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3《六国论》学案苏教版
《六国论》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良苦 用心,认识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分裂的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与处理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一篇史论,文章通过评论六国灭亡的原因,提 出“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意在警告北宋统治 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教材处理
本课计划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文章背景,指 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引导学生 深入探究文章内涵,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良苦用心,并联系 现实进行拓展延伸。
景和学术争鸣。
写作练习
要求学生围绕《六国论》的主题 ,自选角度撰写一篇议论文或读 后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
维深度。
辩论活动
组织学生就《六国论》中的某一 争议性话题进行辩论,培养学生
的辩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确定评价目标
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 面的目标,以此为基础设计评价策略。
课堂展示与交流
小组展示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包括主要观点 、分析和结论等。
互动交流
鼓励学生对其他小组的展示进行提问 和评论,促进课堂互动和观点碰撞, 加深学生对《六国论》的理解。
课后拓展活动
阅读延伸
推荐学生阅读与《六国论》相关 的历史文献或学术论文,引导学 生进一步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
教学内容深度不够
在讲解过程中,对部分内容的挖掘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展现《六国论 》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优化时间安排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 考、讨论和展示。
高中语文 第3专题《六国论》教案1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一1066),北宋散文家。眉州眉山(属今四川)人,字明允,号老泉。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与子轼、辙皆以文学名世,时称“三苏”,列“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
苏洵自号“老泉”,据说27岁才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2.第1、2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6、小声试读全文,把握语感,画出长句的停顿,小组交流、明确,确定不了的组长组织组间交流。
(二)在此基础上积累重点、疑难字词句。重难字、词、句,积累在积累本上,交流积累本互助解决。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疑难的,准备班内交流决。
(三)1、小组内交流、讨论,统一见解,作好记录。
2、小组长安排组内每个同学的汇报内容。
《六国论》
课题
《六国论》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难点
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高中语文3.3《六国论》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设计1.教学思想在学生学完苏询的《六国论》后,为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六国破灭”根本原因,以及能正确地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让他们在学习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同时,也是让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运用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苏洵《六国论》的观点及语言知识)去拓展新的知识(未学过的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的观点及语言知识)领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明确自己对“六国破灭”原因的新的认识),我选定苏轼和苏辙的同题文章为材料,进行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
因此,后两文的教学,不应只是对前文的简单重复,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读读背背”上,也不是单向的传授或灌输,而应力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独立思考,主动地学习,重点是收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教学目标①帮助学生明确两文的论点及提出论点的方式及证的方法②简单比较三篇同题文章的同中之异及其优劣③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3.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讨论式(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
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可以加大教学的信息容量,并拓展学生视野,有利于多角度地认识事物,通过比较鉴别,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我认为,只要条件许可(教学时间充裕、查找资料方便),不妨多搞几次。
在反复中加以强化。
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与李渔的《芙蕖》,徐迟的《黄山记》与叶圣陶的《黄山三日》,刘伯羽的《长江三峡》与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高尔基的《母亲》与叶圣陶的《夜》,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与王蒙的《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等等。
此外,若对于节选的文章,也可补讲删节的部分。
比如:苟子的《劝学》,贾谊的《过秦论》的中、下篇,陶渊明《饮酒》诗的另外几首,剪伯赞的《内蒙访古)的另外几节,等等。
总之,一看学生需要,即能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二看可能,即教学时间许可,都可大胆尝试。
2020年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doc
2020年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苏教版必修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提问,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促进反对文章的记忆2、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掌握第四五六三小节的文学常识教学方法:问和答教学过程:一、回忆并整理1到3小节的结构,整理出3小节所讲述的内容,以及作者所涉及的论证方法第一小节:提出总的中心论点六国破亡弊在贿赂秦国赂秦而力亏正反论证第二小节:提出分论点。
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议论“赂者”对“不赂者”的危害:不赂者以赂者丧,段末回应开头,故曰:弊在赂秦也。
第三小节:从赂者的角度结合史实加以论述:从韩、魏、楚三国覆灭的历史进程中,揭示他们是怎么样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国力削弱渐趋灭亡的。
对比论证:1、秦所得战胜而得诸侯所亡战败而亡2、祖先辟地子孙割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比喻论证: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二、新课讲解1、学生齐读第四小节,阅读提示:注意节奏,不能读错字2、第四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同样是不赂者,但这三者之间有没有什么区别呢?(学生用文中的原话回答)不赂者:齐与嬴不助五国(与秦交好,不助他国)燕以荆卿为计(反抗秦国侵略)赵洎牧以谗诛不能独完3、请学生翻译文章,有不会的可以先提问,由同学解答,再有不会的由老师解决,解决第四节的文学常识。
