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经典中宏教材之我见
别出心裁,匠心独运——读《新宏观经济学》有感
![别出心裁,匠心独运——读《新宏观经济学》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430c1e9351e79b8968022681.png)
学 术 论 U A A E I F R M C D M C O 坛
N ., 1 O22 0 0
( u ua vl N .2 ) C m l ie O 2 9 t y
别出 裁, 心独运 心 匠 ——读《 观经 新宏 济学》 感 有
一
观点很独特新颖 , 但是却 分析解释得很简单易懂 , 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 。 同时还拉近了经济理论和 普通民众的距离。作为一位学者 , 书中无处不体现
出作者行文的严谨性 , 还有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 作者按 问题 的 内在逻辑展 开 , 全书 的内容 大致 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 阐述 了对宏观 经济学的新定义 , 在书中的第一章。第二部分在反 驳原有的边际理论的基础上 , 提出了对微观经济的
是质疑和新见的结合。这种做法 , 既能满足对传统 经济理论不是很了解的读者的阅读需要 , 又能够引
领我们发现新的广阔天地。而且 , 虽然本书提出的
最后逐渐搭建起一个全新的结构严谨的宏观经济 学理论框架。全书创新理论的一 大焦点是宏观价 值调控的方法 , 于这个理论 , 对 作者在之前 的著作
刘 林 , 张 鑫
本书作者 引领我们打破了传统 的西方经济学 《 新宏观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的许 对 观点的束缚 , 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去观察我们身边的 多理论观点进行 了质疑 , 并具体地 提 出了新 站在一个新 的起点去研究宏观经济 见, 构建 了一个全新 的结构严 谨 的宏观 经济 各种经济现象 , 学的各种经济理论 , 应用一种新的方法去解决 国民 学理论框架
18 9
供给和需求理论的新见解 , 在书中的第二章和第三 章。第三部分的研究是围绕货币展开的, 在书中的 第 四章到第六章, 这是后边详细论述宏观价值调控
经典教材
![经典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94e06f20ee06eff9aef80738.png)
这个时期涉略的书要泛而不乱,一个领域选一 本主要,基本辅助即可,目标是拎出框架,不 要求门门俱到。 心理学的辅导书:每一科目的书籍其实大同小 异,只是切入点不同,强调重点不同,只要牢 牢把握一本主线,在辅之以补充书籍,就可。 补充书籍不会增加你的负担,反而会增加你对 主线书籍的理解。 这段时间要强制自己把能力提高作为主要目标, 切忌急功近利,一口吃成胖子。
《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 (郑钢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特点:深 入浅出,贴近生活,内容又包含最新研究成果 和学科前沿信息。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特点:权威,以毕生发展作为内容。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人民教育出版社), 特点:对每个阶段的总结比较好。 《儿童发展心理学》(方富熹、方格著,人民 教育出版社),特点:具有我国特色的发展心 理学教材。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 桑标,上海教育 出版社) ,特点:心理理论部分讲得多。
《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坎特 威茨,华东师大出版社),特点:20世纪美国 实验心理学教材的代表之作,在实验心理学界 享有极高的声誉,是很值得一看的实验心理学 译著之一。就水平而言应该是最高的,大量的 丰富,生动,有趣的范例,有助于理解,但不 适合应试。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白学军译,中国 轻工业出版社),特点:对于了解实验心理学 有帮助。 《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Solso著, 张奇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特点:研究实 例丰富,对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心理 学实验设计的各种模式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具 体过程论述得透彻。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可以分成三部分。1.教 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学习理论2.学习的动机 3.学习的迁移。 可以把每部分列成一个提纲,主要由相应的1. 理论学派,主要观点2.对教学的启示两部分构 成。
营销管理16版中文版 评论
![营销管理16版中文版 评论](https://img.taocdn.com/s3/m/f3891bd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1.png)
营销管理16版中文版评论营销管理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涉及到企业产品的市场营销、销售策略的制定以及市场营销的组织和实施等方面。
《营销管理16版中文版》是一本经典的管理学教材,它详细介绍了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指导。
以下是对该书的评论。
《营销管理16版中文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营销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它从市场环境、市场需求和市场细分等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市场营销的基本规律和市场营销活动的核心要素。
同时,书中还对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策略等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
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和把握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非常有帮助。
《营销管理16版中文版》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些案例涵盖了多个行业和企业的市场营销实践,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案例分析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真实的市场情景和实际的解决方案,还能够培养读者的市场分析和决策能力。
通过学习这些案例,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场营销的复杂性和变化性,提高自己的市场营销管理水平。
《营销管理16版中文版》还介绍了市场营销的组织和实施。
它详细讲解了市场营销组织的建设和市场营销团队的管理。
书中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如市场调研技术、销售预测模型、销售人员的招聘和培训等。
这些工具和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建立高效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市场营销的效果和效率。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市场营销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新兴的营销手段,如数字营销、社交媒体营销和移动营销等。
这些内容对于适应市场变化、创新营销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营销管理16版中文版》在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上也值得称赞。
