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大纲卷
2012年高考全国卷(大纲版)理数试题及答案(word)[1]
![2012年高考全国卷(大纲版)理数试题及答案(word)[1]](https://img.taocdn.com/s3/m/043e5925482fb4daa58d4b6e.png)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必修+选修II)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2页,第II卷第3至第4页。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注意事项: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该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没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1、复数131ii-++=A 2+IB 2-IC 1+2iD 1- 2i2、已知集合A=},B={1,m} ,A B=A, 则m=A 0或或3 C 1或33 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4 一条准线为x=-4 ,则该椭圆的方程为A216x+212y=1 B212x+28y=1C28x+24y=1 D212x+24y=14 已知正四棱柱ABCD- A1B1C1D1中,AB=2,CC1=为CC1的中点,则直线AC1与平面BED的距离为(5)已知等差数列{an }的前n项和为Sn,a5=5,S5=15,则数列的前100项和为(A)100101(B)99101(C)99100(D)101100(6)△ABC中,AB边的高为CD,若a·b=0,|a|=1,|b|=2,则(A) (B ) (C)(D)(7)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sin α+sin β=3,则cos2α=(A) -3(B )-9(C)9(D)3(8)已知F 1、F 2为双曲线C :x ²-y ²=2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PF 1|=|2PF 2|,则cos ∠F 1PF 2= (A)14(B )35(C)34(D)45(9)已知x=ln π,y=log 52,12z=e ,则(A)x <y <z (B )z <x <y (C)z <y <x (D)y <z <x (10) 已知函数y =x ²-3x+c 的图像与x 恰有两个公共点,则c =(A )-2或2 (B )-9或3 (C )-1或1 (D )-3或1(11)将字母a,a,b,b,c,c,排成三行两列,要求每行的字母互不相同,梅列的字母也互不相同,则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A )12种(B )18种(C )24种(D )36种(1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在边AB 上,点F 在边BC 上,AE =BF =73。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大纲全国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一、选择题1.复数-1+3i1+i=( )A .2+iB .2-iC .1+2iD .1-2i2.已知集合A ={1,3,m },B ={1,m },A ∪B =A ,则m =( ) A .0或 3 B .0或3 C .1或 3 D .1或33.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4,一条准线为x =-4,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 A.x 216+y 212=1 B.x 212+y 28=1 C.x 28+y 24=1 D.x 212+y 24=14.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B =2,CC 1=22,E 为CC 1的中点,则直线AC 1与平面BED 的距离为( )A .2 B. 3 C. 2 D .15.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5=5,S 5=15,则数列⎩⎨⎧⎭⎬⎫1a n a n +1的前100项和为( )A.100101B.99101C.99100D.1011006.△ABC 中,AB 边的高为CD .若=b ,a·b =0,|a |=1,|b |=2,则=( )A.13a -13bB.23a -23bC.35a -35bD.45a -45b7.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sin α+cos α=33,则cos 2α=( ) A .-53 B .-59C.59D.538.已知F 1、F 2为双曲线C :x 2-y 2=2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PF 1|=2|PF 2|,则cos ∠F 1PF 2=( )A.14B.35C.34D.459.已知x =ln π,y =log 52,z =e -12,则( )A .x <y <zB .z <x <yC .z <y <xD .y <z <x10.已知函数y =x 3-3x +c 的图像与x 轴恰有两个公共点,则c =( ) A .-2或2 B .-9或3 C .-1或1 D .-3或111.将字母a ,a ,b ,b ,c ,c 排成三行两列,要求每行的字母互不相同,每列的字母也互不相同,则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 )A .12种B .18种C .24种D .36种1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在边AB 上,点F 在边BC 上,AE =BF =37.动点P从E 出发沿直线向F 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 第一次碰到E 时,P 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 )A .16B .14C .12D .10二、填空题13.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1≥0,x +y -3≤0,x +3y -3≥0,则z =3x -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14.当函数y =sin x -3cos x (0≤x <2π)取得最大值时,x =________.15.若(x +1x )n 的展开式中第3项与第7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该展开式中1x 2的系数为________.16.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BAA 1=∠CAA 1=60°,则异面直线AB 1与BC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17.△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A -C )+cos B =1,a =2c ,求C .18.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P A ⊥底面ABCD ,AC =22,P A =2,E 是PC 上的一点,PE =2EC .(1)证明:PC ⊥平面BED ;(2)设二面角A -PB -C 为90°,求PD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大小.19.乒乓球比赛规则规定:一局比赛,双方比分在10平前,一方连续发球2次后,对方再连续发球2次,依次轮换.每次发球,胜方得1分,负方得0分.设在甲、乙的比赛中,每次发球,发球方得1分的概率为0.6,各次发球的胜负结果相互独立.甲、乙的一局比赛中,甲先发球.(1)求开始第4次发球时,甲、乙的比分为1比2的概率; (2)ξ表示开始第4次发球时乙的得分,求ξ的期望.20.设函数f (x )=ax +cos x ,x ∈[0,π]. (1)讨论f (x )的单调性;(2)设f (x )≤1+sin x ,求a 的取值范围.21.已知抛物线C :y =(x +1)2与圆M :(x -1)2+(y -12)2=r 2(r >0)有一个公共点A ,且在A 处两曲线的切线为同一直线l .(1)求r ;(2)设m 、n 是异于l 且与C 及M 都相切的两条直线,m 、n 的交点为D ,求D 到l 的距离.22.函数f (x )=x 2-2x -3.定义数列{x n }如下:x 1=2,x n +1是过两点P (4,5)、Q n (x n ,f (x n ))的直线PQ n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1)证明:2≤x n <x n +1<3; (2)求数列{x n }的通项公式.答案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一、选择题1.