4、回忆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中心论点(提出问题),分论点进行论述(分析问题),最后是解决问题,我们的第一节课解决了中心论点的问题,第二节课和刚才分析了问题,那接下来,大家觉得苏洵会写什么内容了?学生自由朗读5、6两小节,同桌讨论。
总结:解决问题,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的政治主张(为六国出谋划策: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为国者无为积威之所劫),点出写作目的,直接将北宋与六国相类比,点明主旨: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正告当局者采取正确方针,坚决抵御外来侵略者)补充:类比修辞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
高中语文 第3专题 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教学目标】1、能尝试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写作,能口述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能说出: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能归纳出: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3、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揣摩语言,掌握文言知识。
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背诵全文。
【知识链接】一、走进作者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曾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课前自主预习】理清文意,明确文章的结构总体把握课文,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文章结构层次。
文章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为阐明中心论点,又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
文章二、三段分别围绕两个分论点展开,从而证明中心论点。
第四、五段是“结论”,由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
【教学过程】一、诵读课文,积累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理解典型的文言句式。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盖始然则向使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故事至于等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如:(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
(3)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介宾结构后置。
(4)省略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应为“举之以之予人。
”(5)判断句“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两个名词短语表判断。
第一课时一、教学课文第一二段:1、重点词语解释非兵.不利武器弊.得赂秦弊端盖.失强援因为赂秦而.力亏.因此减弱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2、古今异义非兵不利..古:不锋利今:有害;没有好处。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六国论(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教学目标】一、理解并背诵文中重点的实词和虚词以及重点的句子。
二、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三、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自读导学】通读课文第3、4段,解释划线和加点的实词虚词,翻译文中句子,并总结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 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解释:翻译:【总结】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字(词)三、词类活用四、特殊句式【课内探究】1、文章第一、二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2、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是什么?3、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总结与反思】。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六国论复习教案1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三)古今异义词
1秦以攻取之外[攻战取得]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它的实际数目]
3思厥先祖父[古今异义,祖辈和父辈],
4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古今异义,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5至于[古今异义,以至于到。。。。。]颠覆,理固宜然。
课题
六国论复习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明白文章结构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参考
鼎尖教案、网络教案
授课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专用教室
√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古今异义,智谋和力量]孤危,
7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今异义,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8刺客不行
9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巩固本课要点
检查交流
课外作业
完成《三维设计》练习
教学小结
在通假字下加线并写出本字
三、文章结构
中心论点: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韩魏楚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三专题《六国论》教案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第1节六国论一、教材分析:《六国论》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中第一篇文言文。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辙的《六国论》突出了团结的力量。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他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学习本课时要重在引导学生在学习前人对历史解读的同时自己学会总结、反思历史,并如实地记录下历史瞬间、把握未来。
结合专题板块要求,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通过朗读,疏通词语和句子,生提问师引导释疑,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第二课时,在理解文意,掌握文言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习苏洵梳理逻辑严密的论证结构,领略文章的气势。
在课堂安排上,抓住诵读这一突破口,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扫清文言基础障碍,在读中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品味朴素简劲的语言、领略磅礴的气势,在读中鉴赏论证结构和各种论证方法。
