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设计课件
合集下载
防灾减灾工程学-第四章-地质灾害ppt课件
![防灾减灾工程学-第四章-地质灾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7e6ecfbe1e650e53ea990e.png)
第四章 地质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
4.1 地质灾害及灾害类型 4.2 滑坡及防治 4.3 崩塌及防治 4.4 泥石流及防治 4.5 地面沉降及防治 4.6 地面塌陷及防治
.
1
4.1 地质灾害及灾害类型
4.1.1 地质灾害: 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
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 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
(2)岩土的结构构造与产状
切割、分离坡体的地质构造面越发育。 形成的滑坡规模往往也就越大越 多。 (3)边坡外形
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 坡的滑速越高。斜坡前方地
形的开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 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则滑移
距离越大。
.
27
2.滑坡发育的外部条件
(1)水的作用 (2)外部扰动 (3)人为因素
20
4.2.2 滑坡分类
1.按照滑动力学性质分: (1)推移式滑坡(又称推落式滑坡) (2)牵引式滑坡 (3)平移式滑坡 (4)混合式滑坡
.
21
2.按照组成滑坡的主要物质成分分类 (1)堆积层滑坡 (2)黄土滑坡 (3)粘土滑坡 (4)岩层滑坡
.
22
湖北新滩滑坡遗址
新滩滑坡于1978年设站监测,以大地测量
.
28
4.2.5 滑坡勘查
1、滑坡勘查的三种手段 遥感资料(观测) 地面调查 勘探方法
.
14
.
15
损坏的房屋
.
16
• 2007年9月1日,在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一台推土机试 图挪动滚落到路边的石块。
•
9月1日,热带风暴导致这一地区发生山体滑坡,滚
落的石块砸毁多处民宅,造成6人死亡,其中包括5名儿 Nhomakorabea童。
4.1 地质灾害及灾害类型 4.2 滑坡及防治 4.3 崩塌及防治 4.4 泥石流及防治 4.5 地面沉降及防治 4.6 地面塌陷及防治
.
1
4.1 地质灾害及灾害类型
4.1.1 地质灾害: 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
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 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
(2)岩土的结构构造与产状
切割、分离坡体的地质构造面越发育。 形成的滑坡规模往往也就越大越 多。 (3)边坡外形
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 坡的滑速越高。斜坡前方地
形的开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 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则滑移
距离越大。
.
27
2.滑坡发育的外部条件
(1)水的作用 (2)外部扰动 (3)人为因素
20
4.2.2 滑坡分类
1.按照滑动力学性质分: (1)推移式滑坡(又称推落式滑坡) (2)牵引式滑坡 (3)平移式滑坡 (4)混合式滑坡
.
21
2.按照组成滑坡的主要物质成分分类 (1)堆积层滑坡 (2)黄土滑坡 (3)粘土滑坡 (4)岩层滑坡
.
22
湖北新滩滑坡遗址
新滩滑坡于1978年设站监测,以大地测量
.
28
4.2.5 滑坡勘查
1、滑坡勘查的三种手段 遥感资料(观测) 地面调查 勘探方法
.
14
.
15
损坏的房屋
.
16
• 2007年9月1日,在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一台推土机试 图挪动滚落到路边的石块。
•
9月1日,热带风暴导致这一地区发生山体滑坡,滚
落的石块砸毁多处民宅,造成6人死亡,其中包括5名儿 Nhomakorabea童。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准则2精品PPT课件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准则2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8ac99cb4daa58da1114a59.png)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设计准则
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2012-04-21
内容提要
■ 安全、经济、合理的第一准则 ■ 顺应性与协调性准则 ■ 景观与绿化设计 ■ 注重环境保护,正确处理治理工程与占地、
拆迁的关系
一、安全、经济、合理的第一准则
1、坚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这一主题进 行治理方案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原则
二、顺应性与协调性准则
6、合理利用治理工程所在地的资源,充分进 行分期实施的论证
——一般一次建成 ——单点规模较大、或多点分散的治理工程
可考虑采取分期修建 ——分析二期工程的实施对一期工程的影响 ——分析二期工程环境保护的代价 ——分析二期工程对一期工程效果的影响
三、景观与绿化设计
——与周围环境、景观的相互协调,讲求美感 ——有利于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 ——首选绿化方案,美化治理工程景观
2、紧紧围绕治理目标设计 ——应急设计治理目标为延缓地质灾害的
发生或减轻其危害程度,资金投入小 ——治理设计治理目标为防止地质灾害的
发生,资金投入大
二、顺应性与协调性准则
3、坚持工程技术指标与地形条件相互协调的 原则
——较高的技术指标 ,造价高;较低的技 术指标 ,造价低但不安全
——因地制宜选用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与 地形条件相互协调
——既要平衡,又要变害为利 ——既节省,又增效。
一、安全、经济、合理的第一准则
4、动态设计 ——根据实际开挖地层结构,及时调整工
程设计方案 ——动态设计并不意味着对治理工程勘查
工作要求的降低
一、安全、经济、合理的第一准则
5、科学进行结构计算 ——确定工程的平面位置、高度、结构
类型和截面尺寸 ——必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验算 ——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
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2012-04-21
内容提要
■ 安全、经济、合理的第一准则 ■ 顺应性与协调性准则 ■ 景观与绿化设计 ■ 注重环境保护,正确处理治理工程与占地、
拆迁的关系
一、安全、经济、合理的第一准则
1、坚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这一主题进 行治理方案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原则
二、顺应性与协调性准则
6、合理利用治理工程所在地的资源,充分进 行分期实施的论证
——一般一次建成 ——单点规模较大、或多点分散的治理工程
可考虑采取分期修建 ——分析二期工程的实施对一期工程的影响 ——分析二期工程环境保护的代价 ——分析二期工程对一期工程效果的影响
三、景观与绿化设计
——与周围环境、景观的相互协调,讲求美感 ——有利于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 ——首选绿化方案,美化治理工程景观
2、紧紧围绕治理目标设计 ——应急设计治理目标为延缓地质灾害的
发生或减轻其危害程度,资金投入小 ——治理设计治理目标为防止地质灾害的
发生,资金投入大
二、顺应性与协调性准则
3、坚持工程技术指标与地形条件相互协调的 原则
——较高的技术指标 ,造价高;较低的技 术指标 ,造价低但不安全
——因地制宜选用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与 地形条件相互协调
——既要平衡,又要变害为利 ——既节省,又增效。
一、安全、经济、合理的第一准则
4、动态设计 ——根据实际开挖地层结构,及时调整工
程设计方案 ——动态设计并不意味着对治理工程勘查
工作要求的降低
一、安全、经济、合理的第一准则
5、科学进行结构计算 ——确定工程的平面位置、高度、结构
