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概论考点整理

合集下载

国际商务概论

国际商务概论

国际商务概论第一篇:国际商务概论第一章国际商务一、国际商务:企业在一国以上布局价值增值的活动。

二、国际商务类型:①出口;②非股权安排:不采取股权占有形式而是以拥有的工艺技术、品牌、管理技术、销售渠道、商业模式等资源参与国外经营的商业模式(KFC本部在东道国开店,租赁本部的整个经营模式特许经营);③股权投资: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对其东道国的分支机构的股权拥有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商务形式(麦当劳独资买入直接经营)。

三、国际商务风险:①政治法律风险:(1)没收和国有化风险;(2)政府干预(包括雇佣、技术转移、出口比例、最低工资等);(3)腐败、官僚主义;(4)知识产权保护;(5)贸易壁垒。

②跨文化风险:因语言、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习俗、宗教差异等导致的价值观冲突而给企业带来的经营损失。

(1)文化差异;(2)商业习惯差异;(3)管理模式差异;(4)极端民族主义。

③财务风险:东道国的金融环境不利变化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

(1)汇率波动;(2)通货膨胀;(3)由于战争、政权不稳定导致的资金冻结;(4)税制调整;(5)利润回汇限制。

④商业风险:经营不当导致的决策管理失误引起的损失。

(1)进入市场的时机;(2)产品定价;(3)产品定位;(4)市场选择;(5)商业伙伴的选择。

三、企业为什么要从事国际商务:(1)企业内在(微观)动因:①转移衰退产业,延长产品生命周期;②通过市场多元化提高优势资产的利用强度,获取采购、生产、销售和研发上的规模经济;③从全球采购中获取价格更低,价值更高的商务资源(Ep.中国石油巨头去中东地区采购);④跟随核心客户进入(Ep.用20%的客户解决80%的销量);⑤寡占反应,自然垄断;⑥可以获取国外企业在产品服务和经营方式上的新理念;⑦可以和国外公司建立合作联盟关系(获得国外技术)。

(2)宏观层面条件:①经济全球化:各国生产、消费日益加深,相互依赖增强;②区域经济集团化:FTA(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同盟、欧盟等;③经济制度趋同,向以私有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一致发展;④全球体制WTO贸易投资壁垒弱化;⑤东道国政府的激励政策;⑥全球性标准、全球性产业登场。

1.国际商务概论参考资料

1.国际商务概论参考资料

国际商务概论一、名词解释10×1’=10’(第二章:绝对优势理论,重商主义,要素密集度,机会成本,生命周期理论;二、单项选择题18×2’=36三、判断题8×2’=16四、简答题3×9’+1×11’=38(6选4)1.【第一章】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机构P12(是哪个机构。

选择)贸易机构:联合国、国际贸易组织货币机构:世界银行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中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2.(简答题)【第三章】重商主义理论P39,绝对优势理论P41,比较优势理论P44(有选择题,哪个政策对哪个理论)一、重商主义理论:1.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

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国内贸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之所失。

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

一国可以通过出口本国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由于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

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2.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货币政策、奖出限入政策、保护关税政策、发展本国工业政策3.重商主义的主要缺陷: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

二、绝对优势理论1.绝对优势论的内容:主要论点: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三点理由:提高生产者熟练程度;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工具的改进和发明创造。

②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③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Natural Endowment或后天的有利条件acquired endowment。

各国的绝对优势可能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各国固有的自然禀赋,二是后来获得的某些有利条件。

考研国际商务知识点总结

考研国际商务知识点总结

考研国际商务知识点总结一、国际贸易1. 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是指国际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买卖活动。

它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交换的经济活动,是以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的跨国贸易。

2. 国际贸易的作用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文化交流。

3. 国际贸易的类型货物进出口贸易、技术进出口贸易、服务贸易、跨国投资、外汇贸易等。

4. 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跨国性、一般均为国际间市场,以货币为支付手段、风险性、国际贸易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5. 国际贸易的形式自由贸易、保护主义、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

6. 国际贸易政策贸易自由化政策和保护主义政策。

7. 国际贸易的优缺点优点包括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文化交流等,缺点包括国际贸易不平衡、国际贸易摩擦等。

二、国际市场1. 国际市场概念国际市场是指在各国之间进行的商业活动的场所。

2. 国际市场的组成商品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务市场。

3. 国际市场的种类主要包括:国际原材料市场、国际产品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服务市场。

4. 国际市场的特点跨国性、货币多样性、语言以及文化差异。

5. 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市场定位、市场分析、产品设计以及定价策略。

6. 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全球化、电子商务、多元文化。

三、国际商务合同1. 合同的概念国际商务合同是指跨国企业或国际公司之间进行交易活动,约定彼此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文件。

