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办法(试行)
新媒体管理运营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

新媒体管理运营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1.管理原则(1)依法合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合法经营,确保新媒体运营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持续创新原则: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模式,保持持续创新意识,迎合用户需求,提升新媒体运营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3)用户至上原则: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确保用户满意度,提升用户粘性和活跃度。
(4)团队协作原则:强调团队协作意识,形成高效运营模式,实现工作协同,共同推动新媒体平台的发展。
(5)风险管理原则:建立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强调风险防范,保障新媒体运营的安全和稳定。
2.组织架构和职责(1)明确各岗位职责:设立内容策划、运营推广、技术开发、客户服务等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责,形成合理的组织架构。
(2)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确定内部工作流程和配合机制,明确沟通协作方式和工作职责,提高协同效率,避免工作冲突。
3.内容管理(1)内容审核机制:建立完善的内容审核制度,审查新媒体发布的信息内容是否合规、真实、准确、合法。
(2)版权保护机制:加强版权意识,确保在获取信息时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建立版权监督管理机制。
(3)内容更新机制:制定合理的内容更新计划,及时跟进新闻、热点事件,保持新媒体平台内容的时效性和新鲜感。
4.运营推广(1)用户管理机制:建立用户画像,了解用户需求,推出个性化内容,提高用户粘性和留存率。
(2)运营活动策划:定期组织运营活动,如线上线下活动、互动游戏等,增加用户互动性和参与度。
(3)广告合作与变现:与合适的广告主合作,进行广告投放,实现新媒体平台的变现目标。
5.数据分析和决策(1)数据收集和分析:建立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及时获取用户数据、访问量、留存率等关键指标,进行数据分析,为运营决策提供依据。
(2)及时优化决策: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优化策略,并及时调整运营决策,提升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效果。
6.安全管理(1)网络安全保障:建立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包括服务器安全、数据备份、防火墙设置、信息加密等。
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办法-企业管理范文

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办法-企业管理范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企业宣传、营销和品牌塑造的重要渠道。
为了规范和有效管理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本文将介绍一套企业管理新媒体平台的办法,旨在帮助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增强品牌影响力。
二、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的基本原则1. 目标导向: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应明确企业的目标和定位,确保所有的运营活动都与企业发展目标一致。
2. 用户体验优先: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设计,对用户反馈做出及时回应,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3. 数据驱动:通过监测和分析数据,了解用户行为和偏好,持续优化运营策略和内容推送,提升平台的运营效果。
三、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办法1. 平台建设(1)选择合适的平台:根据企业目标和目标用户群体,选择适合的新媒体平台进行运营,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
(2)个性化页面设计:为新媒体平台设计个性化的页面风格,突出企业品牌特色,提升用户记忆度。
(3)内容规划:制定详细的内容规划和发布计划,包括日常推送、专题活动等,确保内容质量和连贯性。
2. 内容生产(1)多样化内容形式:结合平台特点和用户需求,提供图文、视频、漫画等多样化的内容形式,丰富用户体验。
(2)原创优先:鼓励原创内容的创作,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专业形象。
(3)定期更新:保持内容的定期更新,保持用户的关注度和活跃度。
(4)内容审核:建立内容审核机制,确保发布的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
3. 运营推广(1)社交互动:积极与用户进行互动,回复用户留言和评论,参与讨论,增强用户粘性。
(2)线上线下结合:结合线上和线下的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的联动推广活动,提升品牌曝光度。
(3)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与合适的合作伙伴关系,互相支持推广,扩大影响力。
(4)数据分析:定期对平台运营进行数据分析,了解用户行为和运营效果,及时调整运营策略。
4. 用户管理(1)用户画像:建立用户画像,了解用户特点和需求,根据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服务。
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办法

