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对审美的共通感理念探析-外国哲学论文-哲学论文

合集下载

康德的审美欣赏理论

康德的审美欣赏理论

康德的审美欣赏理论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在众多领域都有重要贡献,其中包括审美哲学。

康德的审美欣赏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判断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中,康德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观点,试图回答什么是美的问题,以及美的欣赏与判断的原则。

首先,康德认为审美经验是一种主观的体验。

他断言,美不是由物体本身所具备的特征决定的,而是由观察者在欣赏中产生的感受和情感所决定的。

康德坚信,审美经验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观察者与作品之间的互动是实现审美感受的关键。

其次,康德提出了审美判断的两个核心原则:纯粹审美判断与目的性非法性。

纯粹审美判断是指观察者对作品的欣赏,不受理性由于实用目的所产生的干扰。

这意味着,一个作品的美不应该被其所代表的目的和用途所左右。

康德强调,只有通过纯粹审美判断,人们才能真正欣赏和理解作品的美感。

目的性非法性则是指一个作品应该具备无用性和自律性。

康德认为,美感对于观察者来说是无用的,其价值不在于实用功能,而在于纯粹的快乐和愉悦。

一件作品如果追求实用性和功利性,就会使审美体验受到损害。

因此,康德主张作品应该具备自律性,即能够自主地表达其内在的美感,而不受外界目的和需求的干扰。

康德进一步区分了美的两种形式:自然美和艺术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的美,而艺术美则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美。

康德认为,自然美是直接而无需通过概念的,因为它存在于我们的感知经验中,而不需要理性的判断。

相比之下,艺术美需要通过理性判断和思考才能体验到。

康德指出,艺术作品是由作者经过思维和创造而构建的,观察者需要通过理性来欣赏和理解。

康德还强调了审美感受的普遍性和共享性。

他认为,虽然每个人的审美喜好和观点可能存在差异,但美感是一种普遍的人类体验。

康德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欣赏和感受美,但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

审美感受的共享性则是指,人们可以通过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审美经验,从而增进理解和交流。

关于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说”的理论阐释

关于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说”的理论阐释

关于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说”的理论阐释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是德国启蒙哲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现代哲学的先驱之一。

他在哲学领域的贡献广泛,其中包括他的伦理学和美学理论。

在美学领域,康德提出了审美判断四契机说的理论,成为了后世美学探讨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本文将对康德的审美判断四契机说进行理论阐释,深入探讨其内涵和意义。

需要了解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说的基本概念。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行为,与理性判断有所不同。

在他的著作《判断力批判》中,他对审美判断给出了定义:审美判断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无目的性的评价行为。

而审美判断四契机说则是他对审美判断的认识方式的总结和概括,被认为是他审美理论的核心之一。

康德的审美判断四契机说包括以下内容:美的判断是主观的、普遍的、无以概念为准则和普遍必然的。

这四个要素是康德对于审美判断本质的总结和概括,通过这四个要素,他试图解释审美判断的独特性和特殊性。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四个要素进行详细阐释。

首先是美的判断是主观的。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是基于我们个体内在感觉和情感的体验而产生的,因此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每个人对于美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所以美的判断是不能被客观准则完全界定的,而是因个体的主观感受而产生的。

这也意味着审美判断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个体可能对同一件事物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

其次是美的判断是普遍的。

康德认为,尽管审美判断是主观的,但是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一定的共通性。

这是因为虽然每个人的审美感受可能不同,但是在一定情境下,人们对于美的判断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大自然的景色是美的,这表明了审美判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再者是美的判断是无以概念为准则的。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不能以概念或规律作为准则,而是凭借直观的感受和情感进行评价。

这与理性判断有所不同,理性判断需要以概念和规律为准则,而审美判断则是基于直观感受和情感的主观评价。

康德的审美判断四契机说不仅对于后世的美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为我们认识审美判断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简析康德美学思想中的“共通感”

简析康德美学思想中的“共通感”
来讨 论 。 康德 美 学 思 想 因其 自身 的 矛盾 性 而难 以被 把 握 , 在理 解 时 只 能 把 它 看 作 一 种 先 验 性 的假 定 , 而不 能 用 经
验 归 纳 来证 实 它 。
关键 词 : 通 感 ; 共 主观 ; 验 ; 先 经验 中 图分 类 号 : 8 — 文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6 2 6 6 2 1 ) 5 0 9 — 4 B 30 A 1 7 — 2 X( 0 1 0 — 0 8 0
象 而 不是 相反 , 对 于 主 体 的意 识 来 说 , 是 客 观 相 它 的; 审美 判 断 联 系 于 主 体 心 灵 的情 感 , 具 有 独 立 不 于 主体 的客观 性 。所 以康 德 紧接着 上面 的话 说 :至 “
于 审美 的 规定 根 据 ,我 们认 为 它 只 能是 主 观 的 , 不 可能 是别 的。 【哪, 审美 的规定 根 据划 归 主观范 畴 ”I 把 1 ( 后, 如果 有 “ 通感 ” 在 , 么 它 只 能 是 主 观 的普 共 存 那 遍性 根 据 , 而 寻求 审 美判 断 的普 遍 性 规定 就 不 能 从
感有 没有 恒定 、 遍 的规定 呢 ?如果 有 的话 , 么为 普 那 何 不 同身 体 状 况 的人 并 非 只 在 同一 温 度 下 感 觉 到 热 ?为 何在不 同的心 理状 态下 同一 个人 对 同一 温度
给 每 个 人 都 带来 热 烈 感 从 而 让 “ 瑰 是 美 的 ” 为 玫 成

