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蝉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蝉》实用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蝉》实用教学设计

《蝉》实用教学设计涡阳八中臧文清【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猜一下:下面说的哪一种昆虫?(1)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

(2)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

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

(3)天热爬上树梢,总爱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说知道知道。

是“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专门介绍蝉这种昆虫的说明文,去多方面地了解这位夏天的“歌者”。

【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筛选主要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

2、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

3、学习法布尔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对生命的关爱之情。

【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又译作《昆虫的故事》)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

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这与作者长期接触大自然和喜爱文学,酷爱诗歌分不开。

少年时期的法布尔家境贫苦,为了帮助贴补家用,便担当起给人放鸭的劳动。

正是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少年法布尔爱上了昆虫研究这一行。

【作品简介】《昆虫的故事》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散文集,它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蝉》就是其中的一篇,课文选了文章中的两部分。

《昆虫的故事》问世以后,法布尔就成为蜚声世界的科普读物作家,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和热爱。

他的故居和实验室现已建成法布尔纪念馆。

法布尔有一句名言:“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

”这话是他成功的秘诀,也会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背景链接】《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

“蝉和蚁”为《伊索寓言》里的蝉证名:蚂蚁霸占蝉在树枝上凿的“井”,还吃蝉尸甚至奄奄一息的蝉。

“蝉的音乐”说明蝉鸣不是呼唤同伴,因为同伴在近旁,点燃装满火药的土铳说明蝉是聋子。

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初中语文《蝉》教案

初中语文《蝉》教案

初中语文《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蝉的生活习性,理解蝉的外形、发育过程和生存方式的描述,掌握一些昆虫学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蝉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发育过程和生存方式。

2. 教学难点:蝉的外形特征和发育过程的描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蝉的生活习性,提取关键信息。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蝉的外形特征、发育过程和生存方式,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结果,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蝉的生活习性中,体会自然界的神奇和生命的顽强。

6. 总结拓展:总结蝉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昆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蝉的生活习性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蝉》2. 蝉的图片:展示蝉的不同发育阶段和外形特征。

3. 昆虫学知识资料:辅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知识。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分享精神。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蝉》是一篇富有知识和趣味性的课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蝉的生活习性,还能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年级语文上册《蝉》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蝉》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提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蝉》中,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小生命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寻答案。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示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成语和精彩语句。
2.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分析作者观察蝉的过程,以及作者对蝉的赞美和思考。
3.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和典故,如“蜕变”、“薄翼”、“饮露”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
a.选择题:判断下列关于课文《蝉》的表述,正确与否?
b.简答题:请简要描述课文《蝉》中作者对蝉的态度和观点。
c.创作题:请以《蝉》为题材,创作一首诗歌或一篇散文,表达你对生命的感悟。
4.教师总结:通过学习《蝉》,我们认识到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要尊重自然、热爱生活,珍惜时间,努力拼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追求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选择一种昆虫或植物,详细了解其生命周期、生活习性等,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观察报告。要求:报告内容真实、具体,能够体现出你对生命的尊重和自然的热爱。
4.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作者为什么会对蝉的生命周期感到惊讶?蝉的一生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课文中的蝉具有哪些特点?
b.作者对蝉的态度是怎样的?
c.从蝉的生命周期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5.跨学科融合,拓展视野:结合生物学、环境保护等学科知识,拓展学生对蝉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态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蝉》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蝉》教案

19 蝉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蝉的鲜为人知的科学知识。

2.体会作者所说的“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月阳光下的享乐”所包含的感情。

3.学习本文生动活泼、轻松诙谐、充满情趣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对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探索自然界的奥秘,认识生存和进化的规律,维护生态平衡,建立与自然相和谐的新文明是我们的使命。

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蝉》,试着对蝉这种昆虫有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作者介绍:法布尔(1823-1915),法国生物学家、昆虫学家、文学家。

身为现在昆虫学与动物行为学的先驱,法布尔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的研究而闻名,雨果称他为“昆虫界的荷马”。