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办法1. 引言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办法是为指导和规范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和管理而制定的文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新媒体平台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分享内容的主要渠道之一。
为了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信息传播效果,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办法。
2. 目标和原则2.1 目标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办法的目标是:•提升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效果和用户体验;•加强新媒体平台内容的质量管控;•维护新媒体平台的合法权益和信息安全。
2.2 原则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办法遵循以下原则:•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合规性;•用户需求和体验的优先性;•信息真实、客观、准确的要求;•严禁传播有害信息;•保护用户隐私和个人信息。
3. 运营管理规范3.1 用户注册和认证•用户在新媒体平台注册时需要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对于需要实名认证的用户,需要进行严格的认证流程;•未成年人注册与认证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3.2 内容发布与审核•用户发布的内容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严禁发布违法信息;•新媒体平台要建立完善的内容审核机制,确保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存在争议的内容,要及时处理和回复。
3.3 广告管理•广告发布必须经过新媒体平台审核,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误导用户;•严禁发布虚假广告和违法广告。
3.4 个人信息保护•新媒体平台要依法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擅自收集、使用和传播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强对用户个人信息的加密和存储安全管理。
3.5 互动交流管理•新媒体平台要提供便捷、安全的互动交流平台;•对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要进行适度管理,防止出现恶意攻击和谩骂现象;•对于用户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要及时回复和处理。
4. 运营管理工具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营新媒体平台,可以使用以下工具:•数据分析工具: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用户行为和需求,优化平台运营策略;•监控工具:对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和用户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社交媒体管理工具:提供便捷的社交媒体发布、管理和分析功能。
(完整版)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

(完整版)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管理,规范其运营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用户权益,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依据《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新媒体平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运营活动。
第三条定义本办法中的新媒体平台是指基于互联网信息发布与传播技术,提供新闻资讯、社交交流、音视频娱乐等服务的网络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等。
第二章运营管理第四条主体资质新媒体平台的运营主体应具备依法设立的资质,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备案登记。
第五条内容审核新媒体平台应建立内容审核机制,确保发布的信息符合法律法规,不违反公序良俗,不含有虚假、淫秽、暴力等不良内容。
第六条用户权益保护新媒体平台应保护用户权益,建立用户投诉处理机制,并及时解决用户投诉。
对于涉及用户隐私的信息,新媒体平台应严格保密。
第三章安全保障第七条网络安全新媒体平台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恶意攻击、网络盗窃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第八条用户数据管理新媒体平台应严格管理用户数据,保护用户隐私,不得非法收集、使用、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第九条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新媒体平台应建立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保障平台和用户的安全。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条违法违规行为新媒体平台若违反法律法规或本办法的规定,涉及发布违法违规信息、侵犯用户权益等行为,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违约处罚新媒体平台若违反本办法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不按时备案、未建立用户投诉处理机制等行为,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违约处罚。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实施细则相关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的实施细则。
第十三条其他规定与本办法相冲突的其他规定,以本办法为准。
新媒体管理办法(试行)

新媒体管理办法(试行)XX公司新媒体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集团公司关于新媒体建设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规范公司新媒体建设和运行管理,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媒体管理办法》(试行)(新宣组〔2015〕1号),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兴媒体,主要包括微博、微信、微视、APP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
其中,微博是指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包括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微信是指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即时通信工具,以公众号、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形式进行信息分享和传播;微视特指借助移动设备进行拍摄、剪辑、分享视频片段的平台工具,包括腾讯微视、新浪秒拍等;APP客户端特指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传播的客户端应用程序。
第三条公司新媒体是由公司及所属单位遵循信息传播规律建设开通的各类新媒体平台组成,是展示企业形象、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发布企业信息、促进沟通交流、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
第四条公司新媒体建设和运行遵循“统筹规划、归口管理、分级负责、集群发展、资源共享”的原则。
第五条公司新媒体建设和运行应严格遵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和直属单位、各处室开设的官方新媒体,以及员工以职务身份认证开通的新媒体公众账号。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七条新媒体业务是XX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党群工作(企业文化)处归口管理,负责统筹规划XX 新媒体建设和运营;负责XX公司官方新媒体的组织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负责指导和备案管理公司领导干部以职务身份认证开通的新媒体公众账号;负责指导和归口管理公司下属各单位新媒体的建设和运行相关工作。
新媒体平台管理条例(全文)

新媒体平台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新媒体平台的管理,保护用户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新媒体服务的平台及其运营者。
第三条新媒体平台包括但不限于社交媒体、视频分享、音乐分享、电子商务等平台。
第四条新媒体平台的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用户权益保护第五条新媒体平台应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不得泄露、篡改或滥用用户数据。
第六条新媒体平台应建立用户投诉机制,及时受理用户投诉,并按照法律法规处理投诉事项。
第七条新媒体平台应提供真实、准确、合法的信息内容,不得传播虚假、淫秽、暴力等违法信息。
第八条新媒体平台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得向未成年人传播不良信息。
第三章平台运营管理第九条新媒体平台应依法进行注册登记,取得相关许可证件。
第十条新媒体平台应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加强对用户发布内容的审核和管理。
第十一条新媒体平台应加强对自媒体账号的管理,禁止虚假认证和恶意传播行为。
第十二条新媒体平台应配备专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检测和修复。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新媒体平台及其运营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第十四条新媒体平台及其运营者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信息。
第十五条对于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相关部门有权暂停或关闭新媒体平台。
第十六条对于造成用户损失的违法行为,新媒体平台及其运营者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七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八条对于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相关部门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版)新媒体平台的管理规定