类型和截面尺寸 ——必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验算 ——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简介PPT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5386a759eef8c75fbfb3e9.png)
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
✓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草,改 良耕作技术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 生物措施
2.2 地质灾害类型—崩塌
灾害 类型
人为诱发因素
灾害发生时的前兆
应对措施
✓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 等有关政府或单位
✓拟定并实施应对措施,迅速
转移危险区的居民、密切注视
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 灾情的变化趋势
值班 电话
值班 电话
持卡单位或个人:
联系电话:
日
期:
日
期:
(此卡发至地质灾害防灾负责单位和负责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印制
表8
户主 姓名 家庭 住址
姓名
家庭 成员 情况
家庭 人数
性别 年龄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房屋 类别
灾害基本情况
灾害类型
灾害规模
姓名
性别 年龄
灾害体与本住
2.3 地质灾害类型—泥石流
灾害 类型
人为诱发因素
泥 石 不合理开挖,不合理的弃土、弃 流 渣、采石、滥伐乱垦
应对措施
✓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 ✓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当地群众抢险 救灾 ✓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迅速转移危 险区的居民 ✓密切注意泥石流可能对水库、公路、 铁路、发电厂等重要工程设施造成 的破坏 ✓建立观测站(网)进行长期动态监 测,掌握灾情的变化趋势,并作出 决策 ✓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草,改良耕 作技术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生物措 施
害
类型及
基
其规模
本
诱发
情
因素
况
威胁
对象
监测
负责人
监
测
监测的
预
✓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草,改 良耕作技术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 生物措施
2.2 地质灾害类型—崩塌
灾害 类型
人为诱发因素
灾害发生时的前兆
应对措施
✓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 等有关政府或单位
✓拟定并实施应对措施,迅速
转移危险区的居民、密切注视
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 灾情的变化趋势
值班 电话
值班 电话
持卡单位或个人:
联系电话:
日
期:
日
期:
(此卡发至地质灾害防灾负责单位和负责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印制
表8
户主 姓名 家庭 住址
姓名
家庭 成员 情况
家庭 人数
性别 年龄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房屋 类别
灾害基本情况
灾害类型
灾害规模
姓名
性别 年龄
灾害体与本住
2.3 地质灾害类型—泥石流
灾害 类型
人为诱发因素
泥 石 不合理开挖,不合理的弃土、弃 流 渣、采石、滥伐乱垦
应对措施
✓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 ✓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当地群众抢险 救灾 ✓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迅速转移危 险区的居民 ✓密切注意泥石流可能对水库、公路、 铁路、发电厂等重要工程设施造成 的破坏 ✓建立观测站(网)进行长期动态监 测,掌握灾情的变化趋势,并作出 决策 ✓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草,改良耕 作技术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生物措 施
害
类型及
基
其规模
本
诱发
情
因素
况
威胁
对象
监测
负责人
监
测
监测的
预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dccf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3.png)
预警发布
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发布 预警信息,通知相关部门 和人员采取应对措施。
预警发布与响应
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 度,将预警划分为不同级别,如 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
预警发布途径
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微信 公众号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确保 相关部门和民众能够及时获取信息。
成功案例介绍
介绍国内外成功的泥石流防治工程案例,包括工 程设计、施工过程、效果评估等方面。
地面塌陷防治工程案例
地面塌陷灾害概述
01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
落而形成的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防治工程措施
02
针对地面塌陷灾害,采取的防治工程措施包括灌浆、注浆、地
下水控制等,以防止地面塌陷的发生。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地质灾害概述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 •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地质灾害概述
地质灾害定义
地质灾害
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地 质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命财产、 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现象。
特点
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影响 范围广,破坏力强,防治难度大 。
地质灾害类型
滑坡
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 一定的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
象。
崩塌
陡峭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和其 他外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 、滚动、堆积在坡脚的现象。
泥石流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 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
应急响应措施
在接到预警信息后,相关部门应迅 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 抢险救援等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及防治PPT课件
![地质灾害及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02298b172ded630a1cb623.png)
滑坡要素图
滑坡要素示意图 a)剖面示意图 b)平面示意图 1滑坡体2滑动面3滑坡床4滑坡周界5滑坡后壁6滑坡台阶7滑坡舌8拉张 裂隙9滑坡封闭洼地10剪切裂隙11鼓张裂隙12扇形裂隙
滑坡要素
1.滑坡体:沿滑动面向下滑动的那部分岩土体。
2.滑动面:滑坡体沿其下滑的面。
3.滑坡床;滑动面下稳定不动的岩土体。
(1)比较甲、乙、丙三幅图,简述易贡湖在滑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原因是什么?
