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投资与人力资本理论

合集下载

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参照系,其关注重点在于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投资。

该理论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投资,其作用远大于其他经济投资,因此可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将通过论述和分析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来说明该理论的内容和意义。

人力资本理论是由芬兰社会经济学家斯特林(T.W. Schultz)提出的,它的主要思想是,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投资,它可以改善个体的技能水平,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人力资本是提高经济效率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要素,因此,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投资人力资本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降低经济不稳定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全民福祉。

此外,人力资本理论还指出,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促进技术的进步,从而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和更高的生活水平。

最后,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率,而且可以提高社会的心理健康,改善个体的精神状态。

通过改善个体的精神状态,提高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

因此,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指,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重要
的经济投资,可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技术的进步,改善个体的技能水平,提高生产力,改善全民福祉,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同时,人力资本投资还能够改善个体的精神状态,提高社会的心理健康,提高社会素质。

由此可见,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健康投资对老年女性人力资本生存经济价值的提升作用

健康投资对老年女性人力资本生存经济价值的提升作用

力资本价值 、 减 的 。 因此 ,尽 管 老 年 女 性 人 口基 数 大 况 和 意 愿 的 综 合 调 查 中显 示 ,在 被 调
轻 社 会 负 担 提 于 男性 , 但女性 人力 资本价值 总量却 查 的 1 2 2 2名上海市 6 岁 以上户籍城 0 出 了 新 的 思考 。
当今 世 界 不 可
我 国 女 性 群 体 老 龄 化 与 男 性 相 “ 女 经 济 地 位 与 妇 女 人 力 资 本 关 系 妇
点 为 我 国老 年 成 部 分 , 还 没 找 到 切 实 可 行 的 缩 小 工 作 岗 位 上 的 不 足 其 总量 的 1 可 以 在 %。
社 会 发 展 走 向 男 女 寿命 差 距 的情 况 下 , 注 女 性 生 看 出 , 多 女 性 从 事 着 社 会 地 位 低 下 、 关 大 提 出 了 新 的 课 存 质量 、 高 女 性 生 存 价 值 、 加 女性 经济收入低的工作。这种差异使女性 提 增
女性 高龄化趋 势大于 男性 , 已 对女性高龄老人健康的保 护作用强于 这
般 惯 例 ,0 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 男性老人 ,在控制个人人 口社会经济 6
岁及 6 0岁 以 上 女 性 生 存 质 量 高 于 男 性 , 恰 相 反 , 恰 老 特征变量下 ,女性高龄老人 目前有偶

不如 男性 。为 不使女性 老年群体 的快 镇 女性 老 人 中 , 偶 者 占 4 .%; 在 丧 79 而

我 国 速 发展 给 整个 国 家 的持 续 发展 带 来 负 被 调查 的 6 7名 6 9 0岁 及以上 的户籍
偶 使 老年 女 性 更 加 贫 困 、 独 , 孤 也使 老 年 女 性 健 康 状 况 下 降 。 并 且婚 姻状 况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HCM – Human Capital Management)理论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研究。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的崭新思路。

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概述人力资本管理不是一个全新的系统,而是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之上,综合了“人”的管理与经济学的“资本投资回报”两大分析维度,将企业中的人作为资本来进行投资与管理,并根据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本市场情况和投资收益率等信息,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从而获得长期的价值回报。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人力资本管理的技术基础。

人力资本管理正是通过整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手段,而获得更高水平的价值实现。

人力资本管理注重投资与回报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结合市场分析制定投资计划,因而相对来说更为理性,对市场变化更为敏感,侧重点和衡量尺度更为明确,还可结合经济学分析模型进行更长远的预测,前瞻性地采取行动。

具体定义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本管理,即:1.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

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2.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

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编辑本段功能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本管理体系的客观要求,产生于企业对人力资本管理者工作职能的规定。

一般说来,人力资本管理者有4大功能:(1)直线功能,即直接指挥别人做事和暗示别人该做什么事;(2)协调与控制功能,即确保企业人事目标、人事政策、人事程序的贯彻执行;(3)职能(服务)功能,即要完成一般人事工作者最基本的工作任务,包括招聘、培训、评价、建议、晋升和离(退)职等工作,处理劳资关系;(4)创新功能,即为直线管理人员“提供最新发展趋势以及解决问题的最新方法方面的信息”。

健康投资与人力资本理论

健康投资与人力资本理论

健康投资与人力资本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朱玲一、健康与人力资本依据已有的人力资本理论,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主要由健康、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等要素构成。

虽然这些要素的增进都会提高个人的生产率,即改善个人获得货币收入和生产非货币产品的能力,但唯有其中的健康存量,决定着个人能够花费在所有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上的全部时间。

