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隐身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仪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仪在军事中的应用我们人眼能够感受到的可见光波长为:0.38—0.78微米。
通常我们将比0.78微米长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器测定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称为热图像。
自然界所有温度在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红外线(或称热辐射)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
大气、烟云等吸收可见光和近红外线,但是对3~5微米和8~14微米的红外线却是透明的。
因此,这两个波段被称为红外线的“大气窗口”。
我们利用这两个窗口,可以在完全无光的夜晚,或是在烟云密布的恶劣环境,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前方的情况。
正是由于这个特点,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用在安全防范的夜间监视和森林防火监控系统中。
同一目标的热图像和可见光图像是不同,它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图像,而是目标表面温度分布图像,或者说,红外热图像是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
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设备,我们称为红外热成像仪。
随着光电信息、微电子、网络通信、数字视频、多媒体技术及传感技术的发展,安防监控技术已由传统的模拟走向高度集成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
随着军用的需求的增加,现代高新技术几乎在军队系统中都有应用或即将应用。
现代传感技术中发展迅速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军内系统中也开始得到了应用。
红外热成像我们人眼能够感受到的可见光波长为:0.38—0.78微米。
通常我们将比0.78微米长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器测定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称为热图像。
同一目标的热图像和可见光图像是不同,它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图像,而是目标表面温度分布图像,或者说,红外热图像是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
红外隐身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隐身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摘要:在现代军事中,随着现代军用红外探测和图像处理技术日益发展,其技术的精准性也随着现代军事的发展而更加精确,已成为军事探测和制导武器非常重要的使用手段,从而对军事设施和武器装备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因此红外隐身技术也成为军事战争中提高目标隐身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技术因素。
关键词:隐身技术军事上个世纪,红外隐身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分别为探索时期、技术全面发展时期和应用时期。
80年代开始,红外隐身技术已经在先进国家研制的新型飞机、舰船和坦克装甲车辆等得到了广泛采用。
一、红外隐身技术原理通过降低或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来实现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称之为红外隐身技术。
它是通过更改结构的设计和应用红外物理原理来衰减吸收目标红外辐射的能量,从而实现目标的低可探测性。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可知,物体辐射红外能量不仅取决于物体温度,还取决于物体的比辐射率。
温度相同的物体,引起比辐射率的不同导致探测器上将显示出不同的红外图像。
鉴于一般军事目标的辐射都强于背景,所以采用低比辐射率的涂料可显著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
另一方面,为降低目标表面温度,热红外伪装涂料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还具有较低的太阳能吸收率和一定的隔热能力,以使目标表面温度尽可能接近背景温度,从而降低目标和背景的辐射对比度,减小目标的被探测概率。
二、红外隐身技术在飞机上的应用1.发动机喷管采用碳纤维增强的碳复合材料或陶瓷复合材料,喷口安放在机体上方或喷管向上弯曲,利于弹体遮挡红外挡板,在喷口附近安装排气挡板或红外吸收装置,或使飞机采用大角度倾斜的尾翼等遮挡红外辐射;在尾喷管内部表面喷涂低发射率涂料;采用矢量推力二元喷管、S形二元喷管等降低排气温度冷却速度,从而减少排气红外辐射;在燃料中加入添加剂,以抑制和改变喷焰的红外辐射频带,使之处于导弹响应波段之外。
2.采用散热量小的发动机。
隐身飞机大多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它与涡轮喷气发动机相比,飞机的平均排气温度降低2000C~2500C,从而使飞机的红外隐身性能得到大大改善。
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捕捉红外热辐射目标 第4代“响尾蛇”出世 代 响尾蛇”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ຫໍສະໝຸດ “响尾蛇”导弹是西方国家空、海军用于近程格斗的一种 导弹,是根据响尾蛇捕捉目标的本领研制出来的。自然界 中的响尾蛇视力几乎为零,但它鼻子上的颊窝器官却具有 热定位功能,能感知出0.001摄氏度的温差,且反应时间不 超过0.1秒。即使夜间的爬虫、小兽等处于睡眠状态,响尾 蛇也可根据这些动物身体所发出的热能,迅速地感知它们 的位置并敏捷地前往捕食。科学家就是根据响尾蛇的奇特 功能,研制出了这种空空导弹。 为了争夺空战中的优势,美国从1949年开始研制响尾蛇” 导弹。如今,“响尾蛇”导弹经过不断改进,已成为世界 上产量最多的空空导弹,目前已累计生产20多万枚。同时 该导弹装备机型也最多,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伊 拉克战争等都曾使用过。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机载红外诱饵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烟火炬型红外诱饵弹 ;稠化油料型红外诱饵弹;红外箔条复合弹及热气球等。其中, 烟火炬型红外诱饵弹应用较广。该弹主装药是一个具有高辐射强 度的红外烟火炬。红外烟火剂一般由可燃物、氧化剂、辐射物质 、调速剂、粘合剂等组成。这种弹性能稳定、结构简单、燃烧时 间长、频谱范围较宽,能够适应各种导引头的要求。此次试验就 是研究这种类型的红外诱饵弹光谱辐射特性。采用小型试样进行 地面静态燃烧试验。 喷气式飞机的红外辐射由三部分组成:来自喷气发动机热金 属部件的辐射;来自高温燃气尾焰的辐射;来自飞机空气动力加 热的辐射。对于低超音速飞机来说,最重要的辐射是来自发动机 热金属部件的辐射。 红外诱饵弹要能够逼真地模拟喷气式飞机的红外辐射,必须 满足以下辐射性能的要求:(1)红外诱饵弹的辐射要与载机的红外 辐射相似,并且辐射强度要大于载机数倍。(2)要求有较快的引燃 速度(如0.5秒),以确保红外诱饵弹能及时在导弹导引头视场内出 现。(3)要求有一定的燃烧持续时间(如4秒左右),以确保载机能够 脱离敌导弹导引头视场。
