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如何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

如何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

如何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怎么成立完善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是衡量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国民体质的重要手段。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存在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方法落后、评价结果使用不当等问题,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发展水平。

因此,确立系统完善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

一、系统完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必要性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备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运动技能的提高,还要涵盖学生的运动兴趣、运动习惯、体育意识以及心理品质等方面。

2. 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引导学校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改进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3. 牵引学校体育改革:完善的评价体系能有效激励教师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释放学校体育活力,牵引学校体育改革发展。

4. 提升国民体质:学校体育是培养和训练国民体质的基础,完善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进而提升国民整体健康水平。

二、组建完善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原则1. 科学性原则:评价体系应建立在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指标和方法来衡量学生体育素质,尽量减少片面性和偏差性。

2. 客观性原则:评价体系应尽可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采用客观的评价方法,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3. 多元性原则: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测验、观察、问卷、作品评定等,以多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学生体育水平。

4. 发展性原则:评价体系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水平,帮助和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并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指导和帮助。

5. 导向性原则:评价体系应引导学校体育教学更重视学生兴趣和爱好,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增强学生体育参与度。

三、完善系统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1.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育状况以及体育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运动技能、体能素质、运动兴趣、运动习惯、体育意识、心理品质等方面。

体育教育工作者绩效考核细则及考核体系

体育教育工作者绩效考核细则及考核体系

体育教育工作者绩效考核细则及考核体系1. 背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绩效考核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以及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考核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制定一套细致合理的绩效考核细则及考核体系是必要的。

2. 绩效考核细则2.1 教学能力- 按照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

可以考虑以下指标:-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教学内容的准备和组织-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适用性- 学生研究动机的激发- 学生研究成果的达成情况2.2 专业素养- 评估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师对体育教育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育科研的参与情况。

可以考虑以下指标:-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项目的情况- 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和研讨的情况- 教师对体育教育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的了解程度2.3 学生评价- 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了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和认可程度。

可以考虑以下指标:- 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建议- 学生对教师的研究动力和研究效果的认可程度3. 考核体系3.1 总体设计- 考核体系应该具备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包括评估指标的选择、权重的确定以及考核流程的规范。

3.2 考核流程- 考核流程应该包括以下步骤:1. 设定考核目标和指标2. 收集评估数据3. 综合评估教师的绩效4. 反馈评估结果并进行讨论5. 制定个别教师的提升计划6. 监督和跟踪教师的提升计划的执行情况3.3 考核结果运用- 考核结果应该用于激励教师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包括:- 培训和进修计划的制定- 奖励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教师职称评定的参考依据4. 结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绩效考核细则及考核体系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激励教师工作热情以及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科学、公正、可操作的考核体系,可以推动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育服务。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通知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通知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全国少工委•【公布日期】2001.05.28•【文号】教体艺[2001]4号•【施行日期】2001.05.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体育正文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通知(教体艺[2001]4号2001年5月28日)为深入贯彻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决定从2001年起,在全国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

本项活动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全民健身和“生动、活泼、自主发展”为主题,以推进素质教育和配合“减负”工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使广大中小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为工作目标,从而达到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现将《“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计划》和《“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评选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规划和要求做好有关工作。

“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计划一、总体规划“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总体规划为10年(2001-2010年)。

工程分为两期实施,每期为5年。

(一)第一期工程:2001-2005年任务和目标:在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各建立起一个“全国中小学生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示范区标准见附件二);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常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在校学生人数达到学生总数的30%左右;各地初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课外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在全国形成以“示范区”为榜样,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得到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

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0年第3期山东教育学院学报总第139期 3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子课题编号L 666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张锋(5—),男,山东淄博人,讲师。

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张 锋(齐鲁师范学院体育系,山东济南250013)摘要:通过调研发现,现行中小学主要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不能体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更不能体现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

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特尔斐法,结合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和学科特点,构建了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关键词:体育教师;评价指标;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G 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10)03-0096-04前言随着整个教育改革的发展和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深入,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体育课程体系、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育评价等都在进行着全方位的改革。

中小学体育教师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新课程的实施者,他们对推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科学地评价体育教师,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关系到当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支高质量的体育教师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教育质量的高低,进而影响着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而体育教师作为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主体,其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

对体育教师进行评价,将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然而,就目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来看,体育教师评价改革方面还相当薄弱。