每个人通过遗传都获得一笔初始健康存量,这种与生俱来的存量随着年龄渐长而折旧,但也能由于健康投资而增加(Grossman, 1999)。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完好的生理心理并具有社会幸福感的状态,而并不仅仅指不虚弱和无病”,经济学家出于计算方便的缘故往往用无病天数来表示健康,或者用有病时间内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来估算疾病损失。

在大多数情况下,健康投资的回报主要是借助于疾病损失的减少来间接计算的。

健康投入指的是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健康而消费的食品、衣物、健身时间和医疗服务等资源。

在这个意义上,居民户或个人既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健康正是投资的结果(贝克尔,1987)。

此外,教育、职业、住房和生活环境等因素都对健康发生重大影响。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健康还取决于个人行为的选择,例如吸烟、饮酒、心理调节和作息习惯(Phelps,1978)。

尽管健康投入由诸多产品、服务和时间组成,卫生尤其是医疗服务投入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健康投资指标。

原因也许在于,当疾病来临之际,医疗是人们通常应对或化解健康风险的最直接的手段。

二、卫生服务与公共支持如果说良好的健康状况能够改善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那么个人必然有投资于卫生服务的动机。

可为什么在理论和实践中人们都要强调对卫生领域的公共支持呢?卫生服务包括预防、医疗和康复等服务。

这其中,预防服务(预防科学研究、健康教育、营养干预、免疫计划等)的作用在于降低公共健康风险,类似国防一样具有明显的外部性,故而毫无争议地被视为纯公共产品(Stiglitz, 1988)。

人力资本论名词解释

人力资本论名词解释

人力资本论名词解释
人力资本论是一种关注个体劳动者教育、培训和技能提升对经济发展和个体收入增长的影响的经济理论。

它将劳动力视为一种投资,个体通过接受教育和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力和收入水平。

人力资本论的核心观点是,教育和培训是个体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社会流动性的重要途径。

在人力资本论中,学历和技能被视为个体的“资本”,就像资本家拥有的生产工具一样。

个体通过投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获得这种“资本”,并将其用于生产和创造价值。

这种人力资本的投资预计将带来未来的经济回报,例如更高的工资、更好的就业机会或更好的晋升机会。

除了教育和培训,人力资本论还包括其他因素,例如健康状况和社会资本。

健康的个体更有可能参与劳动力市场,而且在工作中有更高的效率和生产力。

社会资本涉及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支持,这些因素可以影响就业机会和经济资源的获取。

人力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健康投资问题探析

人力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健康投资问题探析


要: 健康是人 力资本的重要 组成部分 , 大 学 生 健 康 问题 日益 突 出 , 使 其 健 康 投 资 问 题 备 受 关 注 。从 人 力 资 本 角 度
分析 , 大 学 生 健 康 投 资存 在 关 注不 足 、 投 资主体不明确 、 投 资形 式 单一 、 弱 势群体投 资不足且 关注 少等 问题 , 要解 决这 些 问 题, 必 须要 树 立 正 确 的 健 康 投 资观 念 , 建立以学校为主体 , 国家、 家 庭 和 个 人 共 同作 用 的投 资 体 系, 综 合 运 用 多 渠道 、 全 方 位 的 投 资形 式 , 关 注 弱 势 群 体 等 来提 升 大 学 生 的健 康 资 本 , 促 进 大 学生 健 康 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 关键词 : 人 力 资本 ; 大学生 ; 健 康投 资 ; 健 康 资 本
国外 有 关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问 题 的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于 对 学 生 活动过 度 、 注 意分 散 、 焦虑 、 抑郁、 攻击、 退 缩 等 大 量 具 体 的
拥 有 大 量 的 健 康 资 本可 以 任 意 支 配 , 自控 能 力 差 , 对 自身 身
体和 心理健康 问题关 注程 度 很低 , 这 也 是 导 致 近 几 年 大 学 生 健 康 问 题 频 发 的 重要 原 因 。
中 图分 类 号 : F 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3 1 9 8 ( 2 0 1 3 ) 1 6 - 0 0 9 0 — 0 2
高 等 教 育 日趋 大 众 化 , 大 学 生 作 为 国 家 经 济 发 展 的 重 少 , 大 学 生 的 人 力 资 本 数 量 和 质 量 对 国 家 经 济 发 展 具 有 重 要后备力 量 , 其 人 力 资 本 问 题 越 来 越 受 到 重 视 。健 康 是 人 要 作 用 , 进行此研究非常必要 。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编辑]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概述加里·贝克尔在人力资本理论方面作出了专门大的奉献,其著作《人力资本》(1964年)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

在这本书中,他系统地阐述了形成人力资本的各类投资及其产生的收益。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奉献在于他对人力资源的微观经济分析上。

