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局部解剖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ppt课件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6e20affab069dc50220150.png)
流行病学2
甲亢很常见。据统计,每200个人当中, 就有一个甲亢病人,而且在城市居民中比 生活在农村的人更为多见。也有的资料介 绍,甲亢的发病率可以超过人口的1%。甲 亢的发生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直接的 关系,近年,有不少学者认为,随着社会 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甲亢的发病率在不 断增加。
23
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不全
FT3≈0.3%TT3; FT4≈0.03%TT4
6
甲状腺激素的代谢
T4:T3=20:1 甲状腺是内源性T4的唯一来源。
甲状腺分泌T3的两仅占全部T3的20%,其余 80%则在外周组织中经脱碘酶的作用,由T4 转化而来。
Ⅲ型脱碘酶将T4转化为无活性的反T3,将T3灭火 为3,3-二碘甲状腺原氨酸。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不全是指患者的促甲状 激素水平异常,而游离t3、t4水平在正常范 围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不全的患病率为 4~8.5%,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中则要高达 20%。从亚临床型甲亢发展为临床型甲亢 的比例约每年4%~l0% 。
24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不全是亚健康的一种, 病人容易疲乏,莫明其妙的乏力,工作效率 不高。该病女性发病率为7.5%~10%,而男 性只有2.8%~4.4%。
3
甲状腺的解剖
甲状腺位于气管前,环状软骨和胸骨上切迹 之间,由左右两叶及峡部组成.
甲状腺侧叶后面有甲状旁腺,通常4枚.
4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一、碘化物的摄取
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碘化物
活性碘
甲状腺球蛋白 MIT、DIT
DIT DIT
T4
MIT DIT
T3
三、甲状腺激素的储存和释放
2)自身免疫: 3)代谢异常:女性患者甲低时,血TRH、TSH水平过高,
甲状腺
![甲状腺](https://img.taocdn.com/s3/m/435407812f60ddccda38a0ad.png)
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 1 甲状腺的CT解剖简介甲状腺分左、右两叶,中间以峡部相连,呈蝴蝶形,峡部相当于蝶体,两叶相当于蝶翼。
甲状腺上缘起自甲状软骨下方或中部,下缘约平第6气管环,甲状腺峡部居中,位于气管正前方,左、右两叶分别居气管左、右两侧。
正常甲状腺的前后径(即厚度)2~3 cm,左叶或右叶的左右径(即宽度)2~3 cm,上下径(即长度)6~7 cm。
女性的各径略比男性为小。
由于正常甲状腺含碘量比周围软组织高,故CT平扫呈高密度,密度均匀,边缘清楚,CT值约70±10 HU,增强扫描后甲状腺呈均匀性显著强化。
峡部上缘有时出现一个锥状叶,其尖端向上,是胚胎时期甲状舌管的遗迹,不要误为病变。
2 甲状腺的CT检查方法甲状腺CT 扫描的范围是:上界在甲状软骨上缘,下界至第七颈椎上缘。
层厚5 mm,连续扫描,以减少漏层。
一般先做平扫,然后作常规增强扫描。
常规增强扫描时经肘静脉快速注入60%的有机碘水溶液80~100 ml后,立即进行扫描。
3 甲状腺常见病变的CT诊断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弥漫性甲状腺肿大是一种病征,以下四种常见疾病是引起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的常见原因。
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 高原、山区居民的饮食中长期缺碘,导致血中甲状腺素水平下降,并引起脑垂体前叶分泌多量的促甲状腺素,促使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因此,本病又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
此外,青春期、妊娠期或绝经期妇女,有的也可发生弥漫性甲状腺肿大。
这是人体对甲状腺素需要增加所引起的生理性甲状腺肿大。
这种生理性肿大常在成年或分娩后自行缩小。
单纯性甲状腺肿临床上除甲状腺肿大外,无其它症状和体征。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甲亢,又称Grave氏病) 原发性甲亢是指甲状腺肿大同时伴有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状态。
病人年龄多在20~40岁,女性多见。
临床症状主要是甲状腺肿大、心悸、性情急躁、易激动、怕热多汗、多食而体重减轻、月经失调、双手颤动、突眼等。
【局部解剖学】颈侧区,甲状腺,颈根部 (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颈侧区,甲状腺,颈根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8a44efdd88d0d233d46ad9.png)
变异:喉返神经在颈部发出喉外支和喉支;其中13%分支之间与交感 干吻合呈袢,称喉返神经袢(RLN loop)。与传统描述不同,喉返神经 入喉前可有多个入喉点。因此,在甲状软骨下角附近手术操作时,应
避免损伤该神经。
Sun S-Q,et al. Surg & Radiol Anat 1991
A RLN
图中显示喉上神经袢与甲状腺上动脉的复杂关系
最新观察结果(待发表)
组织化学显示,喉上神经袢为混合 性神经(含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及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乙酰胆碱脂酶染色
结论
1. 喉上神经外支呈袢状,而非干式; 2. 喉上神经外支/或喉上神经袢不仅支配环甲肌,而且还支
配甲状腺; 3. 喉上神经外支/或喉上神经袢含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和交
分支:支配胸锁乳突肌 支配斜方肌
副神经体表投影
• 乳突尖与下颌角连线 的中点,经胸锁乳突 肌后缘中、上1/3交点, 至斜方肌前缘中、下 1/3交点的连线。
颈丛分支
颈丛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封套筋膜浅出; 分支:枕小N,耳大N,颈横N,锁骨上N.
