国会计原则导向提供依据,同时,为下一部分的论述提供基础。
一、不同导向会计准则的主要特征比较1.详细程度。
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一般比较详尽,包含了大量的应用指南。
该导向下的会计准则体系,除了给出某一对象或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所必须遵信的原则((principles)外,还力图考虑原则适用的所有可能情况,并将这些情况下对原则的运用具体化为可操作的详细规则(rules)。
一般认为美国会计准则是以规则导向为基础的。
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不仅包括前后三个准则制定机构发布的会计研究公报、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和财务会计准则,还包括准则制定机构及其他机构(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的众多文件。
比如,其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应用指南总计有800多页(尚不包括FASB紧急问题工作组发布的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会计准则体系制定模式导向的透视发表时间:2010-08-03T17:28:56.840Z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4月上旬供稿作者:张琼[导读] 财政部发布了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 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及应用指南组成的新会计准则(CAS)体系。
张琼(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 232001)摘要: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被认为是我国会计史上的里程碑,如何使广大会计执业者全面理解新准则的内涵以实现对新规范的严格遵循和精准应用是新准则成功实施的必备条件。
本文认为,如何理解“国际趋同”和“中国特色”是把握关键新准则精髓的关键,而理解这两者的关键又必须从准则产生的源头--制定会计准则时所采用的目标导向开展理论上的阐述,才能正本清源,因此,本文采用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的视角,通过分析对比两种导向模式的优劣,得出了在现阶段,我国必须实施坚持以原则导向为主,辅之于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混合制定模式,同时,时刻关注实施新准则约束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两者的结构,并努力改善相关约束条件的制约,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才能发挥应有的功用和效能的结论。
关键词: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原则导向;规则导向;新准则实施的约束条件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034-03 1 问题的提出如果把会计信息比作通用商业“语言”,那么会计准则就是商业语言的“语法”,要想使我国的会计信息真正成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执业者不仅要掌握“语言”,更重要的是要熟知“语法”规则,在“语法”的规范下进行会计实务处理,这样所生产的产品——会计信息的质量才有所保证。
2006 年2 月和10月,财政部发布了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 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及应用指南组成的新会计准则(CAS)体系。
与旧会计准则相比较,新准则体系不但借鉴了国外宝贵经验,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而且在关联方交易披露、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等方面保持了“中国特色”,使之更符合我国大多数会计执业人员的思维习惯与业务素质要求。
这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及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使广大会计执业者全面理解新准则的内涵以实现对新规范的严格遵循和精准应用是新准则成功实施的必备条件。
基于此,本文认为,如何理解“国际趋同”和“中国特色”是把握关键新准则精髓的关键,而理解这两者的关键又必须从准则产生的源头--制定会计准则时所采用的目标导向开展理论上的阐述,才能正本清源,因此,本文尝试从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的视角,对新准则所采用制定模式的目标导向加以阐述,提出如下管窥之见。
2 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之争大量的实证和规范理论研究已表明,会计准则不仅仅是有关会计处理和报告的专业技术标准,而且具有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影响收益分配等深刻的经济职能。
因此,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会计准则的制定方法和过程,力求使制定出的准则达到制定者的预期目标,并依据设立的不同目标总结出了两种制定模式:规则导向模式和原则导向模式。
何谓规则导向模式和原则导向模式?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两个层次: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具体会计准则。
其大体的制定过程是在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监督下,由民间学术团体--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通过广泛征求意见、集体讨论,为会计实务界所普遍认可,最后才得以形成。
最后形成的相关具体准则是基于概念框架体系中相应会计要素的定性描述,制定一般的、普遍适用的原则,以真实反映经济事项的内在本质,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开始时是原则导向的。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了以规则为基础的模式。
这是因为FASB在制定过程中考虑了大量的处理细则、例外事项以及会计政策的备选方案,使得会计准则过于详细和复杂。
美国发布的公认会计原则(GAPP)并在一起厚达4530页,其范围之广,论述之细,为各国所不及,也更多体现了以具体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特征,即对于每一项经济交易活动均制定详细的条款,规定其实施指南以及相关的例外事项处理方法,以此来规范会计人员对交易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
这种过细的会计准则存在诸多弊端: ①使得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将注意力集中到满足准则所规定的固定模式,而不是如何真实、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内在本质,致使本应反映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流于形式上的处理。
②整个世界是不断发展和迅速变化着的,经济活动日新月异,新型金融产品和交易方式不断涌现,导致会计环境和会计处理对象的复杂程度也日益加深,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无法满足也不可能满足未来日趋复杂和变化的不确定性情况,而充其量只能适用于准则出台当时的外界条件。
③企业管理者只需提供形式上符合要求的财务报告,就不会遭到外部审计师的反对,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法律诉讼的风险。