(最新版)新媒体平台的管理规定目标本文档旨在制定新媒体平台的管理规定,以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营并确保用户的良好体验。
1. 平台内容管理- 所有发布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政策和社会公德。
- 禁止发布任何敏感政治话题、淫秽色情、恶意谣言、暴力恐怖等违法违规内容。
- 平台管理员应定期审核发布的内容,及时删除违规内容并对发布者进行警告或封禁处理。
2. 用户行为规范- 用户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言论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名誉权、隐私权、知识产权等。
- 禁止用户进行恶意攻击、人身攻击、泄露他人隐私等违法违规行为。
- 平台应提供举报机制,鼓励用户积极举报违规行为,对举报内容进行及时处理。
3. 广告管理- 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不得误导用户或侵犯用户权益。
- 广告发布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以确保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 平台应定期审核广告内容,及时删除违规广告并对广告发布者进行警告或封禁处理。
4. 用户隐私保护- 平台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被泄露。
- 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只能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被使用,并且需要经过用户的明确同意。
- 平台不得将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用于商业目的或提供给第三方。
5. 版权保护- 平台用户发布的内容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商标权等合法权益。
- 平台应建立版权保护机制,对侵权行为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应责任。
- 平台用户应对自己发布的内容负责,确保其拥有合法的版权或使用权。
6. 违规处理措施- 对于违反本管理规定的用户,平台应采取警告、封禁等相应措施。
- 平台应建立违规处理制度,公正、公平地处理用户违规行为,并及时向用户进行通知和解释。
7. 免责声明- 平台在合理范围内尽力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营,但不对用户因使用平台而遭受的损失承担责任。
- 用户在使用平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纠纷,应通过合理的途径进行解决,平台可提供相应协助。
新媒体管理措施(试行)

新媒体管理措施(试行)新媒体管理措施(试行)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新媒体管理措施的试行方案,以确保组织有效管理和监督新媒体平台的运营。
本方案旨在提供明确的指导,促进新媒体的合规操作以及保护组织的声誉。
目标- 确保组织新媒体平台的合规运营;- 加强对新媒体平台内容的管理和监管;- 保护组织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形象和声誉。
重点措施1. 平台授权审批规定- 任何人员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内容前,必须经过平台授权审批;- 平台授权审批流程应明确并依照规定进行。
2. 内容审核机制- 所有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必须经过严格审核,确保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组织的政策规定;- 审核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判断内容的合规性。
3. 风险预防与处置- 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需要建立预警机制和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必要时,可以与法律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咨询相关法律问题并及时解决。
4. 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 针对新媒体平台运营人员,建立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并制定奖惩制度;- 通过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激励运营人员遵守管理措施并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与监督1. 组织内部设置新媒体管理团队,负责管理和监督新媒体平台的运营;2. 严格执行管理措施,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评估,确保措施的有效性;3. 监督部门应及时处理举报和投诉,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回应。
总结本文档提出了新媒体管理措施的试行方案,旨在确保组织有效管理和监督新媒体平台的运营。
通过明确的指导和重点措施的实施,组织可以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合规操作和内容管理,保护组织的形象和声誉。
实施与监督措施能够确保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将有助于组织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方法