作品有《昆虫记》《阿维尼翁的动物》《橄榄树上的伞菌》等。

(三)写作背景介绍:法布尔买下了塞里尼昂的荒石园,并一直居住到逝世。

这是一块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儿还有他的书房、工作室和试验场,能让他安静的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的投入到各种观察与实验中去,可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地。

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四)字词积累:1.语音金蜣巷道臃肿涂墁徘徊皮鞘纤维喧嚣媲美2.语义臃肿:形容身体或衣着过分肥大,转动不灵。

小心谨慎: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小心,留心。

庞然大物:指高达笨重的东西。

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实际上很虚荣的事物。

庞然,高达的样子。

灭顶之灾:指被水淹死。

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灭顶,水漫过头顶。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蝉》优秀教案

《蝉》优秀教案

《蝉》优秀教案《蝉》教案篇一一、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并理解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二、教学难点了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背诵三首古诗【目标展示】感悟并理解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了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新知研习】一、学习《蝉》虞世南(558,638),唐代诗人、书法家。

能文辞,工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法家。

2.诵读、探讨(1)从“饮清露”、“出疏桐”中可以看出蝉具有什么品质?(生性高洁,栖高饮露)(2)“高”有哪些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3.背诵这首诗二、学习《孤雁》1.简介写作背景2.反复诵读并讨论(1)“不饮啄”的原因是什么?(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执着的精神。

)(2)“谁怜”包含什么感情?由此体会诗人对孤雁的感情。

(诗人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3)野鸦与孤雁的叫声有何不同?体会这两种鸟的象征意义。

(野鸭象征着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诗人以孤雁自比)3.感悟理解并背诵全诗三、学习《鹧鸪》1.简介写作背景郑谷(约851,约910),唐代诗人。

少颖悟,7岁能诗,世称郑都官。

2.诵读探讨:(1)整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情绪?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鹧鸪的外形体貌和习性。

第二联借写鹧鸪开始刻意营造一个独特的意境,渲染一种惆怅凄切的气氛。

第三联借人情写物象,借助于佳人的身心感受,烘托了鹧鸪啼鸣的凄切。

尾联又进一步从环境的角度加以渲染,使全诗所营造的悲凉氛围和伤感情调达到了极点。

这首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2)了解颔联“青草湖”、“黄陵庙”的典故,并仔细品味颔联。

(3)体会并背诵。

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篇二一、理解分析第一段(注意:1、结合朗读;2、指导督促学生做好字句解释的笔记)(一)请学生说句子大意,间以师生质疑、释疑,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选择词典中的义项。

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优秀3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优秀3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蝉(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蝉(教学设计)

第21课《蝉》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蝉的特征和生命简史,把握蝉的习性,梳理说明思路。

2.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品味文章既准确又生动的语言。

3.感受作者人文情怀,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重点难点】1.了解蝉的特征和生命简史,把握蝉的习性。

2.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感受作者人文情怀。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诗歌诵读朗读下面一首小诗,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道别我对蝉说:他日再见,要待来年。

蝉对我说:他日重逢,要等来生。

2.导入新课一只蝉从幼虫羽化而来,通常需要在地下蛰伏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破土而出飞上高枝,寿命也只有一个夏天。

蛰伏、破土、解脱。

小小的金蝉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用一生换来短暂的高歌。

正因为早已悟了岁月,蝉,才会朝吟晚歌,激情奏响夏日绝唱。

千百年来,蝉入诗入画入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科普说明文《蝉》,了解关于蝉的更多的奥秘。

二、知识简介1.作者简介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无法效仿的观察家”(达尔文语)。

他的著作《昆虫记》又译为《昆虫世界》《昆虫的史诗》《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

《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

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2.作品简介《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中国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昆虫记》是科学与文学结合的典范。

作者法布尔不满足于仅仅记录昆虫的生活,他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

他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昆虫记》不仅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的生活折射出人类世界。

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三篇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重点)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难点)3.细读课文,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的科学方法。

(重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提问1: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 ,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 ,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

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建穴,第57段写伺机出穴。

第三层(第811段) ,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

这一层次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

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

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 ,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 ,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蝉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蝉教案》

