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开拓系统科学的四个阶段
钱学森哲学思想评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想及其哲学意义
钱学森哲学思想评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想及其哲学意义钱学森哲学思想评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想及其哲学意义胡昌善钱学森同志是我国最早提出现代科学体系构想的科学家。
他的这一构想最初是在1980年1月发表的《关于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随后又发表了不少文章,进一步阐述和深化他这方面的观点和主张。
在这些文章中,他以渊博的学识和一个自然科学家特有的眼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化和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卓越的见解。
这些见解集中体现到一点,就是把哲学作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果,经过哲学的升华把它们吸收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来,以便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本文试图对钱学森同志的哲学观点和见解作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一、钱学森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崇高的地位,它既要指导一切科学技术工作者,又要使自身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怎样解决好这一问题呢?他提出一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构想作为答案。
这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包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九大部门、九架桥梁。
钱学森同志说:“这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是:在最高概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分若干个大的科学部门,暂时有九个大部门;每个部门又有三个层次,一个基础理论学科层次,一个应用理论学科层次,和一个应用业务性或工程技术层次。
每一个大部门也有它自己的哲学概括,可以说成是这一部门过渡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殿堂的桥梁;这些部门的概括也可以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这九大部门及其哲学概括是:自然科学和自然辩证法,社会科学和历史唯物主义,数学科学和数学哲学(无数学),系统科学和系统论(不是所谓“一般系统论”,也不是所谓“老三论”、“新三论”),思维科学和系统论,人体科学和人天观,军事科学和军事哲学,行为科学和社会论(暂用语),以及文艺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美学。
转载有一种科研叫“钱学森象限”
转载有一种科研叫“钱学森象限”[转载]有一种科研叫“钱学森象限”00钱学森先生于今日2009年10月31日去世了。
为了纪念钱老,我特意把我去年10月撰写的与他有关的两篇博文找出来这里旧文修订重发。
科技研究的四象限分类:钱学森象限有一种科研,叫“钱学森象限”:国家战略目标导向下的技术开发。
虽然R&D和基础研究有国际标准定义,但是在实践中,科学界关于研究(与发展)的说法,众说纷纭。
有人统计,1972年关于研究(与发展)的说法,计有45种之多。
其中关于基础研究有5种变形的说法,如纯研究(pure)、基础科学(basic)、基本研究(fundamental)、纯粹基础研究(pure basic)、绝对纯粹研究(absolutely pure)。
关于应用研究有32种变形的说法。
[1]以研究目的或意图来划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做法,很早就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
1951年,美国NSF的董事会主席康南特(James B Conant)提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他认为求知的目标与应用的目标之间存在着交叉。
[2]在科技统计中,一些组织和国家建立了自己的分类体系。
英国对研究与发展采取四分类法,即:基础研究、战略性应用研究(strategic applied research)、特定应用研究(specific applied research)和试验开发。
John Irvine和Ben Martin提出,基础研究可以划分为好奇心驱使的研究和战略研究(Strategic research)。
“战略研究是指期望能产生广阔知识基础的基础研究,这些知识基础对解决当前和未来实际难题可以形成背景知识。
” [4]战略研究类似于OECD所指的定向基础研究。
[5]另有学者认为,基础研究不仅包括好奇心驱动的研究、战略研究,还包括“大科学”。
[6]科学研究的“四分类”司托克斯(1999)对传统的三分类提出质疑,他根据科学研究是否“追求基本认识”和是否有“应用考虑”,把科学研究划分为四个象限,如下图所示。
钱学森:我对系统学认识的历程(二)
钱学森:我对系统学认识的历程(二)为进一步了解钱老关于系统工程的有关思想,即日起转发《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文选》相关文章。
有心细研的同学请购买中国宇航出版社《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文选》。
在这里,我必须加一段涉及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因为到这个时候我开始感到,生物学方面的一些成果要加以研究。
比如一些书讲“生物控制论”;也看到一些书,叫做“仿生学”。
那时候感到,“生物控制论”、“仿生学”这些工作,有点把事物太简化了。
比如说:“生物控制论”里面讲人的血液流通,那个模型太简单了。
“仿生学”更是有点急于求成。
大概是想搞点东西出来吧,就把自然的系统简化得太过分了。
那时候对于生命现象的研究,据我所看到的这些材料,如所谓“生物控制论”、“仿生学”这方面的工作,老实讲,我是不满意的,觉得太简化了,事实不可能那么简单。
又过了一年,进入第四个阶段了。
就是到了1980年的秋天,这时候,我又一次得到许国志同志的帮助。
是他寄给我R.罗申(R.Roses)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Systems》1979年第5卷的一篇文章。