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过程的实施、评价有效性的保证、教师专业能力的健康持续发展等等,这些最根本的问题都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使得体育教师评价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而难以在实践中取得进展。

同时作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体育教师评价改革若不及时跟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整个课程改革的步伐。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力不断提升,体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重视。

体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教育科目,对于孩子们的身体健康、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校体育工作的评估则是对学校体育工作是否有效、学生是否受益的权威判断。

校体育工作的评估,不仅是一次权威的判断,更是评价学校对综合素质教育的意识和重视程度的反映,因此评估的工作要合理且精准。

我国教育部门为了提高校体育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仔细研究制定了体育工作的评估办法。

一、评估标准评估标准是体育教育的核心,是决定你的评估结果的关键因素。

简单来说就是,你校的体育教育是否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标准,标准是体育教育既定的标准。

评估标准主要按照现代化教育标准进行制定,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别制订了不同的标准,根据经验以及学生的身体状况,制定了适合学生的标准和目标。

标准和目标会随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等特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二、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即按照评估标准,对体育工作的评估所采用的方法。

评估方法是衡量评估成效的工作手段。

评估方法一般分为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两种,但实际上校体育工作的评估方法却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才能更精确的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

定量评估一般采取测验方法,有多项测验项数值分析。

测验项目要涵盖体育素质的各个方面,根据学生具体年龄段的身体状况同时匹配应有的标准,定量评估对学生身体素质有更为明确的评估结果。

而定性评估则是观察分析方法,通过多方面对当地体育处所的实地观察,根据当地的体育环境、体育氛围等进行总体评价。

三、评估内容评估内容是每个学校要关注的重点。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师资力量学校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更多的是对学生身体素质教育的培养,因此教师的师资力量成为了细分的指标。

师资力量的评估包含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评估,教师的综合素质、讲课情况、教学科目和质量,以及师生互动情况等指标。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全文)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全文)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全文)为建立中小学校体育评价机制,提升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10日发布《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明确提出将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纳入督导评估的范围。

根据该办法,督导评估主要围绕统筹管理、教育教学、条件保障、评价考试、体质健康等方面内容展开。

在教育教学方面,督导评估的项目包括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课外锻炼,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开展课余训练和组织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定期召开运动会等。

据介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当年中小学体育工作重点及存在的薄弱环节,确定督导评估的重点,随机确定督导对象、随机选派督导人员,进行实地督导抽查,形成国家督导报告,适时向社会公开。

该办法还强调,地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中小学校体育督导评估结果作为干部考核、学校问责和实行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建立中小学校体育评价机制,提升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依据《教育督导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全国督导抽查工作。

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负责统筹组织本区域内的督导评估工作。

第三条督导评估的原则:(一)严格标准。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统一的督导评估指标和标准。

各地按照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在开展地方督导评估中严格落实。

(二)客观公正。

以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实际情况为依据,督导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三)注重实效。

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坚持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定期督导与随机性抽查相结合,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提升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第四条督导评估主要围绕统筹管理、教育教学、条件保障、评价考试、体质健康等方面内容展开。

学校体育运动工作考核细则

学校体育运动工作考核细则

学校体育运动工作考核细则1. 背景体育运动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为了促进学校体育运动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考核细则。

2. 考核目的本考核旨在评估学校体育运动工作的质量、有效性和发展水平,为改进和优化体育运动教育提供参考和指导。

3. 考核内容3.1 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考核:包括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频率和方式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3.2 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以及学生参与度和研究效果等。

3.3 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考核:评估学校体育场地、运动设施和器材的完备程度、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等。

3.4 学校体育运动组织与管理考核:评估体育运动活动的组织安排、赛事管理和队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

3.5 体育运动成绩与表彰考核:考核学校在体育运动竞赛中的成绩和获奖情况,以及对优秀运动员和团队的表彰奖励措施等。

4. 考核方式4.1 考核指标:根据各项考核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

4.2 数据收集:通过学校体育运动工作日常记录、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评估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4.3 考核评估:由专业的评估团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综合给出评价结果和建议意见。

5. 考核周期与结果运用5.1 考核周期:每学年开展一次考核,考核周期为一学年。

5.2 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将作为学校体育运动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用于制定改进计划和提高工作质量。

6. 考核管理6.1 考核主体: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具体的考核组织和管理工作。

