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观察水 教案设计
三年级科学上册 观察水教案 苏教版
观察水教学章节第三单元教学内容观察水第 1 课时教材分析《观察水》是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的第二课,学生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已经了解了水的许多性质和用途。
本课选择学生熟悉的水作为研究对象,就是要将学生脑海中的零星认识提升到水的内涵属性层次上,并且在概念提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认识物体的方法,使学生在初次进入“物质世界”领域时,能够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科学探究:1.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出水。
2.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水的发现。
科学知识:1.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2.知道观察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性质难点:选择用具,把水运到1米或更远的空桶中课前准备每组一套学生实验材料:牛奶、白醋、糖水、水装在无色透明的容器里,准备几根筷子用于品尝。
形状各异的容器、塑料袋、水。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1.师:猜猜看,老师手中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教师出示装有水的瓶子(不透明),晃动几下。
)2.学生猜测3.师:你为什么认为瓶子里装的是水(白醋、牛奶……)呢?生:摇动瓶子的时候发出了响声。
4.教师评价:你们说的都很有理有据。
无论是牛奶、水还是白醋等装在瓶子里摇动时都会发出声音。
要想知道瓶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呢?生:打开瓶盖,看一下。
生:闻一下。
……5.师:哪种种方法是最科学的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观察物体的方法。
如果4个烧杯分别装有牛奶、白醋、糖水和冷开水,你有什么办法找到冷开水?利用学生原有经验,让学生通过眼看、鼻闻、舌尝等方法,从4种液体中找到水,通过分析找水的过程来强化学生对水的基本性质的认识,归纳认识物体特征的一般方法。
即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
三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水》教案1 苏教版
《2. 观察水》教案教学目标:1、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出水。
2、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3、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4、知道认识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各种性质。
难点:选择用具,把水运到1米或更远处的空桶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牛奶、白醋、糖水等各种液体、流速板、滴管、加一点红色颜色的水、不同形状的容器。
学生准备:白开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竞赛活动:快速找出水。
1、出示几种液体,提出问题:这几杯液体中,哪一杯是水?你是怎么判断的?2、学生活动,汇报:要求说出自己的判断方法。
3、师生一起归纳认识物体特征的一般方法:鼻子:闻气味。
眼睛:看颜色、形状、大小等。
手:摸软硬、冷热、光滑与粗糙等。
耳朵:听声音。
舌:尝味道。
(特别提出:在认识不了解的物体时,不能先直接尝,要注意安全。
)二、学习新课:(一)观察水,描述水:1、仔细观察:桌上的这杯水是什么样的,把你的观察方法和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活动。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味道、透明的。
(二)认识液体的特征:1、游戏:给水搬家。
提出任务:把烧杯里的水搬家到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有什么现象?2、学生活动,交流。
3、小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流动的液体。
(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观察水》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观察水》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XXX《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的第二课《观察水》。
一、说教材《观察水》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的第二课。
本单元是在研究了“生命世界”内容的基础上,初次接触“物质世界”的内容,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水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水是组成世界万物的重要物质,可以说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水,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水虽然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观察水的活动就是尝试着利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活动,将学生脑海中的零星认识提升到水的内涵属性层次上,能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思维惯,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确立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认识物体的科学方法,会用多种感官(眼、鼻、舌、手等)多种方法来认识水。
会用自己的感官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
3.情感目标:在观察、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愿意与同伴合作,勇于交流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按照本课的教学内容,我认为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各种性质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选择工具,制订计划把水运到一米以外的空水槽中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三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水的性质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这会影响到学生科学的思维惯的形成。
基于这一点,在教学时,要注重科学的观察方法的指导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设计了猜谜、小组合作探究和运水比赛的活动,让学生在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的过程中,比较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掌握科学知识。
所需要准备的材料:雪碧、牛奶、盐水、水、油、白醋各一杯,烧瓶、大烧杯、袋子、水槽、量筒、量杯、粗细不同的管子,水桶等。
小学科学《神奇的水》公开课教案
小学科学(奇妙的水)公开课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的内容。
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从一般地认识水到了解水的许多特别性质。
由教师带着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及外表张力等奇妙现象。
并了解水的这些本事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一个比拟完整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2、使学生了解水的外表张力,了解外表张力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3、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培养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外表张力现象。
难点:认识水的外表张力。
(课前打算)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分别有操作员、记录员、整理员、纪律员、汇报员。
五、教具打算:硬币、烧杯、滴管、红墨水、大的塑胶盘子、曲别针、纸巾;(教学过程)一、设谜导入。
1、今天要上的这节课,你们的小手将要派上很大的用场。
因为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观察及动手做实验,了解一种物体的一些性质。
在做实验时,大家来比比看,看谁的小手最灵敏。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哪种物体呢?在这呀,老师设一个谜语给大家猜猜,只要你们把谜底猜出来,就能了解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是什么物体。
