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档】江西婺源考察报告-word范文模板 (6页)
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考察报告

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考察报告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一、考察目的:本次考察旨在深入了解江西婺源的艺术文化,包括传统民间艺术、绘画、雕刻等多个方面。
通过实地考察,探索婺源地区的独特艺术魅力,为婺源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考察时间:2021年5月1日至5月3日,总计3天。
三、考察地点:1. 婺源古城:古城保留了许多传统民居和古建筑,其中不乏精美的木雕和石雕作品。
我们对古城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进行了深入观察和研究。
2. 茶坞村:茶坞村是著名的红色文化村,我们考察了这里的红色主题艺术作品,感受了红色文化对当地艺术的影响。
3. 婺源画院:我们参观了婺源画院,了解了当地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与一些画家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作理念和技艺。
4. 婺源木雕艺术馆:参观了婺源木雕艺术馆,欣赏了当地木雕艺术的代表作品,也了解了木雕的制作工艺和技术特点。
四、考察成果:1. 了解了婺源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包括民俗、民间音乐等方面的表达形式。
2. 对婺源古城的艺术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建筑风格、雕塑作品等。
3. 与婺源地区的画家和木雕工艺师交流,了解他们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技巧。
4. 对婺源地区艺术传承和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机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五、结论与建议:1. 婺源地区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应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前来考察和交流。
2. 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应加强培训和教育,鼓励年轻一代参与其中。
3. 加强与画家、雕刻家等艺术家的合作,推动婺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4. 建立更完善的艺术交流平台,组织展览、演出等活动,增强婺源艺术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六、总结:通过此次考察,我们对江西婺源的艺术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婺源地区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婺源的艺术将继续繁荣发展,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婺源及周边景区旅游考察报告doc

婺源及周边景区旅游考察报告婺源及周边景区旅游考察报告婺源江岭、高山平湖、庆源江岭风光、高山平湖、庆源古村是婺源自助游者旅游线路中备受推崇的一条,但这些地方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许多人对这些地方仍是不甚清楚,本人带相关问题于四月十二月特地前去考察,供列位驴子们参考。
一、景点介绍:一、江岭风光:这是婺源田园风光的代表。
从江岭开始,公路始终在山间盘旋,从江岭向下看,只见层层梯田,曲折的线条,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边聚集的三、四个村落,周围围绕着青山,组成了一副极美的婺源农村风光画卷。
二、高山平湖:婺源北部多山,夹在山间的为一条条的小溪小河,因地势特点,这些小河落差极大,水能资源丰硕。
因此在这些小河出山谷的隘口,筑起一道道短短的大坝,依托周围的高山即可把这些水截住,因此在高山的围绕下,形成了一个大型的湖泊,这就是镶嵌在青山之间的高山平湖。
山区的湖离不开山,因此山水相映即是这种湖光山色的美了。
而婺源的湖更离不开点缀在湖边的村落,这一个个的村落点缀在青山绿水当中,更宛若世外桃源一般。
让人看后油但是生在此长住的念头。
这就是婺源的湖泊给人的想象。
3、庆源古村:婺源的村落历史都比较悠长,但为何庆源如此吸引人呢?应当是村落与环境的自然巧妙地融合,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吧。
说庆源村为世外桃源一点也不为过,它周围大山围绕,咱们搭车在不断的上山,又不断地下山,令人怀疑前面除山仍是山,但反复以后,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宽敞的山间谷地,而庆源就在这大山的围绕中,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村落沿着一条湍急的小溪两岸而建,呈一长长的船形,而村中央的一棵1300连年的古银杏树就是这艘船的桅杆了。
沿着村落河边的青石板街道而走,每隔十几、二十米便有一座长长的石板铺成的小桥,供两岸的人行走,依河的店铺多在河边建起供行人休息、纳凉的长条靠椅,这就是庆源一个极具特色的美人靠了。
村落处处种满了梨树,依河还有桃树等,村落外是大片的稻田,我于3月底去过一次,开满了油菜花,远远望去:金黄色的油菜花、村中雪白的梨花、溪边粉红的桃花,加上粉墙黛瓦徽式古民居,这一切令人惊叹:好一个世外桃源。
婺源的调查报告

婺源的调查报告篇一:婺源古镇环境调研报告关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古镇环境调研报告学号:201101902155班级:艺术113班姓名:王星老师:阳欢————————————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2013-09-25——————————关于江西省婺源古镇的环境调研报告王星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2011级环境艺术设计201101902155【摘要】通过对江西省婺源古镇的亲身经历、网络的信息调研以及图书课本的描述,引发我针对古镇环境的关注与保护,去了解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与环境设计领域的应用价值与意义,通过具体的案例调查、分析、研究,初步掌握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在具体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并且努力尝试作为设计师要关注人、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环境心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社会责任环境的自然意义一、引言为加强学以致用的实效性,在学习环境心理学后。
