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的热学性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初始阶段(260~300℃),产生大量高能量自由基,自由基的链状反应导致了键的断裂、氧化和分子分解,产生木炭、水、CO和CO2;
当温度达到300℃左右时,纤维素形成葡萄糖、醋酸、乙醛,随着温度的升高,最终生成了CH4、CO2和CO。
在H2O、O2、H+存在条件下,纤维素热解更为剧烈。
木素(280~500℃)
影响因素
木材密度
比热容C与ρ无关,热导率λ与ρ为恒值,因此ρ无关
温度
ρ不变,λ和C与温度成正比,对λ影响大于C,因此正比
含水率
ρ、λ、C与含水率成正比,a随含水率增加而降低
热流方向
顺纹>径向>弦向
较长木材,虽纵向热扩散率大于横向,但热流纵向距离长,故热流传导的主方向仍为横向,因此通常仅测横向热扩散率
湿度一定,与温度成正比;温度一定,与湿度成正比
木材热导率λ
热移动分类
传导、对流、辐射
木材是一种内部空隙较小,自由电子较少的固体材料,故热移动以传导为主
木材的热传导
木材局部加热时,被加热部位的木材分子振动能量增加,分子与相邻分子的碰撞可将能量传递给临近分子。顺次传递能量使得外加热量向木材内部扩散,木材温度升高,即为木材的热传导
气干材平均顺纹热导率>横纹热导率
影响因素
木材密度
木材密度越小,空隙率越大,热导率越小,绝热性越好
含水率
木材含水率增加,部分空气被水分所取代,热导率增加
温度
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热流方向
纵向>径向≥弦向
木材热扩散率
a
非稳定状态下,温度在木材中均衡传播的能力称为木材的热扩散率,也称导温系数
P136
固体温度变化速度的指标,热扩散率越大内部温度差异越小
稳态热传导
加热面和冷却面均能保持一定温度,即热面和冷面间的木材保持一定的温度梯度,这种状态下的热传导称为稳态热传导
热导率(导热系数)λ
木材在单位厚度上,热量传导相对面的温差为1K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上所传递的热量单位为W/(m﹒k)。
木材具多孔性,空隙中充满空气,各空隙虽不完全独立,但空气也不能在空隙间进行自由对流,此外自由电子少也不能形成流畅的热传导
纤维素的剧烈分解;纤维素的热解温度为240~350℃,着火点温度以前。木素热解温度在280~500℃,主要是发火点温度区域
热对材质的影响
结晶度
一定温度下木材热处理,开始时非晶纤维素部分结晶化,使木材吸湿性降低,各种力学性质提高。继续加热,会造成纤维素的非晶化和各类化学成分分解,使材料力学性质降低
蒸煮加热
木材的热学性质
热容q与比热容C
热容q
使某物质平均温度升高1 K所需的热量, q=Q/⊿T,单位为J/℃
比热容C
定义
某物质单位质量的热容,单位为kJ/(kg·K)
比较
苯醇提取物>木素>木材>α纤维素=全纤维素
木材是有机多孔性材料,比热容远大于金属材料
湿木材比热容
湿木材由水分、空气、木材组成的三相系统。按热容叠加原理,湿材的热容等于三者热容之和,因空气质量小,省略后湿材的热容就等于水的热容与全干材的热容之和
总结
吸热
反应
木材置于空气或者氧气介质中
180~200℃,木材化学组分开始分解并产生气体
220~260℃,木材引火点温度。热分解明显,一类为可燃性气体CO、CH4、H2、C2HBaidu Nhomakorabea一类为不燃性气体,主要为CO2
放热反应
260~290℃,木材着火点温度
330~370℃,发火点温度
热分解首先开始与半纤维素的分解和部分木质素的缓慢分解,然后是
木素含碳量高、稳定苯环结构在木素大分子中占优势,具有较高热稳定性
230~300℃之间,木素α-和β-芳基-烷基醚键断裂;
300℃左右时,脂肪族侧链开始从苯环上裂开;
370~400℃时,基本结构单元苯丙烷之间的碳-碳键断裂,逐渐形成木炭;
当温度在550℃时,生成CO、CH4、CO2、C2H6
木素主要形成木炭,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主要形成挥发性热解产物
木材热膨胀
热胀系数比较
αT≥αR>αL
纤维素结晶部分的长宽比约为10:1,使得垂直于纤维素分子链方向的分子振动为链长度方向的10倍
耐热性和热分解
三大素可燃温度※
半纤维素(200~260℃)
半纤维素的热稳定性较纤维素低,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热分解,生成大量的乙酸、不燃性气体和少量焦油
纤维素(240~350℃)
长期蒸煮加热处理,木材重量损失明显,弹性模量减小,并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劣化木材强度。
半纤维素的丧失导致木材受热后韧性降低,对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影响比空气受热要大,故力学强度下降的程度也大