6.2 相关配套政策:依据考核结果,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对表现优异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和激励。

7. 总结本考核细则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学校体育运动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为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提供有效支持。

*以上为草稿,具体内容还待进一步完善。

*。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18年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办法有关工作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18年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办法有关工作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18年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办法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8.21•【字号】陕教体办〔2018〕25号•【施行日期】2018.08.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18年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办法有关工作的通知陕教体办〔2018〕25号各市教育局,杨凌示范区教育局、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韩城市、神木市、府谷县教育局,各普通高等学校,厅属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以下简称“三个办法”)精神,继续加强学校体育监测评价制度建设,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按照教育部《关于2018年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办法有关工作的函》的要求,现就我省落实2018年“三个办法”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继续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2018年,全省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继续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按规定的测试对象、单项指标、评分标准,开展覆盖本校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评定和上报工作。

省教育厅将于秋季组织专家赴各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业务培训工作,请各校按照培训要求,于2018年9月10日至12月31日期间,将测试数据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域名:)报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

各市、县(区)教育局要在上报数据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学校测试、数据上报、逐级审查、抽查复核、分析预测、反馈公示、评价应用等环节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制度和措施。

陕西省数据上报技术服务电话:029—83209313,联系人:王斌。

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技术服务电话:************、************、************、************;邮箱***********.cn;联系人:肖影。

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C21学校厕所达标率(2分)
厕所达到《国家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要求的学校数/学校总数
B7公共体育卫生服务(5分)
C22学生体检率(1分)
当年参加体检的小学生数/当年小学生总数
学生体检指政府(经费丛公用经费支出)买单的体检
当年参加体检的初中学生数/当年初中学生总数
当年参加体检的高中学生数/当年高中学生总数
艺术课程开设
艺术课程开课率
1.0
中小学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或艺术课。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美育或艺术鉴赏课程。
根据本地区及本校的特点,开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地方特色的校本艺术课程。
中小学基本上能够按照课程计划要求开设音乐、美术或艺术课;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美育或艺术鉴赏活动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从课程高置、教师配备和硬件建设等方面保证学校艺术课程按计划正常开设。
专职卫生专业人员指:专职校医
有专职卫生专业人员非寄宿制学校数/非寄宿制学校总数
同上
C14卫生保健人员定期接受专业培训率(1分)
定期接受学校卫生专业培训并取得培训证书的卫生保健人员数/卫生保健人员总数
卫生保健人员指:校医及专(兼)职保健教师
B6体育卫生设施设备(5分)
C15体育场地达标率(1分)
达到《国家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对体育场地要求的学校数/学校总数
2-2
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和内容
课堂教学质量
0.5
0.5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较好地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目标;
评估
项目
评估指标
评估要点
参考权重
参考等级
备注
自查得分
A
C
1-0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是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监督的重要工具。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客观地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效与不足,为改进和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依据。

以下是一个包括多个方面的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示例。

一、学校体育资源的配置1.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情况:体育场馆、运动场地、器材设备等是否完备。

2.学校体育教师队伍情况:师资结构、教师素质和数量是否能够满足学校体育工作需求。

3.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情况:学校是否足够重视体育工作,是否有足够的经费用于体育教育和活动。

二、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1.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能否满足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各项素质培养需求。

2.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

3.体育课程教学过程是否丰富多样,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4.体育课程教学评估方式是否合理,是否能够科学评价学生的运动水平和体能发展程度。

三、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组织和开展1.学校是否定期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和活动,是否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体育特长和潜力。

2.学校是否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爱好。

3.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流程是否规范,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质量。

四、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1.学校体育工作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是否能够提供科学的体育锻炼和健康指导。

2.学校是否关注学生的体质发展,是否通过定期的体测和健康评估来监督学生的身体状况。

3.学校是否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体育习惯。

五、学校体育工作的社会影响力1.学校体育工作在地方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声誉。

2.学校是否积极参与各类体育赛事和社区体育活动,是否能够为地方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是一个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示例,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全面了解学校体育工作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和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者,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来对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这套指标体系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是体育工作的核心指标。

包括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反应能力、耐力等指标。

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体育计划和课程安排。

2.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是体育工作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水平。

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估,包括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

3.学生参与度学生参与度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评估学生参与度,可以了解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考察学校体育组织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4.运动技能水平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是评价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学生在各项运动中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训练。