答案:湖水逐渐增多,滑坡堆积体阻塞了湖泊的下泄出口,而周围的冰雪 融水和上游来水在不断增加。
(2)对比甲乙两图,易贡地区的雪线有什么变化?简述其变化的原因? 答案:2000年的雪线较1998年的雪线高度明显降低。 原因是1998年为秋季时的照片,经过夏季的融化冰川量减少,2000年为 春季时的照片,经过秋冬春季的积蓄,冰川量大。
滑坡的分类
按规模大小划分
① 小型滑坡:滑坡体小于10万立方米 ② 中型滑坡:10-100万立方米 ③ 大型滑坡:100-1000万立方米 ④ 特大型滑坡: 1000-10 000万立方米 ⑤ 巨型滑坡:大于10 000万立方米 按滑坡力学性质划分
① 牵引式滑坡 :主要是由于坡脚被切割(人为开挖或河流冲 刷等)使斜坡下部先变形滑动,因而使斜坡的上部失去支 撑,引起斜坡上部相继向下滑动 ,一般滑动速度慢。
第七章 地质灾害及防治
第一节滑坡
第一节 滑坡 Landslide
滑坡的定义:
地质体沿地质弱面向下滑动的重力破坏。有双 重含义:可指一种重力地质作用的过程,也可 指一种重力地质作用的结果。
滑坡的形成条件:
斜坡岩体平衡条件遭到破坏的结果。即:下滑 力(力矩)大于抗滑力(力矩)。 不稳定的山坡形态(陡峭的坡度和凌空面) 软弱面的存在(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 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
《精品课件地质灾害》PPT课件
![《精品课件地质灾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b5124bb0717fd5370cdc30.png)
《精品课件地质灾害》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地质灾害
主
地震
要
地
火山喷发
质
灾
滑坡
害
泥石流
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 震,此次地震还波及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的一些地方。截止 27日16时,地震共造成16人死亡、800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万间 房屋倒塌。
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
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火山分类
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死火山: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 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 喷发的火山。
火山的利与弊?
滑坡、泥石流在成因上有什么共性?
健全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的防灾意识;
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 预防措施: 实施护坡工程
恢复地表植被
1、 2004-12-26 当地时间8 点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8.9级 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 巨大的人员伤亡.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____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__ __的 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海啸 是由海底__ _ _、___ _或风暴引起的巨浪。此次地震诱发海啸,体现 了自然灾害之间的______性。
带
地震来了该怎么办?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 惊慌出意外,就地躲避好”
地震发生前有啥预兆?
1.小震报大震。如小震频繁,地壳变形等。 2.地下水异常。地下水变色、变味,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 3.动物反应异常。如牛羊马不进圈,家禽不吃食等。 4.出现地光和地声。若地面出现蓝光或白光,震级会很大;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地质灾害
主
地震
要
地
火山喷发
质
灾
滑坡
害
泥石流
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 震,此次地震还波及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的一些地方。截止 27日16时,地震共造成16人死亡、800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万间 房屋倒塌。
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
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火山分类
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死火山: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 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 喷发的火山。
火山的利与弊?
滑坡、泥石流在成因上有什么共性?
健全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的防灾意识;
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 预防措施: 实施护坡工程
恢复地表植被
1、 2004-12-26 当地时间8 点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8.9级 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 巨大的人员伤亡.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____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__ __的 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海啸 是由海底__ _ _、___ _或风暴引起的巨浪。此次地震诱发海啸,体现 了自然灾害之间的______性。
带
地震来了该怎么办?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 惊慌出意外,就地躲避好”
地震发生前有啥预兆?
1.小震报大震。如小震频繁,地壳变形等。 2.地下水异常。地下水变色、变味,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 3.动物反应异常。如牛羊马不进圈,家禽不吃食等。 4.出现地光和地声。若地面出现蓝光或白光,震级会很大;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53b8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0.png)
非工程措施
监测预警
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 络,实时监测地质变化,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 公众采取防范措施。
应急救援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制定 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地质 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减 少灾害损失。
宣传教育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 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宣传教育
失。
环境破坏
地质灾害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影响生态平衡和土地资源可
持续利用。
社会影响
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引发社会 恐慌和不稳定,影响社会正常
秩序。
02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滑坡
定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 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 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
分类
根据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和滑动 特征,可分为黄土滑坡、粘性 土滑坡、堆积层滑坡等。
滑坡概述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通常发生在山区、河谷等地区。由于地形、地质 、水文等因素的影响,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滑动,造成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滑坡发生原因
滑坡的发生与地形、地质、水文、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某地区 ,由于地形陡峭、降雨量大、植被破坏等原因,滑坡事件频繁发生。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地质灾害防治 知识,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
识和防范意识。
培训演练
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和演练 活动,提高公众应对地质灾害的能 力和自救互救技能。
建立信息平台
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提供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查询、预警信息 发布等服务,方便公众获取相关信 息。
05 案例分析
某地区滑坡事件分析
某地区崩塌事件分析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PPT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29b79b376baf1ffd4fad8c.png)
1.1.1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可划分为可行性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规模小、地质 条件清楚的滑坡,可简化设计阶段。 1.1.2 可行性方案设计:根据防治目标,在已审定的滑 坡防治地质勘查报告基础上进行编制;应对多种设计 方案的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等进行论证,并 作出工程估算;提交可行性方案设计报告及可行性方 案设计附图册,并提交滑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及有关 试验报告等附件;计算和估算内容可以计算书和估算 书的形式作为附件提交。
第1.2.2条 风险性设计 泥石流是不良的复杂地质体,为 非均质、各向异性介质,物理力学参数是随机变量, 变异性大;其次,防治工程承受来自泥石流体和外界 的各种荷载,不仅自身应具有足够的抗形变和破坏的 能力,而且还要求下伏的地质体也具有优良的性质; 另外,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迄今还是一门不严谨、不 完善、不成熟的科学技术。因此,泥石流灾害防治工 程设计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必然存在着相当大 的风险性,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检验和监测,根据 检测资料适时进行设计变更,以使设计能更接近实际, 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