2. 合同的要素合同要素包括合同标的、合同价格、合同方式、合同期限等。

3. 合同的签订程序合同的签订程序包括询盘、报盘、接盘、转盘等步骤。

4. 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行包括质量保证、数量保证、交货期限保证等。

5. 合同的解除合同的解除包括合同无效、合同退货、变更合同等。

6. 合同的争议解决合同的争议解决可以通过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等方式进行解决。

7. 合同的国际性合同的国际性包括涉外性、跨境性、跨国性。

国际商务总复习要点归纳

国际商务总复习要点归纳

国际商务教学幻灯片提要第一章全球化全球化:含义: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和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表现:市场的全球化(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全球的市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的嗜好和偏爱正在趋向与某些全球标准.)生产的全球化(企业从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上的成本和质量的差异,降低企业生产的总成本构成以及改善他们提供产品的功能,而达到更有效的参与竞争的目的),全球机构的出现(帮助管理,规范和监督全球市场,促使多国协议的制定来治理全球商务秩序)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三者间区别?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超越国界,与别国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断扩大和深入的经济发展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指各种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广泛和深入地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从而出现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是世界各国经济相互间高度依赖和融合的表现。

经济一体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经济一体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或称全球经济一体化,它指各国国民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取消歧视,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

狭义的经济一体化,即地区经济一体化,或称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间不断消除或降低彼此间经济政策与体制差异,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经济的过程。

全球化的驱动力:不断降低的关税及贸易壁垒,技术变革,跨国公司的兴起全球化的争议:就业与收入,劳工政策和环境问题,国家主权问题,世界上的穷国国际商务:为满足个人以及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的商务活动国际商务研究的是跨越国界的商务活动,即以国家或企业为主体以实现某种经济目标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商务的含义:以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而开展的一系列的经营管理活动。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商业: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行业贸易:各种商品买卖行为市场营销:商品供给主体实现市场销售的各种活动国际商务环境政治体制:民主制:纯民主制度,代议民主制度特点:言论自由,定期选举,完全公民与财产权,少数民族的权利,非政治性官僚机构极权制度:神权极权主义和世俗极权主义。

国际商务概论考点整理

国际商务概论考点整理

国际商务概论考点整理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机构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重商主义理论(16-18世纪)早期: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海尔斯和斯塔福德。

主张是强调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禁止金银输出。

这一时期的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的惟一表现形式是贵金属,人们在商品的交易中可以通过贱买贵卖来获得这种货币财富。

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晚期: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

主张国家应该允许货币输出国外,以便从国外获取大量货币,但仍然坚持少买多卖的原则。

只要该国能够保持贸易收支的顺差,一国的货币财富就会增加。

又被人们称为贸易差额论。

主要政策:货币政策、奖出限入政策、保护关税政策、发展本国工业政策主要缺陷: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

绝对优势理论(1776)供给方面:2×2×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劳动要素),劳动的边际收益不变,生产是在单位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即机会成本不变;需求方面:收入预算约束,消费受制于收入,不能借钱借债消费;贸易方面:没有运输成本和其它交易费用,进出口贸易值相等,即贸易是平衡的,生产要素在一国内是自由流动的,但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市场结构:自由竞争主要论点: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三点理由:提高生产者熟练程度;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工具的改进和发明创造。

②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③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绝对利益论简评:(1)进步意义:现实积极作用:反对重商主义;首次揭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之利益。

(2)局限性:不带有普遍意义,无法解释没有绝对成本优势时贸易产生的原因;只能解释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却无法为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提供合理的理论基础。

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国际商务知识点整理

国际商务知识点整理

国际商务知识点整理1. 定义和概述国际商务是指跨国边界范围内进行的商业活动,涉及跨国贸易、投资、金融、市场营销等方面。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商务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 跨国贸易跨国贸易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到国际分工、关税壁垒、贸易协定等因素的影响。

3. 跨国投资跨国投资是指一个国家的个人、企业或政府在其他国家进行资本投资的行为。

跨国投资的形式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转移。

4. 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指限制或阻碍国际贸易的各种制度、政策和措施。

常见的贸易壁垒形式包括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

5. 贸易协定贸易协定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达成的、针对贸易和投资安排的协议。

常见的贸易协定包括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同盟等。

6. 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是企业将产品或服务推向国际市场的过程。

在国际市场中,企业需要考虑不同国家的文化、法律、市场规模等差异。

7. 国际金融国际金融是指跨国界范围内的金融活动,包括国际货币兑换、国际支付、国际投资等。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至关重要。

8. 海关和运输海关是国家为了保护国家利益,限制和监管进出口货物的机构。

运输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包括海运、空运、陆运等。

9. 保险和风险管理保险在国际商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风险并保护企业的利益。

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10.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在国际商务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至关重要。