空气加热
内部结构中产生化学变化而呈现变色现象,且由于木材内部物质的挥发木材收缩,吸湿性明显降低
当温度达到300℃左右时,纤维素形成葡萄糖、醋酸、乙醛,随着温度的升高,最终生成了CH4、CO2和CO。
在H2O、O2、H+存在条件下,纤维素热解更为剧烈。
木素(280~500℃)
影响因素
木材密度
比热容C与ρ无关,热导率λ与ρ为恒值,因此ρ无关
温度
ρ不变,λ和C与温度成正比,对λ影响大于C,因此正比
含水率
ρ、λ、C与含水率成正比,a随含水率增加而降低
热流方向
顺纹>径向>弦向
较长木材,虽纵向热扩散率大于横向,但热流纵向距离长,故热流传导的主方向仍为横向,因此通常仅测横向热扩散率
湿度一定,与温度成正比;温度一定,与湿度成正比
木材热导率λ
热移动分类
传导、对流、辐射
木材是一种内部空隙较小,自由电子较少的固体材料,故热移动以传导为主
木材的热传导
木材局部加热时,被加热部位的木材分子振动能量增加,分子与相邻分子的碰撞可将能量传递给临近分子。顺次传递能量使得外加热量向木材内部扩散,木材温度升高,即为木材的热传导
气干材平均顺纹热导率>横纹热导率
影响因素
木材密度
木材密度越小,空隙率越大,热导率越小,绝热性越好
含水率
木材含水率增加,部分空气被水分所取代,热导率增加
温度
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热流方向
纵向>径向≥弦向
木材热扩散率
a
非稳定状态下,温度在木材中均衡传播的能力称为木材的热扩散率,也称导温系数
P136
固体温度变化速度的指标,热扩散率越大内部温度差异越小
稳态热传导
加热面和冷却面均能保持一定温度,即热面和冷面间的木材保持一定的温度梯度,这种状态下的热传导称为稳态热传导
热导率(导热系数)λ
木材在单位厚度上,热量传导相对面的温差为1K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上所传递的热量单位为W/(m﹒k)。
木材具多孔性,空隙中充满空气,各空隙虽不完全独立,但空气也不能在空隙间进行自由对流,此外自由电子少也不能形成流畅的热传导
纤维素的剧烈分解;纤维素的热解温度为240~350℃,着火点温度以前。木素热解温度在280~500℃,主要是发火点温度区域
热对材质的影响
结晶度
一定温度下木材热处理,开始时非晶纤维素部分结晶化,使木材吸湿性降低,各种力学性质提高。继续加热,会造成纤维素的非晶化和各类化学成分分解,使材料力学性质降低
蒸煮加热
木材的热学性质
热容q与比热容C
热容q
使某物质平均温度升高1 K所需的热量, q=Q/⊿T,单位为J/℃
比热容C
定义
某物质单位质量的热容,单位为kJ/(kg·K)
比较
苯醇提取物>木素>木材>α纤维素=全纤维素
木材是有机多孔性材料,比热容远大于金属材料
湿木材比热容
湿木材由水分、空气、木材组成的三相系统。按热容叠加原理,湿材的热容等于三者热容之和,因空气质量小,省略后湿材的热容就等于水的热容与全干材的热容之和
总结
吸热
反应
木材置于空气或者氧气介质中
180~200℃,木材化学组分开始分解并产生气体
220~260℃,木材引火点温度。热分解明显,一类为可燃性气体CO、CH4、H2、C2HBaidu Nhomakorabea一类为不燃性气体,主要为CO2
放热反应
260~290℃,木材着火点温度
330~370℃,发火点温度
热分解首先开始与半纤维素的分解和部分木质素的缓慢分解,然后是
木素含碳量高、稳定苯环结构在木素大分子中占优势,具有较高热稳定性
230~300℃之间,木素α-和β-芳基-烷基醚键断裂;
300℃左右时,脂肪族侧链开始从苯环上裂开;
370~400℃时,基本结构单元苯丙烷之间的碳-碳键断裂,逐渐形成木炭;
当温度在550℃时,生成CO、CH4、CO2、C2H6
木素主要形成木炭,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主要形成挥发性热解产物
木材热膨胀
热胀系数比较
αT≥αR>αL
纤维素结晶部分的长宽比约为10:1,使得垂直于纤维素分子链方向的分子振动为链长度方向的10倍
耐热性和热分解
三大素可燃温度※
半纤维素(200~260℃)
半纤维素的热稳定性较纤维素低,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热分解,生成大量的乙酸、不燃性气体和少量焦油
纤维素(240~350℃)
长期蒸煮加热处理,木材重量损失明显,弹性模量减小,并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劣化木材强度。
半纤维素的丧失导致木材受热后韧性降低,对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影响比空气受热要大,故力学强度下降的程度也大
空气加热
内部结构中产生化学变化而呈现变色现象,且由于木材内部物质的挥发木材收缩,吸湿性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