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1(1)

合集下载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指南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指南

四周神经损害痊愈指南一、预防肌萎缩及加强肌力受累肌的肌电图检查出现许多的动作电位,就应开始加强肌力训练,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瘫痪肌肉的功能有部分恢复时(肌力为 2-3 级),可进行范围较大的助力运动,当受累肌的肌力增至( 3-4 级)时,可进行抗阻练习,以争取肌力的最大恢复。

二、关节活动度的保持与改良训练四周神经损害后因为部分肌肉的瘫痪常会致使相应关节活动度变小或关节活动受限,应踊跃经过调整体位摆放及各样痊愈训练进行预防与治疗。

三、感觉再训练让患者学会去辨识四周神经系统受扰乱后产生的异样种类感觉激动的方法。

(一)定位觉训练早起感觉再训练(二)两点鉴别觉训练后期感觉再训练四、痛苦的治疗(一)脱敏治疗不适感觉的再训练。

不停地增添刺激使患者对感觉过敏的耐受力渐渐增添,渐渐适应和接受该刺激强度。

(二)综合运用各项理疗举措综合运用各项理疗举措(三)口服药物治疗(四)局部注射及手术治疗五、运动协调性训练神经肌肉的控制训练是让患者在乎识控制下个其他控制某一活动的原动肌;而协调训练则是让患者在乎识控制下训练怎样在神经系统中形成预编程序的自动的多块肌肉的协调运动的记忆印迹,其目的是使患者能够任意的再现多块肌肉的协调的自动的运动形式,并且这类形式比单块肌肉的产生动作更安稳精准有力六、矫形器和外固定架的应用四周神经损害后出现肢体功能阻碍,有时需要使用上下肢的固定性、矫形性、承重性和功能性矫形器,适合的应用能够显然的改良肢体的活动功能,并可能防止实行某些修复手术。

七、心理痊愈损害后,患者不单劳动工作学习的能力遇到必定的影响,并且平时生活能力也可能出现困难,加之对痊愈远景的忧愁,促进患者蒙受心理负担。

所以,心理痊愈十分重要。

八、浑身状态的保持保持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是整体的健康水平不至于降落,降低各样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损害后痊愈的重要但易忽视的一部分。

所以,除了局部的功能锻炼,还应在痊愈治疗整体计划以内指导训练九、肿胀防治卧位时应垫高患肢,坐立位时用肩托或三角巾等悬吊患肢鼓舞患者坚持另有功能的肌肉缩短带动关节活动,肢体被固准时则每日多做肌肉静立性缩短按摩患肢或使用气囊脉冲加压、减压交替治疗,以促进患肢的静脉与淋巴回流使用弹力带或弹力袜等预防活动后双下肢肿胀十、作业治疗和平时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社会环境改造提升平时生活活动能力是作业治疗的一个主要工作内容,治疗师应当训练交给患者怎样在现有的身体条件下达成各样平时生活能力,不单需要学习掌握各样技术,一定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严重的患者临时不适合接收平时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待功能改良后再开始进行。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PPT课件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PPT课件
7
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motor disorder) 出现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肌肉萎
缩。 刺激症状:肌束震颤,肌痉挛,痛性痉 挛 麻痹症状: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肌张 力低下
8
感觉障碍(sensory disorder) 主观感觉障碍:麻木感、疼痛 客观感觉障碍: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 过敏。
神经肌肉接头(myoneural junction)是能 量从周围神经传入肌纤维之处。
骨胳肌(skeletal muscle)是运动单位的终点, 包括动力部分的收缩蛋白和静态部分的 结缔组织非收缩蛋白。
3
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y)
周围神经损伤是由于周围神经丛、神经干或
11
1、肌力评定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
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是维 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 (1)、静止性肌张力:是指肌肉处于不 活动状态下肌肉具有的张力。 (2)、姿势性肌张力:是指人体变换各 种姿势时肌肉所产生的张力。
12
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 肌张力下降: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以张力损害、持续
反射障碍: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9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皮肤发红或发绀;皮温低;无汗、少汗
或多汗;指甲变脆。
10
康复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观察有无畸形(deformity)、 萎缩(muscle atrophy)、肿胀、关节和软 组织挛缩(contracture)、姿势的异常 (postural abnormalities)、肌力和ROM测 定、运动功能评定
30
感觉过敏:脱敏疗法 感觉丧失:感觉重建的方法,用不同的 物体放在患者手中而不靠视力 帮助进行感觉训练

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指导

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指导

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指导(一)周围神经损伤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周围神经?周围神经是指脑和脊髓以外的所有神经,包括神经节、神经干、神经丛及神经终末装置;周围神经可根据分布的对象不同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手外科周围神经主要是指躯体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有哪些?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多由外伤、感染、压迫、缺血、肿瘤和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

