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诗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六章ppt
童诗白模电第六章
![童诗白模电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2a64fd462b160b4e767fcf42.png)
+VCC
+
ui
V
+u
V
T1
be
T2 C b2 Rf RL
+
uO
-
uf
+
-
R e1
R e2
本级反馈
本级反馈
级间反馈
6.2
负反馈放大器的四种类型
负反馈类型有四种组态: 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
一、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 — 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的部分或全部。 io A RL uo RL uo A F
由式
X AX A A 1 AF X 1 AF X
o id f i id
可得:
A 1 AF A
f
是开环增益与闭环增益幅值之比,它自 然反映了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程度。我们 叫做“反馈深度”。
1 AF
1)如果 1 AF 1 A A,这就是负反馈 ,则 的情况,因为它表示反馈的引入削弱了输入 量的作用,使闭环增益下降。
+UCC
RC1 RB1 T2 RB2 RC2 RB3 RC3 T3 ie3 RE3
T1
ui ube1
uf
电流串联负反馈,对直流不起作用。
三、负反馈放大器的四种类型
负反馈类型有四种组态: 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
1. 电压串联负反馈
因为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所以称电压反馈。
+VCC +VCC R c2 c2 R CC T2 T b2 b2
2
uf
ud(ube)
模电童诗白课件ppt
![模电童诗白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3898c3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2.png)
模拟信号处理技术
总结词:关键技术
详细描述:童诗白教授将模拟信号处理技术视为模拟电路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他详细介绍了各种模拟信号处理方法,如滤 波、放大、转换等,这些技术对于实现模拟电路的高效、精准运行至关重要。同时,他还特别强调了信号完整性和噪声抑制 等问题,为模拟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定义与分类
模拟电子技术定义
模拟电子技术是研究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电路系统的工作原 理的一门学科。它通过使用半导体材料和器件来实现电路的 功能,并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工业、消费电子等领域。
模拟电子技术分类
根据电路功能的不同,模拟电子技术可分为线性电路和开关 电路两大类。线性电路主要研究放大器、滤波器等线性器件 的性能和设计方法,而开关电路主要研究开关电源、数字电 路等非线性器件的性能和设计方法。
晶体管时代
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被发明并逐渐取代了电子 管。晶体管的体积更小、寿命更长、功耗更低, 使得电子设备变得更加小型化和高效化。
现代电子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子技术已经 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通信、医疗、工业、消 费电子等。现代电子技术已经成为支撑社会经济 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他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做出了贡献。
他的学术论文和专利成果多次被国内外同行引用和借鉴,扩大了中国科研的影响力 。
学术动,包括国际会议、研讨会和
讲座等。
他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研究 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
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
灾害救援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童诗 白积极参与灾害救援工作 ,为受灾地区提供物资和 资金支持。
慈善义卖
童诗白曾参与多次慈善义 卖活动,为慈善机构筹集 资金,帮助弱势群体。
模电童诗白课件ppt
![模电童诗白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135a5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8.png)
选用电子器件需要根据电路需求和性 能指标,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以 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和稳定性。
电子器件的特性
电子器件的特性包括伏安特性、频率 特性、时间常数等,这些特性决定了 电子器件在电路中的行为和功能。
放大电路基础
放大电路的作用
放大电路的作用是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成较强的信号,以满足各种 应用需求,如音频放大、视频处理等。
反馈电路
反馈的概念和分类
反馈是指将电路的输出信号反馈 到输入端,以改变电路的性能。 根据反馈的性质,可以分为正反
馈和负反馈。
反馈电路的分析
通过使用方框图、根轨迹法和频 率响应等方法,对含有反馈的模
拟电路进行分析。
反馈的应用
研究反馈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 如放大器、振荡器和滤波器等, 以及如何通过反馈来改进电路的
,例如手机芯片、MEMS传感器等。
03
微纳电子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纳电子学正朝着更高集成度、更低功耗、更小
尺寸等方向发展,为信息技术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绿色能源电子学
绿色能源电子学概述