结语:国际商务涵盖了众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了解国际商务的知识点和概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际商务环境中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商务知识点总结

国际商务知识点总结

国际商务知识点总结一、国际商务的定义国际商务是指跨国界的商业活动,涉及到商品、服务、资金、信息的跨国交流和跨国贸易。

国际商务主要包括国际贸易、跨国投资、跨国融资、国际物流等方面,是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际贸易1. 贸易方式国际贸易主要包括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两种方式。

出口贸易是指将商品或服务卖给外国客户,进口贸易是指从外国购买商品或服务。

2. 贸易条款国际贸易合同中常用的贸易条款包括FOB(Free On Board)、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DDP(Delivered Duty Paid)等,这些条款规定了出售商品时买卖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3. 贸易政策各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汇率政策等,这些政策会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规模。

4. 贸易支付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主要包括信用证、跟单承付、即期付款、远期付款等方式,这些方式在贸易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 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保护本国产业,而贸易自由化则是主张取消各种贸易壁垒,促进自由贸易。

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往往受到这两种观点的影响。

6. 贸易促进各国通过贸易展会、贸易促进组织、外贸培训等方式促进国际贸易,提高外贸发展水平。

三、跨国投资1. 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跨国投资主要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形式。

直接投资是指企业直接在外国设立子公司或投资项目,而间接投资则是通过购买外国证券、债券等方式进行投资。

2. 投资环境跨国投资需要考虑外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环境因素,了解外国投资的政策法规和市场条件,评估投资风险和回报。

3. 投资战略跨国投资的战略包括市场扩张战略、资源获取战略、成本降低战略等,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进行合理的投资战略规划。

4. 跨国投资的风险管理跨国投资的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商业风险、管理风险等,企业需要通过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来减少风险。

国际商务重点

国际商务重点

《国际商务》重点一、概念1、进口替代贸易发展战略就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纠正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

2、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商品)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3、贸易术语指用一个简短的概念(如Free On Board)或英文缩写字母(如FOB)来表示价格的构成和买卖双方在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手续、费用和风险的责任划分。

4、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叫做“贸易差额”5、贸易条件: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6、支票: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即存款人对银行的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委托或命令。

7、经济全球化: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8、国际技术贸易:指企业间将技术商品的使用权进行跨越国境的贸易行为。

9、加工贸易指一国的企业利用自己的设备和生产能力,对来自国外的原材料、零部件或元器件进行加工、制造或装配,然后再将产品销往国外的贸易做法。

10、补偿贸易是在信贷的基础上,一方进口机器设备或技术,不用现汇支付,而以产品或劳务分期全额或部分偿还价款的一种贸易方式11、转口贸易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转卖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12、国际博览会指在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城市中定期举办,各国商品集中展的一种贸易方式,也叫国际集市。

13、国际展览会:指某一国家通过选择适当的场所,将其商品集中进行展出和销售的贸易方式。

14、ATA单证册是货物临时进口免税的国际海关文件,是货物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临时出口又复进口、在另一个或几个国家(或地区)临时免税进口又复出口或过境的国际通用的通关文件。

15、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自学考试《国际商务概述》知识点

自学考试《国际商务概述》知识点

《国际商务概述》知识点国际商务的含义及其主要形式:国际商务是指跨越国界的交易活动,包括货物、服务、资本等形式的国际转移。

国际商务活动最主要的形式是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

前者包括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后包括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GATS对服务贸易的分类:⑴过境交付;⑵境外消费;⑶商业存在;⑷自然人流动。

国际服务贸易具有的特点:(1)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具有无形性。

(2)国际服务贸易标的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具有同步性。

(3)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是难以储存和反复转让的.(4)国际服务贸易一般不经过海关,也不显示在海关统计上;而国际货物贸易必须经过一国的海关,货物的进出口反映在一国的海关统计中。

国际投资的含义及其特点:国际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其拥有的货币、实物及其他形式的资产或生产要素,经跨国界流动与配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运营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国际投资的特点包括:①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资本形式是多样化的。

②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主体是多元化的。

③国际投资活动是对资本的跨国运营活动。

《外汇与国际收支》知识点国际收支逆差的调节措施:①财政政策。

通过对进口商品和国内资本的外流增加征税,对出口商品和国外资本流入减少征税或给予财政补贴,来达到减少逆差的目的。

②汇率政策。

本币汇率下浮,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便宜,进口商品价格相对提高,对外投资成本相对提高,数量减少,外资流入成本相对降低,流入增加,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③利率政策。

如果提高本国利率水平,将提高本国金融资产的相对收益率,吸收更多国外资金流入,从而扭转国际收支逆差的局面。

④直接管制。

⑤动用官方储备。

⑥国际官方贷款。

⑦宣布财政破产。

在极端的情况下,政府可能宣布财政破产,停止外债偿付,强行平衡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顺差的调节措施:在政策选择上,主要是针对金融账户,鼓励资本流出,减少资本流入。

