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性与经济学47页PPT
经济学稀缺性与选择

❖ 1.1.3 经济体制
当前各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大致可分为四种典 型模式。
❖ 第一、自由市场经济。这是以美国、英国为代表 的经济体制。它崇尚个人主义,自由放任,除法 律禁止外什么都可以干,富有开拓传统和竞争精 神。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法律和提供信息,对 企业的支持或限制较少。
❖ 第二、社会市场经济。这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北欧 经济体制。在私人垄断方面,追求“市场竞争和 社会公平。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但通过经济立 法和社会政策,一方面为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另 一方面消除市场竞争的各种弊端。
微观经济学
❖ 这里给出几种经济学的定义:
定义之一: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安东尼·撒谬尔森 在其《经济学》教科书中给出“经济学是研究社 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并在不 同集团之间分配这些产品”。
定义之二:美国权威《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
“按广泛接受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寻
求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与欲望方法的社会科学”。
❖ 经济资源不仅具有稀缺性,而且资源用途具有多 样。某种特定的经济资源一般可以用于多种物品 和劳务的生产。机会成本是资源稀缺性的函数。 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多生产一些某种产品.就 要少生产一些其他产品。增加生产一定数量的某 种产品要以减少另外一些产品作为代价,所减少 的这些产品的生产便是增加的某种产品的生产的 机会成本。
❖ 1.12 稀缺性与选择
1 机会成本
就是把既定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物品和劳务 时所放弃的在其他物品和劳务的生产中所能获得 的最大收益。
应当注意:第一、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 不是在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 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第二、机会成本 并不全是由个人的选择所选择引起的。别人的选 择也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 第三、机会成本是 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用途可能的选 择
环境经济学课件(PPT 48张)

27
思考题
下列存在搭便车问题的物品是:( A.收费的高速公路 C.路灯
)
B.收学费的学校 D.私人经营的商店
28
非排他性和 非竞争性
无市场 价格
无人生产 供给不足
市场失灵
29
市场失灵
市场不能提供充分的公共物品
价格不能调节资源配置
消费公共物品不必购买,可以搭便车(即免费消费)
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如国防、基础教育、基础设施
(2)、消费非排他性: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 除 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的这种性质,使得私人市场缺 乏动力,不能有效地提供商品和服务。
25
进一步来理解公共物品的性质
第一,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即增加一个消费者给供给者 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海上照明的灯塔)
第二,边际拥有成本为零。
第三,公共物品的非拒绝性
3
二、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
不是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 穷欲望而言的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 经济学为了解决稀缺性的问题而产生和存在的
4
三、机会成本
是指人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不得不放弃的另外 一种东西的数量或价值
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我们要生产一种产品,就 要放弃生产其它产品,选择了一种机会就同时放弃 了其它机会。
37
贴现值的计算
未来第n年获得的效益和费用的现值:
B n PV (B ) n n 1r
C n PV (C ) n n 1r
累计n年的贴现值的计算:
B i PV (B ) i i 1 r i 0
n
C i PV (C ) i i 1r i 0
39
例 某建设项目有两个投资方案,其投资、经营成本及效益见 下表(贴现率日 r=8%): 年 方案一 方案二
经济学与稀缺性

第一章经济学与稀缺性微观经济学这门课是经济类、管理类和其他相关社会学科学生的必修课程,非常重要。
是我们学习其他课程、其他学科时的基础课程。
微观经济学为我们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恰如高等数学对工程学科学生起到举足轻重的基础作用一样。
当前国外的经济学系学生,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要学习微观和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从浅显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到数学证明,再到前沿的微观经济学专题研究。
我们经常提到“经济学”,不少学生觉得经济学有用,那么经济学到底研究什么?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经济学家也经常提到“稀缺性”,稀缺性在经济学和经济社会中到底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本章将主要关注与经济学和稀缺性相关的一些问题。
一、经济物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形形色色的物品,广袤的土地,充裕的阳光以及作为生命之源的水,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
同时,人类也在不断生产出各式各样的物品,既有能够满足人类各种需要的物品,如房子、汽车、衣服,食品等,也在制造着为人类带来各种麻烦的物品,如垃圾、汽车尾气等。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物品分为三类,即自由物品、经济物品和有害物品。
定义1-1:经济学中把那些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叫自由物品(free goods),如阳光、空气等。
这类物品的基本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人类有用而且价格为零,即买方不用花费任何代价,卖方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因此通常不存在供求双方形成的买卖市场。
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愿意为呼吸的空气付给其他经济主体报酬,也是这个道理。
定义1-2: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也叫稀缺物品(scarce goods),是指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如房子、汽车,粮食等。
这类物品的共同特点是有一定的市场价格,如果免费相送,人们得到的数量必然小于人们想要的数量。
显然,经济物品的第一个特点是有用性。
经济学的本质就是稀缺性

