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服饰文化
诗经中和服装有关的诗句十字,加上译文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服装的诗句。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古代人们对服饰的热爱,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诗经中和服装有关的十字诗句,以及它们的意义和价值。
1.《诗经·邶风·柏舟》:“肤敏敏,维麻维絺。
”译文:肤色细嫩,衣服用的是麻和丝绵。
这句诗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衣服材质的注重,娓娓道来了人们对服装质地的追求和对美的追求。
2.《诗经·周南·关雎》:“流精素衣,魏之丝麻。
”译文:穿着精致的白色衣服,布料采用了魏国的丝和麻。
这句诗中描绘了古代人们对于服装的精美讲究,白衣素服上的丝麻之细可见一斑。
3.《诗经·小雅·羔裘》:“长长信美,烝烝黄裳。
”译文:长长的美丽衣裳,穿着黄色的外衣。
这句诗将人们对于美丽服装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黄色袍裳更是凸显了贵族的气派。
4.《诗经·大雅·荡》:“荡兮斯怀,宛且有卷。
”译文:衣服飘飘,像有层层叠叠的纱巾。
这句诗用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衣袍飘逸的向往,以及对服装轻盈感的追求。
5.《诗经·小雅·卫风·惠我》:“靡室靡家,洵美且可。
”译文:家中没有华美的衣裳,还真是美丽而可爱。
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于家中美丽衣饰的向往,以及对家庭舒适和美好生活的愿望。
6.《诗经·大雅·螟蛉》:“岂弟君子,亦辱节矣。
”译文:哪里还有君子般的美丽衣着,这也是一种侮辱了风节。
这句诗强调了人们对于品行端正的君子般的着装要求,以及对于服装与品德的关联。
7.《诗经·小雅·鱼藻》:“言彼籧,为珠为璧。
”译文:说他的帷幅,像是珍珠和玉石一样美丽。
这句诗中描绘了古代人们对美丽帷幅的追求,以及对华美饰品的向往。
8.《诗经·鲁颂·门之雍》:“久而可爱,靡人之神。
”译文:长时间穿着美丽的衣服,使人们对其崇拜。
古代汉服每个朝代都不同,你更喜欢哪个朝代的女性汉服呢?
古代汉服每个朝代都不同,你更喜欢哪个朝代的女性汉服呢?什么是“汉服”呢?就是古代汉民族所穿的传统服饰。
从黄帝时代,自满清入关推行“剃发易服”以后,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就逐渐消亡了。
现在很多人美女外出穿汉服,为了对古代汉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一起来看看,历史上不那些女性汉服吧!看你更喜欢哪个朝代的汉服?先秦:服饰典雅华美据传说,上古时期黄帝与大臣胡曹和伯余设计了中国古代最早的服饰,上衣下裳,上衣如天,用玄色。
下裳如地,用黄色,以此表达对天地的崇拜。
尤其是在祭祀天地的时候,黄帝穿着冕冠章服,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后来这种仪式被后世继承下来。
所以,在《辽史》当中有这样的记载:“汉服,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后王以祀以祭以享。
”先秦服饰中国的汉服最早起源于黄帝时期,在祭祀那一天,黄帝就会穿着,很正式的冕冠章服,祭祀天地。
所以,《周礼·天官·内司服》记载:“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祎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褖衣、素纱。
”其中“祎衣、揄狄、阙狄”三种服饰为祭祀时所穿的服装。
说明,后世的服饰与黄帝发明的汉服有着很深的渊源。
由于西周时期,礼仪文化制度都非常的完备,周天子对服饰作了改进和严格的规定。
比如王后,拥有“六服”,其中“祎衣、揄狄、阙狄”典雅华丽,以翟鸟为花纹为装饰,因此合称“三翟”。
“袆衣”为玄色,“揄狄”为青色,“阙狄”赤色。
衣服均为蚕丝织成的绫罗绸缎为材料,并以素纱为里衣。
当祭祀的时候,王后就会穿着这三种不同的服饰,祭祀不同的祖先。
先秦服饰除了三种祭祀服饰外,王后还有三件常服,分别为“鞠衣、展衣、褖衣”。
其中“鞠衣”色黄,在养蚕时候穿。
“展衣”色白,见宾客时穿。
“褖衣”色黑,在家与君主相处的时候穿。
所以,王后拥有的“六服”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
看上去,非常大气上档次。
西周时期“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对于后宫的嫔妃穿着,也有规定。
三夫人穿“阙狄”,九嫔穿“鞠衣”,世妇穿“展衣”,御妻穿“褖衣”。
诗经中的服饰文化
诗经中的服饰文化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包括服饰文化。
在《诗经·国风》中,确实有很多描写服饰的诗句。
下面是《国风·邶风·绸缪》中的一句诗句作为例子:
缟(gǎo)衣綦(qí)巾,聊(liáo)乐我员(yuán)。
这句诗出自《国风·邶风·绸缪》,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心情的愉悦。
诗中所描述的“缟衣綦巾”是一种华美的服饰搭配,缟衣指的是用白色丝绸制作的上衣,綦巾则是黑色的头巾。
这样的装束在当时被视为高贵和典雅的象征,通常是贵族或官员所穿。
这句诗通过描绘优雅的服饰来表达了诗人的欢乐心情,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对服饰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国风》中还有许多其他诗篇也涉及到了服饰文化,这些描写既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服饰的审美观念,也展示了他们对自身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认同。
1。
华夏有衣——从《诗经》看周代服饰及文化
文史纵横丨服饰,即“服装与配饰”,体现人类适应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其形成首先是自然产物和人体生理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人的特质为基础的。
[1]自古以来便有“衣、食、住、行”一说,“衣”居四大事之榜首,体现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据统计,在《诗经》全书中,涉及到当时的服饰及相关民俗的就有96处之多。
[2]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载体,作为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客观存在,蕴含丰富而鲜明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信息资料,服饰文化的演变与更新已经成为反映人类社会生产水平和人类生存历史性的独特记录与分享。
通过研究《诗经》中的服饰及相关民俗文化,一方面能够对先秦人民的生产生活客观水平有所了解,洞察古人的时代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另一方面,可以梳理我国古代文明在周代的发展轨迹脉络,品鉴先秦社会时代风尚。
一、服饰民俗及起源:衣之风,周之韵致“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夏,大也。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一也。
”《辞海》华夏条为:“中国古称华夏。
”所谓“华夏”,指文化而言。
因中华重文化,故以之自称。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为了华夏文明的代名词。
关于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起源,历来没有规划统一的资料进行详细记录与介绍,后人只能通过古书文字资料记载、文物存留和墓葬考古发掘考证,但由于时间跨度大且久远,无法完全还原历史真实面貌、准确反映历史真相,很多想法和相关结论只能作为一种推测假设,仅供参考,如“御寒防暑说”、“遮羞说”、“美观与装饰说”等等。
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衣,未有制度,后世圣人,易人以丝麻,观翟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色成以服,间鸟兽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在远古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低下,先民衣着服饰的原料多数取材自然且构造简单,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逐步提高与人们审美意识的提升,人们开始懂得参考模仿飞禽走兽的生理结构特点为自己增添装饰,美化自己。
《诗经》中的元服蠡测
毛而 冒 ( 帽) 皮, 未 有 制度 。 ” 进 入文 明时 期 , 元 服 无 论 从 质地 还是 样 式上 都 逐渐 丰 富起 来 , 至商 周 时期 常 见 的主要 有冠 、 冕、 弁、 胄、 巾、 帻、 笠等。 周 人对 元 服非 常 重 视 ,特 别 是冠 , 《 晋语 》 日 :
第 3 4卷
第 1 1期
《 诗经》 中的元服蠡测
张连 举
( 广东 警官 学 院 学报 编辑 部 ,广东 广 州 5 1 0 2 3 2 )
摘要 : 元 服 即 首服 , 指头之服饰。《 诗经》 时代 的元 服 主 要 有 冠 、 冕、 弁、 胄、 巾、 帻、 笠等。冠 、 冕、 弁为王室贵族所用, 是 尊 贵
族 的常 服 。 周代 的孩 童 一 般 是 垂 发 梳 向 两 边 , 称 为 “ 两髦” , 《 诗经 ・ 都风 ・ 柏舟》 有云 : “ 髡彼两髦 , 实 维 我仪 。 ”或将 两髦 梳 扎 起来 成 为两 个 形状 如 角 的发 结, 称为 “ 总角” , 《 诗经 ・ 卫风・ 氓》 有云 : “ 总 角 之宴 ,
“ 人之有冠 , 犹宫 室之 有 墙 屋 也 。 ” 于 是冠 就 成 了 贵
服 饰 是 从无 到有 、 从 简 陋 到精 致 逐 步发 展 起 来 的 ,是人 类 物质 生 活和精 神 生活 的重要 外 在 表 现 。
。
人类 赤 条 条地 来 到这 个 世界 , 从 一 丝不 挂 到用 树 叶 草葛 遮 身蔽 体 , 从 兽 皮羽 毛 御寒 遮 羞 到穿 衣戴 帽佩 带饰 物 , 从 保 护身体 的最 基 本 的实 用 功 能 到 对美 化
上 的《 从( 诗经) 看 当时 的衣裳 习俗 》 一文 中 已作 了初
《诗经》中的民间民俗
添加标题
饮食禁忌:《诗经》 中还提到了许多饮食
禁忌,如“不食不 洁”、“不食不义” 等,这些禁忌体现了 人们对饮食卫生的重 视和对道德伦理的尊
重。
其他饮食民俗
饮酒民俗:《诗经》中多次出现饮酒的场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饮酒文 化。
茶饮民俗:《诗经》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茶,但有采茶、制茶、饮茶的 描述,显示了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饮茶。
饮食器具民俗:《诗经》中提到了各种饮食器具,如青铜器、陶器等, 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饮食器具文化。
节日饮食民俗:《诗经》中描述了许多节日的饮食习俗,如春节、端午 节、重阳节等,显示了当时人们对节日的重视和庆祝方式。
民中《
第 六
俗的诗 章
服经
饰》
服饰文化概述
服饰民俗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 活习惯、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民中《
第 七
俗的诗 章
居经
住》
居住文化概述
《诗经》中的居住民 俗:以四合院为主, 注重风水和布局
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 相融合:顺应自然, 追求和谐共生
