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案
(封面)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案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读出。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阅读科普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感悟出写这类文章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精彩两分钟1.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带横线的字的读音。
磁场抵御猜测观测陨石枯萎稀薄银河系冥王星2.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地球太阳系宇宙银河系3.有感情的把下面的句子读两遍1.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
2.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一种好的习惯,一辈子用不完它的利息,一种坏的习惯,一辈子偿还不了它的债务。
(二)导入新课《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告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
茫茫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计数的星球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了解的知识。
(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宇宙生命之谜抓住“谜”让生解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明确学习目标,让生读阅读提示,让生明白学习本课要完成的知识目标。
(五)学生轻声读课文。
边读边圈点勾画和批注,为小组交流做准备。
(六)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情况,为集体交流做准备。
(七)班上交流讨论作者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哪些内容?展示课件:1.天体上生命存在必备的四个条件;2.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3.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的相似之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案第【1】篇〗宇宙生命之谜【教材分析】《宇宙生命之谜》一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科普文章,意在通过阅读理解,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领悟作者采用分析、比较、排除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表达方法。
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火星的情况及其成果,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学生对有关生命科学的理论、术语的理解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难点。
【学习目标】1. 借助汉语拼音、通过查字典等方法,认读“发达、理论、枯萎、干燥、抵御”等22个词语及“谜、尚、氧”等11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能围绕课文相关问题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并提取有效信息。
4. 了解宇宙生命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1.了解宇宙生命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能围绕课文相关问题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并提取有效信息。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1.在进入今天的课文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对宇宙了解多少呢?老师这里有几个圆圈,把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宇宙填入相应的圆圈内,试试看吧!(课件出示:先出示图,再出示答案)课件出示:2.找一位学生上台来写出自己的答案。
3.宇宙是浩瀚无边,而地球只是其中的一粒微尘。
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宇宙生命之谜)4.生齐读课题。
5.我们要探索宇宙生命中的什么谜题呢?同学们预习过课文,知道吗?预设: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6.是的,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究这个谜题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宇宙⽣命之谜》是⼀篇科普⽂,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命存在的艰难历程,并最终说明到⽬前为⽌,地球之外是否有⽣命存在仍然是⼀个未解的谜。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六年级上册语⽂第10课《宇宙⽣命之谜》课⽂原⽂ 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们⼀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
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仙⼥下凡,蟠桃盛会……现在,科学发达了,⼈们知道那都是古⼈编出来的神话。
但是,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命存在,仍然是⼀-个吸引⼈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限的。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颗⾏星,⽽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个极⼩的部分,银河系⼜是宇宙的沧海⼀粟。
整个银河系中有⼏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星。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命存在的天体。
但是,⼈类⾄今尚未找到另外⼀颗具有⽣命的星球。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们了解了⽣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少应有这样⼏个条件:⼀是适合⽣物⽣存的温度,⼀般应在零下五⼗摄⽒度⾄零上⼀百五⼗摄⽒度之间;⼆是必要的⽔分,⽣命物质诸如蛋⽩质、核酸的活⼒都和⽔紧密相关,没有⽔,也就没有⽣命;三是适当成分的⼤⽓,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的条件下⽣存,但氧⽓和⼆氧化碳对于⽣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够的光和热,为⽣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星进⾏了分析。
⽔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温度达到三百⾄四百摄⽒度,不可能存在⽣命。
⾦星是⼀颗缺氧、缺⽔,有着浓厚云层的⾏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星表⾯温度极⾼,不可能有⽣命存在。
⽊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温度,⼀般都低于零下⼀百四⼗摄⽒度,因此,也不可能有⽣命存在。
太阳系中还可能存在⽣命的星球是⽕星。
⽕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转⼀-圈是23⼩时56分4秒,⽕星⾃转⼀圈是24⼩时37分;地球⾃转轴与公转轨道平⾯有66度34分的倾⾓,⽽⽕星的倾⾓约66度1分,所以⽕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且也有四季更替。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模板(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模板(精推2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模板第【1】篇〗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设计说明这是一篇科普作品,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至今未解的宇宙之谜。
本单元训练重点是“有目的的阅读”,教学本课,主要是借助课文旁边的批注,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会用精读、跳读、细读、浏览等方法,来阅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根据批注提示,分组学习、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