他对家庭生育行为的经济决策和成本—效用分析,他提出的小孩的直截了当成本和间接成本概念,家庭时刻价值和时刻配置,家庭中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的概念,令人耳目一新。

他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的支出与收入以及年龄—收入曲线等问题展开分析,强调教育与培训对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

贝克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颇具开创性,为人力资本理论的进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1930-)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领域中最有创见的学者之一,他曾和舒尔茨同在芝加哥大学执教,同时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热潮的推动者,并成为闻名的芝加哥学派的要紧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著作《人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

以至当他在199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对之人们竟有一种姗姗来迟的感受。

贝克尔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一个专门显著的特点,他几乎能够把从表面上看和经济学没有任何联系的现象,与经济学联系起来,并运用经济数学方法对之分析运算得头头是道。

他涉猎的领域宽敞,思路灵敏,甚至写过一本用经济分析方法研究犯罪问题的书,其中给定了犯罪的预期收益,同时用被捕和受惩处的可能性来表示犯罪的预期成本和罪犯的专门风险偏好。

这种分析使犯罪看上去更象是罪犯因完全理性的缘故而从事的一种职业。

贝克尔的这些语惊四座的著述正是芝加哥自由主义学派的典型思路之表现。

那个学派坚持认为,关于"经济人"的假设是经济学最差不多的标准假设,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作为最小理性单位的个人的必定选择,从这一点动身,不但能够说明人类的经济行为,而且能够说明人类的一切行为。

健康投资的经济学分析

健康投资的经济学分析

健康投资的经济学分析作者:刘晓凤彭程熙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1年第02期健康及健康投资的内涵关于什么是健康,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理解和定义。

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无病即是健康;而医学上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或者说没有生理机能失调”,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人的各种心理情绪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而社会文化的角度则将健康理解为“个人完成社会任务的能力处于最佳状态”,而世界卫生组织则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在本文中,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较之其他学科而言更为全面与权威的理解,即认为健康是个体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部良好状态。

对于健康投资的定义,百度词条中有这样的解释,即“社会为保护和增进全体成员的健康,在一定时期内所投入或消耗的经济资源”,从广义上说包括对影响人体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投资,而侠义上讲健康投资仅仅是指“卫生事业消耗的经济资源──卫生费用”。

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国内关于健康投资的相关文献后,指出健康投资既包括“为了防病、治病,恢复和发展人们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活动能力、劳动生产能力而消耗的经济资源”,也包括“一定时期用于预防和治疗人体病变,维护和保持人们身心健康所花费的支出”。

另外有学者也是从广义和侠义的角度来理解健康投资的涵义,从广义上讲,健康投资是指“整个社会为恢复和提高人民的健康、发展各种有利于人民健康的事业而投入的全部经济资源”[8];从侠义上理解则类似于“卫生投资”,即指“在一定时期内用于预防和治疗人体病变、维护和保持人们身心健康所花费的支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虽然到目前为止,对于健康投资的定义并未达成完全一致的书面意见,但是,大多数研究对于健康投资理念都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治疗人们身心上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消耗;第二,为了预防身心疾病,维护、保持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所消耗的经济资源。

人力资本理论与体育教育投资的经济意义

人力资本理论与体育教育投资的经济意义

这 种认识 , 人力资 本理论把对 健康 的 的人 口资源 并非就是人力资本 ,只有 这个 问题应引起高度 重视 ,人们在 闲 投资视为人力资本投资。形象地说 明 那 些 投 入 到 社 会 再 生 产 过 程 中并 能 创 暇的活动不外乎 有两 个 目标 ,一是增 了身体是人 的本钱 , 而健康 的身体则 造价值和取得经济社会效益的劳动 人 进智力 , 二是提高体力 。 智力 与体力是 是其他形式人力资本存在与效能发挥 口才是 人 力 资 本 。 么 , 将 人 口资 源 人 力 资 本 中最 重 要 的 两个 方面 。正 是 那 要
方 式、 积极 的体育锻 炼态度和 行使对 勤 和 肢 体 障 碍 造 成 的 损 失 要 少 。 由此 动 中通过运动而调节身体机能 ,调整 终身体 育过程 作 出选 择 与决 定 的权 说 明 , 育 ( 育 教 育 ) 劳 动 者 在 智 精神和心理状态 ,从而提高身体素质 教 体 使 利 ,高效率利用体育活动 的技能技巧 能和身体健康水平提高后 ,通过 劳动 和 健 康 水 平 。 以 , 暇 体 育 教 育在 社 所 闲 等, 都是在 体育教育 活动过程 中实现 力市场将其劳动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 会经济 发展过程 中, 起着 培养劳动力 , 的。这种价值 的经济学意 义 , 现在 力 ,并 最 终 在 社 会 经 济 领 域 发挥 其特 保 护劳动力 ,恢复劳动力和增强劳动 体
低 人 口发 病 率 和 死 亡 率 , 不 增 加 消 人们有价值 地利用可支配 的时间进行 长对 投 资 的意 义 很 大 ,如 果 不 考 虑 制 在
费人 口数量的情况 下直接增加有效劳 体育活动 , 以提高人 的体力与脑力 , 改 度 因素 的话 ,寿命可 以延长作为劳动
动 时 间 。 由 此 可 见 , 高 国 民健 康 水 善劳动者 的生活质量 , 提 提高出勤率 , 从 力 的时 间, 并且 随着经验 的积累 , 人力