隐形材料在军事中的应用1
隐身材料在军事中的应用作者:指导老师:摘要: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隐形材料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军事和科技中。
根据隐形材料的原理,隐形材料可以大致分为吸波和透波隐形材料。
隐形材料主要用于军事中,隐形飞机主要的原理分三点,形隐,吸波图层,红外隐身。
而隐身材料的发展是伴随着军事探测和制导技术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从起初的可见光隐身材料到现在的激光隐身材料,隐身材料的研究和发展一直在不断进行着。
无论哪种隐身材料,今后的发展趋势都向着质量轻、频带宽、高效率、使用耐久的方向发展。
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往的那种单一隐身材料已经无法躲避复杂的探测手段了,因此多波段兼容的隐身材料也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隐形材料;吸波原理Application of stealth materials in the military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contact material has been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cation and military an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ontact materials, contact material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absorbing and transparent stealth materials. Stealth material is mainly used for military, stealth aircraft main princip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oints, letters, absorbing layer, infrared stealth.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stealth materials is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detection and guidance technology, from the beginning of visible light stealth material to the laser stealth stealth material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aterials for has been ongoing. No matter what kind of stealth material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towards the light quality, wide frequency band, high efficiency, durable use direction. And,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ort of single stealth materials have been unable to escape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complex, therefore multispectral compatible camouflage materials will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futureKey words:stealth material ; Absorbing principle引言:在无线电技术和雷达探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和通信设备已经向着灵敏、密集、高频率和多样化的趋势发展,这不仅仅引发电磁波干扰、电磁污染,更为重要的是导致电磁信息泄漏,军用的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极有可能成为对方侦察的渠道。
红外技术的军事应用
美军双色和多色传感器技术的进展极快,目前已从Si、HgCdTe或QWIP焦平面阵列分离器件的组合过渡到了单片式阵列,其中GaAlAs QWIP焦平面阵列的双色、三色、四色等多色传感器发展尤为突出。
除了雷声、洛克威尔科学中心等机构已研制出的640×512像素的双色阵列和陆军通信电子司令部夜视和电子传感器管理局已在准备评估3mm~5mm波段和8mm~14mm波段的1024×1024元双色传感器阵列外,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正投资一个耗资1100万美元的三年研发计划,计划开发HgCdTe中波双色凝视红外焦平面阵列,复盖波段为4.5mm~5.0mm和4.0mm~4.5mm;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规划局(DARPA)也已出资1600万美元,让QWIP技术公司为其发展同时可在可见光、二个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波段工作的四色焦平面阵列。
2、反巡航导弹舰载防御技术—红外搜索、跟踪和拦截系统[3,4,5,6](1)海军面临的严重威胁巡航导弹是一种主要以巡航姿态飞行的精确制导打击武器。
它问世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目前战场上的主要精确打击武器,在近年几次局部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国飞鱼式(EXOCCT)掠海面飞行导弹和美军舰载“战斧”式巡航导弹都就是其中的代表。
反舰掠海面飞行的巡航导弹是迄今为止水面舰船最为严重的威胁,1987年5月17日,二枚飞鱼式导弹击中和击伤了美国战舰斯特克号驱逐舰,由于其没有有效的防犯掠海面飞行巡航导弹攻击的能力,导致37名士兵丧生;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超级军旗式战机发射的二枚这种巡航导弹也使英军战舰遭受严重损失—英皇家海军军舰谢菲尔德号被击沉。
目前,世界上拥有这种掠海面飞行反舰巡航导弹的国家已多达35个以上,很快具有这种能力的国家和地区将增加到60多个,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快速扩大。
毫无疑问,海军水面舰船生存面临着从小型巡逻艇到大型护卫舰、潜艇、直升机、海上巡逻机和战斗轰炸机发射的这种巡航导弹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军事中的基于短波红外的伪装技术与伪装评判的研究
军事中的基于短波红外的伪装技术与伪装评判的研究在现代信息战争中,伪装与侦察向来是相联系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反伪装或者说是伪装效果评价,是反应伪装技术成果的一个重要部分。