〞猜谜:一种好东西,无色又无味,用手抓不住,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谜底:〔水〕二、探究新知。
师:世界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
在一般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与水接触。
如吃饭、洗澡等等。
可大家对水的了解有多少呢?有谁来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水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致辞。
学生1:水是没有颜色的,透明的。
学生2:水是没有味道的。
导入:同学们刚刚所说的都是水的一些根本性质。
其实呀,水除了这些性质外,还有其他的性质,今天我们就通过观察及做实验,认识水的其他性质。
1、认识毛细现象。
师: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我们做个实验,看看水往哪里流?实验打算:打算好小组用的红色水及纸巾,每个小组桌上放一杯红色水、一张条形纸巾。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3.2 认识液体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上3.2《认识液体》教案展示流动的沙图片,解释:沙在沙漏中快速流动,但它是由微小的沙粒构成的,每一粒流沙都是固体,因此流动的沙是固体。
二、不同液体性质的比较展示四种液体:水、油、蜂蜜、牛奶,这四种液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用眼睛观察它们的颜色、透明度和流动性,用鼻子闻液体的气味,找出它们的特点并记录。
观察记录:得出结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流动性。
教师总结:不同液体在颜色、气味、透明度等方面有所不同;液体的共同性质是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流动性。
三、液体流动速度的比较展示四种液体:水、油、蜂蜜、牛奶,这四种液体谁的流动速度最快?实验步骤:(1)将板子按照下图所示进行摆放,然后在板子上端的同一直线上,分别滴下四种液体。
(2)观察四种液体的流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注意事项:几种液体应该同时倾倒。
下面要用盘子接住,防止液体流到桌面上。
观看实验视频《液体流动速度的比较》实验记录:流动速度:水>牛奶>食用油>蜂蜜思考、记录、讨论、总结思考并猜测答案。
实验并记录速度。
通过观察记录使学生明白不同液体在颜色、气味、透明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液体流动的速度是不同的。
(1)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3)将一定量的水分别倒在不同容器里,再倒入量筒中测量它的体积。
观看实验视频《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实验结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五、比较不同液体的质量实验材料:电子天平、量筒或量杯、同样大小的小烧杯、水、油等。
实验步骤:(1)利用量筒或量杯分别测取50毫升的水和油,分别倒入相同型号的小烧杯中。
(2)用电子天平比较两杯液体的质量。
(3)对测量的数据进行记录。
实验结果:实验分析:由电子天平的读数可知,相同体积的油比水要轻一些。
实验结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质量。
相同体积的不同液体的质量不同,本实验中相同体积的油比水轻一些。
《观察水》作业设计方案
《观察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本设计方案针对小学三年级科学课程设计,主题为“观察水”。
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也是我们生活所必须要关注的。
通过观察水,让学生认识水的特性、作用以及水的循环等知识,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水的特性、作用和水的循环过程。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进行观察实验,记录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珍惜水资源。
三、教学内容:1. 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性强等。
2. 水的作用:生命之源、清洁、消暑等。
3. 水的循环: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
四、教学重点:1. 观察水的特性;2. 记录和分析观察结果;3. 了解水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2. 观察实验;3. 小组合作;4. 讨论交流。
六、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水的特性;2. 学习: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特性,并记录数据;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欣赏水资源的重要性;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观察水的心得体会。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实验记录:准确、详细;2. 观察结果分析: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3. 心得体会:理性、感性结合。
八、参考资料:1.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 《自然和科技》杂志;3. 互联网资源。
九、教学设计说明:1. 本设计方案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2.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
十、总结:通过本设计方案的实施,希望能够让学生对水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让他们从小学习珍惜水资源,为未来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三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观察水-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观察水》教案设计一、教材简析“观察水”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物质世界板块的一个组成部分,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第三单元第二课,再整个单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一节“生命离不开水”的深化与具体化,又为后面观察研究水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课面向的是三年级的学生,该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对水的特征和性质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尚上升到属性层次的概念。
在学生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已经了解了水的许多性质和用途。
但脑海中对水的认识是零星的:人要喝水,动物、植物也是离不开水的。
但还不能很好的用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如:看、闻、尝、摸等来观察水、描述水。
所以,本课的教学要建立从浅显地看到细致地观察的转变框架,使学生通过本课的教学,对科学观察事物有一个质的飞跃。
本课选择学生熟悉的水作为研究对象,就是将学生脑海中的零星认识提升到水的内涵属性层次上,并且在概念提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认识物体的方法,使学生在初次进入“物质世界”领域时,能够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形成思维的习惯。
本课结构表现为常用的引导认识思路,即由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归纳认识事物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特点及属类——液体的特征。
本课在介绍水属性的同时也培养的学生运用看闻摸尝等方法观察物体的能力。
培养的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用什么样的观察方法可以从三杯装有白醋、糖水、水的透明液体中找到水”提出闻、尝、摸的观察方法。
2通过用“看、闻、尝的方法观察水”的小组活动发现水的特征: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3通过观看瀑布的视频以及用两个空杯往返倒出水来模拟瀑布的活动这两个活动发现水的运动特征:会流动。
4通过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探讨水的形状,最后总结出: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5通过讨论“”寻找生活中其它会流动且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总结出具有这一特征的一类物体统称为液体。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各种性质。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实验教案(上)
二、给常见材料分类
1、提问: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常见材料,你能给它们进行分类吗?