应该努力去了解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和环境设计领域的应用价值,充分认识到专业的重要性。
通过本人自身的实地经历、网络调研、图书考究、论坛交流等,研究生成此环境调研报告。
旨在丰富设计阅历,领悟专业所存在的实效价值与社会意义,掌握设计研究方法与其实际的应用体现价值,关注人、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生活,培养优秀的设计素质与社会责任感。
二、调研实践阶段1、调研目的:了解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与环境设计领域的应用价值与意义,通过具体的案例调查、分析、研究,初步掌握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在具体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尝试作为设计师要关注人、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
2、调研对象: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婺源古镇3、调研形式:网络调研、图书考究、论坛交流、亲身经历(实地)【调研正文】婺源,一个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山区小县,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一踏独有的自然生态文化不断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婺源目前属于江西省上饶市。
婺源建县于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建县后一直属于徽州(上溯属歙州、新安郡)管辖,至1934年从安徽划入江西,1947年又重划回安徽省,1949年复划归江西省至今。
【参考文档】江西婺源考察报告-word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江西婺源考察报告篇一:婺源景德镇考察报告《民间美术考察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34篇二:江西婺源、景德镇考察报告江西婺源、景德镇艺术考察报告姓名:吴博睿班级:环艺一班学号:1203611042考察地点:江西省婺源县、景德镇市考察时间:201X年4月18日至4月24日考察过程婺源县位于赣东北,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
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称典范之作。
明清时代古徽州一带的商人凭借木材、茶叶、盐业等的垄断经营,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统称徽商.当时徽商经营的势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和声望。
中国人落叶归根的特性让殷实的徽商们最终都在家乡大兴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传宗接代。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
中原望族的迁徙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耕读礼俗。
中原盛行的儒家礼教文化浓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这也是徽派建筑渗透着儒雅之韵的原因之一。
聚集巨额财富的徽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光荣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设中,这也在无形中促进了徽派建筑昌盛的发展。
本次考察主要考察了景德镇、思溪延村、李坑、江湾、晓起、彩虹桥等地。
第一天到达李坑,也是本次考察的住宿地。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该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关于婺源实习报告范文

关于婺源实习报告范文篇一:婺源实习报告实习报告xx年4月19号,我们动画班和艺术设计四个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江西婺源,开始了为期8天的风景写生。
当天下午六点我们一行人到达了婺源的思口镇,大家安排好住宿,吃过饭,就休息了。
第二天我们和老师一起游览了思口的风光,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开始真正的任务——写生。
每天早上我们带上画具去采风写生。
婺源不愧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在婺源,风景到处都在你的身旁最美的风景,就在你不经意的途中出现:徽派的房屋、绵延的山林,碧绿的湖水,朴实的居民……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婺源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这里有有荷包红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四色”(红、绿、黑、白)特产。
名胜古迹有灵岩洞群、彩虹桥、龙天塔,李坑、思溪、理坑、延村等明清建筑群,等婺源有世界濒临绝迹鸟种——黄喉噪鹛,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湖,有华夏第一高瀑大鄣山瀑布。
婺源的樟树也是出了名的,我们看见的樟树一般都有上百年的历史,高大雄伟,显示着历史的印记。
风景很美,但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如何把美景用我的双手表现出来。
刚开始我画速写画的一塌糊涂,面对美景我惭愧不已。
一天晚上我临了一幅画心里豁然开朗,知道该怎么表现马头墙,怎没表现树木和草。
通过慢慢学习和理解,我逐渐掌握钢笔画的速写表现。
色彩方面我掌握的不太好,老师说我会组织画面但不会表现色彩。
我也在努力但见效不大。
有时老师会来检查作业和指导,大家都会认真的听,让老师给自己意见,在下次画画时改进。
我对徽派建筑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
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
