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华县皮影戏调研报告.doc7888
陕西华县皮影戏调研报告.doc7888
渭南师范学院2011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大秦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计项目名称:陕西华县皮影戏项目作者:李智慧指导老师:***陕西华县皮影戏调研报告前言陕西华县被称为皮影故乡。
华县位于中国陕西关中东部。
研究证实,中国所有的戏曲种类,均起源于陕西秦腔,秦腔最初起源于皮影,而皮影又起源于华县。
因而可以说,华县皮影就是中国一切戏曲艺术的总源头。
中国皮影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即华县皮影戏曲之意。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
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
华县,位于陕西省关中东部,南靠秦岭,北依渭河,距离陕西省的省会西安只有90公里,境内陇海铁路,西潼高速公路,310国道横贯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古时候,华县称为华州,是黄河流域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7000 年前,华县皮影戏华县就有人类生活的印迹,现在境内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古遗址,都彰显着中华先民繁衍生息,创建文明的轨迹。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华县一直是京畿重地,礼仪之邦。
涌现了以唐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是历朝历代的“人文鼎盛之区”。
为皮影艺术的发生、发展与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研究目的: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
为了挖掘我国皮影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俗文化,使更多的人们接触和了解要消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研究意义:在当今社会,文化成为时代的交流,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非物质文化的发展皮影戏等一些文化面临消逝后继无人的危险,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通过对华县皮影戏的研究来呼吁相关部门以及更多的人来关注与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华县皮影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华县皮影戏作为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民间艺术的瑰宝”。
为了深入了解华县皮影戏的历史、现状和传承,我们一行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华县皮影社会实践调查。
二、实践目的1. 了解华县皮影戏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2. 探讨华县皮影戏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3. 分析华县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4. 提出保护与传承华县皮影戏的建议。
三、实践内容1. 华县皮影戏的历史渊源华县皮影戏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据传,华县皮影戏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后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戏曲艺术形式。
华县皮影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民间艺术的瑰宝”。
2. 华县皮影戏的艺术特点(1)造型独特:华县皮影戏的皮影造型夸张、生动,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表演形式多样:华县皮影戏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舞等,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音乐优美:华县皮影戏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华县皮影戏的文化内涵(1)民间信仰:华县皮影戏反映了民间信仰,如道教、佛教等。
(2)历史变迁:华县皮影戏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战争、政治变革等。
(3)道德教化:华县皮影戏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通过故事情节传递正能量。
4. 华县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1)现状:近年来,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华县皮影戏逐渐衰落,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
(2)困境:华县皮影戏传承人老龄化,观众群体减少,传统工艺面临失传。
(3)对策: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华县皮影戏的知名度;培养年轻传承人,传承传统技艺;结合现代元素,创新表演形式。
四、实践总结通过本次华县皮影社会实践,我们深入了解了华县皮影戏的历史、现状和传承。
以下是我们对华县皮影戏传承与发展的几点建议:1.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华县皮影戏的知名度,吸引更多观众关注。
华县皮影调研报告
华县皮影调研报告华县是中国民间皮影戏的发源地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华县皮影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当地文化传承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实地走访与访谈,我们了解到华县皮影戏源远流长,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其制作工艺独特,原料选用优质牛皮并经过特殊处理,再结合木质或竹质骨架,经过雕刻、上色等多道工序制成精美的皮影人物。
在表演方面,皮影掌柜用操纵皮影人物的手法完成各种精彩的演出。
不仅如此,皮影戏剧目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多个主题,充分展示了华县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
同时,皮影戏在华县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不仅有传统的艺人世家,更有皮影戏学校和培训班,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许多当地政府和机构也积极投入与支持。
这种积极推动的态度促使华县皮影艺术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享有盛誉。
然而,我们也发现华县皮影艺术依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传统艺术形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年轻人对皮影的兴趣和接受度有所下降。