5.比赛成绩比赛成绩是体育工作的标志性产物,也是体育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学生在各项比赛中表现的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比赛水平和竞争潜力,同时也可以推动校园体育竞赛的开展。

通过以上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状况,有助于指导体育工作的开展和提升。

除了以上提到的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也需要考虑,比如体育设施的配备、体育场馆的管理、体育课程的设计等。

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着学生体育水平的提升。

1.体育设施的配备学校需要配备足够的体育设施,包括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等。

这些设施需要定期维护和管理,保证其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学校应该定期了解学生对体育设施的满意度,以便及时进行改善。

2.体育场馆的管理管理是体育场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体育场馆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场馆使用时间、场馆使用费用、场馆使用须知等方面。

学校也应该定期进行场馆使用安全检查,保证学生在使用场馆时的安全性。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第一条为促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工作评估。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另行开展。

各地和学校要把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第三条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条件保障、学生体质、监督检查等,以《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附表1,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将动态调整)为评估依据,逐项细化分解指标,全面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领域。

第四条评估采用等级评定,评定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满分为100分。

其中,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59分及以下为不合格。

第五条体育工作有特色,深化改革有成效,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有创新的学校,可以在评估中获得加分奖励。

第六条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定结果为不合格: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未按国家规定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未按要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如实上报数据的;评估中弄虚作假的。

第七条学校每年组织一次体育工作自评,对照《指标体系》的要求,逐项评分,并填写《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附表2),于每年10月31日前连同相关文件和佐证材料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要明确机构和专人负责自评工作,确保各项内容完整、真实、准确,客观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状况。

第八条省级及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学校体育工作自评情况进行复核,填写《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结果报表》(附表3,以下简称《审核报表》),形成评估工作报告,逐级上报,并公布复核结果。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填表说明:
1.第6条:按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安排体育与健康课时;
2.第19条:体育教师数量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测算;
3.第22条:体育教师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每周计2课时,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含统计、整理、上报),每班每学年计8课时。

4.第25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达标情况,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
件试行基本标准》测算;
5.第30条:上级教育部门拨付公用经费中,安排用于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比赛以及易耗体育器材购置费用数额和比例;
6.第32条:保留各年级《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登记卡》原件备查;
7.第34条:以各学段毕业年级学生测试结果为例。

加分条件:
1.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每年在一次校级运动会中,设计全体学生参加的项目;
3.每年组织不少于10次的校级单项体育比赛;
4.学校有体育代表队,每周训练不得少于两次,积极参加上级教育或体育部门组织的竞赛。

凡具备以上条件之一的每项加2分,最多加8分。

陕西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6.10•【字号】陕教体〔2014〕10号•【施行日期】2014.06.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未成年人保障正文陕西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各市(区)教育局、韩城市教育局,石油普教管理中心,各普通高等学校,厅属中等专业学校:现将《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转发你们,并就贯彻落实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三个文件的重要性,着力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教育部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三个文件,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的有关要求,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不折不扣地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普通高等学校、厅属中等专业学校要结合各自实际制订落实三个文件的工作方案或实施细则,切实把中、省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努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建立和完善以学生体质健康为重要内容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全面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及数据上报等工作。

各学校要把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结果公告等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安排、全面落实。

组织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要记入教师工作量。

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部署本地区测试和上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工作的推动和督促,逐级、逐校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确保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本地区数据上报学校率达到100%。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可分为三个方面:学生身体素质评估指标、体育课程与教学评估指标和学校体育活动与管理评估指标。

一、学生身体素质评估指标1. 身高与体重指标:通过测量学生身高和体重,评估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

2. 肺活量指标:通过测试学生肺活量,评估学生的呼吸系统功能和心肺耐力水平。

3. 平衡能力指标:通过测试学生的平衡能力,评估学生身体协调性和肌肉控制水平。

4. 灵敏度指标:通过测试学生的灵敏度,评估学生神经反应速度和运动协调性。

5. 柔韧性指标:通过测试学生的柔韧性,评估学生关节活动度和骨骼健康状况。

二、体育课程与教学评估指标1. 课程内容指标:评估学校体育课程是否有多样性、趣味性和挑战性,是否与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相符合。

