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山东卷试卷分析
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评价
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评价摘要:一、引言1.2023 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简介2.高考历史试题对考生意义二、试题评价1.试题难易程度2.试题覆盖面3.试题与教材的关联度4.试题考查的能力层次三、试题亮点与不足1.亮点1.突出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2.注重对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3.创新题型,增加试题趣味性2.不足1.部分试题难度过大,影响考生得分2.部分试题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四、对今后高考历史试题的建议1.保持试题难易程度的稳定2.进一步拓宽试题的覆盖面3.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4.增加对考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正文:2023 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在考生的紧张期待中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将从试题评价的角度对这套试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引言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历史试题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选拔具有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对2023 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进行评价,有助于我们了解这套试题的质量,为今后的高考历史试题提供参考。
二、试题评价1.试题难易程度整体而言,2023 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
试题在考查基本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既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保证大部分考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水平。
2.试题覆盖面这套历史试题较好地覆盖了高中历史教材的主要内容,从中国古代史到近现代史,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查,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全面性。
3.试题与教材的关联度试题与教材的关联度较高,既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有助于引导考生深入学习和理解历史教材,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质量。
4.试题考查的能力层次2023 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在考查考生的能力层次方面做得比较好。
既有对识记、理解等低层次能力的考查,也有对分析、评价等高层次能力的考查,有利于选拔具有不同层次能力的人才。
2022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评析
2022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评析2022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评析2022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将历史思维力量考察和学科特点相结合,试题设计和考察方法都有所改进。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题既有传承又有创新,考察目标明确,学科特色鲜明。
一、基于时空意识——试题设计和考察的根本路径时间和空间是历史进程中对历史事物定位的两大维度,反映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考生具有时空意识是建立历史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第16题勾画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发展脉络,并以“19世纪70年月”和“洋务学堂”这两个时间和空间概念来引导考生思考。
第19题中,“1949-1978年”是时间表达,“国内史学界”则提示考生将问题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空间中思考。
试题以时间和空间为维度设置情境和问题,有效地建立了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
考生需要将历史问题放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解读。
二、基于历史思维——学科力量考察的视角和方法历史思维是观看历史的视角和熟悉历史的方法,其本质是依据史料和其他历史信息详细地再现逝去的历史,是历史学科的核心力量要求。
2022年试题将历史学科特点和高考力量考察目标结合起来,从三个方面考察考生的历史思维力量。
1.注意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考察考生的历史理解力量历史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概括思维,需要以史料证据和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历史大事提出系统性的因果关系式的解释和说明,建立事实进展的因果意义。
本试题通过综合各种历史信息,构建了多角度、多层次、相对简单的历史情境,考察了考生对历史事物的综合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同时,试题强调了批判性历史思维的运用,要求考生具备证据意识、关注历史细节、具有多重视角和求异思维能力。
考生需要以时间为轴,考察史实之间纵向的因果联系,从历史进展阶段特征的角度对史实进展进行综合,侧重于让考生从横向上把握历史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试题中还强调了对史料的运用,要求考生具备证据意识,学会鉴别和选择史料,能正确利用史料,在史料和史实之间建立联系,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
2023年 高考历史 山东卷 解析
文章标题:深度解析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2023年的高考历史试卷一直备受广大考生和教师关注。
山东省作为高考教育的一个重要省份,其历史试卷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度解析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应对高考。
在解析试卷的过程中,我会引入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深入分析历史试题,帮助读者全面、深刻地掌握历史知识。
1. 试卷整体分析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共分为A、B两部分,A部分是选择题,B部分是主观题。
选择题主要涵盖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内容,考察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主观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和回答。
2. 选择题解析在A部分选择题中,考生需要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
对于第一道选择题“下列对我国近代史影响最深远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是”,考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政治制度和思想的影响,进行辨析和选择。