其次,受限于表演场地和条件的限制,皮影戏的市场推广和演出范围相对狭窄。
此外,制作皮影的技艺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缺乏传承的机会和平台也成为制约因素。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应当进一步推动华县皮影的市场推广,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皮影戏的认知度和兴趣。
其次,应该加强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推出创新的皮影演出形式,如影视制作、网络直播等,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此外,还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皮影艺术教育体系,为有志于发展皮影事业的年轻人提供培训和传承的机会。
总之,华县皮影戏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华县皮影通过不断改良和发展,有望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皮影课题研究报告
皮影课题研究报告1. 引言皮影,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戏曲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皮影的发展历程、表演技巧、艺术特点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应用及推广建议。
2. 皮影发展历程皮影起源于中国,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有皮影的影子。
而真正发展壮大并形成独特的表演形式,要追溯到唐朝。
皮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宋、元、明、清多个朝代的推陈出新和传承发展。
特别是在明清时期,皮影艺术经历了繁荣期,被广泛应用于庆典、娱乐等方面。
然而,近现代时期,随着电影、电视等新型媒介的兴起,皮影艺术逐渐式微,濒临失传的境地。
近年来,为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许多文艺界的传承者加入到了皮影艺术的复兴工作中。
3. 皮影表演技巧要想精通皮影艺术,除了需要熟悉皮影戏曲剧本和角色的设定外,还需要一定的手法和技巧。
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皮影表演技巧:3.1 制作皮影人物首先,制作皮影人物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一般使用羊皮。
选定材料后,需要根据剧本中角色的特征和神态,用专业的刀具将人物形象精细地雕刻出来。
制作过程不仅需要耐心和仔细,还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3.2 控制手法在表演过程中,影子的大小、位置和动作等是需要通过控制手法来实现的。
影子的大小和位置可以通过调整灯光和投影角度来控制,而移动和变换影子的动作则需要手指的灵活控制和准确把握。
3.3 配音与音效与影子的动作相配合的配音和音效也是皮影表演中的关键环节。
配音需要与剧中台词的内容相符,同时还要注意语调和音量的掌握。
音效则主要通过器乐和声音的处理来实现,可以增强表演的舞台效果和戏剧张力。
4. 皮影艺术特点皮影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鲜明的艺术特点而备受人们喜爱。
其主要特点包括:4.1 艺术形式多样皮影艺术形式多样,既包括单幅皮影表演,也有多幅联排皮影表演,表现方式包括悬挂、固定、旋转等,可以根据具体表演需要而选择。
西安回民街华县皮影产业化发展调研
西安回民街华县皮影产业化发展调研本文为西安市科技局计划项目:西安文化旅游产业深化发展研究《西安汉文化产业链的培育与优化研究》本文调查了西安回民街华县皮影产业,分析了回民街皮影及皮影戏发现现状,针对创新能力欠缺,品牌缺失,认知分歧,传承断层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提高华县皮影创新能力;加强皮影戏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建立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扩大受众群体。
标签:华县皮影;产业化;回民街一、华县皮影历史世界皮影源于中国,中国皮影源于西汉时期的关中,而关中皮影发祥在华山脚下东府华州(华县)的灯影。
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华县皮影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影戏艺术品种,已被皮影界公认为皮影艺术之集大成者。
二、西安回民街皮影产业调查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是西北地区的旅游胜地,是华县皮影主要销售地之一。
在西安各大景点都有卖华县皮影,但是相对分散,唯一比较集中的地点就是回民街,而且都集中在回民街的主要街道上。
本文对回民街主要街道的主营皮影和兼营皮影的店面进行调查。
化觉巷的皮影店面最多,广济街最少。
兼营皮影的店面有24个,主营皮影的店面有13个,兼营皮影的店面多于主营皮影的店面。
对回民街皮影店名的调查发现兼营皮影的店面40%没有店名,40%的店面以玉器、茗茶、烟酒命名,20%的店面有自己的店名。
对回民街皮影店名的调查发现主营皮影的店面50%以“皮影批发”命名,50%的店面有自己的店名。
三、回民街皮影产业的现状分析1、回民街皮影发展现状(1)创新能力欠缺,皮影人物样式单一。
华县影人包括古代人物,刀枪剑戟,山水庭堂,金銮茅舍,花草虫鱼等诸多形象。
但是在回民街的皮影中发现,《才子佳人》占了一半的市场,虽然表现出陕西人民对爱情的向往,期待百年好合的民众心理,但是在产业化发展的今天,单一的人物形象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2)不重视树立品牌。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回民街皮影店名的调查发现兼营皮影的店面40%没有店名,40%的店面以玉器、茗茶、烟酒命名。
【优质】皮影戏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word版本 (3页)
【优质】皮影戏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word版本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皮影戏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引导语:皮影又被称为“蚕花戏”,用于祈求来年蚕茧的丰收。
因此皮影成为风靡一时的表演艺术,而皮影的传承也靠着上一辈人的演出得以继承。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皮影戏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与参考!皮影戏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皮影又被称为“蚕花戏”,用于祈求来年蚕茧的丰收。
因此皮影成为风靡一时的表演艺术,而皮影的传承也靠着上一辈人的演出得以继承。
实习报告栏目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精彩的实习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徒步走进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感叹时间匆匆流逝的同时也坚定起在大学的暑假里做一些事情来对得起“我的青春我做主”的年少青葱岁月。
