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专题练习:传染病和免疫(解析版)
中考科学生物(传染和免疫)专项训练

1.(每空1分,共3分)自1 981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被发现以来,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已达1 00万。
阅读下面有关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表格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的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构简单,它是由物质组成的。
(2)艾滋病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它具特点。
(3)通过上表数据的分析,你认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2.(2008常德)(7分)今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夺走了不少学生的生命。
人们在惊恐地震无情的同时,也反映出个别学校存在着地震应急安全教育的缺失。
目前,震区的卫生防疫、健康教育问题正摆在人们的面前。
假如你是一名救灾现场的志愿者,遇到下列现实问题,你能正确解答吗?(1)如果发现某人上臂肱动脉受伤出血,应在病人受伤血管的(近心端、远心端)止血;(2)给病人打针、服药前,一定要认真分析药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的,绝对不能盲目用药;(3)当遇到紧急情况,病人生命垂危时,需要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的原理是用人工方法使病人的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逐步恢复呼吸功能。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等。
(4)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传染病的发生。
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有、和。
3.(2008泰安)珍爱生命,增进健康是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是民族兴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试结合下列具体实例,回答有关问题:(4分)(1)自安徽阜阳3月份出现首例手足口病至今,全国手足口病患者已累计超过万人。
手足口病主要经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为了防止手足口病的继续蔓延,专家建议:“要尽量避免接触患者及其分泌物”,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对于发现的病例或感染者要严格隔离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2)自5.12汶川地震以来,卫生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灾区儿童进行了甲肝、乙脑等疫苗的强化接种。
其目的是强化儿童对相应传染病的,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初二生物传染病和免疫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传染病和免疫试题答案及解析1.(4分)近年来,福州市行人被“流浪犬”咬伤的事件呈上升趋势,狂犬病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致死率百分之百。
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福州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大力整顿“流浪犬、病犬”。
(1)狂犬病的病原体是,它的个体比细菌还小,没有结构。
(2)福州市大力整顿病犬,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3)人被犬咬伤后,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
从免疫的特点来看,这种免疫属于。
(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答案】(1)狂犬病毒细胞(2)A (3)特异性免疫。
【解析】传染病是指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或是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传染病发生的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任何一个环节中断传染病不会发生。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是控制染源,将患病的人、感染者、携带者等人进行严格的隔离,防止病原体的扩散;病原体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接触、土壤及蚊蝇等可以传播,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主要方法,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用消毒液进行严格的消毒,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有效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进行免疫接种等是保护易人群。
人体的免疫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形成的,对所有的病原体具有保护作用,没有选择性;特异性免疫是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特定的病原体有作用,具有选择性,如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传染病。
(1)传染病发生要有病原体,主要是细菌、真菌、病毒等,病毒个体微小,结构极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狂犬病的病原体是狂犬病毒,它的个体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
(2)福州市大力整顿病犬,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控制伟源源。
(3)人被犬咬伤后,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
初三生物传染病和免疫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传染病和免疫试题答案及解析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5岁以下儿童容易感染此病,患者的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如图所示)。
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人,还可通过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
(8分)(1)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EV71)是_______(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看,5岁以下儿童属于_______;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对水源、厕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喷洒消毒药物,是切断_______。
(3)患过手足口病的入不易再感染肠道病毒(EV71),这是因为人体产生了一种特殊蛋白质的叫_______(“抗原”或“抗体”)。
从免疫角度讲,机体获得_______性免疫。
(4)手足口病是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性的特点,请你写出一条预防措施______________【答案】(1)病原体,蛋白质(2)易感人群,传播途径(3)抗体,特异(4)流行,水源、厕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喷洒消毒药物【解析】(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肠道病毒能引起手足口病,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2)、传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5岁以下儿童属于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对水源、厕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喷洒消毒药物,是切断传播途径。
(3)、患过手足口病的人不易再感染肠道病毒(EV71),这是因为人体产生了一种特殊蛋白质的叫抗体,这种抗体只能消灭肠道病毒(EV71),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4)、手足口病是传染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要注意预防,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如:水源、厕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喷洒消毒药物。
生物中考试题汇编—人类的传染病和免疫

材料二:近几年,新闻媒体接连报到了“毒奶粉”、“地沟油”、“毒花椒”、“健美猪”、“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加大检测、加大处罚、净化食品市场的同时,提醒老百姓学会鉴别、学会自我保护。
A.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B.第二道防线、特异性
C.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D.第三道防线、特异性
59.在震区会有很多人受伤。若发现伤员流出的血呈暗红色,流出速度较慢,可判断这是▲血管出血;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遵循的输血原则是▲。
A.动脉、输同型血B.动脉、输同型异型血皆可
C.静脉、输同型血D.静脉,输同型异型血皆可
56.各种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具备的要素是
A.只要具有传染源B.只要具有传播途径
C.需要同时具有传染源和易感人群D.同时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57.上述资料中提到要“对灾区进行大范围消毒”。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58.注射疫苗可以利用人体的▲建立起▲免疫。
(1)按时吃早餐是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根据下列提供的食品,请你搭配一份既健康又营养均衡的早餐:
A馒头B泡面C可乐D牛奶E炸薯条F鸡蛋G苹果
(2)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可能导致____分泌不足,诱发糖尿病。
(3)吸烟是一个慢性致病的过程,它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
(4)流感是由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流感痤前作为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免疫。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章 认识生物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章+认识生物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广东)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实施,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调查法B.实验法C.资料分析法D.观察法2.(2016•玉林)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嵩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青嵩素是从植物黄花嵩中提取的.下列关于黄花嵩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细胞结构B.不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能进行呼吸作用D.属于原核生物3.(2016•绥化)下列描述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防风固沙B.滴水穿石C.大雁南飞D.潮涨潮落4.(2016•长沙)教学楼外,被修剪的树木不但发出了新芽,还开出了花朵,这体现了生物()A.需要营养B.能进行呼吸C.能生长繁殖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2016•上海)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点是…()A.能生长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繁殖D.要呼吸6.(2016•海南)如图,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使两端液滴连通.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后,观察到草履虫纷纷从左侧培养液转移到右侧培养液.根据生物的特征分析,这一现象说明生物能()A.进行呼吸B.进行运动C.生长和繁殖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2016•广东)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木马病毒B.烤乳猪C.蘑菇D.珊瑚8.(2016•衡阳)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大肠杆菌B.珊瑚C.塞卡病毒D.樟树9.(2016•贺州)盆栽的绿萝,窗台外侧比窗台内侧的长势茂盛,这一现象说明生物()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能进行呼吸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活需要营养10.(2016•邵阳)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1.(2016•东营)生物圈中的生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能进行活动B.能繁殖后代C.能进行发射D.能呼吸并消耗氧气12.(2016•咸宁)花生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C.生长和繁殖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3.(2016•东营)下面是“美丽乡村”摄影展上的四幅作品,它们的名称标注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A.好大一朵花B.嘘,小声点,家燕的繁殖行为C.银杏果实熟了D.这边风景独好!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14.(2016•黑龙江)禾苗青青,麦浪滚滚;春水澄碧,游鱼嬉戏.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钟乳石C.珊瑚礁D.生石花15.(2016•青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变异.A.①② B.③① C.③④ D.③②16.(2016•绵阳)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Co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A.是否耗能B.能否运动C.能否说话D.能否生殖17.(2016•舟山)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更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B.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C.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D.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18.(2016•娄底)下列各句中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描述的特征不同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群C.虎父无犬子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19.(2016•盐城)“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体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是()A.需要营养B.能生长C.能呼吸D.能排泄废物20.(2016•赤峰)“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的生物特性是()A.生长B.需要营养物质C.遗传和变异D.能排出体内废物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章+认识生物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广东)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实施,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调查法B.实验法C.资料分析法D.观察法【分析】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多种:观察法、实验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调查法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验对象和目的来确定.【解答】解:调查法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实地考察的方法;实验法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实验对象进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资料收集法是针对某一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观察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对实验对象用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的观测;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应属于调查法.故选:A.【点评】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2.(2016•玉林)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嵩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青嵩素是从植物黄花嵩中提取的.下列关于黄花嵩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细胞结构B.不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能进行呼吸作用D.属于原核生物【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BC、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黄花嵩属于草本的被子植物,因此具有细胞结构,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进行呼吸作用.故AB错误,C 正确;D、黄花嵩属于草本的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因此属于真核生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3.(2016•绥化)下列描述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防风固沙B.滴水穿石C.大雁南飞D.