人力资本理论与体育锻炼投资

人力资本理论与体育锻炼投资

等, 但就总体而言 , 如米西肯在 16 就 9 2年发 表的《 健康作 为一 种投资》 中曾将“ 教育 ” 健康 ” 和“ 并列 为人力 资本框架下 的孪 生概念一样 , 教育投资 和健 康投 资是人力 资本投资 的主要方
面 。从 目前 研 究 来 看 , 们 形 成 了 以 教 育 为 中 心 的人 力 资 本 人
2 0世 纪 6 代 以 美 国 著 名 经 济 学 家 西 奥 多 ・ 尔 茨 为 0年 舒
12 人 力 资本 特 点 .
代表提 出了人力资本 理论 , 表现为人 的知识 、 技能 、 健康 和经
1 )人力资本的形 成依赖 于对 人本身 的投 资, 就是说 , 也 人力资本不是凭空产生 的, 它的获得 必须要支付成本 。 对 2 人力资本是 有收 入或收益 的 。较 高的人力 资本 投入 )
Hu a pia e r n m n Ca t lTh o y a d Phy ia a ni nv sm e sc lTr i ng I e t nt
DAIEn i g bn

( p r n f P y i lE u ain,Z oh a g Uo c o a z u n nv ri y,Z o h a g S a d n a z u n h n o g,
t n l n ta d i d vd a o y i a ,u i n ii u l d . o n b
Ke r s h sc lt an n y wo d :p y i a r i i g;i v s me tb n ft u a a ia ;c u t r e s r s n e t n e e i ;h m n c p t l o n e m a u e
升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 , 分析体育锻炼投 资收益及特 点 , 出从国家 、 位和个人 三个 投资主体 人手加 提 单

发展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

发展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

发展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和研究人类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的起源、基本概念、应用实践以及影响等方面,介绍发展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

一、理论的起源人力资本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

他认为,人类资本(人力资本)是由教育、培训和健康等方面的投资所形成的,它是一种能够提高劳动者生产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资源。

这一理论对于解释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概念1. 人力资本:指个体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获取的技能和知识,以及个体的健康水平等人力资源。

2. 人力资本积累:指个体通过不断学习、培训和经验积累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量。

3. 投资回报率:指个体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所获得的经济和非经济回报,包括薪资、社会地位、个人成长等。

4. 社会资本:指社会组织、信任关系、社会网络等对个体和社会产生影响的资源。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应用实践人力资本理论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方面的具体实践:1. 教育政策:人力资本理论支持政府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资,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和覆盖范围,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推动经济的发展。

2. 培训和技能提升:通过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提升劳动者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3. 健康投资: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个体健康状况对于生产力的提升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投资于医疗健康事业,改善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对于经济学和政策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对教育和培训的重视:人力资本理论使得人力资本教育得到了广泛重视,各国政府纷纷增加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并开展相应的政策调整。

2. 解释经济发展差异:通过人力资本理论,可以解释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差异,为经济发展的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

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

3
跨期与跨国比较研究
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条件下人力资本形成和 发展的异同,以揭示其一般性和特殊性。
Hale Waihona Puke 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应用
适应数字化转型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贝克尔人 力资本理论需要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 技术条件,关注数字技能、创新能力 等新的人力资本形式。
促进终身学习
优化教育投资结构
03
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的应用 与实践
教育领域的应用
1 2
3
投资教育
贝克尔认为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提高个人 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其未来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潜力。
教育政策
贝克尔的理论为政府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强调政 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普及率。
教育方式
贝克尔认为教育方式应多样化,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进行差 异化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收益
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主要体现在个人收入的提高、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社会福利的改善等方面。贝克 尔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形成
积累
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个人在教育、培训、医 疗保健等方面进行持续的投资。
04
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的挑战 与未来发展
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性
过分强调物质资本投资
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关注物质资本投资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忽视了技术、制度、 文化等其他因素的作用。
缺乏对教育质量差异的考虑
该理论假设教育质量是同质的,没有考虑到不同教 育机构、地区之间教育质量的差异。
对非正式学习的忽视