罗申这篇文章是纪念冯·贝塔朗菲(von Bertalanffy)的。
此文才使我眼界大开,原来在生物界早有人在探讨大系统的问题。
后来一看,还不只是生物界,物理学界也早有人在探讨。
那么从这儿才给了我一条出路。
我闷在那儿没办法的时候,看了这篇文章,并根据它的引注又看了一些文章。
才知道冯·贝塔朗菲的工作,有I普利高津(I.Prigogine)的工作,有H.哈肯(H. Hakes)的工作,这些都使我眼界大开。
贝塔朗菲当然很有贡献了,他是奥地利人,本来是生物学家,他感到生物学的研究从整体到器官,器官到细胞,细胞到细胞核、细胞膜,一直下去到DNA,还要往里钻,越钻越细。
他觉得这样钻下去,越钻越不知道生物整体是怎么回事了。
所以他认为还原论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不行。
还要讲系统、讲整体,这可以说是贝塔朗菲的一个很大的贡献。
钱学森的科学观和科学与哲学的统一
钱学森的科学观和科学与哲学的统一作者:邬焜来源:《西部学刊》2014年第04期摘要:钱学森对以学科研究的对象领域为依据的传统科学分类方法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应当按照研究客观世界的着眼点或角度的不同来划分科学领域,他强调,所有的大的门类学科都具有共同的结构模式,这一模式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三个层次和一个通向哲学的桥梁。
钱学森的这一科学观十分深刻,它集中体现了哲学和科学的层次贯通和层次相容的统一性关系。
另外,从钱学森科学观的启示中,结合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到哲学与科学发展的一般方式:哲学的科学化和科学的哲学化。
关键词:钱学森;科学观;哲学与科学;统一性NO2一、钱学森关于现代科学体系整体结构的理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把现代科学体系看作是一个系统,并按照系统原理考察其结构。
他认为,传统科学分类以学科研究的对象领域为依据,这种分类本身并不科学。
因为,一切科学都是以客观世界为对象的,这是科学的共性,不能成为分类的标准。
他提出,应该按照研究客观世界的着眼点或角度的不同来划分科学领域。
如,自然科学是以物质运动为着眼点来研究客观世界的,社会科学是从人类社会运动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等等。
按照所阐释的分类标准,钱学森把现代科学技术分为11大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军事科学、文艺科学、建筑科学。
钱学森认为这11大门类具有共同的结构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三个层次和一个通向哲学的桥梁:工程技术层次: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技术科学层次:工程技术共有的各种理论;基础科学层次: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理论;通向哲学的桥梁:对应用于该学科的哲学分论。
作为重点例释,钱学森还具体而深入地探讨了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
他认为,系统科学是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看整个客观世界,它既处理自然界的问题,也处理社会领域的问题。
所以,系统科学既不从属于自然科学,也不从属于社会科学。
系统工程(1.4)--钱学森开拓的系统工程引导我国管理教育蓬勃发展
1952 年院系调整后,各大学仿效苏联,
不设管理专业 , 管理学科成为批判对象。
4
第 一 阶 段 : 建 国 后 到 文 革 开 始 的 十 七 年
值 得 提 出 的 是 , 当 时 的 大 学 管 理 教 育 与 苏 联 大 学 一 样 ,幸存了两棵“幼苗”,一棵是理工科大学所设立的 “生产组织与计划”课程,另一棵是财经院校和综合性 大学所设立的“工业企业管理”课程。
钱学森开拓的系统工程 引导我国管理教育蓬勃发展
1
钱学森院士是杰出的人民科学家,也是我国 系统工程卓越的奠基人、推动者、实践者。
钱老不仅在我国国防和经济建设中树立了丰 功伟绩,而且在构建和开拓系统工程并结合 国情推动我国管理教育和管理学科发展方面 ,作出了巨大贡献。
2
一 、 钱 学 森 的 “ 组 织 管 理 技 术 — — 系 统
6
第 二 阶 段 : : “ 文 化 大 革 命 ” 时 期
从中苏关系公开破裂的 1964 年开始 到“文革”结束的十几年时间里,大 学管理教育逐渐消失。 “四人帮”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所有的规章制度通统冲掉,搞出不 用规章制度管理的企业,大学也已不 复存在任何管理教学活动。 在 这 种 管 理 教 育 “ 万 籁 俱 寂 ” 和 宏 观政治环境仍然遵循“以阶级斗争为 纲”的情况下,钱学森领头发表“组 织管理技术——系统工程”的文章。
10
第 二 阶 段 : : “ 文 化 大 革 命 ” 时 期
1980 年代初期,在系统工程旗帜下,科研单位、决策咨 询机构和大学的研究人员积极探索将科学和工程技术方法 直接应用于社会经济系统的规划和管理。
7
第 二 阶 段 : : “ 文 化 大 革 命 ” 时 期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概述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概述姚轶崭/文钱学森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系统科学的奠基人,在世界科学舞台上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系统学派,系统工程与总体设计部思想是钱学森毕生的追求。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这一阶段的思想内涵集中体现于《工程控制论》和《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第二阶段的创新发展凝结在1990年发表的《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第三阶段的深化研究,标志是2001年发表的《以人为主发展大成智慧工程》。
1986年《我对系统学认识的历程》和1995年《我们应该研究如何迎接21世纪》则是两份重要的系统科学思想综述文件。
第 1 章系统科学的思想——智慧的钥匙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学说,是哲学和科学的统一,终究是要用系统科学方法在思维上获得一把通往智慧的钥匙。
钱学森思想是一种哲学的科学,也是科学的哲学。
哲学即爱智慧,深刻的理解钱学森系统思想需要从哲学层面把握。
1.1 世界是过程集合体钱学森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观。
钱学森认为恩格斯所说的“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就是系统,相互作用并发展变化。