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方法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了企业推广和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然而,要成功运营新媒体平台,并实现良好的运营效果,需要一套科学的运营管理方法。
本文将从内容策划、用户互动、数据分析等方面介绍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内容策划好的内容策划是新媒体平台运营的基础。
以下是几个内容策划的核心要点:1. 定义目标受众在进行内容策划前,首先需要明确平台的目标受众是谁。
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内容策略。
2. 高质量的内容创作内容质量对于新媒体平台运营至关重要。
好的内容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促使用户进行互动。
因此,要重视内容质量,注重原创性、深度和创新性,确保用户在平台上获取到有用的内容。
3. 建立内容发布计划在进行内容策划时,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内容发布计划。
根据不同的平台特点和用户行为习惯,合理安排发布时间和频率,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持续性。
用户互动用户互动是新媒体平台运营的核心环节,下面介绍几个提高用户互动度的方法:1. 及时回应用户评论和留言用户在平台上发表评论和留言时,需要及时回应,表达关心和回应用户的需求和问题。
这种互动能够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忠诚度,促进用户与平台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2. 举办线上活动和互动通过举办线上活动和互动,可以增加用户参与度。
例如,可以推出抽奖活动、话题讨论或线上问答等,鼓励用户参与和分享,提高用户粘性和活跃度。
3. 关注用户反馈和意见关注用户的反馈和意见,收集用户对平台的看法和改进建议,不断优化平台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用户反馈,可以了解用户需求和偏好,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期望。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评估新媒体平台运营效果的重要手段,下面介绍几点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1. 设置合适的指标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根据平台的特点和运营目标,设置合适的指标进行评估。
例如,可以通过关注人数、转发率、互动评论数等指标来评估平台的用户参与度和传播效果。
政务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规定试行

政务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规定试行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政务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试行)政府官方新媒体是政务公开、服务干群的重要载体,是密切联系干群、改进工作作风、引导宣传舆论、塑造政府形象、建设网络文化的重要措施。
为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以下简称新媒体)的作用,明确发布原则,规范管理流程,进一步拓展***信息公开渠道,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新媒体管理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所指的新媒体平台,指以单位(***或下级各部门)名义建设、认证并作为单位运行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微博和APP移动客户端。
第二章管理制度第二条***是***新媒体归口管理部门,其职责是研究制定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协调统筹、整体规划,监督检查与考评新媒体运营状况等。
第三条新媒体的开通。
***禁止任何个人以***及所属各单位、部门、任何组织的名义开通各类新媒体。
第四条新媒体信息变更。
***各单位、部门开通官方新媒体,必须填写《新媒体建设申请表》,对相关情况(如名称、宗旨、信息发布范围等)进行说明,明确主管领导、后台管理人员,登记表须经所在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报***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开通新媒体后,应及时申请认证。
如因工作需要,发生新媒体建设分管领导或管理员变更,应重新填写《新媒体建设备案登记表》,并及时报***备案。
第五条实行年度检查制度。
***各级官方新媒体应每年11月份必须按照***要求提交年审报告,报***进行年度审核检查。
未提交年审报告或审查不合格的,该平台不得继续运行,须及时其注销账号或通过新媒体平台关闭其帐号。
第六条新媒体建设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严格遵循“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原则。
新媒体建设管理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包括建立责任体系、完善工作队伍、落实发布审核机制、细化工作流程等,各开设单位须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新媒体内容审核与日常维护等工作。
新媒体平台的全面管理办法

新媒体平台的全面管理办法1. 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平台已成为企业与用户沟通的重要渠道。
为了提高新媒体运营效果,规范管理流程,确保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旨在明确新媒体平台的运营目标、管理职责、内容创作、数据分析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全面提升企业新媒体运营水平。
2. 新媒体平台运营目标2.1 增强品牌影响力:通过新媒体平台扩大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形象,提高用户对品牌的认同感。
2.2 提高用户满意度:关注用户需求,提供有价值、有趣味、有互动的内容,提升用户体验。
2.3 促进产品销售:结合产品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新媒体营销策略,实现产品销售目标。
2.4 建立良好的舆论环境:积极应对舆论风险,树立企业正面形象,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3. 管理职责与组织架构3.1 设立新媒体运营部门:负责新媒体平台的整体规划、内容创作、数据分析、营销活动等工作。
3.2 确定岗位职责:新媒体运营部门应设立内容编辑、数据分析、营销策划、社交媒体管理等岗位。
3.3 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与其他部门保持紧密沟通,确保新媒体运营工作与公司整体战略相匹配。
4. 内容创作与管理4.1 内容定位:根据企业特点和用户需求,明确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定位,确保内容与品牌形象相符。
4.2 内容创作:遵循真实性、趣味性、价值性原则,确保内容质量。
定期进行内容培训,提升团队创作能力。
4.3 内容审核:设立内容审核机制,确保发布的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避免负面影响。
4.4 内容发布:制定合理的发布计划,确保内容在不同时间段内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5. 数据分析与优化5.1 数据收集:利用专业工具收集新媒体平台运营数据,包括用户行为数据、内容表现数据等。
5.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用户需求、喜好,评估运营效果。
5.3 优化策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内容创作、发布策略,持续优化运营效果。
6. 风险控制与危机应对6.1 风险识别:关注网络舆论动态,及时发现可能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
政务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办法(试行)