潮涨潮落【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防风固沙,是保护环境的措施,不属于生命现象;B、滴水穿石,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C、大雁南飞,是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的反应,属于生命现象;D、潮涨潮落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具有生命现象,非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4.(2016•长沙)教学楼外,被修剪的树木不但发出了新芽,还开出了花朵,这体现了生物()A.需要营养B.能进行呼吸C.能生长繁殖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被修剪的树木不但发出了新芽,还开出了花朵,这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5.(2016•上海)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点是…()A.能生长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繁殖D.要呼吸【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故选:B.【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6.(2016•海南)如图,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使两端液滴连通.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后,观察到草履虫纷纷从左侧培养液转移到右侧培养液.根据生物的特征分析,这一现象说明生物能()A.进行呼吸B.进行运动C.生长和繁殖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使两端液滴连通.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后,观察到草履虫纷纷从左侧培养液转移到右侧培养液,说明生物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故选: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7.(2016•广东)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木马病毒B.烤乳猪C.蘑菇D.珊瑚【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解答】解:ABD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C【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生物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8.(2016•衡阳)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大肠杆菌B.珊瑚C.塞卡病毒D.樟树【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C、D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B珊瑚是珊瑚虫的尸体、排泄物等堆积而成,珊瑚不具备生物的特征;所以不属于生物.故选:A、C、D【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生物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9.(2016•贺州)盆栽的绿萝,窗台外侧比窗台内侧的长势茂盛,这一现象说明生物()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能进行呼吸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活需要营养【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盆栽的绿萝,窗台外侧比窗台内侧的长势茂盛,是花卉对光的刺激的反应,说明生物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故选:A.【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0.(2016•邵阳)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据分析可见:A、B、C都属于生物的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1.(2016•东营)生物圈中的生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能进行活动B.能繁殖后代C.能进行发射D.能呼吸并消耗氧气【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能进行运动不属于生物的特性,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不符合题意;B、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生殖产生后代.生物都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符合题意;C、反射是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因此较高级生物才有反射,低等的生物不能形成反射;如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不属于反射.不符合题意;D、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细菌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如厌气杆菌.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2.(2016•咸宁)花生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C.生长和繁殖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花生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是因为生物体内存在着类似时钟的节律性,生物体通过它能够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且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节律.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此题关键是弄清花生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的原因.13.(2016•东营)下面是“美丽乡村”摄影展上的四幅作品,它们的名称标注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A.好大一朵花B.嘘,小声点,家燕的繁殖行为C.银杏果实熟了D.这边风景独好!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图中是向日葵的头状花序,不是一朵花,故A不符合生物学事实;B、家燕正在给小燕子喂食,属于繁殖行为,故B符合生物学事实;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实包被,不能形成果实,故C不符合生物学事实;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生物的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提供粮食等)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因此,这边风景独好!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观赏价值,即直接使用价值.故D不符合生物学事实;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4.(2016•黑龙江)禾苗青青,麦浪滚滚;春水澄碧,游鱼嬉戏.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钟乳石C.珊瑚礁D.生石花【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BC、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礁不具有生物的特征,都不属于生物;D、生石花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D.【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5.(2016•青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变异.A.①② B.③① C.③④ D.③②【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解答】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龙生龙,凤生凤”体现了生物亲子代之间的遗传现象,即题中的③②两项特征.故选:D.【点评】理解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16.(2016•绵阳)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Co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A.是否耗能B.能否运动C.能否说话D.能否生殖【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汽车奔跑需要耗能,但是汽车不属于生物,所以耗能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A不符合题意;B、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B不符合题意;C、能否说话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C不符合题意;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所以能否生殖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7.(2016•舟山)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更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B.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C.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D.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是由于吸水造成的,不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A符合题意;BCD、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都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故BCD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记忆生物的特征,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进行比较记忆.18.(2016•娄底)下列各句中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描述的特征不同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群C.虎父无犬子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解答】解:“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题干中A、C、D都属于遗传现象;B 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群属于变异现象.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遗传和变异的概念.19.(2016•盐城)“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体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是()A.需要营养B.能生长C.能呼吸D.能排泄废物【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述了初春小草的生长特点.因此,“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能够生长的特征.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0.(2016•赤峰)“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的生物特性是()A.生长B.需要营养物质C.遗传和变异D.能排出体内废物【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说明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初中生物复习专题八传染病与免疫专题复习含答案

专题八安康地生活一、传染病和免疫[学问网络构造]:1、传染人体的三道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阻挡、杀死、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及人之间或人及动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传染病流行的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①限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传染源:可以散播病原体的人 传播途径:病原体分开传染源到达安康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简[课标考点解读]:本章要可以识别传染病,并说出传染病的特点;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知道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说出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及其作用;2、免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特异性免疫:人诞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免疫类免疫功能:①防卫感染;②自身稳定;抗原:能引起人体产生抗抗体:人体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能反抗病原体的方案免疫:有方案地进展预防接种。
〔爱护易理解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知道方案免疫在预防传染病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传染病和免疫的学问及日常生活亲密相关,因此在考试中常和生活实际联络在一起。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和针对这三个根本环节所实行的预防措施常作为考察的重点,要做到针对详细的实例可以会分析。
在免疫部分,概念较多,简单混淆。
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要做到可以正确地区分和推断。
在常见的命题中对相关概念的区分性考题比较常见。
[经典例题剖析]:例1:天花病毒对人体来说是:〔〕A、病原体、抗原B、病原体、抗体C、抗原、抗体D、传染源、病原体[解析]天花是一种传染性,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天花病毒对人体是一种病原体。
从免疫的角度来看,天花病毒可使人产生反抗天花病毒的抗体,因此天花病毒属于抗原。
[答案]A例2:以下各项中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的是〔〕A.遗传病 B.佝偻病 C.侏儒症 D.传染病[解析]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的变更引起的,佝偻病是由于缺乏钙或者是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侏儒症是由于缺乏生长激素。
16年生物中考卷和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结构是植物细胞特有的?()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内质网2. 下列哪个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A. 草履虫B. 酵母菌C. 蚯蚓D. 青蛙3. 下列哪个过程表示光合作用?()A.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B.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C. 氨 + 酸→ 蛋白质D. 糖类→ 脂肪4. 下列哪种生物分类单位最小?()A. 门B. 纲C. 目D. 科5. 下列哪个是人体第二道防线?()A. 皮肤和粘膜B. 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C.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D. 抗体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 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4.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循环的。
()5.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生物的特征有: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______、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2.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______。
3. 人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
4.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和______证据。
5.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______、易感人群。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 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3. 简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4. 简述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原理。
5. 简述反射弧的组成。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生态系统中有草、兔、鹰三种生物,请构建一个简单的食物链。
2. 请列举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 请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4. 请解释为什么说人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
16年生物中考卷和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
A. 蛋白质B. 脂肪C. 糖类D. ATP2. 下列哪种细胞器含有DNA?()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溶酶体3. 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生命形式是()。
A. 原核生物B. 真核生物C. 多细胞生物D. 病毒4.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分解者?()A. 草B. 兔C. 细菌D. 狼5. 下列哪个过程表示水的光解?()A. 2H₂O → 4[H] + O₂B. CO₂ + C₆H₁₂O₆ → 2C₃H₆O₃C. 6O₂ + C₆H₁₂O₆ → 6CO₂ + 6H₂OD. 4[H] + O₂ → 2H₂O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2.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细胞壁。
()3. 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
()4.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循环的。