现在很幸运,我在这个暑假有了一个精彩的开始,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实践活动,我回到了海宁,开展了赴海宁探寻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之旅。
海宁皮影文化有着近千年的历史,相传是随宋朝政府的南迁而进入江南,在各地发展而最终在海宁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主要与海宁当地的地理文化环境有关,作为典型的江南蚕桑基地,皮影又被称为“蚕花戏”,用于祈求来年蚕茧的丰收。
因此皮影成为风靡一时的表演艺术,而皮影的传承也靠着上一辈人的演出得以继承。
然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皮影文化的传承有了断层,现在能进行皮影制作表演的都是一些60、70岁的老人,因此现在对皮影的保护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了解了海宁当地相关单位对皮影的重视,在古城盐官成立了江南皮影戏馆用于专门的皮影表演并结合每年的下乡文化演出,文化局表示每年会拨款100万元用于包括皮影在内的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
但是,很多皮影人都没有落实相关的资金补助或者说这样的补助力。
灯影下的艺术:华县皮影调查
灯影下的艺术:华县皮影调查一、陕西华县皮影戏的传承与保护——面临困境就陕西华县皮影戏自身来说,在全球化趋势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扩张,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改善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使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被淡忘,生存环境遭受挤压;陕西华县皮影戏申遗的成功,为衰微的皮影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但由于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法律法规,政府在落实资金和建立保护工作机构的力度不到位,后续传承与发展的工作并没有很好的展开;皮影戏是一门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的传统文化技艺,在当下,学习皮影制作与表演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戏班锐减,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且在互联网相当发达的今天,新兴娱乐方式的冲击下,皮影戏的创新力度不足,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
二、对华县皮影传承的问卷调查团队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皮影文化传承没落的原因,并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依托陕西当地皮影文化,调查皮影如今传承发展现状。
(一)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数据本次项目共发放线上问卷112份,线下问卷249份,其中有效问卷共计361份。
问卷范围较广,包括西安市、安康市、华县等,问卷覆盖人群较多、职业广泛。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了解程度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有67.86%的人表示对皮影戏不太了解,而十分了解的人占比为0,16.96%的人不了解皮影戏,比较了解的人占15.18%,和不了解的人占比接近,这说明,在如今这个时代,无论农村人还是城市人都对皮影戏并不了解,这可见皮影戏的推广程度是十分低下的,它的关注度也非常低。
2、了解状态本次调查显示,有高达79.64%的人表示自己是偶尔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皮影戏,这说明影视剧作在宣传皮影戏上贡献卓越,这也说明人们很容易于在影视剧中看到皮影戏的出现等;有10.71%的人表示从他人介绍或者书本知识中得知皮影戏这门技艺,可见教材课本也不乏为一个宣传皮影戏的好方法;仅有3.57%的人表示自己曾看过皮影戏的现场表演。
3、第一次了解途径占比最多的还是影视剧作,达到了56.25%,这是皮影戏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关注点,既然大部分人都是从影视剧作了解到的皮影戏,那么至少能够说明影视剧作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能够宣传皮影戏,并且有利于皮影戏发展的途径;有19.64%的人从书本中看到的,但书中基本局限于一个剧目名词,只能看到皮影相关的介绍和历史,无法真切的感受到皮影到底是种怎样的传统技艺;还有15.18%的人是从网络媒体得知这一传统技艺,如今网络媒体飞速发展,包含的内容数不胜数,传播速度也非常迅疾,这也是一个推动皮影戏发展的好方法;他人介绍占比4.46%;宣传讲座占比0.89%;甚至有0.89%的人因为此次调查才得知皮影戏这一传统技艺,可见,皮影戏推广程度还是太低,社会关注度不够高。
简析陕西华县皮影的造型及色彩特点
简析陕西华县皮影人物的造型及色彩特点贾未名“你的错误就是美若天仙,你那蓬松的乌发涨满了我的眼帘,看不见道路山川,只是漆黑一片……”——《大明宫词》中国的皮影是一种广为流传于民间的古老而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态,在现代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已经很少能窥看到它的样貌,那段出自于电视剧《大明宫词》中的关于皮影戏中的对白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在那个短暂的瞬间皮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了我们的心灵,在小小的方寸之间,尘世的诸多情感被表现为质朴的艺术形态,简练概括的造型里,生活的细节被一一再现,并且以华丽动人的姿态展现于人们的面前。
宋代是皮影艺术最为繁盛的时期,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相传于我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一些方士、道士的“弄影术”即为皮影戏的前身。
在当时,“弄影术”属于方士、道士,他们利用梦、影、幻觉,使其想象与观察巧妙结合,使“弄影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后来,宋·岳珂《程史》中有这样的记载“秦始皇作曼延、鱼龙、水戏,汉武帝益以幻眼、走棠、寻橦、舞轮、弄碗、影戏……”另外在晋·干宝《搜神记》、《史记》、《汉武故事》中也有关于影戏处于汉武帝的记载。
在《故都百戏图考》中,齐如山认为影戏发源于唐代长安。
虽然关于影戏也就是萍影艺术的确切起源并不可考,但在宋代皮影戏已在中国城市中得到普及,并且影人的雕刻已从素质雕镞发展成为了刻皮设色。
元代以后,影戏盛行不衰,并随着历代人口的迁徙、文化交流以及宗教活动等二流布全国,并逐渐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皮影艺术的魅力就包含了很多的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为两部分,一是带有戏曲含义的皮影戏,另一个则是作为道具的皮影,除了带有各地风情的唱腔中对各种动人的民间传奇的表现,为我们带来的艺术享受外,作为道具的皮影本身也具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皮影艺术绵延数千年,流传广阔,遍布华北、西北、华南、东北、华东各省,由于地区的差异又产生了多种艺术风格和流派,形成了丰富多草的地方特色。
陕西华县皮影戏调查实录
陕西华县皮影戏调查实录作者:李言实来源:《剧作家》 2016年第5期李言实华县皮影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
研究证实,中国所有的戏曲种类,均起源于陕西秦腔,秦腔最初起源于皮影,而皮影又起源于华县。