不论是反伪装还是伪装都依赖于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光谱成像技术是通过采集图像进行像素化处理后,对每一段的像元进行短波带的光谱检测从而对比出结果的方法。
物质的内在物质结构决定了其发光光谱的唯一特殊性,因此根据物质自身属性的不同,就可以通过鉴别光谱信息来进行分辨。
也可以通过比较采集的大数据库里的光谱信息与实际观测光谱的差异信息来发现、识别目标,以此作为伪装效果评价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光谱成像识别技术红外伪装主要是指中长波红外伪装,主要用在3-μm和8-1μm这两个波段。
因此,根据表1所示我们可以利用辐射源和光阴极的光谱匹配系数制作出一种可以发射出与环境光匹配系数接近的设备。
针对主要检测波段,在需要伪装物体表面实施伪装手段,达到伪装目标特殊光谱的目的。
通过使用迷彩伪装。
通过特殊迷彩材料发射出特性环境下的不同红外短光波,使得目标在晴天、夜晚等天气环境下,在草地、湖泊,沙漠,城市等地理环境的红外短光波环境中,达到混淆检测器“视听”的目的。
从而实现,军事、侦查等工作中,消失在敌方视野中的效果。
制作伪装层达成伪装目的。
应用在军事或侦查行动中,利用特殊的干扰仪器,安置在物体或者目标周边,改变目标周边的短红外光波环境,可以很好的实现在可见光与红外光波段中的电子眼隐形。
伪装层进行伪装目标红外光谱模拟,运用到了红外干扰技术。
针对在运用热红外探测的探测器中普遍以200nm带宽,中心波长为μm、μm、μm的红外探测组合波进行探測的现象。
伪装层可以使用干扰源等滤光分光手段,改变物体外部红外光环境。
三、基于短波红外的伪装技术与伪装评判利用短波红外达成的伪装技术短波红外的红外辐射在大气窗口中主要有μm、3-5μm、8-14μm 三个波段,其中短波红外是指μm波段,而3-5μm 和8-14μm这两个波段分别是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
红外隐身材料
红外隐身材料红外隐身材料是一种能够有效遮蔽红外辐射的材料,它在军事、航空航天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红外隐身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军事装备的隐身性能,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红外隐身材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隐身材料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已经有多种红外隐身材料被成功研发并应用于军事装备中。
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地吸收、反射或者散射红外辐射,使得军事装备在红外探测设备的监测范围内变得难以被发现,从而提高了作战部队的生存能力。
红外隐身材料的研发主要包括材料的选择、制备工艺以及性能测试等方面。
首先,科研人员需要根据红外辐射的特性,选择具有良好吸收、反射或者散射红外辐射能力的材料作为研究对象。
其次,制备工艺的优化对于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科研人员需要通过不断改进工艺流程,提高材料的制备质量和稳定性。
最后,对于制备好的红外隐身材料,需要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红外隐身材料的研究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红外辐射的频段较宽,要求红外隐身材料具有良好的波段覆盖能力。
其次,红外隐身材料需要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的性能,这对材料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红外隐身材料的制备成本和工艺技术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未来,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红外隐身材料的研究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科研人员需要不断深化对红外辐射特性的认识,开发新型的红外隐身材料,提高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测试水平,为军事装备的隐身性能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红外隐身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军事装备的隐身性能,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人员需要不断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为红外隐身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红外隐身材料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为国家安全和军事装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红外隐身技术在装甲车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红外隐身技术在装甲车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作者:李春旭牛占军赵健峰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5年第07期摘要:本文通过多角度阐述红外隐身在装甲车作战中的原理应用,对红外隐身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叙述了国内外装甲车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情况。
综述了装甲车宫外隐身材料的发展状况,指出了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研发新的隐身材料,并逐渐开发出多种材料符合的隐身材料。
关键词:装甲车;红外隐身技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0 引言在高科迅速应用在军事上的今天,侦查与反侦察技术和目标定位技术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0.1m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可以通过光电卫星成像获得,而且可以在并可在全暗的条件下获得地面目标的影像,尤其是对装甲车和弹道导弹动向的检测非常准确。
现在的军事作战,不被发现和察觉成为生存的前提条件,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和作战能力的挖掘都需要我们做出很大的努力。
装甲车是未来军队的作战的主要装备。
在高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装甲车是未来作战的主要军事工具。
随着红外技术和隐身技术的发展,抑制被发现的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1 装甲车辆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1)超低红外线辐射面的薄膜材料超低红外线辐射技术在薄膜材料中的隐身技术是通过变化本身的红外线发射的比率来完成的。