钱学森把世界暂划为'胀’、'宇’、'宏’、微’、'渺’五个层次,树立统一而多层次的宇宙观,从哲学高度上扩展了认识宇宙的视野。
1.2 科学是内在的整体钱学森的认识论是科学内在整体的认识论。
马克思的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以及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的话:“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学的连续的链条,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
”是钱学森科学认识论的依据。
1.3 性智和量智的统一钱学森的哲学观是东西融合的智慧观。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成就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成就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体系,不仅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978年,钱老发表《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并大力推动系统工程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致力于把社会系统工程应用到国家宏观层次上的组织管理,以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组织管理现代化。
1991年10月,在中央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仪式上,钱老在讲话中说:“我认为今天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而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整个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科学体系,而且运用这个体系去解决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
”钱老这里所说的科学体系,就是前面讲到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为国家管理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资源和智慧资源,我们应充分运用和挖掘这些知识和智慧,以达到集大成的智慧。
要把系统工程应用到实践中,必须有个运用它的实体部门。
如航天系统中每种型号都有一个总体设计部。
应用社会系统工程也需要有个实体部门,这就是钱老提出来的运用综合集成方法的总体设计部。
这个总体设计部与航天型号总体设计部比起来已有很大不同,有了实质性发展,但从整体上研究与解决问题的系统科学思想还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系统科学体系特别是复杂巨系统科学体系为国家管理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了一套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实践方式。
可以说,系统科学是治国之方。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解析
钱学森深深体验到,战争中交战双方 不仅要知己知彼,还必须运用科学的系统思想, 既要从全局出发,把握住各种复杂事物瞬息万 变的相互关系,又要考虑微观的战术和具体的 战斗行动,把宏观与微观紧密结合起来,抓准 各种战机,指挥各兵种、各类军事装备等准确 地(定量化地)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这样, 才有可能争取全面胜利。
开启系统思想之路
1
4
系统思想自古就有,因为无论在自然界 还是人类社会中,系统的存在、发展与变化 是很普遍的。在中国,古人为了进行生产、 改善生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起对各 种农作物的生长与种子、水分、肥料、土壤、 地形、季节、气候等相互关系的思想,在 《管子。地员篇》、《诗经》农事诗《七月》 等著作中都有简单的表述。这种合理地利用 各种有关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思 想和活动,就是一种朴素的系统思想和简单 的系统工程。
1 18
美国秘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 划”,实际就是以罗伯特· 奥本海默为 首, 15000多人参加的高科技队伍,分 门别类地严格组成的一项庞大的系统 工程,他们最终研制出了美国的第一 颗原子弹。钱学森对这项精心组织的 大型系统工程有所了解。
1 19
钱学森亲自组织并参与美国的喷气式超 声速飞机以及美国最初的火箭、导弹的设计、 研制与试验工程,他曾担任美国航空喷气公 司的技术顾问。 这些尖端的科学技术武器的研制与大型系 统工程的成果,在二战中为美国打击德、日、 意法西斯发挥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1 5
战国时期秦国李兵父子设计修造的伟大
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包括“鱼嘴”岷江 分水工程、“飞沙堰”分洪排沙工程、 “宝瓶口”引水工程以及120个附属渠 堰工程,各工程之间的关系处理得非常 好,形成一个协调运转的系统工程总体。 这是古人在改造自然环境的实践过程中, 在水利工程方面表现出的十分系统的思 想。这些辉煌的成果和思想给钱学森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钱学森对系统科学的创建与发展
究 与 发展 存 在着 两个 不 同的方 向。 1西 方 系统 科 学 研 究 的 方 向。 它 是 “ 门哲 . 部
学— — 基 础 科 学 ” 方 向 ,也 就 是 “ 般 系 统 论 一
— —
系统 科 学 ” 的方 向。 2 O世 纪 2 0年代 ,贝塔 朗菲 (9 1—17 ) 首 10 91
之 间 的关 系 和这些 关 系的 系统性 质 。因此 ,系统 和
“ 杂思 维范 式 ” cm lx ) 在 《 失 的范 式 : 性 复 (o pei , 迷 t 人 研究 》 17 (9 3年 )一 书 中 他 称 之 为 “ 杂 性 方 法 ” 复 。 莫 兰试 图通过 “ 杂思 维 范式 ” 复 思考 世 界 与社 会 , 进
钱学 森 总结 科学 技术 史与哲 学史 ,根 据 现代科 学技 术 发 展 的 新 成 就 ,将 辩 证 唯 物 论 的认 识 论 ,
即:
新提出 “ 隐德莱 希” 之类 的陈 旧观 念;反对活力 论者拒绝用 自然科 学方 法来 解释 “ 活力 ”现 象。