种普 遍 、 必然 的审美 判 断 ?康 德 在 《 断 力批 判 》 判 区分 了知 识 判 断 和 审 美 判 断 : 为 了 判 别 某一 对 象 “
第一部分“ 审美 判 断 力 的 分析 ” 的第 一 节就 严 格 中 是美 或 不美 , 们 不是 把 ( 的 ) 我 它 表象 凭 借悟 性 连 系 于 客 体 以求 得 知 识 , 是 凭借 想 象 力 ( 者 想 象 力 而 或 和 悟 性相 结 合 )连 系于 主体 和它 的快 感 与 不快 感 。 鉴 赏 判断 因此不 是 知识 判 断 ,从 而不 是 逻辑 的 , 而 是 审美 的 。 【P) 审美 同逻 辑 区分 开来是 康 德美 学 ”】9 13将 (

康德与弗洛伊德对美学的辩论近现代哲学中的艺术与审美观念

康德与弗洛伊德对美学的辩论近现代哲学中的艺术与审美观念

康德与弗洛伊德对美学的辩论近现代哲学中的艺术与审美观念近现代哲学中的美学领域,康德和弗洛伊德的观点一直备受争议。

两位哲学家对艺术与审美的看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冲突。

本文将分析康德与弗洛伊德之间的辩论,探讨他们对美学的贡献以及对艺术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一、康德的美学观点康德是德国启蒙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美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判断力批判》中。

康德认为,审美体验是一种纯粹的主观体验,与人的感官和理性有密切关系。

他提出了“审美判断的无目的性”这一概念,即审美经验不会受到功利性的影响,纯粹以审美的形式存在。

此外,他还强调了审美经验的普遍性,认为具有普适性的审美经验应该是人们所认同的。

康德对艺术的看法与他的美学观点密切相关。

他认为艺术是以审美形式呈现的作品,通过对美的追求,艺术家可以达到表达情感和思想的目的。

康德提出了“目的论无中心性”的观念,即艺术作品不需要追求某种具体的目标或主题,而是通过形式的表达来触动观众的审美情感。

基于这一观点,康德将艺术分为两类,一类是“美的艺术”,即以审美形式为目的的艺术;另一类是“技术的艺术”,即以实用功能为目的的艺术。

二、弗洛伊德的美学观点弗洛伊德作为心理学的奠基者,对美学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美的体验与情感体验有着密切的关联,审美经验是一种基于潜意识的体验。

他通过对人类无意识的探索,推崇了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表达。

弗洛伊德主张将美学和精神分析相结合,将艺术看作是情感和欲望的表达方式。

弗洛伊德的美学观点与康德不同,他认为艺术作品可以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来进一步揭示人类内心的欲望和冲突。

他主张将艺术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方式,通过艺术作品的观赏和创作,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并通过表达和释放情感来实现心理的平衡和治愈。

三、康德与弗洛伊德观点的对比与辩论康德和弗洛伊德对美学的看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审美经验的主体性和艺术的功能性方面。

康德认为审美经验是一种主观的体验,与个体的感官和理性有关;而弗洛伊德则认为审美经验是一种基于潜意识的体验,与个体的情感和欲望密切相关。

浅析康德对美的认识

浅析康德对美的认识

浅析康德对美的认识康德遵循18世纪的美学传统,把鉴赏判断等同于关于美或丑的审美判断,下面是搜集的一篇关于康德对美的认识的,欢迎阅读参考。

从形式上看,康德指出美的判断包含一个双重的逻辑特性(logischeEigentümlichkeit):一方面,“鉴赏判断就愉悦而言是带着要每个人都同意这样的要求来规定自己的对象(规定为美)的,好像这是客观的一样(alsobesobjektivw re)。

”[1]123另一方面,“鉴赏判断根本不能通过论证根据来规定,就好像它只是主观的一样(alsobesbloβsubjektivw re)。

”[1]125就传统而言,近代唯理论美学认为美的本质是客观的,经验论则认为是主观的,康德认为美既非主观又非客观,美是客体与主体之间的某种关系。

一、美的“好像主观性”(一)美不是客观和概念性的一方面,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开篇就认为美的判断是“感性的”(sthetisch)①:“为了分辨某物是美的还是不美的,我们不是把表象通过知性联系着客体来认识,而是通过想象力(也许是与知性结合着的)而与主体及其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而联系。

”[1]37美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而对sthetisch一词含义的考察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美不是客观的以及康德美学思想的发展。

康德对于sthetisch的看法经历许多变化。

在1781年第一批判中认为只是指作为认识能力的先验感性论,反对鲍姆加通认为有美的先天原则和科学[2]26.在1787年修订版中则开始发生变化,sthetisch可以“部分在先验的意义上、部分在心理学的含义上来采用”[2]26.这种所谓的双重含义后在“第一导论”中得到了集中阐发,在那里康德认为sthetisch既可以理解为“表象与一个作为现象的对象在对该对象的认识上的关系”,即指隶属于认识能力的感性论,也可以指鲍姆加通意义上的“一个表象与愉快与不愉快的情感的关系”,即与情感相关[3]152.因而sthetisch既可以指与认识相关,又可以与情感相关。

康德 审美理念

康德 审美理念

康德审美理念
康德的审美理念可以概括为“纯粹审美”,即将审美体验独立于功利和实用性的考量,强调审美价值是独立存在的。

康德认为,审美经验不同于道德、知识和实用价值的判断,它是一种无私、无条件的感觉和欣赏。

康德主张,审美经验应该是一种纯粹的主体活动,不受外界目的、欲望或实用功能的干扰,其价值不在于对象本身,而在于主体的感知与理解。

康德将审美经验分为两个层次:美感的直觉和审美的反思。

美感的直觉是直接的感知和欣赏,是一种直观的感受,不需要经过理性的思考。

而审美的反思则需要通过理性的思考来判断和评价美的对象,它要求我们从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角度思考,寻找规律和结构。

康德认为,只有通过反思,才能真正理解美的本质和价值。

在康德的审美理论中,美的对象不仅仅是艺术作品,还包括自然景观和人的行为。

康德提出了一些审美原则,如目的性(目的不在于实用功能,而在于表达纯粹的审美意义)、和谐性(作品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统一和谐)和不寻常(与常规审美经验不同,独特而新奇)等。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评价美的对象,同时也指导艺术家在创作中的选择和表达。