()5.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数目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有关。
2. 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3.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4. 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5.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被子植物又称为绿色开花植物。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 什么是呼吸作用?它有什么意义?3. 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4. 请解释什么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5.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计算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比例。
2. 描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3.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初中生物练习题之传染病和免疫参考答案

初中生物练习题之传染病和免疫参考答案(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地理资料、政治资料、历史资料、艺术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art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初中生物练习题之传染病和免疫参考答案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参考答案1.D解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016全国各地生物中考经典试题

2016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生物试卷27.资料分析.资料一: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主要通过按蚊传播的传染病.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是一种抗疟疾的药物,她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资料二:今年5月,我市某校一名学生因私自下河游泳导致溺亡,为此,我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学校安全工作专项督查.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资料一中的疟原虫属于病原体(填“传染源”或“病原体”).(2)在医学上给疟疾患者注射青蒿素进行治疗,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_______ 控制传染源.(3)针对疟疾这种急性传染病,除药物治疗外,请为疫区的人们预防该病提出你的建议(答对一点即可).接种疫苗(或坚持体育锻炼).(4)资料二中的学生溺水身亡是由于溺水阻断了呼吸过程中的肺的通气这一环节所导致的.(5)当有人溺水而导致心脏骤停时,可采用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方式进行急救.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是胸骨下段约 1处.32.我市近郊某农田生态系统生活着多种生物,包括农作物、昆虫、田鼠、青蛙、鸟和蛇.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中①、②所代表的生物依次是鸟、青蛙.(2)请指出图中①和昆虫的关系:捕食、竞争(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请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农作物→鸟→蛇(或农作物→田鼠→蛇).(4)若图乙中A、B、C分别表示蛇所在的一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那么与C相对应的生物是蛇.(5)农民经常在田里除杂草,灭害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能量流向农作物28.如图是人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序号①所示的结构分泌的消化液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2)图二中,当a过程发生时,膈肌顶部下降(上升或下降).(3)图三中血液从3流经心脏的方向是3→4→5→1;序号2代表肺动脉(填血管名称),其内流静脉血.(4)图四中,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再通过【④】肾小管(填序号和结构名称)的重吸收作用后,余下的代谢废物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2016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生物试卷总分:25|难度:0.58|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如图,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共有5条食物链B.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于植物草C.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还缺少分解者D.鹰和蛇的生物学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难度:0.60真题:1组卷:32查看解析下载2.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B.植物的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C.细胞中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D.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难度:0.60真题:1组卷:45查看解析下载3.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同学从小就不喜欢吃水果蔬菜导致身体中缺乏维生素C,则可能患坏血病B.贫血的原因都是由于身体中缺少含铁的无机盐引起的C.疟疾、乙肝、白化病都是传染病D.某人体检时,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一定是此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难度:0.60真题:1组卷:20查看解析下载4.如图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物质浓度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Y表示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则C可能是上腔静脉B.如果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左心房C.如果Y表示血液中氧气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右心室D.如果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则AB段可能是胃难度:0.60真题:1组卷:34查看解析下载5.下列叙述与图中的实验装置相符合的是()A.-验证水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B.-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C.--验证水是光合作用必要的原料之一D.--验证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难度:0.40真题:1组卷:17查看解析下载二、简答题(3小题,每空1分,共15分)6.炎炎夏日,吃西瓜消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请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夏天我们吃的甜甜瓜瓤是由西瓜花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2)农民在田间种植西瓜时,为了提高产量,充分利用光照,应采取的措施是合理密植.(3)西瓜中富含油大量的水分和矿物质,它们主要来自于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4)西瓜的果肉红色(R)对黄色(r)为显性,若将果肉红色西瓜(RR)的花粉授到黄色果肉的西瓜(rr)的柱头上,则当年黄色果肉的西瓜上所结果实中,果肉的基因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rr和Rr.(5)农民要把西瓜的种子晒干,低温贮藏,其原理是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难度:0.60真题:1组卷:1查看解析下载7.如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表示人体的几大系统,①、②、③、④、⑤、⑥、⑦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经过生理过程①进入C系统,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葡萄糖.在A系统内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胰液.(2)进行生理过程②时,B系统内膈顶部是下降(填“上升”或“下降”)(3)在C系统中,心脏里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房室瓣、动脉瓣.(4)图示中生理过程⑤是人体重要的排泄途径,除此之外,图中表示排泄途径的还有③⑥(填序号).难度:0.60真题:1组卷:3查看解析下载8.人体血液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反映,通过分析血液的成分,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所以体检时常要抽血化验(1)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手不小心碰到了针刺,会迅速地缩回,这是属于简单反射,同时也会感觉到疼痛,此痛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2)我们在体检抽血进行时,尽管有较强的疼痛感,但是也不会把手臂缩回,原因是大脑能控制简单反射.(3)我国给小孩注射乙肝疫苗能有效防止乙肝疾病的传播,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一段时间后,抽血化验,会发现小孩的血液里产生了抗体2016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生物试卷总分:50|难度:0.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等器官组成B.绿色开花植物的输导组织存在于茎中,花、果实、种子中没有C.上皮组织分布于体表或体内管腔内表面,具有保护和分泌作用D.癌细胞在体内毫无控制地分裂生长,可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难度:0.60真题:1组卷:15查看解析下载3.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外界光线进入眼球的途径为:角膜→晶状体→房水→玻璃体B.因为瞳孔可以开大与缩小,所以人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C.声波引起振动,在内耳中传导顺序为:前庭→耳蜗→半规管D.咽鼓管与中耳相通,吞咽可调节鼓膜内外气压平衡难度:0.60真题:1组卷:6查看解析下载5.下列有关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性感冒可以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B.细菌有细胞结构,但无成形的细胞核C.真菌有细胞结构,都是单细胞生物D.可以利用低温杀灭细菌,用于食物的保存难度:0.60真题:1组卷:1查看解析下载6.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受精后发育成种子和果实的是()A.①②B.③②C.④⑤D.①⑥难度:0.60真题:1组卷:7查看解析下载7.下列诗句都描述了当时的自然景观,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最差的是()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难度:0.60真题:1组卷:17查看解析下载8.甲同学早餐只吃了稀饭,乙同学早餐只喝了牛奶,几小时后他们的小肠内吸收的主要物质分别是()A.麦芽糖和氨基酸B.葡萄糖和氨基酸C.葡萄糖和甘油D.麦芽糖和脂肪酸难度:0.60真题:1组卷:9查看解析下载9.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遗传病的诊断与治疗B.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农作物不能食用C.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成为制造药物的“微型工厂”D.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技术难度:0.60真题:1组卷:11查看解析下载10.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但我们不能因此歧视艾滋病患者.红丝带行动告诉我们,下列与艾滋病患者的哪些接触行为不会被感染()①交谈②共餐③握手④共用注射器⑤拥抱⑥被蚊子叮咬⑦一起学习⑧性接触.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⑦⑧C.①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⑤⑥⑦难度:0.60真题:1组卷:9查看解析下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11.人体是一部“复杂而精密的仪器”,是自然的杰作,是宇宙之谜!人体内各项生理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因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支配,各系统分工协作,各司其职而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得人作为万物之灵,能更快速的对环境改变作出相应调节.人体更多奥秘,期待同学们努力学习,穷毕生精力去探究.同学们,请运用所学知识,根据下图(图12)回答有关问题.(1)发生在肺泡和肺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2)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A→B→C→D(用图中字母表示).(3)某患者检查尿液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此人肾脏肾单位的肾小球可能发生了病变.(4)图中肺泡壁、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以及肾小囊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壁很薄,由单层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5)吸烟、酗酒、吸毒是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和心脏,吸毒具有成瘾性,吸毒和贩毒严重危害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国际上把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6)一则微信《人体内脏“排毒”时间表》:“晚间11至凌晨1点,肝的排毒;凌晨1至3点,胆的排毒;凌晨3至5点,肺的排毒;…”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不正确,人体内的任何活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无特定时段.难度:0.40真题:1组卷:1查看解析下载12.“我多想成为一棵树,脚踩卑贱的泥土,枝杆伸展在空中,用手去触摸空气的流动和阳光的温度,虽然安静,却在隐谧地成长!”诗人用灵动的文字,描绘了植物的生理作用.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大树根系的吸水主要由根部根尖的成熟区来完成,水分蒸腾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的.(2)1公顷阔叶林,每天吸收约1吨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约0.73吨的氧气,这是树林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一棵树从种子到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其增重部分主要来自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3)技术员利用“嫁接”对低产果园进行改造,他们用“快”、“准”、“稳”三字要诀来指导操作,其目的是让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提高成活率.(4)树林里凌晨时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傍晚时分,其原因是:植物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难度:0.60真题:1组卷:1查看解析下载13.青春期,生命历程最美的花季,人生在这里奠基,理想从这里扬帆,在青春的书页,我们用拼搏用汗水书写人生最华丽的篇章!拥有强健的体魄、拥有完整的人格、拥有坚定的信念、以及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才能薪火相传,从父辈手中接过复兴中华的接力棒,在服务社会中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下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进入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图中各器官既属于生殖器官,又属于内分泌器官的是A(填图中字母).(2)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过程叫受精,地点在B(填图中字母)内.人工流产是通过手术或使用药物的方式将早期胚胎从母体内清除,会对母体造成一系列伤害,可导致不孕甚至死亡.其原因是人的胚胎发育主要在母体C(填图中字母)内进行,在清除胚胎时,会对该部位造成严重损伤.(3)标志女性性成熟具有生育能力的生理现象是出现月经周期.(4)“人类的每一个生命都是由母亲的一个卵子从父亲的上亿个精子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一个来与之结合,形成受精卵,开始了新的生命.”读罢此段文字,你的感想是:感恩父母的生育艰难,养育艰辛.难度:0.60真题:1组卷:8查看解析下载14.请将有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图补充完整:A:染色体B:遗传物质C:基因.难度:0.60真题:1组卷:6查看解析下载15.“星光大道”舞台上,选手**丹让全国观众欣赏了来自恩施土家女歌手的甜美嗓音.在现场,评委们有幸品尝到了她带来的“人参鸡蛋”.生这种蛋的母鸡,吃富硒玉米和人参长大,生出的蛋外观与普通鸡蛋无异,将蛋打到杯中,用80℃水冲开,具有浓郁香味的人参鸡蛋饮料即可饮用,令现场观众啧啧称奇!图15是生产该人参鸡蛋的生态农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源于太阳能.(2)该生态农庄的植物秸秆、人畜粪便放入沼气池可以产生沼气,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甲烷细菌.(3)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捕食食物链:玉米→母鸡→人.(4)该生态农庄种植的玉米、马铃薯、白菜、黄瓜、大蒜、月季、茶树等植物中属于单子叶植物的有玉米、大蒜.(5)恩施号称“世界硒都”,土壤中富含硒.含硒的食品有延缓人体衰老、预防癌症的作用.有同学认为植物源源不断的从土壤中吸收硒元素,生物圈中的硒会越来越少.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该观点不对,硒元素伴随物质循环,随食物链进入家禽、人体体内,但粪便、尸体中的硒最终被分解、归还到无机环境中,所以生物圈中的硒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难度:0.60真题:1组卷:7查看解析下载16.