在辩论交流中,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银河系、太阳系、火星、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制作有银河系、太阳系、火星的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1.阅读《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了解与宇宙之谜相关的知识。
2.查找宇宙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赏,引入新课1.导入:(出示星球图)同学们,浩瀚的宇宙一望无际,它往往给予人们神秘的色彩,面对广阔,美丽而又深邃的宇宙空间,奇妙的宇宙中有什么吸引人的秘密呢?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宇宙生命之谜》一课,走进这神秘的宇宙。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1.出示课文配乐朗读的音频,学生看书听读课文。
2.出示自读要求,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学习字词。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生命之谜尚未找到厌氧菌倾角揭开斑点干燥沙漠磁场抵御因素海盗培养(2)指名读词语,强调个别字的读音:“尚”是翘舌音;“倾”是后鼻音,读qīnɡ;“揭”读jiē;“磁场”的“磁”读cí;“干燥”的“燥”读zào;“因素”的素读sù。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迷、尚”等14个生字,会写“发达、理论、类似”等22个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了解宇宙生命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4.能围绕课文相关问题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并提取有效信息。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宇宙生命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难点:能围绕课文相关问题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并提取有效信息。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1.在进入今天的课文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对宇宙了解多少呢?老师这里有几个圆圈,把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宇宙填入相应的圆圈内,试试看吧!(课件出示:先出示图,再出示答案)课件出示:2.找一位学生上台来写出自己的答案。
3.宇宙是浩瀚无边,而地球只是其中的一粒微尘。
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宇宙生命之谜)4.生齐读课题。
5.我们要探索宇宙生命中的什么谜题呢?同学们预习过课文,知道吗?预设: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6.是的,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究这个谜题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①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按提示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字词预习3.这篇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课件出示: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生1: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生2:从理论上来说,宇宙是无限的。
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生3:还写了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生4:还有火星是否存在生命。
4.同学们刚才的概括很完整,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是如何概括出来的呢?生:阅读提示告诉我们,每个自然段都有概括主要意思的一句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第1篇】10 《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课文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地球之外的太空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接着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则,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有生命的星球;然后具体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最后说明,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
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谜。
课文中还随文著有旁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法、关注关键词句、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随文预测等,既是对之前阅读策略单元的总结回顾和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也是对本单元“有目的地阅读”方法上的指导。
二、说教学目标1.会写“谜、嫦”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掌握阅读科普文的方法。
3.培养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了解宇宙生命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掌握阅读科普文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宇宙生命之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要去向哪里在茫茫宇宙中,人类是不是唯一的存在每个成长中的个体,或多或少都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过探索。
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内心世界更为丰富,对于自身以及自身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尤为关注。
因此,文章前的导语说,“有位同学找到了这篇文章”,可见,孩子们对宇宙之谜怀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因此,教学这篇文章要以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出发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宇宙生命之谜-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
宇宙生命之谜-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行星、星系等基本概念。
2.了解地球上的生命与外太空的生命之间的差别。
3.掌握一些科学研究生命的方法和技术。
4.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
1.宇宙和行星的由来与组成。
2.不同行星是否适合生命存在的讨论。
3.科学研究生命的方法和技术。
三、教学难点
1.生命在宇宙中的存在与意义。
2.学生科学素养与发展。
四、教学内容
1.讲解宇宙和行星的由来,并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宇宙和行星的组成。
2.带领学生进行关于外太空生命的讨论,了解行星是否适合生命存在。
3.讲解科学研究生命的方法和技术,如显微镜、DNA分析等。
4.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对外太空生命的设想和构造,并进行互相交流。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宇宙的知识,引导学生探究外太空是否适合生命存在。
2.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构造自己的外太空生物,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3.实验法:通过科学实验,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生命的方法和技术。
六、教学评价
1.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升。
2.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培养。
3.学生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七、教学注意事项
1.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言简意赅,避免术语过于专业。