书中的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作者运用恰当的段落和标题,使得整本书的结构清晰,易于阅读。
同时,书中使用了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得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这种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不仅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能够更好地传递知识和信息。
中级经济师 教材
![中级经济师 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a0a47e7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6.png)
中级经济师教材
以下是一些中级经济师教材的推荐:
1. 《宏观经济学》- 麦基文、詹姆斯·迪那瑞、切尔南·朱迪安
这本教材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涵盖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分析方法,包括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等重要议题。
2. 《微观经济学》- 罗伯特·希勒
这本教材是关于微观经济学的经典教材之一,介绍了市场供求、消费者行为、生产和成本等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3. 《经济学原理》- 尼. 格里高利·曼昆
这本教材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阅读,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经济学家们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方法,包括供求关系、边际效用、价格理论等内容。
4. 《计量经济学导论》- 约翰斯顿、布鲁纳
这本教材介绍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线性回归模型、假设检验等内容,适合研究计量经济学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学生。
5. 《国际贸易经济学》- Robert C. Feenstra、Alan M. Taylor
这本教材详细介绍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包括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国际贸易的经济基础和影响。
以上推荐的教材都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教材,涵盖了中级经济师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相应的教材进行阅读。
经济学原理哪一版好
![经济学原理哪一版好](https://img.taocdn.com/s3/m/19b14d5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e.png)
经济学原理哪一版好经济学原理这一教材的不同版别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选择哪一版的经济学原理取决于读者的需求、学习目标和个人喜好。
下面将从不同版别的内容、写作风格、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帮助读者做出选择。
《经济学原理》的不同版别,如曼昆(Mankiw)的《宏观经济学原理》和《微观经济学原理》、萨缪尔森(Samuelson)的《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微观与宏观分析》以及张五常的《经济学原理》等,都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教材。
这些教材在内容上有差异,但他们共同强调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曼昆的版本在许多大学中广泛使用,它注重真实世界中的应用和实证研究。
它将经济学原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和应用之间的关系。
曼昆的写作风格通俗易懂,避免了过多的专业术语,使经济学变得更加亲切和易于理解。
萨缪尔森的版本是传统的经济学教材之一,它全面概括了该学科的微观和宏观方面。
它注重逻辑推理和理论分析,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经济学的原理和假设。
然而,相对于曼昆的版本,萨缪尔森的教材可能更为正统和正式,更适合那些希望深入研究经济学的读者。
张五常的版本采用了中国的实例和案例,针对中国的经济环境和特点进行了解释和分析,让读者更易于理解和应用经济学原理。
该版本重点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和挑战,与曼昆和萨缪尔森的版本相比,更适合中国读者。
遗憾的是,1200字的篇幅不足以详细介绍每个版本的特点和优势。
但是,无论哪个版本的经济学原理都是相对全面和深入的,都具有帮助读者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的能力。
因此,选择哪个版本最好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偏好。
总之,经济学原理的不同版本都有其独特的优点。
曼昆的版本注重实际应用,萨缪尔森的版本注重理论分析,张五常的版本注重中国的实际情况。
选择哪个版本最好取决于读者的需求和学习目标。
建议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术背景,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
无论选择哪个版本,理解经济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是研究经济学的起点,也是理解当代经济问题的关键。
中级会计实务教材推荐解读
![中级会计实务教材推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5cda2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3.png)
中级会计实务教材推荐解读中级会计实务是会计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而选择一本好的教材对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
在众多的中级会计实务教材中,有几本经典教材备受学生和教师的推崇与喜爱。
本文将针对这几本教材进行推荐解读,帮助读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并给出一些建议,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业。
第一本教材是《中级会计实务教程》。
这本教材由销售额庞大的港澳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多年来中级会计实务备受推崇的教材之一。
该教材注重实务应用,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教材内容详实,适合初学者阅读。
此外,该教材还提供了详细的习题与答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然而,该教材在部分章节的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方面存在待完善之处,需要学生在阅读时注意辨析。
第二本教材是《中级会计实务实用案例教程》。
该教材由知名教育出版社编写,以实用案例为核心,结合了会计实务的基础理论知识。
该教材实例丰富且实用性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该教材还提供了详细的解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然而,该教材在理论概要和教学指导方面欠缺,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学习与思考。
第三本教材是《中级会计实务详解与习题精选》。
这本教材由一线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内容实用全面。