但是另 一方 面他 认 为 ,活 力论 者 在 反 对机 械 论 时 , 坚持要 对生物 有机 体 给予 整体性 、 目的性 的解 释则 是合理 的 。他 针对 这两 种 对立 的观点 ,提 出 了现代 系统研 究 的第 一个 理论 框 架 “ 一般 系统论 ” 。 2 0世纪 6 代末 期 发展 起 来 的 自组 织理 论 是 O年
关键词 :钱 学森 ;系统科学 ;科技 哲学 ;开放 的复杂 巨系统
中 图 分 类 号 :N 4 95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号 :17 8 7 (0 1 6— 0 1一 8 6 2— 5 2 2 1 )0 00 O
钱学森开拓系统科学的四个阶段
钱 学森 先生 回 国 已 5 O多 年 。至 今 笔者 依 然 是 对 钱 学
森 先生 怀着 十分 崇 敬 的心 情 。钱学 森 先 生 回 国 5 O多
年来 , 已用非 凡智 慧和 献身 精神在 我 国 的国 防建 设 、 经
济建设 、 科学 发 展 以及精 神 文 明建 设 领 域建 树 了许 多
中, 我们 深深 地体 会 到钱 学 森 先 生 作 为 系统 学 科 的开 拓者 , 总是 在 系统科 学 重 要 发 展 阶 段 指 明学 科 发 展 的
方 向 , 出新 的 设 想 和 观 念 , 示 出思 想 先 行 者 的 睿 提 显
生是 许 多 大学 学 生 教 师 崇 敬 的 偶 像 。笔 者 当时 作 为
F u tgso ytmsS i c x li d b a u sn o rSa e f se ce eE pot yQin X ee S n e
U a —H Hu iZ
( c ol f ngmet X nJ oo gU i r t,X n7 0 4 , hn ) S h o o ae n , i i t nv s y i 10 9 C i Ma a a n ei a a A s a t T eCU ei w i i u snepo sss mssineC/ b iie t fu t e : on b t c h O r n hc Qa X ee x li yt ce c a edvdd i o o r a s f — r s h n t e l n s g u
dig o h icp i e o y tmse gne rn n ft e d s i ln fs se n i e i g;c mbi ai n o nk n c e c t y t mse g n e i g;p o o o n to ft hi i g s in e wih s se n i e rn rp — sto fo e n o pi ae i a tc s se ;c nsr cin o e u fs se ss in e I d c t n iin o p n a d c m l t d gg i y tm c n o tu to fs t p o y tm ce c . n ia i s,fr i g o om n b c g o nd a d ma n a v c me t r a twi a k ru n i d a e n sa e de t n l h.
系统科学家钱学森
一
或无线 电等方面的问题 ,是胜任有余的。但是 ,事 情到 了弹道 导 弹或 太空 飞行 器就不 一样 了 ,它们 必
须由机械、 电子、化学等不同性质的技术 中产生出 、 来 的各 种 部件装 配 而成 。人 与机器 的关 系 问题 出现 了,财政、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数不胜数的问题 也 冒了出来 。 ”因此 , “ 技术的发展使人们 不再按 照单个机器 ,而是按照 ‘ 系统 ’去思考” 于是 , ;“ 种 ‘ 系统 方法 ’就 成 为必 需 的 了 。 L 就 工 程 技 ”2
中图分类号 :N 4 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i 62— 5 2 (0 0 3— 0 6— 7 17 8 7 2 1 )0 0 1 0
钱学 森 的学 术 生 涯 有 三 个 阶 段 :早 期 是 力 学 家 、火 箭专 家 和控制 论科 学家 ,中期 主要是 航天 科 学 家 ,后期 是诸 多新 学科 的开 拓者 ,首 先是 系统科
【 钱学森研究】
系统科 学 家钱 学森
苗 东升
(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7 ) 0 82
摘 要:从宏观角度考察作为系统科学家的钱学森, 考察他如何从自然科学转向系统科学。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
导系统科学研究 。如何从 现代科学技术体 系来整体地 把握系统科学 。最后分析他 在系统研究中的某些不足 。 关键词 :钱 学森 ;系统 ;系统科 学
潮 流 。过 人 的科学 眼界和更 大 的抱负 ,使 钱学 森很
有何关系?他如何从 自 然科学走向系统科学?我们 首先考察这个有趣 的问题。 切科学思想都 来 自实践 ,而实践 是多方 面 的 、复杂 的。现代 系统 思想 有 多方 面 的来 源 ,最重
钱学森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方法论
钱学森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方法论2 以系统方法为基本工具研究科学技术体系的人,不论自觉与否,都要运用系统思想。
钱学森的特点是完全自觉地把科学技术作为系统来研究,全面地准确地运用了系统观点和方法,并从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提炼。
1982年,他在谈到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时指出:“这也是系统,大的系统。
我考虑这个大系统,也用了系统的思想,用了系统论里面的一些东西。
用了系统科学里面的一些东西。
”[5]10年后,他进一步从理论上总结这种方法,提出“学科系统观点”[6]这一科学学的重要概念。
系统方法是钱学森倡导的研究科学技术体系学的基本方法。
按照系统论观点,一个对象作为系统,一般都是某个更大系统(环境超系统)的一部分,一个子系统。
系统方法要求人们研究这个环境大系统,明确自己关心的对象在其中的地位。
钱学森把技术定义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学问,不包括作为这种学问物化的工具设备,从而把科学技术都归属于知识范畴。
用系统观点分析知识现象,钱学森断定人类知识的总体系统,由四部分组成:不成文的实际感受,实际经验知识库,各门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这个子系统只是人类知识总系统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
人类知识的大部分属于前两种,可以统称为前科学知识。
这些子系统之间密切相关,社会实践不断产生出前科学,前科学在发展中上升为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更高概括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也包含一些直接从前科学中升华出来的思想观念)。
这就从大的方面理清了人类知识总体的系统结构以及科学技术在其中的地位。
图1描绘了这种结构关系。
图1 人类知识总系统图科学技术本身是一种系统。
是系统就有结构。
对事物作结构分析,是系统方法的另一项基本内容。