具体包括:①调低国内利率。

②减少对资本流出的管制。

③提高商业银行吸收非居民存款的准备金率。

国际商务重点

国际商务重点

国际商务考试重点归纳第一章国际商务导论一.国际商务的概念:广义的国际商务是超越了国界产生的围绕企业经营的事务性活动,主要是指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过程中产生的跨国经营活动。

国际贸易包括货物、服务知识产权交易;国际投资,主要指国际直接投资,包括独资、合资和合作经营。

狭义的国际商务不是通常所说的国际货物转移和国际资本流动,它是围绕这些活动产生的具体企业活动,是将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落实到企业层面上的具体活动。

二.国际商务的类型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国际贸易,即进出口;第二类是对外直接投资;第三类是通过特殊经营、合资经营、工程承包或其他形式进行的对外经营活动。

第二类活动与第三类活动的主要区别是第二类以现金或实物投资为主,而第三类则主要是以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作为投资对象。

三.国际商务的特点1.国际商务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综合反映2.国际商务以开阔国际市场为目的3.国际商务复杂多变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商务发展的历程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1.贸易主导阶段:一般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2.投资主导阶段: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3.全球商务阶段:一般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五.当代的国际商务主要表现如下:1.生产活动国际化不断加强2.国际贸易对企业经营更加重要3.国际商务活动的需求环境逐渐形成4.无形贸易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性突显5.生产经营跨国公司化6.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六.广义的国际经济法:包含了三部分内容:一是国家间的经济交往,如签订国际条约与国际协定,建立国际经济组织等。

二是调整含有涉外因素的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如贸易、投资、运输、保险等。

三是调整国家对含有涉外因素的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的管理与控制,例如,进出口管理、税收、产品责任,等等。

第二章国际商务环境一.经济全球化的原因首先,东西方由对抗走向对话,使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其次,跨国公司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再次,科技革命加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国际商务知识点整理

国际商务知识点整理

国际商务知识点整理1、国际商务的概念:广义:超越了国界产生的围绕企业经营的事务性活动。

狭义:是指围绕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产生的具体企业行为,即将通常意义上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落实到企业层面的具体企业活动。

2、国际商务的类型:即进出口以现金或实物投资为主特许经营、合资经营、工程承包或其他形式以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作为投资对象、3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4、“政治全球化”主体的一元化与多元化p135、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1)重改全球贸易供求链结构 2)重建全球交流标准化平台3)重回全球商务价值化服务4)重组全球资源矩阵5)重构全球产业共享式发展 6)重造全球服务“超地线”组合 7)重叠全球流通“全息式”互动8)重认全球老牌“旧经济”实力9)重开全球买卖中间商“黑箱” 10)重换全球东西方主角6、政治防线的类型:1)没收是指东道国政府将外国企业的投资无偿地强行收归己有。

征用是指东道国政府强行将外国企业的财产收归己有,但给予一定形式的补偿。

在征用情况下,企业是非自愿的,而且补偿金额往往是投资总额的一部分。

国有化是指东道国政府将企业的资产收归国有,由政府接管。

2)外汇管制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律、法令、条例等形式授权有关金融机构,对境内外汇资金的收付、买卖、借贷和转移,以及本国货币对外汇率所实行的干预和控制措施。

3)进口限制进口限制是指东道国政府采取的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进口限制的手段分为关税和非关税两种,即所谓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4)价格管制价格管制是指国家在国内市场对部分商品实行价格限制,目的是维护公众利益,保持市场稳定,但这种价格管制直接干预了企业的定价决策。

7、经济发展阶段:五阶段论主要的四种类型:8、经济体制的类型:市场经济、指令经济、混合经济、国家指导经济9、技术环境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 1)技术进步与国际商务活动的产生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二是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

国际商务知识点整理

国际商务知识点整理

国际商务知识点整理1、国际商务得概念:广义:超越了国界产生得围绕企业经营得事务性活动。

狭义:就是指围绕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产生得具体企业行为,即将通常意义上得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落实到企业层面得具体企业活动。

2、国际商务得类型:3、即进出口以现金或实物投资为主特许经营、合资经营、工程承包或其她形式以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作为投资对象3、经济全球化得表现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4、“政治全球化”主体得一元化与多元化p135、电子商务得发展趋势:1)重改全球贸易供求链结构2)重建全球交流标准化平台3)重回全球商务价值化服务4)重组全球资源矩阵5)重构全球产业共享式发展6)重造全球服务“超地线”组合7)重叠全球流通“全息式”互动8)重认全球老牌“旧经济”实力9)重开全球买卖中间商“黑箱”10)重换全球东西方主角6、政治防线得类型:1)没收就是指东道国政府将外国企业得投资无偿地强行收归己有。