治理相适应,并为正常治理提供基础。
9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
1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基本规定 1.2 滑坡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
1.2.1 滑坡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应对滑坡防治工程涉 及的各工程单元进行施工图设计,并编制相应的施工 图设计说明书。 1.2.2 滑坡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应详细说明设计的基 本思路、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施工机械、施工顺序、 进度计划、施工管理和施工监理等。 1.2.3 滑坡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应提交相应的设计图 册,一般为A3幅面,平面布置图可采用Al、AO或更大 幅面。
1)滑动面为折线形
18
第1.2.2条 风险性设计 泥石流是不良的复杂地质体,为 非均质、各向异性介质,物理力学参数是随机变量, 变异性大;其次,防治工程承受来自泥石流体和外界 的各种荷载,不仅自身应具有足够的抗形变和破坏的 能力,而且还要求下伏的地质体也具有优良的性质; 另外,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迄今还是一门不严谨、不 完善、不成熟的科学技术。因此,泥石流灾害防治工 程设计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必然存在着相当大 的风险性,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检验和监测,根据 检测资料适时进行设计变更,以使设计能更接近实际, 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
治理相适应,并为正常治理提供基础。
9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
1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基本规定 1.2 滑坡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
1.2.1 滑坡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应对滑坡防治工程涉 及的各工程单元进行施工图设计,并编制相应的施工 图设计说明书。 1.2.2 滑坡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应详细说明设计的基 本思路、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施工机械、施工顺序、 进度计划、施工管理和施工监理等。 1.2.3 滑坡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应提交相应的设计图 册,一般为A3幅面,平面布置图可采用Al、AO或更大 幅面。
1)滑动面为折线形
18
地质灾害防治讲稿ppt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讲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f7736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5.png)
照片14崩塌体节理发育情况 照片16崩塌易发区
照片15崩塌体正面 照片17 崩落块石
照片18 绵竹三星岩崩塌
该崩塌的形成主要系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气候条件等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危岩区地形坡度达70~80°、构造裂隙及卸荷 裂隙发育、裂隙面结合构成不利于斜坡稳定的组合等地质构造因素是崩 塌形成的内在因素及主导因素,区内降水丰富、季节温差变化大等气象 因素及地处强烈地震影响区(基本烈度Ⅶ度)等则是崩塌发生的主要诱 发因素。
1、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 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
2、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 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 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3、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 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造成的地面塌陷称为岩溶塌陷;由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称为开采塌陷。 6 .地面沉降:区域性的地面下沉现象。 7. 地裂缝:区域性的地面开裂现象。
典型滑坡素描
滑坡洼地
坡壁
滑坡周界
滑 滑坡台阶
基岩
滑
坡
体
滑动面
滑坡裂隙
滑坡鼓丘 滑舌
2010年7月25日,仁寿县遭受特大暴雨,全县多 处发生地质灾害险情,其中一处位于S106线仁寿 县—眉山段,黑龙滩社区辖区范围内,具体情况如 下:
1000-100
100-10
<10
崩塌
体积(104m3)
>100
100-10
10-1
<1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与治理模板课件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与治理模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8be9c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b.png)
地方政府还根据当地地质环境条件和 地质灾害特点,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 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国际地质灾害防治合作与交流
01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地质灾害防治 合作与交流,与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展了合作项目,共同应对全球 地质灾害挑战。
02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借鉴 了国际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和经验,提高了我国地质灾害防 治水平。
社区参与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
提高居民防灾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居民对地质灾害的认 识和防范意识。
建立社区应急机制
建立社区应急组织,制定应急预案,提高社区应 对地质灾害的能力。
开展社区应急演练
定期开展社区应急演练,提高居民应对地质灾害 的实战能力。
国际合作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重要性
分享防治经验
全面性原则
预案应全面考虑地质灾害可能 带来的各种影响,包括人员伤 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可操作性原则
预案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 便在实际应对地质灾害时能够
快速、有效地实施。
动态性原则
预案应根据地质灾害风险的变 化和应对经验的积累进行定期
更新和修订。
应急组织与协调机制
应急指挥部
设立专门的应急指挥部 ,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
演练评估与反馈
对应急预案演练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持续改进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培训课程开发
开发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应急救援人员 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社会宣传教育
加强社会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 救能力宣传教育。
03 地质灾害治理方法与技术
CHAPTER
灾害预警监测技术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或无人机搭载的高分辨率相 机,对地质灾害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和 拍摄,获取地表形变、裂缝等信息。
国际地质灾害防治合作与交流
01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地质灾害防治 合作与交流,与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展了合作项目,共同应对全球 地质灾害挑战。
02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借鉴 了国际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和经验,提高了我国地质灾害防 治水平。
社区参与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
提高居民防灾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居民对地质灾害的认 识和防范意识。
建立社区应急机制
建立社区应急组织,制定应急预案,提高社区应 对地质灾害的能力。
开展社区应急演练
定期开展社区应急演练,提高居民应对地质灾害 的实战能力。
国际合作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重要性
分享防治经验
全面性原则
预案应全面考虑地质灾害可能 带来的各种影响,包括人员伤 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可操作性原则
预案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 便在实际应对地质灾害时能够
快速、有效地实施。
动态性原则
预案应根据地质灾害风险的变 化和应对经验的积累进行定期
更新和修订。
应急组织与协调机制
应急指挥部
设立专门的应急指挥部 ,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
演练评估与反馈
对应急预案演练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持续改进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培训课程开发
开发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应急救援人员 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社会宣传教育
加强社会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 救能力宣传教育。
03 地质灾害治理方法与技术
CHAPTER
灾害预警监测技术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或无人机搭载的高分辨率相 机,对地质灾害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和 拍摄,获取地表形变、裂缝等信息。
第二章地质灾害治理设计PPT课件
![第二章地质灾害治理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990ca52f60ddccdb38a04a.png)
设计阶段勘探点线间距布置要求
勘查地质 条件类型
勘探线