2、学生讨论、进行分类。
3、学生汇报分类结果。
4、讲述:材料的分类方法有许多,人们一般把材料分为两类: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是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不是直接来自于大自然,而是经过加工处理的,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如纸、铁、玻璃和塑料等,它们是人造材料。
神奇的水会爬的水会团结的水会喷射的水会托举的水神奇的水会爬的水会团结的水会喷射的水会托举的水神奇的水会爬的水会团结的水会喷射的水会托举的水溶解溶解溶解演示实验观察演示实验观察演示实验观察了解水的各种有趣现象毛细现象了解水的各种有趣现象毛细现象了解水的各种有趣现象毛细现象溶解现象溶解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现象水的压力和浮力
7、提问:谁来归纳一下塑料的优点呢?
8、小结:塑料物品大多数比较轻便、色彩鲜艳、强度高、经久耐用,而且价格便宜,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
实验结论
塑料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明白合理恰当地使用塑料制品。并且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校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科学
实验课题
观察植物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观察)
教学目标
1、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2、能按一定的标准给植物排序和分类。
3、初步了解植物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
4、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
5、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
6、意识到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科学《神奇的水》教案
神奇的水新城学校赖小艳教学内容:《神奇的水》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3 课,本课与《观察水》共同组成对水的认识。
在《观察水》一课,学生已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两种神奇现象,并了解水的这些本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现象。
2.了解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描述水的其他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水能够产生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
教学难点:注意观察与操作的细致;尊重实验过程数据的真实性。
教学准备:1.记录单两份、实验用品硬币、墨水、滴管、烧杯、培养皿、载玻片(玻璃板)、粉笔、回行针、海绵一块。
教学过程:一、认识“团结”的水——水的表面张力现象1.实验演示,揭示探究问题谈话导入:同学们平时你看到的水是什么样的呀?(1)猜一猜:回形针呢?(出示幻灯片回形针)你猜猜它能浮在水面上吗?(生回答不可以)(2)动手放一放:把发给同学们的的别针分别放入水里试一试(发现都沉在水底)(3)教师演示:老师可以让这个回形针浮在水面上呢,请看,教师边解说边做实验:弯折其中一枚会形成成90°直角,把另一枚完好的回形针放在上面轻轻的把回形针放入水中然后轻轻(强调轻轻)的移开弯折过的回形针,看,它浮在水面上了,用另一种回形针也做一做。
(4)请几位学生们演示。
(5)哇,原本沉在水底的回形针竟然可以浮在水面上,多么神奇啊!(板书课题:神奇的水)2.说一说: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原本沉下去的回形针浮在水的表面呢?其实呀,是“水的表面张力”(板书)同学们想不想来研究研究到底什么是“水的表面张力呢”?3.动手实验:硬币装水(1)教师出示一枚硬币,和一个瓶盖,请问这两个哪一个能装水呢?今天我就用硬币来装水,你们说能不能?(2)演示用滴管给硬币滴水:胶头滴管的使用。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8观察水》(2)-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观察水一、教学目标:知道认识物体可用看、闻、尝、摸等方法。
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让学生知道,不了解的液体,不要轻易摸,也不要轻易尝。
二、教学重点重点:运用科学方法认识不的各种性质。
三、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什么东西越洗越脏?(水)学生猜测,教师引导。
出示四个装满液体的杯子,分别装有牛奶、醋、糖水和水,你有什么办法找到水?学生讨论并动手操作。
学生汇报本组方法。
小结:认识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是:先用眼睛看,再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不了解的物体,千万不能随便闻和尝,以免对我们的身体造烦恼伤害。
(二)观察水,描述水观察实验:仔细观察桌上这杯水是什么样的,把你们的观察方法和结果填在“记录表”中。
学生组内观察并记录。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强调看哪一组选用的方法最多,对水的描述最详细。
师生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
(三)认识液体的特征观察实验:用一个有洞的塑料口袋装水,水从破口处流出。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水在流动)实验:让塑料袋里的水流进容器中,再把容器中的水分别倒入其他形状的容器中。
提问:水可以变成哪些形状?水有固定的形状吗?讲解: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像具有水这样特点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液体。