而手外科最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是外伤、肿瘤、感染、神经压迫等。

周围神经损伤的症状有哪些?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或受限,感觉上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运动上表现为肢体乏力,屈伸、抬举、外展等功能受限或障碍。

周围神经损伤需要做哪些检查?(1)理学检查,如体格检查。

(2)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B超检查等。

(3)神经电生理检测,如肌电图检查。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根据周围神经损伤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可以口服或注射促神经生长药物或营养神经的药物,并配合康复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周围神经修复、神经松解等手术方式。

(-)周围神经损伤术前健康指导周围神经损伤手术前应该如何配合治疗和自我护理?(1)保持良好的心态周围神经损伤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缓慢或不明显,造成患者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不便。

因此患者本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医护人员要尽可能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并耐心解释,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康复的信心,看到恢复的希望,主动配合治疗。

(2)积极配合治疗由于患者对周围神经损伤相关知识的缺乏,当周围神经损伤时,肢体功能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甚至丧失,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故部分患者会积极要求手术。

但是由于对手术效果盲目乐观,以及对术后缓慢的神经修复功能的过程认识不足,患者容易出现急躁、焦虑等情绪。

因此患者要积极配合护士做好心理疏导,认真听取医护人员介绍周围神经损伤的相关知识,在自己了解医疗相关知识之后,对自己的病情做一个自我评估,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体会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体会
发生 挛 缩 畸 形 , 最终 改 善 患 者 的 日常 生 活
度和时间 , 以增 强身 体 的灵 活性 和 耐力 。 ④作业疗 法 : 据 功 能 障碍 的部 位 及 程 根
度 、 力 及 耐 力 情 况 , 行 相 关 的 作 业 治 肌 进 疗 。如 进 行 编 织 、 字 、 纫 等 。 注 意 逐 打 缝 渐增加作业难度和 时间, 肌力未充分恢 在
牌 S Z一Ⅱ型 , 续 波 , 率 2 z 输 出 强 D 连 频 H,
治 疗及 康 复 护 理 方 法 促 进 患者 早 日康 复 。 方 法 : 据 神 经损 伤 后 不 同时 期 分 别 采 用 根
主动 运动。③ 受损肢体肿痛的护理 : 应抬
高 患 肢 、 力 绷 带 包 扎 、 轻 柔 的 向 心 方 弹 做
故 ; 节 电 流量 时 , 从 小 到 大 , 勿 突 然 调 应 切 增强 , 防止 引 起 肌 肉 强 烈 收 缩 , 者 不 能 患
如挤 压伤 、 牵拉 伤 、 挫伤 、 撕裂伤 、 切割伤 、
火 器 伤 、 源性 损 伤 等 。随 着 机 械 化 程 度 医
肌 肉收缩为 限 , 留针 3 0分钟 , 日 1次 , 每 1 0次为 1 个疗 程 ; 续 营养神经治 疗 ; 继 物 理治疗 , 超短 波用微 热量 , 日 1 , 每 次 每次 1 5分钟。 电脑 中频 治疗 , 神经 损 伤 处 用
分 早 期 和 恢 复 期 治 疗 2个 阶段 。 ① 早 期 ( 病 后 5~1 发 0天 ) 要 针 对 :
此 治疗 周期 长。使患 者有 充分 的俄 思想 准备 , 增强康 复的信 心 , 主动配合 治疗 。 早 期康复护 理 : 保 持 良肢 位 : ① 应用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周围神经损伤时常伴有多种组织损伤,如骨折、血管损害、肌肉撕裂、软组织肿胀、内脏器官损害、脑外伤以及感染等。

其肢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肌肉瘫痪、萎缩、感觉麻木或丧失、关节挛缩和畸形等。

部分性神经根损伤及瘢痕卡压时可有顽固性疼痛。

周围神经疾病引起周围神经损伤后经过急性期的治疗,一部分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而这些后遗症对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甚至心理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防治合并症,预防与解除肌肉肌腱挛缩、关节僵硬,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恢复运动与感觉功能,最终恢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合并症】(1)肿胀:周围神经损伤后肢体肿胀的原因往往是:伤及血管周围的交感神经,血管张力丧失;肌肉瘫痪,肌肉对内部及附近血管的交替挤压与放松停止,“肌肉泵”的作用消失。

静脉与淋巴回流受阻;广泛瘢痕形成及挛缩,压迫静脉血管及淋巴管等。

其后果是加重关节挛缩及组织粘连。

(2)挛缩:周围神经损伤后由于肿胀、疼痛、不良肢位、受累肌与拮抗肌之间失去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常易出现肌肉、肌腱挛缩。