征用就是指东道国政府强行将外国企业得财产收归己有,但给予一定形式得补偿。

在征用情况下,企业就是非自愿得,而且补偿金额往往就是投资总额得一部分。

国有化就是指东道国政府将企业得资产收归国有,由政府接管。

2)外汇管制外汇管制就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律、法令、条例等形式授权有关金融机构,对境内外汇资金得收付、买卖、借贷与转移,以及本国货币对外汇率所实行得干预与控制措施。

3)进口限制进口限制就是指东道国政府采取得限制进口得各种措施。

进口限制得手段分为关税与非关税两种,即所谓得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

4)价格管制价格管制就是指国家在国内市场对部分商品实行价格限制,目得就是维护公众利益,保持市场稳定,但这种价格管制直接干预了企业得定价决策。

7、经济发展阶段:五阶段论主要得四种类型:8、经济体制得类型:市场经济、指令经济、混合经济、国家指导经济9、技术环境对国际商务活动得影响1)技术进步与国际商务活动得产生一个国家得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两个方面,一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二就是经济活动得组织形式。

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点整理

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点整理

国际商务基础第一部分全球化1、全球商务活动:旨在达到个人、企业和组织的目的而计划并实施的跨国业务,主要类型包括进出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其他包括许可证经营、特许专营以及管理契约。

➢进出口贸易:将有形的商品和服务销售给其他国家或者从其他国家购买➢外国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或拓展公司的业务。

第二部分全球化的驱动力第二章文化环境1、文化适应:调整并适应与己不同的特定文化的过程。

2、高背景文化:行为和环境的细微差别都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比如交谈中的上下文与实际说了什么一样重要。

3、低背景文化:语言文字表达了大部分的信息。

看待其他文化的倾向。

国际经理们可以减少这种文化偏见以及本国中心主义,这需要通过对文化差异的全面理解和保持敏感性。

第三章全球贸易环境1、本国政策的影响:间接和直接影响贸易和投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家发展,达到充分就业。

2、对外政策的影响:保护国家安全,增加贸易和投资的机会。

3、1947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瑞士日内瓦),采用降低关税的方法来促进贸易的开展,一个重要的工具是最惠国条款(MFN),这一条款要求成员国遵照给予任何其他国家的待遇相互给予进出口方面同等的待遇,实质上是个平等机会条款,现在也被称为正常贸易关系。

4、世界贸易组织:唯一一个处理国家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机构。

主要目标:促进贸易尽可能自由地进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作为贸易国家之间进行贸易谈判的论坛。

对于中国来说,加入世贸组织不但使中国更加容易地进入全球市场,也为它改革缺乏效率的工业和农业带来了机遇。

当然,中国因为取消壁垒和大幅度削减关税,对本国企业也带来了冲击。

5、全球政策的变更:国家政策影响的降低(一个国家鼓励农业的发展,通常会遭到一些竞争伙伴的反对);传统国际制度的削弱(非关税贸易壁垒盛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冲突加剧(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产业到发展中国家;全球变暖)。

国际商务概论

国际商务概论

:名词解释1:国际分工:这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他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内部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2:服务贸易:依世界贸易【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是指: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性存在,自然人流动。

3:出口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商品的价格加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出口商品给予出口商直接的现金补贴或间接的财政税收或运费等方面的优惠待遇4:最惠国待遇条款:指缔约国一方现在或将来所给与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与缔约对方,他要求的一切外国人或外国企业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优待。

5:绝对配额: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准进口。

6:转口贸易:只在国际贸易中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第三国转与进行的贸易。

这种贸易对中转国来讲就是转口贸易。

7:自动出口配额限制:所为自动出口配额限制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一般为3到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限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他重要的特点是带有明显的强制性。

8:有效关税:指某个工业每单位产品“增值”部分的从价税率其税率代表着关税对本国工业同内产品的真正有效保护程度。

9:市场准入:是一种经过谈判后的具体承诺的义务,各国成员应为其他成员国服务与服务提供者能够进入市场提供可行渠道。

而这种渠道必须不低于其在具体承诺细目表上已同意的提供的条件和待遇。

10: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借贷方式,是指一个国家为鼓励商品出口,增强的竞争能力,是银行对本国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简答题1•假定一国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D=40-2P,供给曲线为S=10+3P, 自由贸易时的世界市场价格为2,试问自由贸易下该国的进口量是多少?当该国对该种商品征收50%的从价关税时,试问该国的进口量是多少?解:1. 自由贸易时:S=10+3P=10+3x2=16D=40-2P=40-2x2=36进口量=D-S=36-16=202. 征收关税后:P=2x【1+50%】=3S=10+3P=10+3x3=19D=40-2P=40-2x3=34进口量二D-S=34-19=153. 简述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大卫•李嘉图认为国家间应该“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即各国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