解析:-1+3i1+i =1+2i.答案:C2.解析:A ={1,3,m },B ={1,m },A ∪B =A ,故B ⊆A ,所以m =3或m =m ,即m =3或m =0或m =1,其中m =1不符合题意,所以m =0或m =3.答案:B3.解析:由a 2c =4,2c =4,得c =2,a 2=8,b 2=a 2-c 2=8-4=4,所以椭圆的方程为x 28+y 24=1. 答案:C4.解析:连接AC ,交BD 于点O ,连接EO ,过点O 作OH ⊥AC 1于点H ,因为AB =2,所以AC =22,又CC 1=22,所以OH =2sin 45°=1.答案:D5.解析:设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a 1+4d =5,S 5=5a 1+5×42d =15,得d =1,a 1=1,故a n =1+(n -1)×1=n ,所以1a n a n +1=1n (n +1)=1n -1n +1,所以S 100=1-12+12-13+…+1100-1101=1-1101=100101. 答案:A6.解析:由题可知|AB |2=22+12=5,因为AC 2=AD ·AB ,所以AD =AC 2AB =455,利用各选项进行验证可知选D.答案:D7.解析:将sin α+cos α=33两边平方,可得1+sin 2α=13,sin 2α=-23,所以(-sin α+cos α)2=1-sin 2α=53,因为α是第二象限角,所以sin α>0,cos α<0,所以-sin α+cos α=-153,所以cos 2α=(-sin α+cos α)(cos α+sin α)=-53. 答案:A8.解析:因为c 2=2+2=4,所以c =2,2c =|F 1F 2|=4,由题可知|PF 1|-|PF 2|=2a =22,|PF 1|=2|PF 2|,所以|PF 2|=22,|PF 1|=42,由余弦定理可知cos ∠F 1PF 2=(42)2+(22)2-422×42×22=34.9.解析:因为ln π>ln e =1,log 52<log 55=1,所以x >y ,故排除A 、B ;又因为log 52<log 55=12,e -12=1e >12,所以z >y ,故排除C ,选D.答案:D10.解析:设f (x )=x 3-3x +c ,对f (x )求导可得,f ′(x )=3x 2-3,令f ′(x )=0,可得x =±1,易知f (x )在(-∞,-1),(1,+∞)上单调递增,在(-1,1)上单调递减.若f (1)=1-3+c =0,可得c =2;若f (-1)=-1+3+c =0,可得c =-2.答案:A11.解析: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先排第一列,有A 33种方法,再排第二列,有2种方法,故共有A 33×2=12种排列方法.答案:A12.解析:结合已知点E ,F 的位置,进行作图,推理可知,在反射过程中直线是平行的,那么利用平行关系,作图可以得到P 第一次碰到E 点时,需碰撞14次.答案:B 二、填空题 13.解析: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由z =3x -y ,得y =3x -z ,由题可知,求z 的最小值即为求y =3x -z 在可行域内纵截距的最大值,当过点A 时,所求的-z 最大,即过点A (0,1),即最大值为1=3×0-z ,所以z min =-1.答案:-114.解析:y =sin x -3cos x =2(12sin x -32cos x )=2sin(x -π3)的最大值为2,又0≤x <2π,故当x -π3=π2,即x =5π6时,y 取得最大值.答案:56π15.解析:由C 2n =C 6n 可知n =8,所以(x +1x )8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r +1=C r 8x 8-r (1x)r=C r 8x8-2r,所以8-2r =-2⇒r =5,所以1x2的系数为C 58=56. 答案:5616.解析:将三棱柱ABC -A 1B 1C 1补充成为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其中四边形ABCD 为菱形.因为BC 1∥AD 1,所以异面直线AB 1与BC 1所成的角为∠B 1AD 1.设棱长为a ,则由题中条件可知AB 1=3a ,B 1D 1=3a ,AD 1=2a ,则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B 1AD 1=3a 2+2a 2-3a 226a 2=66. 答案:6617.解:由B =π-(A +C ),得cos B =-cos(A +C ). 于是cos(A -C )+cos B =cos(A -C )-cos(A +C )=2sin A sin C , 由已知得sin A sin C =12. ①由a =2c 及正弦定理得sin A =2sin C . ② 由①、②得sin 2C =14,于是sin C =-12(舍去),或sin C =12.又a =2c ,所以C =π6.18.解:法一:(1)因为底面ABCD 为菱形,所以BD ⊥AC ,又P A ⊥底面ABCD ,所以PC ⊥BD .设AC ∩BD =F ,连结EF .因为AC =22,P A =2,PE =2EC ,故 PC =23,EC =233,FC =2,从而PC FC =6,ACEC= 6.因为PC FC =ACEC,∠FCE =∠PCA ,所以△FCE ∽△PCA ,∠FEC =∠P AC =90°, 由此知PC ⊥EF .PC 与平面BED 内两条相交直线BD ,EF 都垂直,所以PC ⊥平面BED . (2)在平面P AB 内过点A 作AG ⊥PB ,G 为垂足. 因为二面角A -PB -C 为90°,所以平面P AB ⊥平面PBC . 又平面P AB ∩平面PBC =PB ,故 AG ⊥平面PBC ,AG ⊥BC .BC 与平面P AB 内两条相交直线P A ,AG 都垂直,故BC ⊥平面P AB ,于是BC ⊥AB ,所以底面ABCD 为正方形,AD =2,PD =P A 2+AD 2=2 2. 设D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d .因为AD ∥BC ,且AD ⊄平面PBC ,BC ⊂平面PBC ,故AD ∥平面PBC ,A 、D 两点到平面PBC 的距离相等,即d =AG = 2.设PD 与平面PBC 所成的角为α,则sin α=d PD =12.所以PD 与平面PBC 所成的角为30°.法二:(1)以A 为坐标原点,射线AC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设C (22,0,0),D (2,b,0),其中b >0,则P (0,0,2),E (423,0,23),B (2,-b,0).即22p -2r =0且2p 3+bq +23r =0, 令p =1,则r =2,q =-2b ,n =(1,-2b,2). 因为平面P AB ⊥平面PBC ,故m ·n =0,即b -2b=0,故b =2,于是19.解:记A i 表示事件:第1次和第2次这2次发球,甲共得i 分,i =0,1,2; A 表示事件:第3次发球,甲得1分;B 表示事件:开始第4次发球时,甲、乙的比分为1比2. (1)B =A 0·A +A 1·A ,P (A )=0.4,P (A 0)=0.42=0.16,P (A 1)=2×0.6×0.4=0.48, P (B )=P (A 0·A +A 1·A ) =P (A 0·A )+P (A 1·A ) =P (A 0)P (A )+P (A 1)P (A ) =0.16×0.4+0.48×(1-0.4) =0.352.(2)P (A 2)=0.62=0.36. ξ的可能取值为0,1,2,3.P (ξ=0)=P (A 2·A )=P (A 2)P (A )=0.36×0.4=0.144, P (ξ=2)=P (B )=0.352,P (ξ=3)=P (A 0·A )=P (A 0)P (A )=0.16×0.6=0.096, P (ξ=1)=1-P (ξ=0)-P (ξ=2)-P (ξ=3) =1-0.144-0.352-0.096 =0.408.Eξ=0×P (ξ=0)+1×P (ξ=1)+2×P (ξ=2)+3×P (ξ=3) =0.408+2×0.352+3×0.096 =1.400.20.解:(1)f ′(x )=a -sin x .①当a ≥1时 ,f ′(x )≥0,当且仅当a =1,x =π2时,f ′(x )=0,所以f (x )在[0,π]上是增函数;②当a ≤0时,f ′(x )≤0,当且仅当a =0,x =0或x =π时,f ′(x )=0,所以f (x )在[0,π]上是减函数;③当0<a <1时,由f ′(x )=0解得x 1=arcsin a ,x 2=π-arcsin a . 当x ∈[0,x 1)时,sin x <a ,f ′(x )>0,f (x )是增函数; 当x ∈(x 1,x 2)时,sin x >a ,f ′(x )<0,f (x )是减函数; 当x ∈(x 2,π]时,sin x <a ,f ′(x )>0,f (x )是增函数. (2)由f (x )≤1+sin x 得f (π)≤1,a π-1≤1,所以a ≤2π.令g (x )=sin x -2πx (0≤x ≤π2),则g ′(x )=cos x -2π.当x ∈(0,arccos 2π)时,g ′(x )>0,当x ∈(arccos 2π,π2)时,g ′(x )<0.又g (0)=g (π2)=0,所以g (x )≥0,即2πx ≤sin x (0≤x ≤π2).当a ≤2π时,有f (x )≤2πx +cos x .