政务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办法(试行)政务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试行)政府官方新媒体是政务公开、服务干群的重要载体,是密切联系干群、改进工作作风、引导宣传舆论、塑造政府形象、建设网络文化的重要措施。
为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以下简称新媒体)的作用,明确发布原则,规范管理流程,进一步拓展***信息公开渠道,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新媒体管理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所指的新媒体平台,指以单位(***或下级各部门)名义建设、认证并作为单位运行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微博和APP移动客户端。
第二章管理制度第二条***是***新媒体归口管理部门,其职责是研究制定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协调统筹、整体规划,监督检查与考评新媒体运营状况等。
第三条新媒体的开通。
***禁止任何个人以***及所属各单位、部门、任何组织的名义开通各类新媒体。
第四条新媒体信息变更。
***各单位、部门开通官方新媒体,必须填写《新媒体建设申请表》,对相关情况(如名称、宗旨、信息发布范围等)进行说明,明确主管领导、后台管理人员,登记表须经所在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报***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开通新媒体后,应及时申请认证。
如因工作需要,发生新媒体建设分管领导或管理员变更,应重新填写《新媒体建设备案登记表》,并及时报***备案。
第五条实行年度检查制度。
***各级官方新媒体应每年11月份必须按照***要求提交年审报告,报***进行年度审核检查。
未提交年审报告或审查不合格的,该平台不得继续运行,须及时其注销账号或通过新媒体平台关闭其帐号。
第六条新媒体建设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严格遵循“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原则。
新媒体建设管理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包括建立责任体系、完善工作队伍、落实发布审核机制、细化工作流程等,各开设单位须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新媒体内容审核与日常维护等工作。
移动媒体平台运营管理办法(试行)

移动媒体平台运营管理办法(试行)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移动媒体平台的运营管理行为,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营和用户权益的保护。
所有平台运营人员应遵循本办法的要求,并依法合规进行操作。
2. 平台运营管理原则2.1 合法合规:平台运营人员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平台的运营行为合法合规。
2.2 诚信经营:平台运营人员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诚信经营,不得从事欺诈、虚假宣传等违反商业道德的行为。
2.3 用户权益保护:平台运营人员应注重保护用户权益,采取措施防止用户信息泄露和侵权行为。
3. 平台运营管理要求3.1 平台安全管理3.1.1 平台运营人员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平台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
3.1.2 平台运营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修复发现的安全问题。
3.2 内容审核管理3.2.1 平台运营人员应制定详细的内容审核流程和标准,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内容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3.2.2 平台运营人员应加强对敏感信息和违法违规内容的识别和处理,及时删除违规信息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3.3 用户服务管理3.3.1 平台运营人员应建立健全的用户服务体系,提供便捷高效的用户服务。
3.3.2 平台运营人员应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及时回复用户咨询和投诉,并解决用户问题。
4. 监督与处罚4.1 监督机制4.1.1 监管部门应建立严格的平台运营管理监督机制,对平台的运营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4.1.2 用户和公众应积极参与监督,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平台的违法违规行为。
4.2 处罚措施4.2.1 对违反移动媒体平台运营管理办法的行为,监管部门有权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4.2.2 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
5. 其他相关事项本办法由相关部门制定,具体执行细则和操作指南由相关部门另行发布。
6. 附则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经验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届满前应进行评估和修订。
融媒体中心新兴媒体运营管理办法(试行)

融媒体中心新兴媒体运营管理办法(试行)一、目的本办法旨在规范融媒体中心对新兴媒体运营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运营质量,促进融媒体中心的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融媒体中心的新兴媒体运营工作。
三、运营策略1. 定位明确:明确新兴媒体的定位和目标受众,确保运营策略与目标一致。
定位明确:明确新兴媒体的定位和目标受众,确保运营策略与目标一致。
2. 内容优质:优先选择优质的内容源,确保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
内容优质:优先选择优质的内容源,确保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
3. 创新与扩展:积极探索新的内容形式和运营模式,不断扩展和创新新兴媒体的运营方式。
创新与扩展:积极探索新的内容形式和运营模式,不断扩展和创新新兴媒体的运营方式。
4. 用户互动:鼓励用户参与和互动,提高用户体验和粘性。
用户互动:鼓励用户参与和互动,提高用户体验和粘性。
5. 数据驱动:依靠数据分析和反馈,不断优化运营策略和内容推送。
数据驱动:依靠数据分析和反馈,不断优化运营策略和内容推送。
四、管理措施1. 组织架构:建立合理的新兴媒体运营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和工作流程。
组织架构:建立合理的新兴媒体运营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和工作流程。
2. 人员配备:合理配置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营人员,确保运营能力与需求匹配。
人员配备:合理配置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营人员,确保运营能力与需求匹配。
3. 流程管理:建立规范的运营管理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流程管理:建立规范的运营管理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4.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定期评估和改进运营绩效。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定期评估和改进运营绩效。
5. 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确保媒体运营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确保媒体运营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五、监督与评估1. 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监测和纠正运营中的问题。
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监测和纠正运营中的问题。
(完整版)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办法(试行)