从内容上,抓住论证的中心“赂”字,连缀全文的结构,贯通历史与现实。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归纳多义词并掌握词类活用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二)能力目标:1、背诵课文领悟借古喻今、对比论证的写法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1、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爱国热情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二)难点: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第3专题 六国论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第3专题六国论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f9a152df-6ea4-11ec-91a3-7cb59b590d7d[推荐学习]高中语文第3专题六国论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k12]《六国论》[学习目标]1、能尝试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写作,能口述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能够说出欺诈、比率、完成、痛苦、暴力、判断、速度、重复、数字、礼貌、礼仪、故事、颠覆等词的含义。
能够总结出德、非、或、阶段和潜在等多义词的含义,并理解致使词的用法。
3.能背诵课文。
[knowledge link]i.输入作者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曾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课前独立预习]一、理清文意,明确文章的结构整体把握文本,总结文章的中心论点、次论点和结构层次。
【学习过程】一、其次,阅读本书的意思,梳理出重要的翻译工具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攻打秦国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后秦再次攻击赵,但李木连攻击了赵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当燕赵秦朝革命被彻底摧毁时,可以说情报处于危险之中,战败后死亡。
这真是万不得已的办法三、内容分析第三段摘要段落含义层次划分最新k12[k12]第四段摘要段落含义层次划分三、合作调查1.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2.在讨论中,如果将第5段的最后一句改为“为国家服务的人不被累积的威望所掠夺,他们怎么能谨慎呢?”,?删除第6段,文章也就完成了。
你会那样做吗?最新k12。
六国论_教案(苏教版必修二)
六国论·教课设计(苏教版必修二)六国论教课目的: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认识使动用法。
教课假想:本文不一样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拥有很强的针对性,教课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责备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教课重点:认识作者及背景,整体掌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课过程:1.:苏洵( 1009-1066 ),字明允,四川眉隐士,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获得明显成就,是经过一番勤苦念书、仔细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念书。
自认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以后取古人之文一读,才感觉先人的“出言企图”都跟自己大不同样,于是下信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所有烧毁。
而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朗读,读了七八年,才感觉古代文章的确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趋多,甚至不可以控制自己,只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对于苏洵焚稿、勤劳念书、勤苦作文的嘉话。
苏洵为文,成就明显。
所以赢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有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雄伟”。
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伟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理解,若引星斗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哄传于世。
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行及,或慕而效之。
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医生,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2.导语设计: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逝世后,感触地说:“人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重点在于发现盘根错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致使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高中语文专题三六国论复习学案苏教版必修2 学案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之所大欲
提示:A项,表顺承/转折;C项,因为/用;D项,表列举/那么。
答案:B
9.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①比喻论证 ②对比论证 ③类比论证 ④引用论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提示:第二段大量使用对比的论证方式。秦之得、诸侯之失,子孙之不甚惜、祖父之艰难,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最后引用古人之言,自然是引证之法了。
第二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和“苟以天下之大……在六国下矣”。
12.作者在第二段中已把赂秦之害阐述清楚,为什么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结?
参考答案: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苏代(苏秦之弟)劝阻魏王时的一段话,比喻精当,一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之意。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⑤
提示:①被打破,被攻克;②攻克;③解除,破解;④被攻占,被攻克;⑤攻克,攻破。
答案:B
6.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勿附于秦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 D.师不必贤于弟子
提示:A项中“于”为“和”的意思,B项中“至于”为一固定短语,C项中“于”是“在”的意思,D项中“于”与例句中“于”皆是“比”的意思。
1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藉之以蔽其西( )
(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
(3)以阴助其急( )
(4)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 )
答案:(1)遮蔽 (2)挺身而出 (3)暗中 (4)发展到……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三专题《六国论》教案(1)
六国论苏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作者: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三、时代背景:(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3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4)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
其时,西、北方边患严重,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并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
形势如此有利,北宋统治者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士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
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答应。
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精品教案从容说课本文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的第一课。
《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
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