康德的审美理念强调了主体的主观性和主动性,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来获得独特的审美经验。

同时,康德也强调了审美经验的普遍性,认为美的标准是普遍适用的,并有可能成为人类共同的经验和价值。

康德的“审美共通感”、中国古代的“感应”与政治的美学化

康德的“审美共通感”、中国古代的“感应”与政治的美学化

随着阿伦特政治美学化主张的推出,康德的“审美共通感”开始从艺术的象牙之塔款款移步而出,又一次成为众所瞩目的理论学术焦点。

要了解这一点如何可能,就不能不使我们重返这一概念本身,对其奥义给予思想的回瞻和理论再探。

一无疑,“审美共通感”是康德美学赖以支撑的最为重要的概念。

而该概念的发现,也是康德这位西方近代美学之父对人类美学理论所做出的最不同凡响的贡献。

众所周知,人类美学研究所遭遇的最大问题是,一切美感对象既然都是感性的、个体的、特殊性的,那么,为什么我们从中所鉴赏到的美不仅对我成立,亦对任何他人也同样成立?换言之,为什么这种美却具有一种为一切人所认同的普遍性,或更确切地说,即普遍的可传达性?并且尤令人困惑的是,正如我们在真知对象里所看到的那样,一切普遍性的东西都是借助于抽象的、明确的法则的概念而获得的,然而在美感对象中,其普遍性却并非如此。

而康德美学推出所谓的“无概念而具有普遍性”这一核心命题,康德把天才的艺术视为“无法之法”的艺术。

因此,特殊与普遍如何统一不啻成为美何以为美的最难以破解之谜,并由此导致经验论美学与理性论美学的尖锐对立。

一方面,英国经验主义者夏夫兹博里与哈奇生从经验论立场出发,以其区别于动物性感官的所谓“内感官说”的主张来解决这种统一。

另一方面,理性主义者则从理智论立场出发,或像布瓦洛那样直接诉诸自然之“真”来解决这种统一,2019年第10期康德的“审美共通感”、中国古代的“感应”与政治的美学化张再林[摘 要] 如若要给康德美学的核心概念“审美共通感”寻找一个中国式的对应概念,那么,它就是中国哲学里的“感应”了。

虽然“感应”与“审美共通感”同样具有“感受的可交流性”的属性,但“感应”却作为一种人、我、物三位一体的此感彼应、感而遂通,以其亦心亦物、亦人亦天的性质,比起康德的那种不无唯心化的审美共通感,代表了一种更为深刻也更为健全的感受到的可交流性。

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意味着唯有中国的“感应美”而非康德共通感美才为我们真正指向了美之所以为美的指归,而且还意味着,也唯有中国的“感应美”而非康德共通感美才能使我们走出纯粹心灵交往的狭隘天地,跻身于现实的社会交往的广阔领域,从而使所谓“政治美学化”这一美好的社会愿景不再是痴人的呓语,而如同中国早期的“乐感政治”那样兑现为切实可行的人间真理。

康德的审美经验理论

康德的审美经验理论

康德的审美经验理论康德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众多领域中,他的审美哲学无疑是最为著名和应用广泛的一部分,他通过对审美经验的探讨,提出了一套独特的审美判断标准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康德的审美经验理论,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康德认为审美体验是一种独特的经验,它与其他知识和感知经验是不同的。

在他看来,审美经验不仅仅是感知客观存在和判断美丑的过程,更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境界,一种从感性层面到理性层面的升华。

首先,康德认为审美经验是一种自由的主体活动。

在审美经验中,我们不受任何外界的束缚和规定,我们可以自由地欣赏和感受艺术品所传达的美感。

这种自由不受感官的限制,也不受实际生活的妨碍。

我们可以在审美经验中享受到纯粹的美感,摆脱了功利和实用的束缚。

其次,康德强调审美经验中的理性成分。

他认为,审美经验不仅仅是感受美的感官体验,更是理性的判断和思考过程。

通过理性的思考,我们可以从艺术品中获取更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康德认为审美经验中的理性是一种超越感性的认识,是对美的本质和存在的探索。

康德还提出了“审美判断”的概念,即通过对艺术品的审美评价来判断其美丑。

他认为,审美判断是超越感知的判断,它不仅仅是个人的喜好和感受,更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认同。

从康德的角度来看,艺术品的美不是仅仅存在于观者的主观感受中,而是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

只有当艺术品引发了观者的共鸣,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它才能被认为是美的。

在康德的审美经验理论中,他还提出了“美的目的论”。

他认为,艺术品追求的不仅仅是表面的美感,更是为了达到一种目的,这种目的就是取悦和激发观者的审美情感。

艺术品是通过形式和结构的安排来达到这种目的的,它们追求的不仅仅是表面的美丽,更是追求对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启示。

综上所述,康德的审美经验理论深入探讨了审美的本质与价值,他认为审美经验是一种独特和自由的主观活动,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更深一层的认识与欣赏。

康德“审美理念”概念辨析

康德“审美理念”概念辨析

美学论坛一31——康德“审美理念’’概念辨析文/曾东玲摘要:“审美理念”是康德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中的重要概念,它关涉到艺术创作与欣赏的重要问题,也是理解康德美学主要命题的关节点。

但对“审美理念”的理解,除了从康德对这个概念的直接规定入手外,还应辨明“理性理念”、“美的理想”、典型等概念与“审美理念”的关系,以此廓清它的内涵。

关键词:康德;审美理念;理性理念;美的理想;典型“审美理念”是康德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的重要概念。

《判断力批判》,康德对“理念”的使用范围做了扩展。

“理念”不它是康德分析了“美”以及“崇高”之后,在对天才的心理构再仅仅是“理性理念”,还有“审美理念”,或者说是“感性理成进行进一步阐释时提出的。

以往学者对康德美学概念的研究,念”。

康德有一段关于二者的论述说出了“审美理念”和“理性大都将重点放在诸如“美”、“崇高”、“天才”、“想象力”等概理念”的区别。

“理性理念”首先是一个概念,不管是在现实中念的探讨之上,缺少对“审美理念”详细而专门的讨论,其实还是想象力中都找不到一个对象与之相适合吲。

比如“上帝”,他“审美理念”恰恰是和这些概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审美理念”只能存在于我们的理性之中。

