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

合集下载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 ______(1) p→g (2) p∨g_ _ _ _(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1]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1]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 ______(1) p→g (2) p∨g_ _ _ _(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答案: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非对称但传递的关系。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主、谓项都周延。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某甲可能不是凶手为真。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或然性推理。

9.“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这是求因果联系的求同求异并用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三、分析题1.可以推出“所有盗窃罪都是犯罪”,因为“故意犯罪”是“犯罪”的一种,而“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则“所有盗窃罪都是犯罪”。

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所有”;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试题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而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 )和(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 )(1) p→g (2) p∨g(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2)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2)

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1,在"有得犯罪不就是故意得"这一性质判断中得逻辑常项就是有得……不就是…… ,逻辑变项就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就是假得;在其它情况下,它都就是真得、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 不矛盾律与排中排、4,在"刑法就就是规定犯罪与刑罚得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就是刑法 ,种差就是规定犯罪与刑罚 ,邻近属概念就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概念外延间得交叉关系属于( C )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B、对称但非传递C、非对称但传递D、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得就是( D )。

A、主项与谓项B、主项与量项C、谓项与联项D、量项与联项3、“正当防卫不就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得主、谓周延情况就是( A )。

A、主、谓项都周延B、主、谓项都不周延C、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与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D )。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就是故意犯罪”等值得判断就是( A )。

A、所有贪污罪都就是故意犯罪B、所有贪污罪都不就是故意犯罪C、有些贪污罪就是故意犯罪D、有些贪污罪不就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得判断就是( D )。

A、某甲与某乙都有罪B、某甲与某乙都无罪C、某甲或某乙有罪D、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就是凶手”为真,则( C )为真。

A、某甲必然就是凶手B、某甲可能就是凶手C、某甲可能不就是凶手D、某甲不必然不就是凶手8、类比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得相同点就是( D )。

A、从个别到一般得推理B、从个别到个别得推理C、从一般到一般得推理D、或然性推理9、“ 调查中发现,凡就是普法教育搞得好得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就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得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就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得原因。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就本罪的性质而言,它是否是故意的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一般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同一性),(非矛盾性规律)和(连续性)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这个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1)定义太宽(2)定义太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1)所有的s是p(2)所有s不是p(3)有s是p(4)有s不是p3,\负判断是(4)(1)p∧g(2)p∨q(3)p∨g(4)P真与Q假→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1)可能非p(2)可能p(3)必然非p(4)不可能非p5.现在我们强调法治,也就是说,让人民法院来管理社会秩序。

\这个论点(1)(1)违反了统一的要求(2)违反了非矛盾法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有些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种性质的判断有(2)(1)对立关系(2)矛盾关系(3)不良关系(4)对立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1)重大项目扩展不当(2)次要项目扩展不当(3)中间项目扩展不当(4)两个否定结论_______8,\∨g\的等值判断(3)_____________(1)p→g(2)p∨g____(3)p∧g(4)p→g9.当:\all s是p\且\some s是p\为false时,扩展中s和p之间的关系为(2)(1)对立关系(2)差异关系(3)矛盾关系(4)对立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1)p∧q(2)p∨q(3)p→q(4)p∧q三,问答题1.统一性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一般逻辑中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1) p∧g(2) p∨q(3) p∨g (4) _p真且q假_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 )(1) p→g(2) p∨g(3) p∧g(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1)p∧q(2) p∨q(3) p→q(4) p∧q 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1)所有的S是P(2)所有S不是P(3)有S是P(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4)(1)p∧g(2)p∨q(3)p∨g(4)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1)可能非P(2)可能P(3)必然非P(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_____________(1)p→g(2)p∨g____(3)p∧g(4)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1)p∧q(2)p∨q(3)p→q(4)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