①当0≤x ≤π2时,2πx ≤sin x ,cos x ≤1,所以f (x )≤1+sin x ;②当π2≤x ≤π时,f (x )≤2πx +cos x =1+2π(x -π2)-sin(x -π2)≤1+sin x .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2π].21.解:(1)设A (x 0,(x 0+1)2),对y =(x +1)2求导得y ′=2(x +1). 故l 的斜率k =2(x 0+1).当x 0=1时,不合题意,所以x 0≠1.圆心为M (1,12),MA 的斜率k ′=(x 0+1)2-12x 0-1.由l ⊥MA 知k ·k ′=-1, 即2(x 0+1)·(x 0+1)2-12x 0-1=-1,解得x 0=0,故A (0,1), r =|MA |= (1-0)2+(12-1)2=52,即r =52. (2)设(t ,(t +1)2)为C 上一点,则在该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y -(t +1)2=2(t +1)(x -t ), 即y =2(t +1)x -t 2+1.若该直线与圆M 相切,则圆心M 到该切线的距离为52,即 |2(t +1)×1-12-t 2+1|[2(t +1)]2+(-1)2=52, 化简得t 2(t 2-4t -6)=0,解得t 0=0,t 1=2+10,t 2=2-10.抛物线C 在点(t i ,(t i +1)2)(i =0,1,2)处的切线分别为l ,m ,n ,其方程分别为 y =2x +1,①y =2(t 1+1)x -t 21+1,② y =2(t 2+1)x -t 22+1,③ ②-③得x =t 1+t 22=2.将x =2代入②得y =-1,故D (2,-1).所以D 到l 的距离 d =|2×2-(-1)+1|22+(-1)2=655. 22.解:(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x n <x n +1<3. ①当n =1时,x 1=2,直线PQ 1的方程为 y -5=f (2)-5(x -4),令y =0,解得x 2=114,所以2≤x 1<x 2<3.②假设当n =k 时,结论成立,即2≤x k <x k +1<3. 直线PQ k +1的方程为 y -5=f (x k +1)-5x k +1-4(x -4),令y =0,解得x k +2=3+4x k +12+x k +1.由归纳假设知x k +2=3+4x k +12+x k +1=4-52+x k +1<4-52+3=3;x k +2-x k +1=(3-x k +1)(1+x k +1)2+x k +1>0,即x k +1<x k +2.所以2≤x k +1<x k +2<3,即当n =k +1时,结论成立. 由①、②知对任意的正整数n,2≤x n <x n +1<3. (2)由(1)及题意得x n +1=3+4x n2+x n .设b n =x n -3,则 1b n +1=5b n+1, 1b n +1+14=5(1b n +14),数列{1b n +14}是首项为-34,公比为5的等比数列.因此1b n +14=-34·5n -1,即b n =-43·5n -1+1,所以数列{x n }的通项公式为x n =3-43·5n -1+1.。
2012高考英语全国卷(大纲版)I、II及新课标卷

201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大纲版)Ⅰ、II及新课标卷试题&参考答案(word)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大纲版)全国卷Ⅰ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14页.第Ⅱ卷15至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目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短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脱。
从题中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
15。
B.£9。
15.C. £9。
18.答案是B。
1。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In a bookstore。
B. In a classroom.C. In a library.2.At what time will the film begin?A.7:20B.7:15C.7:00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Their friend Jane。
B. A weekend trip.C。
A radio programme。
4.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A。
2012年高考全国卷大纲版参考答案

2012年高考全国卷大纲版参考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B2、D3、D4、C二、(9分,每小题3分)5、C6、A7、D三、(9分,每小题3分)8、A 9、D 10、C四、(23分)11、(10分)(1)(5分)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
译出大意给2分;“虑”“盗边”“设备”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郭浩招集逃亡在外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
译出大意给3分;“招辑”“规置”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2、(8分)(1)(4分)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
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答出“思”、“信”两字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4分)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3、(5分)(1)假舟楫者;而绝江河;善假于物也;风掣红旗冻不翻;去时雪满天山路。
(2)徘徊于斗牛之间;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得分。
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1)题评分。
五、(22分)14、(6分)①作者青年时代对鲁迅的散文充满了喜爱之情;②时过境迁,如今知音难觅,令人感慨;③作者经历了各种创伤,感情迟钝,对激情的失去深感无奈。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15、(4分)(1)(2分)①青年作家为革命献身的时代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②他们的革命精神因世事变化似乎已经被当前文坛淡忘了。
每答对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2)(2分)①时间消磨了人的激情,情随事变是正常的;②鲁迅以其真挚的感情和不朽的文笔,使青年作家们青史留名,道义永存。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2.(6分)U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Pb,则()A.m=7,n=3B.m=7,n=4C.m=14,n=9D.m=14,n=18 3.(6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4.(6分)质量分别为m1和m2、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两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q1=q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B.若m1=m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C.若q1≠q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D.若m1≠m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5.(6分)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N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
a、o、b在M、N的连线上,o为MN的中点,c、d位于MN的中垂线上,且a、b、c、d到o点的距离均相等。
