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和烧碱的区别

合集下载

烧碱_纯碱的质量简述

烧碱_纯碱的质量简述

烧碱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最初的用途是从制造肥皂开始,逐渐用于日用、轻工、纺织、化工、医药等领域。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烧碱的需求量有明显增长,尤其是在制铝生产方面,烧碱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6年我国烧碱产业延续了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势头,受到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和主要下游产业快速增长的驱动,全年烧碱产量为1475.52万吨。

随着产能扩张加快,产业竞争也日趋激烈。

目前我国有烧碱生产企业二百多家。

纯碱是基本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玻璃,干法制水玻璃,重铬酸钠、硝酸钠,溶浸法制氟化钠、小苏打、硼砂、磷酸三钠,冶炼助熔剂,选矿用浮选剂,炼钢和炼锑用作脱硫剂,印染中用作软水剂,去除油污和丝胶质、色纱织物煮炼剂,搪瓷色素的碱性熔融剂,制革工业用作原料皮的脱脂、中和铬鞣革和提高铬鞣液碱度,合成洗涤剂中的三聚磷酸钠,还用于制造各种磷酸钠盐等。

近年来,国内纯碱工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产量稳步增长,价格也在持续回升,市场需求旺盛,供求关系明显改观。

随着我国轻工、化工、建材、冶金等行业的发展,国内纯碱行业取得了长足进展,纯碱产品的总生产能力和产量在逐年增长,2003年我国的纯碱产量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达到110l万吨,近几年也达到每年8%的增长率。

然而,随着市场发展,我国烧碱和纯碱工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要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除了着眼全球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及市场竞争外,提高生产质量也成了重要一环。

1.烧碱质量简述化学名称:氢氧化钠;俗名:烧碱、苛性钠;分子式:Na()H;分子量:39.996(按79年国际原子量)性钠;分子式:Na()H;分子量:39.996(按79年国际原子量)生产原料:原盐(分为:液体盐和固体盐),生产原理:采用隔膜法生产烧碱,选用石嚜阳极立式隔膜电解槽。

主要化学反应为:2NaCl+2H2O→2NaOH+C12↑+H2↑生产过程分为盐水制备,食盐溶液电解,碱液蒸发和熬浓,氯氢处理与输送等四大过程,并附有合成盐酸的生产过程。

化工基础概论第十一章纯碱与烧碱

化工基础概论第十一章纯碱与烧碱

11.1.2.3联合法制纯碱和氯化铵
由于氨碱法存在上述缺点,有必要加以研究改进。比较理想的解决办法是,以 食盐、合成氨及生产合成氨过程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为原料,同时生产纯碱 和氯化铵肥料,即将氨碱两大工业联合,简称联碱法,因其母液循环使用,又 称循环法。
11.2氨碱法生产纯碱
11.2.1石灰石的锻烧 11.2.2石灰乳的制备 11.2.3氨盐水的制备 11.2.4氨盐水的碳酸化 11.2.5重碱的过滤和煅烧 11.2.6氨的回收
11.1.2.2氨碱法
1、二氧化碳气和石灰乳的制备:将石灰石在 940~1200℃在煅烧窑内分解,得到 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钙加水制成氢氧化钙乳液。
CaCO3 = CaO + CO2↑ CaO + H2O = Ca(OH)2 2、精盐水的制备:将原盐溶于水制得饱和食盐水溶液。由于盐水中含有 Ca2+、 Mg 2+等杂质离子,它们会影响后续工段的正常操作,所以盐水溶液必须精制。 3、氨盐水的制备:精制后的盐水溶液吸氨制备含氨的盐水溶液。
2 NaHCO3 = Na2CO3 + H2O + 2CO2↑ 6 氨的回收:碳酸化后分离出来的母液中含有氯化铵、碳酸氢铵、碳酸铵等,需要将氨回 收循环使用。
2 NH4Cl + Ca(OH)2 = CaCl2 + 2 NH3↑+ 2 H2O 氨碱法具有原料来源方便,生产连续,产量大,成本低等优点,但排出的氯化钙废渣没有 出路,造成大量堆积而引起公害,食盐总利用率低(不到 30%)、工艺流程长而复杂。
Mg2+ + Ca(OH)2 = Mg(OH)2↓+ Ca2+ 除镁后的盐水称为“一次盐水”。其中的 Mg2+虽然除去了,但却增加了等物质的 量的 Ca2+,故需第二步除钙。 石灰-碳酸铵法是以碳化塔顶含 NH3 和 CO2 的尾气处理“一次盐水”,以析出溶 解度极小的碳酸钙。 而石灰-纯碱法是向“一次盐水”中加入 Na2CO3 进行除钙。

烧碱和纯碱的化学式

烧碱和纯碱的化学式

烧碱和纯碱的化学式
烧碱和纯碱是常用的化学试剂,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它们分别的化学式和性质如下。