法律逻辑学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

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每空 2 分,共 20 分)1,在 " 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 一性判断中的常是有的⋯⋯不是⋯⋯,是犯罪 ,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 ,它才是假的 ;在其它情况下 , 它都是真的 . 3,普通基本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 " 刑法就是定犯罪和刑的法律 "一定中 ,被定是刑法 ,种差是定犯罪和刑 ,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每小 2 分,共 20 分)1.概念外延的交叉关系属于( C )关系。

A.即称又B. 称但非C.非称但D. 即非称又非2.在性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D )。

A.主和B. 主和量C.和D. 量和3.“正当防不是犯罪行” 个判断的主、周延情况是( A )。

A. 主、都周延 B. 主、都不周延C. 主周延,不周延D.主不周延,周延4.运用法和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D )。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罪不是故意犯罪”等的判断是( A )。

A.所有罪都是故意犯罪B. 所有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 有些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的判断是( D )。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 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 真,(C)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B. 某甲可能是凶手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比推理和不完全推理的相同点是( D )。

A. 从个到一般的推理B. 从个到个的推理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中,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案率都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案率都高,由此可,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案率低的原因。

” 是求因果系的( C )。

A.求同法B.求异法C. 求同求异并用法D.共法10.在程中,如果反“ 据的真性不依的真性来”的,就会犯( C )的。

法律逻辑学试卷试题与包括答案.docx

法律逻辑学试卷试题与包括答案.docx

精品文档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每空 2 分,共 20分)1,在 " 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 一性判断中的常是有的⋯⋯不是⋯⋯,是犯罪 , 故意 .2, 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 _ , 它才是假的 ; 在其它情况下 , 它都是真的 .3, 普通基本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 在 " 刑法就是定犯罪和刑的法律" 一定中 , 被定是刑法 ,种差是定犯罪和刑 , 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每小 2 分,共20 分)1. 概念外延的交叉关系属于( C )关系。

A. 即称又B.称但非C. 非称但D.即非称又非2.在性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D )。

A. 主和B.主和量C.和D. 量和3.“正当防不是犯罪行” 个判断的主、周延情况是( A )。

A.主、都周延B.主、都不周延C.主周延,不周延D. 主不周延,周延4.运用法和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D)。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罪不是故意犯罪”等的判断是( A )。

A. 所有罪都是故意犯罪B.所有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有些罪是故意犯罪D.有些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的判断是( D )。

A.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 真,( C )真。

A.某甲必然是凶手B.某甲可能是凶手C.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比推理和不完全推理的相同点是( D )。

A.从个到一般的推理B.从个到个的推理C.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中,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案率都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案率都高,由此可,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案率低的原因。

” 是求因果系的( C )。

A. 求同法B. 求异法C.求同求异并用法D. 共法10.在程中,如果反“ 据的真性不依的真性来”的,就会犯( C )的。

《法律逻辑学》作业(1)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作业(1)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10分)1、在三段论的第三格中,中项M在大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在小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

2、根据性质判断词项周延性的规定,全称判断的主项都是周延的,否定判断的谓项都是周延的。

3、若一个推理正确,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推理的前提正确,推理的形式有效。

4、根据简单真值模态判断间的对当关系,必然P与可能P之间具有差等关系;可能P与可能非P之间具有下反对关系。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M I PM(A)SS(I)P二、单项选择(20分)1、“p要么q”与“p并且q”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含有(C)。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2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B、假言直接推理分为假言易位推理、假言换质推理和假言易位换质推理;C、规范模范判断分为规范模范词和基础判断;D、反驳分为被反驳的论题、用以反驳的论据和用以反驳的论证方式。

3、“没有一个腐败分子不应受到法律的惩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A)A、SAP;B、SEP;C、SIP;D、SOP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A、交叉关系;B、全同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

7、“所有的执法者都是公正的”和“有些执法者不是公正的”这两个判断间具有(C)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差等关系。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 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 (3)有S是P (4)有S不是P 3,\负判断是( 4) (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 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 (1)可能非P (2)可能P (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 (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 _______8,\∨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 ______ (1) p→g (2) p∨g _ _ _ _ (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 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 (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 (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 (1)p∧q (2) p∨q (3) p→q (4) p∧q 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一一、填空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___思维形式_____________。