“审美理念”则首先是一个感性表既涉及到康德的天才论、艺术创作论,也牵涉到康德关于美的象16]。

它来源于想象力,具有无穷丰富的意义而不能被某一个确定义。

因此,理解“审美理念”是理解康德美学的关键点。

鉴定的概念所限定。

它不是一个固定和具体的形象,却能在想象于国内很多学者将“审美理念”和康德美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力的指引下在一个感性形象中见出。

这有点类似于中国美学所“美的理想”看作是一个东西,或者只从二者的提出角度来表明讲的“意象”,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康德所说“能引起很它们的区别,同样更多强调联系而忽视了区别。

而且很多学者多思考”而不为任何一个确定概念所囊括,其实也是一个意思。

亦将“审美理念”连同“美的理想”一起视为对典型问题的探引出“审美理念”的想象力是创造性的(“生产性的”)。

康德美学思想总结

康德美学思想总结

康德美学思想总结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对美学问题持有独立且重要的见解。

康德的美学思想涉及到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审美经验的方法和艺术作品的特性等方面。

本文将对康德美学思想进行总结,并梳理其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首先,康德认为审美判断是普遍性的。

根据康德的观点,审美判断不同于认识判断,而是通过感觉和直觉进行的。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不仅来自于个体的主观感受,还应具有普遍性和共享性。

他强调,真正的审美判断应当是具备一般性的,并无需借助于个体的偏好、意愿或情感。

其次,康德提出了“审美经验”的概念。

康德认为,审美经验是通过感觉和想象进行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经验。

他将审美经验与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进行了区分,并主张审美经验是一种与普遍性和理性相关的经验。

根据康德的观点,审美经验应该具有自由和无目的性,并通过想象力和感觉机能进行体验。

此外,康德的美学思想也强调了艺术作品的特性。

康德认为,艺术作品应当具备“目的性没有目的”的特点,即其创作和感受并不追求某种目的或效果。

艺术作品是一种自由表达和展示个体创造力的手段,具有情感、形象和普遍性的特征。

康德认为,通过艺术作品,我们可以从感性层面理解和体验到普遍性的概念和道德价值。

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对审美判断的普遍性的主张启发了后来的美学研究,推动了审美经验的探索和理论的发展。

康德的审美经验理论也对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艺术追求独特的审美体验,强调观众的参与和解读,与康德的审美经验理论相呼应。

同时,康德对艺术作品特性的思考也为后来的艺术理论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思路。

然而,康德的美学思想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他的美学思想过于强调理性和普遍性,忽视了审美体验的个体性和情感方面。

一些批评者认为,康德的观点对于艺术的多样性和自由表达有一定的限制。

总之,康德的美学思想提供了对审美经验和艺术作品的独特理解,强调了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和共享性,推动了审美经验理论的发展并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德的审美感受理论

康德的审美感受理论

康德的审美感受理论康德的审美感受理论:美的普遍与主观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对于审美领域的贡献无疑是不可忽视的。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提出了他独特的审美感受理论,这一理论从普遍性与主观性两个方面探索了美的本质与人们对美的感知。

康德的审美观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让我们一同来探寻其中奥妙之处。

首先,康德认为美是一种普遍的享受。

他把美的体验视为一种普遍的情感,对称、秩序、谐调等特质都具有普遍的吸引力。

这与康德其他哲学观点中的普遍性原则是相一致的。

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自然景观,只要具备一定的秩序和和谐,就会引起人们的审美共鸣。

康德认为,美是一种与对象相关的普遍情感,无论个体的偏好和境遇如何,美都会产生共鸣。

这正是美的普遍性的体现,它超越了个体的主观感受,使得美成为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享受。

然而,康德也强调了审美感受的主观性。

虽然美是普遍的,但每个人对于美的感受却是不同的。

康德认为,审美感受是人们主观心灵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品味和审美偏好,这种差异正是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源泉。

人们对于不同对象的美感受可能会因个人经验、文化背景和情感状态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康德认为,美的感受是人与物之间的互动,既需要物体本身具备美的品质,也需要人们主体性的参与。

只有在个体主观感受与客观美的要求相统一之时,才能达到真正的审美体验。

康德的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美的本质提供了思路。

美既是普遍的、超越个体的,又是主观的、依赖个体的。

审美感受既有普世性的规律,又有个体差异的自由。

正是这种普遍性与主观性的统一,使得美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和个人精神追求中的重要因素。

康德的审美理论也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各种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既要符合人们对美的普遍追求,又要能够引起观众的个体共鸣。

艺术作品的价值正是在于它们能够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让观众们从中获得价值感和愉悦感。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浅析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一)审美判断第一契机:审美无利害审美无利害或称审美无功利,是指主体以一种放弃功利知觉方式对对象的表象之观赏。

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体放弃同对象的利害关系,也就是对所关照对象的实存失去兴趣。

我们欣赏一个人.一件事物的美,当目光与事物蜻蜓点水一触碰,美的信号被接收,随即审美主体在大脑中给对象贴上美的标签,审美主体需要保持心灵的纯净,美的就是美的,审美鉴赏是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的,人具有这种独特的评判能力,假设我和某人是仇敌,我对其进行美的评判是无功利的,无利害性的,我会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评判,保持内心的纯客观,带有杂质的审美是违心的。

(二)审美判断第二契机:审美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康德认为:“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

审美所要求的普遍有效性是将个人独特的单一判断量化为众人普遍的审美判断,但这种普遍的审美判断不是客观的,是一种假定的普遍赞同。

人往往在看到自己认为美的东西时发出感叹,希望同行的人赞同自己的观点,目的是想达到普遍的审美判断。

美无处不在,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人在接触到它而满足感官,心理享受时,人以一种主观看法去定义一事物是美的,这才达到美的实质。