薄膜材料研究的重点是金属颗粒与高分子材料的复合膜、半导体掺杂其他物质的薄膜、金属薄膜、塑料结合光学得到的薄膜、碳膜等。
所叙述的这些薄膜的共同特点是:都达到极低发射率的可能,同时材料载流子密度都可控,载流子密度变化时就可以得到和原来不一样的发射率的薄膜材料。
应用如此超低的发射比率的薄膜就能够开发出新的迷彩薄膜材料,还可以用来制作隐蔽透气的材料、具有散热功能的红外隐身薄膜等。
(2)红外隐身的涂料技术填料和粘合剂是涂料型的红外隐身材料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是影响红外隐身性能指标的重要因素。
红外隐身的涂料具有吸收型涂料和转换型涂料两类,吸收型涂料是通过其自身(如使用能发生可逆光化反应的涂料或具有进行相变的镍、钒等氧化物)或工艺路线、特殊结构,使其吸附的功能在涂层的内部不停地转换或耗损,从而引发微弱的温度提升,减小了物体的辐射热量;而通过转化经过转变的涂料是吸收红外线的能量后,功能快速释放出来以至于红外辐射范围向长波方向移动的趋势。
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火炮的火控系统,战场前沿的监视和观察
设备,以及单兵侦察设备等。
可编辑ppt
6
红外夜视仪是利用光电转换技术的军 用夜视仪器。它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前者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接收反射的 红外辐射形成图像;后者不发射红外线, 依靠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形成 “热图像”, 故又称为”热像仪”。
可编辑ppt
据日本的研究人员山田称,夜视相机有一个意 想不到的负作用。在一些环境中,它使用户能够 看到预期之外的东西。除了能够在黑暗中拍摄照 片外,山田发明的红外夜视镜可以穿透人的衣服。 当连接上高端相机时,它就具有了穿透衣服的能 力━━这取决于红外线穿透衣服纤维的能力,而 且在黑暗的环境中特别有效。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5
7.2 红外热像仪
这种红外热像仪几经改进,到80年代
初,许多国家已出现标准化、组件化系统,
设计者可按要求选用不同的组件,组装所
需的红外热像仪,为军队提供了一种简便、
经济、互换性好的夜视装备。红外夜视设
备已广泛应用于陆、海、空三军。如用作
坦克、车辆、飞机、舰船等的夜间驾驶用
观察设备,轻武器的夜瞄仪,战术导弹和
第七章 红外技术在军事 上的应用
可编辑ppt
1
7.1 红外夜视系统
夜视仪又称为夜视眼镜,夜视望远镜,以 及红外线望远镜等,是一种在全黑的夜晚 观测的仪器,最早在军事上得以应用。后 广泛用于刑侦,安全防范,森林防火,电 力及通信的巡线,工地,养殖场,农场的 看护,甚至旅游等各领域。
可编辑ppt
2
红外夜视技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红外夜 视技术是通过主动照射并利用目标反射红外源的 红外光来实施观察的夜视技术,对应装备为主动 红外夜视仪。尽管主动红外夜视技术具有成像清 晰、制作简单等特点,但它也有着一个致命弱点 就是:在战场上,红外探照灯的红外光会被敌人 的红外探测装置发现。这一弱点无疑宣告了主动 红外夜视技术必被淘汰的命运。被动红外夜视技 术是借助于目标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来实现观察 的红外技术,简单的说就是根据温度不同来成像, 分辨率很低,但是有其特殊用途。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策略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策略红外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无线传输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为军队的战略决策和战斗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红外技术的高效侦测和隐蔽性使其成为现代军事中的关键策略。
本文将探讨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战场态势的影响。
1. 红外技术概述红外技术是一种能够探测和感知红外辐射的技术。
它通过红外感应器件将红外辐射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探测与跟踪。
红外波段的特点是可以在夜晚、恶劣气候等条件下工作,无需依赖可见光,因此在军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2. 红外技术在军事侦察中的应用军事侦察是战场上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对敌情的了解和作战计划的制定。
红外技术在军事侦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红外技术,军队可以实时获得目标位置、兵力构成、装备状况等关键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情报支持。
3. 红外技术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红外技术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敌方装备和兵力的追踪上。
由于红外波段的特性,可以避开对方的视线、雷达和卫星监测,实现对目标的隐蔽跟踪。
这对于军事行动中的战术调整、战略布局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红外技术在导航与制导中的应用军事行动中,导航和制导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红外技术在导航与制导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导弹制导、飞行器导航和无人机操作等领域。
红外制导系统通过红外成像和红外跟踪技术,实现了对目标精确的追踪和定位,大大提升了导弹和飞行器的打击精度和生存能力。
5. 红外技术在无人作战中的应用随着无人作战技术的发展,红外技术在无人作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无人装备可以携带红外感应器件,实时获得目标信息,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传送到指挥中心,从而实现无人作战的智能化、精确化。
6. 红外技术在对抗中的反制在军事对抗中,双方往往都会利用红外技术进行侦察和攻击。
因此,对红外技术的反制也是军事战略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敌军的红外感应系统,可以采取干扰、屏蔽和破坏等手段,使其失去准确侦测和跟踪目标的能力。
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1982年4月─6月,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爆发马尔维 纳斯群岛战争。4月13日半夜,英军攻击承军据 守的最大据点斯坦利港。3000名英军布设的雷区 ,突然出现在阿军防线前。英国的所有枪支、火 炮都配备了红外夜视仪,能够在黑夜中清楚地发 现阿军目标。而阿军却缺少夜视仪,不能发现英 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在英军火力准确的打击 下,阿军支持不住,英军趁机发起冲锋。到黎明 时,英军已占领了阿军防线上的几个主要制高点 ,阿军完全处于英军的火力控制下。6月14日晚9 时,14 000名阿军不得不向英军投降。英军领先 红外夜视器材赢得了一场兵力悬殊的战斗。