6.划分是揭示概念__外延__________的逻辑方法。

7.定义是揭示概念____内涵________的逻辑方法。

12.性质判断有___质________和____量________两个方面。

20. “SAP”判断换位后得__PIS_____判断。

二、单项选择3.如果C概念是A与B两个的属概念,并且所有A不是B,A 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外延,则A与B 之间的关系是()。

A. 交叉关系B.反对关系B. C.矛盾关系 D.真包含于关系6.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企业管理”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循环定义D.同语反复10.“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C.有的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D.有的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商品三.双项选择1.“贪污罪是侵犯财产罪”这句话中“侵犯财产罪”这个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单独概念D.普遍概念2.违反“划分必须是相应对称”这一规则,所犯的错误是()()。

A.多出子项B.划分不全C.子项相容D.混淆根据4.“国家就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国家可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 多出子项D.划分不全5.“杀人罪就是非法地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个定义是()()。

A.正确的B.错误的C.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D.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四1.“反革命罪”、“杀人罪”、“渎职罪”、“犯罪”这一组概念中,包括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交叉关系E.反对关系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的主、谓项是()。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非集合概念E.肯定概念3.下列各组概念中A真包含于B的有()。

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个充分条件假⾔判断,只有当前件真⽽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律 , 不⽭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分)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

A.即对称⼜传递B. 对称但⾮传递C.⾮对称但传递D. 即⾮对称⼜⾮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A.主项和谓项B. 主项和量项C. 谓项和联项D. 量项和联项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主、谓项都周延B. 主、谓项都不周延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A. ASB. EC. ED. IS5.与“并⾮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某甲或某⼄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某甲和某⼄都有罪B. 某甲和某⼄都⽆罪C. 某甲或某⼄有罪D. 某甲或某⼄⽆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为真,则()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B. 某甲可能是凶⼿C. 某甲可能不是凶⼿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8.类⽐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般的推理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C. 从⼀般到⼀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1)所有的S是P(2)所有S不是P(3)有S是P(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4)(1)p∧g(2)p∨q(3)p∨g(4)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1)可能非P(2)可能P(3)必然非P(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_____________(1)p→g(2)p∨g____(3)p∧g(4)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1)p∧q(2)p∨q(3)p→q(4)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试题1 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逻辑变项是()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而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和().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 (1)所有的S是P(2)所有S不是P (3)有S是P(4)有S不是P 3,\负判断是( ) (1) p∧g(2) p∨q (3) p∨g(4) _p真且q假_ 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 (1)可能非P(2)可能P (3)必然非P(4)不可能非P 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8,\∨g\的等值判断( )(1) p→g(2) p ∨g (3) p∧g(4) p→g 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 (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 (1)p∧q(2) p∨q (3) p→q(4) p∧q 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分)分,共20 一、填空题(每空2逻辑 , 有的……不是……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1,在 . 故意犯罪,变项是在其它情况;,它才是假的假_时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 它都是真的下,. 排中排 , 同一律不矛盾律和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种差是,被定义项是刑法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 .法律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20 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C )关系。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B. 对称但非传递 A.即对称又传递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D 2. B. 主项和量项 A.主项和谓项量项和联项 D. C. 谓项和联项。

A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主、谓项都不周延 B.A. 主、谓项都周延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D.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D. IS C. E B. E A. AS。

A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B.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 D.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C. 某甲或某乙有罪C )为真。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B. 某甲可能是凶手 A. 某甲必然是凶手某甲不必然不是凶D.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手。

D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 B.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理或然性推理 D.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9.“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练习题二、单项选择(20分)1、“美国”与“纽约”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A、全同关系B、交叉关系C、全异关系D、属种关系2、“交叉关系”具有()A、对称关系,传递关系B、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C、对称关系,反传递关系D、非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3、“甲与乙是友好的。