烧碱,化学式为NaOH,属于氢氧化钠类化合物。

它是一种强碱性化
学物质,在实验室中经常被用作中和酸性溶液的试剂。

烧碱具有强腐
蚀性,容易吸湿,在空气中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碳酸钠。

纯碱,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碳酸钠类化合物。

它是一种中等强度的碱性试剂,经常被用于软化水和洗涤剂的制造。

纯碱也具有一定的腐
蚀性,但相比于烧碱而言要小很多。

它在空气中也容易吸湿,但相比
于烧碱而言,不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

两者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

烧碱是一种强碱性的物质,能够迅
速的中和酸性溶液,而纯碱则是一种中等强度的碱性物质,在酸性溶
液中中和效果没有烧碱好。

此外,烧碱在空气中容易吸湿,因此保存
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其受潮而失去效力。

而纯碱在空气中也有吸湿的
倾向,但不像烧碱那样容易。

总的来看,烧碱和纯碱虽然都是常用的化学试剂,但在应用场合和性
质上有很大的不同。

当我们使用它们的时候,需要注意它们的性质和
特点,以便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第4章纯碱和烧碱

第4章纯碱和烧碱

4 1.44 6.28 6.79 0.93
5 1.34 5.65 6.00 0.99
6 1.27 5.21 5.41 1.07
7 1.25 4.92 5.03 1.12
8 1.16 4.14 4.00 1.30
《化工工艺学》第4章 纯碱和烧碱
② 平面干盐相图
立体相图虽然能全
面表示体系平衡状况,
但读数较麻烦,生产上 通常使用其投影图即平
《化工工艺学》第4章 纯碱和烧碱
氨盐水的碳酸化反应
随着CO2的不断溶解,溶液中过量的氨基甲酸铵进一步发生 水解反应。甲铵水解是慢反应,是碳酸化的控制步骤:
2NH 2COONH 4 (aq) NH 4 HCO3 2NH 3
当PH值>10.5的强碱性时,碳酸氢盐也存在下述离解反应:
HCO3 H CO32
《化工工艺学》第4章 纯碱和烧碱
吸收氨的主要设备
反应热效应大,吸收每kg氨可放热 4280kJ,可使系统温度升高约95℃。温 度升高,氨分压增加,对吸收不利。所 以要用多个塔外水冷器冷却,使塔中部 温度为60℃,底部为30℃。
吸氨主要设备是吸氨塔,如右图。 氨从中部引入,引入处反应剧烈, 温升大,所以部分吸氨液循环冷却后返 回。上部各段都有溶液冷却循环以保证 塔内温度。澄清桶的目的是除去少量钙 镁盐沉淀,达到杂质含量少于0.1kg/m-3 的标准。 操作压力略低于大气压(尾气引入烟 囱),减少氨损失和循环溶液的引入。
反应体系有NaCl-NH4Cl-NH4HCO3-NaHCO3-H2O五种 物质,有一个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方程,独立组分数为4。水 是溶剂,所以可以将体系看成是除水外的其它4组分构成的。 也可用Na+、Cl-、NH4+、和HCO3-离子浓度表示。

氢氧化钠(片碱、烧碱)常见的用途

氢氧化钠(片碱、烧碱)常见的用途

氢氧化钠(片碱、烧碱)常见的用途南通润丰石油化工提供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片碱、苛性钠,因另一名称caustic soda而在香港称为哥士的,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

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氢氧化钠是一种极常用的碱,是化学实验室的必备药品之一。

氢氧化钠是可溶性的强碱。

纯碱(学名碳酸钠)实际上是个盐,由于它在水中发生水解作用而使溶液呈碱性,再由于它和氢氧化钠有某些相似的性质,所以它与氢氧化钠并列,在工业上叫做“两碱”,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对其必须密封保存,且要用橡胶瓶塞。

它的溶液可以用作洗涤液。

片碱、烧碱是氢氧化钠的工业叫法。

在工业上,氢氧化钠通常称为片碱、火碱、苛性钠。

使用氢氧化钠最多的部门是化学药品的制造,其次是造纸、炼铝、炼钨、人造丝、人造棉和肥皂制造业。

另外,在生产染料、塑料、药剂及有机中间体,旧橡胶的再生,制金属钠、水的电解以及无机盐生产中,制取硼砂、铬盐、锰酸盐、磷酸盐等,也要使用大量的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标准物质和纯碱都易溶于水,呈强碱性,都能提供Na+离子。

这些性质使它们被广泛地用于制肥皂、纺织、印染、漂白、造纸、精制石油、冶金及其他化学工业等各部门中。

普通肥皂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一般是用油脂在略为过量的氢氧化钠作用下进行皂化而制得的。

如果直接用脂肪酸作原料,也可以用纯碱来代替氢氧化钠制肥皂。

印染、纺织工业上,也要用大量碱液去除棉纱、羊毛等上面的油脂。

生产人造纤维也需要氢氧化钠或纯碱。

例如,制粘胶纤维首先要用18~20%氢氧化钠溶液(或纯碱溶液)去浸渍纤维素,使它成为碱纤维素,然后将碱纤维素干燥、粉碎,再加最后用稀碱液把磺酸盐溶解,便得到粘胶液。