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就是俗称“五岳朝天”了,总而言之,江西婺源的徽派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已经在我们脑海中深根了,我们也爱上了这块土地这一次写生收获丰富,让我积累了许多资料和图片,为艺术创作收集了好的素材。
婺源考察报告

考“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闻名的文化与生态旅行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的文化风俗、衡宇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份。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可谓典范之作。明清时期古徽州一带的商人凭借木材、茶叶、盐业等的垄断经营,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统称徽商.那时徽商经营的势力遍及五湖四海,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和声望。中国人落叶归根的特性让殷实的徽商们最终都在家乡大兴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兴盛。中原望族的迁移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耕读礼俗。中原盛行的儒家礼教文化浓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这也是徽派建筑渗透着儒雅之韵的缘故之一。聚集巨额财富的徽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光荣当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设中,这也在无形中增进了徽派建筑兴盛的进展。本次考察要紧考察了景德镇、思溪延村、李坑、江湾、晓起、彩虹桥等地。
江西婺源实习报告

江西婺源采风实习报告学号:N111303319姓名:赵金玉导师:王晓华实习地址:江西婺源实习时间:2012年10月8日——13日考察方式:1)对当地进行调查和对相关人员进行咨询;2)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3)拍摄有关图片、现场写生等。
目的: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选材取景构图和深入加工能力。
三、深化对光和色彩的规律认识,锻炼掌握视觉色彩和运用色彩的能力,培养表现色彩的能力和对技法的掌握能力。
四、理解因环境、气候、季节、时间等条件变化而产生自然景色变化的色彩调和。
五、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习惯,增长文化底蕴修养。
婺源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处于黄山、庐山、三清山和景德镇旅游金三角区域,已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盛赞婺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除了叠幢峰峦、幽谷溪涧、林木古树、奇峰异石、亭台廊桥、溶洞和鸟类奇多之外,就是古村落古民居建筑,这里是我国古建筑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被专家誉为“艺术宝库”,堪称九州大地之一绝。
明清时代的徽式建筑几乎遍布全县各乡村。
走进古村落,可以看到爬满青藤的粉墙,长着青苔的黛瓦,飞檐斗角的精巧雕刻,剥落的雕梁画栋和门楣。
古村落的民居建筑群,依山而建,临水而居,鳞次栉比,黑白相间,布局紧凑而典雅。
门前听水响,窗外闻鸟啼。
值得一提的是,婺源城乡今天人们建造的公寓、酒楼和民舍,也按县政府要求,均为清一色的明清式建筑,与古代的建筑相辉映。
名胜古迹有灵岩洞群、彩虹桥、李坑、思溪延村、理坑、江湾、汪口、晓起、百柱宗祠等。
此次采风实习我们落脚在婺源县的沱川乡。
我们住的地方可以说是方圆百里相当霸气的宾馆——余地主美术写生基地。
离我们的落脚点最近的景点就是理坑。
理坑与李坑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理坑原名理源,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
关于婺源县生态环境考察报告

关于婺源县生态环境考察报告第一篇:关于婺源县生态环境考察报告关于婺源县生态环境考察报告一.前言这次暑假,本来是就着旅游的心情,前往江西婺源县晓起村。
可当我从黄山坐巴士转车到婺源县的路上,便被那里的生态环境给吸引住了。
推开车窗,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鸟儿在树梢欢唱嬉戏。
车窗外云遮雾罩,一个个粉墙黛瓦的村落隐现在茂林修竹之中。
那景色,你可知道,仿佛真来到了世外桃源一般。
车在山间蜿蜒盘旋许久,之后我便到达了目的地,晓起村。
和网上说的一样,虽然看到的并没有图片漂亮,可比起一般的地方,那儿简直是干净不得了,让你心旷神怡,所有的忧愁瞬间化为乌有。
于是我便很想知道,这儿环境为什么会这么好?我是否能从中得到些什么不一样的体会。
二.婺源县环境的具体介绍著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
境内古村落遍布乡野,保存完整,且独具徽派风格被外界誉为“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
青山绿水,这只是对婺源县的一个笼统的概括。
婺源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雾日较多,日照较短,降水丰沛。
春秋短,冬夏长。
一年四季都很漂亮,特变是四月,漫山的红杜鹃,满坡的绿茶,金黄的油菜花,加上白墙黛瓦,五种颜色,和谐搭配,胜过世上一切的图画。
唯一不好的就是四月,游客太多太多。
这里植被茂密,树木尤为高达,特别是松书和樟树。
建筑风格,白墙黛瓦,明清时候的古建筑特别多。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条小河里,都有数不清的鱼,你可知道,如今进入工业社会的期间,河里是很难见到这么多的鱼的。
所以,旅店里的叔叔说,他们这鱼特别便宜,属真正的“物美价廉”,因为这些鱼没有过污染,纯天然。
这里生态是十分完善的,天空树梢,时不时的会看到很多各种鸟类。
总体来说,婺源县,干净出奇,生态完善平衡,近乎没有污染。
三.婺源县环境的整体分析通过和当地的村民交流,以及某些导游的热情介绍,我这才更充分的了解到婺源的魅力所在。
婺源考察调研报告