2. 教学方法指标:评估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学生参与度指标:评估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参与程度,包括积极参与、参与意愿和参与质量等方面。

4. 学生成绩评估指标:评估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成绩,包括技能水平、体质水平、体育知识等方面。

三、学校体育活动与管理评估指标1. 学校体育设施指标:评估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的完备程度和使用情况。

2. 体育活动组织指标:评估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包括体育比赛、运动会、俱乐部等活动。

3. 教师队伍指标:评估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经验和持续专业发展状况。

4. 学生体育兴趣指标:评估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程度和参与积极性。

5. 管理与评估指标:评估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效果和评估机制的完善情况,包括课程管理、师资培训、家长参与等方面。

通过以上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学校能够全面了解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体育课程的质量和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而对体育工作进行有效地改进和提升。

同时,学生和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些评估指标了解自身身体素质和参与度,为自身发展和健康提供参考。

“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生课后体育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生课后体育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基金项目湖北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 # )湖北省高 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 项目编号"$%(%!*# $
第一作者简介罗发智!%**+ ,#%男%广东清远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通讯作者简介王东博!%*#L ,#%男%辽宁辽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 育教育训练学$
独立性原则是指各项评价指标之间应保持相对独立性% 即指标与指标之间的概念与内涵不能重叠%概念之间不能存在 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因此%在构建评价指标内容时应厘清概 念之间的关系%以免指标内容的错放或遗漏$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拟
码&轴心式编码&选择式编码,%!- $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原始资 料中归纳分析并提升为理论%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初步阶段 借鉴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的操作程序%能够满足评价指标体系建 立的完备性和目的性,%L- $ 因此%在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质量评 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借鉴扎根理论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根 据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的思路%借助 ?C:C3%$E" 软件中的编码功 能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质性分析%整合归纳与课后体育服务质 量评价紧密贴切的研究成果%并通过专家访谈甄选出中小学生 课后体育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图 %#$ !E%-数据收集
罗发智%史思远%王东博 I>3XAQ2:% 02:0:D>A<% jA<M[3<MP3
Hale Waihona Puke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国家颁布的指导性文件和专家学者的观点 为依据"运用扎根理论以 ?C:C3%$E" 质性研究工具构建出初步的中小学生课后体育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 系"通过二轮专家调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服务基础!服务过程!服务成 效 ! 个一级指标"其下分为管理机制!经费保障!师资队伍!服务设施!服务内容!组织形式!服务时间!价值 取向!功能定位!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师认可 %" 个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出各指标的权重$ 关键词双减政策(课后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 B9:<M4:8;7A8>7;7;C:;N @;823O" [;462:@;823O" YdiA<O 382;77;9;A712 @;823O9" PA9;O 3< 82; M>:O:<MO31>@;<89673@>4MA8;O PD82;98A8;A<O 82;36:<:3<935;a6;789A<O 91234A79" 82:96A6;7>9;O M73><O;O 82;37DA<O ?C:C3%$E" W>A4:8A8:C;7;9;A712 833498313<987>18A58;7,9123349;7C:1;W>A4:8D53767:@A7DA<O 9;13<OA7D 91233498>O;<89E'2;67;4:@:<A7D;CA4>A8:3< :<O;a9D98;@NA9368:@:Q;O 8273>M2 8N373><O935;a6;78:<C;98:MA8:3<" A<O 5:<A44D82;;CA4>A8:3< :<O;a9D98;@ NA9;98AP4:92;O" :<14>O:<M%" 9;13<OA7D:<O:1A83799>12 A99;7C:1; 53><OA8:3<" 9;7C:1;6731;99" 9;7C:1;;55;18:C;<;99" 9;7C:1;13<8;<8" 37MA<:QA8:3<A4537@" 9;7C:1;8:@;" CA4>; 37:;<8A8:3<" 5><18:3<A437:;<8A8:3<" 98>O;<89F4:R;9" 6A7;<89F9A8:95A18:3<" A<O 8;A12;7F9A6673CA4EY<O 82;N;:M2835 ;A12 :<O:1A837:9A<A4DQ;O PD82;A<A4D8:12:;7A712D6731;99E ()*+,%-## )[3>P4;U;O>18:3<* i34:1D( A58;7,9123349;7C:1;W>A4:8D( ;CA4>A8:3< :<O:1A8379 中图分类号T#".--文献标识码Y--文章编号%""+ ,"$+/$"$$"# ,"%+# ,+ O3:%"E%*!.* ZHE1<R:E:99<E%""+ ,"$+/E$"$$E"#E"LL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第一条为促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工作评估。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另行开展。