三 锁骨上三角 (锁骨上大窝)
境界:锁骨上缘中1/3上方,在体表 明显凹陷,故又称锁骨上大窝; 由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舌骨 肌下腹和锁骨围成;
➢手术时应彻底止血,手术时不必担心残留甲状腺组织 供血不足,而唯恐止血不彻底;
➢术后往往放置引流条。???
(2) 静脉:有上、中、下3对。
①甲状腺上静脉:自侧叶上份出腺体,注入颈内静脉; ②甲状腺中静脉:自侧叶中份出腺体,注入颈内静脉;
③甲状腺下静脉:自峡部下缘出腺体,注入头臂静脉。
甲状腺静脉与动脉既不同名亦不全伴 行,并直接汇入颈内静脉和头臂静脉。
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手术](https://img.taocdn.com/s3/m/25917fa689eb172dec63b718.png)
甲状腺巨大肿物手术
麻醉
1.局麻(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2.全便--尽量靠上离断
甲状腺腺瘤摘除术手术步骤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手术步骤
与现行甲状腺次全切术的不同点
A 箭头所示为右上甲状旁腺B 箭头所示为右侧甲状腺 下动脉C 箭头所示为右侧喉返神经
甲状腺全切术手术步骤
(3)气管软化、塌陷 (4)气管痉挛(雾化,地塞米松静推) 2.神经损伤 (1)喉返神经损伤(声带麻痹) (2)喉上神经损伤(内侧支/外侧支) 3.甲状腺危象(术后36h内,心律失常,食欲减退,恶心呕 吐,腹泻)
4.甲状旁腺功能不足(术后1-3天出现,口服钙剂/葡萄糖 酸钙)
5.甲亢复发(术后2-5年)
一.甲状腺解剖及颈部解剖 1.甲状腺包膜 2.甲状腺动、静脉 3.甲状腺淋巴回流 4.甲状腺神经 5.颈部解剖
二.甲状腺临床生理 1.合成、分泌甲状腺素 2.使信使RNA与蛋白合成增加 3.功能活动维持体内动态平衡
三.甲状腺手术类型及指征
1.甲状腺腺瘤摘除术---孤立
良性结节手术治疗指征(国内指南): (1)出现结节明显相关的局部压迫症状; (2)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内科治疗无效者; (3)肿物位于胸骨后或纵隔内; (4)结节进行性生长,临床考虑有恶变倾向或合并甲状腺癌 高危因素。 (5)影响正常生活,手术相对适应证
2.甲状腺腺叶部分切除术---一侧良性肿瘤
3.甲状腺一侧叶切除术---一侧多发腺瘤
4.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亢、双侧多发腺瘤
5.甲状腺全切除术 多发腺瘤、低分化甲状腺癌
6.甲状腺一侧叶及对侧叶大部切除加改良式颈淋巴 结清扫术
乳突状、滤泡状甲状腺癌
甲状腺
![甲状腺](https://img.taocdn.com/s3/m/e3673c7802768e9951e73870.png)
• (一)激素代谢致甲状腺肿(TSH) • (二)缺碘或相对缺碘致甲状腺肿 • (三)碘过多致甲状腺肿
• 长期应用含碘药物,可引起甲状腺肿。每日摄碘量18mg~1g,可 在3~6个月发生甲状腺肿。
• 母体在妊娠4个月应用碘剂可形成胎儿先天性甲状腺肿。 • (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致甲状腺肿 • 儿童期或少数青春期甲状腺肿多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血 清中抗甲状球蛋白抗体和抗微粒体抗体阳性。 • (五)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致甲状腺肿
• 甲状腺功能活动的调节:
• 大脑皮质 甲状腺 下丘脑 垂体前叶
诊断提要-1
• 甲状腺检查方法:正常甲状腺柔软、表面光滑 易触及随呑咽运动上下移动。 • 望诊: 观察颈部是否对称、肿块、血管怒张。 • 触诊:检查甲状腺有无肿大,肿物,肿物的大 小,数量、质地、硬度、光滑度、搏动或振勯 等。Ⅰ甲状腺肿大:不能看到但但可触及肿大。 Ⅱ甲状腺肿大:可看到亦可触及,局限于胸锁 乳突肌内侧。Ⅲ甲状腺肿大:肿大超过胸锁乳 突肌。 • 听诊:甲状腺区可否听到血管杂音。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其他治疗
• 1.放射性碘治疗:适用于成年甲状腺弥漫 肿大者;对甲状腺药物过敏或治疗无效 者;甲亢手术后复发或有手术禁忌者。 禁忌证:妊娠期、哺乳期及未婚甲亢患 者;急性感染未控制者;活动结核病、 严重肝病;甲状腺危象先兆者。 • 2.药物治疗:同内科学。
第五节
甲状腺肿瘤
• 良性:腺瘤(滤泡状和乳头状囊性腺瘤)
治
疗:
• 除未分化癌、鳞状细胞癌用放射治疗外,其它 均应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并颈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髓样癌的特点:
• 家庭史,顽固性腹泻,心悸,面色潮红, 低钙 • 晚期:侵犯食管,气管,喉返神经,颈 交感神经 • 颈淋巴结肿大、硬、固定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颈部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颈部](https://img.taocdn.com/s3/m/b52d384d3186bceb18e8bb81.png)
第二章、颈部一、名词解释1)甲状腺假囊:来自颈深筋膜中层的脏层,是位于外侧的甲状腺被囊。
2)甲状腺囊鞘间隙: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又称甲状腺假被膜,而甲状腺的外膜称真被膜,即纤维囊,二者之间为囊鞘间隙。
3)甲状腺鞘:即甲状腺假被膜,由气管前筋膜包裹甲状腺成,与甲状腺真被膜之间成的间隙为囊鞘间隙。
4)甲状腺悬韧带:为甲状腺假被膜在侧叶和峡部与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及气管软骨环的软骨膜愈合并增厚形成的韧带称甲状腺悬韧带。