速度(如0.5秒),以确保红外诱饵弹能及时在导弹导引头视场内出
现。(3)要求有一定的燃烧持续时间(如4秒左右),以确保载机能够
脱离敌导弹导引头视场。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制导
50年代中期,美、英、法等国相继研制成功“响尾蛇”、“火光 ”和“马特拉”等第一代红外制导的空空战术导弹。
导弹 的红外导引头采用非致冷硫化铅探测器,工作波段1~3微米 。它只能对敌机作尾追攻击,易受阳光干扰。随着红外技术的发 展,红外制导系统日益完善。60年代以后,在三个大气窗口都相 继有了可供实用的红外系统,攻击方式从尾追发展到全向攻击, 制导方式也有了全红外制导(点源制导和成像制导)和复合制导( 红外/电视、红外/无线电指令、红外/雷达)。
烟火炬型红外诱饵弹应用较广。该弹主装药是一个具有高辐射强
度的红外烟火炬。红外烟火剂一般由可燃物、氧化剂、辐射物质
红外技术的物理基础及其军事应用
红外技术的物理基础及其军事应用作者摘要:本文介绍了红外技术的物理基础以及在军事领城的主要应用。
关键词:红外线红外光电效应红外辐射军事应用1. 引言红外技术顾名思义就是红外辐射技术。
红外辐射习惯上称为红外线。
也称为热辐射。
虽然红外辐射在十九世纪初就被发现了,可是真正广泛的应用在军事上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红外技术在二战期间兴起并首次用于军事,战后,美、英、法等国先后开始红外军事应用研究,其中美国一直居领先地位。
60 年代美国研制出机载红外前视系统并在越南战场上大量使用,70 年代以来,英、法、西德等因相继用红外前视系统装备陆海空三军。
CCD 器件出现后,人们开始研制第二、三代红外前视系统。
至今,红外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一个国家军事装备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 红外技术的物理基础红外技术的发展以红外线的物理特性为基础。
红外线是由于物质内部带电微粒的能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它是一种电磁波.处于可见光谱红光之外.突出特点是热作用显著。
红外线的波长介于可见光与无线电波之间.从0 .75µm~1000µm,可分为四个波段:近红外(0.75~3µm)、中红外(3~6µm)、远红外(6~15µm)、和极远红外(15~1000µm),红外线具有以下特性:(1) 红外光电效应当光线照射在金属表面时,金属中有电子逸出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
红外线光子的能量低于可见光光子,它能对一些较活泼的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即红外光电效应),红外光电效应是红外技术得到应用的关健。
通过红外光电效应可把红外光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后,作用到荧光屏上,再把电信号转换成可见的光,使人眼看得见红外线照射的物体。
(2) 红外辐射实验表明,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波,物体在一定时间内向周围辐射电磁波的能量的多少以及能童按波长(或频率)的分布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在室温下,大多数物体发出的辐射能分布在电磁波谱的红外线部分,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能盒也随着增加。
红外遥感技术的军事应用
红外遥感技术的军事应用红外遥感是继可见光遥感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种光学遥感手段,它可以通过探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获取目标的有关信息,具有不受暗夜限制和穿透云雾的优点。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遥感能力不断增强,红外遥感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和地球勘探、天气预报、森林火灾监视等民用领域。
红外遥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即机载红外成像、星载红外成像和星载导弹预警,这也是本文所要介绍的内容。
1.机载红外成像伊拉克战争的经验证明,从空中昼夜获取战场的情报信息,对获取战场的主动权及至最后夺取战争的胜利极为重要。
采用机载成像技术直接从空中获取地面信息,对地面目标进行侦察监视方法的应用已有几十年时间。
美国军方一直强烈地依赖于这一手段获取情报,其U-2、P-3和“食肉者”侦察机就是这种应用的典型实例。
U-2飞机上装有高分辨率的摄像系统,可获得地面目标的高分辨率清晰图像,其侦察范围沿飞行航线纵深可达数十公里的大面积地区,为指挥机关和作战部队提供了极为直观的准确情报。
美、英、法等国军队一直非常重视发展这种先进的战术机载成像侦察监视系统,从越南战争到波斯湾战争,仅美国海军就有500多架抓侦察机,迄今为止仍有100多架抓-彳鬼怪式侦察机在世界各地服役。
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美军发动的几场战争中,如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美军的机载战术侦察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夺取战争的主动权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星载红外成像星载红外成像是获取敌情、采取自卫的重要途径,它有许多优点:能24h昼夜工作,能适应不良天气,能提供定时信息,能把捕捉目标和攻击结合起来,有远距离探测和透过能力,能识别伪装,能排除电子干扰等。
红外成像不仅能揭露地面、森林里的伪装,还可揭露地下、水下的军事目标,显示热源目标的运动状态和踪迹。
美国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于军事和政治上的需要,花了很大的气力发展空间遥感技术,以用于卫星侦察。
很多国家现役的光学成像侦察卫星上一般都配备了红外成像系统,如美国的“高级69-11”卫星上配备了热红外成像仪,使其具备了夜间成像能力;俄罗斯的“宇宙2344”卫星以及法国的“太阳神2”卫星也都具备了红外成像能力。
浅谈红外技术在军事目标安全警戒中的应用
浅谈红外技术在军事目标安全警戒中的应用红外光的光谱是介于微波和可见光之间的一个较广的波段范围,它也是一种电磁波。
由于对红外光的调制和解调容易实现,特别是随着廉价的红外发光管及专用的红外信号调制、解调集成电路的大量出现,红外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如各类家用电器(电视、录像、音响、空调等)的遥控,防盗、防火报警等系统和多种节电、节水开关,大多采用了红外控制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红外技术除了民用以外,在军事上,对重要目标(如燃料库、弹药库、指挥所、飞机洞库、地下坑道、导弹发射井等)的安全警戒和自动监控等系统中,同样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下面介绍红外技术在军事目标安全警戒中的几种应用。
1、主动式红外报警控制技术主动式红外报警控制技术是指用于控制的红外光源是由报警控制电路主动产生并发出的,红外光源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或直接或反射传输,被红外接收电路接收,经过放大、整形、选频识别等一系列处理后,控制输出电路的工作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整个红外光路畅通(即发射的红外光可以不经阻隔地被接收电路所接收),红外控制信号使接收电路处于守候状态,不产生报警信号。