19 蝉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品味、批注等方式,弄清蝉的习性和成长规律,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新学期开学之前,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炎热烦闷的夏天。

每到夏天,在某个不经意的午后,我们可以若隐若现地听到窗外知了的鸣叫,它仿佛在提醒着我们夏天的炎热,增加我们的烦闷感。

那么有谁知道知了,也就是蝉的生长过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蝉的课文。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

法布尔童年时代就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

他在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

他一生不知疲倦地从事着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昆虫记》不仅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的生活折射出人类世界。

法国剧作家罗斯丹评价法布尔说:“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般的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的去观察,像诗人一般的去感受和表达。

”2.背景资料法布尔买下了塞里尼昂的荒石园,并一直居住到逝世。

这是一块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儿还有他的书房、工作室和试验场,能让他安静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观察与实验中去,可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地。

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3.知识链接蝉,古称蜩(tiáo)、蚱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蝉》教案
(1)对蝉喻人写作手法的深入理解;
-难点解释: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作者如何将蝉的生长过程与人的成长、奋斗联系起来,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讨论来突破。
(2)课文中生僻词汇和复杂语句的理解;
-难点解释:如“蜕皮”、“噪声”等词汇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生僻,需要通过实物展示、语境解释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3)从课文中提炼出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界的赞美;
4.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生能够品味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学会欣赏和创造美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从蝉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顽强与可贵,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生命的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蝉的生长过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例如:课文中描述蝉从幼虫到成虫的蜕变过程,以及其在夏季的“噪声”中所扮演的角色。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蝉》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觉得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夏天蝉鸣的声音,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很活跃。但在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蝉的生长过程理解不够深入,可能是我讲述得不够详细,也可能是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不太感兴趣。
在讲解蝉喻人写作手法时,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人生哲理。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修辞手法应用的训练。
(2)分析蝉喻人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借蝉传达的人生哲理;
-例如:通过对比蝉的短暂生命与人的寿命,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学习并运用本课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写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蝉》
-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学生往往容易停留在表面的词句理解,难以挖掘课文的深层含义。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如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等。
-生词和短语的记忆与运用:部分生词和短语在生活中使用频率较低,学生难以记忆和运用。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记忆技巧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提高运用能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蝉鸣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蝉的生命周期、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蝉在自然界中的意义。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现自然之美,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修辞手法,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增强学生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4.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蝉》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蝉》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蝉》。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把握作者对蝉的观察和感悟。
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手法,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蝉的生命周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蝉》教案
7.情感态度培养: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生命,关爱生态环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蝉》,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文章主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培养批判性思维。
2.生字词学习: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蜕变”、“聒噪”等。
3.作者及背景介绍:了解作者法布尔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生命的热爱。
4.分析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蝉的生命周期,探讨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5.语言特色分析:学习文章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语言艺术。
6.课堂讨论与交流:围绕文章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培养表达和交流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蝉的生命周期、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情感态度培养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能体会到作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此感触不深。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去观察大自然,感受生命的奇妙,从而加深他们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之情。
-情感态度的引导: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是教学的难点。
-生命周期的理解:学生对蝉的生命周期可能缺乏直观认识,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初中语文蝉的教案

初中语文蝉的教案

教案:《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词,了解蝉的生活习性,掌握蝉的发育过程;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精神;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生词的认识和理解;2. 蝉的发育过程和特点;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1. 蝉的发育过程的的理解;2. 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的激发。

教学准备:1. 课文《蝉》的PPT或黑板;2. 相关蝉的图片或视频;3. 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询问学生对蝉的了解;2. 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蝉》。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2.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回答;3.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讲解。

三、学习生词(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记忆;2. 教师挑选几个重点生词,解释并让学生造句;3. 学生互相交流,巩固记忆。

四、了解蝉的发育过程(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蝉的发育过程,展示相关图片;2.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蝉的发育特点;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3. 教师布置作业,提醒学生注意保护自然生物。

六、课后作业(回家作业)1. 抄写本节课的生词;2. 阅读相关文章,了解蝉的生活习性;3. 观察身边的自然生物,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蝉》,让学生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和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语文《蝉》教案(优秀11篇)