其结果是影响运动,助长畸形发展。

(3)继发性外伤:周围神经损伤后,患者常有受损神经分布区感觉障碍和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运动功能障碍,无疼痛保护机制,无力躲避外界刺激,其结果是造成新的创伤,且难以愈合。

【运动障碍】表现为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主动运动消失,呈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或消失、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畸形。

【感觉障碍】感觉障碍因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表现不同,如局部麻木、刺痛、灼痛、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消失或实体感消失等。

【反射性交感性营养不良】是一个牵涉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常伴发于周围神经损伤,待别是神经撕裂伤。

包括:疼痛、水肿、僵直、骨质疏松、皮肤营养变化、血管舒缩和出汗功能改变。

患者常有情感不稳、痛阈低、恐惧、敌意、依赖个性以及歇斯底里等症状。

【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急躁、焦虑、忧郁、躁狂等。

第二十二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第二十二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第二十二章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之一,可导致严重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本章阐述了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分类、预后、常见康复问题、康复分期和适应证、康复治疗原理、特殊评定方法及康复治疗方案。

一.概述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PNI)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的损伤。

周围神经多为混合神经,包括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

损伤后的典型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一)损伤原因1.挤压伤其损伤程度与挤压力的大小、速度和神经受压范围等因素有关。

轻者可导致神经失用;重者可压断神经。

根据挤压因素不同,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两种。

前者是体外挤压因素致伤,如腋杖过高,压伤腋神经;头枕在手臂上睡觉,压伤桡神经和尺神经;下肢石膏固定过紧,压伤腓总神经等。

后者是被体内组织压伤,如肱骨骨折的骨痂压迫临近的桡神经等。

2.牵拉伤轻者可拉断神经干内的神经束和血管,使神经干内出血,最后瘢痕化。

重者可完全撕断神经干或从神经根部撕脱,治疗比较困难。

多见于臂丛神经,常由交通和工伤事故引起。

肩关节脱位、锁骨骨折,以及分娩,均可伤及臂丛神经。

另外肱骨外上髁骨折引起的肘外翻,可使尺神经常年受反复牵拉,引起迟发性尺神经麻痹。

3.切割伤神经可单独或与周围组织如肌腱、血管等同时被切断。

常见于腕部和骨折部位,损伤范围比较局限,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4.注射伤如臀部注射,伤及坐骨神经,腓总神经;上肢注射,伤及桡神经等。

5.手术误伤多见于神经鞘瘤剥离术及骨折内固定术等。

(二)损伤分类1.神经失用(neurapraxia)由于挫伤或压迫使神经的传导功能暂时丧失称为神经失用。

此时神经纤维无明显的解剖和形态改变,连续性保持完整,远端神经纤维无华勒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

表现为肌肉瘫痪,但无萎缩;痛觉迟钝,但不消失;通常无自主神经功能丧失。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诊疗规范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诊疗规范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诊疗规范【概述】周围神经损伤是周围神经由于外伤、感染、受压、中毒、缺血和营养代谢障碍等病因所形成的各种类型、各种程度的损伤。

临床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常可分为:神经失用、轴突断裂、神经断裂、神经根性撕脱伤四种类型。

【临床表现】1.运动功能障碍一般表现为迟缓性瘫痪,所支配肌肉的主动活动、肌张力和腱反射均消失,出现各种畸形。

2. 感觉功能障碍表现为触觉、痛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的减退、过敏、甚至消失。

肢体感觉的绝大部分区域是由交叉的神经支配所分布,但是上肢的某些神经,分别有其绝对的支配区,可以通过绝对支配区的感觉测定,而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

正中神经其绝对支配区在示、中指远节的掌侧;桡神经的绝对支配区位于虎口区的背侧;尺神经的绝对支配区位于小指。

3. 神经营养性改变查体可发现相应部位的皮肤潮红、皮温增高、干燥无汗等。

4. Tinel 征:1915年由Tinel首先描述,表现为叩击神经损伤部位出现放射性的麻痛感,以及扣击部位的点状自痛感。

其原理是在神经损伤之后,轴突在髓鞘没有再生时,会出现一种兴奋的放化过程,从而表现在查体上的异常改变。

Tinel征有两种意义,一是可以帮助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另外在神经修复以后,或是神经恢复的过程中,可以检查神经修复后的再生情况。

5.电生理检查:电生理检查是临床上最常使用的辅助检查手段,包括EMG、SEP、CMAP、SNAP、NCV、F反射等。

【辅助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相关部位X线检查;2.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血性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3.常规电诊断:常规电诊断虽然操作技术简单,但对于判断神经病损的程度、范围与预后,有很大帮助,临床工作中应首先采用;4.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检查对于周围神经病损价值很大,可以确定传导速度、动作电位幅度和末端潜伏时,既可用于运动神经也可用于感觉神经的功能评定;肌电图检查可用于明确失神经的范围与程度。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健康教育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健康教育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健康教育【评估】1.身心情况:了解病人疾病的临床表现、目前主要存在的健康问题;功能障碍的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有无并发症等;了解病人及家属心理情况,有否先天因素、家庭经济情况,对康复的需求等。