婺源考察调研报告【婺源考察调研报告】一、引言婺源,坐落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中国的东南沿海经济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婺源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为进一步挖掘和推进这一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自然风光婺源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闻名,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三清山,这座被誉为“仙境”的山峰,拥有壮丽的山势和清澈的溪流,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婺源还有许多古村落,如江湾、李坑和思溪等,这些村落保留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被誉为中国传统村落的“活化石”。
三、人文历史除了自然风光外,婺源还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古徽州文化是婺源的一大特色,这种文化融合了汉族文化和徽派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婺源的古建筑保留着丰富的徽派建筑风格,如祠堂、庙宇和民居等,使人们能够深入感受到这种独特的文化魅力。
四、经济发展婺源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产业包括茶叶、水果和蚕桑等。
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婺源开始逐渐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
婺源的古村落和自然景观成为吸引游客的热点,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和创业的机会。
婺源在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方面取得的成就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
五、问题与建议尽管婺源在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如道路交通和旅游设施等。
其次,旅游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如景区的服务态度和旅游信息的发布等。
最后,婺源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更有特色的旅游品牌,以吸引更多游客。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对婺源的投资,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此外,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强监管,确保景区的秩序和环境良好。
最后,鼓励企业创新,开发更多具有婺源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整体竞争力。
六、结论综上所述,婺源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发展的地区。
婺源调研报告

婺源调研报告【婺源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婺源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是中国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之一。
该地区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
为了了解婺源的发展情况和旅游资源利用状况,我们展开了婺源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婺源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 了解婺源旅游资源的利用情况;3. 分析婺源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和挑战。
三、调研方法1. 现场观察:我们到访了婺源的主要旅游景点,包括江湾风景区、宏村、江湖村等,对景区的环境、设施和旅游服务进行了观察;2.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向婺源的游客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婺源旅游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3. 采访访谈:我们采访了婺源旅游局的负责人和当地旅游从业人员,了解他们对婺源旅游的发展看法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1. 婺源旅游发展现状:婺源的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访。
景区的环境整洁,旅游设施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较高;2. 旅游资源利用情况:婺源拥有丰富的自然风景和传统文化资源,但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开发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有些景点的开发还比较简单,缺乏特色和创新;3. 发展潜力和挑战:婺源旅游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道路交通不便、缺乏高品质的旅游产品、环境保护压力等。
五、建议1. 加强市场开发:婺源应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旅游市场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访;2. 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婺源可以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创造出独特的旅游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3.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4. 加强环境保护:婺源应该加大力度保护自然环境,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婺源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婺源需要加强市场开发,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环境保护。
