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从文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沈从文的《边城》

内容摘要:《边城》是沈从文描写歌颂人性美的湘西小说中最优秀的代表作。

书中有爱情的曲折和人事的纠葛,同时也讴歌边城人民朴素正直、善良忠诚的人性美、人情美,展现一种自在自为的人生形式,借以寄托重塑民族性格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人性美、乡土气息、湘西世界、理想化

目录:

一、《边城》中的湘西世界 (3)

1、《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 (3)

2、浓厚的悲剧意识 (3)

3、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作者把一对男女自由恋爱的故事处理成悲剧,以次引起读者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思考。 (3)

二、《边城》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4)

1、美丽的湘西世界,山美水美,这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4)

2沈从文的人性美 (4)

三、《边城》艺术表现上鲜明独特的个性 (5)

1、作者以诗意抒情的笔调营造了情景交融的诗情画意的意境,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5)

2、文中的语言简洁质朴,清新纯真,深沉蕴藉。 (5)

1、作者的创作灵感。 (6)

2、民风民俗的刻画,渗透着理想化的色彩 (6)

正文

一、《边城》中的湘西世界

1、《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

(1)这里人性皆真、善、美。人人勤劳,为他人作奉献。如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实在难却的则买了烟茶再招待乡亲。

船总顺顺虽是富人,但常常体恤穷苦人,老船夫死后,他资助并组织安排料理丧事。商客、妓女等各式人均待人以诚,表现出仁厚、纯朴的土性乡风。加上美丽的自然环境,俨然是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

(2)集中表现“边城”世界人性美的,是发生在这里的一个爱情悲剧,这个故事也同样建立在人性思想的基础之上。船总的两个儿子天

保、傩送同时爱上了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而翠翠却是心属傩送。

天保求婚未成,失望之下驾船外出而以外溺水而死。船总在大儿子死后,一时未答应傩送娶翠翠的要求,使傩送与其父发生争吵而远走他乡。这种种的“不巧”,使翠翠与傩送的爱情终成“善”的悲剧。天保与傩送,对翠翠展开自由竞争,未伤同胞之情。作者所表现的似乎是一个“谁也没有错”的悲剧。

2、浓厚的悲剧意识

以翠翠为中心人物的恋爱悲剧,其实并非完全是“谁也没有错”的悲剧。苗、汉两个民族婚俗的对立与矛盾,是悲剧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苗族的婚俗,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成婚。傩送以“马路”求婚,是苗族的习俗。他相信唱山歌能使翠翠心领神会。所谓“车路”,是汉族的婚俗观念。这种观念在作品中通过天保及其父得以表现。两种婚俗观念冲突的结果,使热恋中的翠翠与傩送生生分离。

3、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作者把一对男女自由恋爱的故事处理成悲剧,以次引起读者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思考。

茶峒地区历史上过着原始、自由自在的牧歌生活。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实行黑暗的统治。非人性、非人道的现实生活,为满目疮痍的现实

所感发,呼唤着自由、美好的、“牧歌”式社会的回归,并以次对当时

湘西封建宗法社会进行批判。这种建立在人性、人道主义思想上的批判,

是独特的、理想主义的,也是苍白无力的。

二、《边城》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1、美丽的湘西世界,山美水美,这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边城茶垌的风土人情,儿时的回忆是他作品主题展现的源泉,倾诉着他的全部情思。对湘西故土的思念,在潜意识里催动着他的创作激情,也使他从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正如他所说:“我只想把我生命里所走过的痕迹写到纸上。”在他的湘西世界里,沈从文终于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于是他用美学的、历史的观点,远离政治,超越时空,苦心经营他的“湘西世界”,宣泄他的湘西情感。他把时代精神的需要与他对湘西世界的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以艺术家的执着和忠诚来构筑他的理想家园。从而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命的庄严和神圣,愚昧与纯朴,瞬间与永恒所交织的理性与感性相冲突的人生画卷。其中最值得称赞的是对人性美的证明与民族精神文化重造的努力。湘西世界虽然是原始的、贫穷的、封闭的,但又是自由的、浪漫的、独立的。湘西山美、水美、人更美。湘西人敢爱敢恨,清澈透明,纯朴善良,勤劳忠诚。正是沈从文毕生崇拜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心中虔诚供奉的神庙,她完善、自然、淳朴、宁静、自给自足。她是沈从文理想的精神家园,心中永远皈依的圣地。这也正体现了边城的人情美。