各地和学校要把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第三条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条件保障、学生体质、监督检查等,以《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附表1,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将动态调整)为评估依据,逐项细化分解指标,全面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领域。

第四条评估采用等级评定,评定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满分为100分。

其中,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59分及以下为不合格。

第五条体育工作有特色,深化改革有成效,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有创新的学校,可以在评估中获得加分奖励。

第六条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定结果为不合格: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未按国家规定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未按要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如实上报数据的;评估中弄虚作假的。

第七条学校每年组织一次体育工作自评,对照《指标体系》的要求,逐项评分,并填写《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附表2),于每年10月31日前连同相关文件和佐证材料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要明确机构和专人负责自评工作,确保各项内容完整、真实、准确,客观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状况。

第八条省级及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学校体育工作自评情况进行复核,填写《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结果报表》(附表3,以下简称《审核报表》),形成评估工作报告,逐级上报,并公布复核结果。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第一条为促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工作评估。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另行开展。

各地和学校要把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第三条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条件保障、学生体质、监督检查等,以《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附表1,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将动态调整)为评估依据,逐项细化分解指标,全面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领域。

第四条评估采用等级评定,评定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满分为100分。

其中,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59分及以下为不合格。

第五条体育工作有特色,深化改革有成效,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有创新的学校,可以在评估中获得加分奖励。

第六条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定结果为不合格: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未按国家规定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未按要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如实上报数据的;评估中弄虚作假的。

第七条学校每年组织一次体育工作自评,对照《指标体系》的要求,逐项评分,并填写《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附表2),于每年10月31日前连同相关文件和佐证材料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要明确机构和专人负责自评工作,确保各项内容完整、真实、准确,客观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状况。

第八条省级及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学校体育工作自评情况进行复核,填写《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结果报表》(附表3,以下简称《审核报表》),形成评估工作报告,逐级上报,并公布复核结果。

中小学生体质测试标准

中小学生体质测试标准

中小学生体质测试标准体质测试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客观评价,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小学生体质测试标准是根据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和身体素质的发展特点,科学制定的一套评价标准。

通过体质测试,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为学校体育教学、学生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体质测试的内容。

中小学生体质测试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短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项目。

这些项目涵盖了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肌肉力量、心肺功能等方面,可以全面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二、体质测试的标准。

1. 身高和体重。

身高和体重是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别,制定相应的身高体重标准,一般采用身高体重指数来评价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

2. 肺活量。

肺活量是评价学生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体质测试中的重要项目之一。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别,制定相应的肺活量标准,一般以升为单位进行评价。

3. 50米短跑。

50米短跑是评价学生速度和爆发力的重要项目,也是体质测试中的重点项目之一。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别,制定相应的50米短跑标准,一般以秒为单位进行评价。

4. 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是评价学生爆发力和协调性的重要项目,也是体质测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别,制定相应的立定跳远标准,一般以米为单位进行评价。

5. 坐位体前屈。

坐位体前屈是评价学生柔韧性和身体协调性的重要项目,也是体质测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别,制定相应的坐位体前屈标准,一般以厘米为单位进行评价。

三、体质测试的意义。

1.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通过体质测试,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学校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制定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2.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体质测试不仅能够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也能够促进学生对自身健康的关注。

通过体质测试,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填表说明:
1.第6条:按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
高中每周2课时安排体育与健康课时;
2.第19条:体育教师数量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测算;
3.第22条:体育教师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每周计2课时,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含统计、整理、上报),每班每学年计8课时。

4.第25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达标情况,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测算;
5.第30条:上级教育部门拨付公用经费中,安排用于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比赛以及易耗体育器材购置费用数额和比例;
6.第32条:保留各年级《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登记卡》原件备查;
7.第34条:以各学段毕业年级学生测试结果为例。

加分条件:
1.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每年在一次校级运动会中,设计全体学生参加的项目;
3.每年组织不少于10次的校级单项体育比赛;
4.学校有体育代表队,每周训练不得少于两次,积极参加上级教育或体育部门组织的竞赛。

凡具备以上条件之一的每项加2分,最多加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