5)颈动脉窦: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
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末梢膨大,在电镜下呈若干层的椭圆形结构,一般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
6)颈动脉结节:即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颈总动脉行其前方。
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平环状软骨弓向后压迫,可阻断颈总动脉血流。
7)颈动脉鞘:是颈筋膜中层在颈部包绕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所形成的筋膜鞘。
上起自颅底,下续于纵隔。
8)颈动脉三角:是由胸锁乳突肌上方前缘。
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之间所围成的三角。
9)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属于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浓度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可反射性地促使呼吸加深加快。
10)颈干角:股骨颈的长轴线与股骨干纵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10°-140°,平均127°。
若颈干角>140。
为髋外翻;<110。
为髋内翻。
11)颈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椎前筋膜后方,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所组成。
12)颈静脉弓: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的吻合支,横行于颈静脉切迹上方的胸骨上间隙内。
13)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位于颈内静脉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交角处的淋巴结,收纳舌尖部的淋巴结,舌尖癌首先转移至该处淋巴结。
14)颈袢:舌下神经发出降支与第1颈N前支构成颈袢上根,在颈鞘浅面下行,与来自第2~3颈神经前支构成的颈袢下根组成颈袢。
甲状腺经典解剖(总结全面,值得收藏)
![甲状腺经典解剖(总结全面,值得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3ac5ca2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44.png)
甲状腺经典解剖(总结全⾯,值得收藏)学习甲状腺各种疾病,解剖学还是基础,因未看到有平台对甲状腺解剖系统性的予以阐述,今天主要对甲状腺的局部解剖进⾏详细的阐述。
甲状腺的被膜:在甲状腺表⾯共有⼆层被膜。
甲状腺的外膜,称为真被膜,包绕甲状腺即纤维囊。
甲状腺鞘,⼜称假被膜,即颈内脏筋膜,包绕于真被膜外⾯。
真假被膜间为囊鞘间隙,内有⾎管⾏经其中并吻合成⽹;上下两对甲状旁腺 parathyroid gland均位于该囊内,定位于腺体后⾯上、中1/3交界处和下1/3处。
假被膜在侧叶内侧和峡部后⾯,与甲状软⾻、环状软⾻和⽓管软⾻环的软⾻膜愈着,形成甲状腺蒂⼜名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腺固定在喉表⾯。
甲状腺位置、毗邻及⾎供图:甲状腺周围的毗邻关系:前⽅为⽪肤、浅筋膜、深筋膜浅层和中层及⾆⾻下肌群,正中线为颈⽩线。
⾆⾻下肌群共4块肌⾁,分浅深两层。
浅层纵⾏并列为内侧的胸⾻⾆⾻肌和外侧的肩胛⾆⾻肌。
深层分为上份的甲状⾆⾻肌和下份的胸⾻甲状肌。
外侧为颈鞘;后⽅为颈交感⼲和4个颈内脏管道,即喉与⽓管、咽与⾷管。
此4个内脏管道可确定甲状腺两侧叶向上、下、后⽅扩展及推颈鞘向外的范围及其程度。
甲状腺的⾎管神经:是甲状腺最重要的周围关系,在甲状腺上极,有甲状腺上动脉 superior thyroid artery 、甲状腺上静脉 superior thyroid vein 及与其伴⾏的喉上神经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
神经⾏其后内,近腺体处渐分离;在甲状腺下极,有甲状腺下动脉 inferior thyroid artery、甲状腺下静脉inferior thyroid vein及与其相交的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管⽔平由外向内⾛向腺体,神经垂直由下向上⾏向腺体,于腺体下极相交。
在甲状腺外侧缘中份,可见甲状腺中静脉 middle thyroid vein。
该静脉壁薄短粗,横过颈总动脉前⽅,直接汇⼊颈内静脉,是较危险的不可忽视的⾎管。
甲状腺疾病的介绍
![甲状腺疾病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c234931580216fc700afdab.png)
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低治疗时若rT3和T3均明显升高,而T4
正常时表示用药过量。 血清甲状腺素 T4 增高 甲亢 降低 甲减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FT4意义同上 促甲状腺素 TSH 增高 甲低 降低 慢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
颈部包快鉴别诊断
胜利医院乳腺中心 胜利医院美容整形科
郝敏主任