总之,婺源具备较大的旅游发展潜力,有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最新推荐】婺源实习报告-实用word文档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婺源实习报告篇一:婺源实习报告实习报告201X年4月19号,我们动画班和艺术设计四个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江西婺源,开始了为期8天的风景写生。
当天下午六点我们一行人到达了婺源的思口镇,大家安排好住宿,吃过饭,就休息了。
第二天我们和老师一起游览了思口的风光,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开始真正的任务——写生。
每天早上我们带上画具去采风写生。
婺源不愧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在婺源,风景到处都在你的身旁最美的风景,就在你不经意的途中出现:徽派的房屋、绵延的山林,碧绿的湖水,朴实的居民……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婺源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这里有有荷包红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四色”(红、绿、黑、白)特产。
名胜古迹有灵岩洞群、彩虹桥、龙天塔,李坑、思溪、理坑、延村等明清建筑群,等婺源有世界濒临绝迹鸟种——黄喉噪鹛,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湖,有华夏第一高瀑大鄣山瀑布。
婺源的樟树也是出了名的,我们看见的樟树一般都有上百年的历史,高大雄伟,显示着历史的印记。
风景很美,但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如何把美景用我的双手表现出来。
刚开始我画速写画的一塌糊涂,面对美景我惭愧不已。
一天晚上我临了一幅画心里豁然开朗,知道该怎么表现马头墙,怎没表现树木和草。
通过慢慢学习和理解,我逐渐掌握钢笔画的速写表现。
色彩方面我掌握的不太好,老师说我会组织画面但不会表现色彩。
我也在努力但见效不大。
有时老师会来检查作业和指导,大家都会认真的听,让老师给自己意见,在下次画画时改进。
我对徽派建筑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
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
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就是俗称“五岳朝天”了,总而言之,江西婺源的徽派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已经在我们脑海中深根了,我们也爱上了这块土地这一次写生收获丰富,让我积累了许多资料和图片,为艺术创作收集了好的素材。
婺源乡村旅游 [赴江西婺源乡村旅游的考察报告]
![婺源乡村旅游 [赴江西婺源乡村旅游的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27966cc77da26924c5b0b1.png)
婺源乡村旅游[赴江西婺源乡村旅游的考察报告]3月13日、14日政府陶景文副市长与旅游局孙世强副局长到江西省XX县进行乡村旅游考察。
在此期间,先后考察了李坑、汪口、江湾、晓起村等乡村旅游景点,走访了旅游购物点、旅游农户。
一路深入细致的考察,使我们感受颇多、收获较大,触动很深。
我们不仅对婺源乡村旅游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得到了启发,有关考察成果报告如下:一、婺源及李坑、汪口、江湾、晓起村景区概况XX县位于江西省的东北角。
全县总面积2947平方公里。
辖18个乡镇,有33万多人。
县城设在紫阳镇,县境多山地,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是一个典型的江XX区县。
境内林木葱郁、峰峦叠幢、峡谷深秀、溪流潺潺,奇峰、怪石、驿道、古树、茶亭、廊桥及多个生态保护小区构成了婺源美丽的自然景观。
婺源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有“书乡”的美称。
从宋代以来,婺源出了文学家朱弁、理学家朱熹、纂刻家何震、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等文化名人,是我国古建筑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
灵岩古洞群、古树名木、明清建筑及古文化,是婺源风景的四大特色,被许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婺源森林覆盖率达82%,是中国最美乡村、中国旅游强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国首批生态农业示范区、中国乡村旅游的典范等多项称号,拥有7个4a级景区,是全国拥有4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县。
开发了10多个精品景区景点,开辟东、西、北三条精品旅游线路。
李坑-小桥流水人家。
是一个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村落。
一条蜿延曲折的小溪穿村而过,房屋依溪而建。
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明清古建遍布,青石板街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民居宅院依山傍水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构成一幅天然画卷。
汪口-千年古村落。
位于XX县东江湾镇压的西部,宋朝大观年间始建,距今有1100余年历史。
有千年古街、老屋、长河漂流可供游览。
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288-83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考察地点:江西省婺源县考察时间:从XX年5月21日至5月26日考察过程婺源县位于赣东北,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
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称典范之作。
明清时代古徽州一带的商人凭借木材、茶叶、盐业等的垄断经营,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统称徽商.当时徽商经营的势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和声望。
中国人落叶归根的特性让殷实的徽商们最终都在家乡大兴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传宗接代。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
中原望族的迁徙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耕读礼俗。