2.小组讨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学生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部编版小学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目标:1.认识“酶、碳、析、揭、磁、陨”等9个生字,会写“谜、摄、磁、御”等12个生字。
会写“揭开、轨道、拍摄、枯萎、稀薄、抵御、沧海一粟”等10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3.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2.难点是通过了解宇宙生命之谜,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的资料。
2.教师准备《宇宙》音频、微课《宇宙之谜》、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宇宙》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茫茫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很多不可计数的星球,你来猜猜这些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学生自由回答)你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文中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对“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一课题的探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吧!2生齐读课题:《宇宙生命之谜》,师板书课题。
二、学生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三、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同学们,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展开说明,仔细阅读全文,标注段落,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请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交流分享:根据学生的交流分享,概括为:①第一部分(1-2自然段):提出问题: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并提出猜测。
② 第二部分(3-8自然段):分析问题:宇宙有没有生命③ 第三部分(9-10自然段):得出结论: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最新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宇宙生命之谜》优质课教案设计
最新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优质课教案设计宇宙生命之谜【教学目标】1.会写“谜、尚、氧”等14个生字,会写“发达、理论、类似”等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3.掌握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1.掌握科普文的阅读方法;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情况及成果。
2.感受说明文的特点,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1.搜集关于宇宙的天文知识。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宇宙图片或小视频,交流感受,进入本课学习。
过渡:同学们,在你的脑海里,宇宙是什么样子的?你是否幻想过去太空遨游,去其他星球做客?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浩瀚的宇宙激发了人们无限的想象力。
但是宇宙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有关它的谜也太多太多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个连科学家也解不开的谜,看我们是否能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呢?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1)提出问题: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讨论。
(2)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1)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需注意的字音:“尚”是翘舌音,“燥、磁、素”是平舌音,“氧、倾”是后鼻音。
需注意的字形:辨字(燥—躁—澡—操)(2)理解词义:学生分组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阅读课文导语与侧栏点评,确定阅读重点,思考问题。
(1)请学生在图中的圈内填上合适的词语,训练整理信息的能力。
(2)自读自悟。
标上段序,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举手发言。
尝试。
示例:①从神话引入,提出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学设计《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不同学习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不同学习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很多时候,我们遥望茫茫的星空,看着圆圆的月亮,会产生无穷的遐想: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天宫在哪里呢?外星人是什么样子的?你们一定还有更多的问题吧?同桌相互说一说好吗?2.茫茫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计数的星球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了解的知识。
一篇科普文章《宇宙生命之谜》。
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齐读二、明确目标。
1.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不同学习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
(重点)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难点)三、了解文体科普文章一般用轻松、活泼的笔调,解说某一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
有科技的技术性、内容的生动性、题材的广泛性、篇幅的简短性。
四、自读感知。
(一)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课文围绕哪句话写?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理清课文层次。
(二)读书检测过渡:同学们读的很认真,文中有一组词语老师来检测一下。
1、读一读谜团尚未厌氧菌倾角揭开斑点干燥沙漠磁场抵御因素海盗号培养2、想一想通过读书,知道课文围绕哪句话写了吗?3、理一理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给课文分段。
①(1自然段)提出问题: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4.现在你知道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了吗?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
识记字词,正确书写。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字词,同位交流。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揭示课题,目标阅读
1.【课件1】(板书课题:宇宙生命之谜) “谜”是什么意思呀?(没弄懂的问题)刚才同学们就提出了关于宇宙的许多未解之谜。从课题上看,本课讲的是关于宇宙空间中有没有生命的问题。读了课文你就会明白很多问题的。
2.出示:
【课件3】阅读提示
(1)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4) 科学家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了近距离的观测,揭开了火星神秘的面纱;
(5) 人们至今尚未能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生命。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部分是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2—9自然段。)
3.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两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很多时候,我们遥望茫茫的星空,看着圆圆的月亮,会产生无穷的遐想: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天宫在哪里呢?外星人是什么样子的?你们一定还有更多的问题吧?同位之间相互说一说好吗?
2.【课件2】茫茫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计数的星球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了解的知识。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3)结论是什么?