分析大系统的结构,首先要划分子系统,理清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方式。
对科学技术体系而言,划分学科门类,并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里的一个关键是正确选择分类的标准。
传统的做法是按研究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科学。
这种分类标准掩盖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所给出的分类不能明确表现出系统思想。
论钱学森建筑科学五大理论
论钱学森建筑科学五大理论钱学森在建筑科学领域做出了具有开辟性的5个理论奉献:建筑科学定位的理论;建筑哲学定位的理论;成立园林学的理论;成立城市学的理论;建设山水城市的理论。
研究、深化和完善钱学森这5个理论,对进展我国建筑科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钱学森,20世纪的科学大师,他在建筑科学领域也很有建树,他为建筑科学做出了开拓性的奉献。
钱学森明确地为建筑科学大部门定位,为建筑科学体系定位;明确地为建筑科学奉献了一种以后城市进展模式——山水城市;明确地为建筑科学确立了3个领头学科——建筑哲学、城市学和园林学。
追溯钱学森建筑科学思想进展的历程,我将其分为四个时期,即思想孕育时期(1958—1990);概念形成时期(1990—1993);理论进展和推动实施时期(1993—1996);理论升华时期(1996——至今)。
成立一个大科学部门——建筑科学,钱学森为建筑科学定位钱学森说:“要迅速成立‘建筑学科’这一现代科学技术大部门,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求达到豁然爽朗的境界。
我想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建筑界城市科学界同志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请考虑。
”他呼吁:“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再加一个新的大部门,第11个大部门:建筑科学。
”钱学森详细论述了建筑科学体系的层次结构,建筑学“要包括的第一层次是真正的建筑学,第二层次是建筑技术性理论,包括城市学,然后第三层次是工程技术,包括城市计划。
三个层次,最后是哲学的归纳。
”1982年,钱学森提出将建筑列入文学艺术大部门;1983年,钱学森提出在我国成立园林学;1985年,钱学森提出成立城市学;1990年,钱学森提出以后城市进展模式——山水城市;1994年,钱学森提出要重视建筑哲学在建筑科学体系中的领头作用;1996年,钱学森提出建筑科学技术体系及成立建筑科学大部门的问题;1998年,钱学森提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概念。
钱学森在“定位”理论中,对建筑科学在人类文化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确信。
钱学森的四次立志
钱学森的四次立志人无志不立,非立志无以为君子。
立志贵在坚持,故孔子曰:“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
钱老在一生中却三次改变志向,最后才选择了火箭导弹事业。
这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缘于那颗赤诚的爱国心。
旧中国贫穷落后,民生凋敝,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在上世纪初,孙中山大力提倡实业救国的思想,曾明确指出:“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为交通之母”。
在北师大附中就读时,钱老在无意中得知来自农村的同学都是在来北京的路上第一次看到火车。
他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觉得祖国的工业太落后了,交通太落后了,以致见到过火车的人都很少,这样的国家怎么能富强起来?钱学森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决意响应国父的号召,长大后攻读火车制造专业,造出大批的火车,发展祖国的交通事业。
这是钱老的第一次立志。
1929年从中学毕业后,钱老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的铁道机械工程专业。
当钱学森如饥似渴地求学时,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了。
日军飞机对上海市区进行了狂轰滥炸,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均被炸毁,数十万册珍贵图书毁于一旦。
日军飞机造成的巨大破坏给钱老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他认识到飞机与制空权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价值,国家安全离不开强大的空军。
于是,钱学森决心毕业后出国留学,日后做一名优秀的飞机设计师,为国防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这是钱老的第二次立志。
1934年暑假,钱学森考取了清华大学的赴美公费留学,专业是飞机设计。
在此后的一年见习期间,钱老潜心研读航空科学,先后发表了两篇颇有见地的论文,一是1935年1月发表在《航空杂志》第5卷第1期的“气船(飞艇)与飞机之比较及气船将来发展之途径”,二是1935年7月发表在《浙江青年》第9期的“火箭”。
这两篇学步之作中的一些观点虽然受到当时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是足以体现钱老强烈的探索与创新欲望。
1935年8月,钱学森从上海乘船前往美国留学。
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后,他刻苦学习,只用一年时间就拿下了航空硕士学位。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体系_于景元
于景元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体系DOI:10.3773/j.issn.1006-4885.2014.12.002中图分类号:N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53(2014)12-0002-21作者简介:于景元(1937-),黑龙江肇东人,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系统工程。
系统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一个新兴的科学技术部门,并在迅速发展之中,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生命力。