语文《蝉》教案(优秀11篇)

语文《蝉》教案(优秀11篇)《蝉》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蝉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2、对蝉有探究兴趣,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蝉的认识。

活动准备1.乐幼教课件-照片:蝉2.乐幼教课件-声音:蝉。

声音活动过程一、导入课件声音演示:听听谁在叫,引起幼儿兴趣。

播放《蝉》的叫声,听一听,是什么叫声?猜猜是谁?二、展开1.课件-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蝉》(1)蝉是什么样子的?(黑褐色)(2)蝉的头上有什么?(头上有一对复眼,一对短短的触角,嘴像针是一根空心的管子。

)(3)背上有什么?(背上有两对薄而透明的翅膀。

)(4)身体下面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三对足。

肚子是一节一节的。

)2.师幼讨论,蝉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雄蝉在夏天发出“知了、知了”的声音,这种声音是蝉的翅膀振动发出的。

)三、结束讨论:蝉生活在哪里?吃什么?(蝉生活在树上,靠吸树枝里的汁生活,所以它危害树木,是害虫。

)语文《蝉》教案2一、激趣解题,明确目标。

1.教师谈话:在生活当中你都会遇到你“最敬佩的一种行为”或“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用演讲的方式来畅谈。

2.自由发言:说说什么是“演讲”,怎样才能搞好演讲。

3.师:介绍演讲的特点,讲解演讲的技巧。

4.自主发言,说说你对这种行为和习惯的认识和理解。

二、观图,分析图意。

1.看图,说出主要意思。

2.拼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或景物,“最敬佩的一种行为”“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3.哪些是非讲不可?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5.想后:结果会怎样?三、明确演讲要求。

1.设计演讲要注意的'三点。

①想好演讲的内容。

(我敬佩的行为是什么,为什么要敬佩,怎样敬佩,我看不惯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看不惯,怎样改变这种现象。

)②列提纲,安排演讲思路。

③根据自己特长:选合适的表达方式。

(语言流畅,态度自然大方,有感情。

)2.同桌交流,互相启发,完善演讲准备。

四、小组畅谈,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畅谈。

《蝉》教学设计

《蝉》教学设计

《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蝉》,培养学生对于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对于生命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的理解和认同。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4. 发展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教学内容:《蝉》一课文阅读和理解。

2. 教学重点:学生对于课文中蝉的形象、神态和行为的描写和理解。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蝉的形象,引起学生对于蝉的好奇心和兴趣。

随后,提问学生对于蝉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导读(10分钟)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猜测关于蝉的一些特点和行为。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进行回答,并在回答过程中启发学生对于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3. 阅读与理解(30分钟)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蝉》一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讨论,回答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蝉的形象、神态和行为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5. 写作练习(20分钟)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观察和描写能力,写一篇关于蝉的短文。

鼓励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蝉的外貌、鸣叫和行动,培养学生对于细节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6. 朗读和分享(10分钟)邀请学生朗读自己的短文,并让他们相互分享各自写的内容。

通过朗读和分享,促进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发展。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关注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

3.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和写作成果来进行评价和反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蝉》教案2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蝉》教案2

《蝉》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说明对象蝉的生长特点与习性。

2.通过小合作或者个人探究,把握本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3.体会作者感人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清说明对象蝉的生长特点与习性。

2.体会作者感人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探究精神。

难点:通过小合作或者个人探究,把握本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精品课件】出示:垂緌(r 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同学们,屏幕上显示的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所写,读完以后你们能猜出诗歌描绘的是哪种动物吗?对,这种动物就是蝉,大家对他一定很熟悉,每到盛夏,它们便占据了整个从城市到农村的大树小树,给夏日的人们送去充满活力的歌声。

世界昆虫学家法布尔在亲身观察的基础上为读者奉献了一部昆虫史诗——《昆虫记》,其中就记载了有关蝉的相关介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蝉》,来认识一下这种有趣的昆虫。

二、初读感知【精品课件】1.作者介绍。

法布尔,法国人,出生于1823年,逝世于1915年,活到92岁,是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