绿色能源电子学是研究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电力转换和应用的科学,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 。
绿色能源电子学的应用
模电童诗白课件
汇报人: 202X-12-30
目录
• 引言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 模拟电路分析 • 模拟电路应用 • 模拟电子技术发展前沿
引言
课程简介
模电童诗白课件是一门针对儿童学习 模拟电路的课程,通过简单易懂的方 式向儿童介绍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应用。
该课程以儿童易于理解的语言和情势 ,通过生动有趣的课件,激发儿童对 模拟电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 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课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课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016cdbad51f01dc281f16f.png)
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不同于其它物质, 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不同于其它物质,所以它 的导电机理不同于其它物质 具有不同于其它物质的特点。例如: 具有不同于其它物质的特点。例如: 当受外界热和光的作用时, 当受外界热和光的作用时, 它的导电能力明显变化。 它的导电能力明显变化。
第 四 版 童 诗 白
光敏器件
16
第 四 版 童 诗 白
+4
+4
+4 自由电子
+4
+5 +4
+4 施主原子
第 四 版 童 诗 白
+4
+4
+4
图 1.1.3
N 型半导体
17
二、 P 型半导体
杂质元素, 在硅或锗的晶体中掺入少量的 3 价杂质元素,如 铟等, 型半导体。 硼、镓、铟等,即构成 P 型半导体。 3 价杂质原子称为受主原子。 价杂质原子称为受主原子 受主原子。
5
第 四 版 童 诗 白
模拟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主要研究处理模拟信号的电子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主要研究处理模拟信号的电子电路。 模拟信号就是幅度连续的信号,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模拟信号就是幅度连续的信号,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幅度 幅度
时间 第 四 版 童 诗 白
T
2T
3T 4T
1. 掺入杂质的浓度决定多数载流子浓度;温度决 掺入杂质的浓度决定多数载流子浓度; 定少数载流子的浓度。 定少数载流子的浓度。 2. 杂质半导体载流子的数目要远远高于本征半导 杂质半导体载流子的数目 载流子的数目要远远高于本征半导 因而其导电能力大大改善。 体,因而其导电能力大大改善。 3. 杂质半导体总体上保持电中性。 杂质半导体总体上保持电中性。 4. 杂质半导体的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 杂质半导体的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六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153dc48eb9d528ea81c77985.png)
第6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自测题一、已知交流负反馈由四种组态: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B )。
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C )。
3.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A )。
4.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D )。
二、判断图T6.2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并求出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uf A 或usf A 。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a)(b)(c) (d) 图T6.2解:图(a)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13123Fui O R R u F i R R R ==++; 12313O O L uf L I F u i R R R R A R u u R R ++==≈。
式中R L 为电流表的等效电阻。
图(b)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21F iu O i F u R =≈-; 2111O O O uf I I F u u u R A u i R i R R ==≈=- 图(c)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1O uu F u F u == 1O O uf I Iu uA u u =≈= 图(d)所示电路中引入了正反馈。
三、电路如图T6.3 所示。
图T6.3(1)正确接入信号源和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2)若20ou iU A U ==,则R f 应取多少千欧?解:(1)应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如解图T6.3所示。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6章 第2节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6章 第2节](https://img.taocdn.com/s3/m/10000e9fcf84b9d528ea7ae8.png)
6.2.2 AB 类单电源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OTL电路(Output Transformerless )
一、 OTL电路特点: 1.(1)单电源供电; (2)输出加有大容量电容。
2. 电容 C 的作用:
1)充当 VCC / 2 电源 2)耦合交流信号