恩施州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温润的气候,孕育了一大批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许多地方建起了育苗工厂.让“种子萌发成幼苗”这个过程在车间内完成,根壮苗齐,种子用量和人力成本大大降低.种子萌发,需要什么外界条件?小明参观了为“六城同创”配套服务的某花卉公司育苗车间后,决定自己动手,探究一下“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材料器具:锥形瓶4个、清水、恒温箱、绿豆种子若干(饱满完整有活力)(1)比较①和③的结果可得出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2)比较②和③的结果可得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3)比较④和③的结果可得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4)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是减少.(5)小明设计的试验中为何每瓶要放10粒种子,而不只放1粒种子,为什么?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可信度.难度:0.40真题:1组卷:9查看解析2016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生物试卷总分:30|难度:0.60|浏览:425 次|下载:25 次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1.热爱青春,拥抱健康.下列关于青春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A.吸烟有利于增强记忆B.握手会感染艾滋病C.青春期身高突增D.健康就是无伤无病难度:0.60真题:1组卷:5查看解析下载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A.生理盐水B.清水C.碘液D.酒精难度:0.60真题:1组卷:16查看解析下载3.紫薇花是襄阳的市花.花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难度:0.60真题:1组卷:23查看解析下载4.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D.分解作用难度:0.60真题:1组卷:38查看解析下载5.肆虐美洲的寨卡病毒是由伊蚊传播的.伊蚊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早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A.完全变态B.不完全变态C.变异D.无性生殖难度:0.60真题:1组卷:31查看解析下载6.下列各项中,可能会给襄阳地区生物多样性带来风险的是()A.隆中风景区禁猎禁伐B.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C.建立汉江湿地保护区D.喂养网购的非洲蚂蚁难度:0.60真题:1组卷:30查看解析下载二、识图简答题(每空1分,共12分)7.“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襄阳的山水美不胜收.如图为襄阳某林地内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该包括非生物部分.(2)图中所含的食物链有2条.(3)松树的生长离不开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在细胞核内遗传物质(DNA)的控制下完成的,而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4)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5)从获得的途径看,鸟的繁殖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6)下列各项中哪些是鸟类特有的特征?ACF(填字母)A.体表覆羽毛B.用肺呼吸C.有气囊辅助肺呼吸D.体温恒定E.通过产卵繁殖后代F.前肢覆羽成翼G.善于飞行.难度:0.60真题:1组卷:9查看解析下载8.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e-h表示人体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题:(1)图中A系统为呼吸系统,f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2)在循环系统中,心脏被称为“输送血液的泵”(泵:一种动力装置)(3)C系统为泌尿系统,其中有下列结构: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管④膀胱⑤肾小球⑥输尿管⑦肾小囊当血液流经C系统时,血液中的尿素分子排出体外需要经过的结构依次是:肾动脉→①→⑤→⑦→③→⑥→④(用题中序号和箭头表示)→尿道→体外.(4)D系统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该分泌物称为激素.(5)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难度:0.60真题:1组卷:10查看解析下载三、科学探究说明题(每空1分,共12分)9.馒头是用小麦的面粉制成,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取甲、乙、丙三支洁净的试管进行如下实验:甲:2mL淀粉溶液+2mL唾液→37℃水浴保持8分钟→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乙:2mL淀粉溶液+2mL清水→37℃水浴保持8分钟→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丙:2mL淀粉溶液+2mL唾液→100℃水浴保持8分钟→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1)在该探究实验中能形成2组对照实验.(2)面粉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小麦(一种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乳.(3)制作馒头时,人们常将面粉、水与一种单细胞真菌和成面团,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面团会逐渐膨大、松软.此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是发酵技术(填“克隆技术”、“发酵技术”或“转基因技术”)(4)小麦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这与根吸收水分的功能是相适应的.(5)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既与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密切相关,又与细胞内能量转换密切相关的两种结构是叶绿体、线粒体.(6)如图是某植物一昼夜吸收二氧化碳速率的变化曲线.在A、B、C、D、E时分别选择一片大小、朝向、叶龄相同的叶,摘下后既放入酒精中进行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清水冲洗,最后同时比较五个叶片的颜色,其中蓝色是最深的是 D 时所取的叶片.难度:0.60真题:1组卷:11查看解析下载10.下面是阳阳同学对自己家族中有酒窝和无酒窝的调查结果示意图,请分析作答:(1)人的酒窝与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2)根据图中B(填字母)的婚配组合及结果,可判断出有酒窝是显性性状.A.爷爷×奶奶→姑姑B.爷爷×奶奶→爸爸C.外公×外婆→妈妈D.爸爸×妈妈→阳阳(3)阳阳是个男孩,其细胞中的Y染色体来源于祖辈中的爷爷(填“爷爷”、“奶奶”、“外公”或“外婆”)(4)根据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爸爸和妈妈准备再生一个孩子.若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预测这个孩子的基本组成可能是Aa或aa.(5)婴儿刚一出生,医院就给他接种乙肝疫苗,一段时间后,在其血液中可检测到抗体.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这一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B.“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若水体受到污染,则大鱼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多难度:0.80真题:3组卷:201查看解析下载2.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除③外,其他都有细胞结构,都属于真核细胞B.①进行的是分裂生殖,③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②可以用于制面包、酿酒,④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D.①②④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而⑤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基本单位难度:0.60真题:3组卷:406查看解析下载3.下列关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栖动物和鸟类都有辅助呼吸的结构B.哺乳动物的幼崽刚出生就会吃奶,这是先天性行为,有利于幼崽的成活C.软体动物中的钉螺对人类危害很大,因为它是血吸虫病的病原体D.动物运动的产生是骨骼肌牵动骨绕关节活动的结果难度:0.60真题:2组卷:81查看解析下载4.下列是生物生殖和发育有关的示意图,其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生物与图丁的发育过程相同,都是完全变态发育B.图乙所示的繁殖方式可以引进优良品种,缩短繁育周期C.丙图中的胎儿所需的营养直接由a提供D.图中四类生物的生殖都是有性生殖难度:0.60真题:3组卷:130查看解析下载5.学习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生活地更健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有包装的食品要关注包装袋上生产日期和保持期等信息B.青少年正值青春发育期,应远离烟酒和毒品C.我们每餐尽量做到食物多样,以鱼类、肉类为主D.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2016年生物(全国卷I-III)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29.(10分)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
全国2016年中考生物试题专题练习传染病和免疫(含解析)

2016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专题练习:传染病和免疫1、(2016•玉林)艾滋病被称作世纪癌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破坏人体的()A.神经系统 B.消化系统 C.运动系统 D.免疫系统【考点】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解答】解: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故选;D2、(2016•十堰)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和HIV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滋病病人是传染源B.艾滋病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乳汗等体液传播C.HIV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D.HIV由一个细胞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考点】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按其英文字音(AIDS)译为“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近似的一组病毒,这组病毒被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解答】解:A、艾滋病病人是传染源,A正确.B、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乳汗等体液传播,B正确.C、HIV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C正确.D、HIV病毒无细胞结构,D错误.故选:D3、(2016•云南)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噬菌体属于病毒B.所有病毒都会使人类患病C.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解答】解:A、噬菌体属于病毒,如:大肠杆菌噬菌体,正确.B、并不是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如利用噬菌体可以治疗烧伤病人,利用病毒特性制成疫苗,从而预防病毒性疾病等,错误.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正确.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正确.故选:B4、(2016•烟台)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传染病,是由感染()引起的.A.炭疽杆菌 B.噬菌体C.HIV病毒D.H7N9病毒【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解答】解:“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传染病”,是由感染(HIV病毒)引起的.故选:C5、(2016•荆门)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AIDS)的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B.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C.李华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过,但没有患流感,说明李华对流感的免疫是生来就有的D.给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属于计划免疫【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计划免疫及其意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解答】解:A、艾滋病(AIDS)的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正确.B、接种疫苗,即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错误.C、李华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过,但没有患流感,说明李华对流感的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D、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病,属于计划免疫,错误.故选:A6、(2016•丽水)寨卡病素是一种能通过蚊虫和母婴传播的病毒.寨卡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环节,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属于()A.抗体 B.传染源C.易感人群 D.传播途径【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解答】解: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属于传染源.故选:B7、(2016•淄博)疟疾由浸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块、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疟原虫是澶染病疟疾的传染源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C.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疟原虫是澶染病疟疾的病原体,错误.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正确;C、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正确;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正确.故选:A8、(2016•南充)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 D.以上三项都是【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故选:D9、(2016•内江)关于传染病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呆小症和贫血病是传染病B.艾滋病能通过握手和拥抱传播C.肺结核是由病原体引起的D.灭蚊属于控制蛔虫病的传染源【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解答】解:A、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不具有传染性,呆小症也不属于传染病,错误;B、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不会传染,错误;C、肺结核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正确.D、灭蚊属于控制蛔虫病的传播途径,错误.故选:C10、(2016•孝感)调查显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吸毒人群经常共用餐具B.吸毒人群经常共用注射针头C.吸毒人群经常在同一水池游泳D.吸毒人群经常在同房间吸食毒品【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 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空气、饮食、普通接触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解答】解:A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进行一般的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吸毒人群经常共用注射针头.故选:B11、(2016•赤峰)下列不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是()A.不安全性行为B.饮食和接触C.输入含HIV的血液制品D.已感染HIV的妇女哺乳婴儿【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解答】解:ACD、不安全性行为、输入含HIV的血液制品、已感染HIV的妇女哺乳婴儿,都是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B、饮食和接触不是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所以不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是饮食和接触.故选:B12、(2016•沧州)2015年,寨卡病毒感染在南美洲暴发并在全球蔓延.该病毒是由蚊子传播的.母亲感染了寨卡病毒可致胎儿小头畸形.以下有关寨卡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寨卡病毒结构简单,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寨卡病毒属于传染源C.侵入人体细胞的寨卡病毒在免疫中属于抗体D.消灭蚊子可以切断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解答】解:A、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B、病毒在传染病流行环节中属于病原体,而不是传染源,B错误;C、侵入人体细胞的寨卡病毒在免疫中属于抗原,C错误;D、消灭蚊子可以切断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正确.故选:D13、(2016•柳州)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 B.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D.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解答】解: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故选:C14、(2016•邵阳)人类的下列行为中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A.B.C.D.【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解答】解:ABC、不洁性交、注射毒品、母婴,都能传播艾滋病;D、握手不会传播艾滋病.