在解析这些选择题时,我们需要从不同政治制度和思想的发展历程、对社会的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3. 主观题解析B部分的主观题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历史事件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对于“评价XX事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这样的题目,考生需要对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在解析这些主观题时,我们需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探讨,帮助考生形成深入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与展望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的解析需要考生具备全面、深入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多参加历史学科的讨论和交流,提高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历史教师也可以针对历史试卷的特点,加强对历史知识的教学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历史试卷。
个人观点历史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国家认同感和文化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的解析,不仅是对历史知识的检验,更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考察。
2023年山东卷高考历史真题解析
2023年高考山东历史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答案】C【详解】A、仅凭遗址出土的陶器无法证明当时人类出现私有财产,因为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究竟属于个体所有还是集体所有,材料没有明确告知,A错误;B、多人合葬墓主要反映当时人类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差距,B错误;C、据所学可知,人类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过着集体生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私有财产归贵族所有,材料中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说明当时贫富差距已经出现,私有制产生,C正确;D、D项说明当时人类的陶器制作具备一定的水平,但是不能证明当时出现私有制,D错误。
故选。
2.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
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
这种“风尚”反映了()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C.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答案】A【详解】A、根据材料“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
”可知,东汉后期,天子至士乘坐牛车之所以成为一种风尚,是因为牛车稳而宽敞,是沉迷于享受的表现,由此体现了当时政治的衰颓,A正确;B、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在东汉后期是否是戒奢尚俭,B错误;C、天子至士喜乘牛车是为了享受,而不是重视农耕和农业,C错误;D、材料描述的是乘坐车辆的变化,没有体现豪强势重信息,D错误。
故选A。
3.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
2024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评析
2024年山东卷试题分析第一,小规律和大规律以及课本知识、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笔者在高考猜想前谈到“高考更多的是小规律、小气候,很难形成大规律”。
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方面是反押题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知识点重复问题。
大规律很难形成,但也不是没有,比如英国史,熟悉公众号的读者,可能会想到笔者强调的那句话。
小规律始终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之中,当旧的小规律(比如“秦汉史的连续考察”)正在消失的时候,新的规律(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型)正在形成。
新教材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纵观整个试卷,课本知识如影随形。
第2题可根据教材知识进行迁移。
诸侯国由“奉行周礼”到“变革礼制”只是表象,实质是社会政治结构的异变。
另外需要注意这是山东卷第一次考察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方面(本文第一次均以2022年为界点)。
相关内容摘录如下:①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中外历史纲要(上)》②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
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中外历史纲要(上)》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
《中外历史纲要(上)》④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中外历史纲要(上)》⑤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政权。
他们为了打击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政治和经济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增强竞争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评析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的命题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 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历史试卷中基础知识的
掌握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试题通常会针对历史事件、人物、概念和背景等方面进行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基础知识。
2. 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
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历史价值观等
方面。
试题通常会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考查,要求学生能够运
用学科核心素养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3. 注重材料分析能力的考查:历史试卷中通常会给出一
些原始材料或者相关文献,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和理解这些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种题型要求学生具备
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4. 突出时代性和现实意义:历史试卷的命题通常会结合
当前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考查,要求学生能够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总之,高考历史试卷的命题趋势和特点越来越注重基础知
识的掌握和运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材料分析能力的考
查以及时代性和现实意义等方面。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
需要注重这些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
和能力。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山东卷)试题试卷原卷答案解析
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A. 陶釜、蚌器、骨角器等B. 指环、牙器、臂玉环等C. 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D. 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2. 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A. 重构统治秩序B. 限制贵族特权C. 以德行教化民众D. 打破宗法血缘关系3. 下表为《宋史·王猎传》中的相关记载。