”这是一个()A、性质命题B、模态命题C、联言命题D、关系命题4、“人固有一死”,这一句子所表达的命题属于()。

A、全称肯定命题B、全称否定命题C、特称肯定命题D、特称否定命题5、下列概念间具有反对关系的是()A、“黑色”与“红色”B、“故意杀人”与“过失杀人”C、“国内法”与“国际法”D、“罪”与“非罪”6、已知“某公司侵权”为真,则“某公司或者违约或者侵权”为()A、真B、假C、可能真D、可能假7、下列划分正确的是()A、犯罪集团分为主犯和从犯。

B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C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D、合议庭分为审判长和审判员。

8、“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反对。

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等就不应该反对。

”这个论述()。

A、无逻辑错误B、违反了同一律C、违反了矛盾律D、违反了排中律9、下列词能表达集合概念的是()A、“王某是中国人。

”中的“中国人”B、“这本书是我的。

”中的“书”C、“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的“工人”D、“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中的“中国”10、“规律具有客观性,所以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这个三段论省略了()。

A、大前提B、小前提C、结论五、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命题。

1、写出下列命题的等值命题。

(8分)1)并非他既是杀人犯,又是抢劫犯。

2)并非如果那个死者身上有伤,那么他是被人杀死的。

3)只有构成犯罪,才会具有社会危害性。

4)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特权。

2、写出“只有王某不是盗窃犯,李某才不是诈骗犯。

”四个等值命题。

(8分)六、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情况。

(4分)已知“禁止在此摆摊”为假,则1、“禁止不在此摆摊”为()2、“不允许不在此摆摊”为()3、“允许不在此摆摊”为()4、“必须不在此摆摊”为()七、完成下面的真值表(判断a 与b两个命题是否等值)(4分)a、p并且非qb、并非只有非p才非q八、将“所有的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B. 对称但非传递C.非对称但传递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A.主项和谓项B. 主项和量项C. 谓项和联项D. 量项和联项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主、谓项都周延B. 主、谓项都不周延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 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B. 某甲可能是凶手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A.求同法B.求异法C. 求同求异并用法D.共变法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B.预期理由C.循环论证D.推不出三、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A.并非有的盗窃罪不是故意犯罪。

B.所有故意犯罪是盗窃罪。

C.所有非故意犯罪不是盗窃罪。

2.“受贿罪是渎职罪,贪污罪不是受贿罪;所以贪污罪不是渎职罪。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四、表解题(20分)运用真值表判定A判断和B判断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A:甲有罪或者乙有罪。

B:如果甲有罪则乙有罪。

设“甲有罪”为p;设“乙有罪”为q;A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B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B两个判断。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犯罪分子是应受法律制裁的,这个被告应受法律制裁,所以,这个被告是犯罪分子。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2. “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罪。

”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D B A D A B C D C C三、分析题1.设已知判断为SAP,则ABC三个判断分别为、PAS、 ES。

其中:SAP与SOP相矛盾,运用对当关系推理,能推出A判断,SAP→ ;SAP不能推出PAS,否则违反换位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根据换质位交替法,能由SAP推出C判断,SAP→SE → ES。

2.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

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的规则,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或答:违反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四、表解题运用真值表判定A判断和B判断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A:甲有罪或者乙有罪。

B:如果甲有罪则乙有罪。

设“甲有罪”为p;设“乙有罪”为q;A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p 或者qB判断的逻辑形式为:如果p那么 q五、论述题1.三段论,推理错误。

违反“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或答:违反第一格规则:“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2. 答:三段论,推理错误。

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小项不当周延” 的逻辑错误。

《法律逻辑学》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10分)1、在三段论的第三格中,中项M在大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在小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

