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笔下的女性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洁笔下的女性形象
[摘要] 女作家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 张洁的小说作
品倾注了对女性的满腔热忱和深切关注,塑造了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

张洁作为先觉者,其作品中贯注一气的女性现代意识。

张洁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的现代衍进,作出了杰出的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的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这是张洁之于中国女性文学的意义,也是张洁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

[关键词] 张洁女性意识女性问题女性形象女性文学
引言
女作家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她于1979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从森林来的孩子》,以清新、流丽的叙述语调而引起注目,她早期的很多作品如《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和《方舟》等,都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写女性感伤、细腻而富于利他精神的恋爱心理,以及单身女性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80年代中期以来,张洁的一部分作品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诗情的追求转向反诗情,从浪漫诗意转向叙述上夸张的粗鄙化。

张洁的一系列小说作品,主要是以塑造女性知识分子的形象为主。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的地位不断提升直至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张洁作为“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旗手” 的地位一再被人提及。

近几年出版的几部影响颇大的当代文学史著作便从张洁的文学史地位中凸显出这一点。

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指出了“张洁作品的‘女性意识’和作为‘女性文学’的先导地位”,
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也称“张洁那一路富于勇气的探索,事实上成为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先导”,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修订本)则肯定了张洁后期作品“对开拓女性文学的视野、冲决男权话语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与之相应,从女性主义文学的角度研究张洁,考察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极其发展演变是近十年张洁研究的焦点之一。

著名的女性批评家戴锦华的《“世纪”的终结:重读张洁》一文以诗意盎然的语言、新颖独特的视角和睿智又深刻的观点成为这一阶段张洁研究中最华美的果实之一。

她认为张洁的重要作品序列是“一个女性的话语由想象朝向真实的坠落”,并最终“宣告了所谓来自男性拯救之虚妄”①。

荒林认为《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和《祖母绿》三篇小说“呈现了作家对女性问题思想的连续深人和统一性,表现了作家对女性新的价值确立的强大热情”②。

另一位重要的女性批评家徐坤自觉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解读《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将其归入对“母系谱系的梳理与母女关系的重新书写”—母女的血缘相续“是‘我们’身体的源泉,亦是‘我们’身体未来归处的指向”。

①戴锦华:《“世纪”的终结:重读张洁》,《文艺争鸣》1994年第4期。

②荒林:《女性的自觉与局限—张洁小说知识女性形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潜社版)1995年第2期。

论者并由此判断作者的视线从此又重新回到了对女性自身生命的关注.周哗全面回溯了张洁过去二十年的创作中真爱理想建构与解构的全过程,认为这表达了女性对于平等美好男女关系最为坚执的追求,也形象反映了中国女性自我解放的艰难。

梁旭东的《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崛起与张洁的<方舟>》也是较有分量的一篇研究论文,论者肯定了《方舟》在新时期女性小说崛起之初的先驱意义和启蒙意义,并称这篇小说“已经触摸到女性主义的内核” ③。

同时,一些论者也指出张洁女性观中的矛盾、局限、欠缺与偏颇之处。

牛玉秋
和陈娟分别论及作家对男性既失望又渴望的心理,对男性的批判带有“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反映了作家女性观的不彻底性④。

孙祖娟认为作家在强调女性自尊自强时参照的却是男权化的价值标准,因此她的抗争只能是一种“无望的救赎”。


③梁旭东:《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崛起与张洁的(方舟>),《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年第3期。

④牛玉秋:《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痛苦思考—张洁小说论之一》,(小说评论》1995年第4期;
⑤孙祖娟:《无望的救赎—重读张洁》,《湖北三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1期。

胡玉伟指出作家的“性别对抗意识”,杨玲更发现了作家的“逆向性别歧视”,即女性反过来歧视男性。

⑥两位论者都认为两性间的敌对状况无助于建立美好和谐的两性世界。

杨玲和武彦君认为这说明作者仍是用男性视角、男性立场来看待性问题,正是作者女性观存在着矛盾和局限的表现。

张洁的小说作品倾注了对女性的满腔热忱和深切关注,塑造了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

笔者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对张洁的作品进行解读。

⑥杨玲:《女性意识演进后的局限—丁玲、张洁女性小说比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增刊。

第一章
创作风格演变过程
张洁作品风格经过了三个艺术阶段的变化,前期深沉含蓄,擅用抒情性叙述与哲理性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中期以审丑为基准,采用调侃、反讽的手法营造种种超现实的文本景观,以抒发对世界本质的荒诞性体会;近期又转而平淡超脱,从关注现实的激烈走向关注内心的情感感悟,呈现出另一种美学风格。

纵观其创作,张洁始终是一个“痛苦的理想主义”者,她始终以一种社会悲悯和入世俯瞰的精英姿态,传达对社会人生和女性性别体验的体会,成为80年代文学主流中不可忽视的一道景观。

张洁是一个善于在创作风格的不断突破与变化中,获得鲜明艺术个性的作家,在极其明快的风格变换中显示出自己特有的女性的文学年龄。

沃林格认为,决定艺术活动的“艺术意志”来自于人的日常应世观物所形成的世界态度,即来自于人面对世界所形成的心理态度。

沃林格把这种态度界定为“世界感”,指出它所包括的人对世界的感受、印象以及看法等主观内容,并将其归结为客体对象的派生,一旦“世界感”内在地转化成“艺术意志”时,它便会在艺术活动中得到外在显现,“世界感的各种内容就像在民族的神谱上被发现一样,同样也在艺术风格的发展中被现出”。