钱学森是我国系统科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钱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科学创新精神却依然活在人们心中,特别是钱学森科学思想和科学成就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认真学习和研究。
钱学森的一生是科学的一生、创新的一生和辉煌的一生。
在长达70多年丰富多彩的科学生涯中,钱学森建树了许多科学丰碑,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钱老对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开创性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人们称他为“中国航天之父”。
但从钱学森的全部科学成就和贡献来看,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钱老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从工程、技术、科学直到哲学的不同层次上,在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层次的研究中,特别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相互交叉、结合与融合的综合集成研究方面,都作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
这些方面的科学成就与贡献,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其意义和影响可能更大也更深远。
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成就与贡献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点来看,下述几个主要方面都与系统科学密切相关:(1)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两种明显趋势。
一方面已有的学科和领域越分越细,新学科新领域不断产生;另一方面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相互交叉、结合与融合,向综合集成的整体化方向发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系统科学就是这后一发展趋势上的科学技术。
钱学森开拓系统科学的四个阶段_李怀祖
2006年5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M ay2006第26卷第3期(总77期) Journal of X i an Jiaotong University(Soc ial Sciences)V o.l26(Sum No.77)钱学森开拓系统科学的四个阶段李怀祖(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 要] 将钱学森开拓系统科学的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系统工程学科的创建,思维科学和系统工程结合,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提出,系统科学体系的构建;同时,论述了各个阶段的标志、产生背景和主要进展。
[关键词] 钱学森;系统科学;组织管理技术[中图分类号] A81;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245X(2006)03 0063 03Four Stages of Syste m s Science Exploited by Q ian XuesenLIH uai zu(Schoo l o fM anage m en,t X i an Jiaotong Un i v ersity,X i an710049,Ch i n a) Abst ract The course i n wh ich Q ian Xuesen exploits syste m s sc ience can be d ivided into four stages:found i n g of the d isc i p li n e of syste m s eng ineeri n g;co m binati o n o f thi n ki n g science w ith syste m s eng i n eering;proposition o f open and co m plicated g i g an tic syste m;constructi o n of setup of syste m s science.I ndicati o ns,for m ing background and m a i n advance m ents are dea ltw it h.K ey w ords Q i a n Xuesen;syste m s science;or gan izi n g and m anage m ent techniques笔者有幸目睹钱学森的风采是在1957年春天,那时钱学森先生在清华大学礼堂作关于 技术科学 的报告会。
科学知识体系的结构与演化规律
科学知识体系的结构与演化规律
古今中外,自有人类以来,人们便一直在探索、发现和总结宇宙运行规律,并利用客观规律服务于自己的生产生活。
从人类发明文字以后,历代人们生产生活的经验便可通过文字记录得以流传后世,人类的智慧便实现了在代代相传中日积月累。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人们学习的科学知识体系就是由前人不断发现、总结并积累下来的,而且这个知识体系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钱学森曾用系统观点来观察人类的科学知识体系,探讨总结现代科学的总体系和各门科学的体系结构。
由于古今中外人们的持续贡献,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不同的门类组成。
钱学森认为,其可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文艺理论等11大门类。
人类的知识系统,都是人们从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
自然科学是历史最久、发育最成熟的学科。
钱学森通过研究分析自然科学知识的层次结构,由此提出了不同门类科学知识体系的共同结构,这就是“三个层次一座桥梁”的学科体系一般框架。
从社会实践出发,最基础最直接的是“工程技术”层次,提供直接用于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解决工程实践的具体问题;由此往上进一步抽象,就是“技术科学”层次,提供指导工程技术实践的知识;往上继续抽象,提炼出相应领域的“基础科学”层次,提供指导技术科学的理论;再往上进一步抽象,提炼出相应
领域的“哲学分论”,从而进一步上升到哲学层次,并接受哲学的指导。
由此可见,哲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最为抽象的知识。