建筑物,人体,色彩,线条等等往往得到人的喜爱,它们都是不同形状,不同构造的,人们在评判什么是美时是无完整的,无具体的概念与定义的,美的东西能引起人普遍的心理契合。

换句话,虽说人对美的东西的判断无概念性,但却存在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是所谓的主观普遍性,使人们对美的东西有认同感,以此达成对美看法的一致。

(三)审美判断第三契机: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的无目的”即不涉及其他逻辑性概念,也不以外在的有用性或道德的完善性为目的。

美与主体的实用性目的也无关,主体不应因对象的属性、质料而认为对象是美的。

人的大脑在对一件东西进行美的认识时,肯定不是以那东西的原材料,使用价值等为美的依据,这一切与美无直接的,无间接的关系,从前面分析知,美与人的主观意向很亲密。

论“美是道德的象征”——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整性的述评

论“美是道德的象征”——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整性的述评
m这个近纾,矿以坎朋!沦艘胜靛弈易地过渡到实践刖性,完成两大批判的沟通统 一。小悠f11象征观化乱规知咐l,找到内祉的删蚓,对啦于反心、判断力的m肚n脱
袖:本质一Ii就是缘征型艺术的把据i方式,所以qf荚与道他的关系是缘“1.、类比的灭 系。荚的象征物足道德。康他以“人是最后目的”为愀鉴,竭力强渊荚与道德的 类比,j{::疑烁为“荚足逝他的缘柚:”的命题。该命题足…《判断力批判》刨作意 圈木身决定的:i幺命题足I J:1 T耵荚实质决定的。TH荚能力足人的j煎德文化本质的农 征。一方而.巾荚之所以可能,首先是一个主体道德境界的问题:另一方面,审 美又有利于道德情操的培养与提高。该命题体现了康德审美理想的个人偏爱,是 与浪漫主义艺术理想相符台的。康德在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上使用“象征论”。 泛泛讲美时,讲共通感,强{周对对象的荚的展望,以自由为前提,以道德为原则: 具体到个人审美理想偏好时,又推崇象征型艺术的审美理想形态——审美意象, 也就是说,象征,作为美表现道德的一种方式,在康德个人的审美理想偏好上是 以“审美意象”表现出来的。康德由于社会历史的根源以及他的哲学体系的矛盾 性,而并未完成真币意义上的过渡,只是提供了一利,暗示、类比和象征的艺术理 想模式,但康德主体性的思思与“美是道德的象征”的命题仍有着深远的哲学影 响。在后现代文化的喧嚣与躁动中,恢复康德美学对人类心灵的铸造意义,与现 实生活中人类异化相抗衡,有着巨大的现《判断力批判》~书的主旨,而且体现了康 德批判哲学体系的建陶删魁。康悠在哲学人类学的理论背景下,架起自然与自山 的桥梁,构建完整的哲学体系,得出“美是道德的象征”的命题。审美的最终归 宿是走向道德,人类通过审美会由自然走向自由。《判断力批判》的中介作用及 其与认识论和沦理学的关系,决定了该书在理论形态上是《纯粹理性批判》的展 门。,但最终服务于《实践理性批判》所研究的道德境界,因而“美是道德的象征” 必然是《判断力批判》的一条引线,同时又是陔书的结论。反思判断力以“人是 最终目的”为限基筑起自然与自【f{的桥梁,从而自然中的理性目的不再是皱岸的 “公改”,而是一个当阿的东西。在美的鉴赏中,审美意象论,作为康德美学主 体能动性的核心,填充了审美主客观的鸿沟。康德以人为基地,以文明为起点, 抓住历殳积淀,指出I主观合目的性的形式,作为生命形式,是内在的人类普遍的 自II|干【1道德的外化的媒介,即荚是道德境界的具象化。审美愉快一方面因知性和 理性的略【{}{1参与而被赋予文化f^J涵,并由此与道德相沟通,另一方面又因无利害 的….1I感而与道德联系起来。石:美的形态中,依存美显得尤为重要,它以客观的 台ff㈨肚而趋向道德。美的理想体现在依存美中,它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人的目的 丽显mi易见:此外荚的艺术也属依存荚,“荚是道德的象征”在荚的艺术中得到 最好的体现.因为审荧意缘(艺术美的审美表象的至境形态)是理性理念最完满 的感性形蒙显现。自l山美与依存美以自由的统一性和实质的合目的性为契H【转化 统一,1lI此实现Eb审美的无利害的质的觇定性,向“美是道德的象征”的转换。 两哲统~转化的思恩主要体现于荧的艺术。崇高则通过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的对“,Z与趔越,逐步过渡到划人的理性道德的追索。崇高山内一C、的自llJ卫型念而向 道悠怍更迸一步的过渡,是认识与道德的真正桥梁。从美到祟高的过渡是认识向道 悠过渡诒:Yii荚判断层而一㈨0表现.奖剑崇高的过渡就是观象剑术体的飞跃。荚一崇

康德的审美观念

康德的审美观念

康德的审美观念
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在伦理学、美学和认识论等领域有着深刻的贡献。

在美学方面,康德的审美观念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判断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中。

以下是康德的一些关键审美观点:
1.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康德认为,审美判断具有一种普遍性,而
不是个体主观感受的结果。

他提出了“普遍性的必然性”这一概
念,认为真正的美应该是一种具有一般性和必然性的共同认知。

2.美的无目的性:康德强调真正的美是“无目的性”的,即美的经
验不依赖于实际的需求或目的。

他认为,美的感知是一种“自律”
的体验,不受外在目的的支配。

3.美的不可言说性:康德指出,尽管我们可以欣赏美的对象,但
美的本质却是无法言说的。

他认为美的经验超越了语言的能力,因此美的感知难以用言语准确表达。

4.审美反思的中介地位:康德提出了“美的反思”的概念,即审美
判断不同于认识判断和道德判断,而是一种中介地位的判断形
式。

审美反思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既不是感性直观的经验,
也不是理性的概念规范。

5.审美的社会性:康德认为,美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社会性,
因为美的判断具有共通性,可以在社会中产生一种共享的美的
感知。