因而可以说,华县皮影就是中国一切戏曲艺术的总源头。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
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
华县皮影以其精美的雕刻工艺、灵活的演出技巧、独特的音乐唱腔在国内皮影戏中独树一帜,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华县皮影戏曾经有着辉煌的过去。
《重修华县县志稿》记载“清末民初演唱者二三十家,民间极盛时多至48家”,著名的班社有“吉庆班”“景隆班”“祥盛班”“德胜班”“仁义班”等。
1914年,杨松轩、白瑞生、顾熠山等人创建了“强聒社”为民众义演,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华县皮影戏为主力军的陕西皮影戏演出团于1952年和1955年两次进京演出,得到中央文化艺术部门的嘉奖。
“文革”期间,华县皮影戏应时而变,演出《红灯记>《沙家浜》等现代剧目,使皮影戏得以保护和传承。
改革开放以后,华县皮影戏也迎来它的又一个鼎盛时期。
1988年1月,华县皮影至北京演出,引起巨大轰动,还应邀赴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美国、香港、台湾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达七十多场次。
但是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习俗发生巨大的变化,乡村民俗活动减少,皮影戏的演出机会越来越少,而随着掌握一定传统艺术技能的民间艺人年纪的增长和相继离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内容的皮影戏正在逐渐地消失,甚至出现后继无人、传承困难的局面。
为了对华县皮影现状进行及时、深入的了解,挖掘华县皮影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俗文化,通过对华县皮影戏的研究来呼吁相关部门以及更多的人来关注与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们于2015年10月底到11月初去陕西华县进行了实地调查,观看了皮影戏演出,走访了依然坚持进行演出的皮影艺人。
陕西华县皮影调查
擦 车 。晚 上唱 戏 时 ,学徒 坐 在 台子 上 ,观看 表 演 艺人 如 何 敲 、 唱 。 并 用 心 学 习 。 老 人 去 世 一 般 唱 《刘 备 祭
一
出现 。传 说 孑 L 子 是 一位 学识 丰 富 的智 者 。很 爱讲 学 ,但 他的 面 貌非 常 丑陋 ,学 生 们都 不 喜欢 看他 ,所 以在 讲学 的 时候 ,孔 子就 在 幕布 后 用皮 影讲 课 ,当讲 到男 的时候
和 娘 子洞 房 的故 事 。 在 外演 出时 ,一个 班 子 的人 睡觉 的 位置 是 固定 的 , 拉 板 胡 的和 签手 的 睡 一起 。一 人 一边 ,唱的 和拉 二 弦 的 睡一 起 ,领 班 的一 个 人就 在 边铺 上睡 。这样 可 能是 为 了
方 便 交 流 ,促 进 两 人 之 间 的 关 系 , 比 如 商 量 一 下 明 天 的
揖 、磕 三个 头 ,这 样拜 师 仪式 就算 完 成 了。 三年学 徒 期 间 ,学徒 要 学 习台 上生 活与 台下 生活 。
台 下 生 活 很 艰 苦 ,要 给 师 父 端 饭 、刷 碗 、 端 刷 牙 水 、 洗
间工 艺与 戏 曲的完 美结 合 ,常 年流 行 于 民 间乡村 ,颇 受 广大 民 众的 喜 爱 。具有 广 阔 的民 众基 础 。
陕 西 华 县 皮 影 调 查
口韩 焦 莫 秀 秀
(山东 L T _ 艺美 术 学 院 , 山东 济 南 ,2 5 0 0 l 4)
【摘 要 】本 文 以陕西 华 县 皮 影 为 对 象 ,通 过 调 研 、采 访 艺 人 , 了解 华 县皮 影 的历 史 、传 承 与发 展及 其 制 作 工 艺 等 ,并从 这 几 个 方 面 进 行 较 为 深入 的研 究 。通 过 本 次 调研 , 我们 发 现 华 县 皮 影 正 面 临 失传 的境 遇 ,其 制作 技 艺 与表 演 技 艺 已经处 于 异 常危 险 的境 地 ,而 且缺 乏对 其 关注 度 与保 护 力度 ,希 望通 过 此 文 能 够 引 起 人们 的 重视 ,将 其 一代 代 传 承 下 去 。
华县皮影的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华县皮影的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摘要:华县皮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是陕西东路皮影的代表,对它的保护既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将进一步提升秦东地区的文化建设水平,更可以增加华县人民的收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本文通过探究华县皮影的保护现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华县皮影保护现状对策华县皮影是陕西东路皮影的代表,以其雕刻精美的艺术造型,奇妙精湛的演出技巧,土色土香的音乐唱腔在国内的皮影流派中独占鳌头,被赋予了“中华一绝”的美誉。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
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
华县皮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既是秦东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特色文化资源,对它的保护既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将进一步提升秦东地区的文化建设水平,更可以增加华县人民的收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对于华县皮影的保护与开发势在必行。
但是经过多方的调查和了解,目前华县皮影的保护现状和管理开发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同时对华县皮影的保护和管理开发进行专门研究的论著也比较少,鉴于此种状况本文特对华县皮影的现状与保护加以探讨和研究。
一、华县皮影的保护现状和成果(一)政策法规保护陕西省政府方面,出台了《陕西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陕西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引导;华县政府方面,通过并出台了《华县培养皮影戏曲艺术传承人奖励办法》、《皮影保护与传承开发》等具体的文件,对皮影保护有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为华县的皮影戏曲艺术及制作技艺的保护和发展设定了合理的轨道,利于更好的保护皮影文化。
华州皮影营销推广策略研究
华州皮影营销推广策略研究华州是中国著名的皮影戏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皮影制作历史,而皮影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皮影戏的传统魅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
华州皮影制作商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营销推广策略,以确保皮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市场调研分析在制定任何营销推广策略之前,华州皮影制作商需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分析。
通过调研,可以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的情况、行业发展趋势等重要信息,为后续的营销推广策略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需求是营销推广策略制定的重要依据。