发展经济学的解释

发展经济学的解释

发展经济学的解释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学科。

它旨在解释经济发展背后的规律,探讨贫困和落后现象的原因,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经济增长、贫困、教育、健康、劳动力市场、贸易、投资、金融等多个方面。

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贫困国家由于缺乏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难以实现经济增长。

而经济增长又依赖于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的积累。

因此,贫困国家陷入了增长的恶性循环。

打破这一循环需要外部援助、投资和技术转移。

2.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教育和健康是人力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投资于教育和健康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发展中国家应重视教育和健康投资,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3.结构变革理论:这一理论指出,经济发展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

发展中国家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由农业向工业、服务业的转型。

4.制度创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良好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发展中国家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率的产权制度、金融市场和政策框架,为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5.开放经济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

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利用外部资源和技术,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同时,开放经济也有助于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

6.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一理论强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

发展中国家应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关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层面,发展经济学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诸多政策建议,如贫困alleviation(减贫)、教育改革、卫生保健、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改革、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

通过实施这些政策,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总之,发展经济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学科。

人力资本论名词解释

人力资本论名词解释

人力资本论名词解释一、什么是人力资本论?人力资本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

它将人力资源视为一种资本,认为通过投资于教育、培训和健康等方面,可以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效益。

人力资本论的核心观点是,人力资源的投资和开发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及特点2.1 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是指具有劳动者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它是个体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所积累的一种资源。

人力资本是一种具有可变性的资本,它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来增加其价值。

2.2 人力资本的特点1.投资性:人力资本是通过个体和社会对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投资来积累和提升的。

2.可变性:人力资本是可变的,个体可以通过学习和培训来不断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

3.长期性: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来不断提升。

4.不可转移性:人力资本是个体具备的特定能力和素质,不能直接转移给他人。

三、人力资本论的理论基础3.1 资本论人力资本论的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经济学中的资本论。

资本论认为,资本是一种可以投资和积累的资源,通过投资可以获得收益。

人力资本论将人力资源视为一种特殊的资本,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和开发可以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

3.2 劳动力理论人力资本论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劳动力理论。

劳动力理论认为,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决定了他们的生产力和价值。

人力资本论将劳动力视为一种资源,通过对劳动力的投资和培养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生产力和市场价值。

四、人力资本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论认为,人力资源的投资和开发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人力资本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 ### 4.1 提高劳动生产力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投资,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

高效的劳动力将促进生产过程的效率和品质,推动整体经济的增长。

4.2 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的积累和开发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试论健康素质与人力资本投资效益