再经过滤、抽真空(去气泡),就可用以抽丝了。

精制石油也要用氢氧化钠。

为了除去石油馏分中的胶质,一般在石油馏分中加浓硫酸以使胶质成为酸渣而析出。

经过酸洗后,石油里还含有酚、环烷酸等酸性杂质以及多余的硫酸,必须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再经水洗,才能得到精制的石油产品。

纯碱和烧碱生产技术

纯碱和烧碱生产技术

纯碱和烧碱生产技术《纯碱和烧碱生产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纯碱和烧碱的生产技术。

你们知道吗,纯碱这东西,在咱们的生活里那可是到处都有它的影子。

生产纯碱的办法可有不少呢!比如说,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叫氨碱法。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化学魔法。

先把氯化钠溶液弄好,然后加上氨气和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和变化,神奇的纯碱就慢慢出现啦!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副产品,也都能派上用场。

还有一种方法叫联合制碱法,这个就更厉害了!它把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结合起来,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浪费。

纯碱的生产可不简单,需要好多精细的操作和控制。

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反应的条件,再到最后的分离和提纯,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就像呵护小宝宝一样。

不过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复杂又厉害的生产技术,咱们才能用到各种各样的纯碱产品,让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和美好。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呀?《纯碱和烧碱生产技术》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接着唠唠纯碱和烧碱的生产技术。

烧碱这玩意儿,用处可大着呢!化工厂里离不开它,造纸厂也需要它。

那它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电解食盐水。

想象一下,把食盐水放进电解槽里,通上电,就像给它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

钠离子和氯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然后烧碱就被生产出来啦。

这个过程听起来是不是挺酷的?但实际操作可不容易哦!要控制好电流、电压,还有电解槽的温度、压力等等。

稍微有一点不对,可能就得不到高质量的烧碱。

而且,生产烧碱的时候,还要注意安全,毕竟这是和电打交道。

另外,还有通过化学方法来生产烧碱的。

不过不管哪种方法,都需要工人们的精心操作和严格把控。

纯碱和烧碱的生产技术不断在进步,变得更加高效、环保。

这可都是科学家和工人们努力的结果呀!希望以后能有更厉害的技术,让咱们的生活因为它们变得更加精彩!。

烧碱纯碱化学式

烧碱纯碱化学式

烧碱纯碱化学式一、烧碱和纯碱是什么烧碱呢,就是氢氧化钠,它的化学式是NaOH。

这可是个很厉害的家伙哦。

氢氧化钠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

它在很多地方都能大显身手呢,比如在化工生产中,是很重要的原料。

纯碱呢,是碳酸钠,化学式为Na₂CO₃。

纯碱看起来就温和多了,虽然它也有碱性,但没有烧碱那么强的腐蚀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发现它的身影,像做馒头的时候,有时候就会用到它来调节酸碱度。

二、它们化学式的意义1. 对于NaOH来说Na代表钠元素,这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元素哦。

在自然界中,钠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OH呢,是氢氧根离子。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Na⁺,氢氧根离子得到这个电子,它们就结合在一起啦。

这个化学式就表示一个氢氧化钠分子是由一个钠离子和一个氢氧根离子组成的。

从宏观角度看,NaOH表示氢氧化钠这种物质,还能表示氢氧化钠是由钠、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 对于Na₂CO₃来说Na₂表示有两个钠原子,CO₃是碳酸根离子。

两个钠原子各失去一个电子,碳酸根离子得到这两个电子,就形成了碳酸钠这种物质。

宏观上,Na₂CO₃表示碳酸钠这种物质,也表示它是由钠、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三、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1. 氢氧化钠的反应氢氧化钠和酸反应那是相当剧烈呢。

比如说和盐酸反应,NaOH+HCl = NaCl + H₂O,这个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

在这个反应中,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和盐酸中的氢离子结合成了水。

它还能和某些盐发生反应,像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2NaOH+CuSO₄ = Cu(OH)₂↓+Na₂SO₄,会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

2. 碳酸钠的反应碳酸钠和酸反应也很有趣,比如和盐酸反应,Na₂CO₃+2HCl = 2NaCl + H₂O+CO₂↑,这个反应还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呢,我们能看到有气泡冒出来。

碳酸钠还能和一些碱发生反应,像和氢氧化钙反应,Na₂CO₃+Ca(OH)₂ = CaCO₃↓+2NaOH,会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

