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在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尔扎克在中国
【摘要】巴尔扎克是西方现实主义大师,在中国新旧文学交替的时代,他的《人间喜剧》传进中国,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茅盾等中国作家在塑造人物、提炼典型上与巴尔扎克有相似的追求、相同的手法和相通的感受。他们的创作都具浓厚的历史趣味和历史意识,重视社会全愧和历史全景的再现,都以经济为切入点来深刻解剖社会。
近30多年来, 我国巴尔扎克传播更是迅速发展。译介和研究巴尔扎克等呈全景式、嵌入式和峰峦式特征。这一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是当今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适宜的文学接受环境所造成,是传播者及受众综合素质的提高所要求,也是当代文学中现实主义回归所必需,更是我国现实与《人间喜剧》的对接所铸就。
【正文】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在他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九十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在这些作品中,他一共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巴尔扎的创作为小说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使小说获得了空前的表现力。他艺术气魄宏伟,生气勃勃,和显示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却比现实更加集中、凝练和强烈。
恩格斯认为他的辉煌巨著《人间喜剧》是【1】“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在表现手法上“除了细节真实外,还更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从这里(《人间喜剧》),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的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上学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巴尔扎克作品的深刻性由此可见。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的作品都在注意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尽管如此,当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
所以说巴尔扎克是和现实主义连在一起的,他之流入中国也与我国新文学对现实主义的倡导,对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理论的介绍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西方的现实主义大师的巴尔扎克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也就是说我国新文学作者对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有着怎样的观照,他们是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接近巴尔扎克的文学世界的,这是我们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在中国新旧文学交替的时代,巴尔扎克来到了中国。但是在新文学初期,这位西方文学巨人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和他的入门弟子左拉相比,他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当时,鲁迅对法国作家的【2】“享乐气息”不以为然,所以中法两位现实主义巨人擦肩而过。然而事实上,“享乐气息”在巴尔扎克的艺术世界里表现的相当充分。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对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人物做过比较,他说“在欧洲每年出版的五万本书中,请您打开任何一本来看,它们谈些什么呢?谈的是幸福。女人想有一个丈夫,或者某人想发财,想有权力和受人尊敬。对于狄更斯的人物,一切追求的目的,只是大自然怀抱里的一座漂亮的小住宅和绕膝欢跃的一大群儿孙。巴尔扎克的人物所热衷的是高楼大厦、贵族头衔和百万金钱。
这种思想倾向,与鲁迅为人生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相距甚远,鲁迅难以从巴尔扎克艺术世界中是取思想滋养来构建自己的现实主义文学。但是,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创作原则方
面他们却有着相通之处。鲁迅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不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象目睹了说话的人,认为“中国还没郁附好手段的小说家。”具有这样高超手法的作家,他在描写人物对话时,在【3】“自己的心目中是存在着这人物的模样的”。鲁迅在这里寻出了巴尔扎克塑造典型人物的奥秘,表现了鲁迅对巴尔扎克艺术匠心的理解。其实这两位现实主义大师,在塑造人物、提炼典型上有相似的追求、相同的手法和相通的感受。他们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4】的典型综合的方法:“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5】
中国另一位杰出作家茅盾不仅在创作方法上, 而且在创作主旨和总体风格上都和巴尔扎克有着相通的地方。茅盾称“读过不少巴尔扎克作品”,很早就把巴尔扎克奉为“写实主义的先驱”,并折服于那一对“洞瞩一切”的“锐眼”,“看到了底里,看到了背面”,“看见人的灵魂的秘密”【6】。他们在创作意识上、思维和表现方式及艺术风格上都存在着更多的内在联系。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茅盾跟巴尔扎克一样,在创作上表现了浓厚的历史趣味和自觉的历史意识。茅盾和巴尔扎克都十分喜爱、推崇英国历史小说家司各特,都以描写表现自己的历史时代为己任。巴尔扎克说“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7】茅盾在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时说“社会对于我们的作家的迫切要求,也就是那社会现象的正确而有为的反映,每每想到这一些,我异常兴奋。”他要为“中国近十年之戏剧留一印痕”【8】。这种自觉的历史意识,使得茅盾的创作比任何一个中国作家的作品更接近巴尔扎克。
其次,茅盾的小说也具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编年史的方式”。在三十年代写的《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就反映了中国三十年代政治、经济变动的“历史”整体性,或采用“人物再现”法, 如《蚀》中曾尝试过的。这种种方式,显然是从《人间喜剧》中受到启发的。
第三,茅盾在小说中对社会的解剖也与巴尔扎克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巴尔扎克那特有的历史穿透力、洞察力和社会的剖析力量,历来深得中国作家的赞赏。王蒙就惊叹于这位大师的解剖力量,他说“年代,我也曾一晚上一晚一地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与托尔斯泰不同,读他的作品我感到的不是共鸣而是惊心动魄。没有比把生活精确而又深刻地写出更令人震惊的了。我总觉得,巴尔扎克是用外科医生的解剖刀来写作的。”【9】对社会现实作深刻的剖析认确是《人间喜剧》的一大特色。而这种剖析力量来自作家的洞察力,来自对现实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社会、历史的理性的科学分析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描绘,正是在这诸多方面,我们看到了茅盾与巴尔扎克的内在联系,看到了《子夜》与《人间喜剧》的一种相似性。
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的三大部分总称为三大研究。他象哲学家和科学家那样细致地观察、剖析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权力和财富的分配、法律的奥秘、宗教的效用,精细地探寻人们内心的秘密,探究各种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茅盾也具有巴尔扎克式的“社会学家”伪气质,他跟巴尔扎克一样重视创作中的科学的观察分析精神,也主张创作的真正动力应该是一种在对社会生活作细密观察的基础上产生的分析的渴望,也常以科学的命题作为自己的创作出发点,带有深沉的理性思考和社会分析的特色,这在他的一些小说如《蚀》、《子夜》、《腐蚀》等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而这一点是与巴尔扎克相通的。茅盾剖析社会也多以经济作为切入点,这也与巴尔扎克、左拉相似。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正由此而通向改《子夜》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影响了中国新文学一个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
再来看看近二十年来巴尔扎克在我国的传播。1978年后,国内的巴尔扎克传播,无论是作家作品译介还是研究都已形成浓郁的氛围。60多年的蓄势,让其奋然向前,30多年的培植,使其行之更远。到今天,这位文学巨人走遍了我国神州莽莽大地,走进了中华民族的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