2012年全国高考(大纲全国卷)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1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B)A.反射活动由一点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发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B)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D)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5、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D)A 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B 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C 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D 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 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 , 正确的一项是(A )A 粒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 )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3Al ++3OH=Al(OH)3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 2 +23CO -=CaCO 3 ↓ + 2OH -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 2 + 2OH -=Cl O - + Cl -+ H 2O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 H += 23Fe + + 3H 2 ↑ 8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映值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B )CO (g )+ H 2O(g) −−−→←−−−催化剂CO 2(g) + H 2(g) △H <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 增加压强B 降低温度C 增大CO 的浓度D 更换催化剂9 、反应 A+B →C (△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 →X (△H >0) ② X →C (△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D )10 、 元素X 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 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级硫的离子半径,X 元素为 (D )A AlB PC ArD K11、①②③④ 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 ;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有气泡逸出 ;③ ④ 相连时,③ 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A ①③②④B ①③④②C ③ ④ ②①D ③ ① ②④1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 g2 ,F E (OH)3 ,NH 4HCO 3 ,N a HCO 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 1\V 2\V 3\V 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 )A.V 3>V 2>V 4>V 1B. V 3>V 4>V 2>V 1C.V 3>V 2>V 1>V 4D.V 2>V 3>V 1>V 4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λ⨯=∆d L X qBm v R =qB m T π2=()()Pbe He U 20782014223592++=-)(332211t I t I t I U W ++=误的是(D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C.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氧化(标准D.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 溴二,选择题:本题共8题。
2012年高考语文大纲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0页。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颀.长(qí) 悚.然(sù) 彰善瘅.恶(dàn) 韬光养晦.(huì)B. 人寰.(huán) 攫.取(jué) 寻瑕伺隙.(xì) 啮.臂为盟(niè) C. 抵牾.(y ǔ) 横亘.(g èn) 造福桑梓.(zǐ) 筋.疲力尽(jīn) D. 鞭挞.(tà) 骨骼.(g é) 辗.转反侧(niǎn) 蜚.声中外(fēi)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 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 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一、选择题:本题共8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2.(6分)92235U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82207Pb,则()A.m=7,n=3 B.m=7,n=4 C.m=14,n=9 D.m=14,n=183.(6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4.(6分)质量分别为m1和m2、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两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q1=q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B.若m1=m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C.若q1≠q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D.若m1≠m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5.(6分)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N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
a、o、b在M、N的连线上,o为MN的中点,c、d位于MN的中垂线上,且a、b、c、d到o点的距离均相等。
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B .a 、b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c 、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a 、c 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6.(6分)一台电风扇的额定电压为交流220V .在其正常工作过程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电流I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这段时间内电风扇的用电量为( )A .3.9×10﹣4度B .5.5×10﹣2度C .7.8×10﹣2度D .11.0×10﹣2度7.(6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图(a )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b )和图(c )分别是x 轴上某两处质点的振动图象.由此可知,这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可能是( )A .13mB .23mC .1mD .43m 8.(6分)如图,大小相同的摆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3m ,摆长相同,并排悬挂,平衡时两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a 向左边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若两球的碰撞是弹性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B .