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1-11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经络与腧穴 第一章PPT课件

经络与腧穴 第一章PPT课件
络脉等。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干,“内藏于府藏 (脏腑),外络于支节”(【灵枢·海论】)。 •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 奇经八脉具有特殊分布和一定的作用。 • 十五络脉是指人体十二经脉加上躯干前的任脉、 躯干后的督脉各自别出的一络和躯干侧的脾之大 络,共十五条。
10
11
十二经的命名规则
先必须按照经络理论进行辨析,判断病变的脏腑、
经络,然后再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部位和联系范
围来选定,此即“循经取穴”。所以,针灸及推
拿治疗必须依靠经络学说的指导。
30
• 2.分经用药 • 药物的治疗也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使药达病所,发挥其疗效。
21
• 抗御病邪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 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 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 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 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 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 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人舍于孙脉, 留而不去,人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经脉,内连 五脏,散于肠胃。”
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
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
常,亦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联络沟通作用的具体
表现。
20
• 运行气血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 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 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 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 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 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 润,关节得以通利。

经络腧穴学-课件

经络腧穴学-课件

奇经八脉
任脉
任脉起于胞中,止于下颌 ,主要与妇科、胸部、腹
部相关。
冲脉
冲脉起于胞中,向上行至 胸中,主要与妇科、腹部
相关。
阴跷脉、阳跷脉
阴跷脉、阳跷脉分别调节 人体下肢两侧的阴气和阳
气。
督脉
督脉起于胞中,止于上唇 ,主要与头部、背部相关

带脉
带脉横行腰部,主要与腰 部相关。
阴维脉、阳维脉
阴维脉、阳维脉分别调节 人体不同部位阴气和阳气
络穴
络穴是络脉在体表的特定穴位,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 可以调节表里两经的经气,治疗相关疾病。
例如,列缺穴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可以治疗咳嗽、气喘等 肺系疾病。
背俞穴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位于背腰部足 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背俞穴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如肝俞可以治疗肝病、 胆俞可以治疗胆系疾病。
针灸疗法的操作方法包括针刺和艾灸两种,其中 针刺又分为毫针、皮肤针、耳针等多种方法,艾 灸则分为直接灸、间接灸等多种方式。
针灸疗法的理论基础是经络腧穴学,通过对经络 和穴位的认识和定位,确定针刺和艾灸的刺激点 ,以达到治疗目的。
针灸疗法的疗效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不仅在中 国得到广泛应用,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应 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 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 脉,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 的作用。
络脉系统
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在四肢及躯干各部的联络,具有加强十二经脉 表里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
孙络、浮络
孙络、浮络是络脉系统中的最细小的络脉,具有渗灌气血、濡养全身的作用。

经络腧穴基础知识ppt课件

经络腧穴基础知识ppt课件
(3)手指比量定位法 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 故又称为“手指同身寸取穴法”,简称“指寸法”。
医者根据病人身材高矮和手指的长短粗细情部,适当做出 增减减比例,也可用自己的手指来测定穴位。此类方法较多, 临床常用的有以下3种:
精选ppt课件2021
12
1)中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 作为1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应用:口眼歪斜,颊肿,齿痛,口噤不语。
精选ppt课件2021
18
梁门 定位:脐上4寸,旁开2寸。 应用: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
天枢 定位:肚脐旁开2寸 应用:腹痛,呕吐,腹胀,泄泻,便秘,痛经,水肿。
梁丘 定位:髂前上棘与髂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上缘上2寸的凹陷处。 应用:膝胫痹痛,胃痛,乳痛。
精选ppt课件2021
3
十二经脉四肢分部规律表
部位
经脉


阴经 (属脏)
太阴肺经 厥阴心包经 少阴心经
太阴脾经 厥阴肝经 少阴肾经
阳经
循行部位
(属腑) (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阳明大肠经
少阳三焦经
上肢
太阳小肠经
前缘 中间 后缘
阳明胃经
少阳胆经
下肢
太阳膀胱经
前缘 中间 后缘
精选ppt课件2021
(3)腧穴的作用 腧穴的作用与脏腑、经络有密切关系,每个腧穴都有 较广泛的主治范围。本经穴能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能相互治疗表里两 经病,邻近经穴能配合治疗局部病,各经的主治既有其特殊性而又有其 共同性。
精选ppt课件2021
10
2.腧穴的定位方法 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可分体表标志定位法、骨度分 寸定位法,手指比量定位法和简便取穴法4种。