皮影戏传统上是儿童和家庭观众的娱乐选择,因此针对这一群体的需求进行调研尤为重要。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也成为了皮影戏的潜在消费者,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
竞争对手的情况也是影响营销推广策略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宣传活动等方面进行调研,可以了解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为制定差异化的营销推广策略提供参考。
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也至关重要。
只有紧跟时代潮流,才能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确保营销推广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二、产品定位在确定了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之后,华州皮影制作商需要对自身产品进行定位。
产品定位是指明确产品的核心优势和目标消费者群体,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推广活动。
华州皮影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因此可以定位为高品质文化产品。
针对儿童和家庭观众,可以将皮影戏定位为传统文化教育产品,强调其对儿童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作用;而针对文化旅游市场,可以将皮影戏定位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强调其代表性和收藏价值。
通过产品定位,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目标市场的需求,为后续的营销推广策略制定提供方向和依据。
三、营销渠道建设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和产品定位,华州皮影制作商可以建立多种多样的营销渠道,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并提升品牌知名度。
华州皮影营销推广策略研究
华州皮影营销推广策略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华州皮影的发展现状、产品特点、市场需求以及营销推广策略的分析,探讨了如何有效推广和营销华州皮影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从案例分析中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推广策略,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
研究发现,华州皮影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但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需要通过创新的营销策略来吸引更多受众和消费者。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为华州皮影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有助于推动华州皮影在市场中的更好表现和发展。
【关键词】华州皮影,营销推广策略,市场需求,产品特点,发展现状,案例分析,总结,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华州皮影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冲击,华州皮影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知名度逐渐下降。
为了振兴和推广华州皮影,需要深入研究其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探讨有效的营销推广策略。
华州皮影的发展现状分析是了解当前行业情况的关键,只有深入了解市场现状,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推广策略。
通过分析华州皮影的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可以找到市场定位和目标消费群体,为推广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通过本研究,将探讨华州皮影的营销推广策略,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运用,以及与其他文化产品的联合推广等策略研究。
结合案例分析,总结出适合华州皮影推广的有效策略,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推广华州皮影和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1.2 研究意义华州皮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华州皮影营销推广策略的研究,可以有效促进华州皮影的传承与发展,推动华州皮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研究华州皮影的营销推广策略也有助于提升华州皮影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华州皮影在消费者市场中的影响力,增加华州皮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深入探讨华州皮影的营销推广策略还可以为其他传统文化产品的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丰富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华州皮影营销推广策略研究
华州皮影营销推广策略研究【摘要】华州皮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推广渠道选择和营销策略的制定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从华州皮影的传统与现状出发,分析了市场的竞争对手,并选择了适合的推广渠道和营销策略。
本文强调了品牌建设和形象塑造的重要性,提出了持续优化的建议。
本文对华州皮影的市场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总结了本研究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华州皮影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华州皮影,营销推广策略研究,传统文化,市场分析,竞争对手,推广渠道,营销策略,品牌建设,形象塑造,效果评估,市场前景,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华州皮影的传统与现状华州皮影起源于唐代,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它以细腻的剪纸技艺和灵活的表演形式,描绘了各种传统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深受人们喜爱。
华州皮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剧场形式,被誉为中国皮影戏的“活化石”。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传统文化的冲击,华州皮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传统观众群体逐渐减少,市场需求不断萎缩,传统的表演形式和内容也难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口味。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给传统艺术带来了冲击,让人们开始怀疑皮影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市场前景。