该教材以具体案例和实务问题为主线,理论知识点结合实际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会计应用技能。
然而,该教材在理论系统性和案例选择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需要学生结合其他教材进行综合学习。
针对以上三本教材,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如果初学者希望系统学习中级会计实务,那么《中级会计实务教程》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希望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学习与思考,那么《中级会计实务实用案例教程》会更适合;而如果希望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更好地掌握实际会计应用技能,那么《中级会计实务详解与习题精选》会是不容错过的教材。
除了选择合适的教材外,我们还要注重方法与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会计实务中。
《红宝书》读后感
![《红宝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6d44d2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3.png)
《红宝书》读后感《红宝书》是一本让人无法忘怀的经典之作。
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被书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所触动,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通过这本书,我不仅仅是看到了一个故事的展开,更是领悟到了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思考。
首先,我被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所吸引。
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命运,他们在书中的表现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尤其是主人公的成长和变化,让我深深地被感动和震撼。
他们的遭遇和选择,让我思考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其次,书中所揭示的社会现实也让我深思。
通过作者对社会环境的描绘和分析,我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不公。
在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的不公和不平等,让人心痛和无奈。
但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社会的抱怨和指责,而是通过书中的人物和情节,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可能。
这种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最后,我被书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智慧所感染。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言辞,表达了对生活和人性的理解和感悟。
他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实和残酷,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爱和希望的力量。
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我相信,只有通过读书和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答案。
总的来说,读完《红宝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思想的力作,让我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也看到了他对社会的关怀和呼唤。
我相信,只有通过读书和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答案。
愿我们都能像《红宝书》中的主人公一样,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活出自己的精彩和价值。
【作文】《繁星春水》读后感
![【作文】《繁星春水》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c81cee033d4b14e8524683e.png)
《繁星春水》读后感
分类: 作文 > 读后感 > 繁星春水读后感 > 《繁星春水》读后感_读后感550字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 创作时间:2018-07-04 11:52:18
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短短的几句,却勾勒了一幅清幽、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而且,作者的想象力是这样的神奇美妙,那冷冷的夜空中无情感的星星尚能互相赞颂,作者十分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对人类之爱的追求。你们看一句这么短的诗,可以体现出一种这么伟大的精神,想必冰心奶奶在写时,必定苦心思考了一番。这还不算什么呢,你们再看这几句: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寥寥几句,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
几种经典中宏教材之我见
![几种经典中宏教材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61e6a78b5acfa1c7ab00cc98.png)
几种经典中宏教材之我见由于个人兴趣,把国内已经翻译出版的几种主要的中级宏观教材比较了一下,总结一点个人不成熟的学习建议。
本文主要比较的有:多恩布什(6版,人大);伯南克(6版,机械);布兰查德(3版,清华影印);易纲、X帆(人大);威廉森(2版,人大);巴罗(5版,人大);巴罗(现代观点,三联);曼昆(5版,人大);萨克斯(全球视角,三联)。
除后两本粗略翻过以外,其他的均读过。
首先说说自己对这几种教材的一般看法和分类。
类别自然是新凯恩斯与新古典两类,前者有多恩布什、伯南克、布兰查德、曼昆,后者有巴罗、威廉森。
萨克斯是个特例,最后再讲。
其次说说学习顺序以与对不同教材的评价。
个人觉得,我们国内的学生最好由新凯恩斯教材入手,一来与国内教材接轨密切,二来与现实结合紧密,能分析一些简单的政策问题,可以获得学习乐趣,三来如果你不想继续深造,那么新凯恩斯框架在你参与实际工作时能派上用场。
接着,对于那些想继续深造的学生,我坚决推荐必须读上一本新古典的教材。
至于为什么,我不再赘述,对现代经济学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
下面,我就几种教材分别评述:在新凯恩斯主义的教材中,多恩布什应该是比较老的,优点是它把新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模型详细叙述了个遍,例如AD-AS模型的微观基础模型(这里的微观基础模型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的微观基础)它有全面详细的介绍,而布兰查德就没有。
缺点是全书体系不是很清楚,需要自己细心整理。
曼昆的在体系方面就好了许多,而且也对新凯恩斯主义微观基础模型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唯一的缺点就是他脱离不了“原理式”的写作风格,因此数理深度稍有欠缺。
布兰查德与多恩布什刚好相反,体系十分严谨,结构十分清晰,论述也很有力,而且布兰查德是最不惮于在教材中运用数学的作者之一,因此他的书在数理模型方面远胜曼昆,唯一的缺点就是缺乏新凯恩斯主义微观基础模型。
伯南克的书在以上三本教材风行以后被翻译过来,就在各方面都显得很平庸了。
本来我对他教材的货币理论方面还给予了希望,结果也是很平庸。
经典经济学教材推荐
![经典经济学教材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4be6c4057cd184254b3535f9.png)
国内外经济学经典教材简评国内外经济学的经典教材可以分为入门教材、中级微观、中级宏观和高级微观、高级宏观等。