王猎的经历反映出宋代()A. 士人价值取向发生变化B. 传统观念制约阶层流动C商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D. 经济发展影响选官方式4. 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
这是因为明清时期()A. 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B. 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C. 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D.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5. 下表为1846—1905年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分布情况统计。
这体现了()A. 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B. 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C. 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D. 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6. 1926年1月,吴玉章在广州国民党二大期间的一次答词中说:民国元年的革命虽然成功,但所主张的不过是十八世纪法国式的革命,“拿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
他强调的是()A. 工农群众的革命主力军作用B. 创新革命理论的紧迫性C. 需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D. 推进国民革命的必要性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了4500余种报刊。
这些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使用了不同的关键词。
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完全解读(山东卷)01
列宁与中国的辛亥革命 一战初期英国对法国的援助态度转变
二战后欧洲的社会心态
二、考点结构对比
题号(非选择题)
2021年考点
2022年考点
16
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 以隋代政区改革的史
为都城的利弊
实分析说明观点
17
对画报塑造的“小英 李超之死引发社会关
体会各地的命题风格,在对比中加深对山东卷鲁派风格的理解与认识,形成 自己的知识与答题体系。
备考启示
第二,明确复习的策略与阶段。 要做到至少三轮复习,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侧重中国史的复习。 同时注意史料研读和史学理论学习。 1.通史复习:按时序,分阶段,综合叙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叁 2.纲要复习:历史分期;概念集中;史实举要;突出认识评价。
史学研究话题可以参考中国十大学术研究热点与历史学研究关键词。
中美关 系正常 化50周
年
《南京条 约》签订 180周年
周年 热点
十月革 命105 周年
香港回 归25周
年
全球史
文化认同 与口述历
史
史学 热点
丝绸 之路
考古 学文 化
第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一)抓“题干” (二)抓“选项” (三)抓“观点” (四)抓“时空”
2004
2007
2016
2017
2020
第二阶段
开始自主命题,在命题过 程中,逐渐形成“鲁派风
格”。
第四阶段
继上海和浙江之后,山东 成为第二批实施新高考方 案的省份。
一、题型结构分析
年份
2022年山东卷
2021年山东卷
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评价
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评价
2023年高考历史山东卷试题难易程度适中,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具体来看,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结构稳定,知识点分布合理:试题延续了山东卷的命题风格,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适中,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重要内容,没有出现偏题、怪题。
2: 突出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通过提供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史料解读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3: 关注社会现实,贴近生活实际:试题选取了一些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话题,如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等,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现实服务。
4: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试题通过选取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023山东历史高考试卷解析
2023山东历史高考试卷解析
2023年山东省历史高考试卷解析
一、引言
2023年山东省历史高考试卷充分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大纲,试卷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的重要知识点。
此份试卷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检验了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考试内容分析
知识点覆盖面广:本试卷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也涉及到了中国近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注重历史事件的分析:与往年相比,2023年的历史高考试卷更加强调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
例如,试卷中有一道题目要求学生分析某次重要战役的影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该战役的基本情况,还要深入分析其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突出历史概念的理解:在今年的试卷中,对于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被重点考查。
例如,有一道题目要求学生解释某一历史时期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对于该时期的历史概念有深入的理解。
三、考试难度评估
总体来说,2023年山东省历史高考试卷的难度适中,既有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对分析能力的检验。
但是,也有部分题目难度较大,对于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
四、对未来历史教学的启示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未来的历史教学仍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应让学生充分掌握中国及世界历史的重要知识点。
加强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事件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提高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学生应深入理解历史概念,能够对某一时期的历史特点进行准确的概括和描述。
山东卷历史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卷历史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山东省历史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高考难度较大的一门科目。
对于山东省考生来说,了解历史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是备考的关键。
本文将深入分析山东卷历史高考真题,并给出解析。
第一部分:古代史真题第一题:“中国哲学史上的‘老庄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请问以下哪一项不是老庄学派的主要特点?A. 崇尚自然B. 推崇逍遥自在C. 原始社会形式的回归D. 强调道德伦理答案解析:D. 强调道德伦理。