化工工艺学第4章--纯碱与烧碱

化工工艺学第4章--纯碱与烧碱
• 4.1.1 概述 • 4.1.2 氨碱法制纯碱 • 4.1.3 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
PPT文档演模板
化工工艺学第4章__纯碱与烧碱
4.1.1 概述
• 纯碱和烧碱都是重要的轻工、建材、化工原料, 广泛应用于造纸、石油化工、化肥、冶金、玻璃、 纺织、医药等工业。酸和碱的产量都是衡量化学 工业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F’
•M
•F
•D •E’
•E
•y
•B
•R
•C
•B
•C
PPT文档演模板
化工工艺学第4章__纯碱与烧碱
PPT文档演模板
化工工艺学第4章__纯碱与烧碱
•立体相图虽然能全面表示体系平衡状况,但读数 较麻烦,生产上通常使用其投影图即平面相图来 表示。带水的平面相图如下图左部,将水视为定 数时相图如下图右边。由于生产中往往控制水量 变化不大,所以经常应用的实际是干盐相图。
PPT文档演模板
化工工艺学第4章__纯碱与烧碱
• 注意到只析出NaHCO3时P1点角最小,P1点钠利
用率最高。若操作点向P2方向移动,钠利用率降 低,氨利用率提高。因为实际生产中氨是循环利
用的,所以应主要考虑钠利用率,操作点要尽量 靠近P1点。
PPT文档演模板
化工工艺学第4章__纯碱与烧碱
• 氨盐比的影响
PPT文档演模板
化工工艺• 图学第4.54章__纯碱与烧碱
• (2) 吸氨
• 吸氨过程的主要反应为:

NH3 + H2O = NH4O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 = -35.2kJ/mol

2NH3 +CO2 +H2O = (NH4)2CO3

4化工工艺学-第四章-纯碱和烧碱全解

4化工工艺学-第四章-纯碱和烧碱全解
NH3 (aq) H NH4 CO2 (aq) 2 NH3 (aq) NH4 NH2COO
水化反应如下: CO2 (aq) 2 H 2O H 2CO3 (aq)
CO2 (aq) OH HCO3
由于水化反应速度慢,且溶液中氨的浓度比OH-离子浓度大 很多,所以主要生成氨基甲酸铵。
④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氨盐水中的 NH3减小,饱和线P1C向右移 动(但NaHCO3在溶液中的溶解 度变化不大);P1点向右上移 动,溶液的碳酸化度增加; 均可析出等多的NaHCO3结晶, 钠利用率增大,氨利用率降 低。 在生产条件下,一般为 了得到NaHCO3,NaCl浓度不 变,采取较高温度进行碳酸 化。碳酸化后降低温度可减 少其溶解度,相应提高钠利 用率。
《化工工艺学》第4章 纯碱和烧碱
(1) 主要化学反应
根据上图,氨碱法以碳酸钙和氯化钠为原料,反应有: ① 焙烧CaCO3制得CO2:
CaCO3 ( s) 焙烧 CO2 ( g) CaO( s) 176.105kJ / mol
② NaHCO3沉淀的析出: NaCl NH3 CO2 H2O=NaHCO 3 ( s ) NH4Cl ③ 生成的碳酸氢钠(NaHCO3)煅烧分解后可得纯碱:
《化工工艺学》第4章 纯碱和烧碱
碳酸化过程的氨盐比
从原料利用率相 图分析,氨盐比越大, 操作条件越接近P1点, 综合原料利用率越高。 当氨盐比为1:1且原 盐水饱和时,碳酸化 度与CO2平衡分压的 关系如右图。 CO2分压高,有利 于碳酸化反应。 温度低一点,溶 液饱和度大,有利于 结晶。
《化工工艺学》第4章 纯碱和烧碱
③ 氨盐比的影响
氨盐比略大 于1时,相点落 在Z点附近,只 有少量碳酸氢铵 析出。钠利用率 高,氨利用率降 低,但后者可通 过循环弥补,所 以可取。氨量高, 虽可提高钠利用 率,但过高会影 响NaHCO3产量。 其关系如右表和 上右图。

纯碱的内容及化学公式

纯碱的内容及化学公式

纯碱的内容及化学公式纯碱的内容及化学公式碳酸钠(Na2CO3),分子量105.99 。

化学品的纯度多在99.5%以上(质量分数),又叫纯碱,但分类属于盐,不属于碱。

国际贸易中又名苏打或碱灰。

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

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洗涤碱,化学式:Na2CO3,普通情况下为白色粉末,为强电解质。

密度为2.532g/cm3,熔点为851°C,易溶于水,具有盐的通性。

纯碱化学公式:①纯碱化学式: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

是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②烧碱化学式:NaOH 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