中原盛行的儒家礼教文化浓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这也是徽派建筑渗透着儒雅之韵的原因之一。
聚集巨额财富的徽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光荣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设中,这也在无形中促进了徽派建筑昌盛的发展。
【优质】考察江西婺源、遂川的启示-范文模板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考察江西婺源、遂川的启示篇一:婺源考察报告《民间美术考察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 234篇二:江西婺源、景德镇考察报告江西婺源、景德镇艺术考察报告考察地点:江西省婺源县、景德镇市考察时间:201X年4月18日至4月24日考察过程婺源县位于赣东北,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
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称典范之作。
明清时代古徽州一带的商人凭借木材、茶叶、盐业等的垄断经营,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统称徽商.当时徽商经营的势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和声望。
中国人落叶归根的特性让殷实的徽商们最终都在家乡大兴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传宗接代。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
中原望族的迁徙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耕读礼俗。
中原盛行的儒家礼教文化浓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这也是徽派建筑渗透着儒雅之韵的原因之一。
聚集巨额财富的徽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光荣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设中,这也在无形中促进了徽派建筑昌盛的发展。
本次考察主要考察了景德镇、思溪延村、李坑、江湾、晓起、彩虹桥等地。
第一天到达李坑,也是本次考察的住宿地。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该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江西婺源写生实践报告(范文)

江西婺源写生实践报告江西婺源写生实践报告篇一:江西婺源写生实习报告论文江西婺源写生实习报告实习目的:有效的描绘和记忆物体形象、色彩,收集、积累创作素材,掌握快速作画的方法,提高敏锐地观察生活、深入地认识生活、艺术地表现生活的能力,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打下牢固的基础。
实习时间:201X年7月2日——7月15日正文: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江西婺源的写生之路。
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写生的机会可以使我见识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
我们整装出发,坐在去婺源的大巴上,大家心里有许多说不出的激动,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和那么多同学一起坐车,也许是因为第一次那么多人一起到比较远的地方,也许是第一次去实习,看到那一座座连绵的山,印入眼帘的大片的绿,一层层的梯田,那天然的景像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同学们一路上有说有笑,累了就睡一会,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到达沱川乡已经是下午4点了,老师安排宿舍后同学们一起去吃饭,我们住的地方不大,十个人一间,吃饭是在一个统一的地方,也都安排好了时间,经过了一天的辛苦颠簸中,同学们纷纷回宿舍休息了。
在理坑我们看到了一百多年前的老建筑,理坑原名理源,位于婺源县城56公里的沱川乡。
建村于北宋末年,地处深山怀抱和碧水围绕之中,村中有全县最典型的明清官邸风光古朴原始亦具迷人风味。
另一个地方就是篁村,里面房屋错综复杂,如果一个在里面乱走很可能会在一条条小巷子中迷失方向,我在这里拿着手机不停的拍照,但还是来不及拍下所有的美景和建筑。
在河的两旁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小商店,里面的种类繁多的纪念品。
那条河是人们用来洗衣服、洗菜用的,河上有两座石桥,桥面都是由大块的石板铺设的,看起来很厚重,据说哦是三四百年前留下的,有一做桥写有“天心桥”三个大字,说是那里有个官为了感谢皇恩而建造的,那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有三四百年之久,房屋的特色是:外观都建有“码头墙”。
江西婺源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江西婺源考察报告篇一:江西婺源、景德镇考察报告江西婺源、景德镇艺术考察报告姓名:吴博睿班级:环艺一班学号:1203611042考察地点:江西省婺源县、景德镇市考察时间:20XX年4月18日至4月24日考察过程婺源县位于赣东北,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
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称典范之作。
明清时代古徽州一带的商人凭借木材、茶叶、盐业等的垄断经营,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统称徽商.当时徽商经营的势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和声望。
中国人落叶归根的特性让殷实的徽商们最终都在家乡大兴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传宗接代。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
中原望族的迁徙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耕读礼俗。
中原盛行的儒家礼教文化浓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这也是徽派建筑渗透着儒雅之韵的原因之一。
聚集巨额财富的徽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光荣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设中,这也在无形中促进了徽派建筑昌盛的发展。
本次考察主要考察了景德镇、思溪延村、李坑、江湾、晓起、彩虹桥等地。