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试行)新媒体是信息公开、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是密切联系干群、改进工作作风、引导宣传舆论、塑造单位形象、建设网络文化的重要措施。
为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以下简称新媒体)的作用,明确发布原则,规范管理流程,进一步拓展信息公开渠道,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新媒体管理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所指的新媒体平台,指以单位(本单位或下级各部门)名义建设、认证并作为单位运行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微博和APP移动客户端。
第二章管理制度第二条信息中心是新媒体归口管理部门,其职责是研究制定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协调统筹、整体规划,监督检查与考评新媒体运营状况等。
第三条新媒体的开通。
禁止任何个人以本单及所属各单位、部门、任何组织的名义开通各类新媒体。
第四条新媒体信息变更。
各单位、部门开通官方新媒体,必须填写《新媒体建设申请表》,对相关情况(如名称、宗旨、信息发布范围等)进行说明,明确主管领导、后台管理人员,登记表须经所在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报信息中心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开通新媒体后,应及时申请认证。
如因工作需要,发生新媒体建设分管领导或管理员变更,应重新填写《新媒体建设备案登记表》,并及时报信息中心备案。
第五条实行年度检查制度。
各级官方新媒体应每年11月份必须按照要求提交年审报告,报信息中心进行年度审核检查。
未提交年审报告或审查不合格的,该平台不得继续运行,须及时其注销账号或通过新媒体平台关闭其帐号。
第六条新媒体建设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严格遵循“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原则。
新媒体建设管理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包括建立责任体系、完善工作队伍、落实发布审核机制、细化工作流程等,各开设单位须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新媒体内容审核与日常维护等工作。
第三章信息发布第七条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设置1-2名信息员,负责新媒体内容的搜集、整理、编辑上传、发布工作。
新媒体管理制度完整版

新媒体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新媒体平台的管理和运营,规范新媒体内容的发布,提升新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提高新媒体平台的服务水平,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新媒体平台是指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利用数字化技术、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传播媒体信息,开展信息交流和服务的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新媒体公司、新媒体部门、新媒体编辑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对新媒体平台的管理和运营,新媒体内容的发布和监管等方面实行监督和管理。
第四条遵循“依法合规、安全可控、内容为王、用户至上、创新发展、团队协作”的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推动新媒体平台平稳健康发展。
第五条新媒体平台应当做好信息安全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技术防范措施,防范和打击利用新媒体传播网络谣言、淫秽色情、暴力恐怖等有害信息。
第六条新媒体平台应当依法依规负责相应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对违法有害信息及时删除,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新媒体平台应当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行业自律,抵制低俗、暴力、违法、违规等不良信息。
第二章新媒体内容管理第八条为了促进新媒体内容质量的提高,新媒体平台应当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切实把好发布内容的关。
第九条新媒体平台应当建立内容审核团队,对发布内容进行审查审核,确保内容真实、合法、合规。
第十条新媒体平台不得发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信息,不得发布不当信息、违纪违法信息,不得传播淫秽色情、低俗暴力、违法违规等不良信息。
第十一条对于敏感话题和具有潜在争议性的内容,要谨慎处理,做到客观公正、合法合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第十二条对于内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行为,应当及时处理并进行记录备案,建立内部违规记录库。
第三章用户管理第十三条新媒体平台应当建立用户信息管理与保护机制,建立健全用户隐私保护制度。
第十四条新媒体平台应当依法依规收集用户信息,明确告知用户信息收集范围和目的,并经用户同意后进行收集和使用。
新媒体管理办法试行