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没有上过像样的小学,为了补贴家用,还得给人打短工。

在农村里,他被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昆虫迷住了,爱上了研究昆虫这一行。

有时候他会一连十几个小时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地对一种昆虫进行精细的观察,以致有人以为他发疯了。

他读过师范学校,当过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

他没有专门学过昆虫学,但是依靠他专心致志的自学和长期耐心而细致的观察研究,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根据观察所得的详细记录,写成了10大卷《昆虫的故事》(又译作《昆虫记》)。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散文集,它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

作者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阅读 19: 蝉》公开课教案_2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阅读  19: 蝉》公开课教案_2

《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学习本文妙趣横的语言及文学性的表达特点。

2.体会作者蕴藏在文字背后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二、重、难点1.抓住关键的词、句、段,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理解和学习本文妙趣横的语言及文学性的表达特点。

2.对比原著和译著,拓宽教学内容,体会作者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简介作家作品,激发阅读兴趣1.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2. 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3. 这些写“虫子”的书先后被译成50多种文字(二)初读文本,积累词语,扫清阅读障碍初读课文,结合本省中考题型,检查学生字词情况,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三个方面积累文中“轧”“喧嚣”“无动于衷”等词语。

(三)细读文本,圈点批注,感受文字魅力指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抓住文中最有趣的词、句、段,体会本文妙趣横生的语言及充满文学性的表达。

例1:“它开始投入到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严肃”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幼蝉落到地面后面对的重重危险。

读起来很有趣。

例2:“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脚,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这里的动作描写非常准确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例3:“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抵御穴里的尘土。

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

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所以,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

”蝉就地取材,而且不借助任何工具来挖洞,它的聪明和能干,恐怕连人类都自叹不如。

(四)创读文本,另拟标题,运用文学化语言运用文学化的表达方式,紧扣文章内容,另拟文章标题和各部分小标题。

示例:标题:用生命歌唱的音乐家小标题:矿工的苦役、生命的蜕变、可怜的母亲、出世、隐姓埋名(五)延读文本,对比原著,体会科学精神自从1923年周作人将《昆虫记》介绍到中国,近百年来,译本繁多。

原法文版《昆虫记》共十册,约二百万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蝉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蝉教案新人教版
-组织课堂活动:教师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观察和表达的技能。
-解答疑问: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观察和表达的技能。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课文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分析课文中的问题,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同时,通过参与实验和观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观察身边的昆虫,进行实地察,记录观察结果,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学生可以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昆虫主题的活动,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交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板书设计
①课文标题:蝉
②课文作者:让-亨利·法布尔
③课文主要内容:
-蝉的发育过程
-蝉的生活习性
-蝉的观察和研究
3.审美能力: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4.文化素养:通过学习蝉的生命过程,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增强生命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5.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蝉》教案

《蝉》教案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

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3、掌握字音qiānɡ kē suì màn ruì金蜣窠隧道涂墁蚋yà qí xiāo xià zɑo bó轧碎鳍喧嚣罅隙跳蚤钹4、理解词义窠:鸟兽做的窝。

涂墁:这里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穴。

纤:细小。

曝:晒。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5、质疑问难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案、修改答案。

不能解决的问题,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三、整体感知内容同学们,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作者采用读一读字音和字义。

提出课前自学时的问题,尽量合作解决。

掌握重点字音字义。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都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研究。

课堂练习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防御.(yù)地穴.(xuè)黏.土(nián)B.蚊蚋.(ruì)掠.夺(lüè)纤.弱(qiān)C.孵.化(fú)鳍.状(qí)跳蚤.(zǎo)D.储.藏(chǔ)臃.肿(yōnɡ)顾忌.(jì)点拨:DA.地穴.(xué)B.纤.弱(xiān)C.跳蚤.(zɑ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点拨:CA.崛—掘B.曼—墁 D.桨—浆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马上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

B.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学生进行抢答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蝉》教案教学目标1.研究XXX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他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研究XXX的写作手法(拟人)——“风格即人”。

3.注意文中的人文主义关怀(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心)4.掌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手法写作科学小品的用意。

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图片“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虫子吗?”学生自由回答(蝉,知了,等等)。