总体而言,康德的审美观念突出了普遍性、无目的性和不可言说性
等特征,强调真正的美体验不仅仅是主观感受,而是具有普遍性和理性基础的。

他的审美理论对后来的哲学和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的美学理论

康德的美学理论

康德的美学理论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以其丰富而复杂的哲学体系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众多理论中,美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康德的美学理论涉及了审美判断、美的本质以及艺术的价值等诸多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康德的美学理论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首先,康德认为审美判断是超越实用性和道德性的,它独立于个人的兴趣和偏好。

康德提出了"目的自由性"的观念,即美是一种与目的无关的感知。

与之相对的是"目的的束缚",这种束缚会限制人们对美的认识。

只有当我们完全超越实用和功利的考虑,将目光聚焦于形式、结构和创意上时,我们才能够真正欣赏到美的存在。

其次,康德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它的普适性。

美不是来源于个人的情感和喜好,而是一种能够引起普遍共鸣的观念。

康德将美的判断分为两个层次:客观美与主观美。

客观美是指一种公认的美,它是普遍准则的表现。

而主观美则是个体对于美的主观认知和情感体验。

康德认为,只有当主观的审美判断与客观的美是一致的时候,才能达到真正的美的体验。

在康德看来,艺术是实现美的方式之一。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可以表达美的形式,艺术家通过创作来展示他们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康德将艺术分为两类:美学艺术和技术艺术。

美学艺术是为了触发人们的审美反应而存在的,它关注的是表现形式本身。

而技术艺术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它追求的是实现某种目的。

尽管二者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有可能成为实现美的途径。

康德的美学理论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提醒我们审美判断的客观性。

在当今社会,我们经常受到各种外界干扰和影响,个体的审美判断往往容易受到主观偏见的影响。

而康德的理论告诉我们,真正的美应该是与个人意愿无关的,它需要我们从客观的角度去认识和欣赏。

其次,康德的理论也启示了我们对于艺术的理解。

如今,艺术的形式和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但我们需要明确艺术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美。

无论是传统的绘画、音乐,还是现代的数字艺术、装置艺术,它们都有机会成为实现美的途径。

康德的审美评判理论

康德的审美评判理论

康德的审美评判理论康德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对于审美评判理论的探讨,对于理解和欣赏艺术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康德的著作《判断力批判》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纯粹审美评判力”,并进一步阐述了审美判断的准则和标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康德的审美评判理论,并探讨它对我们对艺术的理解与鉴赏中的启示。

首先,康德认为审美评判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经验。

他认为,“纯粹审美评判力”是一种无私的判断力,它超越了主观感受和个人意见,而是寻求一种普遍的共识。

这种共识不是基于个人的喜好或者心理需求,而是建立在普遍性、客观性和普遍规律上的。

康德将“纯粹审美评判力”看作是一种自由的客观性,即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有机结合。

只有当我们超越个人偏见和感官刺激,以纯粹而客观的眼光去评价艺术作品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鉴赏它们。

其次,康德提出了“目的论”作为审美评判的基础。

他认为,艺术不仅仅是感官的享受,而是追求一种超越感官的目的。

艺术作品的创造者以某种方式通过作品表达了一种思想、感情或者意义。

因此,艺术作品的审美评判应该超越表面的美感,去探寻作者的意图和作品所要传递的信息。

也就是说,艺术作品应该具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和目的性,而非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或者表面的美感。

只有当我们理解和把握艺术作品的内在目的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欣赏和感受它们。

此外,康德还强调了“反思”与“审美经验”的关系。

他认为,我们只有通过思考和反思艺术作品,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它们。

康德认为,审美经验并不仅仅是感官的刺激,更是一种主动的思考和对作品内涵的探索。

通过思考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到作品的深度和内涵,进而获得更丰富和深远的审美体验。

而这种思考和反思,也是我们与艺术作品对话和互动的方式,是我们主动运用“纯粹审美评判力”的表现。

康德的审美评判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解和鉴赏艺术的方式和视角,它告诉我们,艺术的鉴赏并不能仅仅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喜好和感受,而应该通过纯粹而客观的眼光去评价和理解艺术作品。

康德的审美情感理论

康德的审美情感理论

康德的审美情感理论康德的审美情感理论:探索美的本质与价值康德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对伦理学、认识论和美学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中,他的审美情感理论被广泛认可并深受艺术界的推崇。

本文将探讨康德的审美情感理论,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美的本质与价值。

首先,康德认为美不仅仅是一种感知,而是一种感知带来的情感体验。

他将审美情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感知美,第二层是欣赏美。

感知美是指我们对事物外观、形式的赏识,而欣赏美则是对事物内在意义和内在价值的赞赏。

康德认为,审美情感是一种理性情感,它使我们能够感知并欣赏到美的存在。

康德进一步提出了审美情感的三个主要特征:普遍性、无私和无穷。

普遍性意味着美是普遍适用的,它不受个体的感知偏好或主观评判的影响。

美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超越了个人的主观意识。

无私性则表示美的欣赏不受个体的私利所左右,它是一种纯粹美的体验,与利益无关。

最后,无穷性表明美是一种无穷上升的体验,它能够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想象力。

除了对审美情感的理解,康德还探讨了美的价值和标准。

他认为,美的价值应该是无条件的,即没有任何特定的目的或功利性。

美是一个单纯的概念,不受实用性或功利性的制约,它仅仅存在于纯粹的审美体验中。

此外,康德还提出了美的标准应该是普遍适用的,并基于理性的原则。

他认为,美的欣赏应该是基于普遍的感受和理性的判断,而不是个体的主观意见。

在探讨美的本质和价值的同时,康德还提出了一些艺术理论。

他认为,艺术应该追求美感而非真实性。

艺术家的任务是通过形式、结构和表达方式来传达情感和思想,而不是以真实性为目标。

因此,艺术作品并不需要与现实完全一致,它们可以超越现实,引导观众进入一个独特的审美世界。

此外,康德还重视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他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个体的创造力。