主辅勘探 线间距/m
主勘探线 勘探点间
距/m
辅勘探线 勘探点间
距/m
简单
纵线
60~100
60
120
横向
60~120
复杂
纵线
40~80
40
80
5
施工阶段勘查技术要求
开挖露头测绘与钻孔技术要求 补充工程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6
2.2.5滑坡稳定性的野外判别依据
滑坡的勘查阶段一般分为:滑坡调查、可行性论证阶段勘查、设 计阶段 勘查、施工阶段勘查四个步骤。
可行性论证阶段滑坡勘察点线间距布置要求
勘查地质 条件类型
简单
复杂
勘探线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主勘探线 间距离/m
60~100 60~100 40~80 40~80
主勘探线 勘探点间 距离/m
60~100
60~100
前缘斜坡较缓,临空 高差小,无地表径流 流经和继续变形的迹 象,岩土体干燥
滑坡
滑坡 后缘
滑体平均坡度大于40°,坡 面上有多条新发展的滑坡 裂缝,其上建筑物、植被 有新等变形迹象。
后缘壁上可见擦痕或有明 显的位移迹象,后缘有裂 缝发育。
滑坡 平均坡度在25°~40° 之间,坡面上局部有小的 裂隙,其上建筑物、植被 未有新的变化迹象
立层面
立的岩层
的结构面
55°
主要受倾斜力 矩的作用
滑移面主要受 剪切力
倾倒 滑移
鼓胀式崩塌 拉裂式崩塌 错断式崩塌
黄土、黏土、 上部垂直节理,
坚硬岩层下伏 下部为近水平
软弱岩层
的结构面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PPT幻灯片课件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92318d4afe04a1b171de45.png)
2019/10/9
17
三、云南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工作目的任务
目的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基本目的是查清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地质环境条件,评 价其危险性,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为防灾减灾 提供技术支撑。
任务 (1)开展地质环境背景条件调查,进行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分区;
(2)对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并对其发展趋势 、复活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估; (3)对潜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并对其危险性 和危害性进行评价; (4)进行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圈定易发区和危险区; (5)协助地方政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 预案,提出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建议; (6)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
7
地质灾害发生的空间特征
总体来看: 我省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密度滇西高于滇东,滇北高于滇南,在山原、台地与断
陷盆地、谷地等地貌单元交接部位,滑坡泥石流灾害相对密集; 在城镇、居民点、矿山周围、公路、铁路沿线以及人口密度大、垦殖水平高的区域
,滑坡、泥石流相对发育。 、澜沧江中游、金沙江中—下游、 怒江、元江和大盈江沿岸,以及一些断陷盆地边缘地 带,滑坡、泥石流灾害发育。
15
二、云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十项重大措施: 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投入;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系; 深入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全面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 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动态巡查排查; 提高灾害分类治理水平; 提高地质灾害应急能力; 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科技水平; 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 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
2
一、云南省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ff1ec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6.png)
总结词
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预防和治 理泥石流灾害。
02
排导工程
在泥石流沟谷下游设置排导沟、挡水 坝等设施,引导泥石流顺畅流出。
01
03
拦挡工程
在泥石流沟谷上游设置拦挡坝、拦挡 墙等设施,阻挡泥石流的源头物质。
预警系统
建立泥石流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预 警泥石流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
05
04
拦挡措施是通过在泥石 流沟口设置拦挡结构, 如拦渣坝、拦石坝等, 以阻挡泥石流的流动。
排导措施是通过在泥石 流下游设置排导槽或排 导沟,将泥石流引向指 定的排泄地点。
生物措施是通过植树造 林、种草等手段,增加 地表植被覆盖,减少水 土流失,从而减少泥石 流的发生。
崩塌防治工程原理
01
02
03
04
05
削坡减载
通过削减滑坡的下滑 力,降低其下滑速度, 是治理滑坡最基本的 方法。
设置抗滑桩
在滑坡的滑动带或滑 动体上设置抗滑桩, 提高滑体的稳定性。
排水措施
通过设置排水沟、排 水井等设施,降低地 下水位,减少水对滑 坡稳定性的影响。
支挡工程
通过设置挡土墙、抗 滑挡墙等支挡结构, 阻挡滑体的运动。
泥石流防治工程措施
设置支撑结构
在崩塌体的关键部位设置支撑结构,提高 其稳定性。
地面沉降防治工程措施
回灌地下水
控制地下水开采
合理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避免 过度开采导致地面沉降。
通过回灌地下水的方式,增加地 下水的补给量,提高地层的稳定 性。
土地治理
通过平整土地、植树造林等措施, 改善地面的地形条件。
总结词
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预防 和治理地面沉降灾害。
地质灾害课件(共28张ppt)
![地质灾害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9eac3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c.png)
我国地震灾害发生频 繁的地区有台 湾 、 西 藏、新疆、青海、 云 南 、 四 川 等。
02 滑坡和泥石流
【问题】 什么是滑坡?哪些区域易发滑坡?
滑 坡 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
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 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 :3.B 4.C
练习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
材料二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华北 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
(1)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由材料一可以看出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什么特点? (3)由于图示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称为等 震 线 。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
地方称为震 源 。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
直线距离称为震 中 距 。
【问题】震级和烈度有啥联系和区别?
震级 地震能量的大小用震 级 表示。
烈度
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
响和破坏程度用地 震 烈 度 表
示。
一次地震只有一 个 震 级 ,但可以有多 个 烈 度 。
• “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突然,地 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
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二十 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 成伤残,七千多家庭断门绝烟。”唐山抗
震纪念碑的碑文如此诉说着这场重大灾难。
• 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吗?
• 地震会给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01 地震
练习
5.解析:第(1)题,横断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地貌物质、气候、植被等
02 滑坡和泥石流
【问题】 什么是滑坡?哪些区域易发滑坡?
滑 坡 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
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 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 :3.B 4.C
练习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
材料二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华北 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
(1)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由材料一可以看出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什么特点? (3)由于图示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称为等 震 线 。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
地方称为震 源 。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
直线距离称为震 中 距 。
【问题】震级和烈度有啥联系和区别?
震级 地震能量的大小用震 级 表示。
烈度
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
响和破坏程度用地 震 烈 度 表
示。
一次地震只有一 个 震 级 ,但可以有多 个 烈 度 。
• “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突然,地 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
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二十 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 成伤残,七千多家庭断门绝烟。”唐山抗
震纪念碑的碑文如此诉说着这场重大灾难。
• 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吗?