颈部的分区
颈前区
颈侧区 颈后区
锁骨上区
颌下区
腮腺区
颈部疾病
一.甲状腺疾病:
单纯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炎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
二.甲状旁腺疾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三.颈部淋巴结疾病:颈部淋巴结结核 四.颈部肿块:肿瘤(原发性肿瘤 转移性肿瘤)
可将甲亢病情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
为+15%~+30%,中度为+30%~+60%,重度 为+60%以上。 2.基础代谢卒(BMR)测定 :空腹、清醒但 在完全安静状态下。
鉴别诊断:
1 神经官能症 2 单纯性甲状腺肿 3 假性T4甲亢 4 重症肌无力 5 Luft综合征: Luft综合征是线粒体酶组
两侧
颈部包块
肿瘤
原发性
良性 甲状腺,腮腺瘤,血 管瘤 恶性 甲癌,恶性淋巴瘤, 转移性 鼻咽癌,甲状腺癌,消化道肿瘤 炎症 淋巴节炎,淋巴结结核,化脓性炎症 畸形 甲状舌骨囊肿,淋巴管瘤
常见颈部肿块
慢性淋巴结炎 继发性 发病率最高,需要
与转移灶,恶性淋巴瘤鉴别 转移性肿瘤 占颈部恶性肿瘤80%,鼻咽部 ,胃肠道肿瘤,甲状腺癌. 恶性淋巴瘤 多个,双侧,较大融合成团,生 长迅速 甲状腺疾病 甲状舌骨囊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理及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理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0f0ee34ed630b1c59eeb530.png)
(三)遗传倾向 是一种多基因的复杂遗传病,与HLA相关 单卵双生子的共显率30%~76%
病 理
1.甲状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淋巴细胞浸润 2.GO:淋巴细胞浸润,眼外肌肉肿胀,脂肪细胞浸润,纤维 组织增生,糖胺聚糖沉积 3.胫前黏液性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糖胺聚糖沉积
临床表现
(一)甲状腺毒症表现(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1.高代谢症状群:产热和散热增多,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 合物分解加速 2.神经精神系统兴奋表现 3.心血管系统: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房颤,脉压增大, 心脏病 4.消化系统:胃肠蠕动增快;肝功能异常 5.肌肉骨骼系统:周期性麻痹,急慢性甲亢肌病,骨质疏松 6.其他(生殖、血液) (二)甲状腺肿:弥漫性、质软、无压痛;动脉杂音
弥漫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左叶、 右叶和峡部 弥漫性肿大
(三)突眼(25%~50%)包括: 1.非浸润性(单纯性、良性突眼)
(1)上睑挛缩 (2)上睑迟滞(von Graefer征) (3)瞬目减少(Stellwag征) (4)双眼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Joffroy征)
(5)辐辏不良(Mobius征) (6)一般突眼度≤18mm
甲状腺毒症病因
一、甲状腺性甲亢 1.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toxic diffuse goiter, Graves disease, Basedow disease) 2.桥本甲状腺毒症(Hashitoxicosis) 3.新生儿甲亢(neonatal hyperthyroidism) 4.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toxic multinodular goiter) 5.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Plummer disease, toxic adenoma) 6.滤泡状甲状腺癌(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 7.碘甲亢(IIH) 8.HCG相关甲亢 (绒毛膜癌、葡萄胎) 9.垂体性甲亢 (腺瘤或TSH细胞增生,甲状腺吸碘131率升高)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与鉴别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与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73852a83680203d8ce2f2469.png)
常见的甲状腺结节分类
1 2 3 4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癌
甲状腺各类型疾病鉴别
常见的甲状腺结节分类
1 2 3 4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癌
甲状腺各类型疾病鉴别
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表现
甲状腺非对称性肿大,表面不光滑,腺体内大小 不等的结节,呈低回声或暗区,可伴钙化,结节间组 织回声不均匀,增粗。
由浅部至深部,有皮肤、 皮下脂肪、筋膜及颈前肌,深 层即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由两 层被膜包裹着,内层浅薄为甲 状腺固有膜,外层较厚,由结 缔组织及弹性纤维组成,两层
之间有动脉或静脉网。甲状腺