试论健康素质与人力资本投资效益
维普资讯
《 经济师)06 ) 0 年第 8 2 期
摘 要: 在竞 争越 来越 多的表 现为人 力 资
●经济研究
本竞 争 的 现 代 社 会 , 的 素 质 ( 识 、 能 和 健 人 知 才
康) 的提 高, 对经济增 长以及竞争 力起 着决 定的 作 用 。 而健 康 素 质 在 任 何 时 期 都 是 最 重 要 的 个 人 资本 和 社 会 资 本 , 增 进 健 康 而 进 行 的 体 育 为 投 资是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同 时 , 体 育在 有 效 地 提 升 人 力 资 本 素 质 , 加 人 力 资 增 本存量, 降低人力资本 的投资风 险, 高投 资效 提 益 等 方 面 的作 用是 人 力 资 本 其 它 投 资 形 式 所无 法 Nhomakorabea 代 的
试论健康素质与人力资 本投资 效益
●石 冰
述 :在经济学 中, “ 产品是 指能增 加人们效 用水平 的东 西:而健康 显然 能够增加人们的效用水平 , 能够给 人带来幸 福, 正所 谓健康 乃人生最大 财富是也 。健康资本是 人力资本 中最重要 、 ” 最基 本的 内容 , 有 良好的 没 健康 资本作基础 , 便不 可能拥有其它 一切 资本。即便拥有 , 个人价值也 无法 体现 , 以, 所 人的价值 既不可能 被社会认 廿 也不 可能获得 良好的 丁, 社会 回报 , 受 高 质 量 的 生 活也 就 无 从 谈 起 。 享 ’ 二、 人力 资 本 投 资 是 提 高 其增 值 能 力 的 关 键 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 今天, 力资源 已成 为现 代生产 力 的 人 要素 的核心部分 , 自然资源 的低耗 费, 经济发 展的可持续 化 , 资产投 人 的无形化 , 对人力资本提出 _更高 的要求 。人作 为生产者 , 有效 的生 r 产能 力主要取决于人 口和劳动者 的内在质量。人力资奉作 为经济发展 的根本动力 和关键性因素 , 会对 人力资本存 量的投 资以及投 资的方 社 式 和投资 的效益越来越被重视 依据 西奥多 ・ 舒尔茨大量实证分 析得 出 : 在现代社会 , 的素质( 人 I 识、 才能和健康 ) 的提高 , 对经济增 长所起 的作用 , 物质 ) 比( 资奉 和劳动 ( 指非技术性劳动 ) 的增 加所起 的作用 要大得 多, 而人 的知识才能 基本 上是投资 ( 特别是培训I的产物 但 是, ) 我国长期 以来受传统 意识 的影 响, 往往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 为一种 消费, 而没有认识 到这 是一 种投资 , 这种投资的经济 效益远 大于物质投 资 的经 济效益 。尤其是 加 入 WTO后对我 国人 力资源质量要求继续全面提升, 由于我国人力资本 的投资严重不足 , 我们虽然拥 有较 多的人 口和劳动者 的数量 , 是, 但 在 人口素质低下的情况下 , 即使 拥有庞大 的人 口数量仍然 导致人力 资源 有效供给 的短缺。缺乏人力 资本投资 的积累 , 我国人力 资本的增 值能 力相 当低 下 造成我国企业人力 资本增值能力低下 的主要因 素 一方面 是 投 资资 金 限制 , 主 要原 因还 是 认 识 上存 在众 多 误区 , 为 投 资 是 社 其 认 会行为 , 是一种成本而不是投资, 以及投资与需求 的严重脱节 和投 资的 盲 目性等等 。 三 、 康 是 根本 , 康 投 资 是 最 佳 投 资 健 健 我 国的 健 康 经 济 学 专 家 曾 指 f : 在 经 济 学 中 , 品是 指 能 增 加 人 l“ { 产 们效用水平的东西。而健康显 然能够 增加人们 的效用 水平, 能够 给人 带来幸福 , 正所谓健康乃人生最大财 富是也 从 这个意 义上说 , 我们 还 可 以把健康理解为一种耐用消费品 , 就像我们 的住房 、 汽车甚 至教育 一 一 样 。健康的身体 、 ” 旺盛的精 力 、 生命的延长 , 人力资本产品质量 优劣 、 是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以及投 人与产 出的 比例 的决定 因素 、人力资本形成 的快慢 , 发挥作用的大小 , 投资 回报率的高低 , 资周 期的 长短 , 投 从根 本 上取决于个人健 康的好坏 , 命长短 , 寿 劳动积极性 的高低 、 创新能 力的 大小 和心理素质的好坏等 多种 因素 . 健康资本是人力 资本 中最基 本的 . 内容 , 没有 良好的健康 资本 , 不可能拥 有智 力资本 , 不可能获得 良 便 也 好 的社 会 回报 , 可 能拥 有 自己高 质 量 的 生 活 。 不 人力资本因受一个 人的体力 、 力和生命年 限等 自然条件的约束 , 精 人力资本相当有 限 而 且, 人力资本无法像物质资本 一样去继承 , 而足 随所有者消失而消失。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 无论从其提 供的工作总量 , 还是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来看 , 的体能 、 力及健康状 人 精 况 与生命 长短等 因素 , 可以直接影 响到 ・ 个人的 人力资本投 资敛率 和 收益率 , 以及人力资本生产效率的发挥. . 经济学理论表明:健康状况同时是 内生 和外生 决定的 所谓健康 “ 的 内生 决 定 是指 健 康状 况 取 决 于 分 配 多 少 时 问 和 市 场 产 品 以 一种 有 效 的方法用于维持 和改善 通俗地说 , 健康一方面取决 于人们如何保养 , 包 括 花 多 少 时 间 和 用 多 少 物 质 产 品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说 , 康 取 决 于个 健 人配置多少时间和物质产 品用于健康 的生 产。健康 的外在决定是指健 康 又取 决 : 些 外 部 的影 响 。这 种 影 响 不 是 个 人 的决 策 和 行 为 所 能 左 f _ 右, 因此 , 外 生 的 。例 如 , 个人 得 了一 种 无 法 预 见 和 防 止 的疾 病 , 是 一 如 癌 症 , 对 健 康 是 一 种 冲击 。 这 ” (F 第 8 一转 4页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投资与人力资本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朱玲一、健康与人力资本依据已有的人力资本理论,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主要由健康、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等要素构成。

虽然这些要素的增进都会提高个人的生产率,即改善个人获得货币收入和生产非货币产品的能力,但唯有其中的健康存量,决定着个人能够花费在所有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上的全部时间。

每个人通过遗传都获得一笔初始健康存量,这种与生俱来的存量随着年龄渐长而折旧,但也能由于健康投资而增加(Grossman, 1999)。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完好的生理心理并具有社会幸福感的状态,而并不仅仅指不虚弱和无病”,经济学家出于计算方便的缘故往往用无病天数来表示健康,或者用有病时间内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来估算疾病损失。