3. 当 ui = 0 时,U E VCC / 2
2 RL 8 RL
12
6.2.3 BTL功率放大电路
BTL电路只需要一组电源,比起需要两组电源的OCL电路 来更显示其优越性。BTL电路能较好地消除由功放电路本身造 成的“偶次谐波失真”,其缺点是电路较为复杂,所以BTL电 路一般由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组成。电路如图所示, BTL电路采 用单电源且输出采用直接耦合方式与负载相接,其输入和输出 均没有接地点,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形式。
为了提高带负载能力,以上电路末级均采用射极输 出的方式,即共集接法。
1
6.2.1 OCL功率放大电路
一、B 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CL) 1.电路组成:互补对称 电路中采用两支晶体管,NPN、 PNP各一支,两管特性一致。
ui
0
π
2π ωt ui
+VCC
u0
T1 io
Uom
A
+0
π
T2
RL
b1
T1
ICQ1
D1 ui
io +
ICQ20
t
D2 b2
T2 RL
uo
R2
−
−VEE
当 ui = 0 时,T1、T2 微导通。
当 ui >0 ,T1 微导通 充分导通 微导通; T2 微导通 截止 微导通。
当 ui < 0 ,T2 微导通 充分导通 微导通; T1 微导通 截止 微导通。 9
模电第六章(童诗白)讲解的ppt
![模电第六章(童诗白)讲解的ppt](https://img.taocdn.com/s3/m/e4f31ed676a20029bd642d73.png)
& Xd
& Xf
& A & F
& Uo
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
Back
Next
Home
5
• 对输出端的影响:串联反馈在输入级与反馈网络的连接 对输出端的影响: 处断开;并联反馈使输入端对地短路。 处断开;并联反馈使输入端对地短路。
+ +
& Ud
+ & U -
& A
f
& Xo
& Ii
& Id
& If
& Xo
解:据图示瞬时极性: 据图示瞬时极性:
& & & Ib = (Ii − I f ) ↓
所以,为并联负反馈。 所以,为并联负反馈。 & 短路, 若将 U 0 短路,同时将输 入信号接地, 入信号接地 , 使输入量对 反馈网络的影响, 反馈网络的影响,则:
C1 Rs + us –
I& f
& Ic2
I&i I&b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6.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 6.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6.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 的分析 6.5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6.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6.7* 放大电路中其它形式的负反 馈 本章小结 内容简介
Home
内容简介
Home
1
Back
Next
Home
4
2. 基本放大电路的计算
(1) 开环时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
• 对输入端的影响:电流反馈使输出电流所在回路开路; 对输入端的影响:电流反馈使输出电流所在回路开路; 电压反馈使输出端短路。 电压反馈使输出端短路。
模拟电子技术___童诗白版
![模拟电子技术___童诗白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124ed75022aaea998f0fa8.png)
Cb
由于 PN 结 宽度 l 随外加 电压 u 而变化,因此势垒电容 Cb不是一个常数。其 Cb = f (U) 曲线如图示。
O
图 1.1.11(b)
u
莆田学院三电教研室--模拟电路多媒体课件
2. 扩散电容 Cd 是由多数载流子在扩散过程中积累而引起的。
在某个正向电压下,P 区中的电子浓度 np(或 N 区的空穴浓度 PN 结 pn)分布曲线如图中曲线 1 所示。 当电压加大,np (或 pn)会升高, 如曲线 2 所示(反之浓度会降低)。 N P
莆田学院三电教研室--模拟电路多媒体课件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本征半导体掺入 5 价元素后,原来晶体中的某些
硅原子将被杂质原子代替。杂质原子最外层有 5 个价 电子,其中 4 个与硅构成共价键,多余一个电子只受
自身原子核吸引,在室温下即可成为自由电子。
莆田学院三电教研室--模拟电路多媒体课件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综上所述:
PN 结总的结电容 Cj 包括势垒电容 Cb 和扩散电容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3. 空间电荷区产生内电场 空间电荷区正负离子之间电位差 Uho —— 电位壁垒; —— 内电场;内电场阻止多子的扩散 —— 阻挡层。 4. 漂移运动 内电场有利 于少子运动—漂 移。 少子的运动 与多子运动方向 相反
阻挡层 空间电荷区
P
N
内电场
Uho
莆田学院三电教研室--模拟电路多媒体课件
+4
图 1.1.4
P 型半导体
莆田学院三电教研室--模拟电路多媒体课件
说明: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模拟电路3--6(童诗白)版
![模拟电路3--6(童诗白)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4591e7aeaad1f346933fa5.png)
输入电阻为
Ri 5 120// 1.4 6.4k
,输出电阻为 Ro 3k 。
例:电路如图,已知晶体管 1 2 150 ,rbe1 4k , rbe2 2.2k , U BEQ1 U BEQ 2 0.7V 。试估 12V 3V 12V 、 和 A 算电路的 Q 点、 u Ri 100 k 5k 5k 100 k 15 kk15k 15 Ro。 5 // 解:各级静态工作点
e2
二、直接耦合方式的特点 1. 能放大直流和缓慢变化的信号(交直流信号均可通过); 2. 易于集成化(集成电路中,制作电阻比制作电容容易); 3. 各级电路 Q 点相互影响, 存在零点漂移现象,即输入电压 变化为零时,输出电压的变化不为零的现象。由于前一级的漂 移电压会送到下一级放大,结果造成输出级工作点严重偏移。
T2 T2
iDZ iDZ
4V 4V
ICQ 2 20 50 1000 A 1mA
ui
5k
T1 T1
uouo
UCEQ2 20 31 4 13 V
rbe1 rbe 2 26 100 50 1.4k 1
多级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与交流等效电路:
3. 2
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U o2 U i3
3
三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三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 数等于组成它的各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之积,即
U o U o1 U o 2 U o A A A Au u1 u2 u3 Ui U i U o1 U o 2
I b1
e2
5k
b1
c1
《模拟电子技术(童诗白)》课件
![《模拟电子技术(童诗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b5bc51e009581b6ad9ebab.png)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杂质半导体
掺入微量杂质,可使半导体导电性能大大增强。按
掺入杂质元素不同,可形成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1、N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五价元素。
动态平衡:在一定温度下,本征激发产生的“电
子空穴对”,与复合的“电子空穴对”数目相等,达
到动态平衡。在一定温度下,载流子的浓度一定。
《模拟电子技术(童诗白)》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本征半导体载流子浓度为:
n i p i K 1 T 3 /2 e E G O /(2 k T ) 其中ni和 :pi分别是自由电 的子 浓和 度 cm 空 3( )穴
+4
+4 +4
3、本征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
载流子: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载流子
自由电子 空穴
《模拟电子技术(童诗白)》
4、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的浓度
+4
+4
+4
本征激发:半导体在受热
或光照下产生“电子空穴对”
+4
+4
+4
的
现象称为本征激发。
+4
+4 +4
复合:自由电子填补空穴,使两者消失的现象称
为复合。
《模拟电子技术(童诗白)》
晶体结构是指晶体的周期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性结构。即晶体以其内部 原子、离子、分子在空间
一、本征半导体
作三维周期性的规则排列 为其最基本的结构特征
模拟电子技术华成英童诗白常用半导体器幻灯片PPT
![模拟电子技术华成英童诗白常用半导体器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38bd643249649b6649d7471e.png)
• 往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某些杂质,会使 它的导电能力明显改变。
1.1.2 本征半导体
一、本征半导体的结构特点
现代电子学中,用的最多的半导体是硅和锗,它们 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都是四个。
Ge
Si
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可以将半导体制成晶体。
硅和锗的共价键结构
(或铟),晶体点阵中的某些半导体原子被杂质
取代,硼原子的最外层有三个价电子,与相邻的
半导体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空穴
产生一个空穴。这个空穴
可能吸引束缚电子来填补,
+4
+4
使得硼原子成为不能移动
的带负电的离子。由于硼
+3
+4
原子接受电子,所以称为
受主原子。
硼原子
P 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子,电子是少子。
三、杂质半导体的示意表示法
+ +++++ + +++++ + +++++ + +++++
空间电荷区, 也称耗尽层。
扩散运动
扩散的结果是使空间电 荷区逐渐加宽,空间电 荷区越宽。
漂移运动
P型半导体
内电场E N型半导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
“看通路”,即看反馈是存在于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 设以下电路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仅有直 流反馈
交、直流反馈共存
仅有交流反馈
仅有直 流反馈
3. 正、负反馈(反馈极性)的判断
“看反馈的结果” ,即净输入量是被增大还是被减小。
瞬时极性法:
给定
X&
的瞬时极性,
i
并以此为依据分析电路中
各电流、电位的极性从而
引入电压负反馈时
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使输出具有恒压特性,因而
输出电阻减小。
R of
= Ro 1 + AF
引入电流负反馈时
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使输出具有恒流特性,因而
输出电阻增大。
Rof = (1 + AF ) Ro
三、展宽频带:设反馈网络是纯电阻网络
20 lg A&
O
fLf fL
可推导出引入负 反馈后的截止频 率、通频带
一、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在中频段,放大倍数、反馈系数等均为实数。
Af
=
A 1 + AF
dAf =
1
d A (1 + AF ) 2
d Af
=
dA (1 + AF
)2
dAf = 1 ⋅ dA Af 1 + AF A
说明放大倍数减小到基本放大电路的 1 , 1+AF
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是基本放大电路的(1+AF)倍。
+
−
+
F&ii = I&f I&o
U&s ≈ I&f Rs,U& o = I&o RL'
A&usf
=
U& o U& s
≈
1 F&ii
⋅ RL' Rs
F&ii
=
I&f I&o
=−
R2 R1+ R2
A&usf
≈
1 F&ii
⋅ RL' Rs
= −(1+
R1 ) RL R2 Rs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四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 的电压放大倍数
净输入量 忽略不计
二、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一般表达式