后外为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 两叶包绕气管及食管。
甲状腺的正常声像图
横切面:
颈前皮肤,呈较高回声的弧形光带, 皮下浅筋膜,包括皮下脂肪组织及颈 前浅层肌肉,呈低回声,两侧方可见 梭形低回声区,为胸锁乳突肌。
晚期可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5、CDFI:肿瘤内部血供丰富,边缘缺乏; 6、PW:癌灶内可探及高速血流,频谱增宽。
甲状腺癌典型声像图特点
虽然良性和恶性甲状腺结节在超声表现上有 一些重叠,但典型的超声特征对于区别两者 很有帮助。这些特征包括:微钙化、局部侵 犯、淋巴结转移、结节前后径大于左右径、 和显著低回声等等。
甲状腺癌典型声像图特点
血流速度增高 (正常甲状腺上动脉 血流速度20-30cm/s)
甲状腺癌典型声像图特点
1、癌肿侧甲状腺增大,形态失常; 2、肿块形态不规则或呈锯齿状改变,边界不清,多无 包膜光带和晕环轮廓; 3、内部多数为不均匀的低回声,囊性肿块可见乳头状 突起,实性部分纤维化或钙化,以沙粒状钙化更为 常见; 4、蟹足样浸润是恶性肿瘤向周边组织浸润的声像图特征之一,
《甲状腺超声》完整PPT课件
![《甲状腺超声》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7d887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b.png)
精选PPT课件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美,富兰克林
精选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诊断要点
• 1) 40岁左右女性,甲状腺质地较硬如橡皮样. 2)峡部增厚明显,超过8mm,实质内网格样强 回声. 3)彩色多普勒 先出现火海征,然后血流减少
好发年龄:20-40岁女性。
精选PPT课件
声像图表现
• 甲状腺普遍性肿大(包括峡部),两叶对 称性均匀性肿大,边缘多规则。
• 内部分布均匀或不均匀,一般无结节。
• 可增大为正常的2-3倍,严重者可使血管移 位(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向外侧移动 )。
精选PPT课件
CDFI: 1、实质内血流信号极其丰富,绝大多数呈
精选PPT课件
(一)弥漫性甲状腺肿 (diffuse goiter)
常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 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与原发性免疫疾患有关,甲状腺分泌过 多甲状腺激素,高于正常人达10倍,使机 体氧化过程加快,代谢过程增强。
精选PPT课件
临床表现:甲状腺肿大、心动过速、神经过 敏、体重减轻等。
CDFI 回声减低区尤为明显
病变区无或轻度增加 病变区丰富程度不一
病灶占位效应 无,原有血管穿行
同前
有,原有血管绕行
甲状腺上动脉 明显增快,多>100cm/s 正常或轻度增快 流速正常或轻、中度增快
探头挤压后 回声减低区缩小
病变区无明显变化 实性结节无明显变化
症状和体征 甲亢
局部肿痛,压痛明显 常无自觉症状
精选PPT课件
声像图表现
二维表现
甲状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甲状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fe5ebc8aeff9aef8941e06f0.png)
甲状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甲状腺是人体中重要的内分泌腺体,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物质代谢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对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均有影响。
第一节甲状腺的局部解剖及特点一、甲状腺的胚胎发生人类甲状腺发生于胚胎期的鳃肠及原肠。
在人胚第四周,前外侧壁出现四对突起,形成第I、Ⅱ、Ⅲ、Ⅳ鳃囊,在原始咽底壁正中线相当于第2、3对鳃弓的平面上,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一伸向尾侧的盲管,即甲状腺原基,称甲状舌管(thyrog10ssal duct)。
此盲管沿颈部正中线下伸至未来气管前方,末端向两侧膨大,形成左右两个甲状腺侧叶。
甲状舌管的上段退化消失,其起始段的开口仍残留一浅凹,称盲孔。
如果甲状舌管的上段退化不全,残留部分可形成囊肿。
胚胎第1l周时,甲状腺原基中出现滤泡,第13周初甲状腺开始出现分泌活动。
随着胚胎发育长大,腺泡数急剧增多、增大,甲状腺也随之增大,腺泡中央胞腔内胶质滴成为聚集的胶体。
在胚胎发生期,甲状腺除了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外,还出现一些滤泡细胞,是分泌降钙素的细胞。
在出生后,甲状腺呈典型的两个腺叶,中间有峡部相连,有时在咽喉前形成锥体叶。
成人甲状腺的总重量约20~30g;女子比男子稍大一些,在老年期缩小。
二、甲状腺的形态位置甲状腺位于颈前下方软组织内,紧贴甲状软骨和气管软骨环的前面和两侧,呈棕褐色,略呈“H”形,分左右2个侧叶(10βes),每叶形状像1个尖端向上的锥体,中间连接部分为峡部。
甲状腺每叶长2.5~4.度m,宽1.5~2.度m,厚1.0~1.5cm,贴附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侧面,上端达甲状软骨中部,下端抵第6气管环,长约5cm,宽约2.4cm,有时下极可伸至胸骨后称胸骨后甲状腺。
甲状腺峡部横过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面,其宽窄因人而异。
少数人在峡部有1个舌状的向上突起,称为锥叶,长短大小各异,位置多偏向左,长者可达舌骨。