初级的入门教材一般是针对初学者,所以大多举案例和现象。
加以文字解释,偶尔添加二维图案。
高级教材注重数理逻辑,而二维图案及文字已难以表达、解决所说明的问题,故多用数学证明或代数方程,夹杂现代数学工具。
中级教材则介乎其中,界定甚为模糊。
教材难度不同,跨度也相差很大。
越是高级,则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数理逻辑之严谨,反不如低级实用。
下面主要对在考硕、考博中常用的国外和国内教材进行简要说明。
一、入门教材1.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4版中文版为北大版)曼昆属于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源,研究范围偏重宏纲经济分析。
《经济学原理》为大学低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
文中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复杂的教学用得很少,面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十大原理”,非常方便向乎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
通过此书,读者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并用于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非常值得一读。
2. 萨缪尔森《经济学》(多家版本)萨缪尔森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
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
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
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的认识框架。
3.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人大版)斯蒂格种茨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
大学经济学教材版本对比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
![大学经济学教材版本对比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34affe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7.png)
大学经济学教材版本对比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关注和学习。
然而,大学经济学教材的版本繁多,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材料变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大学经济学教材,帮助读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
一、主流版本教材对比1. Mankiw经济学原理Mankiw的经济学原理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大学经济学教材之一。
它通俗易懂、内容系统,涵盖了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核心理论。
适合对经济学基础知识了解较少的学生,特别是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
2. Samuelson经济学Samuelson经济学是经济学教学的经典之作,内容详实且深入。
相比Mankiw,它更加强调理论模型和数学推导,适合具备一定经济学基础的学生,尤其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
3. Acemoglu经济学Acemoglu经济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经济学教材。
它以经济学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特别注重经济学在实际社会中的应用。
适合对实证研究感兴趣的学生,有助于培养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的考虑因素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学习目标和兴趣:首先需要明确自己选择学习经济学的目标和动机。
是为了拓宽知识面,还是为了从事相关行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目标,选择教材内容更贴合的版本。
2. 学习背景和基础:不同版本的经济学教材难度和内容深度有所不同。
根据自己的学习背景和基础,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教材。
初学者可以选择内容浅显易懂的教材,而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选择更深入的版本。
3. 教学方法和风格:不同教材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各有特点。
有些教材更加注重理论和数学推导,适合喜欢分析和推理的学生;而有些教材更加注重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适合喜欢实践和应用的学生。
根据自己的学习倾向,选择适合的教材。
三、选择教材的建议根据以上对比和考虑因素,给出一些建议供读者参考:1. 初学者建议选择Mankiw经济学原理。
农村中学使用JEFC教材的几点感悟
![农村中学使用JEFC教材的几点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6ccdade25901020207409cca.png)
农村中学使用JEFC教材的几点感悟我在农村中学任教二十年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为更好地发挥JEFC应有的优势,在此谈谈我在使用JEFC教材时的几点感悟:一、熟悉新教材的编排体系,有侧重地落实“四会”要求,建立有针对性的测评制度JEFC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的。
在编写过程中使用循环式编排方法,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不断复习,多次循环以达到逐步发展、加深的目的。
所以,应考虑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要熟悉新教材的编排体系,遵循“听说先行,读写跟上”的教学原则,并在第一节课中有侧重地落实“四会”要求。
二、加强业务进修,努力提高自身英语素养,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英语环境教师对JEFC适应快慢,除了其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外,很大一部分还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
长期以来,多数英语教师致力于“读、讲、译、记、背”这种注入式的教学,已很少有用英语组织教学的习惯了。
而这种传统的语法分析法和段意翻译法是很难上好现行教材的。
为此,教师加强业务进修,提高自身的英语素质已迫在眉睫。
中学英语应意识到自身的缺点,注意自我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多读些现代英语文学读物,看一些外国电影和电视片,看一些介绍西方文化的文章和学术杂志,注意从教材中总结对比中西文化差异,争取尽快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以适应新的外语教学的要求。
三、配齐必要教具,实行情境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借助实物、挂图、投影仪等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或借助课文原版录音,为学生提供模仿语言、锻炼听力的机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口说、心记、手写来学习课堂上的新的语言材料,充分调动其感官活动,并促进积极思维和记忆,让他们在新奇的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逐渐养成用英语思考和交际的习惯。