水就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四)填写练习册,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水,把自己发现的水的神奇之处记下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认识空气单元知识点1. 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 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 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简里会看得更清楚。
4. 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液体》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液体》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液体》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液体的特点、液体的不同状态以及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液体这个概念,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逐步发展,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的特点,掌握液体的不同状态以及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液体的特点、液体的不同状态以及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教学难点: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液体的特点。
2.实验教学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液体的不同状态和相互作用。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液体物品(如水、牛奶、橙汁等)、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滴管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用于记录实验现象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液体物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液体?液体有哪些特点?呈现(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液体的特点,如流动性、不可压缩性等。
2.教师讲解液体的不同状态,如液态、气态和固态。
操练(15分钟)1.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学生动手操作,记录实验现象。
巩固(10分钟)1.教师提问: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原理?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讲解。
拓展(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河流与湖泊》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河流与湖泊》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的第12课《河流与湖泊》,主要介绍了地球上的河流与湖泊,包括它们的形成、特点、作用以及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到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培养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河流与湖泊的概念、形成和特点。
-掌握河流和湖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河流与湖泊的形成、特点和作用。
-河流和湖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河流和湖泊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身边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河流和湖泊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其作用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
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还较薄弱。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具体的例子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将地球的图片或投影呈现给学生,引发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兴趣。
2.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吗?有哪些地方是水?我们平时见过哪些水的形态?-学生:(举手回答)海洋、江河、湖泊、雨水等。
-教师:非常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地球上的水资源——河流与湖泊。
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张地球图片,看看地球上有哪些水的形态?二、呈现知识点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方式,介绍河流与湖泊的概念和特点。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这是河流,你们看到了吗?它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流。
再看看这张图片,这是湖泊,它是一片静止的水域。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没有河流和湖泊?2. 学生观察与思考:-教师:请你们观察一下这张图片,看看里面有哪些是河流,哪些是湖泊?-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那个是湖泊,很大很深。
三年级科学上册 神奇的水 2教案 苏教版
师小结:水有浮力。物体放入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则物体就可以浮起来,如果小于自身的重力,则就会沉下去。
4.你知道水还有其他什么本领吗?
