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重点解读:出版社经营管理概述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2.熟悉实施出版行政管理所依据的主要法律标准。
3.了解国家关于出版单位的变更与注销登记的管理规定。
4.了解出版单位年度核验制度。
5.掌握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
6.了解领导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7.熟悉出版单位的等级评估。
8.熟悉年度出版方案备案制度。
9.掌握重大选题备案的手续。
12.出版物样本送交制度。
13.国家对书刊印刷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复制的管理规定。
14.国家对出版物市场的管理规定。
15.国家对出版活动的扶持政策。
16.国家对出版活动的奖惩措
六、出版社经营管理
内容包括:出版社精英管理的根本知识。出版社方案管理,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出版社财务管理常识和纳税管理。出版社对发行的管理。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出版社管理信息系统常识。
1.出版行政管理的主管部门和管理对象。
2.实施出版行政管理所依据的主要法律标准。
3.出版单位的变更与注销登记。
4.出版单位年度核验制度。
5.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
6.领导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7.出版单位的等级评估。
8.年度出版方案备案制度。
9.重大选题备案的的手续。
10.国家对书号、刊号的管理规定。
11.国家对出版物质量的管理规定。
11.熟悉出版社的发行渠道建设和客户管理。
12.熟悉出版社的用人制度。
13.掌握关于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用制度的知识。
14.了解出版社的岗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和分配鼓励机制。
15.熟悉出版社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16.了解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二)考试内容
1.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含义。
2011出版专业(中级)基础知识精讲-第24讲
2011出版专业(中级)基础知识精讲2011-8-09第24讲出版社经营管理概述(下)(第五章第一节)(岗位责任管理;项目管理)(续:四、出版社管理机制)(二)岗位责任管理岗位责任管理的特点:(浏览)是在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一个单位的整体目标和任务,细化各项工作任务,用制度的形式把它科学地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
岗位责任管理的作用:明确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和职权;按其完成情况给予报酬;实现责、权、利的相互制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避免职责不清、管理混乱、平均主义。
1.岗位责任管理的关键岗位责任管理机制的关键:定岗定员(科学、合理地)责任管理要注意的问题:(浏览)选择最合理岗位设置(如大社分工细些、岗位多些,小社一岗多职责、一人多岗位);因事设岗.不要因人设岗(可有可无或可以兼职的岗位要尽量撤并,务使岗位设置精干);岗位职责须明确(对工作的数量、质量要有清晰规定);竞争上岗(择优上岗,双向选择,能上能下);明确奖罚措施(奖优罚劣);签订聘用合同(明确约定聘用、应聘、解聘、辞聘的条件)。
2.岗位责任管理的相应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三种类型:(1)以定量考核为主的制度以一定时间内的业务数量定额和质量评估等量化指标为依据进行考核。
适用部门:发行和校对发行部门定额的制订:既要从出版物市场的实际出发,又要符合出版社整体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目标的要求。
校对部门定额的制订:既要参考行业的平均标准,又要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2)以职能考核为主的制度适用部门:财务、劳动人事、行政、后勤、信息资料难以定量评估,按完成目标任务的优劣程度作出评估。
(3)定性和定量考核结合的制度适用部门:编辑和出版节二:项目管理(三)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特点的新的、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
图书出版项目管理:(一种必然趋势)=全过程管理 + 职能管理1.项目全过程管理六个过程:(1)计划设计过程任务:确定图书项目名称与目标;确定项目组成员;初步确定出版计划,进行项目可行性调研。
2019中级出版考试《基础知识》重点:出版社经营管理概述
【导语】为了各位考友能够更好地复习应战,为⼤家带来了“2019中级出版考试《基础知识》重点:出版社经营管理概述”,希望能对各位的备考有帮助。
⼀、经营管理的含义: 经营管理是,出版社根据党和国家的出版⽅针,适应消费者需要和出版物市场的变化,采取相应对策,以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的,筹划、配置资源,组织出版物⽣产与销售等⼀系列活动的总称。
它由经营和管理两部分组成。
经营,是确定发展⽬标、⼯作⽅针,进⾏资源配置、市场开发,确⽴运⾏体制与机制以取得效益的活动;管理,是指为完成经营⽬标,保证经营活动正常进⾏所进⾏的领导、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出版社经营⽬标: 经营⽬标是企业所希望达到的预期效果。
出版社经营⽬标体系主要包括: 1、社会效益 2、出书定位:确定⾃⼰的⽬标市场 3、合理的出书规模和结构: 4、市场竞争和品牌地位 5、盈利能⼒ 6、发展速度 7、⼈⼒资源开发 三、出版社经营决策及其步骤 1、经营决策的内容:对关于出版资源配置的数种可选⽅案进⾏⽐较、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最能实现经营⽬标的合理⽅案,即⽅案。
2、经营决策的步骤: (1)确定⽬标 (2)明确问题:出版社⾯临的现实问题和⽬标远景之间的差距 (3)找出原因:分析问题产⽣的原因 (4)提出⽅案:解决问题的可⾏⽅案 (5)收集数据:为了对⽅案评估,⾸先要收集与⽅案有关的各种数据 (6)⽅案评价和选优 (7)实施和监控 四、出版社管理的基本职能:1、领导职能2、组织职能3、计划职能4、控制职能 五、出版社管理的种类: 1、按管理范围划分:整体管理、具体环节管理、项⽬管理 2、按管理对象划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著作权事务管理、⾏政管理等 六、出版社管理机制 1、⽬标管理:是出版社以组织制订和实现⼯作⽬标为内容的管理机制 (1)宏观层次的⽬标管理:以出版社为单位的⽬标管理 (2)中观层次的⽬标管理:以部门为单位的⽬标管理 (3)微观层次的⽬标管理:以个⼈或项⽬⼩组为单位的⽬标管理 2、岗位责任管理:根据单位整体⽬标和任务,细化各项⼯作任务,⽤制度的形式把它科学地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复习要点(DOC)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第一章出版概论一、“出版”的概念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前提和特征。
(一)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