事实上,他们可以采取构造交易的方法,进行财务造假,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这样的手法更为隐蔽,也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规避相应法律责任的目的。
美国安然、世通等公司丑闻皆是典型案例。
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由规则导向转向原则导向似乎是顺理成章,相较而言,原则导向制定会计准则的模式具有以下优势:①原则导向的一大特点就是强调财务报告应当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本质,而非形式,这样可以促使财务报告的编制者更加关注实体活动的内在性质,更好地体现财务报告的目标,避免简单地对经济业务完全采取“一刀切”的处理规则。
②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强调以概念框架普遍适用的定义为基准,能提高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该概念框架的理解,从而达到FASB宣称的“致力于提高公众对财务报表内在信息的理解”的目的。
③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只提供一般的原则,对准则的具体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财务报告编制者和审计师的职业判断,这势必加大报表编制者、公司管理层以及外部审计师的法律责任。
为此,公司管理层将更加谨慎地处理经济业务,表达会计结果,以期减少诉讼风险。
尽管原则导向制定模式有许多优势,但仍有许多学者发表了保留意见。
如FASB主席Tweedie(2002)认为,美国准则的规则导向是由于那些受准则约束和影响的对象要求的结果:公司需要具体的准则,以减少交易安排的不确定性;审计师需要具体的准则,可减少与客户之间的分歧并在诉讼中进行自我保护;证券管制者需要具体的准则,因为通常具体的准则更容易监督执行。
也有学者认为,原则导向制定的会计准则需要依赖大量的职业判断,会计准则只提供了原则性的意见,会计人员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原则的选择和协调、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选择、会计估计的运用、重要性原则的判断、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区分、利益驱动与公正的观念和立场之间的矛盾与抉择。
因此,是否运用合理的职业判断,对经济活动的本质作出恰当的描述,使财务报告公允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将完全依赖于会计人员及公司管理层的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
如果报告编制者缺乏专业知识,道德素质不高,或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则很可能出现滥用会计估计、会计政策选择等情况。
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其财务报告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对公司内部运作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在公司管理层的游说下很难对其职业判断提出反驳意见,从而无形中削弱了外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从目前的国际潮流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欧盟、美国等其他一些国家都准备或已经采用了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3 原则导向制定模式应用的约束条件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经济学理论的实际应用,都是只有在满足一系列严格的约束条件下,才能得出理论所预言的结论。
同样,从上述正反两方面的分析不难推出,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的发展方向还是应确立为原则导向,但在不同的会计环境下,应注意其应用的约束条件是否满足。
那么,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约束条件是什么?一是会计执业界尽职尽责,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境界。
因为原则导向的实质是要反映经济现实,会计准则本身不能提供具体答案,需要会计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基于理论、道德、信仰,做出客观、公正的职业判断。
这是最重要的约束条件。
二是社会各方面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提高对会计信息作用的认知,不能无限夸大会计信息指导资源配置的作用,导致完全依赖利润等会计指标进行绩效考核和资源定价配置,从而给市场失效留有可乘之机。
三是会计准则制定者必须要能深刻把握会计目标和会计实务的内在关系,按照能实现相关性、可靠性兼顾会计目标的要求,制定出一套前后一致、内部贯通、完整的概念框架体系。
四是完善的法律诉讼机制,发达市场经济环境和市场结构;五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的内部约束机制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及时、完整的基石。
六是健全、更高水准的外部监管机制是会计准则得以严格执行的保障。
4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制定模式的透视如果从1988年财政部成立会计准则组算起,到2006年新准则的正式发布,已过去了19年,从1997年起陆续颁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期间又不停地修订直至2005年止。
从这些准则的内容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开始也是仿照FASB,采用规则导向制定模式的,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规定得十分明确和详细。
但是,2006年出台的新准则体系则发生了很大变化,采用了混合模式的制定思路:既有原则导向,也有规则导向。
如这次发布的新会计准则新增了生物资产、职工薪酬、资产减值、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政府补助、所得税、外币折算、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具体准则,填补了不少会计规范的空白,体现了规则导向的不留盲点的思想。
而出台的金融工具四个系列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完全接轨,顺应了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日益复杂的发展趋势,但也给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为当市场交易不活跃,缺乏市场价格时,需要会计人员利用其他信息和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这在操作上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对于衍生金融工具来说,由于它不要求初时净投资或要求很少的净投资,历史成本对其无能为力,只有公允价值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确认和计量。
公允价值不同于其他计量属性,它所建立的现行交易只能参照市场的当前交易价格进行估计。
由于是一种估计价格,就更加要求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并应避免利用其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
这就充分体现了原则导向的制定思想。
再如收入确认,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准,而不管商品是否发出,要求应当关注交易的实质,并结合所有权凭证的转移进行判断,这是原则导向的具体体现。
又如《租赁准则》对于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