国际商务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

国际商务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

国际商务概论一、名词解释(10X1分)二、单选(18X2=36)三、判断(8X2=15)四、简答题(38分,3X9+11)1、经济全球化的四个国际机构(如:世界贸易组织维持世界贸易体系的稳定运行)(1)国际贸易组织(WTO)-贸易:全球贸易协调和管理,管理和执行共同构成lit贸纽•织的多边及诸边贸易协定;作为多边贸易谈判的讲坛;寻求解决贸易争端,监督各成员贸易政策,并与其它同制订全球经济政策有关的国际机构进行合作-负责维持世界贸易体系的稳定运行…第四章(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主要责任是帮助成员国调节国际收支,稳定国际金融秩序,最终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负责国际货币事务方面的问题,其主要任务是向成员国提供解决国际收支WI寸不平衡的短期外汇资金,以消除外汇管制,促进汇率稳定和国际贸易的扩大。

(3)世界银行一货币:1比界银行则主耍负责经济的复兴和发展,向各成员国提供发展经济的中长期贷款。

(4)联合国(UN):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倒际间以尊重人民权利及自决原则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家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2、重商主义、绝对优势论(1776)、比较优势理论(1817)(判断选择各个理论的政策主张)(1)重商主义理论(16--18世纪)早期的靈商主义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海尔斯和斯塔福徳,主张是强调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禁止金银输出。

这一时期的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的惟一表现形式是贵金属,人们在商品的交易中可以通过贱买贵卖来获得这种货币财富。

乂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最重要的代农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

其鲜明的特征是主张国家应该允许货币输出国外,以便从国外获取大最货币,但仍然坚持少买多卖的原则。

只要该国能够保持贸易收支的顺差,一国的货币财富就会増加。

又被人们称为贸易差额论。

国际商务主要知识点总结

国际商务主要知识点总结

国际商务主要知识点总结一、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交换。

国际贸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所需的资源和产品,同时也为了实现多样化和降低成本。

国际贸易涉及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个方面。

1.货物贸易货物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

国际货物贸易的主要优势在于资源的变换以及成本的节约。

货物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进口和出口。

2.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服务交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旅游、金融、教育、保险等。

二、国际市场国际市场是指企业在国际范围内进行销售、采购和生产的地方。

国际市场的研究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各种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趋势。

1.国际市场分析国际市场分析是指企业对国际市场进行的分析和评估。

国际市场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市场成长率、市场竞争等。

2.国际市场进入策略国际市场进入策略是指企业选择和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和方法。

国际市场进入策略的选择主要包括出口、合资、并购、独资等。

三、国际商务策略国际商务策略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经营和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国际商务策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市场定位、产品定位、价格定位、促销定位等。

1.国际市场定位国际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选择和确定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的过程。

国际市场定位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定位策略等。

2.产品定位产品定位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对产品进行定位和定价的过程。

产品定位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规格、产品包装、产品品质、产品服务等。

3.价格定位价格定位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对产品价格进行定位和决策的过程。

价格定位的主要内容包括定价策略、价格弹性、价格竞争等。

4.促销定位促销定位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对产品促销活动进行定位和决策的过程。

促销定位的主要内容包括广告、宣传、促销活动、公关等。

四、跨文化管理跨文化管理是指企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管理和领导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国际商务概论》复习资料

《国际商务概论》复习资料

《国际商务概论》复习资料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载体是()。

A.贸易自由化B.世贸组织C.跨国公司D.世界银行2. 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国际商务发展的历程已经进入了()阶段。

A.贸易主导阶段B.全球商务阶段C.投资主导阶段D.企业国际化阶段3. 全球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是()A.跨国公司的经营成果B.新技术革命提供的成果C.全球性的非管制化和市场化政策D.国际金融市场的深化与创新4.当各国消费者兴趣和偏好差异较大,而且降低成本压力不太高时,最适合的战略是?A全球标准化战略B跨国战略C国际战略D本土化战略5.目前,欧盟共有多少个成员国()A.12个B.15个C.18个D.27个6.下列哪个要素中,不属于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四因素”模型中的构成要素()A.生产要素B.需求状况C.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D.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表现E.供应商7. 最早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是()。

A.重商主义理论B.平衡理论C.绝对优势理论D.国家垄断主义理论8. 根据要素禀赋论,下列不适宜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C.澳大利亚D.朝鲜9. 第一次将比较利益动态化的理论是()A.绝对优势理论B.产品生命周期理论C.相互需求理论D.H-O理论10. 新贸易理论认为市场是()A.寡头市场B.完全竞争市场C.非完全竞争市场D.垄断市场11.第一个比较现实的将企业、产业和国家联系起来的多级理论是:()。