• 地震会给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01 地震
练习
5.解析:第(1)题,横断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地貌物质、气候、植被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烈欢迎参加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
理项目管理培训班” 学员们!
江苏省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工程设计、变更程序及方案编制
要点讲解
主讲人:程 勇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实施各环节的有效监 管,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程序,做好项目立项、 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工程施工和项目验收等工作。
1 前言 2 第一章 工程概况 3 第二章 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4 第三章 设计方案概述 5 第四章 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6 第五章 主要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 7 第六章 工程部署 8 第七章 主要工程量汇总和工程预算 9 第八章 矿山环境整治成果 10 第九章 结论 11 附件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设计方案案例
案例四:
设计思路千篇一律,未充分结合项目的特点 进行设计。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设计方案案例
治理区边坡裸露面较大,坡度陡,处于主要交通干道 可视范围内,设计过程中未充分考虑施工工期、施工难度 等重要影响因素,仍旧选择常用的削坡、挂网等施工工艺, 导致项目不能及时完成,被动造成设计变更,给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3、工程设计方案编制要点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是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生态环境修复以及矿山废弃地综合利用为一体
的专项工程,工程性质属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3、工程设计方案编制要点 矿山环境整治方案编制大纲
《江苏省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技术要求》江苏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3月
包括坡面不稳定体的清除、削坡降坡与作业台阶、
安全台阶设置等工程,提出治理后最终坡高、边
坡角、台阶坡面角、台阶标高及高度、开挖土石
方等工艺技术指标要求,有余量资源的整治工程
需计算出可利用的余量资源量、资源类型及相关
指标。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地形整治——坡率法
基本概念: 指采用边坡填方、挖方及设置安全平台等技术措施, 控制边坡的高度和坡度,达到边坡自身稳定的边坡整治 设计方法。坡率法是露采矿山环境边坡整治中优先采用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设计方案案例
案例三: 矿山地质环境环境调查工作不仔细,对治理区 周边敏感地物、建筑物的分布情况掌握不全面。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设计方案案例
未对治理区及周边环境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导致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高压线、炸药库、军事设施等的存在,不能按原设计方案进行 削坡减载等影响上述敏感地物、建筑物安全的施工。 再次反映测图工作重要性,一般地形图范围比治理区至少大200 米,重要地物、建筑物一定要查清情况。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设计方案案例
案例二: 前期地质调查工作不到位,治理区地质情况
未查清就急于设计。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设计方案案例
项目前期地质调查工作马虎,未结合地质资料进行 现场踏勘,或没有摸清治理区边坡区域的地层情况,就 按照一般项目的治理工艺进行设计,导致施工单位进场 后发现现场情况无法按设计方案施工。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工程设计程序
①接受委托
②全面收集资料及现场踏勘
③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含地形测绘、勘查、矿山
地质环境问题调查、矿山环境影响评价 )
④编制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⑤接受专家审查
⑥根据专家审查意见补充、修改、完善
⑦方案提交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2、工程变更程序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十六条: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治理范围及分区
确定治理工程的工作范围;根据地质条件、规划要 求、治理技术措施的不同,将治理区划分为若干个整治 单元。 治理范围确定(红线范围) 治理范围的划定一般要考虑与项目委托单位沟通后 共同确定。具体设计时,应根据削坡设计剖面线,按照
最终削坡坡顶线与宕底废弃地治理界线相连形成的围合
部宕底废弃地分别划分为B1、B2区,保留区域命名为 C1、C2……区等等。这样设计方案叙述起来简洁明了, 让评审专家及施工单位看起来一目了然。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治理范围及分区
南京示范工程××治理项目分区示意图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整治工程
边坡整治工程
地形整治
防护工程
排水工程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地形整治
及岩石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综合确定。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坡率法削坡减载设计剖面示意图
边坡地形整治——坡率法
坡率法设计误区: (1)光拿图纸设计,脱离实际。 如削方量很少,厚度仅1-2米,或者仅零星几条剖面 存在削方(部分坡面中部),造成无施工便道到达削坡位 置,削坡施工无法开展。 (2)对边坡岩性、产状、节理裂隙及夹层情况掌握不全面, 机械确定削坡坡率。造成施工中出现无法按原设计坡率削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地形整治——坡率法
台阶参数:
台阶高度:土质边坡8米,岩质边坡20米 平台宽度:不小于2米,一般4-6米 台阶坡面角:不大于55°(岩质边坡) 台阶数量:根据实际情况 最终边坡角:采矿设计要求 规范一般要求岩质边坡超过20米应设置台阶或马道, 宽度一般在4米以上,以便于机械施工,土质边坡超过8米 应设置分层台阶。削坡坡面角一般根据岩性和地层产状以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二、工程设计方案编制要点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设计方案案例
案例一: 不重视地形测量工作,主观臆断,认为治理
区地形简单,有的用委托单位提供的早期图件就
开展设计工作。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设计方案案例
原有道路一直通到坡面上
道路被挖断
由于项目时间紧,设计单位未结合地形图对治理区 进行详细调查和比对即开展设计工作,导致施工单位进 场后发现实际地形与设计方案明显不符,无法施工。
边坡地形整治——回填压脚 回填压脚优缺点:
优点:回填压脚工艺考虑到削坡施工土石方就近回填,不 仅可以节省治理费用,还可以起到反向压坡的作用,增加 坡面稳定性。 注意事项:考虑到压脚边坡自身的稳定性,土质边坡一般 按照不大于30°进行压脚,注意施工方法(一般顺坡堆积