所以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D.故选:D15、(2016•长沙)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病毒是天花这种病的()A.病原体B.传染病C.传播途径 D.易感者【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天花病毒能引起动物患天花,因此天花病毒是天花这种病的病原体.故选:A16、(2016•娄底)最近,部分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征.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对该病的疫苗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是切断传播途径,A不正确;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对该病的疫苗,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是切断传播途径,B不正确;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不是切断传播途径,C不正确;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故选:D.17、(2016•日照)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从理论上讲,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作用在于()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者D.探究病毒结构【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解答】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所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可以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使其具备抗病能力.所以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故选:C.18、(2016•济宁)我市某校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四十年”的健身倡议,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促进抗体产生【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四十年”的目的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保护易感人群.故选:C19、(2016•青岛)近期美洲出现了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虫媒病,病原体为塞卡病毒(Zika Virus).我国科学家现已证明,塞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有直接关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B.塞卡病毒属于细菌病毒C.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患者和塞卡病毒的携带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解答】解:A、抗生素主要是杀菌,而这种虫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不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错误;B、塞卡病毒寄生在动物的活细胞内,因此属于动物病毒,而不是属于细菌病毒,错误;C、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不是保护易感人群,错误;D、患者和塞卡病毒的携带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正确.故选:D20、(2016•威海)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对病人用过的器具消毒 B.加强体育锻炼C.为儿童注射疫苗D.隔离传染病患者【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类比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对病人用过的器具消毒”是防止通过器具传播病原体,因此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减少传染病的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为儿童注射疫苗”目的是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隔离传染病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所以,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对病人用过的器具消毒”.故选:A.21、(2016•宜兴市)5月初我市发现一位同学患上肺结核,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A.把该名同学送到医院的呼吸道科与其他病人一起住院治疗B.向市疾控中心汇报C.对与该同学有接触的人员进行检查与跟踪观察D.对所处教室、宿舍进行全面、彻底消毒【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全身疲乏、失眠、盗汗、午后潮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染、痰菌阳性病人应隔离.【解答】解:A、把该名同学送到医院的呼吸道科与其他病人一起住院治疗,可能会传染其他病人,因此应该隔离治疗,错误;BCD、“向市疾控中心汇报”、“对与该同学有接触的人员进行检查与跟踪观察”、“对所处教室、宿舍进行全面、彻底消毒”,都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措施,都正确.故选:A.22、(2016•宁夏)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和研制的青蒿素可有效降低疟疾这一传染病的死亡率.从传染病的预防描述分析,对疟疾患者及时治疗属于()A.消灭病原体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染源【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解答】解:“疟疾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因此“对疟疾患者进行了及时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故选:D.23、(2016•石家庄)《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热播,中国人更需要“舌尖上的安全”.下列有关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错误的是()A.桶装水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否则容易滋生细菌B.即使是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也不可以使用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所以我们要避免与艾滋病患者接触D.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应适当多吃鱼、肉、奶、蛋等食品【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食品安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当今人们应该注意的问题,生活中我们应该多注意.【解答】解:A、桶装水与外界隔绝,细菌不能进入.而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否则容易滋生细菌.A叙述正确;B、即使是轻微变质的食物里含有微生物代谢的终产物(毒素),经高温煮过后,也不可以食用.B叙述正确;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正常接触不会感染.C叙述错误;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应适当多吃鱼、肉、奶、蛋等含蛋白质等食品.D叙述正确.故选:C。
初三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试题答案及解析1.(5分)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此病主要通过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卫生部门的重视。
资料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
狂犬病病死率高。
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
⑴患手足口病的婴幼儿属于。
⑵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入人体的狂犬疫苗属于,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是。
⑶手足口病、狂犬病等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病毒,其结构由外壳和内核构成。
【答案】(1)传染源(2)抗原特异性免疫(3)蛋白质遗传物质【解析】(1)患手足口病的婴幼儿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属于传染源.(2)注入人体的狂犬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入人体的狂犬疫苗属于抗原;该抗体只对狂犬病毒有免疫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所以手足口病、狂犬病等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病毒,其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内核构成.故答案为:(1)传染源;(2)抗原;特异性免疫;(3)蛋白质;遗传物质.【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抗体和抗原;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2.今年入春以来,我市患手足口病的儿童明显增多.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下列预防措施不恰当的是( )A.饭前便后及时洗手B.服用抗生素提前预防C.对玩具、餐具、水杯等定期消毒D.发现疑似患儿及时送诊【答案】B【解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所以A、C、D预防措施恰当,B服用抗生素不能起到预防作用,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学校食堂的生食熟食分开存放、门窗加纱网、工作人员带口罩,这些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杀死病原体【答案】B【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所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学校食堂的生食熟食分开存放、门窗加纱网、工作人员带口罩,这些措施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选B。
2016年中考生物试题和答案

2016 年生物中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下列哪种反光镜和光圈的组合,能看到较亮的视野()①大光圈②小光圈③平面反光镜④凹面反光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有消化酶的是()A.胃液B.唾液C.胆汁D.肠液4.“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开,爱吃萝卜和白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在这首广泛流传的儿歌中体到的小白兔和小白菜,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5.人体一旦缺乏某种维生素就容易患病。
某同学在刷牙的时候牙龈经常出血,可能是由于缺乏()导致的A.维生素B1B.维生素DC.维生素CD.维生素A6.某人扁挑体发炎,在医院做血液常规检查时,化验单中数量明显增多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7.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是()A B C D8.夜晚封闭的室内不宜放置过多的绿色植物,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是由于植物的()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净化作用9.在制作并观察洋葱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操作正确的一项是()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B.盖盖玻片时,为避免气泡的出现,应使盖玻片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C.染色时,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让其慢慢浸湿标本D.将制作好的装片放在高倍镜下观察10.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B.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C.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D.所有的静脉里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11.下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图中甲为植物细胞结构图,乙为动物植物细胞图B. 结构为细胞膜,它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C.甲乙两图的⑦结构中均含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D.图中④结构为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12.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B.不同组织的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C.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的D.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13.小亮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小区内新移栽的树上挂着“吊瓶”,正好此时园林工人经过,告诉他这是为了提高大树的成活率而补充的水分和无机盐,那么你认为这个针头应该插到茎的()A.分生组织B.机械组织C.导管D.筛管14.“有心种花花不放,无心插柳柳成行”其中“种花和插柳”描述的是植物的生殖方式,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都属于无性生殖B.前者属于有性生殖,后者属于无性生殖C.都属于有性生殖D.前者属于无性生殖,后者属于有性生殖15.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依次是()A、神经元、反射弧 B.神经、神经细胞C、神经元、反射 D.神经中枢、神经细胞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A.足够的光照B.一定的水分C.适宜的温度D.充足的空气17.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依据是()A.近期结婚会造成后代不孕B.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都是隐性基因C.近亲结婚的后代患有隐性基因遗传病的概率增大D.近亲结婚的后代将全部患有遗传病18.“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说的是酸甜可口的葡萄,下图表示的是葡萄果实的形成过程,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为()A.子房、胚珠、果皮、种子B.子房、胚、果实、受精卵C.胚珠、受精卵、果皮、胚D.子房、珠被、果皮、种子1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B.生物进化遵循从植物到动物的进化规律C.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D.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核生物20.下图是心脏的结构模式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图中C和D相比,D的壁较厚B.图中①内流动的是静脉血,D内流动的是动脉血C.图中②为主动脉,③为上腔静脉D.图中④保证了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二、判断题(2分,每题1分正确画√,错画×)21.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22.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中都有胚.()三、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分,每空1分)23.据统计,近年来盘锦地区糖尿病患者数量有所增长,研究表明糖尿病的病因是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出现了异常,因此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进行治疗。
中考生物精品复习专题训练:传染病及其预防(含真题及答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生物病毒具有遗传物质C.计算机病毒属于生物病毒D.生物病毒不能独立生活2.下列动、植物疾病中,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A.癌症B.艾滋病C.动物口蹄疫D.萝卜花病3.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 SARSB. 乙型肝炎C. 流行性感冒D. 心脏病4.下列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A.握手B.不正当性接触C.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D.母婴传播5.人很可能感染蛔虫病的生活习惯是()①喝白开水②喝生水③睡懒觉④随地大便⑤不勤洗手A.①②B.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6.血吸虫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的( )A.吃了米猪肉B.食未熟的鱼C.蚊虫叮咬D.吃了未熟钉螺7.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清洁、新鲜和空气流通,戴口罩等,主要是为了预防A.消化道传染病 B. 呼吸道传染病C.血液传染病 D. 体表传染病8.2009年起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许多国家蔓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下列关于其病原体一一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个体微小,结构简单B.离开寄生的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C.在结构上,只有蛋白质外壳,不含遗传物质D.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9.下列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 )A.个体微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B.没有细胞结构C.在寄主细胞里生活和繁殖D.可以寄生,也可以独立生活10.下列关于肠道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毒个体微小,但肉眼可见B.该病毒具有细胞结构C.该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D.该病毒的类型属于植物病毒11.噬菌体是寄生在下列哪类生物细胞内的病毒 ( )A.植物B.动物C.细菌D.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素食为主的人,没有患夜盲症,是因为某些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维生素AB.人体的淋巴细胞可产生抵抗HIV病毒的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细菌能够用来保护环境,城市利用细菌进行污水处理,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D.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13.蛔虫和绦虫感染人的途径是(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血液14.下列有关常见传染病对应正确的是15.汶川地震后,防化部队在灾区喷洒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这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预防接种16.有关艾滋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艾滋病不是传染病B.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C.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会感染艾滋病D.共用注射器吸毒不会感染艾滋病17.下列几种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易感染艾滋病的是A.暴饮暴食B.酗酒 C.吸烟D.吸毒18.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蛔虫病B.艾滋病C.侏儒症D.病毒性肝炎19.今年3月以来,我国部分省市发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为了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人们总结出许多有效措施.下列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保持室内勤通风换气B.及时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C.食用禽肉蛋时要煮熟D.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20.我国政府规定,对入境人员都要进行检疫。