居住建筑与文化传承: 建筑风格和居住习俗 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
居住民俗与地域特色: 不同地域的居住民俗各 有特色,反映了当地人 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 统
农耕文化:描绘了古代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游牧文化:展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
渔猎文化:描绘了古代渔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战争与徭役:反映了古代战争和徭役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祭祀与信仰:描绘了古代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
民间民俗在《诗经》中的 重要性
反映社会生活:民间民俗是《诗经》 中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展现了 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 德观念等。
古代服饰
这件衬衣,月白色妆花 缎面,黄色缠枝暗花绫 里,全身以红、绿、香、 绛、湖蓝、深灰、浅黑、 淡白等十余色丝线织出 牡丹、莲花、海棠、梅 花、秋海棠、石榴花、 水仙、桃花、绣球、兰 花等花卉,又有螳螂、 蝈蝈、蜻蜓和蝴蝶飞舞。 呈现百花盛开、百蝶翻 飞之景。织造精良,做 工细致,纹样雅丽 宫中保存下来的极 少的早期衬衣之一,弥 足珍贵。是一件乾隆时 期的精品。 月白缎百花妆夹衬衣
另一类便服,两侧开裾,也就是两侧有开衩。是在中晚清逐渐出现 的,被称为“氅衣”。“氅衣”这种便服不单穿,一般套穿在衬衣 之外。
直身,衣长至掩足,只露出旗鞋 的高底。圆领,捻襟右衽。双挽舒 袖,袖端日常穿用时呈折叠状,袖 长及肘,也可以拆下钉线穿用。袖 口内加饰绣工精美的可替换袖头, 既方便拆换,又像是穿着多层讲究 的内衣。 衣边、袖端则装饰多重各色华 美的绣边、绦边、滚边、狗牙边等, 尤其是清代同治、光绪以后,这种 繁缛的镶边装饰更是多达数层。 氅衣作为清晚期宫中后妃便服, 氅衣改变了满族传统服饰长袍窄袖 的样式,迎合了道光、咸丰以后的 晚清宫廷生活追求豪华铺张、安逸 享乐的风尚,很快被认可,后妃们 必不可少的日常服饰之一
步摇
在顶部挂珠玉垂饰的 簪或钗,是古代妇女插于 鬓发之侧以作装饰之物, 同时也有固定发髻的作用。 一般形式为凤凰、蝴 蝶、带有翅膀类的,或垂 有旒苏或坠子 走路的时候,金饰会 随走路的摆动而动,栩栩 如生,取其行步则动摇, 故名
华盛 华通花 华盛是制成花草之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的发饰
梳篦 古代简称“栉” 梳篦梳理发饰,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 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风气,唐插梳盛行,梳也成为了饰品。
影视作品各种的花钿
把花钿化在脸颊上,叫做晓霞妆
各式贴花钿在贴用的时候要用到一种呵胶,据说是用一种牛鱼鳔制成,呵气即黏 有似今天我们用的邮票后所涂的特制胶类,卸妆时用热水敷软即可揭下
从《诗经》看夏商周服饰文化观念的流变
管兰生(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内容摘要】《诗经》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重要的变革时期,思想上的进步对人们的服饰文化观念带来了前变革,主要表现在人们理性的思考萌生和发展的阶段,逐渐脱离了黑暗无边的盲目的神的束缚,自觉的反省理性思考原始之力的结果,中国服饰文化的以人为本而不是鬼神为本的朦胧信仰观念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以宗法社会礼制为饰文化观念已经是“暗香浮动”了。
这正是周代“重民轻神”“以德配天”的民本思想,这一点在《诗经》上表现的较为明显【关键词】服饰文化贵生观念精神标识礼制规范中图分类号:941.1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7-9106(2005)05-0156-02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诗经》时代,是中国服饰文化文化史上重要的文化转型期:服饰文化,从夏商以来母体分裂、生长出宗法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礼乐制度,完成了中国文化的一次蜕变;又在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的给养下,把周代以来陈旧过时的文化观念寿终正寝。
经过了间歇、断裂、“黑暗时代”的喘息后,孕育的新文化观念又得以呱呱落地———这是中国文化观念的又一次蜕变,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
一、贵生观念。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多么神奇而怪异奇谲的孕育!《易经》上说“帝出于震”,“帝”就是太阳。
太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原始先祖。
纵观历年对商代的研究,我们就不难发现商代的统治者,把自然和祖先崇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商代晚期,随着同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已经出现了“众神之神”的上帝。
如果说“庙之言貌也,宗庙者,先祖之尊貌也�,”那么中国古人在一定的意识上有自身崇拜的倾向,贵生的观念使得一种家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神灵祈福和报本思想使得他们认为祖先和父亲的灵魂永远附着在他们的肌体之中;流淌不息的是自己的祖先、自己、自己的子孙的血脉;自己成为这血的链条中的一环。
中国古人也就能在“上不见古人,下不见来者”的无限惆怅中找到心灵的安慰。
汉字与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
汉字与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我们的祖先,披着兽皮与树叶,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从而创造了最早的服饰文化。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同时也具有美化的功能。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在中国积淀的璀璨星海中,中国服饰文化可以说是其中熠熠生辉的一颗,散发着耀眼的星光。
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汉字与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
一、中国古代的服装衣“衣”的本义是上衣,《说文.衣部》:“衣,依也。
上曰衣,下曰裳。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此衣即指上衣。
“衣”字字形上像上衣有领襟的形状,是象形字。
古代中原地区的衣服是左襟压右襟,即衣襟向右掩,正像甲骨文、金文字形表示的样子;而南方边远地区则是右襟压左襟。
古代衣有交领和直领之分,交领居多。
交领衣服是衣领和左右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衣领也随之在颈下相交。
直领是衣领从颈jǐng后沿左右绕到颈前,左右平行地垂直下来,古代女子多穿直领,男子多穿交领。
衣字最早是指上衣,后来词义扩大,引申为衣服的总称。
裤“裤”裤字古代写作绔、袴ku。
《说文.糸sī部》:“绔ku,胫jing衣也。
从糸,夸声。
”段玉裁注:“今所谓套袴也。
左右各一,分衣两胫。
” 《释名.释衣服》:“绔,跨也。
两股各跨别也。
” 从汉代文献中可以看出,有绔是富裕生活的标志,《后汉书.廉范传》讲廉范治理成都,百姓生活提高,“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
平生无襦今五袴”,此以有袴表示生活好。
绔是织造精细的生绢,纨绔是高档裤子,为有钱人的服装,故后来引申指富贵人家不务正业的子弟。
初本义是开始,字形由“衣”和“刀”两部分组成。
意为用刀裁衣。
《说文.刀部》:“初,始也。
从刀,从衣。
裁衣之始也。
”用刀裁衣构造字形来表示“开始”的意义,这是因为人类最早的衣服无非是用刀裁割过的兽皮,虽然表达简单,但它却表明人类开始穿衣,而穿衣正是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所以用刀裁衣可以表示“开始”之义。
《诗经》中的服章之美
ANHUIWENXUE 安徽文学安徽文学2018年6期总第419期《诗经》中的服章之美陈静雨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摘要:古往今来,社会生活无非是衣食住行,而之所以把“衣”放在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服装的产生,起初是为了御寒,但伴随着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的第一根精致的骨针起,服装就逐渐具有了社会价值。
《诗经》成书于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65篇左右的篇章都涉及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服饰文化的相关问题,显示了先秦时期服章之美的深刻内涵。
这无疑为我们对周朝服饰以及相关内涵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文字凭证。
诚然,在那个礼教盛行的年代,服饰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肇端最早可以追随到茹毛饮血的原始时期,更不用说如今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服饰的要求更是考究。
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分析《诗经》中的相关诗句从服饰特征和服饰用途两个维度来证明服饰制度在封建礼教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方面占据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院诗经服章之美服饰特征服饰用途正所谓“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无疑,服章之美是华夏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彰显,是我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体现。
《诗经》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思想感情的抒发,很多时候都是通过人物的服饰来加以表现的。
如在《小雅·都人士》中就曾写道:“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都人士,充耳琇实”“彼都人士,垂带而厉”,这是一首借古讽今之作,用昔日都人士衣着的风度翩翩,表现了都人士君子的美好形象,借以哀叹今日着曾经美好的一起都荡然无存,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毛诗序》言:“周人刺衣服无常也。
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
伤今不复见古人也。
”一、《诗经》中服章的特征社会生活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指人类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
狭义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衣服的颜色有哪些讲究?