2沈从文的人性美

在故事中翠翠的爸爸和妈妈曾有过一段私情,后来因不被当地的风俗所容许就先后自尽了。翠翠从小就和外祖父相依为命生活在一起。翠翠渐渐长大,在一年过端午节看湘西人划龙舟比赛,遇见了当地关水码头船总的次子傩送,在少女纯真的心灵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船总还有个大儿子天保,这兄弟俩同时爱上了翠翠。先表露爱意的是大老天保,他托人来说媒失败后,照当地习俗兄弟俩要到西边山上唱山歌让翠翠从中选择。天保自知不是弟弟的对手,于是失望之余坐船远行,不料葬身于漩流之中,傩送因为父亲不愿把间接弄死长子的故娘娶进家中为媳也负气出走了。这一连串的事情让外祖父感到惊愕,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之夜带着为翠翠的命运担忧,带着人际间的无奈离开人世。孤怜怜只剩下翠翠一个人守着渡船,但她还在思念她的那个心上人。然而“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整部小说是在一种忧伤的氛围中结束的。“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故事中充满五月中的斜风细雨,以及那点六月中夏雨欲来是闷人的热,和闷人的寂寞。”

汪曾祺称:“《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边城》是一个怀旧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

翠翠与傩送这对恋人没有山盟海誓之语,没有离经叛逆之举,没有裙带交易;有的只是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蕴隽永的传统东方美德。作品充分展出了他们的行为高尚,和心灵之美。在这令人神往之地,两个年青人心心相映,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念同时选择了对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实,而在这平实古朴自然之中却显示了“人性”在这块圣地上绽放着永久的魅力。作者正是以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给我们展示了人性美。

三、《边城》艺术表现上鲜明独特的个性

1、作者以诗意抒情的笔调营造了情景交融的诗情画意的意境,充

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沈从文被称为“文体作家”,主要是因为他创造了诗意的抒情小说,或诗化抒情小说体。他实际是把诗的抒情和散文的流畅融进小说之中,注重“造境”和作品的情韵,表现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时重在风俗、重在人情,把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场景的描绘尽量融入简朴的生活情致之中,人和自然合一,或者自然环境成了人性的外化。《边城》的的头三章集中集中笔力描绘湘西山水画和情趣盎然的风俗画。幽幽的远山,清澈的溪水,翠绿的竹篁,高高的白塔,一半着陆一半入水的吊脚楼,闻声即开航的小渡船,茶峒的小姐、店铺和水码头,还有端午节的赛龙舟、捉鸭子比赛以及男女山歌等,小说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及边城人民的淳厚民风相互交融,呈现出未经现代文明浸透的边城整体生活风貌,使边城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同时使读者充分感受到了边地的安静平和、淳朴浑厚的文化氛围。在整整三章的介绍描述后,才在这充满诗情画意、宁静优美的边城中较集中地展开了对爱的生活和美的人生的描写。

2、文中的语言简洁质朴,清新纯真,深沉蕴藉。

沈从文认为他文字的风格,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沈从文的小说跟水有分不开的关系。他说:“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回来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所以他的文笔常常如水一般的自然流畅,明净清澈,迂回百转,平缓荡漾,悠远流长,从而与所表现的故事内容和谐统一,清新、自然、含蓄,处处淌着浓郁的诗情,产生纯和真的美感。例如《边城》描写翠翠的一段文字:“翠翠在风里长养着,被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怒,从不动气……”这段文字,句式参差简峭,绘形传神,古朴清新,极富表现力。正如汪曾祺评价:“《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