第一天到达李坑,也是本次考察的住宿地。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该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在李坑,自有它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让人贴近生活。
仿佛自己融化在了这美丽的古村中难分难舍,感受着这古朴富有诗意的小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江西婺源考察报告
篇一:婺源景德镇考察报告
《民间美术考察报告》
姓名:班级:
学号:指导教师:
2
3
4
篇二:江西婺源、景德镇考察报告
江西婺源、景德镇艺术考察报告
姓名:吴博睿班级:环艺一班学号:1203611042
考察地点:江西省婺源县、景德镇市
考察时间:201X年4月18日至4月24日
考察过程
婺源县位于赣东北,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
化的组成部分。
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
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称典范之作。
明清时代古徽州一带
的商人凭借木材、茶叶、盐业等的垄断经营,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统称徽商.当时徽商经营的势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和声望。
中国人落叶
归根的特性让殷实的徽商们最终都在家乡大兴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传宗接代。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
中原望族的迁徙不
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耕读礼俗。
中原盛行的儒家
礼教文化浓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这也是徽派建筑渗透着儒
雅之韵的原因之一。
聚集巨额财富的徽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
光荣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设中,这也在无形中促进了徽派建筑昌盛的发展。
本次考察主要考察了景德镇、思溪延村、李坑、江湾、晓起、彩虹桥等地。
第一天到达李坑,也是本次考察的住宿地。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该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在
李坑,自有它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让人贴近生活。
仿佛自己融化在了这美丽的古村中难分难舍,感受着这古朴富有诗意的小村。
小桥、流水、人家
下午行至汪口村,位于婺源东北部,古称永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口。
碧水汪汪
而得名,宋大观三年(1110)由徙婺源九代孙朝议大夫俞杲建村,是一个以俞
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
汪口村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得山水之灵气,
地灵人杰,是古徽州一方“徽秀钟灵”之地,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人文蔚起,经科举中进士者有14人,出任七品以上官员73人,著书立说,以斐然文
采名于世者9人著作达27部,还走出了一大批商贾四方徽商富贾和精杏林,工篆刻、善书画的名士贤达。
汪口小巷
俞氏宗祠,位于婺源县城东北30
公里处的江湾镇汪口村,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
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气
势雄伟,布局严谨,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
宗祠内凡木质构件均饰以雕琢,有各种图案一百多组。
刀法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细腻纤巧,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雕刻艺术宝库”。
宗祠构造十分宏大巍峨,主祠堂高达三层。
牛腿雕刻威严,月梁造型古朴。
在这古老的祠堂中,每年的祭祖仪式仍在进行。
精美的木雕
第二天来到了此行主要景点之一——江湾
江湾位于江西省婺源县东部,距婺源县城28公里,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属于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景区,是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湾文风鼎盛、群贤辈出,由宋至清孕育出状元、进士、与官宦38人;传世著作92部,其中
15部161卷列入《四库全书》。
村中还保存尚好的御史府宅、中宪第等明清时
期官邸,又有徽派民居滕家老屋、培心堂等,以及徽派商宅,及201X年重修的萧江宗祠,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
下午赶赴晓起村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如果说,婺源是一个绿色大公园那么晓起村就是一处绝妙的景致。
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地的古树,天人合一的晓起堪称中国别具韵味的古文化生态村。
参天古树
篇三:婺源古镇环境调研报告
关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古镇
环
境
调
研
报
告
学号:201X01902155
班级:艺术113班
姓名:王星
老师:阳欢
————————————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 201X-09-25——————————
关于江西省婺源古镇的环境调研报告
王星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201X级环境艺术设计 201X01902155
【摘要】通过对江西省婺源古镇的亲身经历、网络的信息调研以及图书课本的描述,引发我针对古镇环境的关注与保护,去了解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与环境设计领域的应用价值与意义,通过具体的案例调查、分析、研究,初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