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
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的过程中,在注重整合、倡导开放、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新模式下,聆听依然清晰可闻的历史回声,让激荡起的历史回声在我们心中久久萦绕,光照千秋。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
教学难点提出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后,作者为什么还提出两个分论点?其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作者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展开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是比较难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国形势图、朗诵资料、练习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激情背诵课文,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
2.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并了解使动用法。
3.学习本文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朗读,小组探讨,交流分享,共同完成对课文的把握。
2.通过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从而体会文章的意图及作者的动机。
3.通过思维训练,促进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精神及认真做事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借古讽今,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培养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意识。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六国论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第一课时以学为先自主生疑【课前预习】1、文学常识积累:(1)、走进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
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
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2)、理解文章写作背景: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
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
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
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六国论》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六国论》教学目标:知识要求: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懂得六国真正灭亡的原因,掌握有关实词虚词的意思,以及多种特殊句式的表达与运用。
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分层递进论证的行文思路。
掌握本文中的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借史讽今的真正写作意图。
教学重点: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懂得六国真正灭亡的原因,掌握有关实词虚词的意思,以及多种特殊句式的表达与运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分层递进论证的行文思路。
掌握本文中的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学文本解决疑难,尤其是对文言文的疏通这一关,教师只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是学生能联系以往的学习经验,通过举一反三,来达到此项目的。
关于对文本解读这一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渗透有关议论文的分析结构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论点、论据、论证等三要素的内容,让他们延伸到课外议论文的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由《三字经》中的一句话导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顺便提一下《三字经》中开始几句:人本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苏洵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其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也都是在他的影响和教育下发展和成就一番伟大的文学事业的。
下面来看一下有关对他的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
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二专题3《六国论》学案1.能够解释“兵”“犹”“亡”“暴”“终”“势”“始”“向”“为”“与”“相”“以”的意义,掌握本课相关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并能够在课外阅读中迁移运用。
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增强忧患意识,激发爱国热情。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写作议论文。
1.连线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他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其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纵横家的风范。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三人合称为“三苏”,著有《嘉祐集》。
2.探寻背景战国时期,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韩、魏、楚三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三国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因势小力弱或方法措施不当等原因而相继灭亡。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契丹、西夏的威胁与侵略,朝廷不敢坚决抵抗,采取妥协的办法,以财赂敌,求得苟安。
这种做法增加了敌方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和平并未换到,终不能免于灭亡。
这同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
苏洵主张坚决抗敌,反对妥协投降,于是写下了这篇《六国论》。
1.识字注音(1)重点字率赂.秦耶( ) 思厥.先祖父( ) 暴.霜露( ) 抱薪.( )与.嬴( ) 燕.、赵之君( ) 洎.( ) 殆.尽( )草芥.( )(2)多音字2.字形辨认3.通假字(1)暴秦之欲无厌.( )(2)当.与秦相较( )4.一词多义5.古今异义(1)至于..颠覆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2)其实..百倍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3)思厥先祖父..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6.词类活用(1)日.削月.割( )(2)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3)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4)秦以攻.取之外( )(5)李牧连却.之( )(6)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7)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特殊句式(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斯用兵之效也(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洎牧以谗诛( )(5)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6)赵尝五战于秦( )(7)暴霜露,斩荆棘( )(8)举以予人( )答案:1.(1)lù jué pù xīn yǔ Yān jì dài jiè(2)xiāng xiàng qí jī yǔ yù2.洵属可贵/徇私/殉难嬴政/赢输/羸弱邯郸/殚精竭虑/肆无忌惮3.(1)“厌”,同“餍”,满足(2)“当”,同“倘”,如果4.(1)兵器/战争/军队 (2)动词,像,好像/副词,还 (3)动词,丧失,丢失/动词,灭亡 (4)形容词,凶暴的,凶恶残酷的/动词,暴露 (5)副词,终于/动词,坚持到底 (6)名词,势力/名词,形势 (7)副词,起初/副词,才 (8)副词,以前/动词,奔向,趋向 (9)治理/被/作为/成为 (10)动词,亲附/介词,和,同 (11)副词,互相/副词,动作偏指一方/名词,丞相 (12)介词,因为/介词,拿、用/介词,凭借/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5.(1)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