2.对康复知识学习的需求:了解病人及家属的文化程度、学习能力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病人及家属是否了解疾病发展过程,是否清楚疾病发生原因、以及对康复治疗重要性的认识;了解病人及家属对康复治疗、康复知识学习、掌握的要求。

【教育内容】1、疾病概况:周围神经损是指周围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的结构和功能障碍,临床上相当多见,许多因素如感染、缺血、外伤、代谢障碍、中毒、营养缺乏以及一些先天性的原因均可引起周围神级病变,由于是一组疾病的损伤所致的功能障碍常常很严重。

2、临床表现:(1)运动障碍: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抽搐(2)①主观感觉障碍: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的感觉异常②客观感觉障碍:a感觉丧失,深浅感觉、复合觉、实体觉丧失。

B感觉减退c 感觉过敏,即感觉阈值降低,小刺激出现反应,以痛觉过敏最多见,其次是温度觉过敏d感觉过度,少见e感觉倒错,如将热的误认为是冷的。

也较少见。

③反射障碍:周围神经损后,其所支配区的深浅反射均减弱或消失④植物神经功能障碍:a皮肤发红、皮温升高、潮湿、角化过度及脱皮等b有破坏性病损时皮肤发绀、冰凉、干燥无汗或少汗、菲薄,皮下组织轻度肿胀,指甲(趾甲)粗糙变脆,毛发脱落,甚至发生营养性溃疡。

意义、目标及措施:意义: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疼痛,预防与解除肌肉肌腱挛缩,关节僵硬,增强肌力,恢复运动与感觉功能,最终恢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目标:康复目标主要是及早消除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防止肢体放生挛缩畸形。

在病损的恢复期,康复目标是促进神经再生,恢复神经的正常功能,矫正畸形。

增强肌力,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措施:(1)正确肢体位:可采用矫形器(夹板)来固定关节。

医院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诊疗常规

医院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诊疗常规

医院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诊疗常规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周围神经丛、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外力作用而发生损伤(如挤压伤、牵拉伤、挫伤、撕裂伤、火器伤、注射伤等)。

一、康复评定(一) 损伤严重程度的分类:根据外伤后神经组织遭破坏的程度不同,临床上常用Seddon与Sunderland分类法。

周围神经损伤分类(二)感觉检查:必须进行全部感觉检查包括冷热觉、针刺、轻触、本体、震动、皮肤书写觉等,确定范围和类型,绘于图上以确诊与对比。

(三)肌力检查:采用徒手肌力检查(见脊髓损伤康复)和器械检查(包括握力计、捏力计、张力计、背腿胸测力计等)。

(四)反射检查:包括肌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浅表皮皮肤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学)及某些病理反射(如抓握,吸吮,掌、眉间反射,Babinski征等)。

(五)关节活度范围测定:见脑卒中康复。

(六)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见脑卒中康复。

(七) 电生理学检查:1.直流感应电测定:见理疗操作规范。

2.强度一时间曲线检查:见理疗操作规范。

3.神经肌电图检查:见我院神经电生理室肌电图操作常规。

二、康复治疗(一)预防与治疗并发症:1.局部浮肿:(1) 抬高患肢;(2) 练习用弹力绷带;(3) 患肢被动运动或作轻柔的向心按摩;(4)理疗(热敷、温水浴、蜡疗、红外线、日光浴、超短波、短波等)。

2.肢体挛缩与变形:(1) 用三角巾、夹板、石膏托或矫形器,使受累肢体、关节保持在功能位。

(2) 对受累肢体施行温热疗法或柔和的按摩。

(3) 进行水中运动训练,无论是预防或治疗挛缩,均具有积极意义。

3.局部疼痛和炎症感染:可采用无热量超短波或微波治疗。

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每次8~12min,8~12次为1个疗程。

对有表浅性化脓性感染创口可采用Ⅱ°~Ⅲ°红斑量紫外线照射,每日或隔日1次,8~12次为1个疗程。

4.瘢痕粘连:对于瘢痕粘连者,可采用超声波辐射治疗,剂量0.8~1.2W/cm2,时间5~8min,10~20次为1个疗程。

周围神经损伤(痿病)中医诊疗方案

周围神经损伤(痿病)中医诊疗方案

周围神经损伤(痿病)中医诊疗方案周围神经损伤(痿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周围神经干及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而发生的损伤,损伤后的典型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上表现为损伤导致肌肉瘫痪、皮肤萎缩、感觉减退或消失。