经济学的本质就是稀缺性.经济学就是要解决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解决无限的欲望.如果什么东西都是免费的就不需要经济学了.
首先,经济物品是指需要付出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经济物品的资源相对于人的无穷欲望而言始终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也可以说是资源的稀缺性.稀缺性是普遍存在的,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人们要更好地满足欲望,就要解决稀缺性的问题.大家知道,同一组资源可以生产多种经济物品,到底生产哪一种经济物品哪?这就出现了选择问题,也就是资源配置问题.配置的资源应该被充分利用,但现实生活中却不尽然,于是又出现了资源利用问题.我们把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的研究归为经济为范畴.。
经济学与稀缺性

经济学与稀缺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资源有限”“机会难得”这样的表述。
而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稀缺性。
什么是稀缺性?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想要的东西超过了我们所能拥有的。
无论是时间、金钱、土地、能源,还是人才、技术、知识,都存在着稀缺的情况。
比如,你可能渴望拥有一套宽敞的海景房,但你的资金有限,无法实现这个愿望;或者你希望每天有 48 个小时,以便能完成更多的工作和享受更多的休闲时光,但一天只有 24 小时,这就是时间的稀缺。
稀缺性是经济学存在的根本原因。
如果所有的资源都是无限丰富的,人们可以随意获取,那么就不需要经济学来研究如何分配和利用资源了。
正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我们才需要做出选择,决定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
这种选择是有代价的。
当我们选择把时间和金钱投入到一件事情上时,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将其用于其他事情的机会。
这个被放弃的最佳选择,就是我们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例如,你选择用周末的时间去看电影,那么你就放弃了用这段时间读书、运动或者陪伴家人的机会。
而在这些被放弃的选择中,对你来说价值最高的那个,就是你看电影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在个人生活中,稀缺性和选择无处不在。
比如,一个大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多种选择:是直接就业,赚取收入;还是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又或者是选择创业,追求自己的梦想。
每一种选择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和目标来权衡。
如果选择就业,可能会更早获得经济独立,但可能会错过进一步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如果选择深造,虽然在短期内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但未来可能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如果选择创业,虽然有机会获得巨大的成功,但也面临着很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社会层面,稀缺性也同样重要。
政府需要在教育、医疗、国防、基础设施等众多领域分配有限的财政资源。
如何确保这些资源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以满足社会的最大需求,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
第一讲稀缺性与微观经济学

900 F 300 600 700 1000
1. 1.2 生产可性边界
• 稀缺性 • 生产有无效率 • 资源配置 • 经济增长
1. 1无处不在的稀缺性
Ω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用来说明:
社会的需要
1.1.3 机会成本
1.1 无处不在的稀缺性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鱼与熊掌 不能兼得。
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机会成本
Ω边际转换率与斜率 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在资源配置 进行到某种状态时用一种产品替换另外一种产品的比率。
C A: car-600700, + 100;
computer-22002000, -200
E F: car-9001000, + 100; 3000 2200 2000 1000 computer-10000, -1000 D C A B E
Ω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生产的机会成本 创新专利 Steve Jobs 周小川 5 天或0.5份报告 15天或1份报告 研究报告 10天或2项专利 15 天或1项专利
比较优势(用机会成本解释):如果一个生产单位在生 产某种产品时的机会成本比另外一个单位要低,那么我 们称它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1.1 无处不在的稀缺性
1.1. 3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Ω机会成本与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按照按机会成本理解的。
以汽车生产为例: 汽车的生产成本是生产汽车时所用各种资源的其他 最好用途能带来的价值。例如,如果生产拖拉机可 以获得的15亿元,而且是相对于生产卡车、火车、 飞机而言的最大价值,那它就是生产汽车的成本。 竞争条件下机会成本就是市场价值。在上述例子中, 那些资源可以卖到15亿元。
微观经济学第1章稀缺性与经济学培训资料