初三生物传染病和免疫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传染病和免疫试题答案及解析1.(5分)阅读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
当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如果这些带有病毒的飞沫被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
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
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1)流行性感冒是传染病。
传染病的特点是和流行性。
(2)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的结构是由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
(3)病毒的营养方式(生活方式)为。
(4)健康人注射甲肝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 (填“能"或“不能’’)对流感病毒产生作用。
(5)结合资料和你所学,说出预防流感的方法(至少2点):。
【答案】(1)传染性(2)蛋白质(3)寄生(4)不能(5)减少到公共场所的次数;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合理即可)【解析】(1)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流行性感冒是传染病.因此流行性感冒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因此流行性感冒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病毒的营养方式(生活方式)为寄生.(4)抗体具有专一性,健康人注射甲肝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只对甲肝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不能对流感病毒产生作用.(5)预防流感的方法:减少到公共场所的次数、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感流行季节外出戴口罩、注射流感疫苗等.故答案为:(1)传染性(2)蛋白质(3)寄生(4)不能(5)减少到公共场所的次数;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合理即可)【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抗体和抗原;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的特点.2.今年4月,我国出现H7N9禽流感疫情,请依据图中疫病防控信息回答问题.(1)截到5月底,我国防控禽流感工作由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那么H7N9禽流感病毒是引起本次禽流感的________,而患上H7N9禽流感的人是________.(2)图1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措施? ________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图中序号填空).(3)中国研发出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不久后将供给厂家进行疫苗生产,疫苗在免疫学上相当于________,注射疫苗可以提高对该流感的抵抗力,这样获得的免疫属________【答案】(1)病原体传染源(2)控制传染源 5、6(3)抗原特异性免疫【解析】(1)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引起本次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病毒,患上H7N9禽流感的人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图中1对患病的禽类深埋属于控制传染源,禽流感病人也属于传染源,收治禽流感病人后,医院应采取隔离治疗的方法,属于控制传染源,图中2、3、4、7属于切断传播途径.5和6属于保护易感人群.(3)图中5所示注射疫苗,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疫苗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由于这种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并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进行预防接种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在传染病的预防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乙肝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乙肝患者属于;(2)婴儿出生后就需要注射乙肝疫苗,这样能够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给婴儿进行预防接种属于.(3)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就会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当乙肝病毒再次侵入时,该种物质就会迅速发生作用并消灭它们.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而叫做免疫.(4)某人想通过接种甲肝疫苗来预防乙肝,你认为能否起到预防作用?.【答案】(1)传染源;(2)保护易感人群;(3)抗体;特异性;(4)否.【解析】(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乙肝病人或携带乙肝病毒的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属于传染源.(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给婴儿进行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3)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甲肝病毒的抗体,产生抗体属于免疫的第三道防线,该抗体只对乙肝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4)由于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所以某人想通过接种甲肝疫苗来预防乙肝,是不能起到预防作用.【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4.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近日,某幼儿园突然出现多名患手足口病的孩子。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复习考点精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训练:传染病和免疫一、选择题1.某同学因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患上了细菌性痢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痢疾杆菌是病原体B.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是传染源C.患细菌性痢疾的人是易感人群D.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2.下列疾病中,疾病名称与病因相符的是( )A.红绿色盲——缺乏维生素AB.手癣和足癣——细菌感染引起C.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蛔虫病——传染源就是蛔虫3.生吃瓜果要洗净,这一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 )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D.切断传播途径4.近年来,某校用节奏欢快的课间舞代替了传统的课间操,备受学生欢迎。
愉悦身心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了免疫力。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此举属于( ) A.特异性免疫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控制传染源5.随着城市养狗人士的增多,狗咬人事件时有发生。
近年来,媒体普遍呼吁养狗人士主动给狗接种狂犬疫苗,以预防狂犬病。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致人患病的狂犬病毒属于传染源B.城管人员杀死、焚烧“疯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狂犬疫苗属于抗体,注射该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D.注射过狂犬疫苗的狗,被其他“疯狗”咬伤后体内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6.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B.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C.鼻黏膜分泌黏液消灭病原体 D.吞噬细胞吞噬和消化病原体7.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地发现鸡全部存活。
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且大部分的存活鸡接受过第一次注射处理。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毒性已减弱或消失B.第一次注射时,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C.第一次注射后,鸡获得并保持着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的鸡可能也发生过特异性免疫反应8.2019年5月13日,江苏省东台市发生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感染丙型肝炎事件。
2016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专题练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解析版).doc

2016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专题练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2016•XX〕下列几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A.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B.近亲结婚导致的血友病C.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D.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CD、“长期从事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因此都是不能够遗传的,ACD不正确;B、“近亲结婚导致的血友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该变异是能够遗传的,B正确.故选:B2、〔2016•XX〕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DNA分子上都有许多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基因B.父母都是有耳垂的,生下的子女不一定都有耳垂C.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是50%D.凡是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都不可遗传[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各种相对性状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如姹紫嫣红的月季、不同品种的杂交水稻、不同品种的宠物狗等.[解答]解:A、每个DNA分子上都有许多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基因,A正确;B、父母都是有耳垂的,但是如果控制父母耳垂的这对基因是杂合的,即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其子女中就有出现无耳垂的可能.因此父母都是有耳垂,生下的子女不一定都有耳垂.故B正确;C、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从图解中看出,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为50%.因此生男生女机会相等,故C正确;D、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出现变异,如核辐射等,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也可能会遗传给后代.故D错误.故选:D.3、〔2016•XX〕据新闻报道,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异常的小孩,她的手指和脚趾共有32个,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A.遗传B.变异C.生殖D.发育[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异常的小孩,她的手指和脚趾共有32个“,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故选:B.4、〔2016•XX〕能实现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生命活动是〔〕A.生殖B.生殖和发育C.发育D.生殖或发育[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与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解答]解: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故选:B.5、〔2016•东营〕大蒜素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下列关于我市名优特产-花官大蒜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蒜良好的品质既与遗传物质有关,也与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有关B.大蒜有紫皮、白皮、红皮等不同品种,这体现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C.不同品种的大蒜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同D.大蒜含有的人体所需营养物质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性状也受环境影响.〔2〕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三层次的内容,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4〕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解答]解:A、大蒜良好的品质既与遗传物质有关,也与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有关,正确;B、大蒜有紫皮、白皮、红皮等不同品种都是同一个物种,这体现了生物基因的多样性,而不是物种的多样性,错误;C、不同品种的大蒜都是同一个物种,因此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同,错误;D、大蒜含有的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中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它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等都是根吸收的,错误.故选:A6、〔2016•XX〕下面所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的是〔〕A.生物具有遗传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生物能影响环境-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C.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D.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人体内的部分代谢终产物随汗液排出[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专题]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解答]解: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子代和亲代具有相同的性状,属于遗传现象.A正确;B、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错误;C、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C正确;D、人体内的部分代谢终产物随汗液排出,说明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D正确.故选:B7、〔2016•XX〕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B.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C.