钱学森的科学贡献
钱学森的科学成就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
钱学森共发表专著7部,论文300余篇。
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应用力学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
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法。
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②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③工程控制论工程控制论在其形成过程中,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钱学森本人就是这类研究工作的先驱者。
④物理力学钱学森在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先驱性的工作。
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改变过去只靠实验测定力学性质的方法,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1961年他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正式出版。
现在这门科学的带头人是苟清泉教授,1984年钱学森向苟清泉建议,把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⑤系统工程钱学森不仅将我国航天系统工程的实践提炼成航天系统工程理论,并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还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
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形态都有三个侧面:经济的社会形态,政治的社会形态和意识的社会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科学是钱学森先生近年来最重视和花精力最 多的研究领域之一。笔者多年来参与系统工程和系统 科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从系统科学在我国发展过程
0 6一0 2一2 5 〔 收稿日 期〕 2 0 13 〔 作者简介〕 李怀祖(93
立了系统工程研究所。 事实表明, 这批系统工程研究
男, 江西临川人,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经验判断。 文学艺术的特殊规律在于, 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
收和借鉴国际系统学界的研究成果, 包括冯 ・ 贝塔朗 菲(o Brlf) Vn any的一般系统理论, e af t 哈肯( . e) H Hkn a 的协同学和普利戈金(. on) 1 r g e 的耗散结构理论以 Pg i i 及美国圣菲研究所(atF I t t 的复杂性研究, Sn e i e a n t ) su 等等。在此基础上, 钱学森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研究体 系。他对复杂性概念给出了明确的界定:凡现在不 “ 能或不宜用还原论方法处理, 而要用或宜用新的科学
钱学森开拓系统科学的四个阶段
李怀祖
( 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 西安 704 ) 陕西 109
〔 要〕 将钱学森开拓系 摘 统科学的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系统工程学科的创建, 思维科学和系统工程结合, 开放复杂 巨系统的提出, 系统科学体系的构建; 同时, 论述了 各个阶段的标志、 产生背景和主要进展。 〔 关键词〕 钱学森; 系统科学; 组织管理技术 [ 中图分类号] A 1G4 [ 8 ;6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5 060- 6- 08 4X 0) 03 3 2 ( 2 3 0 0
〔 参 考 文 献 〕
r es
统工程尽早建立系统科学体系” 的文章〔, 建立 ’ 提出 〕
系统科学体系的设想。经过前面三阶段的发展, 这套 体系结构已相当清晰, 内容也趋于充实。他指出系统
科学与自 然科学、 社会科学等一样, 纵向的层次都是三 个。工程技术层, 直接用来改造客观世界; 技术科学 层, 属于工程技术共同的科学基础; 基础科学, 即更基 础和一般的理论。在系统科学体系中, 工程技术层次
20 年 5 06 月 第 2 卷第 3 总 7 期) 6 期( 7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r l in t g vrt Sc l ne) on oX' Jon Ui sy oi Si cs u a f i o n ei( a c a a e
M y 6 a 20 0 V l 6 m . o 2 (u N 7 ) . S o7
创作领域中否定了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 的可能性” 0 。2 世纪 8 年代初期, 0 谈论“ 形象思维” 已 非叛经离道, 不过只限于文艺理论界。钱学森在此背 景下提出形象思维不仅在文学艺术中领域, 在组织管 理领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认识过程中关键的一步“ 飞
路线处理。这类复杂巨系统, 方法论的具体表述则是
大脑里经过加工, 要有个飞跃。通过这个飞跃要形成 一个设想”有了设想以后, , 验证设想, 才有逻辑思维 推理问题。至于如何思考出一个设想, 要靠猜, 猜就是 用直感思维来思考问题。所以18 年钱学森提出“ 94 从 定性设想到科学推理” 的命题。系统工程应用中要有 定量的分析和推理, 也决不能离开专业人员、 领导者的
先行者的 智慧和勇气[。 ’ 」
钱学森后来提出的“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 法”实际上反映了他对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关系的 , 深人表述: 从形象思维为主的经验判断开始, 继而完成 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精密论证过程。现在, 形象思维的 研究已远远不局限于文学艺术领域, 我国系统科学、 管 理科学、 信息科学、 生命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领域都有 一批学者从事形象思维和思维科学相关的研究, 追溯 起来, 世纪8 年代初, 2 0 0 钱学森有关形象思维发表的 一系列文章起到了跨学科的开拓作用。 第三阶段: 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提出。其标志是钱 学森 19 年发表在自 90 然杂志上的论文“ 一个科学的新