下属单位新媒体治理细那么〔试行〕1.目的为建立高效统一传播平台,保证新媒体运营工作的顺利开展,遵循集团品牌对新媒体工作要求,根据?集团新媒体治理方法?相关规定,特制定新媒体治理细那么.2.适用范围公司总部及所属各级单位.3.定义本细那么中的新媒体,指的是公司所属的各级公司、部门的新媒体平台〔含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网站等〕4.责任为统一治理集团所有微信公众号,打造集团从上至下的宣传矩阵,集团对集团新媒体进行分级治理,根据集团之规定对应各级官微责任如下.4.1第一级:集团官微及责任集团官微由集团品牌部运营治理,负责日常运营.内容以集团重大新闻、重点工程营销支持、企业文化等为主.4.2第二级:官微及责任发布内容以新闻、工程动态及营销支持等为主;审核方面,涉及到经营情况、媒体回应、群体事件、重大事故、战略等内容稿件经负责人及集团品牌部审核外,其他稿件均由市场拓展部自行审核.4.3第三级:工程责任工程官微由各工程视具体情况设立.官微由所在工程安排专人治理,内容发布以各工程热点新闻、活动为主,由各自所在工程负责人自行把关.审核方面,涉及到经营情况、媒体回应、群体事件、重大事故、战略层面的内容的稿件经市场部提交负责人审核外,其他稿件均由工程负责人自行审核.5.治理细那么5.1运营治理5.1.1各部门微信公众号的申请、撤销、移交等变更须提前7个工作日,向市场部提出申请,由市场部在OA上向集团品牌部新媒体组提出申请, 经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相关操作.未经集团品牌部新媒体组批准,擅自开通公众号的,一经发现,将在全集团内通报批评.5.1.2所有部门的微信公众号,在运营过程中,如需要进行治理单位的变更,须提前7个工作日向市场部提出申请,市场部通过OA向集团品牌部新媒体组报备,并注明变更原因〔如营销结束,企划移交物业部治理等〕.5.1.3所有部门的微信公众号的治理者和负责人发生变更〔岗位调动、离职等〕,须至少提前5个工作日向市场部提出申请,由市场部统一向集团品牌部报备.5.2稿件治理5.2.1对于向集团官微的日常供稿,须在发布前一天12:00前,将微信稿件发送给市场部,由市场部统一于前一天16:00前提交集团品牌部新媒体组,如是当晚活动稿件暂无法在12:00前供稿,须提前报备.如遇重要或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发布,应第一时间向市场部说明,市场部向集团品牌部报备后,方能发布.如未报备的稿件,超过截稿时间,集团官微会根据实际情况处理.5.2.2对于官微的日常供稿,各部门须在发布当天12:00前,将稿件发给市场部,如果是稿件由于其他原因无法12:00前供稿,须提前说明.如果稿件需要市场部配合撰写,至少在发布日前两天向市场部发出书面工作需求.5.2.3所有部门的供稿内容须经过分管领导或部门第一负责人审核定稿后,保证没有根本领实性错误,如人名、职务名、地名、数据等,方可供稿. 假设供稿后,出现上述错误责任由供稿人承当.5.2.4所有供稿,标准为新闻消息稿,图文结合,文字精炼,简单易懂, 上下文表达标准.如不符合标准,市场部有权不予发布并要求供稿方进行修改调整.5.2.5各部门所使用的图片,须明确图片来源,尽量使用原创图片,防止侵权.所有活动中,部门如有邀请摄影师,应书面和摄影师确认,所有图片的所有权归集团拥有.如与网络图片供给商发生版权纠纷,后果均由部门自行承担.5.2.6对于已在集团官微发布内容,各部门如有删稿诉求,应由相关供稿第一负责人向市场部发送邮件说明,由市场部与品牌部新媒体组负责人联系, 并通过书面形式,详细说明删稿原因,品牌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量,决定是否进行删稿.6.附那么6.1本细那么由制定、修订并解释,如与集团品牌部发布的?集团新媒体管理方法?有关内容相冲突,以集团品牌部发布的新媒体治理方法为准.6.2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生效执行.。
新媒体管理运营办法