中国古代服饰⽂化:⾐服的颜⾊有哪些讲究?殷商时期“其⾊尚⽩”西汉《礼记·曲礼》始有“冠⾐不纯素”之记载先秦时期,⽩⾐是⼀种相当⾼雅漂亮的服装,⼴为⼥孩⼦喜爱。
《诗经·郑风》中有⼀篇《出其东门》,称“缟⾐綦⼱,聊乐我员”,诗中的“缟⾐”即素⽩⾊的⾐服。
由诗可见,当时男⼦把⾝着缟⾐、头戴綦⼱的“时髦”⼥孩当成⾃⼰⼼中的最爱。
⽩颜⾊的⾐服在早期本是⼀种吉服,在严肃、庄重的场合才穿着。
《史记·荆轲传》中记载,得知荆轲要去刺杀秦王,太⼦丹和他的朋友都穿成⼀⾝⽩,来到易⽔边上为荆轲送⾏,此即所谓“太⼦及宾客知其事者,皆⽩⾐冠以送之。
”在上古殷商时,⽩⾊还曾为贵族所喜爱,《吕⽒春秋》即称,商汤之“其⾊尚⽩”。
那么“缟⾐”何时被看成了凶服?据考始于汉代。
西汉戴圣所编的儒家经典《礼记》⾥有这⽅⾯的讲究,其中的《曲礼》篇记载:“为⼈⼦者,⽗母存,冠⾐不纯素。
”意思是,如果⽗母活着,⼦⼥便不能穿⽩⾐戴⽩帽。
不过,对于⽩⾊不吉的说法古代不少名⼈不以为然,曹操就是其中之⼀。
曹操⽣前曾亲⾃发动过⼀场“颜⾊⾰命”,向⽩⾊服饰不吉旧俗发起挑战。
当时兵荒马乱,正是饥荒年,物资严重紧缺,曹操“裁缣帛为⽩帢,以易旧服”。
⽩帢,是⼀种以缣帛为底料、不加染⾊的帽⼦,犹如上古⽪弁。
考虑到民间的禁忌,曹操不仅带头使⽤这种⽩⾊⾸服,甚⾄连参加宴会时都不脱下。
⽩帢旋即流⾏开来,成为⼀种时尚,为魏晋⼠⼈所青睐。
但在曹魏亡国后,有⼈开始质疑曹操当年的“颜⾊⾰命”,认为⽩帢是⼀种妖服,本⾝就是⼀种不祥,“名之为帢,毁辱之⾔也”。
《晋书·五⾏志》记载,《搜神记》⼀书的作者⼲宝即认为,曹操“缟素,凶丧之象也。
”到南朝梁时,朝廷⼲脆将这种“⽩帢”规定为丧服,⼠庶男⼦⽇常闲居均不戴之。
“戴绿帽⼦”本⽆妻⼦“红杏出墙”内涵《元典章》规定“娼妓之家家长并亲属男⼦裹青⼱”在古代,⽩⾊⾐装虽然有不祥之说,但并⾮下贱,着绿⾊⾐装才被⼈看不起,特别是男⼈最忌讳“戴绿帽⼦”。
从《诗经》看古代中原地区服饰文化_诗经所反应的中原文化具体是什么
从《诗经》看古代中原地区服饰文化_诗经所反应的中原文化具体是什么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多方位地展现了中原地区文化。
文章仅从服饰文化方面阐释了《诗经》中的中原地区文化元素,对于展示中原地区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发展中原地区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积极意义。
关键词:《诗经》;中原地区;服饰文化《诗经》反映当时风土人情的诗篇,主要集中在“十五国风”中。
这“十五国风”,产生于今天中原地区这片土地上的,有《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陈风》、《桧风》的几乎全部诗篇和《周南》、《召南》、《魏风》、《曹风》的一部分诗篇。
“十五国风”共160首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陈风》、《桧风》就有84首,占国风的一半还多,加上《周南》、《召南》、《魏风》、《曹风》中产生于今天中原地区地区的一部分诗篇,也就更多了。
所以说,《诗经》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多方位地展现了中原地区文化元素。
本文仅从服饰文化方面对其一探究竟。
服饰是人类的特殊创造,《诗经》时代的服饰与远古时代相比,有了很大的革新与创造,这时人们着衣,不仅仅是为了遮体避寒,已经开始了对服饰美的追求。
从产生于属于今天中原地区地区的《诗经》作品来看,当时的服饰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一、上衣下裳之分当然,上衣下裳并非开始于周代,《诗经》时代表现出的上衣下裳的特点是在远古具有宗教色彩的衣着基础上继承和创新而来,特别是突破了上玄下黄的远古形制。
如《邶风·绿衣》云:“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1](P297)这表现出了衣裳颜色上的多样化。
上衣下裳,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这种形式一直流传于今。
二、服饰多姿多彩当衣裳突破遮体避寒及其宗教特点后,当然就会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与深入,在形制上不断发展变化。
从产生于属于今天中原地区的《诗经》作品中看,除了上衣下裳这种基本衣裳形制外,当时服饰的多姿多彩。
《诗经》中的色彩
《诗经》中的色彩《诗经》中的色彩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色彩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它如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是美的构成部分。
《诗经》中色彩众多,如描述红色的词有“赤”、“赪”、“赫”、“赭”、“炜”、“璊”、“朱”、“丹”等,这些色彩因为程度深浅而被区分开来,也有因附着物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名称,同是白色,“素”、“缟”多用于指丝帛服饰,“皦”、“皎”用于描述日月之光,“瑳”、“皙”多指容貌。
色彩分类如此详尽,丰富了古代色彩词汇,也体现了《诗经》时代的人们对色彩关注的认真态度。
一、《诗经》色彩话语揭示出对美的认同和自觉追求作为农业文明古国,自然地理环境为先民们提供了物质生活资料和审美观照对象,当他们向周围伸出触角,去感知,去体验自然环境的同时,不同的自然环境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给予主体心灵新的刺激,从而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可以说,对美的自为自在的追求,自古至今,从不间断。
(1)用色彩渲染人物的容貌仪止自然界的生命才是美的。
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它需要一双美的眼睛去发现它,《诗经》时代的人们,开始意识到了这种美,并运用想象、联想等思维特征,使客体与主体相融合,对美的认识做了很好的把握。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灼灼”:花鲜艳盛开的样子,“华”同“花”。
这是一首新婚祝贺诗,诗人看到春天柔嫩繁盛的桃枝和鲜艳怒放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青貌美。
这种美是炽热的,奔放的,诗人以鲜红夺目的色彩形式的描摹,给人醒目的感觉,印象深刻,姚际恒《诗经通论》中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后世作品中出现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人花互相映衬,人更添一份别样的姿色。
宗白华说:“在美学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中国重形象,西方重理性。
”但《诗经》对物象的选择,不是简单的堆彻和罗列,也不是对这些物象的名称和性能作简单介绍,而是在筛选过程中,运用想象,象征,比喻等思维方式对物象特征进行的一次对照和黏合,是诗人为了情感表达,寄托情思有意识进行的选择。
《诗经》服饰文化管窥
《诗经》服饰文化管窥内容摘要:衣服,是人类御寒和保护身体免受侵害的需要,是人类进步、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
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进程中,服饰也随之逐步发展。
《诗经》时代,作为服饰发展的具备时期,此时的服饰已具备丰富多彩的内容,其文化内涵也就显得无比博大。
我们从《诗经》时代的服饰构成不难看出,服饰折射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光彩。
有些服饰虽然在历史的演进中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我们可以从《诗经》中找到他们留下的历史痕迹,同时对其辐射的文化内涵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关键词:诗经服饰构成文化内涵《诗经》服饰文化管窥衣服,是人类御寒和保护身体免受侵害的需要,是人类进步、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
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进程中,服饰也随之逐步发展。
据《礼记礼运篇》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丝麻,衣其羽皮……后圣人作,治其麻丝,以为布帛。
”随之,服饰就登上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舞台。
《诗经》时代,作为服饰发展的具备时期,此时的服饰已具备丰富多彩的内容,其文化内涵也就显得无比博大。