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二)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
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转化为出版物的作品。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3.政治性和思想性4.经济性和产业性二、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2)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
(3)迅速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3.对科技发展的影响:(1)发现先进科技成果并促进其迅速传播,使它们尽快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2)对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
(3)科技读物使人们形成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社会观念。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增进文化积累。
(2)推进文化创新。
(3)优化文化选择。
(4)促进文化交流。
三、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精讲:第六章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精讲:第六章6.1出版社经营管理概述一、经营管理的含义(P175)【经营管理】是出版社根据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适应消费者需要和出版物市场的变化,采取相应对策,以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筹划、配置资源,组织出版物生产与销售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我国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既有一般企业的共同性,又有意识形态方面的特殊性;既要在党和国家出版方针的指导下,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又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既要富有经营活力,又必须保证导向正确,坚持“两为”方向,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化,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二、出版社经营的目标和决策(P176)(一)经营目标:经营目标是企业根据主、客观条件制定的希望达到的预期效果。
【多出优质图书,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增强经济实力,是出版社经营的基本目标。
】出版社经营目标体系主要包括:7个1、社会效益:采取积极的措施,传承优秀文化,为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保持出版社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2、出书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3、合理的出书规模和结构:①规模体现:目标期内的出书总品种数和总字数。
规模合理是指为保质保量的出版这些图书而必须投入的生产力要与本出版社的生产能力相适应。
②出书结构:包括出书门类比例和门类中各个层次的比例(初版书、再版书以及重印书的比例,重点与一般图书的比例,各类图书盈利能力及其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这关系到出版社的品牌形象,是出版社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
】4、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地位:市场竞争地位指标:发行总码洋、销售总收入、目标市场占有率、出书质量等级、出版社评估等级品牌形象地位:指出书的总体特色及其品位,市场竞争的优势领域、以及标志性、代表性的图书、作者等在读者中的形象地位。
5、盈利能力:利润率、资产保值增值率、销售利润率等指标表示。
6、发展速度:指标有:年出版量增长速度、经济效益提高速度、出版规模扩大的水平、产品开发和创新的水平、管理和技术能力优化的程度、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提高的程度等。
出版基础 中级知识点梳理
Ps:★为大纲要求掌握▲为大纲要求熟悉■为大纲要求了解●为其他重要句子批注橙色为知识点红色为计算题型黑色加粗为记忆重点?有疑问的没有掌握的列入问题文档待处理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第一章出版概论第一节出版活动一:出版的概念思考1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我国最早使用出版这个词1833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思考1编辑、复制、发行●“编辑”是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加工作品的活动。
●“发行”是指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思考1作品一般又称为“稿件”●作为出版活动前提的作品是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
反例:建筑作品模型作品四:出版活动的特征★思考 2(一)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内容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二)不同劳动的有机组合。
精神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商业劳动创造价值产生价值实现价值(三)意识形态属性影响人们的政治立场、思想信仰、价值观念,又关系到名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还对社会公德建设、国民文化素质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四)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必须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关系▲(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起决定性影响。
思考31.政治状况主导出版活动方向。
一是从业者思想倾向和政治追求引导二是行政、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历史的文化沉淀和现实文化需求形成的合力,是出版活动最重要的活力和动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思考4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2)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2020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重点解读:对出版单位的管理
2020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重点解读:对出版单位的管理
1、出版单位的设立,我国实行审批制;
2、出版单位年检登记制度: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予以缓期登记,被暂缓登记的出版单位,六个月内仍达不到年检登记基本条件的,将被取消登记资格。