③小苏打化学式: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

是由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小苏打和苏打化学式区别苏打是Na2CO3 小苏打是NaHCO3小苏打也叫碳酸氢钠,是一种带有咸味的白色碱性药物.口服可以中和胃酸,可以减弱或解除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促进溃疡的愈合,常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酸分泌过多所引起的反酸、烧心等反应.另外,由于小苏打还可以碱化尿液,还可用于苯巴比妥,阿司匹林等药中毒的解救.小苏打还可以作为静脉输液的药物,用来治疗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伴有酸中毒症状的休克.4%的小苏打溶液在妇科用于冲洗阴道或坐浴,可以使阴道内呈碱性状态,抑制霉菌的繁殖,用来治疗霉菌性阴道炎.5%的小苏打溶液用来滴耳,有软化耵聍的作用.大苏打也叫硫化硫酸钠,是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能和人体内游离的或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的氰离子相结合,使其变为无毒的硫氰酸盐排出体外而解毒.另外,还有抗过敏作用,可用来治疗皮肤瘙痒症,慢性荨麻疹,药疹.现主要用于氰化物和砷剂的中毒解救.。

烧碱火碱纯碱

烧碱火碱纯碱

烧碱火碱纯碱
烧碱、火碱和纯碱都是碱性物质,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OH-)。

烧碱、火碱和纯碱的区别主要上是在纯度和用途上。

烧碱是一种化工原料,也叫做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其制备过程是将氯化钠(NaCl)通过电解分解的方法制得。

烧碱是水溶性极强的碱性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广泛,包括制造化肥、合成清洁剂、纤维素纤维的处理,以及在未加浓度剂的情况下,在清洁过程中用来除垢去污,用于肥皂、食品、染料、制香料、制药和制造铝的过程中等。

火碱是也是一种强碱性的物质,是碳酸钠经过高温煅烧获得的产物。

火碱看起来像是晶体或粉末,通常是细小的颗粒物质,外观通常为白色或者透明的结晶体,呈有光泽。

火碱也有很多应用,因为其在化学上是一种中和剂。

在烘干、烤面包、清洗垃圾箱、校准ph试卷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等。

纯碱是弱碱性物质,天然产物有苏打粉或硼砂固废中,可以通过提取天然产物或人工工艺制备而成,主要成份是碳酸氢钠或者碳酸钠。

纯碱的应用场景更加分散,它可以用于洗涤和清洁领域,坚硬的衣物表面大小洗都没法叠对折,或洗大小斑点污渍都没有问题,他的唯一不足就是无法去除油渍。

它也被广泛用于纸张和纺织品行业中等。

除此之外,纯碱还可以用于调理水质。

总之,虽然三者都含有碱性离子,但它们有着不同的原料、性质和用途。

烧碱是
化工原料中的一种,具有极强水溶性,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

火碱是一种中和剂,适用于各种烘干、烤面包、清洁垃圾桶等领域。

纯碱在清洗和调理水质方面有很多应用,被广泛使用于纺织和纸张行业。

第十一章纯碱和烧碱课件

第十一章纯碱和烧碱课件

分解过程中,滤饼中的杂质也要分解:
NH4HCO3(s) = NH3(g ) + CO2(g) + H2O(g) NH4Cl + NaHCO3 = NH3+CO2+NaCl(s)
氯化钠的存在影响产品质量,所以过滤要进行洗涤 以除去氯化铵避免氯化钠生成。 煅烧过程得到的CO2浓度高,要回收用于碳酸化过程。 • 煅烧过程还包括返碱。原因是:炉内水分含量高时, 煅烧时容易结疤。所以牺牲一些产品碱,将其返回炉中 使湿碱量不致太多,以保证分解过程顺利进行。
石灰煅烧制CO2
炉 气
氨碱法制纯碱的 工艺流程
(1) 饱和盐水的制备和精制
精制的目的:将粗盐中所含杂质如Ca盐、Mg盐等除
去。因为在吸收氨和碳酸化过程中,可能生成氢氧化镁
和碳酸钙沉淀,使管道堵塞或影响产品质量。
先加入石灰乳使镁离子变成钙离子:
Mg2+ + Ca(OH)2(s) = Mg(OH)2(s) + Ca2+ 除钙可用下列两法之一:
同一反应
CO2 + 2NH3 = NH4+ + NH2COO- 碳酸氢盐也存在下述反应
HCO3- = H+ + CO32-
pH值为8~10.5时主要形成HCO3- ,碱性更强时主要 生成CO32- 。
③ 碳酸氢铵与钠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Na+ + HCO3- = NaHCO3 (s) 反应到一定时间后,氨基甲酸铵的水解是控制
2NH3 + CO2 + H2O +Ca2+ = CaCO3(s) +
2NH4+
Na2CO3 + Ca2+ = CaCO3(s) + 2Na+

烧碱生产工艺及流程

烧碱生产工艺及流程

学习资料注意保存烧碱(学名氢氧化钠)是可溶性的强碱。

纯碱(学名碳酸钠)实际上是个盐,由于它在水中发生水解作用而使溶液呈碱性,再由于它和烧碱有某些相似的性质,所以它与烧碱并列,在工业上叫做“两碱”。

烧碱和纯碱都易溶于水,呈强碱性,都能提供Na+离子。

这些性质使它们被广泛地用于制肥皂、纺织、印染、漂白、造纸、精制石油、冶金及其他化学工业等各部门中。

普通肥皂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一般是用油脂在略为过量的烧碱作用下进行皂化而制得的。