分层压实)和边坡稳定性(很多绿化边坡被雨水冲垮均发
术与施工要求。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防护工程
边坡防护结构 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中多崩塌和小型 滑坡灾害,边坡防护一般采用锚杆格构、锚网喷、 喷浆加固、挡土墙、主被动防护网等技术措施。
考虑到后期生态环境恢复,像抗滑桩、长锚杆、
锚索等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措施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
计中一般不建议采用。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的方法。
坡率法适用于整体稳定条件下的岩质或土质边坡,在地 下水位低且放坡时不会对相邻建筑物、道路及设备设施 产生不利影响的条件下使用,并尽可能结合坡顶与坡面 的削坡卸载及陡立坡脚的回填压脚施工。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地形整治——坡率法
在坡高范围内,不同的岩土层应根据边坡稳定条件,采用
不同的坡率放坡。
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程序
项目立项
可行性 研究报告
方案设计
工程施工
项目验收
申报、批复
论证
审查
检查
验收
提 纲
一
工程设计及变更程序
二
工程设计方案编制要点
设计变更方案编制要点
三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一、工程设计及变更程序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工程设计程序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经批准的项目设计书,组织矿
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指导、检查和 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国家、省财政支持项目的实 施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等进展情况,应定期上报。
项目设计、投资预算一经确定,原则上不作调整,如遇特
殊情况确需调整的,应按照相关程序审核,并报原批准机 关批准。
2、工程变更程序
(2)主要工程量变化较大或施工工艺发生较大改变 设计变更程序:
①施工单位提交工程联系单,监理单位审核,确认属此种情 况,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申请。
②项目建设单位向地方国土部门申请设计变更
③地方国土部门向省厅申请变更
④省厅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论证,并形成专家论证意见 ⑤设计单位编制并提交设计变更方案 ⑥省厅组织专家进行对设计变更方案审查 ⑦根据专家审查意见补充、修改、完善 ⑧提交设计变更方案,作为工程量报验及项目竣工验收依据
生在压脚坡面上)。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整治工程
边坡整治工程
地形整治
防护工程
排水工程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防护工程
包括边坡防护结构的选型、支护结构的强度 计算和构造,明确施工工艺(包括材料、设备选 定,技术要求),进行支护结构整体或局部稳定 性验算,并对施工、监测及质量验收提出具体技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防护工程——格构锚固
在对格构进行设计前,应对滑坡稳定系数进行计算, 作为设计的依据。 对于整体稳定性好,并满足设计安全系数要求的边坡, 可采用浆砌块石格构进行护坡。采用经验类比法进行设 计,前缘形成坡度不宜大于35°,即1∶1.5。当边坡 超过30m时,应设马道放坡,马道宽2.0m~3.0m, 并可根据机械施工需要适当放宽。 对于边坡整体稳定性好,但前缘出现溜滑或坍滑,或坡 度大于35°时,可采用现浇钢筋砼格构进行护坡,并用 锚杆(管)进行固定。采用经验类比和极限平衡法相结 合的方法进行设计,锚杆(管)应穿过潜在滑面1.5m~ 2.0m,采用全粘结灌浆。 对于边坡整体稳定性差,且坡面应防护时,可采用现浇 钢筋砼格构与锚杆或锚索进行防护。采用预应力锚索相 同的锚固力计算公式确定锚固荷载时,宜采用单束锚杆 或锚索设计吨位。采用简支梁或多跨连续梁公式计算两 锚杆之间格构内力。
理项目管理培训班” 学员们!
江苏省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工程设计、变更程序及方案编制
要点讲解
主讲人:程 勇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实施各环节的有效监 管,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程序,做好项目立项、 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工程施工和项目验收等工作。
1 前言 2 第一章 工程概况 3 第二章 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4 第三章 设计方案概述 5 第四章 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6 第五章 主要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 7 第六章 工程部署 8 第七章 主要工程量汇总和工程预算 9 第八章 矿山环境整治成果 10 第九章 结论 11 附件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设计方案案例
案例四:
设计思路千篇一律,未充分结合项目的特点 进行设计。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设计方案案例
治理区边坡裸露面较大,坡度陡,处于主要交通干道 可视范围内,设计过程中未充分考虑施工工期、施工难度 等重要影响因素,仍旧选择常用的削坡、挂网等施工工艺, 导致项目不能及时完成,被动造成设计变更,给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3、工程设计方案编制要点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是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生态环境修复以及矿山废弃地综合利用为一体
的专项工程,工程性质属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3、工程设计方案编制要点 矿山环境整治方案编制大纲
《江苏省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技术要求》江苏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3月
包括坡面不稳定体的清除、削坡降坡与作业台阶、
安全台阶设置等工程,提出治理后最终坡高、边
坡角、台阶坡面角、台阶标高及高度、开挖土石
方等工艺技术指标要求,有余量资源的整治工程
需计算出可利用的余量资源量、资源类型及相关
指标。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地形整治——坡率法
基本概念: 指采用边坡填方、挖方及设置安全平台等技术措施, 控制边坡的高度和坡度,达到边坡自身稳定的边坡整治 设计方法。坡率法是露采矿山环境边坡整治中优先采用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设计方案案例
案例三: 矿山地质环境环境调查工作不仔细,对治理区 周边敏感地物、建筑物的分布情况掌握不全面。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设计方案案例
未对治理区及周边环境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导致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高压线、炸药库、军事设施等的存在,不能按原设计方案进行 削坡减载等影响上述敏感地物、建筑物安全的施工。 再次反映测图工作重要性,一般地形图范围比治理区至少大200 米,重要地物、建筑物一定要查清情况。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设计方案案例
案例二: 前期地质调查工作不到位,治理区地质情况
未查清就急于设计。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设计方案案例