本文旨在根据《诗经》部分诗句所涉及的服饰,来较为系统地对当时的服饰的构成和文化内涵做一个简要的探讨。
一、关于《诗经》中的“衣”“裳”“服”《诗经》中的“衣”是对上衣的总称,“裳”是对下衣的总称,而“服”则是对“衣”和“裳”的总称。
《邶风绿衣》二章:“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毛传》注:“上曰衣,下曰裳。
”《豳风七月》一章:“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毛传》注:“九月霜降始,妇功成,可以授寒衣矣。
”而有些“衣”特指礼服,如《周南葛覃》三章:“薄污我私,薄澣我衣。
”《郑笺》中说:“衣,谓袆衣以下至禄衣。
”《集传》中也说:“私,艺服也;衣,礼服也。
”还有一种说法是罩衣,或者是外衣。
姚际恒《<诗经>通论》中说:“私,袒服;衣,蒙服,非礼服,礼服不澣也。
”《魏风葛屦》一章:“掺掺女手,可以缝裳。
《诗经》服饰词语考释-2019年文档
《诗经》服饰词语考释《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
比较全面的反映了我国上古时期的社会风貌。
《诗经》不仅仅反映了当时的诗歌艺术成就,它还是一部百科全书。
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为研究当时的物质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其中丰富的服饰词语不仅反映了当时丝织工艺的高超,而且作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服饰词语进行较为穷尽的考释,从中可以揭示上古时期色彩绚丽的服饰世界和完备的服饰制度。
诗经中的服饰词语如下:单音节诃语:私泽袍衣裳裘裼展翟双音节词语:绉?绁袢;绿衣毳衣?衣缟农素衣麻衣衮衣丝农;褰裳狐裘羔裘;象服命服常服;词组:索衣朱?q 素农朱绣锦衣狐裘黻衣绣裳衮衣绣裳绿衣黄裳羔裘豹饰羔裘豹祛羔裘豹褒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齐风?东方未明》)毛传:上日农,下日裳。
郑玄笺:此其相对定称,散则通名日衣。
意思是说衣与裳对称则衣专指上衣。
散言则衣通指上衣和下裳。
诗经中衣字有专指上衣者,亦有通指衣裳者,依据语境而定。
《说文?衣部》:“衣者,依也。
上曰衣,下曰常。
象覆二人之形”。
“常”为“裳”的古字。
许慎对“表”字的字形结构解释有误,衣字当为象形字,像衣服之形,而非“象覆二人之形”。
《释名》:裳,障也,以自障蔽也。
意思是“裳”由其功能“障蔽下体”而得名。
钱玄《三礼名物注》:“古时衣与裳有分者,有连者。
男子之礼服,衣与裳分。
燕居得服衣与裳连者,谓之深衣。
妇人之礼服及燕居之服,衣裳均连。
以示妇女情感专一。
”由此可以推断,上衣下裳制是男子的礼服,衣裳相连的深衣则是男子的常服及女子的礼服和常服。
《说文?中部》“常,下?d也,裳,常或从衣。
?d,今作裙。
古之裙,同今之披肩。
《方言》卷四“曩,陈魏之间谓之帔,自关而东谓之?t。
”《广雅?释器》:“绕领、帔,裙也。
”由此可知。
帔与裳均合几幅布披于身,披在肩部称为帔,也称为曩,披在下体称为裳。
说文训常(裳)为下?d者,谓之?d之在下者。
服装考研题目诗经秦风无衣这首诗运用服饰文化知识谈谈看法
服装考研题目诗经秦风无衣这首诗运用服饰文化知识谈谈看法“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先秦服饰及被鼓动的战斗热忱最近一句来自《诗经》中的句子被频频引用。
新闻报道各个省市驰援抗疫前线的防护物资时,在标题常写及“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伊朗外长拉扎夫在自己的推特引用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并表示“无论何时何地,伊朗始终与中国站在一起”;最近的一批从日本捐赠过来的医疗物资上更以红色字体的汉文标注:“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这句来自三千多年前的古话浅白且铿锵。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来自于《诗经》中的《国风·秦风·无衣》(后简称《无衣》)一篇,全诗如下:“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不同于我们今天引用该诗时赋予它的“同仇敌忾,鼓舞士气”的意义,《无衣》在历史中一直都是《诗经》中争议较大的一篇:主要分为“刺”与“美”两大阵营。
“刺”君主好攻战,还是“美”将士忘生轻死最早的、被认为是阐发《诗经》每一篇作品具体所指的权威《毛诗序》认为:“《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
”注解《诗经》的三家权威——汉代毛亨的《毛诗故训传》(即《毛传》)、汉代郑玄的《毛诗笺》(即《郑笺》)、唐代孔颖达所作的《五经正义》中对于《诗经》文本及前人注疏的注解的部分(即《孔疏》)中都延续了这种“讽谏”说。
如孔颖达例举了《春秋》中秦晋两国的几次征战,认为秦康公好攻战,故而百姓作诗“刺”其穷兵黩武。
关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理解,《毛传》认为:“上与百姓同欲,则百姓乐致其死。
”郑《笺》申说:“此责康公之言也。
君岂尝曰「女无衣,我与女同袍」乎?言不与民同欲。
”“及于王法于是兴师之时,则曰:修治我之戈矛,与子百姓同往伐此怨耦之仇敌。
不与百姓同欲,而唯同怨,故刺之。
”将“岂曰”理解为是反问句,是百姓责问康公何曾说过这样与百姓同心同德的话?只是到了征战的时候才说这样的花言巧语。
知识、象征与道德--《诗经》中皮毛制衣的文化意蕴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8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oc Sci) Aug.,2018 收稿日期:2018-05-17 作者简介:熊焱(1993 ),女,在读硕士㊂主要从事先秦文学研究㊂知识㊁象征与道德‘诗经“中皮毛制衣的文化意蕴熊 焱(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摘 要:在‘诗经“中,皮毛制衣于使用过程中形成的阶级差序格局,使其成为一种知识性礼仪规范㊂由这种等级性抽象出 权力”之象征意义,隐含了社会管理和地缘维系作用,暗示着秩序的构建㊂在皮毛制衣的象征义为人们认同过程中,对德行之追溯形成了 服德相称”的价值观念,这既是古人价值理想之折射,又是德权关系的重要表征,使皮毛制衣带有了浓郁的伦理价值意味㊂关键词:‘诗经“;皮毛制衣;礼仪规范;伦常建构;服德相称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18)08-0044-04Knowledge ,Symbolism and Moral Poetics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the Fur Garment in the Book of SongsXIONG Yan(College od Arts,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331,China) Abstract :In The Book of Songs,the class difference sequence pattern formed during the use of fur garment makes it a norm of in⁃tellectual etiquette.The symbolic meaning of "power"abstracted from this hierarchical level implies the role of social management and geopolitical maintenance,implying the construction of order.In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people's identity in fur garment,the value concept of "virtue corresponds to garment"is formed by tracing the virtue.This is not only the reflection of the value ideal of the ancients,it is also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rtue and power,which makes fur garment have a strong ethical value. Key words :poetry;fur garment;etiquette rules;general construction;clothing corresponding to his /her virtue 服饰既是人类用以遮羞御寒之工具,又演化为一种符号,凝聚着社会风气㊁审美乃至思想㊂其内在多样性与差异性,映射出时代风貌及特色㊂‘诗经“时代,是穷人 无衣无褐”无以卒岁㊁平民 