女性的世界感是双性的,表现为以纯然女性的眼光和面目观物应世所形成的心理态度和作为普泛意义的人的身分面对世界所形成的心理态度的复杂融合。

女性的世界感制约着女性的艺术意志,不仅构成了女性创作风格的内化和外化的双重特征——即我所归纳的在纯然女性眼光的观照下,作为对妇女自我世界的开拓和女性心灵外化的女性文学的第一世界,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内向性女性文学批评;由中性眼光观照社会生活,在艺术表现上超越妇女意识、妇女的感情和生活,旨在创造一种不分性别的小说文化的女性文学的第二世界,和与此相适应的外向性女性文学批评——还会因着女性世界感的变化,驱动其风格形态转型,并赋予这种转型独特的认识价值。

而这样的认识价值只有在女性的阅读期待视野中才能得到充分揭示。

我们读《他有什么病》,读《鱼饵》和《横过马路》,再读《只有一个太阳》,会为张洁风格形态的转型吃惊。

很难相信,一个曾经写了《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而给人以强烈的古典主义印象的张洁,一个曾经写了《谁生活得更美好》、《方舟》、《沉重的翅膀》而给人以正统的现实主义印象的张洁,竟能那么彻底地反叛自己骨子里的诗情与崇尚,如此迅捷地从古典理想主义跌入冷峻的现实主义,继而转向现代主义。

似乎还没有哪一位当代作家,特别是女作家像张洁这样从唯美走向市伍,在极其明快的风格变换中显示出自己的文学年龄,仿佛从文学的少女时代一下子跨入成年时代,又迎来文学的更年期,再走向更年期。

第二节
少女心态下的写作
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的张洁,已人近中年(41岁),然而历尽“文革”十年浩劫受尽创伤的心,并没有妨碍她像清纯少女一般用诗情和音乐编织希冀和童话,带着一种特有的虔诚去修补一个破碎的伤痕累累的世界。

恶梦醒来是清新的早晨,理想和希望,是张洁作品最早期的主题。

当她揣着一种惴惴不安的心情将她的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捧到读者面前时,读者为她那柔美的感伤打动了。

作品没有什么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而是以女性所特有的娓娓动人、抛珠泻玉般的叙述,述说着一个被“四人帮”迫害至死的艺术家的生命、才华和事业怎样在一个少年身上得到了美丽的延续,述说着一个摆脱了灾难的祖国令她的人民“一生也不会忘记的早晨”的故事。

随后的《有一个青年》和《谁生活得更美好》中,她以一种积极态度阐述了社会动乱造成的缺乏教养的一代人粗鄙和玩世不恭行为下掩盖着的痛苦,看到了拯救他们的希望。

在她的内心,世界真正充满了希望,也更应该真正充满爱和信任,
这使她对美表现出格外的偏爱。

她希望世界、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晶莹、纯净而不掺一点儿杂质的。

没有一点点两次世界大战后笼罩人类的世纪末情绪。

上帝并没有死去。

在张洁那里,满目皆丑皆恶的灰色绝望也许意味着大逆不道的堕落。

像许多许多人,那时的她顽强地守护着特殊的文化教养融化在民族骨血里的那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虔诚,像守护着万能的上帝和大慈大悲的神。

或许正是这份融着可悲的崇高,也融着可爱的朴拙的少女式纯情,铸成了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大有韧性的神经。

真不知是应该为自己骄傲,还是应该为自己悲哀,张洁就处在这种无法悖逆的民族集体情绪的惯性中,带着特有的虔诚去修补一个破碎的伤痕累累的世界。

在《有一个青年》和《谁生活得更美好》中,她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理解了社会动乱造成的缺乏教养的一代人粗鄙和玩世不恭行为下掩盖着的痛苦,看到了拯救他们的希望。

犹如圣母玛利亚面对迷途的羔羊,她深情地呼唤我们都去做讲文明懂礼貌知上进的好孩子。

在她的心里,这个世界真正充满了希望,更应该真正充满爱和信任。

就像纯洁的少女希望世界开满不败的鲜花,张洁极力使人们相信这个世界不会垮掉,也没有垮掉的一代。

正是这样的世界感主宰了张洁的艺术意志,使她对美表现出格外的偏爱。

于是,她不由自主地用自己的唯美崇尚去劝诫去教化,表现出一种近乎宗教膜拜的倾向。

处在文学少女时代的张洁就做起唯美的信徒,那种非常女性化的古典抒情方式,将她的小说指向诗。

揭示最高人性意义的心灵价值,是古典式爱情悲剧内在的美学追求。

那么,写了《爱,是不能忘记的》的张洁给予人的印象,自然也很古典。

我们看到了文学少女时代的张洁那种虔诚的宗教膜拜情绪,那种由古典崇尚和唯美的传统偏爱所造成的她对历史、社会、现实人生太理想太纯真太朴拙的体会认知。

这样的世界感,无论在女性的意义上还是在具有普泛性的人的意义上,都只能造就古典唯美风格的张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