1943年Seddon提出将神经损伤分为三种类型:神经断裂、神经轴突断裂、神经失用。

具体临床表现1.指神经损伤:(1)多为切割伤;(2)手指一侧或双侧感觉缺失。

2.桡神经损伤:(1)腕下垂,腕关节不能背伸;(2)拇指不能外展,拇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或过伸;(3)掌指关节不能伸直;(4)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5)高位损伤时肘关节不能伸直;(6)前臂外侧及上臂后侧的伸肌群及肱桡肌萎缩。

3.正中神经损伤:(1)手握力减弱,拇指不能对指对掌;(2)拇、食指处于伸直位,不能屈曲,中指屈曲受限;(3)大鱼际肌及前臂屈肌萎缩,呈猿手畸形;(4)手掌桡侧半皮肤感觉缺失。

4.尺神经损伤:(1)拇指处于外展位,不能内收;(2)呈爪状畸形,环、小指最明显;(3)手尺侧半皮肤感觉缺失;(4)骨间肌,小鱼际肌萎缩;(5)手指内收、外展受限,夹纸试验阳性;(6)Forment试验阳性,拇内收肌麻痹。

5.腋神经损伤:(1)肩关节不能外展;(2)肩三角肌麻痹和萎缩;(3)肩外侧感觉缺失。

6.肌皮神经损伤:(1)不能用二头肌屈肘,前臂不能旋后;(2)二头肌腱反射丧失,屈肌萎缩;(3)前臂桡侧感觉缺失。

7.臂丛神经损伤:(1)多为上肢牵拉伤;(2)上干损伤为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及腋神经支配之肌肉麻木;(3)中干损伤,除上述肌肉麻木外,尚有桡神经支配之肌肉麻木;(4)下干损伤前臂屈肌(除旋前圆肌及桡侧腕屈肌)及手内在肌麻木萎缩;累及颈交感神经可出现Hornor综合征;(5)全臂丛损伤,肩胛带以下肌肉全部麻木,上肢觉得全部丧失,上肢各类反射丧失呈弛张性下垂。

8.腓总神经损伤:(1)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2)踝关节不克不及背伸及外翻,足趾不克不及背伸;(3)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觉得减退或缺失;(4)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试题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试题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试题1、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康复措施? [单选题]A. 神经营养支持B. 神经电刺激C. 热敷(正确答案)D. 运动训练2、对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常见的并发症是什么? [单选题]A. 肌肉萎缩(正确答案)B. 骨折C. 心脏病D. 肺炎3、康复期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 [单选题]A. 多吃高脂肪食物B. 补充足够蛋白质(正确答案)C. 饮食无特殊要求D. 多喝碳酸饮料4、康复护理中,对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应该注意什么? [单选题]A. 强度过大,快速增加锻炼量B. 避免使用辅助器械C.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锻炼方案(正确答案)D. 只进行被动性锻炼5、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中,以下哪种行为是不正确的? [单选题]A. 定期更换体位B. 定时翻身C. 保持患肢固定不动(正确答案)D.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6、以下哪些是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见症状?A. 疼痛(正确答案)B. 瘫痪(正确答案)C. 感觉异常(正确答案)D. 肌肉萎缩(正确答案)7、康复护理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促进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A. 床上患肢固定B. 定期翻身(正确答案)C. 应用热敷(正确答案)D. 进行功能锻炼(正确答案)8、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哪些?A. 肌肉萎缩(正确答案)B. 骨折(正确答案)C. 感染(正确答案)D. 神经再生9、在进行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功能锻炼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A. 避免过度疲劳(正确答案)B. 逐渐增加锻炼强度(正确答案)C. 避免使用辅助器械D. 锻炼前不需要热身10、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包括哪些内容?A. 定期更换体位(正确答案)B.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正确答案)C. 定时翻身(正确答案)D. 保持患肢固定不动。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1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1