A.重商主义理论B.H-O贸易理论C.国家竞争优势理论D.保护贸易理论12. 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是()。

A.国际资本流动理论B.产品生命周期理论C.垄断优势理论D.内部化理论13.在分析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时,内部化理论强调()。

A.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B.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C.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D.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14. 下列不属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的充要条件是()。

国际商务考点

国际商务考点

10国贸国际商务复习考点一.Globalization 全球化1.What is Globalization?Trend toward greater economic, cultural, political, and techn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among 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es在国家机构和经济体中趋向于更广的经济、文化、政治和技术间的相互依存的趋势2.全球化的两个表现:A.Globalization of markets市场全球化Convergence in buyer preferences in markets around the world汇聚在全球各地的市场的买家偏好B.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生产全球化Dispersal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worldwide to minimize costs or maximize quality分散全球的生产活动来使成本最小化或使质量最大化3.全球化的好处:A.Globalization of markets市场全球化Reduces marketing costs降低营销成本New market opportunities新的市场机会Levels income stream不同水平收入趋势B. 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生产全球化Access lower-cost labor利用成本较低的劳动力Access technical expertise利用技术专长Access production inputs利用生产投入二.Culture 文化1.What is Culture?Set of values, beliefs, rules, and institutions held by a specific group of people被一组特定的人们所持有的一套价值观、信仰、规则和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商务概论考点整理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机构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重商主义理论(16-18世纪)早期: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海尔斯和斯塔福德。

主张是强调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禁止金银输出。

这一时期的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的惟一表现形式是贵金属,人们在商品的交易中可以通过贱买贵卖来获得这种货币财富。

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晚期: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

主张国家应该允许货币输出国外,以便从国外获取大量货币,但仍然坚持少买多卖的原则。

只要该国能够保持贸易收支的顺差,一国的货币财富就会增加。

又被人们称为贸易差额论。

主要政策:货币政策、奖出限入政策、保护关税政策、发展本国工业政策主要缺陷: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

绝对优势理论(1776)供给方面:2×2×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劳动要素),劳动的边际收益不变,生产是在单位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即机会成本不变;需求方面:收入预算约束,消费受制于收入,不能借钱借债消费;贸易方面:没有运输成本和其它交易费用,进出口贸易值相等,即贸易是平衡的,生产要素在一国内是自由流动的,但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市场结构:自由竞争主要论点: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三点理由:提高生产者熟练程度;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工具的改进和发明创造。

②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③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绝对利益论简评:(1)进步意义:现实积极作用:反对重商主义;首次揭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之利益。

(2)局限性:不带有普遍意义,无法解释没有绝对成本优势时贸易产生的原因;只能解释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却无法为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提供合理的理论基础。

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比较优势理论(1817)前提(假设)条件:2*2模型(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单一生产要素;生产技术不同且不变;商品流动但生产要素不能流动(实现贸易活动的持续);生产成本不变;完全竞争;无运输成本;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内容:1)在2×2×1的国际环境中,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劳动成本劣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劳动成本优势,两国照样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

2)双方各自选择自己比较成本低的产品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尽力扩大生产、加强出口贸易,照样可以保证贸易双方的互惠互利。

即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

3)萨谬尔森在他的风靡全球的《经济学》一书中,称它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

积极意义:继承了绝对成本说的科学成分,如劳动价值论、专业化分工、自由贸易等,更为重要的是用比较成本观念代替了绝对成本的概念,使自由贸易政策有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突出贡献在于:无论参加贸易的双方国家各自处在什么发展阶段,无论经济技术力量强弱,都能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并通过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分享到各自的经济利益,从而大大扩展了国际贸易理论的适用范围。

为当时自由贸易政策在应该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反过来促进了应该的生产力发展。

局限性:没有考虑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没有解决贸易交换比例是如何确定的,没有说明总的贸易利益是如何分配的。

国际贸易受许多因素制约,比较成本说只能解释部分国际贸易现象。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1949-1977)H-O理论基本观点1.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2.每个国家应该生产和出口要素禀赋丰裕的商品,进口要素禀赋稀缺的商品3.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生产要素比例上的差别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两国在生产中都使用相同的技术在两国中,商品X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Y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两国需求偏好相同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要素可以在一国内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没有运输成本、没有关税或其他壁垒积极性方面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更加深入和全面对生产要素在各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据的重要地位进行了肯定建立在三要素论基础之上的从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经济资源出发,用资源凛赋的差异说明国际贸易的产生、贸易的产品结构与地理方向局限性方面: 没有认真分析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几个重要概念:1. 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生产要素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加上企业家的管理才能为四要素,也有人把技术知识、经济信息也当作生产要素。

要素价格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

2. 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人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