变异的存在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可能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导致了生物的进化[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2〕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环境变化是自然选择的根本原因〔外因〕,弱肉强食即生存竞争是自然选择的方式,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答]解:A、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正确;B、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正确;C、变异的存在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可能,正确;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而环境的改变才导致了生物的进化,错误.故选:D8、〔2016•威海〕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变异的是〔〕A.黑猫和白狗的体色有差异B.变色龙在草地上呈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C.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其形态结构明显不同D.母兔生出一窝小兔,毛色各不相同[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解答]解:A、黑猫和白狗不是同种动物,因此黑猫和白狗的体色不同不属于变异,A不正确;B、变色龙在草地上呈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是同一个个体的颜色变化,因此不属于变异,B不正确;C、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其形态结构明显不同、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不属于变异,C不正确;D、母兔生出一窝小兔,毛色各不相同,体现了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D正确.故选:D9、〔2016•XX〕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贮存的主要场所是〔〕A.细胞核B.叶绿体C.线粒体D.液泡[考点]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专题.[分析]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N上有遗传信息,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解答]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N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 片段.故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贮存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故选:A.10、〔2016•XX〕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DNA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你认为应选用〔〕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考点]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解答]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血液的结构中只有白细胞具有细胞核.故选:B11、〔2016•XX〕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一段时间后,细菌内出现一些新的噬菌体,这是因为DNA是〔〕A.主要的遗传物质B.控制性状的单位C.提供能量的物质D.遗传物质的载体[考点]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他们的作用.[解答]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果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选A12、〔2016•万州区〕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不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的高杆与矮秆B.豌豆的圆粒与皱粒C.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D.狗的白毛与卷毛[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解答]解:ABC、水稻的高杆与矮秆、豌豆的圆粒与皱粒、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都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ABC正确;D、狗的白毛与卷毛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D不正确.故选:D13、〔2016•XX〕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黄粒和圆粒B.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C.番茄的红果和黄果D.小麦的抗倒伏和抗锈病[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性状.解答时可以从相对性状的概念方面来切入.[解答]解: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A、豌豆的黄粒和圆粒,是豌豆粒的形状和颜色不同,是2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豌豆的黄粒与黑粒,或豌豆的圆粒与长粒,都是相对性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是玉米和豌豆,是2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如玉米的高茎与矮茎,或豌豆的高茎与矮茎,都是相对性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番茄的红果和黄果,是番茄的颜色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小麦的抗倒伏和抗锈病,是2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小麦的抗倒伏与不抗倒伏,或小麦的抗锈病与不抗锈病,都是相对性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4、〔2016•XX〕下列性状中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A.绵羊的长毛与白毛B.豌豆的黄粒与皱粒C.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D.菊花的红色和桃花的红色[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专题]类比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解答]解:AB、“绵羊的长毛与白毛〞、“豌豆的黄粒与皱粒〞,都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属于相对性状;C、“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D、菊花和挑花是两种生物,因此“菊花的红色和桃花的红色〞不属于相对性状.所以,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故选:C15、〔2016•威海〕袁隆平院士培育出水稻的优良品种-杂交水稻,这里的是“优良〞是指〔〕A.基因的优良B.染色体的优良C.性状的优良D.细胞核的优良[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性状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解答]解:水稻的优良品种是指水稻的生理特性如抗倒伏、高产等性状优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袁隆平院士培育出水稻的优良品种-杂交水稻〞,这里的是“优良〞是指基因的优良.故选:A16、〔2016•XX〕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有耳垂和高鼻梁B.小红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单眼皮C.人的身高和体重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专题]类比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解答]解:AC、“人的有耳垂和高鼻梁〞、“人的身高和体重〞,都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属于相对性状;B、“小红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单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是同一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所以,属于相对性状的是“小红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单眼皮〞.故选:B.17、〔2016•XX〕下列几组人类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双眼皮和单眼皮B.金发和卷发C.有耳垂和无耳垂D.黄色皮肤和黑色皮肤[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专题]类比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解答]解:A、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眼睑的形状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B、金发和卷发是两种性状不是同一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C、有耳垂和无耳垂,是耳垂的有无,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有酒窝和无酒窝,是脸颊有无酒窝,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D、黄色皮肤和黑色皮肤,是同一性状肤色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选:B18、〔2016•XX〕下列有关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A.豌豆的圆粒和高茎是相对性状B.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基因C.生物的性状就是指生物的形态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与环境没有关系[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专题]类比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解答]解:A、豌豆的圆粒和高茎,是豌豆的粒形和茎的高矮,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豌豆的圆粒和圆粒,或豌豆的高茎和矮茎,都是相对性状,A错误;B、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B正确;C、生物的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包括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等等,C错误;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也受环境影响,如长期在野外工作的人肤色较深,D错误.故选:B19、〔2016•宿迁〕如图为一对豚鼠产生后代的遗传结果,若父方、母方都是纯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豚鼠的黑色是显性性状B.豚鼠的棕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C.子代黑鼠,有的是纯种,有的是杂种D.虽然子代都是黑鼠,但他们都有棕色基因[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与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3〕生物的某一性状一般由一对基因控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生物某一性状的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为隐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某一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基因时,生物就表现为显性性状.[解答]解:A、亲代有此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出现的性状的是显性性状.由于亲本的体色为棕色和黑色,子代的体色为黑色,所以黑色为显性性状,棕色为隐性性状,A正确.B、豚鼠的黑色和棕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豚鼠的黑色和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B正确.C、由于棕色是隐性性状,所以亲本棕鼠的基因组成为tt,又由于子代的基因来自于父母双方,所以子代的基因中肯定有t,又因为子代全部为黑鼠,是显性性状,所以基因组成为Tt,t来自于亲本棕鼠,T来自于亲本黑鼠,所以亲本黑鼠的基因组成为TT.遗传图解如图:D、由于黑色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TT,棕色是隐形性状,基因组成为tt,虽然子代都是黑鼠,但他们都有棕色基因t,D正确.故选:C20、〔2016•XX〕小璐的脸上长有漂亮的酒窝,控制这一性状的是〔〕A.基因B.DNAC.染色体D.蛋白质[考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控制性状.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的概念、组成、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基因的概念方面来切入.[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因此小璐的脸上长有漂亮的酒窝,控制这一性状的是基因.故选A21、〔2016•XX〕下列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B.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其遗传基因是完全相同的C.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男性精子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决定后代的性别[考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1〕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2〕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解答]解:A、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非常稳定但是也有可能发生改变,如基因突变,A正确;B、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其遗传基因是不相同的,B错误;C、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的组成,C 正确;D、男性精子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决定后代的性别,D正确.故选:B.22、〔2016•XX〕有一种沙漠蜥蜴,在体温28℃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的升高而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超过35℃时则呈现艳丽的黄色.这一事实说明〔〕A.蜥蜴的体色调节体温B.蜥蜴的体温能改变体内的基因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C.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D.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隐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考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专题]生物习性类开放题;演绎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同时也会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蜥蜴的体色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表明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解答]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同时,性状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沙漠蜥蜴在体温28℃时体色灰绿,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决定的色素合成,随着体温的升高而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超过35℃时则呈现艳丽的黄色,这是环境对性状影响的结果.因此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C23、〔2016•XX〕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A.染色体B.DNAC.蛋白质D.基因[考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分析]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基因,位于DNA上,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 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少量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可以分成许多小段,其中每一份就称为一个基因,所以基因是DNA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控制性状,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4、〔2016•XX〕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因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B.性状相同基因组成一定相同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专题18 传染病及免疫-2016年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解析版)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及预防措施1、病原体——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2、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特点——传染性和流传性3、传染病发生的环节: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可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二、免疫的种类及特点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第二道防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功能:产生抗体,消除病原体(抗原)。
抗体能与抗原结合,清除抗原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2、免疫种类。
非特异性免疫遗传而来,人人生来就有对一切病原体都起作用;特异性免疫只有在出生以后,与该病原体经过斗争的人才有,不能遗传对某一中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3、免疫的功能: 1)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健康。