概述
周围神经病损一般可分为周围神经损伤 ( peripheral nerve injry)和神经病 (neuropathy)。 周围神经损伤又分为神经功能失用、轴索 断裂、神经断裂。
概述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按Seddon方法:
神经失用:神经轴突和鞘膜完整,显微镜下改变不明显,电 反应正常,神经功能传导障碍,有感觉减退,肌肉瘫痪, 但营养正常。多因神经受压或挫伤引起,大多可以恢复; 但如压迫不解除则不能恢复。如骨折压迫神经,需复位或 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轴突断裂:神经轴突完全断裂,但鞘膜完整,有变性改变, 临床表现为神经完全损伤。多因神经受轻度牵拉伤所致, 多不需手术处理,再生轴突可长向损伤的远侧段。但临床 上常见的牵拉伤往往为神经完全或部分拉断,如产伤或外 伤,恢复较差。 神经断裂:神经完全断裂,临床表现为神经束或神经干完全 断裂,或断裂间隙有瘢痕组织充填,手术缝接后神经可完 全或部分恢复功能。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评定
感觉检查包括: 浅感觉:痛、温、触 深感觉:关节位置、震动、压痛 复合觉:数字识别、两点辨别、实体 主观感觉异常:异常感觉、感觉倒错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评定
感觉检查 不同感觉神经有其特定的支配区,但 有交叉支配现象。神经受损后,感觉消失区往往 较实际支配区小,且边缘有一感觉减退区。 感觉功能的测定,除了常见的用棉花或大头针测 定触觉痛觉外,还可做温度觉试验、Von Frey单 丝压觉试验、Weber二点辨别觉试验、手指皮肤 皱折试验、皮肤定位觉、皮肤图形辨别觉、实体 觉、运动觉和位置觉试验、Tinel征检查等。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评定
碘—淀粉试验:在手指掌侧涂2%碘溶液,干后涂 抹一层淀粉,然后用灯烤,或饮热水后适当运动 使病人出汗,出汗后变为兰色。 茚三酮(Ninhydrin)指印试验;将患指或趾在干 净纸上按一指印(亦可在热饮发汗后再按)。用 铅笔画出手指足趾范围,然后投入1%茚三酮溶液 中。如有汗液即可在指印处显出点状指纹。用硝 酸溶液浸泡固定,可长期保存。因汗中含有多种 氨基酸,遇茚三酮后变为紫色。通过多次检查对 比,可观察神经恢复情况。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 Tinel征既可帮助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亦 可检查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
❖(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 PADL ——Barthel指数、Katz指数、 PULSES评定、修订的Kenny自理评定等。
❖ IADL ——功能活动问卷(FAQ)、 ❖ 快速残疾评定量表(RDRS)等。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定
3
康复治疗
一、概 述
二、康复评定
(三)感觉功能评定
包括浅感觉检查、深感觉检查、复合感觉检查 。
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功能恢复评定表
❖(五)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
❖ 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样疼痛, 并有麻痛感向该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 神经损伤部位。或从神经修复处向远端沿神经干 叩击,Tinel征阳性则是神经恢复的表现。
临床上常将臂丛神经分为上臂丛(C5~C7 )和下臂丛(C8~T1)。
臂丛神经损伤多由牵拉所致。
(2)临床特征
1)由于解剖特点,臂丛神经损伤各有不同表现。 上臂丛神经损伤 下臂丛神经损伤 全臂丛神经损伤
2)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4)康复治疗
早期: 去除病因,消除炎症水肿,减轻对神经的损害 ,预防关节挛缩畸形的发生。
(4)康复治疗
3)物理因子疗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2~3种 治疗方法。
——电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超短波疗 法、音频电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疗法、调制 中频电疗法等。
——其他:光疗法(激光、红外线等)、超声 波药物透入疗法、磁疗法、石蜡疗法、水疗法等 。
(4)康复治疗
4)心理疗法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发 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
——下臂丛神经损伤时,采用支具使腕关节保 持在功能位,手呈半握拳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损伤分类:Seddon 分类
神经失用(neurapraxia):神经传导功 能障碍为暂时性的生理性阻断,神经纤 维不出现明显的解剖和形态上的改变, 远端神经纤维不出现退行性改变。神经 传导功能于数日至数周内自行恢复。