相当于“以致”“以至于”。
/表示另提一事,介词。
(2)那实际。
/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3)祖辈与父辈。
/父亲的父亲。
(4)智谋和力量。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5)旧事,成例。
/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6.(1)名词作状语,每天/每月 (2)名词活用作动词,坚守道义 (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4)动词活用作名词,攻战的办法 (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6)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完整地保存 (7)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7.(1)判断句 (2)判断句 (3)被动句 (4)被动句 (5)介宾短语后置句 (6)介宾短语后置句 (7)省略句 (8)省略句1.如何理解本文题目的含义?2.作者是怎样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各是什么?有什么特色?3.第3段是如何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苏洵认为“赂秦”和“不赂秦”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各是怎样灭亡的?5.有人说本文的第6段显得多余,因为前面5段已经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6.作者在写齐和燕、赵时,分别使用了表示不同感情色彩的词。
请从课文中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词句,说说作者对齐和燕、赵的态度各是什么。
7.作者在最后一段是如何点明文章的主旨的?答案:1.提示:“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借古讽今。
这是一篇史论,是借史来论证自己观点的。
文中的史实指战国时期六国的破灭。
秦处于太行山以西,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在太行山以东。
山东六国有十倍于秦国之众、五倍于秦国之地,有大批文臣武将,但在秦国面前软弱无力,被各个击破。
六国灭亡有种种原因,而赂秦苟安是其中重要一条。
苏洵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借六国赂秦而亡,以暗刺宋事”,论古是为了讽今。
2.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
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跟。
3.提示:首先,以事实为依据,对敌对双方得失的分析、比较排除了战争是诸侯大量失地的原因,突出了赂秦的危害,证明了赂秦的结果是养肥了秦国,削弱了自己,深化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的道理,证明了“弊在赂秦”。
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法。
其次,先对比诸侯祖先得地的艰难与子孙割地的轻易,再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
赂秦不仅不能得到安宁,反而激起秦国更大的野心,说明赂秦乞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灭亡的下场。
运用了对比论证法。
最后,又用古人名言“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来论说赂秦的危害。
这是用引证法来论证的。
4.提示:(1)赂者,包括魏、楚、韩三国。
它们以贿赂来求苟安,结果增强了秦的力量,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日削月割,最终灭亡。
(2)不赂者,包括齐、赵、燕三国。
其中,齐国依附秦以求苟安,不助五国,继五国灭亡后自然而亡。
燕国和赵国采取了以战来求生存的方法,结果因赂秦者造成的敌我力量悬殊,加之自相残杀(赵王杀李牧),方式不妥(燕派荆轲刺秦)等原因,最终灭亡。
5.提示:不同意。
第6段议论建立在作者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的基础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朝廷面对外来侵略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警告北宋朝廷不要用纳银输绢的办法换取和平。
从这篇文章的题目和内容来看,写到第5段是可以结束的,但是作者又添了第6段,在论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发出感慨。
从文章的结构来说,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好像没有也可以;但从写作目的来说,这恰恰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
6.提示:“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
作者把楚、韩、魏三国放在一起写,是因为它们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
把齐、燕、赵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但是,这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
所以作者分开来叙述,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
燕、赵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智力孤危”。
7.提示:最后一段借古讽今,点明主旨。
它直接将北宋与六国放在一起进行类比:昔日,六国虽势“弱于秦”,但倘不赂秦,而犹有“胜之之势”;今日,北宋强于契丹和西夏,若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自然就连六国也不如了。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一个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把尖锐的话说得相当委婉,讽谏北宋王朝不要对敌人用纳银输绢的办法换取一时的太平,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赋予了这篇史论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在预习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你在听课时加以关注?请在下列表格中做个备忘吧!我的学困点我的学疑点1.《六国论》中,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这些文字是怎样形象地说明了割地赂秦是自欺欺人的?3.作者在倒数第二段中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答案:1.提示: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以地赂秦。
他以事实为根据,综观敌对双方,对秦和诸侯得与失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排除了战争是诸侯失地的主要原因,突出赂秦的危害,证明了以地事秦养肥了秦国,使六国元气大伤。
2.提示:割地是赂秦的具体方式,“今日”“明日”夸张地说明赂秦的频繁,“五城”“十城”用层递的方式说明赂秦的数量越来越大,但换来的只是“一夕安寝”,真是损失巨大,收效甚微。
“起”与“寝”相照应,突出秦兵来得急,割地易与频。
这些都形象地说明了割地赂秦是自欺欺人的做法,无异于“抱薪救火”。
3.提示:“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换,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文章第4段中,作者认为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你是怎么看待这种说法的?答案:提示:观点一:本段由齐、燕、赵三国灭亡的结果推论出它们灭亡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回答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有力地支持了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