为絺为绤”服之无斁㊁贵族 羔裘豹饰”委蛇委蛇并存的时代,在此种差序格局中,处于金字塔顶端的贵族,将动物皮毛制衣作为特有服饰,显示出礼乐文明下,皮毛制衣丰富的审美功能和深厚的社会文化意蕴㊂一㊁知识与经验: 象服是宜”之礼仪规范‘诗经“中皮毛制衣的使用常态,构成一种为社会认同的知识,可从三个维度分析㊂从其成衣制式看,可分为裘(衣裳)㊁韍(蔽膝)㊁弁(帽子)㊁三类㊂从其运用场合来看,皮毛制衣被用于朝见㊁燕礼㊁巡礼㊁战礼等场合㊂从主体身份看,皮毛制衣多由君王㊁诸侯㊁士大夫及贵族官吏穿着㊂裘多用于朝见㊁巡礼㊁燕礼等场合㊂主体身份之差异使其皮毛质料亦有不同㊂狐裘多为君王㊁诸侯之服㊂‘桧风㊃羔裘“云: 狐裘以朝”,[1]‘秦风㊃终南“云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㊂颜如渥丹,其君也哉㊂”描写一位礼服盛装,容颜盛美的诸侯受天子之命而来㊂‘毛传“云: 狐裘,朝廷之服㊂”[1]426羔裘多为诸侯㊁士大夫之裘㊂‘召南㊃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㊂退食自公,委蛇委蛇㊂”描写了身着羔裘的大夫从公家饭毕后,走路摇摆,悠闲自得的样子㊂‘毛传“曰: 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㊂”[3]以羔裘作为大夫之裘正合 礼”㊂诸侯亦可衣羔裘,‘桧风㊃羔裘“云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㊂岂不尔思,劳心忉忉㊂”[1]387 羔裘逍遥”描写桧国国君穿上羔裘参加宴会时,随意游荡的样子,可见,诸侯在隆重场合仍以狐裘为其正式礼服,而将羔裘作为其常服,服之以出入非正式的场所㊂此外,毳衣亦成为士大夫之服㊂‘王风㊃大车“曰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㊂”‘毛传“释 毳衣,大夫之服㊂天子大夫四命 服毳冕以决讼㊂”[]268马瑞辰引‘说文“释 毳,兽细毛也㊂”毳衣为兽毛编织而成,上面绣有多色花纹,并认为毳衣如戎人那样织毛为衣,为大夫巡行邦国之服㊂[2]韍多用于战礼㊂‘小雅㊃采芑“云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㊂”[3]朱芾,通韍 蔽膝,约似今之围裙,但较窄,用皮制成㊂诗言宣王时,方叔南征蛮荆前穿上王赐礼服,其中就包括皮制的蔽膝㊂‘瞻彼洛矣“亦曰 韎韐有奭,以作六师㊂”韎,仅染一次而成的赤黄色的兽皮;韐,蔽膝㊂这是天子有兵事时所穿着的礼服㊂[3]677事实上这种服饰并不起保护的作用,而是作为一种礼仪象征㊂在‘瞻彼洛矣“中,天子这穿上皮制且带有花纹的礼服,英武有力的形象被烘托出来,由此奋起六军㊂皮弁用于战礼㊁朝见㊁燕礼等场合㊂据孙机考证,在古人冠饰发展历史中 帽的创制比冠㊁冕更早”㊂[4]到了周后弁帽才渐渐为冠㊁冕所代替㊂‘小雅㊃六月“云 四牡骙骙,载是常服㊂”郑玄‘笺“注 戎车之常服,韋弁服也㊂[1]440”孔颖达考定将帅的上衣和帽子都以浅赤色兽皮制成㊂‘卫风㊃淇奥“言 有斐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㊂”据‘仪礼㊃士冠礼“郑注: 皮弁者,以白鹿皮为冠,象上古也㊂”[5]‘毛序“认为,诗旨为 美武公之德也”,并言 ‘玉藻“云 天子皮弁,以日视朝’,是也㊂在朝君臣同服 诸侯亦皮弁以视朝 故为在王朝之服㊂”[1]218可见,在朝见时,君王与诸侯贵族皆戴有皮弁㊂‘小雅㊃頍弁“则写到燕礼上以弁帽比兴赞美周王的显赫地位㊂ 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殽既嘉㊂”[3]686以上三个维度显示出‘诗经“中皮毛制衣具有对象贵族化㊁阶级等差性及场合适用性特点㊂‘鄘风㊃君子偕老“言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㊂”宜者,称也㊂[6]毛‘传“言 象服,尊者所以为饰”‘笺“赞 今夫人 象服褕翟阙翟得其宜㊂”[1]183象服是宜,这种服饰必与身份相称,且与场合相宜之规范,基于长期的经验积累而形成知识性认知,并被固化成 礼”之规范㊂‘诗“‘礼“互见,‘礼记㊃玉藻“载之详明:君主狐白逑,锦衣以裼之㊂君之右虎逑,厥左狼裘㊂士不衣狐白㊂君子狐青裘,豹褎,玄绡衣以裼之,麛裘,青豻褎,绞衣以裼之;羔裘,豹饰,缁衣以裼之;狐裘,黄衣以袭之㊂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㊂犬㊁羊之裘不裼㊂[7]各等级贵族之裘在礼仪上有详细规定㊂国君㊁诸侯和士所服之皮毛皆有相应的质料规定,裼衣的色彩也必须与身份相称,连细微的衣袖装饰用何种皮毛都有统一标准㊂皮毛制衣所确定之礼仪,无论从主体身份㊁穿着场合之规定,还是皮毛质料㊁色彩㊁装饰之区分,皆为追求一种上下有别㊁等级有次第的差序格局㊂ 礼”基于对传统化经验与规范性知识之延续,通过某些仪式行为和常规要求达成一套抽象化 象征”,以此进入古代人们之思想世界,为伦常及政治秩序奠定思想基础㊂二㊁象征与秩序: 垂衣裳而治”之伦常建构皮毛制衣贵族化,贵族内部等差化,使天子㊁诸侯㊁大夫㊁庶民之服饰产生差异,实际是一种等级差别的 象征”㊂人类学家维克多㊃特纳指出 在象征语义里有词源学和智慧的联合结晶,使一个理念得到了具体的物化㊂”[8]反过来说,处于象征语义中的事物,可被赋予某些抽象化的理念㊂理念不同于事物本身,但在中国古代人思想世界中,象征意义往往取代事实㊂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被视为有染指中原之意图,皆因鼎之权力象征意义深入人心㊂这种象征被人们确认的心理过程,即是确认事实的天然合理的过程㊂皮毛制衣作为等级差别的 象征”符号,亦暗示了 区别”,隐喻着 权力”,由此暗含了 管理”之目的㊂一旦这些象征意义为人接受和习惯,动物皮毛制衣便起了一种 清理秩序,使世界从(自在中的)无序走向(思想中的)有序的作用㊂[9]”‘易㊃系辞下“载 皇帝㊁尧㊁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乾坤㊂”[10]上衣下裳,昭示着上下尊卑,取乾尊坤卑之义区别贵贱,使社会等差有序,以此整理秩序㊂垂衣裳而能治天下,是其中所象征的尊卑伦常进入人之认同,统治者对天下行 无为之治”则轻而易举㊂在‘诗经“中,皮毛制衣的这种作用从其制作过程展现出来㊂从皮毛原料之纳采,到职官化管理与制作,在这些动态过程中,动物皮毛染上政治伦理色彩,隐含着贵族对臣民之 权”,无形地引导着社会秩序的构建㊂(一)象征:纳采与管理中的权力展示周代形成了一套进献动物皮毛的机制,这种进献隐含着权力㊁认同与义务三者关系㊂‘诗经㊃豳风㊃七月“云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㊂”[3]411言猎人出猎,获取狐狸取皮制为狐裘,以献贵族; 二之日其同,载纘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言自留小兽,而将大兽进献王室㊂‘七月“以劳动人民的视角描绘出其生活之全景,于其中可见,为王室贡献皮毛,并制为成衣是周人在自然人身份之外,作为政治生活中的 氓”而承受的义务㊂另一方面,对贡品接受者贵族诸侯来说,进献体现对封国内动物,人民,乃至整个土地统治力和特权㊂这种思想在宏大视野的国家地缘政治维系上表现得愈发明显㊂‘大雅㊃韩奕“载少数民族国家对宗主国诸侯的进献,言 实墉实壑,实亩实籍㊂献其貔皮,赤豹黄罴㊂”马瑞辰云孔颖达‘正义“云: 而今百蛮追貊献其貔兽之皮及赤豹㊁黄罴之皮,韩侯依旧法而总领之,美韩侯之贤㊂”[1]1238韩侯替少数民族国家追㊁貊筑诚建壕,开垦田地,定收赋税,而追貊之国以动物皮毛进献,与其说是对韩侯之心理认同,毋宁说象征着对其政权之归顺㊂正如马塞尔㊃莫斯所说 这些所谓的自愿的呈现,表面上是自由的和无偿的,但实际上却是强制的和重利的㊂”[11]这种强制性使动物皮毛及其制衣成为权力之物化形式,‘诗经“中的两种皮毛进献 王畿及诸侯国内的人民进贡和附庸少数民族国朝见进献,逐渐成为一种权力展示之象征:前者是天子统治下,人们必须履行的社会义务,因此带有王权对社会的管理意义;后者则是在地缘性因素影响下,宗主国对附庸国政治威慑和权力管控的表现方式㊂当皮毛经过纳采,进入王室之后,这种特点便愈加明显㊂进献的动物及其皮毛被交给专设职官进行处理并加工成各类皮毛制品,根据使用场合和贵族身份分发下去㊂‘周礼㊃司裘“载:司裘掌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㊂中秋,献良裘,王乃行54 第8期知识㊁象征与道德 ‘诗经“中皮毛制衣的文化意蕴羽物㊂季秋,献功裘,以待颁赐㊂王大射,则共虎侯㊁熊侯㊁豹侯,设其鹄㊂诸侯则共熊侯㊁豹侯㊂聊大夫则共麋侯㊂皆设其鹄㊂大丧,廞裘,饰皮车㊂凡邦之皮事,掌之㊂岁终,则会,唯王之裘与其皮事不会㊂‘周礼㊃掌皮“载:掌皮掌秋敛皮,冬敛革,春献之,遂以式法颁皮革于百工㊂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岁终,则会其财赍㊂[12]492周代专设司裘掌皮之职官,对国家皮毛进行支配,其职责是皮毛的采纳进献,分工管理,加工制作,分配统计等等㊂其中,王之裘与其皮事不纳入职官统计汇总范围之内,则展现出王在使用皮毛制衣上的绝对特权㊂而动物皮毛的进献纳采和职官管理,象征着国家机器对社会秩序的管理及权力把控㊂(二)秩序:社会管理及地缘维系作用无论是‘豳风㊃七月“中人民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的义务性进献,抑或‘大雅㊃韩奕“中附庸国 