四、吃透“教师用书”的精神,精讲精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十分熟悉JEFC课堂教学的步骤和方法,上课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师用书”中用英语撰写的分课教学建议。
《世界是红的:看懂中国经济格局的一本书》的读后感
![《世界是红的:看懂中国经济格局的一本书》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ca4508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9.png)
《世界是红的:看懂中国经济格局的一本书》的读后感《世界是红的:看懂中国经济格局的一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经济的权威著作,作者是经济学家和中国经济问题的专家。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中国经济格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首先,《世界是红的》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经济的历史和现状。
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通过一系列数据和案例,清晰地展示了中国经济从一个国内市场为主导的体制向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并重的新体制转变的过程。
这种转变的核心理念是改革开放。
通过开放市场和吸引外国投资,中国快速发展起来。
本书还阐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以出口为主导到内需和消费起步的转型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等。
通过详细的历史回顾,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其次,《世界是红的》全面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从国际经济环境、国内经济结构和制度环境等多个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变革、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通过对中国经济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探讨,我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本书指出,中国经济的内需潜力巨大,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创新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升级的推进,中国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再次,《世界是红的》对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本书指出,中国经济的崛起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经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国际贸易、全球产业链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还对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介绍了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投资海外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努力。
通过分析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以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关系,本书让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策略和未来的国际角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最后,《世界是红的》提出了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作者指出,中国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宏观经济学,北大学习经验
![宏观经济学,北大学习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b80379e819e8b8f67c1cb98c.png)
中级宏观经济学经验谈(霍德明班)张雅雯收到来自CCERClub同学的撰文通知后,我感到非常荣幸,不敢说这篇小文算得上“经验帖”,更不敢自称为“大牛”,但倘若自己写下的文字能给看的人提供些许帮助和参考,于我就是莫大的安慰了。
本文是我2010-2011学年度秋季学期修习霍德明老师的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一点心得和体会,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一、课程简介中级宏观经济学(下面简称中宏)是双学位课程的必修课之一,要求的先修课程为微积分和经济学原理,实际上就是在经济学原理的宏观部分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下面分成几个方面来说:教材和授课内容霍老师的中宏课程使用教材为罗伯特•巴罗的《宏观经济学》(第五版),有机械工业出版社和人大出版社两个版本貌似都可以,但据说人大版的翻译错误比较多,所以还是推荐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尽管有些地方也是翻译的不太好,但总体不影响阅读和学习。
巴罗这本教材写的很经典,霍老师似乎也非常钟爱,课堂内容基本就是围绕教材来展开的。
正如此书的前言所说,现有的大多数宏观经济学教材都是围绕以价格粘性为假设前提的凯恩斯模型来展开的,一来经济学界对凯恩斯模型尚存在许多争议,二来凯恩斯模型下的宏观经济分析缺少涉及企业和个人理性决策的微观经济基础。
巴罗在这本教材中建立的市场出清模型很好地克服了上述缺陷,从个人的最优化问题出发,再不断对模型进行扩展、放松假设,进而为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框架。
具体来说,教材的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基础和市场”先从微观经济学中最简单的鲁宾逊模型出发回顾了微观中个人的最优化选择问题,接着引入了商品和信贷市场,以及市场参与者的货币需求,最后建立了市场出清模型的最简单形式,并用这一模型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的情况;第二部分“通货膨胀”放松了第一部分中货币总量不变的假设,考察了在简单的市场出清模型基础上货币数量的增长以及增长率的变动对经济体的影响,提出了货币中性和货币超中性的概念,同时货币超中性的假说也为教材最后一部分的分析埋下伏笔;第三部分“经济波动、失业和经济增长”又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将投资需求引入模型,考察了投资需求变动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分析了若干经济变量的周期性,最后又从资本存量、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分析了长期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第四部分“政府行为”进一步扩展了市场出清模型,政府消费、税收和公债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整个经济体的相应变化;第五部分“国际经济”放松了之前封闭经济体的假设,考虑了不同国家经济体之间的借贷行为、一国的经常账户余额以及汇率因素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第六部分“货币部门和实质部门的相互作用”也是全书的最后一部分,又回到之前提出的货币超中性假说,研究货币和价格等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所用到的模型为“不完全价格信息下的市场出清模型”,也是全书中市场出清模型的最复杂形式,最后又自然而然过渡到传统的凯恩斯模型及其价格粘性假设的合理性讨论。