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动量大小相等C .第一次碰撞后,两球的最大摆角不相同D .发生第二次碰撞时,两球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二、解答题9.(6分)在黑箱内有一由四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构成的串并联电路,黑箱面板上有三个接线柱1、2、3.用欧姆表测得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Ω,2、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5Ω,1、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2.5Ω.(1)在虚线框中画出黑箱中的电阻连接方式;(2)如果将1、3接线柱用导线连接起来,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 Ω.10.(17分)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 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 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 的点.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 1,s 2,….求出与不同m 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 为横坐标,1a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1a﹣﹣m 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1a与m 处应成 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2)完成下列填空:(ⅰ)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s3.a可用s1、s3和△t表示为a=.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 mm,s3=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m/s2.(ⅲ)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小车的质量为.11.(16分)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在两极板间有一带电小球,小球用一绝缘轻线悬挂于O点.先给电容器缓慢充电,使两级板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π6.再给电容器缓慢充电,直到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π3,且小球与两极板不接触.求第二次充电使电容器正极板增加的电荷量.12.(19分)一单摆在地面处的摆动周期与在某矿井底部摆动周期的比值为k.设地球的半径为R.假定地球的密度均匀.已知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求矿井的深度d.13.(20分)一探险队员在探险时遇到一山沟,山沟的一侧竖直,另一侧的坡面呈抛物线形状。
2012-全国卷(大纲版)英语真题及答案

2012-全国卷(大纲版)英语真题及答案全国卷(大纲版)已核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14页。
第Ⅱ卷15至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目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B.£9.15.C.£9.18.答案是B。
1.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bookstore.B. In a classroom.C. In a library.2. At what time will the film begin?A.7:20.B.7:15.C.7:00.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Their friend Jane.B. A weekend trip.B. Mum's.C. Jack's.7. What does the boy promise to do for the girl?A. Buy her a new CD.B. Do some cleaning.C. Give her 10 dollars.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大纲全国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真题及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注意事项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颀qí悚然sù彰善瘅恶dàn 韬光养晦huìb 人寰huán 攫取juã寻瑕伺隙xì啮臂为盟niâC.抵牾ǔ横亘gân 造福桑梓zǐ筋疲力尽jīnD.鞭挞tà骨骼gã辗转反侧niǎn 蜚声中外fēi 答案B解析A悚然C牾D辗注意错误均排除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答案D解析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三项均不符合语境D项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解析A不但还联结的内容无关联性且这组关联词一般表递进关系而本例中还后面的内容与他在英语国家工作无直接关系B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应为酝酿出台执行D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与就业压力无关联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茶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A④⑥⑤②①③ B⑥②①⑤④③C⑤④⑥②①③ D⑥④⑤②③①答案C解析与句末关联紧密的应为3排除D以4或6开头均显突兀排除AB故选C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a name=baidusnap0></a>相思</B>》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答案C解析按文意胡三省是作注的人读《资治通鉴》没有困难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答案A解析根据文意江中靠北岸处有沙洲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C.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D文中所引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答案B解析文中未见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的相关描述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8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冒贸然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己停止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乞请求D时其半度可击也时等候解析冒不顾顶着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④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⑥浩与吴玠大破之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⑤D③④⑥答案A解析只123为奋勇抗击金人4为战果5为平乱6为战果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B 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C 郭浩吴介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两人连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D 