献其貔皮,赤豹黄罴”政治性进贡,皆象征着下对上的服从㊂这种顺从表示统治与服从关系的有序和顺遂㊂[13]319在诸侯国内,空间地域的有限性决定了权利管控的有效性,而放眼全局,对于政治文化中心的王室而言,如何在广阔的空间地域中实现强有力的权利把控,成为其地缘政治的核心问题㊂具有权力象征意味的贡品正为此提供思路㊂首先,统治者基于地域渐远而王权渐衰的认识规律,对国家地域进行分区㊂‘尚书㊃禹贡“中 五服”制度为中央王权的统辖管理提供界定依据㊂ 五服”制度以王都为中心,每五百里为一层级,对整个华夏大地从地域上进行同心圆式的划分,共分五个 服区”,从内到分别以为 天子服治田”的甸服㊁ 斥侯而服事”的侯服㊁ 安服王者政教”的绥服㊁ 要束以文教”的要服和因蛮地故俗而治之的荒服㊂其次,在划分好的封地和服区内,君王派遣诸侯和服官进行管理,相应服区的民众需向长官进贡㊂‘尚书“云: 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㊂”[14]指出地域区分与进贡间的关系,贡品如同桥梁,打破地域界限,将殊方异域与中央王权连结起来㊂动物与土地具有天然联系,将动物置于进贡这一情景下,动物甚至可作为地域和土地的代表㊂因而国家视野下的动物及其皮毛的人为转移,也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权力移交㊂诸侯国内或京畿地区的进献是对内秩序的整理,而于附庸国而言,动物及其皮毛所具有的土地领属和权利象征,使它在跨地域的迁徙中具有了权利交付的涵义,也有了表示臣服的思想内核㊂正如胡司德所说: 进贡给中央君王的域外品种,像是给君王的统治权力盖了印章,因为这些贡品就是君王的势力不受地理界限局限的例证,证明他的势力已经伸展到眼前这片中心地域以外的人民和东西㊂域外特产的珍禽异兽㊁四面八方的奇珍异宝,君王只要接受下来,就是在宣示对这些礼品的产地拥有统治权㊂”[15]对政治伦常之建构和对秩序之清理,这就是孔颖达认为韩侯 依旧法而总领之”而为贤,又说他是 王命得人”的原因㊂作为贡礼的皮毛,带着诸侯外邦的臣服之心,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王室,成为中央和诸侯㊁外邦附属政治关系的血脉纽带㊂这种朝宗于海式的进献,象征的是王权的集中,是对秩序的确立㊂当君主穿上管辖区域内人民及异域进贡的皮毛制衣,不仅展示出其等级权威,更隐含贵族对本国秩序和地缘政治的成功管理,体现出对异邦征服的自豪感㊂于此,皮毛制衣象征的权利把控,暗含的秩序规范功能,得以完全展示㊂三㊁道德与理想: 服德相称”的价值取向在皮毛制衣由 礼”之规范性知识,抽象出等级性 象征”,继而引申出 权力”之隐喻与 秩序”之建构的逻辑层次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即人之心理认同过程㊂统治者之所以能够运用 象征”达成对社会㊁人间秩序之传递㊁暗示与规范,基于这种权力象征须符合 天保定尔”的天道,又符合 民莫不谷”之理性及人性㊂葛兆光认为在对天道与人之理性的探讨中,人们逐渐偏向尊重 人”的理智,使秩序获得理性的认同,且 人们常在追问中追溯到了 德”㊂这时,人们开始强调,一旦人的品德与行为违背了这种理智与价值,天就不会使他拥有秩序的权力㊂”[9]85道德成为人们衡量贵族是否称职,进而判断其构建的秩序是否合理的尺度㊂皮毛制衣作为贵族身份及权力之象征,与道德联系起来,形成了 服德相称”的评价机制及价值理想㊂衣着皮毛的贵族若德行优良,人们便对其采取赞扬和热烈讴歌的态度㊂‘郑风㊃羔裘“云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㊂彼其之子,舍命不渝㊂”‘正义“曰: 言古之君子,在朝廷之上身服羔皮为裘,其色润泽,如濡湿之㊂然身服此服,德能称之,其性行均直,且有人君之度也㊂彼服羔裘之是子,其自处性命,躬行圣道,至死不变㊂”[1]291君王的一举一动,受到臣民的高度关注,德行既正,则能配得上所穿毛裘,且二者相得益彰,成为内外兼修的翩翩君子形象㊂而衣着皮毛的贵族一旦德行有亏,其皮毛制衣所含 礼”之规范与权力象征便会遭受质疑,由此受到人们的讥刺㊂如‘曹风㊃侯人“言 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彼其之子,不称其服”言其德行配不上华丽的衣饰,直发议论,一针见血地对贵族进行贬损㊂‘唐风㊃羔裘“言 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㊂”着羔裘的大夫态度傲慢,心怀恶意不可亲近㊂羔裘之盛,与其德行之亏构成了强烈对比,讥刺意味浸透纸背㊂‘邶风㊃旄丘“写流亡到卫国的人盼望贵族救济而不得,抒发内心愤懑而作,写道贵族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㊂”言其所衣狐裘蓬乱破败,以其毛裘外表比喻其不知贵族之礼,更不重德行㊂此外,‘桧风㊃羔裘“言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㊂岂不尔思,劳心忉忉㊂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㊂羔裘如膏,日出有曜㊂岂不尔思,中心是悼㊂”‘毛传“释为 大夫以道去其君也㊂国小而迫,君不用道,好洁其衣服,逍遥游燕,而不能自强与政治㊂”[1]459认为国君爱惜衣物,穿着象征身份的狐裘和羔裘游冶逍遥㊂那润泽如膏沐的狐裘在阳光下愈发流光溢彩,华丽出众,代表国君的治国之心愈发单薄㊂作者为君德之败坏,秩序之异常而中心悼伤㊂服德相称”之意涵体现出古人对道德理想的诉求,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重要表现之一㊂‘礼记㊃表记“云: 君子服其服,则文之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则文之以君子之辞;遂其辞,则实之以君子之徳㊂”[7]1306服饰㊁言辞与道德是 文”64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与 实”,即互为表里的关系㊂宋人李樗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阐发: 苟为徒服其服,而无徳与衣,猿狙以周公之服者,何以异?夫人所以服者,以其有徳而已㊂岂直以衣服为观美耶?”[16]言明道德是区分人与禽兽之特质,亦强调了服㊁德之间紧密的联系,服饰超出一般的实用功能和 观美”目的,而成为道德的载体,正如黄櫄所言: 德必称其服,盖服必与徳称,而后可以无愧,不然则 彼其之子,不称其服’,所谓 以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㊂”[16]卷六300贵族的道德水平必须与服饰的等级相匹配,否则便会招致 不称其服”和 小人夺君子之器”之讥刺㊂服德相称”不仅使对贵族个人之价值评判和审美理想,更是一种政治哲学㊂ 德 与权力之行使㊁国家秩序之建立息息相关㊂‘国语“载:王曰: 利何如而内,何如而外?”对曰: 尊贵,明贤,庸勋,长老,爱亲,新旧㊂然则民莫不审固其心力以役上令㊂”[17]如何使人民心甘情愿地受上令役使?需要君王行德教之政㊂君主若能 尊贵,明贤,庸勋,长老,爱亲,新旧”,则民心团结,众心成城,为王所驱使,君主方能获得权柄,进而得利㊂而一旦君主失德,这种有序性便会被打破,人们首先产生不满和愤懑,于是产生 德不称服”的讥刺,这种舆论价值评判其旨归则在于古人对君主德行之理想化诉求,对政治有序性之呼唤㊂总之,从知识与经验㊁象征与秩序㊁道德与理想三方面挖掘‘诗经“中皮毛制衣的文化意蕴㊂能够揭示皮毛制衣中所蕴含的礼仪规范㊁伦常建构与道德理想㊂1.作为物质现象的皮毛制衣,在使用过程中贵族化,具有了等级性,并被固化成礼之规范,作为一种知识性认知为贵族沿袭,被人们接受㊂2.在这种区分尊卑的等级差序格局中,皮毛制衣被赋予了贵族 权力”的象征意义㊂从其纳采㊁管理与制作中,展示出贵族权力的作用,暗含了社会管理和地缘维系的作用,体现皮毛制衣在象征语义下的秩序建构意味㊂3.从皮毛制衣 象征”意义到价值理想,是道德理性在人们心中确立的过程㊂ 服德相称”是人们对贵族人格的理想诉求,也是对政治有序性的呼唤㊂ 参考文献: [1]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60.[2]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89.[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 ].北京:中华书局,2015:84.[4]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440.[5]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5.[6]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 ].北京:中华书局,1987:224.[7]孙希旦.礼记集解[M ].北京:中华书局,1989:804.[8]维克多㊃特纳.仪式与过程 结构与反结构[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2.[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87.[10]黄寿祺.周易译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02.[11]马塞尔㊃莫斯.礼物 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12]孙诒让.周礼正义[M ].北京:中华书局,1987:492.[13]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519.[14]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89.[15]胡司德.中国古代的动物与灵异[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153.[16]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通志堂经解本[M ].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卷六300.[17]左丘明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整理.国语[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0.(责任编辑 吴明东)74 第8期知识㊁象征与道德 ‘诗经“中皮毛制衣的文化意蕴。