(4)提出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第1篇】《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第一课时)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
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宇宙生命之谜》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教学内容。
本文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主要围绕了“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展开说明,探索了宇宙生命的奥秘。
对于学生来说,本篇课文是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极好教材,在本单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拥有了一定的字词知识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在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方面,有待加强;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好动、爱模仿,学习积极性强,渴望受到老师的肯定。
这些都将成为我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与学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读出。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感悟出写这类文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难点:通过阅读,感悟出写这类文章的方法。
五、教法学法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法——渲染气氛,引发学生兴趣。
2.诵读教学法——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父亲的情感。
3.语文活动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学法指导:1.圈点勾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和学习习惯。
2.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加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以《嫦娥奔月》的故事导入,引出课题,拓展有关宇宙的科学知识。
【设计意图:讲述故事,给学生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
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
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太阳系中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
更有趣的是,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
人们还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有人认为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统编版小学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谜、尚、氧”等14个生字,理解“沧海一粟、抵御、神秘莫测”等词语的意思。
- 学会用“浏览、精读”等阅读方法,梳理文章内容,了解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过程。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体会文章严谨的科学态度。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 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
例如,在课文中作者按照“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探求结论”的顺序进行阐述。
首先提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引出下文的探究);接着从“理论上的推测”“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条件”“火星的探索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如分析水星、金星等星球因为离太阳太近或太远而不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而火星与地球有相似之处,成为重点研究对象);最后得出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的结论。
- 学习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如“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
”这里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与宇宙进行比较,突出宇宙的浩瀚无垠,让学生体会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2.2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推测火星可能有生命存在,以及目前尚未在火星发现生命的原因。
这需要学生整合文中分散的信息,例如关于火星的大气、温度、水分等相关段落的内容。
- 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严谨的科学推理过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探讨火星是否存在生命时,作者从火星与地球的相似之处(自转周期、轴倾角等)推测可能有生命,又从探测到的火星实际情况(大气稀薄、水分稀少等)否定了之前的推测,这种严谨的推理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较难理解。
小学六年级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详细版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写“谜、尚”等14 个生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 个词语。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3.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激发学生对宇宙生命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2.难点: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感悟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宇宙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宇宙的浩瀚和神秘。
(2)提问: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不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宇宙生命之谜》。
(3)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关于宇宙生命的资料或图片,进行分享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包括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课文的朗读情况。
(3)让学生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精读课文(1)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①阅读任务一: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方法:仔细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和语句,进行概括和总结。
可以采用表格、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梳理。
活动一: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梳理一个段落的内容,然后将各个段落的内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
②阅读任务二: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请教老师等方式解决问题。
活动二:问题解决大比拼每个小组提出一个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解答。
如果其他小组的成员无法解答,则由老师进行解答。
③阅读任务三: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第【1】篇〗一、教材解读《宇宙生命之谜》通过旁批呈现了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阅读这篇文章的思维过程,课后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交流如何根据阅读的目的开展阅读,在阅读中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还提出两个新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开展新的阅读活动,进一步体会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