在大多数情况下,健康投资的回报主要是借助于疾病损失的减少来间接计算的。

健康投入指的是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健康而消费的食品、衣物、健身时间和医疗服务等资源。

在这个意义上,居民户或个人既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健康正是投资的结果(贝克尔,1987)。

此外,教育、职业、住房和生活环境等因素都对健康发生重大影响。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健康还取决于个人行为的选择,例如吸烟、饮酒、心理调节和作息习惯(Phelps,1978)。

尽管健康投入由诸多产品、服务和时间组成,卫生尤其是医疗服务投入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健康投资指标。

原因也许在于,当疾病来临之际,医疗是人们通常应对或化解健康风险的最直接的手段。

二、卫生服务与公共支持如果说良好的健康状况能够改善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那么个人必然有投资于卫生服务的动机。

可为什么在理论和实践中人们都要强调对卫生领域的公共支持呢?卫生服务包括预防、医疗和康复等服务。

这其中,预防服务(预防科学研究、健康教育、营养干预、免疫计划等)的作用在于降低公共健康风险,类似国防一样具有明显的外部性,故而毫无争议地被视为纯公共产品(Stiglitz, 1988)。

至于政府对医疗服务的支持和干预,一个经典的解释是医疗领域中的不确定性和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使市场失灵(Arrow,1963)。

对于消费者,疾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对于生产者(医疗机构),病人的康复和康复程度也是不确定的。

医生对治疗的知识远远超过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因此可以引导病人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的消费。

在这种情况下,供给的增加并不必然导致医疗价格的降低,而有可能是医生过剩、医疗服务和药品过度使用。

其结果不仅仅是浪费医药资源,而且还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

出于这种原因,即使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崇尚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也是采用公共支持措施改变医疗供给机构的激励机制,切断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收入与其提供的服务之间的直接联系,避免他们为利润所驱动。

在医院收取的治疗费用中,患者直接支付得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费用由第三方承担:政府支出其中的二分之一以上,私营保险公司承担三分之一,余者由私营慈善机构支付(Fuchs, 2000)。

当然,对卫生服务的公共支持并不仅仅限于政府投资,它还包括着医生准入制度、卫生监督和执法制度等更为丰富的内容。

这一类政策手段,归根结底是为了防范全体国民可能遭遇到的健康风险。

相形之下,政府投资健康保险计划和医疗救济项目的理由,在于减轻疾病损失带给患者的收入打击风险,或者说是为了熨平患者家庭的消费支出。

这样做的结果从经济角度看是防止人力资本退化,保护全社会的人力资源;从社会层面观察,是减少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增强社会凝聚力。

至于公共支持的力度、范围和具体方式,既依赖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能力,又取决于特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决策集团的政治意愿。

Dreze和Sen曾经以中国经济改革前的农村卫生制度为例,论证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在低收入水平下,借助于公共支持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广泛的可及性和可得性(Dreze and Sen,1989)。

健康经济学家们也把当时中国政府优先支持预防、基本医疗服务和低成本卫生技术推广的做法,视为最理性的选择(Cullis and West, 1979)。

Dreze和Sen还借助于中国案例特别强调,发展中国家政府通过收入再分配和投资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不仅能够增强全体劳动者的基本能力从而减少贫困,而且还由于人力资源的普遍发展而带来经济增长(Dreze and Sen,1989)。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特定国家和地区劳动者的整体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不仅成为吸引物资资本投资的重要因素,而且还决定着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竞争力。

这一切,赋予健康投资以更大的外部性。

当然,健康投资的意义并不仅是经济的。

良好的健康标志着良好的生活质量,它本身就应该作为一个发展的目标。

三、中国经济转型中农村卫生服务的过度市场化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农村集预防医疗保健功能于一身的三级(县、乡、村)卫生服务网就已形成。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发动的公共卫生项目可以借助于这一网络顺畅地落实到村庄基层。

以“赤脚医生”为标志的村卫生员在使农村居民便捷地获得初级卫生服务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卫生员的报酬通过记工分的形式从生产队领取,村民看病用药的药费按成本收取现金。

此间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实行的合作医疗制度,实际上正是这种依存于人民公社组织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制度,而非国外发展经济学家们通常理解的那种以社区为基础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此外,政府对药品生产和销售的严格控制,使得质量可靠而价格低廉的药品供给成为可能。

上述制度因素的存在和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对农村人口在低收入水平下改善健康状况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从80年代初到现在的短短20年里,农村卫生制度与经济制度一起经历了剧烈的市场化改革。

经济市场化促进了农村社会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而医药卫生领域在缺少公共支持的情况下转向市场,增大了农村全体居民特别是贫困群体的健康风险。