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古诗词中的服饰文化
等。 “ 象服 ” 是镶 嵌 着珠 宝 , 有着 繁复 花纹 的衣 服, 非常华 丽。 “ 展” 专指一种礼服 。想象一下那 些贵妇身着 秀美的华服 , 摇 曳生姿 , 果然是锦 绣
满 堂 。但普 通 人平时 是不允许这 样 穿戴 的 , 只 有在婚嫁的时候 才可盛装 。
_ I
i
一 一
“ 七 月流火 , 九 月授衣 。 ” “ 无衣无褐 ( h 6 ) , 何
以卒 岁。 ” 在 我 国第 一部诗歌 总集《 诗经》 中, 记 录着普 通人 的真实生活和情感 , 那么 , 自然也少
不了浓墨重彩地描述人们 的衣食住行 。到 了阴 历 九月 , 人们就要 开始缝 制冬衣了 。 “ 衣” 当时是 专门指 上衣 的 , 和指 代下衣 的“ 裳” 相对 应 。那
但 上下缝 合连在一起 , 包住身子 , 长可 曳地 。到了汉朝 , 女子 衣裙 的样 式就更 多了。 “ 长裾 ( j i f ) 连理带 , 广袖合欢
襦( 而) 。 ” “ 缃( x i a n g ) 绮为下裙 , 紫绮为上襦 。 ” 你看 , 汉 乐 府 诗中描 写 的这些女子 , 是 多么美丽啊 。襦 裙 , 上为襦 ,
I 1 .
在 西周 、 春秋 时期 , 人们 已经会 用自然界的植物 、 矿
物 为布料 染色 。贵族 的衣 着颜色 以黄 、 红、 黑 为主 , 以红 色
为贵 。百姓则 以蓝 、 绿、 白为主 。衣服逐渐从遮体挡 寒的功
用性发 展 出了区分身份地 位 的象征性 。比如 , 官员们 的衣
囊
下 为裙 , 一 般 襦 是很 短 的 , 只 到腰 间 , 裙很长 , 下垂 到
、
’
地 。用来做襦裙 的是 “ 绮” , 就 是丝 绸 。美丽 的少女 身穿 淡 黄色有花纹 的长裙和紫 色的轻 衫 , 步履轻盈地在桑林 间采桑 , 真 是一幅动 人 的图画 , 难 怪行人 的 回头 率百 分
《诗经》中的服饰文化
《诗经》中的服饰文化服饰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外,随着人类思想与审美的发展,还代表了一定时期的民俗、礼教和文化。
服饰作为文明的重要内容,在《诗经》中担任了重要角色:《诗经》305篇中有65篇涉及服饰描写。
服饰犹如白瓷釉上的浓重墨彩,成为《诗经》中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面貌的画龙点睛之笔。
以下从三方面浅谈《诗经》中的服饰文化。
一、《诗经》服饰与阶级礼教《白虎通义》云:“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为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
”可见服饰有三大功能:一是用来蔽形遮羞;二是用来勉励为善;三是用来区分身份地位与所处的场合。
在古代,政府对天下百姓都有规定的服色,从祭服、朝服、公服至常服,都有详细规定。
穿制服的人,多属上层阶级。
时代不断变迁,中国文化中不断加入外来文化,流行服色也会反过来影响制服服色。
古代的服装,依穿着场合,原则是地位愈高的人,穿着的种类愈多,可以用的颜色也愈多。
1.《诗经》服饰区分身份地位《诗经》中描写人物的一大方式是服饰描写。
从服装的颜色、材料、样式,我们可以分辨出主人公的身份与其所处社会的阶层或阶级。
在春秋时期,服饰的制作已出现多种多样的材料。
“葛”、“麻”、“蚕丝”、“皮毛”等都为主要的服装材料。
在这之中,不同的服装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阶级层面:平民百姓的服饰材料多使用“葛”“麻”,而王公贵族则多穿由蚕丝、皮毛做成的衣服。
《豳风·七月》中的“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说明了劳动人民使用麻、葛做出为自己穿的衣服,而柔软的蚕丝是用来为贵族公子们做衣服的,平民百姓很少机会能够穿上由名贵的蚕丝所做的衣服;“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这句诗写道:劳动人民十一月上山猎貉,猎取狐狸的皮毛,送给王公贵族做皮袄。
这里面也显示了像狐裘这样的材料都只是身份显赫的贵族才有资格穿着,普通的平民百姓只能穿着粗劣的葛、麻等材料所做的衣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中的服饰文化摘要:我国服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要了解我国服饰文化的发展进程,对夏商周时期的服装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而《诗经》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平台。
从《诗经》中可以看出,在春秋时期,我国中原地区的服装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平。
本文通过服装原料、服装种类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几方面对西周、春秋时期的服饰文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服装;春秋;诗经一、服装原料古代的服装可利用的原材料有限,人们多数利用的是自然生长的植物或动物皮毛,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从只知道单纯的利用野生动植物到学会自己种植、养殖,大大增S加了服装原料的数量。
(一)葛的应用在《诗经》中“葛”出现次数频繁,有四篇以此为题。
这说明葛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是当时劳动人民的主要衣料来源之一。
如,《诗经.王风.采葛》说:“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就证明了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诗经.国风.葛覃》)。
这说明了葛生长的状态和地点,它是一种蔓生植物,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葛用煮法可抽出纤维用作织布原料。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诗经.国风.葛覃》),这说明当时葛衣也分几种,有“絺、綌”只分,絺为细葛布,綌为粗葛布。
另外,还有比絺还细的葛布,称为绉。
“蒙彼绉絺,是紲袢也。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这句诗就说明了绉的存在。
(二)麻的应用除葛以外,苎麻也是当时可利用的重要的服装原料。
《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纻……”这是说古人利用“沤”的办法使麻纤维脱胶用以织布。
在《诗经》中“麻”字出现多次,如“丘中有麻”(《诗经.王风.丘中有麻》)。
“不绩其麻,市也婆娑”(《诗经.陈风.东门之枌》)等等。
说明在西周时期,我国麻的种植已经相当的普遍了,当时的劳动人民用它来做衣服、鞋子。
(三)蚕丝的应用就在葛布和麻布盛行之时,另一种更珍贵、更美丽的衣料出现了。
这就是我国一直应用至今的独特的布料——丝绸。
从《诗经》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劳动人民已懂得自己栽培桑树,饲养家蚕。
当然这也是经过了一个由利用野生蚕丝到自觉的家养蚕丝的发展过程。
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半个丝茧,经鉴定为野生蚕茧,而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所发现的丝和丝织品,经鉴定原料是家蚕丝[1]。