在精读这篇课文时,要讲究文本与批注的对照,在比较中,指导学生习得正确的思维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
理解文本后,完成课后习题,课后习题部分属于课内迁移运用环节,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实践经验,要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认真完成。
二、教学目标1.会写“谜、尚”等14个生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
2.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材料,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前准备1.制作相关课件。
2.学习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回顾读法,导入新课1.回顾第9课《竹节人》中了解到的新的阅读策略。
2.师小结: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选择的阅读方法也不同(板书)。
3.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学习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板书)。
(二)阅读导语,明确任务(PPT出示导语)快速阅读课前导语,从中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阅读目的。
1.生读导语。
2.交流本课的主要内容、阅读目的以及快速找到答案的方法(提取导语中的关键信息)。
这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我们的阅读目的是弄清“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三)带着任务,自主阅读1.(PPT阅读任务)带着阅读任务去自主阅读,看看能否达到阅读目的。
阅读时注意以下问题(PPT出示):(1)在明确阅读任务后,你详细阅读了哪些内容?跳过了哪些内容?(2)详细读的部分,为了达到阅读目的,你采用了什么阅读方法?(3)在阅读中,如果读到了可能不准确的信息,你打算怎么处理?2.汇报交流预设:第1自然段与阅读目的没有关系,可跳过去。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案第【1】篇〗一、课前解析为了解决“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疑问,一位同学找到了《宇宙生命之谜》这篇文章。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除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文章语言严谨、准确,逻辑性强,文中又不乏一些生动的描写,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关注课文中的批注:课文有六处随文批注。
这六处旁批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是以一位学习伙伴的角色呈现了他带着疑问阅读文章、解决困惑的思考过程。
六处批注首先展示了怎样根据疑问一步步阅读的过程,同时也分享了“有目的地阅读”的一些具体阅读方法:浏览、寻找中心句、圈画关键词、提取重要信息、概括主要意思、查找资料。
关注阅读策略:本文课后有两道思考题,第一道是对“带着疑问阅读时你是怎么做的?”进行提问,并分享了一位同学的阅读做法,做法中既有对阅读过程的梳理与小结,又有对文中的旁批进行补充说明,带给学生启发。
第二道是安排了两个新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运用“带着疑问阅读”的方法再一次进行阅读实践,实现对阅读策略的巩固练习。
关注综合运用: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有目的地阅读”要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适当的阅读内容,还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
同时,像浏览、提取重要信息、寻找中心句等方法,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已经学习过了,加上课文旁批的补充说明。
这些对于深入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将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学生的学习难点在于阅读方法的恰当选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怎样使用这些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会写“谜、尚”等14个生字。
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3.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宇宙生命之谜优秀教学设计一、课文内容分析《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文章既表现出了谨慎探索的科学精神,也有一些生动的描写,让学生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课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自然段,引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话题并从理论上提出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第二部分为第3—4自然段,列出生命存在的四个必要条件,并根据这些条件,分析太阳系中除地球和火星之外的六大行星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第三部分为第5—8自然段,主要讲科学家对火星的探索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第四部分为第9、10自然段,告诉我们太空有可能存在生命,但是还需要人类继续探索。
本文语言非常严谨、准确,逻辑性强。
文章在表达上很有层次,把探索的重点放在了太阳系,对太阳系以外的太空只作了简略介绍。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中,首先排除了水星、金星等六大行星上有生命存在,重点研究的是与地球十分相似的火星。
这样的表达,有条不紊,层层深入,为读者准确把握主要信息提供了便利。
课文中有六处随文批注,呈现了一位同学带着目的阅读文章、解决困惑的思考过程。
安排这六处批注,一是为了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有目的地阅读”是怎样一步一步进行的:首先浏览文章,过滤跟自己阅读目的没有关系的内容,然后针对有关系的部分展开仔细阅读,运用已经掌握的各种阅读方法,得出重要信息,最后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并借助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加以判断,去除不准确的信息,留下准确的信息,得出结论。
二是向学生展示“有目的地阅读”的一些具体方法,帮助学生对“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进行梳理。
这既是对之前阅读策略单元的总结回顾和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也是对本单元“有目的地阅读”方法上的指导。
二、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内心世界更为丰富,对宇宙之谜怀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所以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要内容比较容易。
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法,比如浏览课文、寻找中心句、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等,但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进行比较、判断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引导学生能围绕课文相关问题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提取有效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三、教学目标1.会写“谜、尚”等14个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
2.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宇宙生命之谜,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
可你想过这样的问题吗?在地球之外的茫茫宇宙中,还有没有生命存在呢?这一直是一个谜。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宇宙生命之谜》,跟随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2.学生齐读课题《宇宙生命之谜》。