这是胚胎初期甲状腺舌导管的残余。
小块游离的甲状腺组织可出现于两侧叶或峡部之间,即副甲状腺(accessorythyroid g~ands)。
甲状腺局部解剖
![甲状腺局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45a8a5d258f5f61fb7366652.png)
真被膜 (纤维囊): 甲状腺的外膜
囊鞘间隙: 假被膜与真被膜之间 ,其间有疏松
结缔组织, 血管,神经及甲状旁腺
甲状腺悬韧带 : 假被膜形成 , 固定甲状腺于喉
及气管壁上。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
移动。
位置:
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前外侧
峡部:2nd--4th气管软骨的前方 上极:甲状软骨中点 下极:6th气管软骨 毗邻: 前: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舌骨下 肌群及气管前筋膜
侧叶:
后内侧:喉与气管,咽与食道,喉返神经
后外侧:颈动脉鞘及其内的颈总动脉,颈
内静脉和迷走神经,椎前筋膜深
面的颈交感干相邻
临床意义: 甲状腺肿大时,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 音嘶哑,Horner综合征
甲状腺的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的前面 甲状腺下动脉:甲状颈干的分支 甲状腺最下动脉(10%): 起自头臂干,主动 脉弓 喉上神经: 内支:伴喉上动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喉粘膜 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行向下前方,侧叶上极 约1cm处与动脉分开,支配环甲肌和咽下 缩肌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紧贴上极进行,防 止外支损伤,否则声音低钝,呛咳
甲状腺 Thyroid
甲
状
腺
形态: H 形, 峡部 和侧叶, 有时有锥 状叶
பைடு நூலகம்
甲状腺鞘
真被膜
(假被膜): 气管前筋膜形成
(纤维囊): 甲状腺的外膜
囊鞘间隙:
假被膜与真被膜之间 ,其 间有疏松结缔组织, 血管,神经及甲 状旁腺
假被膜形成, 固定甲 状腺于喉及气管壁上。 吞咽时甲状腺 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
喉返神经:迷走神经分支 左侧:勾绕主动脉弓,长,深,甲状腺下动脉后方 右侧:锁骨下动脉,短,浅,甲状腺下动脉前方 至咽下缩肌,环甲关节后方入喉,称喉下神经 甲状软骨下角为寻找喉返神经的标志 喉下神经
甲状腺解剖及正常超声切面
![甲状腺解剖及正常超声切面](https://img.taocdn.com/s3/m/008f48d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0.png)
• 甲状腺解剖 • 甲状腺超声检查 • 甲状腺正常超声切面 • 甲状腺异常超声表现 • 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
01
甲状腺解剖
甲状腺的生理位置
01
甲状腺位于喉结下气管两侧,分 为左右两叶,中间有峡部相连。
02
甲状腺的重量随年龄和生理状态 而变化,正常成人甲状腺重量约 为20-30g。
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的诊断
甲状腺超声检查可以辅助甲状腺功能亢进 和减退的诊断,观察甲状腺血流情况,评 估甲状腺功能状态。
甲状腺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 断
甲状腺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甲状腺的形态和 回声变化,有助于甲状腺炎和自身免疫性 疾病的诊断。
甲状腺超声检查的禁忌症
严重心肺疾病患者
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不宜进行甲状 腺超声检查,因为检查过程中可 能会引起不适。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 的检查方式,对人体无任何伤害,特 别适合于甲状腺等浅表器官的检查。
甲状腺超声检查的适应症
甲状腺结节的筛查
甲状腺肿的诊断
甲状腺超声检查是筛查甲状腺结节的首选 方法,能够发现微小结节,有助于早期发 现和诊断甲状腺癌。
甲状腺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地判断甲状腺肿 的程度和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甲状腺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和神 经,包括甲状腺上动脉、下动 脉、静脉等。
02
甲状腺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的原理
高频声波显示
超声检查利用高频声波显示甲状腺的 形态和结构,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甲状 腺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 织的毗邻关系。
无创无痛
动态实时成像
超声检查能够实时动态地观察甲状腺 的形态变化,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ef1fc12758fb770bf78a5551.png)
甲状腺疾病Thyroid disease一、解剖生理慨要甲状腺分左、右两叶,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中间以峡部相连。