A& = X& o
X&
' i
F& = X& f X& o
A&f = X& o X& i
反馈组态 电压串联 电压并联 电流串联 电流并联
A& f
=
A&
X&
' i
X&
' i
+
X& f
=
A&
X&
' i
X&
' i
+
F&X&
o
=
A&
X&
' i
X&
' i
A& usf
=
U& o U& s
≈
U& o I&s R s
=
U& o I&i R s
≈
U& o I&f R s
=
1 F&iu
⋅
1 Rs
2.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
F&iu
=
I&f U& o
A&usf
=
U& U&
o s
≈
1 F&iu
⋅1 Rs
iR2
=
uN − uO R2
令uN=0
F&iu
=
I&f U& o
Ri
=
Ui
I
' i
Rif
= Ui Ii
= Ui
I
' i
+
If
=
Ui
I
' i
+
AFIi'
R if
= Ri 1 + AF
串联负反馈增大输入电阻,并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
在(1+ AF ) → ∞时
引入串联负反馈 Rif (或Ri'f ) → ∞, 引入并联负反馈 Rif → 0。
2、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对输出电阻的影响仅与反馈网络和基本放大电路在输出端 的接法有关,即决定于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引入交流负反馈 引入直流负反馈
4. 局部反馈和级间反馈
只对多级放大电路中某一级起反馈作用的称为局部 反馈,将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量引回到其输入级的输 入回路的称为级间反馈。
通过R3引入的是局部反馈
通过R4引入的是级间反馈 通常,重点研究级间反馈或称总体反馈。
二、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 1.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描述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在输出端的连接方式,即 反馈网络的取样对象。
将输出电压的一部分或全 部引回到输入回路来影响净 输入量的为电压反馈,即
将输出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回路来影响净 输入量的为电流反馈,即
2.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描述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 即输入量、反馈量、净输入量的叠加关系。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6.1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
一、反馈的基本概念 二、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 三、反馈的判断
一、反馈的基本概念
1. 什么是反馈
反馈放大电路可用 方框图表示。
放大电路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
引回到输入回路,影响输入,称为反馈。
是从输出 电压还是 输出电流 引出反馈
影响放大电路的输入 电压还是输入电流
在输入端,输入量、反馈量和净输入量以电压的方式 叠加,为串联反馈;以电流的方式叠加,为并联反馈。
++
+
+
−
−
+
uF
−
iN = iI − iF
uD = uI − uF
引入了并联反馈
引入了串联反馈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中反馈的分析
图示电路有无引入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
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为交流负反馈,其组态为哪种?
反馈组态 电压串联 电压并联 电流串联 电流并联
A&uf 或 A&usf
A& uf
=
U& o U& i
≈
U& o U& f
=
1 F&uu
A& usf
=
U& o U& s
≈
1 F&iu
⋅1 Rs
A& uf
=
U& o U& i
≈
1 F&ui
⋅
R
' L
A& usf
=
U& o U& s
≈
1 F&ii
⋅ RL' Rs
Re3
⋅ (Rc3
∥
RL )
五、基于理想运放的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1. 理想运放参数特点:
无源网络
Aod=∞,rid=∞, ro=0,fH = ∞,所有失调因素、温漂、噪声均
为零。
2. 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特点
因为uO为有限值, Aod=∞,所以 uN-uP=0,即
uN=uP--虚短路
因为rid=∞,所以
R2 R1
)uI
R3
iO
=
iR2
+ iR3
=
R1
+ R2 + R1R3
R3
⋅ uI
Auf
=
ΔuO ΔuI
=
ΔiO RL ΔuI
=
R1 + R2 + R3 R1R3
⋅ RL
§6.3 交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 性能的影响
一、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二、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三、展宽频带 四、减小非线性失真 五、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
+
A& F&X&
' i
A&f
=
1
A& + A& F&
功能
A&
F&
A&f
电压控制电压
U& o
U&
' i
U&f U&o U&o U&i
电流控制电压 U&o I&i' I&f U&o U&o I&i
电压控制电流
I&o
U&
' i
U&f I&o
I&o U&i
电流控制电流 I&o I&i' I&f I&o I&o I&i
一、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
负反馈放大电路 的基本放大电路
断开反馈,且 考虑反馈网络 的负载效应
反馈网络
决定反馈量和输出量关系 的所有元件所组成的网络
方框图中信号是单向流通的。
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反馈系数
F&
=
X& f X& o
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