经络腧穴学ppt课件

经络腧穴学ppt课件
30
(四)背俞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俞” 即转输、输注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 穴,共十二个。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 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 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31
32
(五)募穴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 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 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十二个。募 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 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只需掌握7穴)
54
中府LU1(肺募穴;手足太阴交会穴)
【定位】在胸部,横平第一肋间隙,锁骨下窝外 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1.咳嗽,气喘,胸痛,胸中烦满。
2.肩背痛。 【操作】向外侧斜刺或平刺0.5-0.8寸,针感酸麻 胀可向胸部或肩背部放射。不可向内侧深刺,以 免伤及胸膜和肺脏,引起气胸。可灸。络学和腧穴学的总称,经络学主要 研究经络理论及其应用,主要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 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对临床的指导;腧穴学是研究 腧穴理论和应用,主要阐述腧穴的名称,定位,分类和临 床应用。
2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
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 下的通路。
21
四、腧穴的命名
解剖部位: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
穴位作用:治母疾的睛明、光明、治面瘫的牵正 。
天体地貌:日月、太乙、大陵、丘墟、太溪、涌 泉。
动植物:伏兔、鱼际、犊鼻、鹤顶
建筑居处:天井、屋翳、膺窗、库房、梁门。
中医学理论: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气海。
22
第二节 腧穴的作用和主治规律
一、腧穴的治疗作用
50
【语译】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 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 、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 行于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过肘 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 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行至大鱼际 部,沿其边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经络腧穴PPT课件

经络腧穴PPT课件

十二经脉分布规律
❖ 属六脏的经脉称为阴经,六阴经分布于四肢 内侧和胸腹。
上下肢内侧
❖ 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六阳经分布于四肢 外侧和头面、躯干
上下肢外侧
十二经脉表里络属关系
❖ 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 ❖ 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
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作用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
❖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 特定的孔隙。 ❖ 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
腧穴的分类
❖ 经穴
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的腧穴,为“十四 经穴”,简称经穴,共361个
有名称和固定位置,有经属和主治规律
腧穴的分类
❖ 经外穴
有固定名称和明确位置,但没有归属于十四正经 的腧穴,有独特疗效,称为“经外奇穴”
主治:肩胛局部病证、气喘
足太阳膀胱经
(左右各67穴)
❖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循行至头顶并入络脑。 分支至耳上角;主干经脉从头顶向下到枕 部,循行于脊柱两侧,经过背腰臀部,入 内属膀胱络肾,向下贯臀,止腘窝;枕部 分支向下循行于背腰部主干经线外侧,至 腘窝部相合后循行于小腿外侧,经过外踝 之后,前行止于小趾外侧端
❖ 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
病证
❖ 隐白 ❖ 公孙 ❖ 三阴交 ❖ 阴陵泉 ❖ 血海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左右各9穴)
❖ 起于心中,联系心、肺、咽及目系, 属心络小肠;外行主干,从心系上肺, 斜出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过肘中, 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 侧至末端,经气于少冲穴处与手太阳 小肠经相接。支脉从心系向上,挟着 咽喉两旁,连系于目系,即眼球内连 于脑的脉络

《医学经络腧穴》课件

《医学经络腧穴》课件
原穴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的特定穴位,共有12个。原穴 具有主治三焦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脏腑器官的疾病的作用。
络穴
十五络脉在四肢部特定穴位,共有15个。络穴具有主治该 络脉所属脏腑器官的疾病的作用。
俞募配穴法
俞穴和募穴相配合,称为俞募配穴法。这种配穴法具有协 同作用,常用于治疗同侧或同脏腑器官的疾病。
特点
针灸治疗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等特点。通过刺激经络 和腧穴,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节免疫、缓解疼痛等,适用于多种疾病, 如疼痛、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2 针灸治疗常用方法及操作技巧
常用方法
针灸治疗有多种方法,包括毫针法、艾灸法、拔罐法 、刮痧法等。其中毫针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 刺激经络和腧穴,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艾灸法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穴位进行热刺激,具有温 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拔罐法通过负压吸引作用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刮痧法通过刮 拭皮肤表面,促进新陈代谢和毒素排出。
经络病候
足少阴肾经经络病变主要表现为骨、髓、耳、腰脊、舌、咽等部 位的症状。
腧穴主治
足少阴肾经的腧穴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常用配穴
在针灸治疗中,足少阴肾经的常用配穴包括太溪、照海、复溜 等穴位。
针灸方法
足少阴肾经的常用针灸方法包括补法、泻法、温法、灸法等,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针灸方法。
06
经络腧穴自我保健方法
.1 经络保健按摩操
1 2
对象
适合所有健康人群
作用
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具有调和气血、平衡阴 阳、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3