当有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域时,由于遮挡了红外光线,使接收电路收不到发射电路发出的红外控制信号,整个电路则立即被启动,发出声或光的报警信号并使一系列相关电路(如摄像机、录像机)工作,摄取并录下现场情况,根据需要还可通过相关控制电路向上级监控中心传送现场的图像,从而完成整个报警功能。
这种主动式的红外报警电路的主要优点是发射电路产生的红外光可以根据需要先进行某种方式的调制后再发出,接收电路可利用相应的选频或识别电路加以选择,因此,这类电路可以有效地防止可见光及其它红外光线对系统产生的干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比较适合安装在地下坑道或大型库区内的重要部位,作为监控无关人员擅自进入时的报警。
该电路的主要缺点是收发电路需要分开设置,在安装上稍感不便。
此外,由于此类电路产生的红外光线极易被红外侦察卫星等先进的红外电子侦察器材观测到,因此,从有利于军事目标伪装的角度考虑,此类报警电路不适于在坑道口、洞库门口等暴露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军事目标安装使用。
红外遥感技术在军事方面的运用
红外遥感技术在军事方面的运用摘要:目前国际军事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展望21世纪,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世界各种力量不断分化组合。
交流与合作,斗争与竞赛交织在一起,将是21世纪国际安全环境和军事形势的基本形态。
而随着高科技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战争已进入了高技术阶段,由于战争中高级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和新的作战理论的先导作用,引起了战争形态的重大变革。
从而导致了战争规模,样式和进程的变化。
战争已由简单的身体对抗化为智慧的较量。
正文:遥感技术是指安装与平台上的传感器,以电磁波为信息传播媒介,从遥远的地方感知地球表面和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对象,从而识别地面物体的全过程,他是与航空遥感,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移民新型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从70年代以来,随着新的航天遥感平台的不断升空,新型传感器的研制,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
应用领域从军事应用发展到一地球环境和资源的监测和研究为目标的尖端技术。
在现代化战争中,军事侦察,监视与制导已完全离不开遥感技术。
一、红外线的起源与发展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F.W.赫歇耳发现了红外线。
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实际应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当时,德国研制和使用了一些红外技术装备,其中有红外通信设备和红外夜视仪,它们都属于主动式红外系统。
战后,由于红外光子探测器和透红外光学材料的迅速发展,红外技术的应用引起军事部门的重视。
此后,红外技术的发展方向集中在被动式系统上。
50年代,红外点源制导系统应用于战术导弹上。
60年代,红外技术的军事应用已相当广泛,如已应用于制导、火控、瞄准、侦察和监视等。
60年代中期,出现了光机扫描的红外成像技术。
70年代,红外成像技术获得迅速发展,热成像系统和电荷耦合器件的应用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
80年代,红外技术进入研制镶嵌焦面阵列(CCD阵列)系统的新时期。
二、红外线的基本概念自然界中,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摄氏-273.16 的物体都不断地辐射着红外线, 这种现象称为热辐射。
红外探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红外探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红外探测技术是使用红外辐射来感知、测量以及分析目标的一种技术。
这项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下面将介绍红外探测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红外探测技术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红外探测技术可以用于热成像、目标检测和跟踪、导弹导航等领域。
在夜晚使用红外探测技术可以实现夜视功能,让士兵在黑暗环境中观察到目标;红外传感器也可以用于导弹导航系统,通过检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进行精确的导航和打击。
红外探测技术在安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红外热像仪可以通过感知人体的红外辐射来监测和识别潜在的威胁。
红外热像仪也可以被用于监控和防范重要的设施,如机场、港口和边境等地,以提高安全性。
红外探测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红外成像技术可以用于体温检测,检测人体的红外辐射来判断是否发烧。
红外激光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如使用红外激光进行手术切割和凝固组织。
红外探测技术还可以用于气象预测。
红外探测仪器可以测量大气中的红外辐射,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预测天气情况,如预测雷暴、暴雨等。
在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方面,目前的趋势是向红外光子学和红外探测器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发展。
红外探测器的小型化使得它们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能手机、汽车安全系统等。
红外探测器的高性能化使得它们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能够检测到更弱的红外辐射,从而提高了探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红外探测技术也可以与这些技术相结合,实现更智能化的应用。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分析红外图像数据,可以自动识别出目标、进行目标追踪等任务。
红外探测技术在军事、安防、医疗、气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它们的应用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