• 经济学的现代定义:研究人类行为的科
学
– 关于人类行为最大化目标的扩展——效用 最大化
– 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组织--行为-绩效
– 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的产生与发展——人 们之间的关系是博弈与契约关系
懂得机会成本的存在,有助于社会和个人作 出正确的决策。并且也让我们认识到世界上 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天下没有免费的
午餐”。
竞争与合作
• 稀缺性不仅引起了选择行为,而且还引 起了生活中两种重要的现象:竞争与合 作。
• 竞争(competition),就是争夺对稀缺 资源的控制。竞争的基础是对自己东西 的占有权和处置权;竞争的基本规则是 对私有产权与交易自由的保护
(2)经济的构成:经济主体和市场
经济包括经济主体和市场两部分。 经济主体(economic agents)既经济的决策 者(decision makers)或经济活动者 (economic actors)。 社会经济 中一般存在三种类型的经济主体: 居民户(households):作为一个决策单位 生活在一起的一些人的集团; 厂商(firms):利用资源生产产品与劳务的 组织; 政府(goverments):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进 行收入与财产再分配的组织(为什么会出现政 府?)。
•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在 可选择范围内,是作出一项决策时所 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 注意:
a,机会成本是以稀缺性的存在为前提的。
b,资源要有多种用途,如果只有一种用途 就没有机会成本存在。
c,机会成本不是实际成本,它只是观念上 的损失。
经济学概论 第一讲 稀缺性、选择与机会成本ppt课件

经济体制是经济主体用来处理稀缺性的组织安排和制 度。 经济问题是如何在竞争各方之间进行配置稀缺资源。 社会必须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经济 问题产生与无限欲望与稀缺资源之间的矛盾。
成本以机会成本的形式加以度量,即以次优替代选择 的损失。
生产可能性边界指经济以其全部潜能生产时所面临的 经济选择。经济如果在边界上运行则是有效率的,如 果在边界内部运行则是无效率的。 成本递增规律指出当生产更多产品时,单位产品机会 25 ppt课件 成本将会增加。
经济学概论
ppt课件
1
成绩评定
1、课堂讨论 2、作业 3、期末考试或Paper。
ppt课件
2
参考资料、书籍或数据
1、国内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 学(初级)教材 2、国外经济学教材 3、中国经济学教育网站 4、国外相关大学网站 5、国内外官方网站数据库
ppt课件 3
第一讲
稀缺性、选择与机会成本
稀缺性?存在于产品或自愿提供量少于免费赠 予时用户需求量的情形中。 稀缺性基本上与贫穷或富裕无关。劳斯莱斯、 游艇、豪宅等对于富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罐头食品、活动房屋等对于穷人一样都是稀 缺的。以上两种情形中,人们在零价格时想 拥有的产品数量都超过了现有数量。
ppt课件
9
1.2.3
选择
稀缺性迫使经济主体做出选择。
经济学既研究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学,也研究微观 经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处理通胀、失业、 增长以及商业活动水平的变化;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 经济参与主体的行为。 经济理论解释经济因素如何发生关系。经济理论将解 释某种经济现象的最重要的因素抽离出来。经济理论 必须与事实一致。 实证经济学研究“是什么” ,规范经济学研究“应该 是什么”。经济学家间的大多数争议是关于规范问题。
稀缺性与经济原理.最全优质PPT

• 一、为什么要研究经济学 • 二、什么是经济学 • 三、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 四、管理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方法 • 五、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
一、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 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了解你生活的世界 ⑴小孩的启示 ⑵户口管制必要吗
• 有助于你更精明的参与经济 ⑴找什么样的女朋友:漂亮还是有钱 ⑵早工作还是上大学?
古典经济学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以自由放任为中心的经济学体系,主张市场自发调节,斯密创见性地提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实证分析:对经济现新象进古行客典观经描述济,企学图的超脱“或排科斥学一切化主观”价(值判贵断,族回化答“)是什倾么向”的:问题用。一系列假设、概 念、数学建立严谨、精致、标准化的分析框架使其对现实缺乏解 释力
三、经济学的含义与发展史
重商主义、重农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 学的形成与建立 新兴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现代复兴
1、重商主义、重农主义: 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产生了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古代经济思想和阿奎等人的 中世纪经济思想,但它们与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混杂一起,作为 它们的部分或附属
重商主义(15—17世纪中):(1)主要代表人物:托马斯.曼
(英)、柯尔培(法),代表作:托马斯.曼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2)主要观点:金银形态的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增加财富的唯一 方法是扩大出口,限制进口;主张国家干预以扩大出口,限制进口
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确立时期,其观点和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 原始积累时期发展经济的需要
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法国的萨伊等
标志:1776年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
资源经济学 第二章资源的稀缺原理PPT课件