这表明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懂得利用野生蚕丝,并在这一时期,已开始进行家蚕的饲养。
到了春秋时期,我国的蚕桑养殖已相当普遍和繁荣了。
《诗经.豳风.七月》中有“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的诗句,这说明蚕桑养殖已纳入到正常的农事安排中,是重要的农事活动,并且人们已懂得合理安排农时,对种桑、养蚕进行了适当的经营管理。
养蚕、种桑活动在当时已发展的较为蓬勃。
虽然此时丝绸已经出现,并且它更为美丽、轻盈,但劳动人民是穿不起的,而且由于身份地位的限制,平民百姓也是不能穿的。
“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扬,为公子裳”(《诗经.豳风.七月》)。
这是说劳动人民绩麻织布为自己做衣服。
而丝织衣服,染出漂亮的颜色,是为公子制衣的,劳动人民是没机会穿的。
(四)皮毛的应用除了葛、麻、丝绸外,冬天的服装还有动物的皮毛,尤其以羊羔皮、狐狸皮做原料的居多。
如,《诗经.郑风.羔裘》中有“一、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二、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三、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诗经.唐风.羔裘》说:“一、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
……二、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
……”这两首诗都说明了以羊羔皮做衣服在当时是比较盛行的。
另外,以狐狸皮做原料的衣服也是当时贵族冬天穿着的主要服装,其中又以白狐皮更为珍贵。
《诗经.小雅.都人士》中有诗句“彼都人士,狐裘黄黄。
”《诗经.豳风.七月》中说:“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这两首诗不但反映出当时穿着狐裘的普遍性,而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贵族才有资格穿着。
“献其貔皮,赤豹黄罴”(《诗经.大雅.韩奕》)。
这表明白狐皮是狐裘中的珍贵品种,可用作进贡的贡品。
但无论是羊羔皮,还是狐裘都只是富贵及身份显赫的人所穿着的,而贫苦老百姓只能穿着麻布衣服过冬。
二、服装种类最初,衣服的出现只是为了起到保暖、蔽体等基本生理需要的作用,因此缝制的相当简陋。
到了商、周时代,由于社会的进步,社会制度的形成,使得服装种类开始增多,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
这时,“服装”的意义才真正显露出来。
从《诗经》中可以看出我国在春秋时期服装的样式繁多,人们在不同的环境、场合会穿着不同的服装,但基本类型为“衣”和“裳”——上衣、下裳,而当时男女皆穿“裳”即裙。
(一)日常服装春秋时期,劳动人民最为普通的服装就是葛衣、麻衣。
而冬天的御寒服装,平民百姓一般穿袍或褐。
袍,冬天穿在外面的棉衣。
《诗经.唐风.无衣》中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诗句。
褐,质料粗陋的毛布制的棉衣。
如,“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经.豳风.七月》)。
贵族平时的服装很华丽多样。
有裘、象服、展、紲袢、翟、贝锦等等。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中说:“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
蒙彼绉絺,是紲袢也。
”这首诗是形容诸侯夫人的华丽装束,其中象服、展、紲袢都是服装种类。
象服是镶着珠宝,刺绣花纹的衣服,穿在外面,非常华丽。
紲袢是一种薄薄的贴身内衣。
展,用绉纱做成的一种礼服。
这些服装都是贵族的日常服装,平民百姓平常是没机会穿的,只有在婚嫁之时可穿。
(二)特殊服装春秋时期,人们在特殊场合对服装有特别的要求,特别身份的人衣服也是有不同规格的。
絅衣就是有特别用途的服装,用麻布做成,是女子在出嫁途中穿在外面用来遮蔽灰尘的衣服。
如,《诗经.郑风.丰》中有诗句“衣锦絅衣,裳锦絅裳”。
贵族们在正式场合为显示身份会穿相应规格的服装。
《诗经.小雅.采菽》中记载“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玄衮指的是绣有黑色龙纹的礼服,黼为有黑白相间花纹的礼服。
这首诗是描述天子赏赐诸侯的情景,说明这种衣服不是日常服装,而是高级官吏或诸侯在正式场合所穿着的。
另外,古代的卿大夫们在去办公的时候也有官服,称为缁衣。
《诗经.郑风.缁衣》说:“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这说明缁衣为特定的朝服,有其特定用途。
三、服装——审美意识的体现服装是伴随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特殊产物,最初服装的作用在于避寒、遮体,最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物质文化的丰富,人们的审美观念逐渐变化,服装成为人们追求美的重要标志。
而早在原始社会时期,考古发现,当时的人们就懂得利用骨针缝制衣服,并用骨头制作项链、手镯等装饰品,用来美化自身。
从这时开始,人们已通过服饰展现了自己的审美意识。
发展至夏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有了其自身的特点,《诗经》中有大量描写男女爱情的诗歌,这表现出当时人们把美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服饰对人的修饰上。
这些诗歌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
如,《诗经.郑风.子衿》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夏商周时期,审美已经与身份等级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由当时的制作工艺、心理特征、地理环境等方面的限制,西周、春秋时期,贵族着衣以宽松、华丽为美;劳动人民以短小、贴身为美。
并且,质地、颜色的划分更为明确。
从这一时期开始,服装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
四、服装——身份地位的象征我国的古代文明发展到这个时期,已产生了较牢固的政治体制,国家机构的建立使得社会秩序开始条理化,并具备了严格的规章制度。
同时,礼仪的形成也使得服装的等级越加严明起来,尊卑贵贱,各有分别。
这时期的服装以质地和颜色来区分人们的身分地位。
(一)服装质地区分地位在前文已提及,葛和麻是平民百姓的主要衣料来源,在夏天穿粗葛衣和麻衣。
而贵族则穿着细葛布(如,絺、展)或丝织品做成的衣服。
到冬天,贫苦百姓必须靠穿袍或褐(麻葛所织而成)过冬。
而王公贵族则有裘皮制成的衣服取暖。
另外,衣服上所绣花纹也有固定的划分。
《诗经.豳风.九罭》中有“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的句子,衮是只有天子诸侯才能穿的服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制度一直传承下来,影响了我国整个封建时期,后世的绘龙图案只能用作皇帝的龙袍,更体现其身份的与众不同。
另外,黼、祓也是诸侯服装的标志。
《诗经.小雅.采芑》中有“服其命服”之说,这就说明在当时,只有得到爵位,或有天子赏赐,才能穿与之地位相匹配的服装,这是服装代表人身份地位的最好证明。
(二)服装颜色区分身份地位在西周、春秋时期,人们已懂得利用自然界的一些植物、矿物为服装染色,颜色以黄、红为主,也有蓝、绿、白、黑等色。
贵族以着黄、红、黑为主,尤其崇尚红色。
如,“服其命服,朱芾斯皇”(《诗经.小雅.采芑》)。
这说明王公贵族以红色为贵,以此彰显他们的尊贵地位。
而平民百姓的衣着则以蓝、绿、白色为主。
如,《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中说:“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这描述的是当时妇女上着白衣,下系绿巾的普通装扮。
我国服饰文化历史悠久,要了解我们服装的发展历程必须对夏商周时期的服装文化有深入的研究。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详实的反映了当时人们服装的种类、样式。
对它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我国西周、春秋时期的服装文化有较真实的了解,这对我们探究我国服装的起源、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1]吴存浩.中国农业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P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