3、国家对新闻出版行业的领导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4、国家在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互联网出版单位和期刊社等出版单位,建立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简称出版专业职业资格
5、对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获得者的管理:(1)接受继续教育,每年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2)定期登记,每隔三年进行再次登记。
2019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精讲:第五章
【导语】为了各位考友能够更好地复习应战,为⼤家带来2019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精讲:第五章,希望能对各位的备考有帮助。
⼀、出版⾏政管理的概念:(P140) 【出版⾏政管理】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对出版活动进⾏管理的⾏为。
根本任务:1、保障公民享有出版⾃由的权利;2、进⾏⾏业监管;3、实施准⼊和退出管理;4、保障和规范合法的出版活动,培育和规范出版物市场;5、对从业⼈员进⾏管理;6、对出版物内容和质量进⾏监管;7、惩处违法出版⾏为,促进中国特⾊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
出版⾏政管理涉及两个⽅⾯:1.实施管理的出版⾏政主管部门(中央和地⽅分级管理);2.出版⾏政管理的对象:出版单位、制作单位、印刷复制单位、发⾏单位。
⼆、依法实施出版⾏政管理(P140) (⼀)出版⾏政管理的法律依据:《宪法》、《刑法》、《民法通则》、《著作权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告法》、《国家通⽤语⾔⽂字法》、《计量法》等。
我国参加的《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和中国的,也是出版⾏政管理的依据。
(⼆)出版⾏政管理的重要法规:⾏政法规和地⽅性法规。
《出版管理条例》、《⾳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信息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制品⽀付报酬暂⾏办法》(“七条例⼀办法”)【《出版管理条例》是有关出版⼯作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法规。
】 (三)出版⾏政管理的重要规章、规范性⽂件(P141):部门规章和地⽅政府规章 规章:《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像制品出版管理规定》《电⼦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互联出版管理暂⾏规定》《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出版专业技术⼈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等。
规范性⽂件:《图书、期刊、⾳像制品、电⼦出版物重⼤选题备案办法》、《书号实名申领管理办法》《出版⽂字作品报酬规定》《关于严格禁⽌买卖书号、刊号、版号等问题的若⼲规定》等。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复习笔记及重点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复习笔记及重点一、出版概论一、出版的概念: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二、出版物的构成要素(一)编辑: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是复制和发行的前提;(二)复制: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件活动;(三)发行:指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作品。
没有作品出版就是无米之炊。
出版三要素就没有作用的对象。
作品是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四、出版物的特征(一)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即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二)不同劳动的有机组合: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物质产品生产阶段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物产品流通也是商品流通,于是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便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性的商业劳动;(三)政治性和思想性: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能影响人们的政治立场、思想信仰、价值观念,又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还对社会公德的建设、国民文化素质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四)经济性和产业性:必须在遵循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3.科技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一方面,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国民的文化素质是出版物总体质量水平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精神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只能来自社会,作者的写作和编辑加工等创造活动,离不开社会已有精神文化的积累,历史的文化积淀和现实的文化需求所形成的合力,是出版活动最重要的活力和动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形成舆论导向,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和谐;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2)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3)迅速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中级基础第五章出版社经营管理
❖领导职能主要是通过指导、激励、沟通、化解冲突和矛盾,来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员工朝着经营目标的方向努力。
❖组织职能是界定各部门职权,组织编辑、制作、发行等部门人员既 分工又协作地去完成为实现经营目标而确定需要完成的各种任务。
❖计划职能是对未来活动进行预先筹划,以引导出版社各项工作和谐、 有序地进行。
❖控制职能是通过监控经营活动的过程,将实际绩效与预先设定的目
17
四、出版社管理的机制 ❖出版社管理的机制指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建立的 内在运作方式。 ❖目前出版社通常采用的管理机制 有目标管理、岗位管理、项目管理
18
(一)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出版社以组织制订和实现工作目标为内容的管理机制。 它将全社任务量化为一定的指标体系,分解到各个部门、岗位。