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答案C解析据文意郭吴产生隔阂在吴举劾之后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第Ⅱ卷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第Ⅱ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个体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Ⅱ卷共11小题共120分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译文答案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置守备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译文答案郭浩招集安抚流亡之人开营田朝廷把他所作所为颁示各路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答案翻思由实写到虚写从眼前景写到春日景体现了不同的季节作用对比表强烈的感受解析略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答答案对比突出对落叶的感叹解析略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1 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荀子劝学》答案假舟楫者--而绝江河善假于物也纷纷暮雪下辕门轮台东门送君去岑参《白雪歌送武门判官归京》答案风掣红旗冻不翻去时雪满天山路2月出于东山之上白露横江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答案徘徊于斗牛之间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五2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听朗诵孙犁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有删改14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经历沧桑时间冲刷分析略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答答案当前的现实和文学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以前革命作家群那段历史已趋遗忘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答答案感悟到文章与道义共存想到革命的文学青年与鲁迅文章一起不朽16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6分答答案文字利用的工具写文章的人写作对象说明略17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一波三折曲折行文最终感悟而解脱归于平静清澈六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8从整个文段来看下面划线的三个句子在语言表达上都有问题请予修改要求语意连贯衔接自然语句通顺不改变原意修改后的句子每句都不得超过15个字6分我的朋友老王人称戏痴自号梨园客由于用客来称呼可见不是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但是凡说起他②他在戏曲界人人都知道他特别爱听戏爱唱戏后来还成了有名的票友他退休后又热衷于戏曲资料的收藏买剧本集唱片淘剧照等忙的不亦乐乎③还有700余份戏单是他搜集的而且都是上个世纪的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由客可知不是戏曲界专业人士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戏曲界人人都知道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他还搜集了700余份上世纪的戏单19.请在下面划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它与后面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不得超过2 20个字3分____________音乐作品的深度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比较重要的形态通常有两种一是深刻而是深邃大致说来深刻是就作品的主题而言深邃是就作品的意蕴而言深刻诉之于意义比较理性深邃诉之于体验比较感性深刻如同在二维平面上的篆刻是静态的深邃却似三维空间中的景致是动态的西方音乐以深刻见长中国音乐则以深邃著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们欣赏与评价音乐主要看它是否有深度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略七6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略。
2012年高考语文大纲卷(含详细答案)

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笔,这就成了“茶”字
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③“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⑥“茶”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3.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2012年大纲卷(理科数学)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大纲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131i i-+=+ A.2i + B.2i - C.12i + D.12i -2.已知集合{A =,{1,}B m =,A B A =,则m =A.00或3 C.11或33.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4,一条准线为4x =-,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A.2211612x y += B.221128x y += C.22184x y += D.221124x y += 4.已知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2AB =,1CC =E 为1CC 的中点,则直线1AC 与平面BED 的距离为A.2D.15.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55a =,515S =,则数列11{}n n a a +⋅的前100项和为 A.100101 B.99101 C.99100 D.101100 6.在ABC ∆中,AB 边的高为CD ,若CB a =,CA b =,0a b ⋅=,1a =,2b =,则AD = A.11 33a b - B.22 33a b - C.33 55a b - D.44 55a b - 7.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sin cos 3αα+=,则cos2α=A.3-9-9D.38.已知1F ,2F 为双曲线C :222x y -=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122PF PF =,则12cos F PF ∠= A.14 B.35 C.34 D.459.已知ln x π=,5log 2y =,12z e -=,则A.x y z <<B.z x y <<C.z y x <<D.y z x <<10.已知函数33y x x c =-+的图像与x 轴恰有两个公共点,则c =A.2-或2B.9-或3C.1-或1D.3-或111.将字母a ,a ,b ,b ,c ,c 排成三行两列,要求每行的字母互不相同,每列的字母也互不相同,则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A .12种B .18种C .24种D .36种1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在边AB 上,点F 在边BC 上,73AE BF ==.动点P 从E 出发沿直线向F 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等于入射角,当点P 第一次碰到E 时,P 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A .16B .14C .12D .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0330301y x y x y x ,则3z x y =-的最小值为 .14.当函数sin y x x =-(02x π≤<)取得最大值时,x = .15.若n x x )1(+的展开式中第3项与第7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该展开式中21x的系数为 .16.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1160BAA CAA ∠=∠=,则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cos 1A C B -+=,2a c =,求c .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PA ⊥底面ABCD,AC =2PA =,E 是PC 上的一点,2PE EC =.(Ⅰ)证明:PC ⊥平面BED ;(Ⅱ)设二面角A PB C --为90,求PD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大小.19.(本小题满分12分)乒乓球比赛规则规定:一局比赛,双方比分在10平前,一方连续发球2次后,对方再连续发球2次,依次轮换.每次发球,胜方得1分,负方得0分.设在甲、乙的比赛中,每次发球,发球方得1分的概率为0.6,各次发球的胜负结果相互独立。