老庄学派强调自然和人性的合一,主张放弃道德规范,追求自由和自在。
因此,选项D是不符合老庄学派的主要特点的。
第二题:“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请问以下哪一项不是佛教传入的直接影响?A. 高度开发了中国文化B. 影响了中国社会制度C. 推动了文化多元化D. 提供了精神寄托答案解析:A. 高度开发了中国文化。
虽然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它对中国文化进行了高度的开发。
选项A 是一个错误的表述。
第二部分:近代史真题第三题:“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请问以下哪一项不是洋务运动的主要表现?A. 引进西方科技B. 推动国家工业化C. 保护传统文化D. 改革教育体制答案解析:C. 保护传统文化。
洋务运动是为了引进西方科技,推动国家工业化,改革教育体制等目标而进行的一次变革。
并没有保护传统文化的主张。
选项C是一个与洋务运动不符的选项。
第四题:“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请问以下哪一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影响?A.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B. 开启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C. 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政权D. 完全改变了中国社会结构答案解析:D. 完全改变了中国社会结构。
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开启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政权,但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社会结构。
选项D是个夸大的表述。
第三部分:现代史真题第五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转折点。
2023年 高考历史 山东卷 解析
2023年高考历史山东卷解析1. 介绍2023年的高考历史山东卷,作为我国传统考试制度中的一部分,一直备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考试内容涵盖了我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和事件,是对学生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全面考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份历史试卷进行全面的解析和评估,力求帮助大家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和考试要求。
2. 考试题目分析2023年高考历史山东卷的题目设计。
这部分应该涵盖试卷所包含的具体题目,探讨其出题角度和考查重点,为后续章节提供详实的知识基础。
举例说明,比如分析其中一道题目的涵义和社会背景,让读者深入了解题目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点。
3. 知识点梳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2023年高考历史山东卷中涉及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解释。
从古代到近现代,我们会按时间顺序和主题内容逐步展开,覆盖的范围将包括但不限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
在谈到明清时期的考题时,可以提及我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如明朝的灭亡、清朝的建立,以及这些事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共享个人对这份历史试卷内容的观点和理解。
通过对试卷中知识点的深入分析和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规律。
也能更好地认识历史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和作用。
5. 总结我们将对历史试卷的解析进行总结,回顾文章中提及的重要知识点和观点,对读者进行最后的梳理和引导。
也建议读者在日常学习中多关注历史知识,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把握。
由上述的知识点和章节内容组成的《2023年高考历史山东卷解析》将以严谨的态度和丰富的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试卷的题目和知识要点,并对历史知识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2023年高考历史山东卷的解析内容将在以下方面进行扩写:6. 考试题目分析2023年高考历史山东卷的题目设计可以说是非常丰富多样的,既有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解释,又有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和对比,甚至还涉及到了对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的考察。
2023山东历史试卷解析
2023年山东省历史试卷深度解析一、总体评价2023年山东省历史试卷在命题理念、题型设计、考查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和突破。
总体来说,试卷难度适中,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验,充分体现了高考历史的选拔性和导向性。
二、考查内容分析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部分主要考查了先秦、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
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能力。
其中,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考查较为深入,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其思想内涵及对后世的影响。
2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主要考查了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等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重点考查了学生对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以及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分析能力。
其中,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考查较为细致,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其历史意义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3世界史世界史部分主要考查了古代、近代、现代等时期的世界历史事件和人物。
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整体了解,以及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其中,对世界现代史的考查较为突出,要求学生能够分析现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三、题型与分值分析总体来说,2023年山东省历史试卷的题型与分值分布较为合理。
在题型方面,主要涉及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两大类。
选择题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有基本的了解;材料解析题则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验,要求学生能够对给定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在分值方面,各类题型所占比例适中,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要求。
四、教学建议与备考策略针对2023年山东省历史试卷的特点和要求,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历史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通过课堂讲解、课后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022年高考(山东)历史试题评析及2023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试题情境]列宁对亚洲觉醒的评价构建学习情境