轴突断裂(axonotmesis):轴突在髓鞘 内断裂,神经鞘膜完整,远端神经纤维发 生退行性改变,经过一段时间后神经可自 行恢复。
感觉重建
增强肌力:肌力在3级以下,用神经 肌肉电刺激治疗瘫痪的肌肉,被动活 动、主动助力运动;肌力达3级以上 时,用抗阻练习。如患肢功能不能恢 复,应训练健肢代偿,或在行肌腱移 位术、肌腱重建术后用神经肌肉电刺 激治疗。
防治软组织挛缩和关节僵硬:被动活 动、超声波、温热治疗、中频电疗、 矫形器(对上臂丛损伤,用外展支架, 对下臂丛损伤,用腕手夹板)。如已 经发生了挛缩,应进行关节松动术、 被动牵拉、理疗等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不能自理
有压疮的可能,皮肤溃疡 迁延不愈
心理障碍
社会交往、职业、经济上 的问题。
康复目标
1.短期目标 病损早期,康复目标主要 是及早消除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 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病损的恢复期, 康复目标是促进神经再生,恢复神经的 正常功能,矫正畸形。
2.长期目标 使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复 原有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社 会活动,重返工作岗位或从事力所能及 的工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桡神经损伤
感觉障碍不明显,但运动障碍很严重。 康复的重点为恢复运动功能。应用支具 使腕背伸30°、指关节伸展、拇指外展, 并进行被动运动,以避免关节强直和肌 腱挛缩。如已经发生了挛缩,则可进行 被动牵伸、按摩、超声波治疗、中频电 疗、温热治疗等。伸腕伸指肌的锻炼方 法较简单,应鼓励病人回家后锻炼。
水疗法:用温水浸浴、旋涡浴, 可以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循 环,松解粘连。水的浮力有助于 瘫痪肌肉的运动,水的阻力使在 水中的运动速度较慢,防止运动 损伤发生。
4.矫形器
周围神经病损特别是损伤后,由于神经 修复所需的时间很长,很容易发生关节 挛缩。因此早期就应将关节固定于功能 位。矫形器(夹板)常用来固定关节。
增加手指灵活性的作业治疗
4.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
局部麻木感、灼痛:TENS、干扰电 疗法、超声波疗法、磁疗、激光照 射、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电 针灸等。
感觉过敏 脱敏治疗包括两方面:一是教 育病人使用敏感区。二是在敏感区逐渐增 加刺激。 具体方法有: ①旋涡浴 ②按摩 ③用各种不同质地不同材料的物品刺激 ④振动 ⑤扣击
2.减慢肌肉萎缩
神经肌肉电刺激:使肌肉收缩,延迟萎缩的 发生;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或失水的发 生,抑制肌肉纤维化;电刺激后,神经恢复 的速度加快。治疗时可选用的电流参数如下: 波型、波宽、间歇电流强度、时间。
按摩和被动运动也能减慢肌肉萎缩的速度。 但应该注意不能过度牵拉和按压完全瘫痪的 肌肉。
2.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3.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定(英国医学研究 院神经外伤学会) 0级(M0):肌肉无收缩 1级(M1):近端肌肉可见收缩 2级(M2):近、远端肌肉均可见收缩 3级(M3):所有重要肌肉能抗阻力收
缩 4级(M4):能进行所有运动,包括独
立的或协同的 5级(M5):完全正常
尺神经损伤
防止第四、五指掌指关节过伸畸形,可使用关 节折曲板,使掌指关节屈曲到45°。亦可配戴 弹簧手夹板,使蚓状肌处于良好位置,屈曲的 手指处于伸展位。训练手指分开、并拢和伸展 运动,训练用手指夹物体,先夹较大较厚的物 体,逐渐夹较薄的物体如扑克牌、纸张。作业 治疗,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如第四、五指与拇 指的对掌抓捏动作、球状抓握、圆柱状抓握与 放松。
感觉检查
触觉、痛觉 温度觉 二点辨别觉 皮肤图形辨别觉 实体觉、运动觉和位置觉试验
电生理学评定
1.强度—时间曲线检查 通过时值测定和曲线描记判断肌肉为完 全失神经支配、部分失神经支配及正常 神经支配。
2.肌电图检查 通过针极肌电图检查,可 判断神经受损的程度是神经失用或轴突 断离或神经断离。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肩外展支架
治疗肿胀:采用肩吊带、三角巾 悬吊患肢,主动、被动活动,按 摩,顺序充气循环治疗,低中频 电疗、高频电疗、磁疗等。
腋神经损伤
腋神经损伤后出现上肢外展困难、 外旋无力,三角肌萎缩,失去肩部 丰满外形,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
应用运动疗法(被动运动、肩关节主 动外展活动、抗阻外展运动等)、物 理治疗、药物等促进神经再生,增加 肌力,促进肩部感觉恢复。治疗时要 注意预防肩关节内收及内旋挛缩。为 防止肱骨头下方脱位,可用肩吊带。
康复措施: (一)病损早期
针对致病因素除去病因,消除炎症、水 肿,减少对神经的损伤,预防挛缩畸形 的发生,为神经再生准备一个好的环境。 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 处理。
1.病因治疗
尽早除去致病因素,减轻对神经的损伤, 如为神经压迫(神经嵌压症),可用手 术减压;营养代谢障碍所致者,应补充 营养,纠正代谢障碍。