尽管如此,华州皮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如何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成为了摆在华州皮影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只有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华州皮影的优秀传统,结合现代市场需求和推广策略,才能为华州皮影注入新的活力,实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华州皮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华州皮影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对华州皮影进行营销推广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华州皮影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华州皮影营销推广策略研究
华州皮影营销推广策略研究华州皮影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以剪影和灯光为媒介的戏剧形式,早在汉代就已经存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当今社会,由于现代科技的冲击和传统文化的淡化,华州皮影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有效地推广和营销华州皮影,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市场调研、定位策略、传播渠道、营销活动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一些可行的推广策略,以期为华州皮影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市场调研要想制定有效的营销推广策略,首先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
针对华州皮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我们应该对潜在受众的年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了解他们对华州皮影的认知程度、接受度和喜好程度,从而为后续的推广工作打下基础。
还需要对行业内外的竞争情况、同类产品的市场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华州皮影在市场中的优势和劣势,为制定后续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二、定位策略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我们可以对华州皮影的定位进行精准的策略制定。
首先要明确华州皮影的受众群体,确定适合的目标客户群体,然后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喜好,进行定位细分,包括针对年轻人、儿童、中老年人等不同群体开展不同的营销策略。
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域、场景等因素进行具体定位,比如在文化节日、旅游景点等地方开展推广活动,将华州皮影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结合,提高推广效果。
三、传播渠道传统的营销推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在选择传播渠道时,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拓新的传播渠道,比如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推广,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进行线上宣传,开展线上直播、短视频等形式的推广活动;同时也要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比如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进行线下宣传,提高华州皮影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营销活动除了传播渠道的选择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营销活动来提高华州皮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比如举办华州皮影艺术展、表演赛等活动,吸引更多的观众和艺术爱好者参与其中;同时可以利用周边文化节日、庙会等机会开展推广活动,通过互动、体验等形式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华州皮影。
皮影戏发展的调查报告
皮影戏发展的调查报告篇一:中国皮影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核心内容提要市场规模(Market Size)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
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市场规模大小可能直接决定企业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投资规模;此外,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能够充分反应行业的成长性,如果一个产品或行业处在高速成长期,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和投资的。
本报告的第三章对皮影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同比增速有非常详细数据和文字描述。
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本报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
1、产品结构,主要研究各类细分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情况,以及细分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2、用户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给哪些用户群体了,以及各类用户群体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3、区域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到哪些重点地区了,以及某些重点区域市场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
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应对市场竞争。
市场份额(Market shares)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
市场份额是企业判断自身市场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无数大中型企业讨论和制定市场战略的重要依据。
对市场份额的研究,又分为总体市场市场份额和目标市场市场份额,本报告以中国市场为研究对象,中国市场即为总体市场,而某些特定的省、市则为目标市场。