21
2.中观层次的目标管理 以部门为单位的目标管理,以整个出版社宏观目标的分解和结构优化 为基础。主要在编辑、校对、出版、发行部门实行。 3.微观层次的目标管理 以个人或项目小组为单位的目标管理,它是对全社目标管理的进一步 细化,主要在编辑、校对、技术编辑、发行人员中采用。
22
(二)岗位责任管理 岗位责任管理的特点:是在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 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一个单位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细化各项工 作任务,用制度的形式把它科学地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
12
(4)提出方案 提出几种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5)收集数据 对收集与方案相关的各种数据,提出的一些列方案进行评估。 (6)方案评价和选优 根据出版社的经营目标,选择出最有利于是想经营目标的方案。 (7)实施和监控 方案选择出来后就是付诸实施。 实施过程中要对实施的情况进行监控,随时调整偏差,使方案朝 着经营目标方向前进。
2022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笔记出版社管理机制出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2022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笔记出版社管理机制出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出版社管理机制:是指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而建立的内在运作方式。
(一)目标管理:是出版社围绕工作目标组织制订、实施相应规章的管理机制。
1.特点:使所有的部门和岗位都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目标责任,并围绕目标的实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内容:确定目标管理的工作方向、重点和预期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建立目标项目及其评价体系,组织目标管理的实施,对目标实施结果进行考核评价并相应的予以奖惩。
3.层次:3个层次①宏观层次:以出版社为单位的目标管理。
一般由出版社的上级主管部门设立指标体系。
目前实行的主要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益”的评估考核。
社会效益指标主要由:办社方向、出书结构与质量、优秀图书比例、队伍建设与制度建设等方面构成;经济效益指标由:销售收入、利润、成本控制、净资产增值率、资产利润率、资金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等方面构成。
②中观层次:以部门为单位的。
以整个出版社宏观目标的分解和结构优化为基础,并着眼于微观目标的最佳组合,主要在编辑、校对、出版以及发行等部门实行。
③微观层次:以个人或项目小组为单位的。
主要在编辑、技术编辑、校对、发行业务员中采用。
设定的目标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有一定激励力度。
(二)岗位责任管理:在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一个单位的整体目标和任务,细化各项工作任务,用制度的形式把它科学地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
1.实施岗位责任制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定岗定员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2.岗位责任制的类型:(1)以定量考核为主的制度:适用于发行和校对部门。
(业务数量和质量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重点解读:出版社经营管理概述
第一节出版社经营管理概述
一、经营管理的含义:
经营管理是,出版社根据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适应消费者需要和出版物市场的变化,采取相应对策,以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筹划、配置资源,组织出版物生产与销售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它由经营和管理两部分组成。
经营,是确定发展目标、工作方针,进行资源配置、市场开发,确立运行体制与机制以取得效益的活动;管理,是指为完成经营目标,保证经营
活动正常进行所进行的领导、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二、出版社经营目标:
经营目标是企业所希望达到的预期效果。
出版社经营目标体系主要包括:
1、社会效益
2、出书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
3、合理的出书规模和结构:
4、市场竞争和品牌地位
5、盈利能力
6、发展速度
7、人力资源开发
三、出版社经营决策及其步骤
1、经营决策的内容:对关于出版资源配置的数种可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最能实现经营目标的合理方案,即方案。
2、经营决策的步骤:
(1)确定目标
(2)明确问题:出版社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目标远景之间的差距
(3)找出原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4)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5)收集数据:为了对方案评估,首先要收集与方案有关的各种数据
(6)方案评价和选优
(7)实施和监控
四、出版社管理的基本职能:
1、领导职能
2、组织职能
3、计划职能
4、控制职能
五、出版社管理的种类:
1、按管理范围划分:整体管理、具体环节管理、项目管理
2、按管理对象划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著作权事务管理、行政管理等
六、出版社管理机制
1、目标管理:是出版社以组织制订和实现工作目标为内容的管理机制
(1)宏观层次的目标管理:以出版社为单位的目标管理
(2)中观层次的目标管理:以部门为单位的目标管理
(3)微观层次的目标管理:以个人或项目小组为单位的目标管理
2、岗位责任管理:根据单位整体目标和任务,细化各项工作任务,用制度的形式把它科学地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
(1)实施岗位责任制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定岗定员
(2)相应的制度:
u以定量考核为主的制度:适用于发行和校对部门。
v以职能考核为主的制度:适用于财务、劳动人事、行政、后勤、信息资料等部门。
w定性和定量考核结合的制度:适用于编辑和出版部门。
3、项目管理:新的、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包括项目全过程管理和职能管理两方面。
(略,详见教材P195)
4、不同管理机制之间的关系:
岗位责任管理和目标管理是目前出版社管理两种基本机制,项目管理是正在兴起的新的管理机制。
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目标管理确定努力的方向和实现目标的原则,强调的是工作的目标和预期的效果。
着眼于出版社的整体工作。
(2)岗位责任管理为实现目标提供保证,强调的是员工在本岗位上必须承担的责任和
义务。
将目标落实到人,是目标管理的分解和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