神经断裂(neurotmesis):神经束或神 经干完全断裂,或为疤痕组织分隔,需通 过手术缝接神经。缝合神经后可恢复功能 或功能恢复不完全。
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 弛缓性瘫痪 肌张力降低 肌肉萎缩 肌肉痉挛
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后爪形手
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后爪形 手
感觉障碍 (1)主观感觉障碍:①感觉异常
在周围神经病损的早期,夹板的使用目的
主要是防止挛缩等畸形发生。在恢复期, 夹板的使用目的还有矫正畸形和助动功能。 若关节或肌腱已有挛缩,夹板的牵伸作用 具有矫正挛缩的功能,动力性夹板可以提 供或帮助瘫痪肌肉运动。
利用支具对挛缩 的关节进行牵拉
经伸 分指 支动 骨力 间型 后支 神具 经 损桡 伤神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
中山一院康复科 丁建新
概述
周围神经病损是指周围运动、感觉和植 物神经的结构和功能障碍,许多因素如 感染、缺血、外伤、代谢障碍、中毒、 营养缺乏以及一些先天性的原因均可引 起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功能障碍常常 很严重。
随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神经营养因子 的临床应用,使周围神经病损的治疗效 果大大提高,但功能障碍的恢复离不开 康复治疗。积极的、合适的康复处理不 仅能预防或减轻并发症,而且能促进神 经的修复与再生,最快地恢复实用的功 能,减少残疾的发生
肌皮神经损伤
康复问题是肱二头肌瘫痪,对日常生活 和工作的影响较大,治疗重点应放在恢 复肱二头肌的功能上。
早期肌力在3级以下时,可利用滑板进行 减重屈肘训练。肌力达3级以上时,进行 抗阻练习,哑铃、沙袋、弹簧拉力器、 甚至家庭日用品如水桶均可利用。注意 防止肘关节伸展挛缩,可应用屈肘吊带。 酌情应用物理治疗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如果肱二头肌恢复差、恢复慢,可以训 练桡神经支配的肱桡肌,代偿屈肘功能。
---
尺神经损伤爪形手动力型支具
(二)恢复期的康复措施
急性期炎症水肿消退后,即进入恢复 期。此期康复的重点在于促进神经再 生、保持肌肉质量、增强肌力和促进 感觉功能恢复。
1.促进神经再生
物理疗法:低频脉冲电流、脉冲短波、 脉冲微波、脉冲磁疗等。
药物: 改善循环、营养神经 可局部或全身用药
2.运动疗法
保持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
被动运动和推拿:能保持和增加关节 活动度,防止肌肉挛缩变形,保持肌 肉的生理长度和肌张力、改善局部循 环。当肌力达到2~3级时,就应进行助力运
动。
被动运动时应注意:
①只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②在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 不能过度牵拉麻痹肌肉;
③运动速度要慢;
④周围神经和肌腱缝合术后,要 在充分固定后进行。
主动运动:肌力在2-3级以上, 在早期也可进行主动运动。注意 运动量不能过大,尤其是在神经 创伤、神经和肌腱缝合术后。
3.物理疗法
温热疗法:早期应用短波、微波透热 疗法(无热或微热量,每日1-2次)。 应用热敷、蜡疗、红外线照射等。
激光疗法:常用氦-氖激光(1020mW)或半导体激光(200300mW)照射病损部位或沿神 经走向选取穴位照射,每部位照 射5-10min,有消炎、促进神经 再生的作用。
全身综合治疗:如改善营养状况,促进 神经再生,治疗水肿,控制糖尿病等
常见神经损伤的康复
臂丛神经损伤
减轻局部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 可采用脉冲高频透热(短波、微 波)、红外线、激光照射、低中频 电疗、磁疗等物理治疗;神经营养 药、维生素、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 疗。
止痛治疗:TENS、干扰电疗、电 针、超声波、半导体激光等物理 治疗,臂丛神经封闭、颈交感神 经节封闭也可选用。
高频透热疗法:短波、超短波、微波等。
低中频电疗:如TENS、干扰电疗、正 弦调制中频电疗等。
其它:可用弹力绷带压迫,但压力不能 太高。
2.关节挛缩和僵硬
被动运动和牵伸手法(stretching): 对增加关节活动范围(ROM)效果最 好。
器械锻炼和牵引:利用重锤、沙袋、 弹簧、机器的力量持续地或间歇地牵 拉挛缩的组织。
正中神经损伤
应用支具使受累关节处于功能位。由于正中神 经损伤后影响屈拇屈指及对掌功能,实体感丧 失对手的功能有很大影响,因此恢复感觉功能 是很重要的任务。感觉减退、感觉过敏的训练, 等。教育病人保护感觉障碍区,不要用患手去 触摸危险的物体,防止发生烫伤、刺伤、压迫 溃疡。当手指肌力恢复到3级时,应指导病人 多做手的精细动作练习和ADL练习。
3.增强肌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运动疗法:根据病损神经和肌肉瘫痪程 度,编排训练方法,运动量由助力运动 →主动运动→抗阻运动顺序渐进,与温 热疗法、水疗配合。
电疗法:用NES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肌力达到4级时,停止电刺激治疗,改为 抗阻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