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经常使用的集中度计量指标有:行业集中率(CRn)、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Index,缩写:HHI,以下简称赫希曼指数)、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逆指数和熵指数等,其中集中率(CRn)与赫希曼指数(HHI )两个指标被经常运用在反垄断经济分析之中。
浅谈陕西皮影浅谈陕西皮影化特征.
浅谈陕西皮影浅谈陕西皮影化特征:cw2112549编者按:不同的地域孕育了不同文化特色,中国的皮艺术也体现了这种地域间的文化差异。
本栏目连续两期分别介绍了山西孝义和陕西地区的皮影艺术,展现了两地区皮影独特的地域魅力和文化内涵,希望读者读后能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皮影艺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皮影艺术,是发祥于我国的古老而独具魅力的民美术之一,从皮影造型风格上看,大致分北方、西部、中南部三大艺术流派。
陕西皮影是西部皮影艺术的主要代表,生活在八百里秦川上的陕西人,在这片丰沃的黄土地上世代繁衍生息,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和民俗,皮影艺术便是开在其中的一朵奇葩。
一、陕西皮影艺术特征皮影,是对影戏和皮影制品(包括人物、场面道具景物)的通用称谓,皮影制品有人物(头茬、身段)、马靠、神仙朵子、景片(彩帘子、室内外布景、车辇仪仗、飞禽走兽)等几大类。
陕西影戏又称“牛皮娃娃影”或“拍板皮影”,旧时称“隔帘说书”,其分布范围几乎遍及全省。
皮影既是演出时的道具,又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观赏艺术品,陕西皮影尤以华县、华阴一带的皮影最佳,形体小巧、雕刻精细。
1、取材牛皮,雕镂繁密精美陕西皮影是用优质的牛皮(以4至6年的小母牛皮为最佳)雕刻成型。
经处理过的牛皮为半透明的亚麻黄色,具有柔和的光泽和自然的肌理效果等自然形态特征,体现出天然的生命力和本真的亲和力,造就了陕西牛皮影子的独特审美意味和艺术个性。
陕西皮影在全国几大流派中,以雕镂精细,图案繁复且装饰性强而见长。
尤其在清末民初时,陕西皮影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民间艺人创造了大量精雕细刻的皮影,其繁密的彩帘子、神仙朵子和细致入微的影人脸谱以及程式化的装饰纹样是我国皮影雕刻中空前绝后的艺术精品。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艺高人胆大的陕西皮影艺人,运用独创的推皮走刀法,控制手劲推皮依线运转而雕镂,体现出高超精湛的手工艺。
刻线主要有实线、虚线之分。
实线去皮留线,造成镂空效果,虚线去线留皮,造成实体效果,这虚实对比的雕镂形式是皮影造型的主要手法。
陕西华县皮影调查
A Survey of Shadow Play in Hua County of Shanxi
Province
作者: 韩焦;莫秀秀
作者机构: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版物刊名: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页码: 14-1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华县皮影;传承;发展;制作工艺
摘要:本文以陕西华县皮影为对象,通过调研、采访艺人,了解华县皮影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及其制作工艺等,并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华县皮影正面临失传的境遇,其制作技艺与表演技艺已经处于异常危险的境地,而且缺乏对其关注度与保护力度,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将其一代代传承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渭南师范学院2011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大秦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计项目名称:陕西华县皮影戏项目作者:李智慧指导老师:***陕西华县皮影戏调研报告前言陕西华县被称为皮影故乡。
华县位于中国陕西关中东部。
研究证实,中国所有的戏曲种类,均起源于陕西秦腔,秦腔最初起源于皮影,而皮影又起源于华县。
因而可以说,华县皮影就是中国一切戏曲艺术的总源头。
中国皮影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即华县皮影戏曲之意。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
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
华县,位于陕西省关中东部,南靠秦岭,北依渭河,距离陕西省的省会西安只有90公里,境内陇海铁路,西潼高速公路,310国道横贯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古时候,华县称为华州,是黄河流域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7000 年前,华县皮影戏华县就有人类生活的印迹,现在境内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古遗址,都彰显着中华先民繁衍生息,创建文明的轨迹。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华县一直是京畿重地,礼仪之邦。
涌现了以唐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是历朝历代的“人文鼎盛之区”。
为皮影艺术的发生、发展与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研究目的: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
为了挖掘我国皮影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俗文化,使更多的人们接触和了解要消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研究意义:在当今社会,文化成为时代的交流,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非物质文化的发展皮影戏等一些文化面临消逝后继无人的危险,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通过对华县皮影戏的研究来呼吁相关部门以及更多的人来关注与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华县皮影戏的历史及由来皮影戏始于秦汉,当时主要是为帝王宫廷服务,唐朝以后就流传到民间,开始成为人民的艺术。
著名民间老艺人番京乐这样说道:在“文化大革命”中,华县皮影未能躲过这场浩劫,仅仅留有光明、光艺、光庆、光华四个班社靠演“样板戏”生存。
改革开放以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先后恢复成立皮影班社13家,有皮影艺人60多人。
华县的皮影班社,一般都能熟练演出150多出剧目,除了众多丰富的历史传统剧之外,还有现代戏和自编的新节目,演出经久不衰。
在许多戏文中,充满华县巷言俚语,通俗生动。
一说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明清为鼎盛时期。
原为宫廷戏,唐以后流传于民间,十三世纪右传入西方,至今仍在中国保留着它的原始风貌,甚称“国宝”、“中华一绝”。
皮影俗称“灯影子”,在灯光的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有“电影之父”之美称。
陕西民间有一个传说,似乎说明了皮影的来历。
据说西汉时,文帝刘恒的幼儿由一位宫女照看。
一天太子哭闹不止,聪明的宫女便用梧桐树叶剪成人形,借着纱窗的阳光,一面用手舞动梧桐叶子,一面口哼小曲,太子马上转哭为笑。