设备 原材料A 原材料B
甲产品
1 4 0
乙产品
2 0 4
8台时 16kg 12kg
+ 设x1,x2分别表示在计划期内产品甲、乙的产 量。
+ 用数学模型表示为:
+ 目标函数为:max Z=2x1+3x2x1 ≤16 4x2≤12
x1,x2≥0
+ 现从另一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假设该工厂的决 策者决定不生产产品甲、乙,而将其所有资源出 租或外售.这时工厂的决策者就要考虑给每种资 源如何定价的问题? 设用yl,y2,y3分别表示出 租单位设备台时和出让单位原材料a,b的租金.
G表现国民生产总值。L0(t)表示劳动—资本组合。 Ro(t)表示自然资源产品的量。 g(L1(t)) 表示中间产品 生产。
R0(t)
+ 通过把(2—3)代人(2--2)式导出 Ro(T)=g[L(t)-Lo(t)] (2-4)
扩展路径
G2 G3
G4
G1
R*0(1)
L*0(1)
L0(t)
+ 2 边拓模型 R0(t)
+ 论战的起源
+ 它是建立在系统动力学技术的基础上,在 麻省理工学院杰·福斯特(Jay Forrester)教 授的发展下,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计算机 模型用于预测未来世界经济状况。系统动 力学的最显著特点是利用反馈循环来解释 行为。
+ 模型基本假设:
(1)这个模型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成倍指数的增长伴随着 不变的限制。
+ 基本结论
+ 西蒙通过对未来的展望,得出以下结论:
+ 自有记录以来,生活标准的提高都是伴随着世 界人口的增长。随着收入的增加,人类很少遇 到严重的短缺,费用也更低,可用资源也在增 长,包括环境的清洁以及更好的自然娱乐区域。 没有很让人信服的理由说明为什么这种生活变 好的趋势,以及原材料(包括食物和能源)价格 降低的趋势不会持续到永远。
经济资源稀缺性与经济学

假设是经济模型用来阐明事实旳限定条件。经济学经常使 用旳术语就是“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 假说是经济变量之间怎样发生关系旳判断。 预测是根据理论假说对事物将来发展趋势和变化旳方向等 作出判断,它是在理论限定旳范围内利用逻辑规则演绎出 来旳成果。
例:均衡价格模型
D=f(P) S=g(p)
D=S f(P)=g(P)
Y
15 A
14 12 9
5
BC H
G D
E
O 12
F 3 4 5X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旳点是有效率旳。 效率:尽量有效地利用经济旳资源,以满足人们旳 需要和欲望,即不存在挥霍。更明确地说,在一定资 源下,当不降低一种物品旳产量时,不能生产出另一 种物品旳更多数量。一种有效率旳经济位于其生产可 能性边界上;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旳点是低效率或无 效率旳。
2.规范经济学,以一定旳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原 则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旳原则,并研究怎样才干符合 这些原则,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旳问题。
例如:轿车能否进入中国居民家庭 轿车是否应该进入中国居民家庭 对高收入公民征收了多少所得税 对高收入公民是否应该征收高所得税
三、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与所研究旳经济现象有关旳经济 变量之间旳依存关系旳理论构造。
假如根据实 际资料有:
D=12-2P S=2P 12-2P=2P
P=3 D=S=6
P=3是均衡价格; D=S=6是均衡数量
四、西方经济学旳分析措施
1.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研究范围只局限于某一市场或某一经济 单位旳某种商品或某种经济活动,假定与其他市场与经 济活动互不影响。
一般均衡分析:将整个经济体系作为一种整体,从市场 上全部商品旳价格、供、求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旳前 提出发,考虑它们同步达均衡时旳价格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