红外探测技术在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提高安全性和增强工作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解读红外隐身技术在装甲车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解读红外隐身技术在装甲车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摘要: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红外隐身技术在装甲车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对红外隐身技术的原理研究及材料研究,并阐述了红外隐身技术在装甲车中的应用现状。
红外隐身技术是当今军事方面的一种高级科学技术,我国的红外隐身技术已达到了尖端的水平,该技术促使我国军事方面的侦查与反侦察技术得到质的提升。
关键词:红外隐身技术;装甲车;应用研究引言:我国的军事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尖端水平,在侦查与反侦察方面的军事技术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果。
尤其是红外隐身技术与红外探测技术,军方可通过光电卫星获取精确至0.1m的可见光红外图像,即使在全暗的状态下,也能获得地面目标的相关信息。
当今国际范围内,装甲车及弹道导弹是主要的作战装备,在军事作战中,隐藏这两种军事装备对保持军事力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红外隐身技术为这两者创造了提升战斗力的空间。
故在当代的军事科技研究中,红外隐身技术领域的研究成为科学家关注的重点,国家有关部门对该项技术的资金、人才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红外隐身技术在装甲车中的应用程度也会越来越高,为我国军事力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一、红外隐身技术在装甲车中的应用与发展(一)超低红外线辐射面的薄膜材料超低红外线辐射面的薄膜材料在红外隐身技术中被广泛使用,这是由于红外线隐身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自身的红外线发射频率所完成隐身的,也就是通过改善物体的红外线发射比率,让地方的探测器察觉不到该物体的红外线情况。
超低红外线辐射面的薄面材料主要是将金属颗粒与高分子材料的复合膜及其他半导体掺杂物质的薄膜等结合在一起,经过光学的反应等得出的碳膜或薄膜,这些薄膜有金属薄膜、塑料薄膜及上述的半导体掺杂其他物质的薄膜等,但都具有同一特点,即都能达到降低发射率的效果,并且这些材料中的载流子密度可受人工控制,研究者可通过改变薄膜中的载流子密度得到与原先材料发射频率不同的薄膜材料。
将这类薄膜材料应用于超低红外线辐射面中,能够进一步开发出新型的迷彩薄膜,同时还能够在制作隐蔽物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具有透气性较好、散热性较强的特性。
红外原理在军事上的应用
红外原理在军事上的应用1. 红外原理概述红外原理是指红外辐射和红外吸收现象,红外辐射波长范围通常为0.75微米到1000微米。
红外技术是指通过探测红外辐射来获取目标信息的技术。
红外技术具有隐蔽性好、夜视能力强、透过雾霾能力强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2. 红外探测在军事上的应用2.1 红外夜视仪红外夜视仪是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红外夜视仪,士兵可以在夜间或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进行观察和侦察,提高作战能力。
红外夜视仪通过接收目标的红外辐射,将其转化为可见光信号,使士兵能够清晰地看到目标。
红外夜视仪的隐蔽性好,能够在暗夜中发现敌方目标,为军事行动提供重要支持。
2.2 红外导引武器红外导引武器是一种利用目标的红外辐射进行制导的武器系统。
红外导引武器通常包括红外导弹和红外制导炮弹。
当红外导弹或红外制导炮弹接近目标时,它们会自动对准目标发射。
红外导引武器具有快速响应、高命中率等优点,能够有效打击敌方目标,提高军队的作战效能。
2.3 红外警戒系统红外警戒系统是一种通过感应目标的红外辐射进行报警的系统。
它通常由红外传感器和报警装置组成。
当有目标靠近红外传感器时,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装置,提醒人们有潜在威胁。
红外警戒系统在军事设施的安全防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及时发现敌方人员的潜入,保障军事设施的安全。
3. 红外识别在军事上的应用3.1 红外人脸识别红外人脸识别是利用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人脸识别的技术。
与传统的人脸识别相比,红外人脸识别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在军事领域中,红外人脸识别可以用于识别特定人员,防止敌方人员冒充,保障军事活动的安全。
3.2 红外目标识别红外目标识别是将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目标特征进行比对,以实现目标识别的技术。
红外目标识别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和监视领域。
通过分析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军事人员可以判断敌方目标的类型和行为,为军事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3.3 红外火控系统红外火控系统是一种利用红外技术进行火力控制的系统。
简议红外隐身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简议红外隐身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1引言随着红外探测技术和红外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飞机、坦克等军事目标要想在日益复杂而恶劣的战场环境中具有足够的生存力,必须采用包括红外隐身在内的各种隐身技术来降低自身被探测的概率。
为此,以降低目标红外辐射强度和削弱敌方探测效能为宗旨的红外隐身技术受到了各军事强国的重视。
本文就红外隐身原理、红外隐身材料、红外隐身技术的军事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2红外隐身技术概述红外隐身技术主要是通过减小或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来降低红外探测系统对目标的探测概率。
具体措施包括改进热结构设计,对主要发热部件进行强制冷却,表面涂覆红外隐身材料,使用红外伪装和遮蔽等。
2.1红外隐身的基本原理在实际的红外探测过程中,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通过大气传输才能到达红外探测器。
大气传输过程中红外辐射会因波长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衰减,通常把大气衰减较少的波长区域称为大气窗口。
大气的红外窗口有以下3个波段:短波1~2.5mu;m、中波3~5mu;m、长波8~14mu;m,红外辐射在这3个波段以外基本上是不透明的,目前使用的红外探测器大都工作在这3个波段内。
根据这一特点,可以采用合适的材料作为表面涂层,调节己方军事目标的红外辐射波段至大气窗口之外,使得对方红外探测器无法探测到己方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
2.2红外隐身的主要技术措施综合以上红外隐身原理分析可知,常见的红外隐身方法主要包括:(1)改变目标红外辐射传输路径;(2)改变目标红外辐射特性;(3)降低目标红外辐射强度;(4)进行光谱转换。