经济学的初中高级29本必读书心得体会
![经济学的初中高级29本必读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f5728260c22590103029d38.png)
前言学习经济学七年有余,惭愧的是却毫无建树,而现在呈现在方家面前的文字,主要是我想就西方经济学的书籍表达一下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处,尚企大家斧正。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对诸书籍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的分化,既借鉴了传统的划分方式,又有个人的主观倾向在里面,提请大家注意。
一、初级读本《经济学原理》(曼昆,机械工业出版社)。
适逢互动出版网在高校搞促销,当时好像是九十八元钱一本(原价二百多),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了这本久负盛名的经济学入门读物。
几乎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读者都能顺畅地阅读本书,但是大家不要轻视它——要知道,“书中任何看起来枯燥无味的部分,都有作者的匠心在里面!”这本书我看了五遍,分别用蓝黑色钢笔、蓝色圆珠笔、红色圆珠笔、黑色圆珠笔、绿色荧光笔批注,整本书画的面目全非,我后来又买了一本作为收藏。
在这里,我之所以这样不遗余力地叙述,其目的并不是对一本书的推介,而是建议大家不要忽略简单的现象背后隐藏的经济学本质——而这正是此书编写的初衷。
《经济学》&《经济学小品案例》(斯蒂格利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同样是经济学的科普读物,斯蒂格利茨编写的这两本书和曼昆编写的《经济学原理》其写作风格迥然不同,尤其是反复看过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之后,更是感觉斯蒂格利茨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国外的这两位经济学大家显然洞察了经济爱好者的心理,不仅语言生动,而且极其擅长以独特的视角切入问题,后来国内也渐渐兴起了这种风格的写作方式,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与上述二位作者的巨大成功密切相关。
《经济学小品案例》是一本经济学案例的小册子,读者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之后可以通读,但是与斯蒂格利茨编著的《经济学》相比,此书便相形见绌了。
《经济学》(萨缪尔森,华夏出版社)。
此书结构庞杂,包罗万象,渗透了一位经济学家对经济世界的深刻理解。
按照常理来讲不该当作初级读物,但是考虑到读者一旦掌握其大体构架便可在以后的学习中高屋建瓴、势不可挡,故个人建议可以适当考虑对本书进行提前学习。
世界是红的:看懂中国经济格局的一本书的读后感
![世界是红的:看懂中国经济格局的一本书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a429c3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e.png)
世界是红的:看懂中国经济格局的一本书的读后感《世界是红的:看懂中国经济格局的一本书》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著作,它对了解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未来的前景有很大帮助。
本书深入剖析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它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以客观而深入的方式探讨了中国经济的背景和实践,从而帮助人们了解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和未来的趋势。
首先,本书着重介绍了中国的经济体系,以及它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经济体系是世界上最为复杂和多样的体系之一。
本书通过详细的解读和数据分析,呈现出中国特有的经济模式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中国在先天性方面的有利条件。
作者运用专业的语言和丰富的经验,描述了中国在制度、双重转型、不对称竞争、产业分工、对外经济的依赖等方面的经济特点。
其次,本书对中国经济体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本书指出,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在应对技术变革和算法经济等新挑战时保持竞争优势。
同时,中国经济还需进一步加强经济的可持续性,特别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因素,推行合理、可持续的农业和城市化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本书指出,中国将会继续推进“市场化和国际化”这一基本方针,全面深化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国际化的产品和供应链网络,从而推进全球化的进程,促进多元化的发展。
最后,本书还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思考。
它指出,中国需要加强人才的培训和创新,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同时,本书还呼吁政府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政策调整等方面的工作,促进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管的改革,深入推进社会转型和发展,从而让更多的中国人享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总之,本书是一本高度信息量的经济学著作,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的演变和未来趋势有重要意义。
本书对中国对外关系、投资、对外交通、海外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自信支持和投资,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困惑、挑战和决策,是一本值得为了了解中国经济历史的读者尤其推荐的书。
中外名记者研究教科书评价语
![中外名记者研究教科书评价语](https://img.taocdn.com/s3/m/04ea692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a.png)
中外名记者研究教科书评价语
以下是一些中外名记者研究教科书的评价语:
1. 《新闻学概论》 - 梁建章
这本书是新闻学专业的基础教材,梁建章先生在书中阐述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被誉为中国新闻学的一面旗帜。
2. 《新闻理论》 - 柴静
柴静的这本《新闻理论》是一本入门级别的书,介绍了新闻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让读者对新闻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传媒经济学》 - 迈克尔·哈伯曼
传媒经济学是一种新型的新闻学分支,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传媒经济的原理、运作方式和发展趋势,对于了解新闻产业的经济学原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 《国际新闻学》 - 罗杰·埃伯特
国际新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领域,这本书全面介绍了国际新闻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国际关系、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是国际新闻工作者的必备参考书。
5. 《新闻报道与编辑》 - 雷蒙德·古斯特
新闻报道与编辑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技能,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新闻报道的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是一本实用的新闻写作指南。