如果直接用脂肪酸作原料,也可以用纯碱来代替烧碱制肥皂。

印染、纺织工业上,也要用大量碱液去除棉纱、羊毛等上面的油脂。

生产人造纤维也需要烧碱或纯碱。

例如,制粘胶纤维首先要用18~20%烧碱溶液(或纯碱溶液)去浸渍纤维素,使它成为碱纤维素,然后将碱纤维素干燥、粉碎,再加最后用稀碱液把磺酸盐溶解,便得到粘胶液。

再经过滤、抽真空(去气泡),就可用以抽丝了。

精制石油也要用烧碱。

为了除去石油馏分中的胶质,一般在石油馏分中加浓硫酸以使胶质成为酸渣而析出。

经过酸洗后,石油里还含有酚、环烷酸等酸性杂质以及多余的硫酸,必须用烧碱溶液洗涤,再经水洗,才能得到精制的石油产品。

在造纸工业中,首先要用化学方法处理,将含有纤维素的原料(如木材)与化学药剂蒸煮制成纸浆。

所谓碱法制浆就是用烧碱或纯碱溶液作为蒸煮液来除去原料中的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和树脂等,并中和其中的有机酸,这样就把纤维素分离出来。

在冶金工业中,往往要把矿石中的有效成分转变成可溶性的钠盐,以便除去其中不溶性的杂质,因此,常需要加入纯碱(它又是助熔剂),有时也用烧碱。

例如,在铝的冶炼过程中,所用的冰晶石的制备和铝土矿的处理,都要用到纯碱和烧碱。

又如冶炼钨时,也是首先将精矿和纯碱焙烧成可溶的钨酸钠后,再经酸析、脱水、还原等过程而制得粉末状钨的。

在化学工业中,制金属钠、电解水都要用烧碱。

许多无机盐的生产,特别是制备一些钠盐(如硼砂、硅酸钠、磷酸钠、重铬酸钠、亚硫酸钠等等)都要用到烧碱或纯碱。

烧碱和纯碱的化学式

烧碱和纯碱的化学式

烧碱和纯碱的化学式烧碱,化学式为NaOH,是一种常见的碱性物质,也被称为氢氧化钠。

它由钠离子(Na+)和氢氧根离子(OH-)组成,是一种白色固体。

烧碱是一种强碱,可溶于水,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并具有腐蚀性。

它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于制造肥皂、纸张、合成纤维和清洁剂等。

纯碱,化学式为Na2CO3,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也被称为碳酸钠。

它由两个钠离子(Na+)和一个碳酸根离子(CO32-)组成,是一种白色结晶性固体。

纯碱是一种弱碱,可溶于水,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它在工业生产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于玻璃制造、纺织品染色、清洁剂和水处理等。

烧碱和纯碱在化学性质上有一些区别。

首先,烧碱是一种强碱,而纯碱是一种弱碱。

这意味着烧碱在水中完全离解生成氢氧根离子,而纯碱只有一部分离解生成碳酸根离子。

其次,烧碱的溶液呈碱性,而纯碱的溶液呈碱性偏中性。

最后,烧碱的腐蚀性比纯碱更强。

烧碱和纯碱的制备方法也有所不同。

烧碱通常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备,即将食盐溶解在水中,然后通过电解将食盐分解成烧碱和氯气。

纯碱的制备通常采用氨碱法,即将氯化钠与氨水反应生成氯化铵,再经过加热分解得到纯碱。

在应用方面,烧碱和纯碱有一些共同的用途。

它们都可以用于调节pH值,中和酸性物质。

此外,烧碱和纯碱也可以用于清洁和去污,比如清洗厨房、浴室和马桶等。

此外,烧碱还可以用于制造肥皂和合成纤维,而纯碱在玻璃制造和纺织品染色中有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烧碱和纯碱是两种常见的碱性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

它们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它们的化学式和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用途和作用。

同时,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

工业废碱的用处

工业废碱的用处

工业废碱的用处
烧碱是可溶性的强碱.纯碱实际上是个盐,由于它在水中发生水解作用而使溶液呈碱性,再由于它和烧碱有某些相似的性质,所以它与烧碱并列,在工业上叫做“两碱”.那么工业废碱的用处是什么呢?
烧碱和纯碱都易溶于水,呈强碱性,都能提供Na+离子.这些性质使它们被广泛地用于制肥皂、纺织、印染、漂白、造纸、精制石油、冶金及其他化学工业等各部门中.普通肥皂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一般是用油脂在略为过量的烧碱作用下进行皂化而制得的.
废碱液中一般含有大量的NaOH、Na2S、NaHS等物质;粉煤灰的加入量取决于废碱液的种类及所含物质。