项目前期地质调查工作马虎,未结合地质资料进行 现场踏勘,或没有摸清治理区边坡区域的地层情况,就 按照一般项目的治理工艺进行设计,导致施工单位进场 后发现现场情况无法按设计方案施工。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工程设计程序
①接受委托
②全面收集资料及现场踏勘
③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含地形测绘、勘查、矿山
地质环境问题调查、矿山环境影响评价 )
④编制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⑤接受专家审查
⑥根据专家审查意见补充、修改、完善
⑦方案提交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2、工程变更程序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十六条: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治理范围及分区
确定治理工程的工作范围;根据地质条件、规划要 求、治理技术措施的不同,将治理区划分为若干个整治 单元。 治理范围确定(红线范围) 治理范围的划定一般要考虑与项目委托单位沟通后 共同确定。具体设计时,应根据削坡设计剖面线,按照
最终削坡坡顶线与宕底废弃地治理界线相连形成的围合
部宕底废弃地分别划分为B1、B2区,保留区域命名为 C1、C2……区等等。这样设计方案叙述起来简洁明了, 让评审专家及施工单位看起来一目了然。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治理范围及分区
南京示范工程××治理项目分区示意图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整治工程
边坡整治工程
地形整治
防护工程
排水工程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地形整治
及岩石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综合确定。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坡率法削坡减载设计剖面示意图
边坡地形整治——坡率法
坡率法设计误区: (1)光拿图纸设计,脱离实际。 如削方量很少,厚度仅1-2米,或者仅零星几条剖面 存在削方(部分坡面中部),造成无施工便道到达削坡位 置,削坡施工无法开展。 (2)对边坡岩性、产状、节理裂隙及夹层情况掌握不全面, 机械确定削坡坡率。造成施工中出现无法按原设计坡率削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地形整治——坡率法
台阶参数:
台阶高度:土质边坡8米,岩质边坡20米 平台宽度:不小于2米,一般4-6米 台阶坡面角:不大于55°(岩质边坡) 台阶数量:根据实际情况 最终边坡角:采矿设计要求 规范一般要求岩质边坡超过20米应设置台阶或马道, 宽度一般在4米以上,以便于机械施工,土质边坡超过8米 应设置分层台阶。削坡坡面角一般根据岩性和地层产状以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二、工程设计方案编制要点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设计方案案例
案例一: 不重视地形测量工作,主观臆断,认为治理
区地形简单,有的用委托单位提供的早期图件就
开展设计工作。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设计方案案例
原有道路一直通到坡面上
道路被挖断
由于项目时间紧,设计单位未结合地形图对治理区 进行详细调查和比对即开展设计工作,导致施工单位进 场后发现实际地形与设计方案明显不符,无法施工。
边坡地形整治——回填压脚 回填压脚优缺点:
优点:回填压脚工艺考虑到削坡施工土石方就近回填,不 仅可以节省治理费用,还可以起到反向压坡的作用,增加 坡面稳定性。 注意事项:考虑到压脚边坡自身的稳定性,土质边坡一般 按照不大于30°进行压脚,注意施工方法(一般顺坡堆积
分层压实)和边坡稳定性(很多绿化边坡被雨水冲垮均发
术与施工要求。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防护工程
边坡防护结构 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中多崩塌和小型 滑坡灾害,边坡防护一般采用锚杆格构、锚网喷、 喷浆加固、挡土墙、主被动防护网等技术措施。
考虑到后期生态环境恢复,像抗滑桩、长锚杆、
锚索等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措施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
计中一般不建议采用。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的方法。
坡率法适用于整体稳定条件下的岩质或土质边坡,在地 下水位低且放坡时不会对相邻建筑物、道路及设备设施 产生不利影响的条件下使用,并尽可能结合坡顶与坡面 的削坡卸载及陡立坡脚的回填压脚施工。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地形整治——坡率法
在坡高范围内,不同的岩土层应根据边坡稳定条件,采用
不同的坡率放坡。
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程序
项目立项
可行性 研究报告
方案设计
工程施工
项目验收
申报、批复
论证
审查
检查
验收
提 纲
一
工程设计及变更程序
二
工程设计方案编制要点
设计变更方案编制要点
三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一、工程设计及变更程序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1、工程设计程序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经批准的项目设计书,组织矿
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指导、检查和 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国家、省财政支持项目的实 施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等进展情况,应定期上报。
项目设计、投资预算一经确定,原则上不作调整,如遇特
殊情况确需调整的,应按照相关程序审核,并报原批准机 关批准。
2、工程变更程序
(2)主要工程量变化较大或施工工艺发生较大改变 设计变更程序:
①施工单位提交工程联系单,监理单位审核,确认属此种情 况,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申请。
②项目建设单位向地方国土部门申请设计变更
③地方国土部门向省厅申请变更
④省厅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论证,并形成专家论证意见 ⑤设计单位编制并提交设计变更方案 ⑥省厅组织专家进行对设计变更方案审查 ⑦根据专家审查意见补充、修改、完善 ⑧提交设计变更方案,作为工程量报验及项目竣工验收依据
生在压脚坡面上)。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整治工程
边坡整治工程
地形整治
防护工程
排水工程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防护工程
包括边坡防护结构的选型、支护结构的强度 计算和构造,明确施工工艺(包括材料、设备选 定,技术要求),进行支护结构整体或局部稳定 性验算,并对施工、监测及质量验收提出具体技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边坡防护工程——格构锚固
在对格构进行设计前,应对滑坡稳定系数进行计算, 作为设计的依据。 对于整体稳定性好,并满足设计安全系数要求的边坡, 可采用浆砌块石格构进行护坡。采用经验类比法进行设 计,前缘形成坡度不宜大于35°,即1∶1.5。当边坡 超过30m时,应设马道放坡,马道宽2.0m~3.0m, 并可根据机械施工需要适当放宽。 对于边坡整体稳定性好,但前缘出现溜滑或坍滑,或坡 度大于35°时,可采用现浇钢筋砼格构进行护坡,并用 锚杆(管)进行固定。采用经验类比和极限平衡法相结 合的方法进行设计,锚杆(管)应穿过潜在滑面1.5m~ 2.0m,采用全粘结灌浆。 对于边坡整体稳定性差,且坡面应防护时,可采用现浇 钢筋砼格构与锚杆或锚索进行防护。采用预应力锚索相 同的锚固力计算公式确定锚固荷载时,宜采用单束锚杆 或锚索设计吨位。采用简支梁或多跨连续梁公式计算两 锚杆之间格构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