2、根据性质判断词项周延性的规定,全称判断的主项都是周延的,否定判断的谓项都是周延的。

3、若一个推理正确,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推理的前提正确,推理的形式有效。

4、根据简单真值模态判断间的对当关系,必然P与可能P之间具有差等关系;可能P与可能非P之间具有下反对关系。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M I PM(A)SS(I)P二、单项选择(20分)1、“p要么q”与“p并且q”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含有(C)。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2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B、假言直接推理分为假言易位推理、假言换质推理和假言易位换质推理;C、规范模范判断分为规范模范词和基础判断;D、反驳分为被反驳的论题、用以反驳的论据和用以反驳的论证方式。

3、“没有一个腐败分子不应受到法律的惩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A)A、SAP;B、SEP;C、SIP;D、SOP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A、交叉关系;B、全同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

7、“所有的执法者都是公正的”和“有些执法者不是公正的”这两个判断间具有(C)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差等关系。

8、运用假言直接推理,从“如果甲是杀人犯,那么乙不是杀人犯”可以推出(B)A、只有甲是杀人犯,乙才不是杀人犯;B、只有乙不是杀人犯,甲才是杀人犯;C、只有乙是杀人犯,甲才不是杀人犯;D、如果乙甲不是杀人犯,那么甲是杀人犯。

9、与“并非所有的被告都是有罪的”这一判断具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是(C)A所有的被告都是有罪的;B、所有的被告都不是有罪的;C、有的被告不是有罪的;D、有的被告是有罪的。

10、与“并非如果人多,就占有真理”这一判断具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是(A)A、人多,但不占有真理;B、人多,并且占有真理;C、人不多,但占有真理;D、人不多,并且占有真理。

三、多项选择(10分)1、以“一个有效的三段论,或其大前提是全称的,或其小前提是全称的”为一前提进行选言推理,则其另一前提可以是(B、D)A、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全称的;B、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不是全称的;C、这个三段论的小前提是全称的;D、这个三段论的小前提不是全称的。

2、若“这个监狱的某些犯人不是刑事犯”为假,则主项与谓项在外延上可以是(A、B)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

3、以“必须P”为前提,可以必然推出(B、C)A 、禁止P ;B 、允许P ;C 、不允许非P ;D 、不禁止P 。

4、下列推理中,结论超出前提的知识范围的有(B 、C )A 、完全归纳推理;B 、科学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选言推理。

5、一个有效的第一格三段论,若其大前提是MAP ,则其小前提可以是(A 、C )A 、SAM ;B 、SEM ;C 、SIM ;D 、SOM 。

四、图示(8分)1、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A 、法院;B、法官;C 、律师;D 、中共党员。

2、已知“所有A 是B,有B 不A ,有B 不是C ,有C 不是B ,而所有A 都不是C ”,请用欧拉图表示出A 、B 、C 五、简答(42分)1下结论?为什么?(1)有的罪犯是被告;(2)并非所有被告不是罪犯;(3)有的非被告不是罪犯。

例(1)可以推出:用换位法:SIP →PIS ;例(2)可以推出:用性质判断对当关系:SIP →并非SEP例(3)不能推出:因为此判断用符号来看是:非SOP ,而SIP 是不能用判断变形直接推理推出非SOP 来的。

2、“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是无效合同,这个合同不是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所以这个合同不是无效合同。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这是三段论。

错误。

原因:大项P 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了,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3、“如果不充分掌握证据,那么就不能公正准确地执法;某法院司法人员不能公正准确地执法,所以,是他们没有充分掌握证据。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这是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

错误。

原因:这是肯定后件式,违反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的规则,犯了“从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的逻辑错误。

4、“只有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才能成为国家干部;某甲未成为国家干部,所以,某甲没有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是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

错误。

原因:这是否定后件式,违反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规则,犯了“从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的逻辑错误。

5、“甲、乙两人对同一个刑事案件进行分析,两人所得结论不同。

甲说,或者你分析判断有误,或者我分析有误。

后来乙发现自己的分析有漏洞,甲说,既然你错了,那么可以肯定是我分析对了。

”请问甲的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是相容选言推理。

错误。

原因:违反了“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则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了“由肯定一部分选言肢,进而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逻辑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