在冶金工业中,往往要把矿石中的有效成分转变成可溶性的钠盐,以便除去其中不溶性的杂质,因此,常需要加入纯碱(它又是助熔剂),有时也用烧碱.例如,在铝的冶炼过程中,所用的冰晶石的制备和铝土矿的处理,都要用到纯碱和烧碱.又如冶炼钨时,也是首先将精矿和纯碱焙烧成可溶的钨酸钠后,
再经酸析、脱水、还原等过程而制得粉末状钨的.在化学工业中,制金属钠、电解水都要用烧碱.许多无机盐的生产,特别是制备一些钠盐(如硼砂、硅酸钠、磷酸钠、重铬酸钠、亚硫酸钠等等)都要用到烧碱或纯碱.合成染料、药物以及有机中间体等也要用到烧碱或纯碱.
废酸废碱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所以在处理废酸废碱的时候要注意,想要知道什么是废酸废碱请到来进行了解,更多的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尽在。

烧碱纯碱电缆

烧碱纯碱电缆

烧碱纯碱电缆一、烧碱和纯碱的定义及区别烧碱和纯碱都是化学品,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氢氧化钠(NaOH),但是它们的制造方法和用途不同。

1. 烧碱烧碱是一种强碱性的化学物质,通常由电解海水或盐湖水得到。

其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NaOH),含有大量的杂质,如氯化钠、氯化镁等。

烧碱具有强腐蚀性,可以用于制造肥皂、纸张、玻璃等产品。

2. 纯碱纯碱又称重晶石,是一种由天然钠卤矿或人工合成得到的白色粉末。

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钠(Na2CO3),不含有杂质。

纯碱具有中等强度的腐蚀性,可以用于制造玻璃、洗涤剂、染料等产品。

二、电缆中使用的烧碱和纯碱1. 电缆制造中使用的烧碱在电缆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绝缘材料来包覆导体,以防止电流泄漏。

其中一种常用的绝缘材料为交联聚乙烯(XLPE),其制造过程需要使用烧碱。

在制造XLPE时,需要将聚乙烯颗粒与烧碱混合,然后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交联反应。

这个过程中,烧碱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促进了聚乙烯颗粒之间的交联反应。

同时,烧碱还可以中和聚乙烯颗粒表面的酸性物质,使其更容易与其他材料黏合。

2. 电缆制造中使用的纯碱除了XLPE外,电缆制造还需要使用其他绝缘材料和填充材料。

其中一种常用的填充材料为铝镁合金带(AM带),其制造过程需要使用纯碳酸钠。

在制造AM带时,需要将铝镁合金薄片与纯碳酸钠混合,并在高温下进行加工。

这个过程中,纯碳酸钠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使得铝镁合金薄片更容易加工成所需形状。

三、电缆制造中对烧碱和纯碱的要求1. 烧碱的要求在电缆制造中使用的烧碱必须具有高纯度和稳定的化学性质,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发挥催化剂和中和剂的作用。

同时,烧碱还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低杂质含量:烧碱中不能含有过多的氯化物、硫酸盐等杂质,否则会影响电缆绝缘材料的性能。

(2)均匀颗粒大小:烧碱颗粒大小应该比较均匀,以便在混合过程中更容易与其他材料充分混合。

(3)稳定性好:烧碱应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用途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用途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用途1. 碳酸钠的用途碳酸钠(化学式:Na2CO3),俗称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它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下面将详细介绍碳酸钠的几个主要用途。

1.1 玻璃工业在玻璃制造过程中,碳酸钠作为重要的玻璃原料之一,起到调节玻璃成分、控制玻璃品质的作用。

它可以降低玻璃的熔点,增加玻璃的抗冲击性和抗温变性,使得玻璃更加坚硬和耐用。

1.2 洗涤剂和肥皂制造碳酸钠也是洗涤剂和肥皂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在洗涤剂中,碳酸钠可以起到增强清洁能力、去除油脂污渍、软化水质等作用。

而在肥皂制造中,它可以调节PH 值、增加泡沫稳定性,并且使肥皂更加易于溶解。

1.3 纸浆和造纸工业在纸浆和造纸工业中,碳酸钠主要用于调节纸浆的碱性,以控制纤维的脱胶、漂白和染料吸附等过程。

同时,它还可以增加纸张的光泽度、提高打印效果,并且改善纸张的抗老化性能。

1.4 食品工业碳酸钠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面粉漂白剂,使面粉更加白净;作为发酵剂,促进面包等食品膨胀;作为调味剂,提供特殊的味道和口感。

然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适量,并避免过量摄入。

1.5 环境保护碳酸钠也可以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例如,在烟气脱硫过程中,碳酸钠可以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从而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此外,它还可用于废水处理、土壤修复等环境治理工作中。