三、水溶解物质的性质探究。
1.动动手:把方糖放入水中,观察方糖的变化。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科学探究:1.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描述水的其他性质。
科学知识:1.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溶解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了解水的其他本领。
2.了解毛细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
难点: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课前准备
塑料杯、烧杯、砝码、方糖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认识水的压力。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神奇的水的两个神奇的地方,就是水会自己向上爬,水还会像人一样团结在一起。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水的神奇。
神奇的水
教学章节
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
神奇的水
第2课时
教材分析
《神奇的水》是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的第三课,与《观察水》共同组成对水的性质的认识。《观察水》一课学生已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物理性质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一课,教师要带领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通过研究活动,总结出水的特点和它的四个神奇之处,再联系《观察水》中学生对水的物理性质的了解,让孩子们对水的性质Biblioteka 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板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9神奇的水》-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神奇的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以学生动手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辨识水的特征,了解水的毛细现象与表面张力现象。
难点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实验,从实践中引出真理。
三、教学准备: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一)会“爬”的水。
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
大家看到了什么?(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
你看到了什么?(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二)会“团结”的水。
师: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
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小组实验。
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滴完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
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
为什么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还能再装下几枚曲别针,装入曲别针后,杯面上的水为什么会鼓出来但是又不会流下来?师小结: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苏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3.2认识液体 (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上3.2《认识液体》教案落下。
展示流动的沙图片,解释:沙在沙漏中快速流动,但它是由微小的沙粒构成的,每一粒流沙都是固体,因此流动的沙是固体。
二、不同液体性质的比较展示四种液体:水、油、蜂蜜、牛奶,这四种液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用眼睛观察它们的颜色、透明度和流动性,用鼻子闻液体的气味,找出它们的特点并记录。
观察记录:得出结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流动性。
教师总结:不同液体在颜色、气味、透明度等方面有所不同;液体的共同性质是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流动性。
三、液体流动速度的比较展示四种液体:水、油、蜂蜜、牛奶,这四种液体谁的流动速度最快?实验步骤:(1)将板子按照下图所示进行摆放,然后在板子上端的同一直线上,分别滴下四种液体。
(2)观察四种液体的流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注意事项:几种液体应该同时倾倒。
下面要用盘子接住,防止液体流到桌面上。
观看实验视频《液体流动速度的比较》实验记录:思考、记录、讨论、总结思考并猜测答案。
实验并记录速度。
通过观察记录使学生明白不同液体在颜色、气味、透明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液体流动的速度是不同的。
实验材料:材料:量筒或量杯、烧杯、水等实验步骤:(1)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3)将一定量的水分别倒在不同容器里,再倒入量筒中测量它的体积。
观看实验视频《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实验结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五、比较不同液体的质量实验材料:电子天平、量筒或量杯、同样大小的小烧杯、水、油等。
实验步骤:(1)利用量筒或量杯分别测取50毫升的水和油,分别倒入相同型号的小烧杯中。
(2)用电子天平比较两杯液体的质量。
(3)对测量的数据进行记录。
实验结果:实验分析:由电子天平的读数可知,相同体积的油比水要轻一些。
实验结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质量。
相同体积的不同液体的质量不同,本实验中相同体积的油比水轻一些。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河流与湖泊 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河流与湖泊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原因;3. 能够简单描述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环境。
教学准备1. 课本《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 大型投影仪;3. 地图或图片素材;4. 视频资源。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 (5分钟)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河流和湖泊的生态影片,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呈现概念 (10分钟)1. 制作幻灯片展示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和特点;2. 在展示过程中,鼓励学生思考并提问。
深入研究 (15分钟)1. 给学生阅读材料,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原因;2. 通过地图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河流和湖泊的特点;3. 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河流和湖泊的相互关系。
知识巩固 (10分钟)1. 分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回答一些问题,例如:- 你家附近有哪些河流或湖泊?- 河流和湖泊对人们有什么作用?- 河流和湖泊的水质有什么区别?2.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观点并互相交流。
拓展延伸 (15分钟)1. 大家一起观看关于某个著名河流或湖泊的短视频,例如长江或太湖;2. 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宝藏——河流和湖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总结归纳 (5分钟)与学生共同总结所学内容,并强调河流和湖泊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它们的责任。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对河流和湖泊的认识,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它们的想法。