《经络腧穴学》课件

《经络腧穴学》课件
经络腧穴学对运动损伤的康复和运动性能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美容养生
经络腧穴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质量,达到美容和养生的效果。
经络腧穴学的研究成果和前景
针灸疗法
科学研究
针灸作为经络腧穴学的重要方法, 其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 的认可和应用。
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将目光投向 经络腧穴学,探索其疗效机制和 临床应用价值。
经络腧穴的作用和功能
1. 促进循环 2. 缓解疼痛 3. 调整内分泌 4. 改善免疫系统
经络腧穴的分类
1 主要经络
2 络脉
包括十二经络和八奇经, 负责传输气血和营养物质。
经络之外的细小支脉,分 布于全身组织,与经络相 辅相成。
3 皮部腧穴
分布在身体表面的穴位, 常用于诊断和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经络腧穴的诊断与治疗《经络腧穴学》PPT课件
经络腧穴学是关于人体经络系统和穴位的研究领域。它探索了经络与腧穴的 关系,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功能。
经络与腧穴的关系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部的纵横网络,贯穿全身。它们传递 生命能量和信息,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腧穴
腧穴是经络上的特定点位,与脏腑器官和身体组织 相连。通过刺激腧穴,可以调节和治疗一系列疾病。
1
治疗
2
运用针灸、按摩、拔罐等手法刺激腧穴,
调理经络系统,促进疾病康复。
3
诊断
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观察症状 和体征来确定疾病的所在。
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和锻炼, 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经络腧穴学的应用领域
中医药
在中医药领域中,经络腧穴学被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

《经络与腧穴》课件

《经络与腧穴》课件

3 腧穴的主要特点
腧穴可以根据位置、功能 和疗效进行分类,如经穴、 合穴和奇穴等。
腧穴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 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 网络系统。
每个腧穴都具有特定的位 置、属性和治疗效果,是 中医治疗的重要依据。
腧穴的作用
1 腧穴调节人体生理功 2 腧穴治疗疾病的作用 3 腧穴保健的作用
能的作用
腧穴在中医治疗中被广泛
《经络与腧穴》PPT课件
欢迎来到《经络与腧穴》PPT课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深入研究经络和腧 穴的基础知识,了解它们在中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让我们开始吧!
经络基础知识
1 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 体内贯通全身的系统。
2 经络的分类
根据功能和位置的不同,经络可以分为十二 正经和八脉络。
现代科学技术正不断探索经络与腧穴的机制和疗效,为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3 经络与腧穴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中医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经络与腧穴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络与腧穴的应用前 3 对学习和应用经络与

腧穴的建议
经络与腧穴是中医理论的
核心内容,对于维护人体
经络系统在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腧穴基础知识
1 腧穴的定义
腧穴是人体表面上的特殊穴位,是经络的分布点。
2 腧穴的作用
腧穴具有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等多种作用。
3 腧穴和经络的关系
腧穴与经络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中医理论的主要要素。
腧穴分类与分布
1 腧穴的分类
2 腧穴的分布
3 经络的主要特点
经络具有循环、连接、调节等特点,是人体 阴阳气血运行的通道。
4 经络的作用

《经络腧穴基础知识》课件

《经络腧穴基础知识》课件
治疗效果。
经脉与腧穴的治疗作用与应用
治疗作用
经脉具有运行气血、沟通内外的作用 ,腧穴具有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 的作用。
应用
通过刺激经脉和腧穴,可以调节人体 气血、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病情选择 合适的经脉和腧穴进行治疗。
04
常用经络腧穴介绍
手太阴肺经
总结词
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之一,起于中 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隔属肺 。
详细描述
足太阴脾经共有21个穴位,其中11个分布 于下肢内侧的胫骨后缘和足底,10个位于 胸腹部。这些穴位主治脾胃、妇科、泌尿系 统等部位的病症,如腹胀、腹泻、食欲不振
等。
手少阴心经
总结词
手少阴心经是十二经脉之一,起于心中,下络小肠, 经过腕、臂内侧等部位。
详细描述
手少阴心经共有9个穴位,其中8个分布于上肢内侧的 尺侧,1个位于胸前部。这些穴位主治心脑血管、精 神系统等部位的病症,如心悸、胸闷、失眠等。
《经络腧穴基础知识》ppt课 件
• 经络系统概述 • 腧穴基础知识 • 经脉与腧穴的关系 • 常用经络腧穴介绍
01
经络系统概述
经络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总结词
经络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详细描述
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 部等组成,它是人体内部各个脏腑器官之间的通道,是运行气血、传递信息的 重要系统。
腧穴的定位方法与取穴原则
总结词
定位方法与取穴原则
详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述
确定腧穴的位置是应用腧穴的基础,常用的定位方法有骨度分寸法、手指同身寸法和简 便取穴法等。在取穴时应遵循“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对症取穴”等原则,根据具体病