以上这些教科书都是国际著名的新闻学专业教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性,对于从事新闻工作或有志于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人来说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经济学从入门到高级的学习规划--经典学习教材推荐
![经济学从入门到高级的学习规划--经典学习教材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f98d56fc04a1b0717fd5dd66.png)
经济学从入门到高级的学习规划经典推荐:经济学教材的比较之一:入门教材一、入门教材: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
梁小民教授翻译。
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
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
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
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
推荐入门首选阅读。
2、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
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
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
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
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
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
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
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
可谓博大精深。
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
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
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
全面了解各版本的经济学教材内容
![全面了解各版本的经济学教材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aa635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9.png)
全面了解各版本的经济学教材内容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规律以及如何合理分配资源。
而经济学教材则是经济学学习的必备工具,不同版本的经济学教材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其他重要主题三个方面,全面了解各版本的经济学教材内容。
一、宏观经济学部分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规律的学科,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国际贸易、货币和银行等方面。
在不同版本的经济学教材中,对于宏观经济学的讲解方式和重点会有所不同。
一些经济学教材偏重于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以供求关系、经济体系和经济平衡为主要内容。
这种教材常常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入手,介绍经济增长的要素、产出和就业的均衡、货币供给和利率等相关内容。
另一些经济学教材则更加注重宏观经济政策和实践,探讨宏观经济现象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这些教材通常会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和影响,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策等。
二、微观经济学部分与宏观经济学相反,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代理人的行为以及个体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等微观经济现象。
微观经济学在各个版本的经济学教材中都被广泛讲解,但不同版本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
微观经济学的教材一般会介绍供求关系、市场机制、价格决定以及市场失灵等基本概念。
同时,不同版本的教材还会涵盖不同的实例和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在一些高级版本的经济学教材中,还会进一步讲解市场结构、垄断和竞争、外部性以及公共物品等内容。
这些教材追求更深入的理论分析和质量,以满足经济学专业学生和研究者的需要。
三、其他重要主题除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经济学教材还会涉及到其他一些重要主题,例如经济思想史、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
经济思想史是指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各个学派和学说的形成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
不同版本的经济学教材对于经济思想史的解读也会不同,一些版本会更加详细地介绍各个学派的兴衰发展,而一些版本则会更加简明扼要地总结主要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经典中宏教材之我见由于个人兴趣,把国内已经翻译出版的几种主要的中级宏观教材比较了一下,总结一点个人不成熟的学习建议。
本文主要比较的有:多恩布什(6版,人大);伯南克(6版,机械);布兰查德(3版,清华影印);易纲、张帆(人大);威廉森(2版,人大);巴罗(5版,人大);巴罗(现代观点,三联);曼昆(5版,人大);萨克斯(全球视角,三联)。
除后两本粗略翻过以外,其他的均读过。
首先说说自己对这几种教材的一般看法和分类。
类别自然是新凯恩斯与新古典两类,前者有多恩布什、伯南克、布兰查德、曼昆,后者有巴罗、威廉森。
萨克斯是个特例,最后再讲。
其次说说学习顺序以及对不同教材的评价。
个人觉得,我们国内的学生最好由新凯恩斯教材入手,一来与国内教材接轨密切,二来与现实结合紧密,能分析一些简单的政策问题,可以获得学习乐趣,三来如果你不想继续深造,那么新凯恩斯框架在你参与实际工作时能派上用场。
接着,对于那些想继续深造的学生,我坚决推荐必须读上一本新古典的教材。
至于为什么,我不再赘述,对现代经济学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
下面,我就几种教材分别评述:在新凯恩斯主义的教材中,多恩布什应该是比较老的,优点是它把新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模型详细叙述了个遍,例如AD-AS模型的微观基础模型(这里的微观基础模型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的微观基础)它有全面详细的介绍,而布兰查德就没有。
缺点是全书体系不是很清楚,需要自己细心整理。
曼昆的在体系方面就好了许多,而且也对新凯恩斯主义微观基础模型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唯一的缺点就是他脱离不了“原理式”的写作风格,因此数理深度稍有欠缺。
布兰查德与多恩布什刚好相反,体系十分严谨,结构十分清晰,论述也很有力,而且布兰查德是最不惮于在教材中运用数学的作者之一,因此他的书在数理模型方面远胜曼昆,唯一的缺点就是缺乏新凯恩斯主义微观基础模型。
伯南克的书在以上三本教材风行以后被翻译过来,就在各方面都显得很平庸了。
本来我对他教材的货币理论方面还给予了希望,结果也是很平庸。
其实,他个人的一些主要货币理论,拿米什金(7版,人大)就可以做很好的补充学习。
在新古典主义的教材中,若以方法论来看,萨克斯的教材也可归入此类,但是他的本质思想仍然是凯恩斯主义的。