“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这个——蝉(板书)那么有人可以来说下和蝉有关的东西不?(学生发言)我这里有一个和蝉有关的古希腊神话。

(XXX爱上了一个人类青年,为了能和他长相厮守,她向XXX请求赐给爱人永恒的生命,但是XXX忘了请求给那个青年永恒的青春。

于是时间一天一天过去,青年渐渐衰老萎缩,最后沦落到了只会不停的向碰到的每一个人诉说他和女神的爱情的地步。

女神的爱情也渐渐的被消磨殆尽,最后女神抛弃了他,可怜的人变成了一只虫子,继续讲他的故事。

这只虫子就是蝉。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这篇法XXX的《蝉》。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XXX(qiāng)窠(kē)隧道(suì)涂墁(màn)抵御(yù)纤(xiān)蚋(ruì)轧碎(yà)鳍(qí)喧嚣(xiāo)罅隙(xià)跳蚤(zǎo)钹(bó)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XXX:屎壳郎。

窠:鸟兽做的窝。

XXX:这里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穴。

纤:细小。

1—蚋:一种小昆虫,体长二三毫米,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畜的血液,幼虫栖于水中。

鳍:鱼类的运动器官。

曝:晒。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匹敌:对等,相称。

罅隙:缝隙。

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倒楣:遭遇不好。

(也作倒霉)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3.作者简介XXX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蝉
教学目标:
1.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

3.联系生活实际,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与想象。

4.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3.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但却是植物和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他就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

在之后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

他被世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蝉》这篇课文就选自《昆虫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蝉,了解蝉。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防御.(yù) 罅隙..(xià xì) 跳蚤.(z ɑo ) 金蜣.
(qiāng ) B.轧.扁(yà) 鱼鳍.(qí) 地穴.(xuè) 涂墁.
(màn ) C.扒掘.(jué) 喧嚣.(xiāo ) 暴晒.(shài ) 车辙.
(zhé) D.黏.土(nián ) 寻觅.
(mì) 产卵.(lu ǎn ) 臃肿(yōng ) 2.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A.我有研究蝉的习姓的很好环境。

( )
B.蝉喜欢干躁、阳光多的地方。

( )
C.做遂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 )
3.下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
呢? B.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

C.他小心谨慎....
地想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往下一个目标前进。

D.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
,真令人惊讶。

4.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B.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

C.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

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D.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

5.填空。

法布尔, 国 家、 作家,以 一书留名后世,该书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具重要地位,已译成多种不同语言。

雨果称他为“ ”。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
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

(这一层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蝉建穴,第5—7段写蝉伺机出穴)
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

(这一层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

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

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第18—20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出壳。

第四层(第21—23段),写幼虫落地。

第五层(第24段),写幼虫挖穴隐藏。

第六层(第25—26段),概括蝉的生活历程。

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形象化的总结。

目标导学二:默读课文,品味说明语言
思考: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
明确:《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

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

如写蝉产卵,写出了“可怜做母亲的”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同时也写出了蚋残害蝉卵的可恨。

而由卵发育成蝉所经历的漫长艰苦的历程,更使我们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多么不易啊!从而对作者在文末的一大段抒情产生共鸣。

再比如最后一个自然段里的“苦工”“享乐”“歌声”“穿起”等。

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

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脱壳过程。

它“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

整个动作顺序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中的“腾跃”“翻转”“倒悬”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是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目标导学三:感知内容,了解作品精髓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我们熟视无睹的蝉的成长过程说明得这样清楚明白?
明确:这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细致的观察。

从文中看,比如蝉四年一个生命周期,在阳光下歌唱只有五星期,都说明作者对蝉的观察是长期而细致的。

有时,还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正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

”必要时,还要借助观察工具,“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

正是作者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全面细致深入的科学观察,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写出这样生动而又准确的文章。

推荐阅读:《昆虫记》
三、板书设计
蝉蝉的洞穴洞穴特点
出穴脱壳
蝉的卵树枝产卵
孵化幼虫
钻入土里
变为成虫生动形象的文学笔法
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
细致深入的科学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