甲状腺有两层被膜:紧贴甲状腺内层被膜叫甲状腺固有被膜;位于甲状腺外层被膜,包绕并固定甲状腺于气管和环状软骨上,叫甲状腺外科被膜。
两层被膜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手术分离甲状腺时在两被膜之间进行。
甲状腺重30g,正常情况下在颈部既看不到,也摸不到;在甲状腺两叶背面,两层被膜之间附有4个甲状旁腺。
甲状腺借外科被膜固定于气管和环状软骨上,还借其内侧悬韧带悬吊于环状软骨上,吞咽动作时,甲状腺也随之上下运动。
甲状腺血管丰富: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之间有广泛的吻合和沟通。
甲状腺有三根主要静脉;即上、中、下静脉;上、中静脉血液流入颈内静脉,下静脉血液直接流入无名静脉。
甲状腺神经:喉返神经,支配声带运动。
喉上神经,分内支和外支,内支(感觉支),分布在喉黏膜上,外支(运动支),与甲状腺上动脉贴近同行,支配环甲肌,使声带紧张。
甲状腺功能:合成、储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
甲状腺素的功能:1)、加快全身细胞利用氧的效能,加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全面提高人体的代谢,增加热量的产生。
2)、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影响脑和长骨。
甲状腺功能活动与人体各器官和各系统的活动、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影响,并受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前叶系统控制和调节。
血液中甲状腺素浓度下降,刺激垂体前叶引起促甲状腺素分泌(正反馈作用),而使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速度加快。
当血液中甲状腺素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过来抑制促甲状腺素的分泌(负反馈作用),使甲状腺素的合成和分泌速度减慢,通过反馈负反馈作用,维持着人体内的活动的动态平衡。
二、单纯性甲状脬肿Simple goiter1、病因:1)碘缺乏是主要因素。
(缺碘区;云贵高原等)。
碘少→血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促使甲状腺肿大2)甲状腺素需要量↑,青春发育期、妊娠期、绝经妇女。
3)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障碍,如久食含硫脲的萝卜、白菜等。
甲状腺的解剖结构
![甲状腺的解剖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b24255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6.png)
甲状腺静脉汇集成甲状腺静脉 丛,最后汇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迷 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它们共同
调节甲状腺的功能活动。
03
甲状腺的组织结构
甲状腺的细胞类型
甲状腺滤泡细胞
是甲状腺的主要细胞类型,负责合成和分泌甲 状腺激素。
甲状腺胶质细胞
也称为C细胞,主要分泌降钙素,维持血钙平衡。
甲状腺旁细胞
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兴奋等多种生理功能,对维持 人体正常生理状态至关重要。
甲状腺的位置和形态
甲状腺位于喉部下方,气管两侧,具 体位置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前方的 部位。
甲状腺的体积随着年龄和生理状态的 变化而变化,通常成年人的甲状腺重 量在20-30克之间。
甲状腺的形态呈蝴蝶状,由左右两个 侧叶和中间的峡部组成,侧叶位于喉 下部和气管上部的两侧,峡部位于气 管前方。
致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肿大是指甲状腺体积增大,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碘缺乏、炎 症、肿瘤等。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出现的小 肿块,可单发或多发,多数为良性 病变,但少数可能恶变。
05
甲状腺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甲状腺与气 侧方,紧贴气管和食管。
功能影响
甲状旁腺主要分泌甲状旁腺激素,参与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可能导致高血钙和骨骼病变,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可能导致低血钙和抽搐。
THANKS
感谢观看
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调节体内钙磷代谢。
甲状腺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甲状腺滤泡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核 大而圆,核沟较浅,胞质丰富。它们主 要负责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包括四 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 酸(T3),这些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 谢、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功能等方面起 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叶:
后内侧:喉与气管,咽与食道,喉返神经
后外侧:颈动脉鞘及其内的颈总动脉,颈
内静脉和迷走神经,椎前筋膜深
面的颈交感干相邻
临床意义: 甲状腺肿大时,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 音嘶哑,Horner综合征
甲状腺的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的前面 甲状腺下动脉:甲状颈干的分支 甲状腺最下动脉(10%): 起自头臂干,主动 脉弓 喉上神经: 内支:伴喉上动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喉粘膜 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行向下前方,侧叶上极 约1cm处与动脉分开,支配环甲肌和咽下 缩肌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紧贴上极进行,防 止外支损伤,否则声音低钝,呛咳
甲状腺悬韧带:
位置:
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前外侧
峡部:2nd--4th气管软骨的前方 上极:甲状软骨中点
下极:6th气管软骨
毗邻: 前: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舌骨下 肌群及气管前筋膜 侧叶:
后内侧:喉与气管,咽与食道,喉返神经 后外侧:颈动脉鞘及其内的颈总动脉,颈 内静脉和迷走神经,椎前筋膜深 面的颈交感干相邻 临床意义: 甲状腺肿大时,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 音嘶哑,Horner综合征
甲状腺的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的前面 甲状腺下动脉:甲状颈干的分支 甲状腺最下动脉 (10%): 起自头臂干,主动脉弓
甲状腺的动脉与喉的神经
喉上神经: 内支伴喉上动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喉粘膜 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行向下前方,侧叶上极约 1cm处与动脉分开,支配环甲肌和咽下缩肌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紧贴上极进行,防止外支 损伤,否则声音低钝,呛咳
真被膜 (纤维囊): 甲状腺的外膜
囊鞘间隙: 假被膜与真被膜之间 ,其间有疏松
结缔组织, 血管,神经及甲状旁腺
甲状腺悬韧带: 假被膜形成, 固定甲状腺于喉
及气管壁上。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
移动。
位置:
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前外侧
峡部:2nd--4th气管软骨的前方 上极:甲状软骨中点 下极:6th气管软骨 毗邻: 前: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舌骨下 肌群及气管前筋膜
甲状腺的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同名动脉伴行,汇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1支,或2, 3支或缺如汇入颈 内静脉粗,壁薄,结扎时应仔 细,防止出血或气栓 甲状腺下静脉:气管前面,汇入头臂静脉 甲状腺奇静脉丛:两侧甲状腺下静脉在:同名动脉伴行,汇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1支,或2, 3支或缺如汇入颈内 静脉粗,壁薄,结扎时应仔细, 防止出血或气栓
甲状腺下静脉:气管前面,汇入头臂静脉
甲状腺奇静脉丛:两侧甲状腺下静脉在气管前 与峡部的属支吻合而成
甲
状
腺
形态: H形, 峡部和侧叶,有时有锥状叶 甲状腺鞘 (假被膜): 气管前筋膜形成
喉返神经:迷走神经分支 左侧:勾绕主动脉弓,长,深,甲状腺下动脉后方 右侧:锁骨下动脉,短,浅,甲状腺下动脉前方 至咽下缩肌,环甲关节后方入喉,称喉下神经 甲状软骨下角为寻找喉返神经的标志 喉下神经 运动支:除环甲肌以外所有喉肌 感觉支:声门裂以下喉粘膜 喉返神经在甲状腺下极的后方与甲状腺下动脉交 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远离甲状腺下极结扎甲状 腺下动脉,以免伤及喉返神经,声音嘶哑
甲状腺 Thyroid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局部解剖与手术学教研室
甲
状
腺
形态: H 形, 峡部 和侧叶, 有时有锥 状叶
甲状腺鞘
真被膜
(假被膜): 气管前筋膜形成
(纤维囊): 甲状腺的外膜
囊鞘间隙:
假被膜与真被膜之间 ,其 间有疏松结缔组织, 血管,神经及甲 状旁腺
假被膜形成, 固定甲 状腺于喉及气管壁上。 吞咽时甲状腺 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
喉返神经:迷走神经分支 左侧:勾绕主动脉弓,长,深,甲状腺下动脉后方 右侧:锁骨下动脉,短,浅,甲状腺下动脉前方 至咽下缩肌,环甲关节后方入喉,称喉下神经 甲状软骨下角为寻找喉返神经的标志 喉下神经
运动支:除环甲肌以外所有喉肌
感觉支:声门裂以下喉粘膜 喉返神经在甲状腺下极的后方与甲状腺下动脉交 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远离甲状腺下极结扎甲状腺 下动脉,以免伤及喉返神经,声音嘶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