这本教材的优点在于体系结构方面比较清晰,而且以新古典主义微观基础模型探讨了凯恩斯主义问题;但是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内容稍有过时。
毕竟宏观经济学是要回归现实的,他的理论数据太老,一些新的思想更新也稍显迟缓,因此,无论在哪类书中我个人都不推荐它。
巴罗的教材可以说开了真正意义上新古典主义教材的先河,第五版应该讲也是一个经典版本。
只可惜人大经济学译丛的名誉就被这本书的翻译工作给毁了!我想用“眼泪打湿书页”来形容绝不为过,更可气的是,即便你眼泪打湿了书页,也还是搞不懂翻译者那晦涩的语言和错乱的字母、符号。
在我们当前学习经济学过程中,很多人在论坛上吆喝着:“要读英文原版”。
然而仔细看来,很多时候我们国内翻译的教材也还过得去,没有那样不堪入目,“不顾一切的读原版”只是某些爱炫耀的人自说自话罢了。
但是对于梁晶工作室主持翻译的巴罗第五版,则必须读英文原版!幸好,巴罗在2008年新出了《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一书,三联引进翻译了。
虽然翻译者仍然是沈XX、陈XX但是内容流畅了太多。
结构体系在目录就能一览无余,内容也新;它的缺点是你读后能明白他想说什么,但是当你自己做起研究来,是否能顺利的从新古典主义出发来考虑问题,并建立模型就很可怀疑了。
而这一点威廉森的书恰恰做到了。
他的书不仅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而且全书使用的模型简洁漂亮,前后连续性强,是授人以渔一类的教材。
更好的是,他在书后列出了每章模型的数理附录,可以据此对基础数理经济学做一简要回顾,并明确它们在宏观中的作用。
其内容甚至涉及了一些简单的动态规划内容。
真的是可以作为进入高级宏观经济学学习的必备教材。
人大最近又出了该书的第三版,但是我翻看作者前言,个人觉得似乎与第二版基本无异。
最后要说一下令人哭笑不得的易纲、张帆合写的教材。
刚买的时候大概一翻,认为我们中国人也写出了自己的中宏教材,很是觉得扬眉吐气。
结果仔细读来,不禁又耷拉了脑袋——原来还是老外治学严谨!这本教材标榜自己用新古典主义微观模型阐述新凯恩斯主义,很有点萨克斯第二的味道。
但是该书除了一点中国案例有些可读之处外,就没有任何优点了。
它最致命的缺点就是,两位作者并没有在书中贯彻一致的使用哪种学派的模型,而是兴之所至,信手拈来。
这样做的结果,是让人根本摸不着头脑他到底想说什么。
例如,在消费理论中假惺惺的用劳动闲暇替代来讲问题,而到了总需求波动时候就把这个理论抛在一边,转过来向凯恩斯模型求救。
而且,即便在一章之中,也充斥着前后断裂的、空洞无物的模型。
老外介绍模型是告诉你一般的问题可以用该框架分析,而易、张二人的模型就是告诉你有这么一个东西,至于它是怎么来的,做什么用的,则全然不管。
所以,不得不说,我们中国人太喜欢做豆腐渣工程了,连写书都是这样!当然,必须说明由于易纲的工作原因,使得他这本书中的货币政策部分写的较有声色,但是如果看过他和吴有昌合写的《货币银行学》(1999年,上海人民)一书,就会知道,他《宏观》一书完全抄自他那本99年的教材。
而事实是,《货币银行学》一书写作远胜他的这部《宏观经济学》。
对于教材的看法就谈到这里,其中肯定夹杂了不少个人意见,但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希望各位辩证来看。
最后说一下我的推荐阅读顺序。
因为教材不仅流派不同,而且他们之间的优缺点使得他们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
所以,不要小看中级教材,务必多看几本,打牢基础。
否则,高级宏观的学习不过是学了一堆无用的数学模型,而学不到货真价实的东西,也少了经济学的历史感与直觉美。
个人推荐:首先读曼昆《宏观经济学》或者多恩布什(第6版中文,其中ch9-10;ch16-19不用读)(事实上曼昆更佳。
可惜我读的较早,对多恩布什用力很深,当然也颇受益),以得到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
然后读布兰查德(第3版英文,其中ch3-5;ch10-13不用读),用以加深新凯恩斯主义数理基础以及政策问题分析。
最后读威廉森(第2版中文,建议通读),用做步入高级宏观的阶梯。
当然,这些教材对于开放宏观经济论述都略显单薄,因此,有余力者务必再读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原理与政策》(第6版中文,下册建议通读)。
当然还应读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第7版中文,其中ch19-20;ch23-24不用读),因为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是货币政策。
而且,新古典与新凯恩斯两派的分歧最先也是由“货币是否中性”的论战开始的。
最后,还有一本非常经典的好书,就是斯诺登与霍华德.文合著的《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2008,江苏人民,建议通读)。
其实这本书就是,许多人熟悉的商务在1994年出版的《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一书的现代翻版。
但是内容有太多更新,推荐必读。
读者不要以为,光是中级教材就要读这么多,何时可以进入高级宏观的学习?我起初也是这样想,后来在自己学习、研究中才逐渐发现,中级教材给我们的思想与直觉是多么的重要,而且只要认真,这些中级教材的阅读时间并不会很长。
到了你把这些中级教材吃透的那时,高宏的模型对我们来说就已经远远超出了数学的范围,而真正变成了经世济民的"经济学"!------------------------------------------------------- 先从曼昆开始吧,之后看布兰查德时不用看前五章(这五章讲的是IS-LM模型),也不用看他的“核心部分——长期”(10-13章),因为这部分的经济增长理论在威廉森的书里有更好阐述。
所以,这些书可以比较快的看完。
------------------------------------------------------- 微观方面,自己不很擅长,不敢说教材评介,只是说一下我自己学习顺序:范里安(现代观点,6e);迪克西特《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第二版)》;高山盛《数理经济学(第二版)》;杰里&瑞尼(2e),辅以范里安(高级教程第三版)。
MWG没有读过呵呵。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 天哪,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
如果让我再从头开始学宏观,那么,在读博士之前,我会选择如下教材(依次序)1、曼昆《经济学原理》2、Varian《中级微观经济学》3、Williamson《宏观经济学》,外加四本参考书。
(1)Barro的宏观经济学第五版,查漏补缺,补充Williamson 里面没有提到的内容,至于已经提到的内容,以威廉森为准,不看Barro的。
(2)Barro的《现代观点》,主要补充威廉森里面没有提到的两个知识点:如何以资产的角度来讨论货币;让资本由代表性消费者拥有,而非代表性厂商。
(3)Sachs的《全球视角》,只看第3部分:货币经济学(4)米什金《货币经济学、银行和信用》,看其中的可贷资金理论、货币理论和IS-LM模型。
也就是说,应该以RBC为基本范式,而将IS-LM模型作为RBC的一个特例。
至于什么AD-AS,直接无视掉。
不过,上述路径没有涉及到开放经济。
开放经济的学习路径需要三本书:曼昆《原理》、威廉森《宏观》以及Sachs《全球视角》。
总而言之,绝大多数所有所谓中级宏观经济学,要么框架过时,要么深度不够,要么挂动态的羊头卖静态的狗肉。
在学习中级之前,只需要曼昆的原理的知识,以及Varian程度的微观经济学功底;然而,并不需要任何Mankiw《宏观经济学》程度的初级宏观作为基础。
威廉森才是一本真正的中宏,但是,内容太少,需要Barro的第五版作为一个全面的补充。
如果看不懂威廉森,Barro的现代观点是一本不错的衔接初级和中级的教材,而Mishkin教材中用可贷资金理论重新演绎的IS-LM模型(在威廉森中是用引入黏性工资的RBC模型引出),可作为IS-LM模型的补充知识——这个模型只在初级宏观、货币政策和新凯恩斯经济学中有用,在新古典那里IS-LM已经被扔入了历史的故纸堆。
另有一点不敢苟同。
Blanchard、多恩布什这类的教材(我认为很糟糕),我觉得是完完全全的传统凯恩斯经济学,或者说新古典综合,而不能算是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除了假设和假设的有关思想,完完全全的只会出现在“超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中。
也就是说,先把RBC或DSGE搞透了,才有资格去说新凯恩斯。
真正的新凯恩斯主义者写的教材,绝对不会存在偏见。
比如,Mankiw的原理和宏观经济学,语调都很公允。
宏观经济学家都是工具理性主义,至于“选择什么假设更符合现实”这个问题,对新凯恩斯主义者来说,答案跟新古典主义者别无二致,那就是:一句话,理论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