3.回顾第9课《竹节人》学到的关于阅读的方法是什么?有目的地阅读,要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适当的阅读内容,还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
4.读《宇宙生命之谜》导读部分,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在问题的牵引下,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明确生活中有了疑问要养成积极、主动寻找相关文章并获取相关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巧妙地引出下文的教学。
】(二)交流预学,整体感知1. 检查字词(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氧气倾角揭开斑点干燥沙漠抵御因素海盗培养沧海一粟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2)指导书写:“谜、御、斑”三个字。
(3)解释词语。
猜测:凭某些线索推断猜度。
抵御:抵挡、抗御。
倾角:直线或平面与水平线或水平面所成的角,或者一直线与其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等。
沧海一粟:谷子,即小米。
大海里的一粒谷子。
比喻非常渺小。
(4)资料袋。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
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处。
若把臭氧层的臭氧校订到标准情况,则其厚度平均仅为3毫米左右。
臭氧含量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不同。
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益处。
2.整体感知。
(1)自读思考:这篇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3)出示阅读提示:每个自然段往往有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阅读时我要注意找出来。
(4)学生默读、勾画、概括,提取关键信息。
(5)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6)教师归纳:每个自然段都有概括本段主要内容的句子,找出它们并进行整合,就可以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既有对生字词掌握情况的检查,又有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把握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进而综合整理,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三)明确任务,初步体验1.通过第9课《竹节人》的学习,我们也知道了“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等会有所不同”。
要想解决自己的疑问,首先要找到与之相关的内容。
从而明确要边读边思考,在读与思考的过程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段落,再仔细阅读相关的段落。
2.阅读任务: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3.小组讨论。
(1)如何从文章中快速找到相关内容?(2)如何从相关内容里提取对阅读任务有用的信息?【设计意图:借助阅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让学生明白怎样带着阅读目的一步步展开阅读,并带着阅读目的去寻找阅读材料。
】(四)总结1.总结学法:在解决“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呈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时,我们是怎样做的?预设:有了疑问时,首先要养成寻找文章去解决问题的习惯;然后根据需要,择取重要内容有选择地阅读。
还要关注课后泡泡语中的部分。
2.地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的问题,人类有从古代就有思考,发展到近代科学家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但从落入地球上的陨石中包含着有机分子的情况看,我们仍然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有生命存在的可能,他们在哪里呢?有待我们这些未来的科学家去进一步探索。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宇宙生命之谜》,上节课是怎样解决“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的?预设:熟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边读边思考,筛选重要信息;仔细阅读,找出问题答案。
2.结合课后第二题,明确阅读任务。
(二)梳理阅读方法1.带着任务自主阅读。
(1)明确阅读任务,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教师引导:在明确阅读任务之后,你详细阅读了哪些内容?跳过了哪些内容?详细读的部分,为了达到阅读目的,你采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如果读到了可能不太准确的信息,你打算怎么处理?(2)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关注课文内容。
(3)学生交流完成表格内容。
预设:生1: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阅读第2自然段,采用寻找中心句的方法;也可采用浏览阅读的方法,关注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这一问题。
生2:科学家是怎样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呢?阅读第3、4自然段,采用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
生3: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阅读第5自然段,采用查找资料的方法。
生4:第1自然段与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关系,可以跳过去;后面的部分需要细读,有些专业术语不影响理解内容,也可以跳过去。
(4)抓关键语句,指导朗读。
◎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
◎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2.借助旁批进行比较。
(1)阅读课文批注。
研究学习伙伴是怎样带着阅读目的学习的。
(2)阅读方法对比。
你的哪些方法和这些方法是相同的?哪些方法不一样?(3)领悟阅读方法。
交流总结“有目的地阅读”常用方法:①浏览内容法:通过浏览过滤掉无关内容。
②勾画中心句:通过寻找中心句迅速把握主要内容。
③概括段意法:对段落的主要意思进行概括,把握主要内容。
④提取关键信息:在看似繁杂的内容中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可以帮助我们很快解决问题。
⑤比对筛选法:不是每一条信息都是正确的、有用的,我们要善于通过比对筛选,去伪存真,避免走弯路。
⑥查找资料法:查找其他资料帮助我们进行判断。
【设计意图:对本课学习中使用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梳理,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运用阅读方法1.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1)阅读任务一: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着重阅读第3—8自然段)(2)阅读任务二: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细读第7自然段)辩论:如果地球有朝一日不堪重负了,我们人类是否可以移居到火星上去?正方:主张火星上有生命,可以移居。
反方:认为火星上没有生命,不可以移居。
双方在谈自己的意见时,以书中讲的为主,可以加一些课外的资料。
(3)总结方法,迁移巩固。
同一篇文章,阅读目标、任务不同,那么相应关注的内容就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略有不同。
【设计意图:围绕两个问题,再次细读文章相关段落,从中提取重要信息,解答这两个问题。
在辩论中,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内容,活跃了思维,拓展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科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2.拓展阅读《桃花坞木版年画》。
①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它与天津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一起,成为明清时期中国民间木版年画艺术的代表,是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
②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桃花坞年画有400多年历史,现在最早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是在日本刊行的《古版画图录》中收录的“寿星图”,画面上刻有“万历廿五年(1597年)”的刊记。
从其画面来看,作品的构图、刻工、印制均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