二、华县皮影戏的发展中国皮影戏演变于中国古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士、道士的“弄影术”。
在当时,“弄影术”属于方士、道士掌握的秘密。
长期以来,他们只在帝王面前表演,利用梦、影、幻觉,使其想象与观察巧妙结合,使帝王们相信生命可以无限继续,相信不死,结果使之相信了灵魂的存在,使“弄影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此处所说的“弄影术”,后来即成为皮影戏的前身。
在华县民间皮影艺人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汉妃抱子宫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
文帝治国安天下,制乐传入百姓家”。
《汉书·外戚传》记载:“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
”以上所言李夫人之事在《搜神记》、《论衡·自然篇》、《汉书·郊祀志》等典籍中多有记载。
《事物纪原》卷九曰:“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李夫人不已,乃使致之。
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帐中望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
由是世间有影戏,历代无所见”。
由此可见,在汉代,由“弄影术”衍生演变而出现的影戏(还不能称皮影),只是一种简单的光影游戏,服务对象只限于帝王宫廷,一般平民百姓无缘得见。
其影人制作和表演形式和真正的影戏还有很大差距,但其毕竟是中国皮影的发萌孕育时期。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唐开元、天宝以后,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影戏的发展。
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唐时期,科白类戏空前发展,歌舞类戏编制进步,历史戏具体形成,傀儡戏等杂技并作,民间更盛……傀儡戏(包括影戏--皮影戏)皆摹仿“弄影术”而作,并衍生为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
其共同的一点就是配以说、唱、音乐,形成了民间新型的综合艺术。
据《中国影戏史略及现状》记载:“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当皆以其最盛”。
《影戏--故都百戏考(之四)》云:“按此戏当然始于陕西,因西安建都数百年,玄宗又极爱提倡美术,各种技艺,由陕西兴起者甚多,则影戏始于此,亦在意中”。
又云:“汴京之影戏即由长安流传而来,言颇近理,因二地不但距离不为甚远,交通尽有频繁可能,更以其为帝都所在,凡百技莫不趋之,都城既由西安而汴京,影戏当随之而去……”。
传曰:“贵妃啖荔枝,伶奏碗碗以增味,击碗拨弦者,皆自华州”。
《中国影戏》著述:“中国影戏从陕西发源,首先沿黄河流域传播。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开封,靖康二年四月,金人俘钦徽二帝和后妃、皇子、皇女以及宗室贵戚等三千多人北去,其中包括‘弄影戏’等倡优技艺150余家,影戏随金兵北传”。
其时,宋王朝变迁,高宗南下偏安,影戏随难民南渡,拓出黄河流域,首先入临安(杭州),继而播植于湘、鄂、粤、皖、浙、赣等南方各地。
据考证:川北皮影,四川人称“陕灯影”、“川北渭南影子”,流传至今。
古之渭南,泛指骊山到潼关渭河以南一带的广大地区,时为华州所辖之地也。
《燕京岁时记》载曰:“陕西皮影戏历史悠久,关中则是中国影戏的发源地。
近代陕西皮影戏流派极多,粗略言之,东路有碗碗腔皮影,南路有道情皮影,西路有弦板腔皮影,北路有阿宫腔皮影。
四路皮影,尤以碗碗腔中的老腔皮影最为古朴,据民间传说自明代以来即在关中的二华(华阴、华县)潼关地区流行。
”《华县志》记述:“ 在清末时……有演出班社二三十家。
民国时期皮影仍盛行不衰,极盛时有班社48家。
”中国的皮影戏于13世纪初,随蒙古军队传到中亚细亚,14世纪传入波斯,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1488年)传入埃及,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20年)传入土耳其。
众多的史籍和资料证实:世界影戏源于中国--中国影戏源于陕西--陕西影戏源于华州。
在世界上享有“电影的前驱”和电影“开山之祖”的美誉。
三、华县皮影的特点及其在其他地区皮影戏的影响陕西华县皮影独具特色,其造型、雕刻、着色不但有异于东北系皮影、湖南湖北之大皮影、山西、河北及四川皮影,而且与陕西西路皮影也情趣各异,流派纷呈。
陕西华县皮影的主要特点为造型小巧玲珑,雕刻精致细腻,色彩鲜明强烈。
(一)、造型特点传统的陕西华县皮影戏原是宫廷、大家、富户、堂会的娱乐之物。
观者为少数“上等”官宦、富豪、贵人,故而造型均趋向小巧。
陕西华县皮影身高约三十三厘米,而陕西西路影人高约四十三厘米;影人由十一个部件组成,身和头的比例为五比一,有别于西路影人身高比例的七比一。
其头部较大,类似于民间剪纸人物和秧歌人物中的大头娃形象,和我国传统的绘画人物比例有共同特点。
这一点也正好弥补了陕西华县影人偏小的不足之处。
它不仅适应了戏台下数丈之外观众的视觉要求,而且突出了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部位。
为了适应影人在屏幕上横向活动的要求,艺人们采取了大胆夸张、合理变形的艺术手法,基本以正侧面单目塑造形象,个别丑、怪则塑造为半侧面双目形象。
转化自身形式的局限,而形成独有的塑形特点。
陕西华县影人的前额特别突出,俗称“额颅”,以饱满的前庭显现出人物的智慧和才学,或神采奕奕,或深思睿智,或眉宇含春,情态神韵各有千秋。
影人性格的塑造,首先对传递人物心灵之窗的眉、眼进行强调夸张,作延长处理,通过艺术的夸张变形,达到高度的神韵表现。
并以平眉和皱眉区别影人性格的阴柔与阳刚。
须、生角色以平眉细目表现其沉着安详之风采;旦角以弯眉线眼表现其秀丽文静之神韵;武生以皱眉凤眼表现其英俊骁勇之气概。
影人嘴巴有张口和抿口之别。
生旦影人均为抿口形象,凸额尖鼻下朱唇一点,若有若无,颇为俏丽,影人做戏时小口似动非动,以实为虚,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微妙的说唱联想感觉。
净角形象,以实脸皱眉表现其威武强悍,多作张口处理,如净角的狮鼻豹眼下,在夸张变形了的阔口上,以赤眉虬髯陪衬,使其具有万夫不当之勇;而在鹰鼻鹞眼下以张口刻画的奸相,却表现出一幅阴险狡诈的丑恶形象。
丑角的形象塑造更为奇特,多用圆眼、吊眉、冲天鼻,以半张口刻画其滑稽诙谐之神情,赋美态于陋型之中,貌虽丑而无厌恶之感。
对于特殊的物体,其又有自身的一套特殊处理手段和形式。
如桌椅帘帐等物,为了追求立体感,而作为显示三大面的俯视处理,正侧面的影人坐在半侧面的桌椅上,看起来倒也舒适自然。
这些似乎不合乎现代艺术法则的处理手法,由于适合人们传统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意识,千百年来并无人提出非议。
另如对官帽两侧的羽翅作为脑后正处理,正面方领又作为侧面处理,对称的发髻却作为半侧处理等等,均不受现实生活形象和焦点透视法则的限制和约束,是根据皮影本身需要和作者的审美要求予以灵活处理,这一独特的手法在我国传统的散点透视绘画中可找到依据。
影人的服饰图案看,吸取了民间的印花布和戏剧服装图案的形式,并根据自身的艺术特点加以创造。
为了追求纤美完整,花朵多做正面处理,加强了花纹的装饰趣味性,镂花图案有空心、实心、半空半实等形式。
四方连续图案和边角二方连续图案更是花花套连,叶叶巧缀,变化无穷。
宫殿帅帐、书院绣阁、天堂地狱等,多做满屏幕设置,构图力求饱满充实,装饰趣味浓郁。
空间布局巧妙自然,真窗实门不显拥塞紊乱而气势宏大。
花木怪石亦颇奇特,构图精巧、完整紧凑,单木独石即可组成独立画幅。
随着剧情和人物活动的要求,可开合聚散,自然成趣。
怪兽之类的意象造型更富浪漫色彩,特别强调装饰性,不一味拘泥于自然形象的逼真摹拟,而是现实形象和主观想象巧妙地揉和,经过提炼、升华、变形,使其更典型、更理想、更有观赏性。
如把龙驹塑造成龙爪狮身、豹眼虎尾、马面鹿角,汇诸兽之精华于一兽,形象既威猛又矫健,鬃毛翘卷,口吐火焰,虽凶猛却望而不畏,虽不伦不类而无怪异之感,反而逗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