[必备知识]20世纪初的亚洲觉醒与列宁主义理论
[关键能力]理解与辨识历史信息的能力。鉴别史料作者的意图和目的,了解历史文本
所述历史事物与其所处特定历史环境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唯物史观的能力。本题引导考生宏观把控20世纪初帝国主义阶段
世界范围革命运动的趋势特点,深入理解列宁主义的划时代贡献。掌握唯物史观,增
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 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
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 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 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
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 的主要原因。
自发的市场调节自动运行。
18世纪的英国思想在政治上主张功利主义,反对“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理论”,
但并不完全否认理性的价值,主张“文明和改善”,为社会改良提供根据,故A错;
在经济上,他们指出了社会契约思想中的重大缺陷,主张“市场、法律和道德”,推
崇市场的作用,提出了古典经济学理论,主张自由主义,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因此,
能力。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题目体现了战国时期儒、法等学派既有竞争
又有交融的一面,引导考生拓宽知识视野,关注传统文化。
从“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可得出“法治”这一思想在社会中的地位之高,从
“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可得出“礼教”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结合二者,
可得出“尚法存礼”的结论,因此A为正确答案。敬天思想,指“观天之象、究天之
13分 14分 10分
6分
三、典例分析
1.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
2022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评析
2022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评析2022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将力量测试和学科特点相结合,以历史思维力量考察为核心,在历史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计思路、考察的途径与方法、力量目标的层次构建、答案制定与评价策略等方面进展了有益的尝试。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考察目标明确,学科特色鲜亮。
一、基于时空意识——试题设计和考察的根本路径时间和空间是在历史进程中对历史事物进展定位的两大维度,它们都表述了一种“序”的概念,反映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考生具有时空意识,是正确认知和解读历史现象,建立历史思维的前提和根底。
例如,第16题勾画出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进展脉络,对要求考生作答的问题则以“19世纪70年月”这一时间概念和“洋务学堂”这一社会空间概念加以定位,明确考生的思维方向。
第19题中“1949-1978年”是一种时序的表达,“国内史学界”则是提示考生将问题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社会空间中去思索并解决问题。
第40题材料一中人们对英国优越地位的不同熟悉,表达了时序的变迁;第(2)题答案中“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侧重时间维度的观看,世界“政治革命的一局部”则是以时序为根底,侧重于从空间维度上对英国革命的历史地位进展端详;考生要作答第(3)题,首先必需将问题放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这一时序概念中,然后从空间上去探求西方和亚非拉地区在人类历史进展中的相互关系。
试题以时间和空间为维度进展情境和问题设置,有效建立起了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考生需将历史问题放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进展考察,才能作出正确的解读。
二、基于历史思维——学科力量考察的视角和方法历史思维既是一种观看历史的视角,也是一种熟悉历史的方法,其本质是依据史料和其他历史信息详细地再现逝去的历史,属于历史学科的核心力量要求。
2022年试题将历史学科特点和高考力量考察目标严密结合,从三个方面实现了对考生历史思维力量的考察。
1.注意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考察考生的历史理解力量历史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概括思维,它要以史料证据与历史理解为根底,有意识地对历史大事提出系统性的,因果关系式的解释说明,建立事实进展的因果意义。
2023年高考山东历史卷选择题评
2023年高考山东历史卷选择题评一、研究背景1. 2023年高考山东历史试卷选择题是学生和教师关注的焦点,选择题设计是否合理、题目是否有难度等问题备受关注。
2. 历史学科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都将在选择题中得到考验。
3. 选择题的质量和难度影响着考生的得分情况,也直接关系到对历史教学质量的评价。
二、评析内容1. 选择题的出题原则选择题的出题原则应该是贴合课标、注重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注重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避免过于偏题或不切实际的出题。
2. 题目设计的难度控制选择题的难度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不能过于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题目的语言表达应该清晰准确,避免歧义或模棱两可的表述,保证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题目的意思。
3. 知识点覆盖的全面性选择题应该涵盖历史课程的各个重要知识点,避免偏重某个具体的主题或事件,使得考生在回答选择题时能够有一个全面的知识结构展现。
4. 知识结构和能力考查的均衡性选择题既要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也要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分析和判断能力,要求学生在答题时既能准确作答,又能够理性分析和判断,确保选择题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三、具体分析1. 题型分布的合理性本次高考历史试卷的选择题设计中,包括了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类型,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 难度适中的题目设计本次选择题中的题目难度适中,既有考查基础知识的单选题,也有考查综合能力的多选题,这样的设计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对于考生来说也更具有挑战性。
3. 知识点的全面覆盖选择题中的题目涉及了我国古代史、近现代史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内容,覆盖了历史课程的各个重要知识点,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 能力考查的均衡性选择题中既有要求考生记忆和掌握历史知识的题目,也有要求考生分析和判断的题目,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察比较全面,符合历史学科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2023年山东卷历史试卷总体评价
2023年山东卷历史试卷总体评价
2023年山东卷历史试卷的总体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紧扣课程标准与命题要求:试卷严格遵循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的规定范围和命题要求,全面检测了学生的历史素养,包括对基础知识、历史思想方法以及历史能力的考查。
2.注重基础与主干知识:试卷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注重了对主干知识的反