2.2.1改变目标红外辐射传输路径改变红外辐射传输路径主要是改变目标周围大气的光谱透过率,以达到屏蔽和对红外探测器干扰的作用。
烟幕以其较好的经济性和较高的实用性在海上军事舰艇红外隐身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烟幕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在空中施放气溶胶微粒,改变电磁波介质传输特性,实施对光电探测、观瞄和制导武器系统的干扰。
在红外方面其隐身作用机理主要是:(1)使得目标周围大气路径上充满烟幕微粒,对物体红外辐射产生强烈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削弱红外侦察和制导系统中红外探测器接收信号的强度,使之无法成像;(2)烟幕本身可以发出更强的红外辐射,覆盖目标及背景的红外辐射,使红外探测设备只能探测到一片模糊影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隐身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摘要:在现代军事中,随着现代军用红外探测和图像处理技术日益发展,其技术的精准性也随着现代军事的发展而更加精确,已成为军事探测和制导武器非常重要的使用手段,从而对军事设施和武器装备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因此红外隐身技术也成为军事战争中提高目标隐身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技术因素。
关键词:隐身技术军事
上个世纪,红外隐身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分别为探索时期、技术全面发展时期和应用时期。
80年代开始,红外隐身技术已经在先进国家研制的新型飞机、舰船和坦克装甲车辆等得到了广泛采用。
一、红外隐身技术原理
通过降低或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来实现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称之为红外隐身技术。
它是通过更改结构的设计和应用红外物理原理来衰减吸收目标红外辐射的能量,从而实现目标的低可探测性。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可知,物体辐射红外能量不仅取决于物体温度,还取决于物体的比辐射率。
温度相同的物体,引起比辐射率的不同导致探测器上将显示出不同的红外图像。
鉴于一般军事目标的辐射都强于背景,所以采用低比辐射率的涂料可显著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
另一方面,为降低目标表面温度,热红外伪装涂料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还具有较低的太阳能吸收率和一定的隔热能力,以使目标表面温度尽可能接近背景温度,从而降低目标和背景的辐射对比度,减小目标的被探测概率。
二、红外隐身技术在飞机上的应用
1.发动机喷管采用碳纤维增强的碳复合材料或陶瓷复合材料,喷口安放在机体上方或喷管向上弯曲,利于弹体遮挡红外挡板,在喷口附近安装排气挡板或红外吸收装置,或使飞机采用大角度倾斜的尾翼等遮挡红外辐射;在尾喷管内部表面喷涂低发射率涂料;采用矢量推力二元喷管、S形二元喷管等降低排气温度冷却速度,从而减少排气红外辐射;在燃料中加入添加剂,以抑制和改变喷焰的红外辐射频带,使之处于导弹响应波段之外。
2.采用散热量小的发动机。
隐身飞机大多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它与涡轮喷气发动机相比,飞机的平均排气温度降低2000C~2500C,从而使飞机的红外隐身性能得到大大改善。
用金属石棉夹层材料对飞机发动机进行隔热,防止发动机热量传给机身。
3.在飞机表面涂覆红外涂料,在涂料中加隔热和抗红外辐射成份,以抑制飞机表面温度和抗红外辐射。
采用闭合回路冷却系统,这是在隐身飞机上普遍采用的措施,它能把座舱和机载电子设备等产生的热传给燃油,以减少飞机的红外辐射,或把热在大气中不能充分传热的频率下散发掉。
4.用气溶胶屏蔽发动机尾焰的红外辐射。
如将含金属化合物微粒的环氧树脂、聚乙烯树脂等可发泡高分子物质,随气流一起喷出,它们在空气中遇冷便雾化成悬浮泡沫塑料微粒;或将含有易电离的钨、钠、钾、铯等金属粉末喷入发动机尾焰,高温加热形成等离子区;或在飞机尾段受威胁时喷出液态氮,形成环绕尾焰的冷却幕。
上述三种方法可有效屏蔽红外辐射,同时还能干扰雷达、激光和可见光侦察设备。
5.降低飞机蒙皮温度。
可采用局部冷却或隔热的方法来降低蒙皮温度;也可
采用蒙皮温度预热燃油的方法,如美国SR-71高空侦察机,在马赫数大于3时,其壁面温度高达600K,飞机利用这一温度对燃油进行预热,并通过机体结构进行冷却,从而降低了飞机蒙皮温度。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可把飞机的红外辐射抑制掉90%,使敌方红外探测器从飞机尾部探测飞机的距离缩短为原来的30%,甚至更小。
就目前的水平看,飞机的红外隐身技术比较成熟,已达到或接近实用阶段,而且已经开始应用于飞机的设计和制造中。
三、红外隐身技术在坦克装甲车辆上的应用
坦克的红外辐射主要来源于发动机及其排出的废气、火炮发射时的炮火、履带与地面摩擦及受阳光照射而产生的热等。
坦克装甲车辆的红外辐射抑制措施主要有:
1.发动机排气和冷却空气出口只能指向后方,而且不能直指地面,以防扬尘,使排气中粒子杂质含量极低,以减少其热辐射;采用陶瓷绝热发动机,降低坦克的红外辐射强度。
2.采用不同发射率的隐身涂料来构成热红外迷彩,可使大面积热目标分散成许多个小热目标,分割歪曲了目标的热图象,在热像仪屏上各种不规则的亮暗斑点打破了真目标的轮廓,降低目标的显著性,这样即使有一部分的红外能量辐射出去,但由于已改变了目标的热分布状态,热像仪也难以分辨出目标的原来形状,从而增加敌方探测、识别目标的难度。
四、红外隐身技术在舰艇上的应用
目前舰艇的红外隐身技术刚刚起步,其作用只能是对现有装备进行小的改进,完成低水平的热抑制,它离实用阶段还有一定距离。
为了降低水面舰艇的红外辐射,各国实际采用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冷却上升烟道的可见部分;冷却排烟,使它尽可能地接近环境温度;通过选取适当材料,用它来吸收3~5μm的红外辐射;采用绝缘材料来限制机舱、排气管道及舱内外结构的发热部位;以及对舰桥等上层建筑涂敷红外隐身涂料等系列措施来实现,这样不仅能减少红外辐射,而且能减少光反射。
五、结论
由于现代高技术战争实质上是一场信息战争, 信息的获取和及时传递, 对作战进程影响重大甚至决定战争结局。
因此, 隐身已成为作战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现代战争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已被大量战争实践所证实, 越来越引起世人瞩目。
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 伊拉克和南斯拉夫采用多种隐身措施对其武器装备、军事设施进行了周密、细致的伪装防护, 有效地抵御了多国部队的空袭, 证明了隐身是保存自己、掩盖作战意图和达到战斗突然性的重要手段, 具有其它军事技术难以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新波.飞机红外隐身技术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2(1).
[2]乐洪宇.红外隐身技术与隐身涂料的发展[J],战术导弹技术,2011(5).
[3]吴行.装甲车辆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表面工程,2011(1).
[4]陶智.舰艇红外隐身技术的几点思考[J],舰船电子工程,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