n d r e h bcgon a d an v n e ns e at t. akrud m i a a c me t a d l wi
K y rs i X e n s t s ne o ain ad ngm nt hi e e w d Qa us ;ye sec; r n i n m ae et n us o n e sm c i g z g a e q c
F u Sae o o r gs t f
Si c E p id Qa X e n c ne lt b i us e x o e y n e
L Hu iz I a-u
n (col aae et X' J o n U i rt, in 109 C i ) ShooM ngm n, in t g v sy X' 04 , h a f a i o nei a a7 i e n o t v t u a u A s at h cu e w i Qa X e n lt s t s ne b d i d o r gs f n bt c r Te r i h h n s ep i y e s ec cn e d i f s e:o - o s n c i u e x os m c s i a d g h d c le ye s i en; b ao otni sec wts t s i en; o i ot iii os t eg erg cm i tn h k g ne y e eg e i p p- n f spn f m n n i e s o n i f n c i i i sm n n r g r h o s to o oe ad p c e g a is t ; su i osu os t s n . i t s fmn ii n t pn c s t s i d n r g o f n o la d i nc e cn r tn e p y e sec I c i ,o i m i t g t y m o t co f f m c e n ao
笔者有幸目睹钱学森的风采是在 15 年春天, 97 那
时钱学森先生在清华大学礼堂作关于“ 技术科学” 的 报告会。在当时“ 向科学进军” 的大环境下, 钱学森先 生是许多大学学生教师崇敬的偶像。笔者当时作为
2 多岁的青年教师, 0 在报告会后和许多学生教师一起
争先恐后地 目 睹从美国回国不久、 受到毛主席和周总 理接见的钱学森博士, 光阴似箭,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 钱学森先生回国已5 0多年。至今笔者依然是对钱学 森先生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钱学森先生回国5 0多 年来, 已用非凡智慧和献身精神在我国的国防建设、 经 济建设、 科学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建树了许多 丰碑伟绩; 钱学森先生一生的业绩和著作已清楚地向 我们表明他从工程技术专家到科学家、 到思想家的光
“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 。这些都是他在学术 上的创新见解。当前, 复杂系统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的 理论前沿和热点课题。我国复杂系统研究尚能跟上国 际学术界步伐, 这一事实令我们体会到钱学森当年提 出研究复杂系统的的高瞻远瞩, 以及正确和大智大谋。 第四阶段: 系统科学的体 系的构建。钱学森在-
跃” 就有赖于形象思维, 这正体现了钱学森作为思想
方法处理的问题, 都是复杂性问题”] 他着眼于系 [。 4
统结构的复杂性, 将系统分为简单系统、 大系统、 简单 巨系统和复杂巨系统等; 倡导人一 机结合, 以人为主的
来认识和反映现实生活, 这个命题现在已无多大异议, 但在改革开放前却长期受到批判和否定, 批判者认为 它违背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普遍规律” “ ,在文艺
辉历程。
中,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钱学森先生作为系统学科的开 拓者, 总是在系统科学重要发展阶段指明学科发展的 方向, 提出新的设想和观念, 显示出思想先行者的睿 智。系统科学在我国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而每个阶 段的起点都是以钱学森先生的讲话或著作为标志。 第一阶段: 系统工程学科的创建。17 9月 98年 《 文汇报》 了发表钱学森和许国志、 王寿云联名的文章
“ 组织管理技术— 系统工程” 」 〔。当时作为改革开 ‘
放历史起点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 组织管理, 尤 其是宏观管理还属于思想意识形态范畴的课题。管理 学科于 15 年全国院系调整被淡出大学教育以后, 92 尚 未得到认可。因此, 钱学森先生这篇文章提出将工程 技术应用于组织管理, 使人们大开眼界、 倍感新鲜, 在 全国学术界引发了相当大的震动。17 99年, 清华大 学、 天津大学、 大连工学院、 华中工学院和西安交通大 学率先成立了系统工程研究所, 随后许多大学相继成
领域—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方法” 。
的实践, 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 0 2 世纪8 年后期, 0
在系统工程各项研究成果的支撑下,决策民主化科 “ 学化” 已成为各级政府报告 中的响亮 口号。直到现 在, 领导对某些重大政策的决策和实施, 常用“ 这是一 项系统工程” 来强调它的科学性。
第二阶段 思维科学和 系统工程的结合。2 : 0世纪
谈改造。这类自 发系统有许多人为系统所不具备地特 征, 如混沌、 涌现、 奇异吸引子等现象。因此“ 开放的 复杂巨系统” 要作为一类系统专门研究, 并指出社会 系统就是这样的系统。这可能是钱学森学术生涯后期 越来越关注宏观社会问题的科学依据。
钱学森在开拓、 倡导系统科学的同时, 十分注意吸
李怀祖 : 钱学森开拓系统科学的四个阶段
所的成立是后来管理学院和管理学科重建的前奏。 从学术上说, 当时大家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热情 很高, 接触到系统分析、 系统工程、 运筹学和控制论等 新理论、 新方法, 但抓不出头绪。钱学森则将这类“ 直 接改造世界的一些工程技术” 归结为系统工程, 并定 位为组织管理技术。 2 世纪8 年代初期, 0 0 在系统工程学科的旗帜下, 大学、 研究单位和决策机构的研究人员纷纷探索将工 程技术方法直接应用于社会经济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之 中。成功的例子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参与的人口系统工 程的研究及其所作出的人口预测和控制方案, 对于我 国人口 政策的制订起到了公认的积极作用。系统工程 在能源、 教育、 农业和交通等公共领域都有广泛而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