2. 氢氧化钠的用途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俗称烧碱,是一种强碱性物质。

它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下面将详细介绍氢氧化钠的几个主要用途。

2.1 化学工业在化学工业中,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和中间体。

它可以被用于制备其他化学品,如硫酸钠、磷酸钠、硼酸等。

此外,它还可以被用于调节反应条件、催化剂制备、油脂加工等多个方面。

2.2 纺织工业在纺织工业中,氢氧化钠广泛应用于纤维素纤维(如棉花)的脱脂和漂白过程。

其强碱性可以有效去除棉花上附着的杂质和色素,使得纤维更加洁净和白亮。

2.3 铝制造在铝制造过程中,氢氧化钠可用作铝矾土的溶解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碱和烧碱的区别
纯碱和烧碱的区别你知道在哪里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纯碱和烧碱的区别,供大家参阅!
纯碱和烧碱的区别
1,名称及化学式的区别:
(1)纯碱为:碳酸钠,化学式Na₂CO₃。

(2)烧碱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2,理化性质的区别:
(1)纯碱:属于盐类,含十个结晶水的碳酸钠为无色晶体,结晶水不稳定,易风化,变成白色粉末Na2CO3,为强电解质,具有盐的通性和热稳定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2)烧碱:为一种具有很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

3,用途上的区别:
(1)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 用于制化学品、清洗剂、洗涤剂、也用于照像术和制医药品。

(2)烧碱:用途极广。

用于造纸、肥皂、染料、人造丝、制铝、石油精制、棉织品整理、煤焦油产物的提纯,以及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及机械工业等方面。

烧碱和纯碱使用上不同
烧碱氢氧化钠(NaOH)的用途极广。

用于生产纸、肥皂、染料、人造丝,冶炼金属、石油精制、棉织品整理、煤焦油产物的提纯,以及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及机械工业等方面。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920-1996)规定:可作加工助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氢氧化钠可以被广泛使用于下列生产过程:容器的清洗过程;淀粉的加工过程;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过程;谷氨酸钠的制造过程。

纯碱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轻工日化、建材、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等领域,用作
制造其他化学品的原料、清洗剂、洗涤剂,也用于照相术和分析领域。

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它工业。

玻璃工业是纯碱的最大消费部门,每吨玻璃消耗纯碱0.2吨。

在工业用纯碱中,主要是轻工、建材、化学工业,约占2/3: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他工业。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可加入盐酸检验是否变质。

纯碱,学名碳酸钠,俗名苏打、石碱、洗涤碱,化学式Na₂CO₃,属于盐类,含十个结晶水的碳酸钠为无色晶体,结晶水不稳定,易风化,变成白色粉末Na2CO3,为强电解质,具有盐的通性和热稳定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烧碱检测方法
实验室测定
方法名称: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测定
甲基橙
甲基橙
中和滴定法。

应用范围:该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氢氧化钠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氢氧化钠。

实验原理:利用酸碱指示剂在溶液pH值不同时显现不同颜色的特性,用酸调整试样溶液的pH至特定值时,通过消耗酸的量计算出试样中氢氧化钠的量与变质的量。

试剂:
1. 水(新沸放冷);
2. 硫酸滴定液(0.1mol/L);
3. 酚酞指示液;
4.甲基橙指示液:取甲基橙0.1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

仪器设备:酸式滴定管、分析天平、容量瓶、锥形瓶、铁架台、
移液管。

操作步骤:供试品加新沸过的冷水适量使溶解后,放冷,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硫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红色消失,记录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加甲基橙指示液2滴,继续加硫酸滴定液(0.1mol/L)至显持续的橙红色,根据前后两次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算出供试量中的碱含量(作为NaOH计算)并根据加甲基橙指示液后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算出供试量中Na₂CO₃的含量。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变质检验
NaOH变质后会生成Na₂CO₃
化学方程式:2NaOH + CO₂=Na₂CO₃+ H₂O
1.样品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氢氧化钠变质。

原理:2HCl + Na₂CO₃=2NaCl + CO₂↑+ H₂O
(空气中含有少量的CO₂,而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能够与CO₂反应,生成Na₂CO₃和H₂O从而变质;HCl中的H+能够与Na₂CO₃中的CO32-离子反应生成CO₂气体和H₂O,通过气泡产生这个现象来检验变质)
注:HCl会优先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H₂O。

因为NaOH是强碱,而Na₂CO₃是水溶液显碱性。

2.样品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氢氧化钠变质。

原理:Na₂CO₃ + Ca(OH)₂= CaCO₃↓+ 2NaOH
3.样品中加氯化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氢氧化钠变质。

原理:Na₂CO₃ + BaCl₂=BaCO₃↓+ 2NaCl
4.检验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①加入过量BaCl₂或Ba(NO₃)2至完全沉淀,证明有Na₂CO₃产生,待沉淀完全静止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内,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变红,则证明有NaOH。

注:不滴加NH₄Cl,因为Na₂CO₃溶于水后呈碱性是因为会有OH¯根离子,NH₄+与OH¯跟结合也会有刺激性气味,无法区分是原有氢氧化钠导致还是碳酸钠导致。

②在NaOH中加入过量CaCl2:1.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变质;2.加入无色酚酞,若无色酚酞不变色,则说明完全变质。

若无色酚酞变红,说明部分变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