一方面,大部分村卫生室私有化,乡以上公共卫生机构所获补贴相对减少,农村卫生机构日益为利润所驱动;另一方面,医疗和药品市场不规范,药品采购过程中腐败现象严重,致使药品大幅度加价。

这些变化导致卫生资源分配不平等程度加大、卫生服务的可得性降低,低收入群体因小病不治拖成大病的现象屡有发生。

这一切,使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卫生制度变化成为发展政策研究中经常引用的反面案例(World Bank,1990;1997;Killingsworth, 2002)。

已有的研究把卫生服务领域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主要归因于社会变迁和财政分权化(Hossain,1996; Wong,1997,刘远立等,2001)。

然而如果回顾中央政府关于经济改革和卫生改革的政策文件,则还能从更深层次观察到那些导致卫生服务过度市场化的政策理念和政府行为:(1)政府没有把公共卫生支出当作人力资源投资,而只是把它视为一种福利性消费。

有关这种政策理念的最近的例证,是199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形成的政策文件。

文件开宗明义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中共中央、国务院,1997)。

依据投资的理念,公共卫生支出增加的幅度至少不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速度。

若把这项支出仅仅视为公共福利,其投入量似乎就失去了公共基本需求的客观标准,从而使它在公共投资竞争中处于弱势。

由此便不难理解,市场化改革中的一个倾向在于削减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公共福利,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份额的明显下降反映的正是这种倾向:这个份额在1980 年为2.49%,2000年降到1.71%。

此外,公共卫生筹资相对减少的原因也许还在于,卫生服务的作用很难通过量化指标得以确切表达。

这些服务的结果通常是健康状况的维持,而并不一定是健康指标的提高(樊明,2002)。

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公共资源的配置主要由政府行政官员决策,政府的政绩和官员的努力程度主要用定量指标来表现。

这种评价系统激励官员更重视物质资本而非人力资本投资,相对关注教育而非卫生发展。

(2) 政府试图借助市场的作用解决卫生筹资和医疗成本控制问题。

在财政分权改革中,上级政府把卫生筹资的责任转给下级政府,下级政府在财力拮据、且缺少有效措施消除卫生机构冗员的情况下,把筹资的主要任务推给了卫生机构,实质上是把难题交给了原本就失灵的市场。

这种政策导向,从1985年的卫生改革方案中便可略见端倪。

这份政策文件既没有试图设计一种机制促进政府增加卫生投入,也没有找到控制成本的办法,而是赋予卫生机构用收费来弥补资金缺口的自由。

这种政策固然在短期内部分地解决了卫生机构资金不足的困难,却留下了社会总医疗费用迅速增加、医疗服务可得性明显下降和卫生资源利用率减少的长期性问题。

20世纪80年代,全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份额约为3%。

90年代初,这个比率提高到4.1%,到1999年,就增加到了5.1%(卫生年鉴编委会,2001)。

图1显示,这10年间卫生费用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居民直接付费。

在此期间,医疗价格上涨的幅度远远超过农民收入的增加。

以农村居民两种常见病的住院费用为例,2000年因阑尾炎住院的平均费用与1995年的相比上涨了37.2%,同期因肺炎住院的平均费用上涨了83.2%,而农户人均纯收入仅增加了25.9%(图2)。

(3)卫生改革政策未曾尝试矫正城乡之间卫生资源分配不平等的格局,反倒促使农村的卫生市场化比城市走得更远,从而加剧了原有的城乡不平等。

经济改革前,农民既投资于基层卫生机构,又对所购买的医疗服务完全付费,这意味着公共医疗机构实质上从未延伸到村级。

生产队解体后,卫生员无从领取服务报酬,卫生室失去村公益金支持而难以为继。

此时政府也许还是出于对财政负担的考虑,没有设法填补集体经济组织留下的空白,而是采取自由化的策略,任凭村卫生室保持村庄共有或转让、承包给个人(国务院,1985)。

虽然政府并没有放弃公共卫生管理,可是从村卫生室私有化开始形成的筹资机制,使患者直接付费成为乡村医生或卫生员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使村级卫生机构转变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小企业。

当然,政府也没有忘记村卫生室应当承担的防疫、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等公共卫生职能。

1985年的卫生改革文件在有关放开卫生室经营权的条文中还要求,乡村医生或卫生员在执行这些职能时,村里要给予适当的劳务补贴;在贫困地区,当地政府要提供一定的扶持和补助(国务院,1985)。

然而这个要求在发达地区以外都难以得到落实。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要么供给不足,要么几乎都变成付费项目,以至于穷人不得不多付钱。

这显然是缺少公共卫生投入、市场化侵袭公共空间的结果。

相形之下,城市人口特别是失业者家庭虽然也经受着卫生服务市场化带来的冲击,但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卫生投入一直集中在城市,社会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建设的重点也在城市,使得他们毕竟还能优先享有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