新媒体管理运营办法1. 引言新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组织和企业的管理和运营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制定新媒体管理运营办法,以确保新媒体的有效管理和顺利运营。
2. 新媒体管理2.1 新媒体账号管理•所有新媒体账号由指定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
•每个账号应设置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并且定期进行更新。
•避免将账号密码透露给未授权的人员。
2.2 内容管理•所有发布到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必须经过审核和授权,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避免发布敏感或具有争议性的内容,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纷争。
•定期检查并删除过时或不再相关的内容,保持新媒体内容的更新和质量。
2.3 互动管理•积极回应用户的留言和评论,保持与用户的良好互动。
•对于不当或违反规定的留言和评论,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删除、屏蔽或报告。
•定期收集和整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以改进新媒体的运营和服务质量。
2.4 数据分析•定期对新媒体的运营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了解平台的使用情况和用户行为。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运营策略,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对于数据泄露或安全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并加强数据保护措施。
3. 新媒体运营3.1 内容策划•制定新媒体内容的策划方案,包括内容主题、发布频率和形式等。
•确保新媒体内容与组织或企业的品牌形象一致,并与目标受众相匹配。
•定期评估和调整内容策划,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用户喜好。
3.2 社交媒体运营•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官方账号,与用户进行互动和传播信息。
•定期更新社交媒体账号的资料和背景图片,以保持与组织或企业形象的一致性。
•发布有趣和有价值的内容,以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3.3 活动策划•策划并组织与新媒体相关的线上和线下活动,如抽奖、讨论会等,以提高用户参与度。
•制定活动推广方案,包括宣传材料的设计和发布渠道的选择。
•对活动的参与和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以改进未来活动的策划和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试行)
新媒体是信息公开、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是密切联系干群、改进工作作风、引导宣传舆论、塑造单位形象、建设网络文化的重要措施。
为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以下简称新媒体)的作用,明确发布原则,规范管理流程,进一步拓展信息公开渠道,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新媒体管理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所指的新媒体平台,指以单位(本单位或下级各部门)名义建设、认证并作为单位运行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微博和APP移动客户端。
第二章管理制度
第二条信息中心是新媒体归口管理部门,其职责是研究制定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协调统筹、整体规划,监督检查与考评新媒体运营状况等。
第三条新媒体的开通。
禁止任何个人以本单及所属各单位、部门、任何组织的名义开通各类新媒体。
第四条新媒体信息变更。
各单位、部门开通官方新媒体,必须填写《新媒体建设申请表》,对相关情况(如名称、宗旨、信息发布范围等)进行说明,明确主管领导、后台管理人员,登记表须经所在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报信息中心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开通新媒体后,应及时申请认证。
如因工作需要,发生新媒体建设分管领导或管理
员变更,应重新填写《新媒体建设备案登记表》,并及时报信息中心备案。
第五条实行年度检查制度。
各级官方新媒体应每年11月份必须按照要求提交年审报告,报信息中心进行年度审核检查。
未提交年审报告或审查不合格的,该平台不得继续运行,须及时其注销账号或通过新媒体平台关闭其帐号。
第六条新媒体建设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严格遵循“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原则。
新媒体建设管理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包括建立责任体系、完善工作队伍、落实发布审核机制、细化工作流程等,各开设单位须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新媒体内容审核与日常维护等工作。
第三章信息发布
第七条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设置1-2名信息员,负责新媒体内容的搜集、整理、编辑上传、发布工作。
第八条新媒体发布信息范围包括:
(1)各类动态信息、宣传教育、服务信息、重要事项和行业动态;
(2)形象宣传、文化建设、公益活动等;
(3)经领导批准发布的信息;
(4)结合工作需要,认定需要发布或转发的信息。
第九条新媒体发布信息要确保准确性、时效性和适用性。
内容应简洁、文字表达要清晰,语言生动风趣,多运用网络
语言,生活语言,发布信息尽量达到图文并茂。
第十条新媒体发布的信息应严格履行审核程序,由信息员收集、整理,并提出发布申请,经部门主要领导批准方可发布,未经审核的信息不得发布。
新媒体平台建设管理单位对所发布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严格执行“先审后发”制度,严禁发布不实、不健康等违规信息。
第十一条信息发布平率1-3天发布一次为基础,并根据根据各部门工作情况和宣传需要调整。
第十二条新媒体用户通过官方新媒体咨询业务,相应单位、部门应及时回复。
如不能即时回复,应承诺答复期限。
第四章信息安全
第十三条新媒体的发布、转载有关信息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涉密信息不得发布。
第十四条新媒体各平台责任单位必须切实加强账号管理和内容监管,确保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对出现违规内容的新媒体平台,情节严重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信息中心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新媒体平台申请表
新媒体平台备案登记表
填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