经络腧穴学总论ppt课件

经络腧穴学总论ppt课件
29
2、奇经八脉的特点:
①奇经与脏腑不发生直接络属联系。 ②奇经八脉虽别道奇行,但它有一定的 整体性。 ③奇经无表里配合关系,但却阴阳互根。 ④除任、督2脉外,无自己的专穴。
30
3、奇经八脉作用
①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 节作用。 ③统率、主导作用。 ④主持生殖、影响衰老。
别络
经别
循行 本经别出后,与其 阴经经别从本经分出后,归向 相表里的经脉相连 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 接
作用 主要加强了十二经 加强十二经脉的内部联系,同
及意 脉在体表的联系 时还加强了四肢与头面,躯干

的联系
37
十二经别的作用
4、作用 ①加强了十二经脉与脏腑之间的联系。 ②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 ③加强了阴经经脉同头面部的联系。 ④扩大了十二经经穴的主治范围。 ⑤拓宽了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途径。
52
经络的生理功能
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53
二、经络的病理变化
当经络的生理功能失调时,经络系统发 生的相应变化或出现的特殊现象称为经 络的病理变化。 其一,成为传注病邪的通路。 其二,反应内在病候。
54
三、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说明病理变化 2)指导辨证归经 3)指导针灸治疗 ①循经取穴 ②病在经络、内脏者,可取皮部 ③经络郁滞者取之络
40
十二经筋
4、应用 1、在临床取穴方面的应用。 2、在针刺方面的应用。
41
五、十二皮部
1、含义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 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2、特点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 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
42
十二皮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适应症——疮疡,痛证。 ▪ 记载——见于《山海经•东山经》
6
灸的起源
▪ 产生年代——距今五十万年 的北方猿人,开始用火
▪ 地域——我国原始社会生活 环境较寒冷的北方一带。 《素问》:“北方者,天地 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 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 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 灸 。故灸者,亦从北方 来。”
脉的循行路线 ▪ 刺法:九刺,顺应天时; 十二刺,适应十二经病
变; 五刺,适应五脏病变. ▪ 临床治疗:处方上千个,病种多。 大处方(如水肿59穴,热病57穴), 小处方,如单穴。
10
▪ 作者: ▪ 成书年代:
《难经》
11
《难经》
▪ 补充了经络系统不足,完整地补充了奇经 八脉的内容。最早提出奇经八脉与十二经 脉的不同。
14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作者: ▪ 成书年代:
15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宋金元时期
▪ 1.腧穴:对穴位进行了规范和考定,如背俞穴、 夹脊穴的规范;穴位的增加,增加了5穴。
▪ 2.铜人:2个(1027年,距今1900多年),最早 的立体模型,能形象直观的教学。
▪ 3.普及:书的内容刻在石碑上,为针灸的普及作 出了贡献。
分,为经脉的小支(侧支),纵横交错,遍布 于全身。
20
对经络的认识:
▪ 《内经》对经脉(络)本质特征作了最经 典的概括
▪ 经络的联络作用 ▪ 经络的走向 ▪ 经络的重要性
21
对经络的认识:
▪ 从文字上讲, ▪ 东汉许慎编《说文》:“经,织从丝也”。“从”
可理解为“直” 或“纵”。“织从丝”,指织物 上下直行的主线。即织布的纵线。按“南北经, 东西 纬”理解,“经”与“从”义近,指上下直 行的主干。 ▪ 络,《说文》解释为“絮也”。絮为绵的一种, “绵,联 (微)也”(《说文》),表述的是细 微联系。凡絮必丝为之,丝与丝彼此相连,犹为 网状物,故“络”有网络联系之义。
24
▪ 经络学说的定义: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
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 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
25
▪ 经络学说发展:
1)记载经络内容最早的著作: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2)全面记载经络内容最早的著作:〈内经〉 3)补充了经络系统不足的著作是:《难经》
26
经络学说的形成
4
▪ 针的起源
▪ 原始针具: ▪ 产生时代——新石器时代。 ▪ 质量要求——坚硬,《山海经•东山
经》 ▪ 地域——我国东部。《素问•异法方
宜论》“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 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 咸,……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我国山东 一带。
5
▪ 作用——“以石刺病也”刺发病部位,阿是穴。 排脓,放血,按摩。
▪ 古代: ▪ 公元6世纪传到朝鲜、日本, ▪ 公元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传到欧州。
▪ 近代:
19
经络总论
▪ 经络的定义:
▪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人体内 运行气血的通道
▪ “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 “络”,有网络的含义。
▪ 经脉以上下纵行为主,是经络的主体; ▪ 络脉从经脉中分出侧行,是经络的细小部
30
▪ 命名规律:手足,脏腑,阴阳
▪ 手足----循行在手,手经;循行在足,足经 ▪ 脏腑----联系脏或腑 ▪ 阴阳----循行在内,在外;
阴阳气的多寡: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 再次为厥阴(“两阴交尽也”);阳气最盛为阳明 (“两阳合明也”),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 其他: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元滑伯仁<十四经发
挥>等
16
▪ 作者: ▪ 成书年代:
针灸大成
17
针灸大成
明清时期 ▪ 内容丰富,汇集了明代以前的所有针灸成
就。 ▪ 记载359穴,增加了5穴。 ▪ 针刺手法记载, ▪ 临床治疗:有医案、处方;另外还保存了
《小儿按摩经》的内容
18
针灸在海外的发展
▪ 灸的材料:艾
7
发展
▪ 《黄帝内经》 ▪ 《难经》 ▪ 《针灸甲乙经》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政府颁布) ▪ 《十四经发挥》 ▪ 《针灸大成》 ▪ 《针灸逢源》
8
《黄帝内经》
▪ 作者: ▪ 成书年代: ▪ 内容: ▪ <素问>:阴阳五行、脏腑理
论等
▪ <灵枢>:针经
9
《黄帝内经》
▪ 腧穴:穴名、定位、主治,160穴 ▪ 经络:名称、经脉、经别、经筋、皮部,每条经
经络腧穴学
1
绪论
▪ 关于经络腧穴学 ▪ 是经络学和腧穴学的总称 ▪ 经络学:研究经络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 腧穴学:研究腧穴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 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是学习针
灸学的入门课程.
2
▪ 针灸学的定义: ▪ 理论 ▪ 方灸的特点:
▪ 简,医疗工具设备简单。 ▪ 便,携带、使用方便。 ▪ 廉,费用低 ▪ 效,收效好、收效快。 ▪ 广,适应症广。 ▪ 安全,物理疗法,无副作用。
▪ 讨论特定穴为主,首提八会穴,另外还提 到了 募穴、五输穴。
▪ 对脉法(独创“寸口诊脉法”)、针法等 有所发挥。
12
针灸甲乙经
▪ 作者: ▪ 成书年代:
13
针灸甲乙经
魏晋隋唐时期 ▪ 1.科学的类编方法,系统性强,先基础,后临床。 ▪ 2.腧穴,穴位排列部位结合分经,按部划线,方
便临床应用。有穴名、别名、定位、取穴方法 (姿势)。349穴,增加189穴。 ▪ 3.见到《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内容。 ▪ 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总结了晋代以前的针灸成 就,奠定了针灸专科的基础。
22
对经络的认识:
▪ 经直络横,经粗络细,经深络浅,经少络 多。
▪ 经络概念的核心是:“行血气”与“脉道以 通”;
▪ “经络”首见于《汉书·艺文志》
23
对经络的认识:
▪ 从功能上讲,经络主要是运行气血; ▪ 从结构上讲,经络是联系人体各部的网络
系统。 ▪ 经络的本质是功能与结构的统一体。经络
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 与气功导引有关 ▪ 与针刺的临床有关 ▪ 腧穴疗效的总结 ▪ 病理现象的推理 ▪ 与解剖有关
27
经络系统的组成
▪ 十二经脉 ▪ 奇经八脉 ▪ 十五络脉 ▪ 十二经别 ▪ 十二经筋 ▪ 十二皮部
28
29
十二经脉
▪ 定义 ▪ 命名规律 ▪ 分布规律 ▪ 走向规律 ▪ 交接规律 ▪ 流注规律: ▪ 表里属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