康德的审美情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美的本质与价值。

通过他的理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美的意义,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满足。

康德的美学思想浅析

康德的美学思想浅析

康德的美学思想浅析吴景滨(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科技哲学 1200026)摘要:康德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西方近代美学向现当代美学演变的转折点。

康德美学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就是要在知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是对美学的独特洞察,从而奠定了康德美学在历史上的地位,但同时也使康德美学带有了历史局限性,又是对美学的一次盲视。

认真研究学习康德美学,将为我们理解西方现当代美学的内涵、走向,以及我国的现代美学,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康德美学;判断力;康德(1724-1804):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

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

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

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

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

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

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

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

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

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

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

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

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

《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

1804年2月12日病逝。

康德在对美的分析论中所采用的逻辑是从质到量,再到主观合目的性,最后以共通感为普遍认同的条件,完成了他的审美判断的纯主观判断的论断。

论康德的审美理念

论康德的审美理念

论康德的审美理念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家、著名的审美理论家,他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理念,主张审美责任心的修养和价值的追求,旨在唤醒人们对美的觉醒,从而让人们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康德的审美理念是一种认识美的真实领域,它基于社会本质的变化与发展,更是通过社会、文化、宗教等多种方面来理解美。

他认为,审美乃社会行为规范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

通过审美,人们可以找到人类伦理美和审美追求目标的共同基础,从而更好地对待整个生活与社会及其行为。

康德认为,鉴赏美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品格,其主要内容包括品位、美学敏感度等。

他提出,美学的基本标准是把秩序视为和谐的“统一的外部形式”,这意味着一种形式有金钱、
法律等非真品房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形式可以反映出蕴藉于物质客体和精神客体之间的美之关系。

他在审美理论中表述了自己的观念:“艺术即美洞察”,通过艺术创作,使
之解释出更为完善、完美的美之意义和理念。

康德的审美理念认为,人们应当去从事一种以实现和享受真正的美为目标的审美行为。

因此,审美责任心的修养对于人们的情感素质及其对美的理解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学习艺术美学,培养审美能力,以建立和谐与美的关系,促进社会,建立社会和谐与新审美,最终带来人类审美美好生活。

审美“共通感”释疑

审美“共通感”释疑

审美“共通感”释疑朱鲁子【摘要】审美判断的“共通感”问题,涉及的是一个审美对象的客观性与主体审美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问题.如果我们找不到通达各主体之间的公共桥梁,那么,是不可能真正解决审美对象的“客观性”与主体审美的“主观性”这一矛盾的.这就需要尝试引入一个新概念——“精神青春期”.要理解各主体之间审美判断中的“共通感”问题,非“精神青春期”概念莫属;“精神青春期”概念的引入,为我们真正解决审美对象的“客观性”与主体审美的“主观性”这一矛盾提供了可能.【期刊名称】《理论与现代化》【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54-57)【关键词】审美;“共通感”;“精神青春期”;“客观性”;“主观性”【作者】朱鲁子【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 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3-0现实审美活动经验告诉我们,对同一个审美对象,主体往往会做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审美判断,“共通感”是很难达成的。

这一经验事实的客观存在,大大增加了我们理解康德美学关于审美判断中“共通感”的难度。

事实上,审美判断的“共通感”问题,涉及的是一个审美对象的客观性与主体审美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问题。

对此问题,康德先是以“先验”假设予以了独断性的回答,后又以“美作为道德的象征”把美与道德勉强地联系起来。

康德之后,杜夫海纳则尝试以“公众”概念来解决康德的“共通感”问题。

笔者认为,不可否认,先验性是主体之间“共通感”的基础,但康德用先验性根本无法解释各主体之间审美判断的质的差异性;另外,美与道德的“象征”关系毕竟仅是象征,它难以如道德那样具有“绝对命令”的绝对性。

杜夫海纳的“公众”概念尽管已经相当接近于“共通感”问题的解决,但尚有半步之距。

“儿童听不懂成人笑话”。

如果我们找不到一座通达各主体之间的公共桥梁,那么,是不可能真正解决审美对象的“客观性”与主体审美的“主观性”这一矛盾的。

因此,在这里我们尝试引入一个新概念——“精神青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对审美的共通感理念探析-外国哲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康德美学主要是围绕鉴赏判断及其普遍有效性问题展开的, 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 康德引入了共通感概念。

与同时代人的看法不同, 康德对共通感进行了重新解释和理解, 基于它在审美鉴赏领域的运用, 康德将共通感定义和设定为鉴赏判断的先验原则和理念, 从而从根本上揭示和保障了鉴赏判断的普遍有效性。

关键词:康德; 共通感; 鉴赏判断; 反思判断力;Abstract:Kants aesthetics mainly centers on the problem of the universal validity of appreciation and judg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Kan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sensus communis and different from the views of his contemporaries, Kant reinterpreted and understood the concept. Based on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Kant defined and set sensus communis as a transcendental principle and idea of appreciation judgment, thus fundamentallyrevealing and guaranteeing the universal validity of appreciation and judgment.Keyword:Kant; sensus communis; appreciation and judgement; reflective judgment;共通感(sensus communis) 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 人们为共通感注入了认知、实践等多重内涵, 这一思想在20世纪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中得到了集成和复兴。

于18世纪流行的将共通感等同于普通感觉、常识或健全知性的看法, 康德对共通感进行了重新理解, 将其视为一种共同感觉的理念。

在《判断力批判》中, 康德将共通感引入审美鉴赏领域, 使其成为鉴赏判断的重要先验原则和理念。

近些年随着解释学界对伽达默尔共通感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 康德的这一使用也招致不同程度的批判。