复考查,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知识基础,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强调能力立意:试卷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通过不同题型和考查方式,全面检测了学
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等。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突出时代性与现实性:试卷在命题过程中注重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通过引入一些
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历史素材和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5.体现公平性与选拔性:试卷在命题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
确保了试题的公平性和选拔性。
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合理,既能够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能够选拔出具有优秀历史学科能力的学生。
综上所述,2023年山东卷历史试卷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它紧扣课程标准和
命题要求,注重基础与主干知识的考查,强调能力立意,突出时代性与现实性,体现公平性与选拔性。
这样的试卷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素养,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山东卷试卷分析-----立足历史学科特点,凸显历史教育本质高考历史山东卷秉承了以往厚重大气, 又不乏活力的特点, 在稳定中有所创新和突破。
从整体来说,今年的试题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 实现了选拔性和导向性、基础考查和能力考查的和谐统一, 鲜明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特点,符合历史学习与认知规律。
具体而言,今年试题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凸显学科性,注重历史思维能力考查山东卷紧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 以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为重点, 符合考试说明中“ 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 的命题原则。
试题主要从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来区分考生思维品质的差异,实现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1 、以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为核心,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
如选择题的第 11 题, 通过对近代纺织企业与其他行业的数量比较, 考查了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不均衡性, 使考生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工业半殖民地性的特征。
第 29 题第(2 小题,以张之洞对汉阳铁厂选址因素的考虑为切入点,考查了考生对洋务派官办企业封建性特点的认识。
2 、增强试题的综合性,突出对考生历史思维深刻性的考查。
试题将世界史和中国史、古代史和近现代有机结合, 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模块的知识相融合, 突出考查考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如选择题的第 12 题,考生只有将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三个历史事件以及这一时期的其他历史史实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解,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再如第 15 题,从空间上涉及了欧美四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时间跨度上涉及了近代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三个历史阶段, 考查了考生对世界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把握。
试题的设计从单点到多点,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大大增强了试题的综合性,从而加强了对考生思维深度及广度的考查。
第 27 题也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试题不但在知识上将中国古代史中的黄宗羲思想、世界史中的孟德斯鸠思想以及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相结合,而且以“ 史料”“ 史论”“ 史观” 为主线,实现了对考生能力的多层次、多角度考查。
3 、以材料的多样性、客观性,思维过程的发散性、自主性以及答案的非唯一性,来考查考生思维的创新性。
比如第 33 题第(2 小题,题干为考生并行列举了三则关于农奴制改革的史料, 材料具有多样性;设问是开放的,给考生留下了多角度进行思维的空间; 答案是非唯一性的, 考生只要能做到史论结合, 自圆其说就可得分。
试题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和谐统一,有助于考生创新思维的发挥。
二、突出研究性,注重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考查今年的高考试题突出了“ 过程与方法” 的课程目标,通过对学习方法的考查,检验了考生进行历史学习的能力和潜质,更加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人才。
1 、重视史料的解读与运用是今年试题的一大特色。
史料是进行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础,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 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 的第一项即是从史料中“ 获取和解读信息” 。
今年试题在史料方面有三个特点:(1 史料的选择更趋丰富和多样化。
文字史料除了传统的历史典籍,还有诗歌、回忆录等。
此外,试题还选用了汉画像石雕刻图、个体户营业执照等,使卷面更加生动和鲜活。
(2 试题所选用的史料与设问、答案的结合更为紧密和科学, 避免了为材料而材料, 使材料真正成为了能力考查的载体。
(3 更加注重对考生运用史料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比如第 27 题以“ 史料”“ 史论”“ 史观” 为主线设题,鲜明的突出了史料在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中的地位。
第 33 、 34 、 35 题不但考查了考生对史料的选择、鉴别和解读能力, 而且引导考生加深了对历史认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理解。
高中历史新课程重视新情境新材料,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也出现了“ 史料教学法” 等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 有的教师认为自己一直是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的, 但是问卷调查却显示, 很多学生却并不清楚什么是史料,更不知道如何搜集、整理和使用史料。
今年山东卷对史料的考查,必将对中学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2 、试题突出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对山东卷进行评析,不得不提到第 27 题,作为分量最重的学科内综合题, 它比较全面、最为典型的反应了整个试卷的风格和特点。
第一,试题以史学构成的三个要件——“ 史料”“ 史论”“ 史观” 为主线进行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
它不仅仅表现为一种试题外在的呈现形式, 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试题各个部分之间一种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