2)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
3)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4、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类蛋白质,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特异性结合,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五苗”:卡介苗——结核病;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疹。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及预防措施【例1】【2015年中考山东省东营市卷】春季是流行性感冒多发季节,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拖地、喷洒消毒液,用湿布擦拭门窗桌椅。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这些预防措施及传染病类型分别是( )A.切断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病 B.保护易感人群呼吸道传染病C.保护易感人群消化道传染病 D.消灭病原体消化道传染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流行性感冒是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的,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专题练习:传染病和免疫1、(2016•玉林)艾滋病被称作世纪癌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破坏人体的()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运动系统D.免疫系统【考点】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解答】解: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故选;D2、(2016•十堰)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和HIV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滋病病人是传染源B.艾滋病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乳汗等体液传播C.HIV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D.HIV由一个细胞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考点】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按其英文字音(AIDS)译为“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近似的一组病毒,这组病毒被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解答】解:A、艾滋病病人是传染源,A正确.B、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乳汗等体液传播,B正确.C、HIV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C正确.D、HIV病毒无细胞结构,D错误.故选:D3、(2016•云南)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噬菌体属于病毒B.所有病毒都会使人类患病C.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解答】解:A、噬菌体属于病毒,如:大肠杆菌噬菌体,正确.B、并不是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如利用噬菌体可以治疗烧伤病人,利用病毒特性制成疫苗,从而预防病毒性疾病等,错误.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正确.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正确.故选:B4、(2016•烟台)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传染病,是由感染()引起的.A.炭疽杆菌B.噬菌体C.HIV病毒D.H7N9病毒【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解答】解:“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传染病”,是由感染(HIV病毒)引起的.故选:C5、(2016•荆门)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AIDS)的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B.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C.李华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过,但没有患流感,说明李华对流感的免疫是生来就有的D.给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属于计划免疫【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计划免疫及其意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解答】解:A、艾滋病(AIDS)的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正确.B、接种疫苗,即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错误.C、李华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过,但没有患流感,说明李华对流感的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D、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病,属于计划免疫,错误.故选:A6、(2016•丽水)寨卡病素是一种能通过蚊虫和母婴传播的病毒.寨卡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环节,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属于()A.抗体B.传染源C.易感人群D.传播途径【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解答】解: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属于传染源.故选:B7、(2016•淄博)疟疾由浸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块、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疟原虫是澶染病疟疾的传染源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C.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疟原虫是澶染病疟疾的病原体,错误.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正确;C、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正确;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正确.故选:A8、(2016•南充)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以上三项都是【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故选:D9、(2016•内江)关于传染病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呆小症和贫血病是传染病B.艾滋病能通过握手和拥抱传播C.肺结核是由病原体引起的D.灭蚊属于控制蛔虫病的传染源【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解答】解:A、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不具有传染性,呆小症也不属于传染病,错误;B、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不会传染,错误;C、肺结核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正确.D、灭蚊属于控制蛔虫病的传播途径,错误.故选:C10、(2016•孝感)调查显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吸毒人群经常共用餐具B.吸毒人群经常共用注射针头C.吸毒人群经常在同一水池游泳D.吸毒人群经常在同房间吸食毒品【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 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空气、饮食、普通接触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解答】解:A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进行一般的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吸毒人群经常共用注射针头.故选:B11、(2016•赤峰)下列不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是()A.不安全性行为B.饮食和接触C.输入含HIV的血液制品D.已感染HIV的妇女哺乳婴儿【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解答】解:ACD、不安全性行为、输入含HIV的血液制品、已感染HIV的妇女哺乳婴儿,都是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B、饮食和接触不是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所以不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是饮食和接触.故选:B12、(2016•沧州)2015年,寨卡病毒感染在南美洲暴发并在全球蔓延.该病毒是由蚊子传播的.母亲感染了寨卡病毒可致胎儿小头畸形.以下有关寨卡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寨卡病毒结构简单,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寨卡病毒属于传染源C.侵入人体细胞的寨卡病毒在免疫中属于抗体D.消灭蚊子可以切断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解答】解:A、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B、病毒在传染病流行环节中属于病原体,而不是传染源,B错误;C、侵入人体细胞的寨卡病毒在免疫中属于抗原,C错误;D、消灭蚊子可以切断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正确.故选:D13、(2016•柳州)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B.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D.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解答】解: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故选:C14、(2016•邵阳)人类的下列行为中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A. B.C.D.【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解答】解:ABC、不洁性交、注射毒品、母婴,都能传播艾滋病;D、握手不会传播艾滋病.所以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D.故选:D15、(2016•长沙)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病毒是天花这种病的()A.病原体B.传染病C.传播途径D.易感者【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天花病毒能引起动物患天花,因此天花病毒是天花这种病的病原体.故选:A16、(2016•娄底)最近,部分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征.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对该病的疫苗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是切断传播途径,A不正确;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对该病的疫苗,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是切断传播途径,B不正确;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不是切断传播途径,C不正确;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故选:D.17、(2016•日照)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从理论上讲,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作用在于()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者 D.探究病毒结构【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解答】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所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可以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使其具备抗病能力.所以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故选:C.18、(2016•济宁)我市某校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四十年”的健身倡议,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促进抗体产生【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四十年”的目的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保护易感人群.故选:C19、(2016•青岛)近期美洲出现了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虫媒病,病原体为塞卡病毒(Zika Virus).我国科学家现已证明,塞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有直接关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B.塞卡病毒属于细菌病毒C.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患者和塞卡病毒的携带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解答】解:A、抗生素主要是杀菌,而这种虫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不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错误;B、塞卡病毒寄生在动物的活细胞内,因此属于动物病毒,而不是属于细菌病毒,错误;C、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不是保护易感人群,错误;D、患者和塞卡病毒的携带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正确.故选:D20、(2016•威海)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对病人用过的器具消毒B.加强体育锻炼C.为儿童注射疫苗D.隔离传染病患者【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类比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对病人用过的器具消毒”是防止通过器具传播病原体,因此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减少传染病的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为儿童注射疫苗”目的是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隔离传染病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所以,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对病人用过的器具消毒”.故选:A.21、(2016•宜兴市)5月初我市发现一位同学患上肺结核,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A.把该名同学送到医院的呼吸道科与其他病人一起住院治疗B.向市疾控中心汇报C.对与该同学有接触的人员进行检查与跟踪观察D.对所处教室、宿舍进行全面、彻底消毒【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全身疲乏、失眠、盗汗、午后潮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染、痰菌阳性病人应隔离.【解答】解:A、把该名同学送到医院的呼吸道科与其他病人一起住院治疗,可能会传染其他病人,因此应该隔离治疗,错误;BCD、“向市疾控中心汇报”、“对与该同学有接触的人员进行检查与跟踪观察”、“对所处教室、宿舍进行全面、彻底消毒”,都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措施,都正确.故选:A.22、(2016•宁夏)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和研制的青蒿素可有效降低疟疾这一传染病的死亡率.从传染病的预防描述分析,对疟疾患者及时治疗属于()A.消灭病原体 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控制传染源【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解答】解:“疟疾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因此“对疟疾患者进行了及时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故选:D.23、(2016•石家庄)《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热播,中国人更需要“舌尖上的安全”.下列有关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错误的是()A.桶装水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否则容易滋生细菌B.即使是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也不可以使用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所以我们要避免与艾滋病患者接触D.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应适当多吃鱼、肉、奶、蛋等食品【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食品安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当今人们应该注意的问题,生活中我们应该多注意.【解答】解:A、桶装水与外界隔绝,细菌不能进入.而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否则容易滋生细菌.A叙述正确;B、即使是轻微变质的食物里含有微生物代谢的终产物(毒素),经高温煮过后,也不可以食用.B叙述正确;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正常接触不会感染.C 叙述错误;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应适当多吃鱼、肉、奶、蛋等含蛋白质等食品.D叙述正确.故选:C24、(2016•石家庄)学校经常进行卫生大扫除,清洁环境,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卫生大扫除最主要的作用是()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A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