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考研预测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预测题

一、名词解释

第一至二章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合称,是研究课程与教学的一般原理价值和策略问题的学科

课程:指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显性课程: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又称“正式课程”。

隐性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对学生的情感、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又称“潜在课程”。

第三至四章

课程目标: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课程开发:使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的要求,进而持续不断开发课程的活动与课程。

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活动。在我国,它特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给学校预留出来的10%-25%的课程开发

第五至七章

教学: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

现代教学: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教学形态,是以理论为指导,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体系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

教学模式: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理论的演绎和教学经验的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第八至九章

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

研究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告诉学生现成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其指导下,主动发现问题并探究,然后获得结论的方法

讲授法:教师按照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教学手段现代化:在现代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使教学手段向教学活动优化的方向发生变革的过程

第十章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班级授课制: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根据

教学计划统一教学,按课程表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个别辅导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十一至十三章

教学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课堂问题行为:这在课堂中发生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

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制定实施方案的过程

二、简答题

第一章概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

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的学习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

1、揭示规律:认识与教学的客观规律

2、确立价值:确立课程与教学的价值观

3、优化技术:探讨优化课程与教学技术的问题

三、怎样学习课程与教学论

①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联系实际,学思结合

⒈要积极运用实际经验来阐释和理解理论

⒉学以致用

③注意扩展学习

⒈读一些课程与教学论的名著

⒉要丰富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知识,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情况

⒊多看看专业杂志,了解学术前沿动态

⒋多看些相关的参考书籍

⒌需要终生努力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1.外部因素

㈠社会

①社会的性质决定着课程的性质

②社会的要求和条件决定着课程的方方面面

③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决定着课程的基本方面

㈡儿童

儿童观直接影响课程的选择与组织

人们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决定着课程组织的心理逻辑㈢知识

①科学文化知识的急剧增长,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推动力

②在各种各样的知识观的指导下,诞生了各种各样的课程观

③人类对知识的探究方式影响着课程的组织方式

2.内部因素

①学制②课程传统③课程理论

④课程自身发展的辨证否定规律

二、课程标准的构成

1、前言

2、课程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术语解释

第三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一、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1)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学科的固有价值

(2)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课程促进个体成长的价值

(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课程的社会性价值

二、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1)普遍性目标

优点:有利于教师对目标做出创造性地解释,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教育实践情境

缺点:含义比较模糊,有一定的随意性

(2)行为性目标

优点:具体、可操作、易评估

缺点:一些内隐的目标很难用外显行为方式表述

(3)生成性目标

优点:考虑到学生兴趣的变化

缺点: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很难落实

(4)表现性目标

优点: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表现

缺点:很难保证使所有的学生达到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学习者的需要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3、学科的发展:

四、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1、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2、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如何看待学生、社会和学科三者的关系。

3、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明确每一种目标的优缺点。要依据课程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而定。

4、运用“需要评估模式”

五、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

1、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

2、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经验

3、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①注重基础性

②贴近社会生活

③尊重学生经验

④强化价值和道德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