沿着试题呈现的这一主线不断探究, 使考生对历史事物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次分明,全面落实了考试说明规定的“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 等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
命题者通过这一方式, 构建起了进行史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框架, 呈现了史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学科特点鲜明。
第二,试题注重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考查,但又不显空洞。
它做到了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史实的结合,既使得考查具有一定的高度,又不脱离考生的认知水平。
第(1 小题将史料与史论相结合,要求考生通过解读材料一(史料的信息,论证材料二(史论的观点,体现了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特点。
第(2 小题要求考生掌握评价历史事物的两种方法, 也是论从史出, 毫无生硬之感。
紧接着要求考生运用这一方法去评价“ 三权分立” 思想, 考查层次由了解、理解到运用,逐步深化。
同时,由史料到教材主干知识,所考查的内容与考生的知识背景越来越贴近。
第(3 小题是对更为抽象的史观的考查,题目要求考生结合黄宗羲和孟德斯鸠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作答, 明确的指向性, 使考生不可能空泛的去谈理论,抽象的历史认识变的具体化。
此外,比较、判断、归纳、概括等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学习方法,在试题中也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注重思想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能力考查有机融合高考科目的考试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两个小时, 但是对一些考生来说, 有的科目有的试题是使其终身难忘的。
因此, 高考试卷绝不仅是一些堆砌的文字和符号, 它也是对考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
从山东卷来看, 命题者没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简单的理解为一种思想教育, 而是将其上升到了对历史事物的态度、对历史观念的认识这一层面上。
比如,第 27 题第(1 题让考生回答黄宗羲思想的“ 新见” ,就是让考生认识黄宗羲的思想在明清专制的文化环境下所体现出的历史进步性。
第(2 题涉及到用什么样的方法,怎样去评价历史事物的问题。
实质是在考查考生对待历史事物的态度和价值取向问题。
第(3 题以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为主线设题, 不但寓含了“ 思想的力量”——思想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这一主题,而且渗透了以传承与交流为主题的全球文明史观。
“ 学史以明志” ,试题紧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以历史知识和能力考查为“ 显性” 主体, “ 隐性” 考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寓意深刻。
山东卷以“ 发展、进步”为主题,向考生展现了一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卷。
试题所涉及的科举制、古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五四以后的民族主义思潮、改革开放、雅典的民主政治、工业革命、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启蒙运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等等, 都是推动或深远影响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 100 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70 周年,试题不回避热点,第 27 题第(3 小题考查了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第 34 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四、体现导向性,试题实现了有利中学教学和有利高校选拔人才的和谐统一。
高考的本质功能是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在客观上对中学教学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山东卷以能力立意, 注重试题的区分度; 同时, 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密切联系中学实际,做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1 、注重基础性,考查主干知识试题注重基础性, 试题所涉及的考点都是课程标准要求考生掌握的主干知识。
比如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近代的民族主义、近代工业的发展、改革开放、雅典民主政治、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启蒙思想、明清进步思想、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近代洋务企业、一五计划等。
除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以外, 试题还注重了对考生基本技能的考查。
比如对史料的鉴别和运用、评价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等。
它们不但是中学的主干知识和考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也是考生升入大学后, 学习历史所必需具备的基础。
2 、试题所考查的是课程知识而非单纯的教材知识教材只是历史学习的工具之一,中学历史教学和学习应该“ 以课标为本” ,而不能“ 以教材为本” 。
第 12 题以陈独秀对义和团看法的前后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近代的民族主义,就不是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
它源于教材, 又高于教材。
考生需要通过对五四运动及前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分析、归纳, 正确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基本脉络,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试题没有超出考生的认知水平,是考生应该掌握的课程知识。
3 、稳定中创新,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试题不创新就会陷于模式化,从而失去生命力。
作为学科内综合题的第 27 题,去年在试题的形式和内容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好评。
因此, 今年山东各地市模拟题中纷纷出现了模仿第 27 题的现象, 而且高度“ 仿真” 。
如果命题者再以去年的模式命题, 必然会加剧中学教学中的应试教育思维, 使其陷于教条化和模式化, 背离新课程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精神。
今年的第 27 题没有沿袭去年的形式,再次大胆进行了创新。
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形式新颖,内容厚重,寓意丰富,更有了专业性和学术味。
这不但能有效区分考生的层次,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而且对中学教学也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4 、正确对待“ 新材料” ,合理处理不同版本问题在重视新情境新材料的同时, 目前的教学和考试中, 出现了为材料而材料的倾向, 以追求材料的新、奇为目标,违背了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的初衷。
今年山东卷第 33 题大胆引用了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材料, 老材料考出了新意, 这对于以后教学和考试中新材料新情境的使用是一种很好的启示。
同时, 三则材料虽然分别引自三个不同的版本, 但是在设问上对与使用不同版本的考生都是公平的。
它透漏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命题坚持“ 以纲不依本” 的原则,所考知识非教材知识,而是课程知识,只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学习,使用任何版本的考生都可以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