2012高考真题英语1大纲全国卷

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14页。
第Ⅱ卷15至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目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短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脱.从题中所给的A. 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B.£9.15.C. £9.18.答案是B。
1.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In a bookstore.B. In a classroom.C. In a library.2. At what time will the film begin?A.7:20B.7:15C.7:00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Their friend Jane.B. A weekend trip.C. A radio programme.4.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A. Catch a train.B. See the man off.C. Go shopping.5. Why did the woman apologize?A. She made a late delivery.B. She went to the wrong place.C. She couldn't take the cake back.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
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颀.长(qí)悚.然(sù)彰善瘅.恶(dàn)韬光养晦.(huì)b. 人寰.(huán)攫.取(jué)寻瑕伺隙.(xì)啮.臂为盟(niè)C.抵牾.(wǔ)横亘.(gèn)造福桑梓.(zǐ)筋.疲力尽(jīn)D.鞭挞.(tà)骨骼.(gé)辗.转反侧(niǎn)蜚.声中外(fē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亲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2012年全国卷大纲

2012年全国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解析6、A【解析】稀有气体单质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氯气、氮气、氢气等单质分子中存在共价键;二氧化碳分子中,碳氧之间为极性键,由于二氧化碳为直线型分子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叠,二氧化碳为非极性分子;氢氧化钠晶体中含有离子键还含有共价键,但氢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
【考点与方法】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类别、存在及分子的极性等知识,关键要从定义入手归纳总结熟记区别于联系。
7、C【解析】A选项,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应该写成分子的形式;B选项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应该拆开写;D选项不符合客观事实,铁与稀硫酸反应被氧化为亚铁离子。
【考点与方法】本题主要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从电荷守恒、电子守恒、拆并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等入手进行判断。
8、B 【解析】该反应左右两边气体系数相等,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CO的转化率亦不变;增加CO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CO的转化率降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提高。
【考点与方法】本题考查平衡移动对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浓度、催化剂、压强、温度等对平衡的影响熟练掌握,并结合题干认真分析得出答案。
9、D【解析】A+B的能量要高于C的能量,排除A、B选项;X的能量要高于A+B的能量、X的能量要高于C的能量,综合可知D选项正确。
【考点与方法】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图。
高能量物质转化为低能量物质放热,反之吸热。
10、D【解析】钾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钙离子、硫离子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反而小,钾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半径。
【考点与方法】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率要牢牢掌握,前20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要熟练。
11、B【解析】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①>②,①>③;负极失去电子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为氢气,④>②;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金属离子,金属的质量减小,③>④。
2012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大纲卷)及参考答案(高清版)

2012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大纲卷)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图1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读图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l~2题。
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日本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GDP能耗 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 D.煤炭自给率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
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l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量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A.1970~1976年B.l977~1984年C.1980~1989年D.1989~2000年4.该支流流人A.黄河 B长江C.辽河 D.黑龙江5.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A.建设用沙量增加 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D.连续干旱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