教学反思教案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河流和湖泊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案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河流和湖泊的特点和重要性。
同时,通过引导思考和小组讨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
课后作业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保护河流和湖泊。
新苏教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第12课河流与湖泊
新苏教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第12课河流与湖泊精品文档用心整理河流与湖泊【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地球上的水资源》的第一节课,初步认识水资源,认识不同的水域的特点,了解河流与湖泊的形成原因,为学生后面研究地下水,海洋等知识,打下基础。
在实验探究中,自主找到答案,体验研究的乐趣。
【学情分析】通过两年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惯尚未养成。
还应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蓄水量不同的水域2.了解河流与湖泊对生命的重要性科学探究: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河流与湖泊形成的原因科学态度:1.培养孩子善于提出问题,并积极地去寻求答案的能力2.积极主动地承受经证实的结论和重新考虑本人的认识科学、手艺、社会与环境:1.知道水资源的重要性,学会尊重生命和环境,保护水资源2.能够通过研究,观察生活周边的河流与湖泊【讲授重点】通过模拟实验,了解河流与湖泊的形成过程【讲授难点】河流与湖泊模型的制作【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河流与湖泊的图片、视频,模拟河流湖泊的模型学生材料:制作模子的材料精品文档专心整理【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小动画(视频),看完后,你们能告诉老师我们今天要学什么吗?生:水、河流、湖泊2.师:我们本日就是要进修河流与湖泊(板书)师:水资源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河流与湖泊,谁能帮我们介绍一下?生:学生介绍二、淡水资源的多样性1.师:老师这里有几种不同地方的水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并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点(京杭大运河、瘦西湖、池塘、水库图片)生:形状不同,水量不同,形成方式不同等2.师: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观察水教案与反思
2.观察水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前进学校史爱东整理:江苏贝成科学工作室拜永兵【教学目标】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来观察研究水的性质,并通过比较方法认识水与其它液体的不同之处。
2.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3.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尊重他人、敢于发表意见,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水是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牛奶、白醋、糖水、油、清水、筷子(每人一根)、透明玻璃、毛玻璃、一次性塑料杯若干。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提问:从小到大你们认为水是什么样的。
(板书水)生:思考后回答2.师:猜猜看,老师手中有两个瓶子,里面分别装的什么?(教师出示不透明的两个瓶子,里面分别装着水和沙子)生:根据摇动瓶子的时候发出声音的不同,找到装着水的瓶子3.师:提问:你为什么认为装的是水(白醋、牛奶.........),要想知道瓶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办?生:打开瓶盖,看一下、闻一下。
4.师:这么多的方法,哪那种方法最科学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观察(板书)水的方法。
5.桌子上面分别有:牛奶、白醋、糖水、温开水、冷开水。
(注意:对不了解的物体千万不能随便闻或尝,以免对我们身体造成伤害。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辨别出每一杯的液体到底是什么?用最短的时间讨论出最科学、最合理的观察顺序。
生:讨论回答6.师:根据讨论的方法教师演示其中一种方法。
首先,用眼睛看(因为我们都知道水是没有颜色)发现牛奶跟其他四杯液体不一样,所以我们先发现了牛奶。
剩下的四杯液体判断跟水一样。
然后,我们用鼻子闻,发现了醋(因为我们平常喝的水闻起来是没有气味的)(注意:任何需要闻的液体或气体都要鼻子前下方5——10厘米处,用手在装有气体或液体容器的上方晃动,使其加快空气的流动,这样才不能伤害到我们身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2、通过比较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
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
3、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矿泉水,牛奶,池塘水、有色饮料等(粘的液体),透明玻璃、毛玻璃。
分辨演示: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
教学活动建议:从幼儿园到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已了解了水的许多性质和用途。
本课选择学生熟悉的水作为研究对象,就是要将学生脑海中的零星认识提升到水的内涵属性层次上,并且在概念提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认识物体的方法,使学生在初次进入“物质世界”领域时,能够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本课的教学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归纳认识事物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特点及其属类——液体的特征,并采用竞赛活动的形式巩固学生对液体特征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矿泉水。
这里面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如果没有水我们能活多久?关于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水里面有很多秘密,想知道吗?你想怎样来研究水的秘密?
板书各种感官的名称。
引入课题板书:观察水。
二、用感官观察水
有这么多的方法,谁能安排一个合理的观察顺序?为什么这样安排?
现在,请两个同学一起来观察这杯水,它是什么样的?记在同一张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
学生实验,师巡视。
汇报观察结果。
师选择性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等相关的学生用语。
三、再用感官,应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
同学们运用鼻、舌、眼睛、耳朵、手发现了很多水的一些秘密,你想发现更多的水的秘密吗?
出示牛奶,有色饮料等,它们与水一样吗?只要比一比就能发现水的更多秘密。
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
请大家拿出牛奶、有色饮料等,比一比。
水是怎样的。
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出示玻璃、毛玻璃等,它们与水一样吗?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透明)
请大家拿出玻璃、毛玻璃等,比一比。
水是怎样的。
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总结:谁能说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气味的东西。
)
通过比较,我们学到了更多的水知识。
再比一次,同样是水,矿泉水和池塘的水有什么不同?(认识周围的水环境,了解水污染的一些情况。
)
四、区分常见液体中的水
今天我们研究了水,现在能把水找出来吗?大家试试看。
出示: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
学生上讲台找一找,说说理由。
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可以直接闻或尝?
五、拓展
实验探究水滴大小与流动快慢的关系。
分别将1滴、2滴、3滴、4滴、5滴水滴在塑料盘的同一“起跑线”上,慢慢倾斜塑料盘到一定角度,看看哪种水滴跑得快?
观察实验并思考:
为什么要等到滴完再掀动塑料盘?为什么要滴在同一“起跑线”上?
五、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
我们用到了哪些自身上的器官?怎样研究水的?
人身上的器官真奇妙,我们应爱护自己的身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