3. 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要素丰裕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要素丰缺的判断方法(47页最下面到第二页)以各国所拥有的两种要素(资本K 、劳动L )比例的比较来解释要素的丰缺程度21⎪⎪⎭⎫ ⎝⎛〉⎪⎪⎭⎫⎝⎛LK LK里昂惕夫之谜(1950)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要素密集度逆转指一种给定的商品(如X )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丰裕的国家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关税和政府的其他贸易壁垒H-O 理论是建立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假设之上的,而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存在着大量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技能和人力资源不同H-O 模型中劳动力是同质的,即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是相同的。

但现实中,各国劳动力的质有很大差别,其他自然资源不同里昂惕夫之谜中只计算了贸易中的资本和劳动的比率,而没有考虑自然资源。

如果扣除自然资源因素,里昂惕夫之谜也许就不存在了。

关于劳动力不同质论里昂惕夫之谜的简评:(个人觉得不重要)围绕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而产生的各种理论观点,都是对 H-O 原理一系列假定前提的修正,一方面充实了 H-O 原理,增强了 H-O 原理的现实性,另一方面又构成了一系列贸易新理论的逻辑起点,丰富和壮大了国际贸易的理论体系。

几乎所有的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都是修正了 H-O 原理的若干假定前提,而不是修正 H-O 原理本身。

里昂惕夫之谜与 H-O 原理之间不存在理论原则上的对立,而只是表明了理论和实践的矛盾。

里昂惕夫之谜虽然指出 H —O 原理与实践的矛盾,但它自身又是建立在 H —O 基础之上的,而且他的验证只研究了美国一个国家,同时这种研究也是以抽象的假定为前提的,如只涉及资本和劳动两要素等,所有这些限制了里昂惕夫之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 不同角度看的阶段特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图示:国际贸易的政策含义:世界各国或地区在对外贸易中所制定和实行的各项管理措施的总称。

分类: • 自由贸易政策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一种开放性的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实行的一系列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贸易措施)•管理贸易政策(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属于有组织的自由贸易。

寻求整体利益平衡的前提下,在兼顾贸易伙伴经济利益的同时,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

)•战略贸易政策(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对具有战略性产业进行支持和资助)关税、反补贴、反倾销,以及相关理论主要是采用原因关税: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

反补贴税:主要反对的是对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补贴,尤其是出口奖励、出口商品价格支持等补贴。

反补贴税目的:削弱接受出口补贴的进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实施反补贴条件:存在补贴;实质性损害(对已建工业的实质性损害、对已建工业的实质性损害的威胁、对新建工业的实质性阻碍);补贴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反倾销税:是指为抵制外国商品大量低价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实施反倾销条件:存在倾销;实质性损害(对已建工业的实质性损害、对已建工业实质性损害的威胁、对新建工业的实质性阻碍);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反倾销的措施:包括两种:临时反倾销措施和最终反倾销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货物进口国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繁琐超越公认合理要求的各项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主要特点: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内容上的复杂性;手段上的隐蔽性;使用上的灵活性。

主要措施:⑴严格、繁杂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⑵复杂的质量认证和合格评定程序⑶严格的包装、标签规则⑷绿色壁垒(或环境贸易壁垒)⑸EDI(电子数据交换,信息技术壁垒)WTO的组织结构1、部长级会议(最高决策机构)2、总理事会(在部长级会议休会期间代行其职能)3、理事会(总理事会的下设机构)4、各专门委员会(部长级会议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向总理事会直接负责)5、其他机构(临时性机构,工作组或谈判组)6、秘书处(总干事领导,处理日常事务)国际投资定义:是指一国的企业或个人以资本增值和生产力提高为目的的跨越国界的投资,即将本国的资金、设备、技术、商标等作为资本投资于其他国家,以求获得较国内更高经济收益的经济行为。

分类:特点:(1)投资者拥有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2)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3)投资周期长、风险大;(4)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战后国际投资的迅速发展表现:FDI日益扩大;FDI单向流动变为对向流动;发展中国家FDI日益活跃;区域内相互投资日趋扩大;FDI部门结构变化;跨国并购成为一种重要的FDI形式。

战后国际投资猛速发展的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资本供给角度来看,发达国家拥有大量的“剩余资本”和资本的逐利性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从资本的需求角度来看,取得政治独立之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以及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恢复国民经济,构成了对国际资本的巨大需求;•贸易不完全性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到国外进行直接投资形成跨国公司需要三种优势。

1、所有权优势包括来自于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占有所产生的优势、生产管理上的优势、多国经营形成的优势2、内部化优势避免资源配置的外部市场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保持和利用企业技术创新的垄断地位。

3、区位优势取决于:要素投入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状况、各国生产要素的成本及质量政府干预范围与程度、各国的金融制度、国内外市场的差异程度,以及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们好、商业惯例而形成的心理距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