据此完成6~7题。
6.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7.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 D.东南、西北图3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
读图3,完成8---9题。
8.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
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 D.水路交通枢纽图4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
该气压系统以每年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l0~11题。
10.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 8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11.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
2012全国卷 大纲版 完美解析

全国卷大纲版梁山杨素文一、1、解析A悚然sǒng C牾wùD辗zhǎn答案 B2、解析A不负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B呼之欲出:之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物描写非常生动 C 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以上三项均不合语境D醍醐灌顶:指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的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符合语境。
答案 D3、解析C,“带给了”不对,应该用“带到了”,考虑搭配。
答案D4、解析:答案C二、5、解析答案C6、解析根据文意江北靠北岸处有沙漏,答案 A7、解析《横江词》诗是早期作品,原文有叙述;而《丁都护歌》写作最晚,原文则无从考证。
答案D三、8、解析冒:不顾顶着答案 A9、解析①②为抗击西夏人⑤是对付饥民答案D10解析根据文意,二人产生隔阂是在吴玠提点刑狱之后。
答案 C附译文: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千人。
徽宗时,曾率领一百名骑兵来到灵州城下,夏国以一千名骑兵来追赶他们,郭浩亲手斩杀两名骑兵,提着首级返回。
跟随种师道进军修筑茸平寨,敌军占据并堵塞水源,来断绝宋军的饮水,郭浩率领几百名精锐骑兵夺取了它。
敌人攻打石尖山,郭浩迎着敌阵前进,被流箭射中左肋,发怒不去拔箭,奋力大呼,活捉到贼人才停止;各军跟着前进,敌军逃走,郭浩从此知名。
积功升任中州刺史。
钦宗即位,因种师道推荐,被皇上召见应对,他上奏说:“金军长期在外,一心想着回归。
请求派轻兵从小路驰往滑台,等他们渡到一半时,就可发动攻击。
”正逢朝廷大臣议和议战意见不同,郭浩之策没有被采纳。
皇上询问西边事务,郭浩说:“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置守备。
”不久西夏军队果然进攻泾原路,夺取了西安州、怀德军。
绍圣年间开拓之地,又全部失去。
建炎元年,知原州。
二年,金军攻取长安,泾州守将夏大节弃城逃跑,郡人也投降了金军。
郭浩正好在半夜时来到郡中,他只率领了二百人,捉到金兵不杀,让他们返回,说:“替我告诉你们的将领,我是郭浩,想要交战就立即来决一死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全国大纲卷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不做).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C .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 .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15.
23592U
经过m 次α衰变和n 次β衰变
Pb 207
82
,则
A .m =7,n =3
B .m =7,n =4
C .m =14,n =9
D .m =14,n =18
16.再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 .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
B .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
C .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D .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17.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的两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q 1=q 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 B.若m 1=m 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相等 C. 若q 1≠q 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不相等 D. 若m 1≠m 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
18.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 、N 两点,且与直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
a 、o 、b 在M 、
N 的连线上,o 为MN 的中点,c 、d 位于MN 的中垂线上,且a 、b 、
c 、
d 到o 点的距离均相等。
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 .a 、b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c 、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a 、c 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
19.一台电风扇的额定电压为交流220V 。
在其正常工作过程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电流I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这段时间内电风扇的用电量为 A .3.9×10-2度 B .5.5×10-2度
C .7.8×10-2度
D .11.0×10-2度
20.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图(a )是t =0时刻的波形图,图(b )和图(c )分别是x
轴上某两处质点的震动图像。
由此可知,这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可能是 A .1m 3 B .2m 3 C .1m D .4m 3
21.如图,大小相同的摆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3m ,摆长相同,并排悬挂,平衡时两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a 向左边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若两球的碰撞是弹性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B .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动量大小相等
C .第一次碰撞后,两球的最大摆角不相同
D .发生第二次碰撞时,两球在各自的平衡位置
答题区域
14.[ A ] [ B ] [ C ] [ D ] 15.[ A ] [ B ] [ C ] [ D ] 16.[ A ] [ B ] [ C ] [ D ]
17.[ A ] [ B ] [ C ] [ D ] 18.[ A ] [ B ] [ C ] [ D ] 19.[ A ] [ B ] [ C ] [ D ]
20.[ A ] [ B ] [ C ] [ D ] 21.[ A ] [ B ] [ C ] [ D ]
t /min
I /A
y/m 0.1 0
y/m 0.1 0
-0.05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