一些研究者认为, 康德将共通感局限于先验美学的做法, 实际上是将共通感狭隘化了, 使其丧失了丰富的认识论、实践哲学内涵。

笔者主要参考康德对共通感论述较为集中的《判断力批判》及相关文本, 试图通过对以下几个相关问题的讨论, 如:共通感的理论背景、鉴赏判断及它的普遍有效性问题、共通感的定义及其在鉴赏判断中的作用、共通感在鉴赏判断中的合法性根据等, 来着重和系统地阐释康德的审美共通感理念, 并澄清一些误解。

一、共通感的理论背景共通感的说法最早源自亚里士多德的共通感觉。

在《论灵魂》一书中, 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感觉进行了详细论述, 认为除了五种单项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 之外, 我们再无其他感觉。

但是由于可感觉事物本身的特性, 能够使人将上述几种不同的单项感觉联结在一起, 从而形成一种复合的感觉, 即共通感觉。

以胆汁为例, 人们对胆汁的共通感觉便来自苦味和黄色这两种单项感觉的联结。

这种共通感觉及形成共通感觉的能力, 对人们认识和判断事物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在对《论灵魂》的注解中, 总结了亚里士多德的共通感觉思想, 明确将其定义为, 外在感觉的共同根源, 或者说, 是联结这些外在感觉, 并对给予的东西进行判断的能力, 一种人皆有之的能耐[1] (37) 。

与上述感觉-认识的维度不同, 斯多葛派则开启了共通感的-伦理的实践哲学维度。

斯多葛派将共通感引入社会实践领域, 强调共通感是对具体情况的掌握及对社会习俗的适应, 从而为其注入了-伦理内涵。

近代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维柯继承了斯多葛派的这一实践哲学传统。

维柯在维护人文主义、对抗近代自然科学时援引了斯多葛派的共通感概念, 根据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的总结, 维柯把共通感理解为一种在所有人中都存在的、对合理事物和公共福利的感觉, 这种共通感主要是由一种共同性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 并受到这种共同性生活的规章制度、目的等的限定和制约。

[1] (37-38) 此外, 18世纪以沙夫茨伯里、哈奇森为代表的英国经验哲学家也遵循了共通感的这一传统。

他们把共通感理解为一种对共同福利的感觉, 还将其看作一种对共同体或社会、自然情感、人性、友善品质的爱[1] (41) 。

沙夫茨伯里从共通感中看出了道德的根基, 并将其与同情这一社会品性联系起来, 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发展出了一种道德感学说。

由此可以看出, 共通感概念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断完善, 其内涵也日益丰富起来, 从认识领域不断扩展到实践等领域。

而在康德所处的时代, 人们通常将共通感理解为人类的健全知性或普通知性, 即一种人皆具有的普通感觉或常识。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8世纪以托马斯里德为首的苏格兰常识学派。

里德从常识的角度理解共通感, 为了当时形而上学中存在的过度的理性思辨及休谟的怀疑主义, 他将常识确立为哲学的核心概念和根本原则。

里德认为, 我们的感官具有一种天生的判断能力, 可以用于指导我们的认识和实践。

里德声称所有知识和科学必须建立在常识这种自明的真理基础之上, 常识才是哲学理论的源泉。

[2]康德认为这样一种做法实际上是对共通感的一种贬低, 共通感不应该指一种普通的感觉或常识, 而应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共同感觉的理念。

康德在此基础上, 曾明确区分了审美的共通感和逻辑的共通感, 前者表示鉴赏力, 后者表示普通人类知性。

1有学者在系统地考察和研究了康德的全部着作之后, 更进一步提出了实践领域的实践共通感。

2因此, 认为康德将共通感狭隘化的说法, 可以说是有所偏颇的。

诚然, 不可否认, 康德对共通感的使用最突出、最明显地体现在了《判断力批判》之中。

康德基于他的先验哲学立场, 将共通感运用于审美鉴赏领域, 其目的是为他的鉴赏判断及普遍有效性寻找先天根据。

二、鉴赏判断及其普遍必然性如我们所知, 康德在早期是不承认审美、鉴赏有先天性的, 他只是把鉴赏判断看作一种经验性的判断, 而不认为它有什么先天的普遍必然性。

这一观念到后期才逐步发生转变。

晚年在写给一位朋友的信中, 他告知对方, 自己正在从事鉴赏力的批判。

这个时候, 康德似乎已经为鉴赏找到了先天原则, 这一先天原则的发现得益于他对判断力进行的彻底批判。

通过批判, 康德区分出了两种不同的判断力规定性的判断力和反思性的判断力, 而鉴赏的先天原则正是建立在反思判断力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 为了理解鉴赏判断, 我们有必要先考察反思判断力及其先验原则。

(一) 鉴赏判断如果普遍的东西(规则、原则、规律) 被给予了, 那么把特殊归摄于它们之下的那个判断力(即使它作为先验的判断力先天地指定了唯有依此才能归摄到那个普遍之下的那些条件) 就是规定性的。

但如果只有特殊被给予了, 判断力必须为此去寻求普遍, 那么这种判断力就只是反思性的。

[3] (229) 康德认为, 规定性的判断力是一种自上而下, 由普遍来统摄具体、特殊的判断力, 这种判断力使用的先天原则不是它自己的, 而是从知性那里借来的。

此外, 还有另外一种反思性的判断力, 这种判断力是一种自下而上, 由特殊上升到普遍的判断力, 其任务就是为偶然性的东西寻求普遍的规律。

当然, 这种普遍性不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 而是经过反思在主体自身中找到的一种主观的普遍性。

在康德看来, 反思性的判断力同样需要一条先验原则, 只是这原则不是从其他地方借来的, 而是它自己提供给自己的。

一物与诸物的那种只有按照目的才有可能的性状的协和一致, 就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3] (230) , 即是说, 物体本身或许是杂乱无章, 无目的的, 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反思赋予其主观目的, 使其看起来和谐一致。

康德为反思判断力找到的这条先验原则就是形式的合目的性原则。

审美判断力作为一种反思判断力(另一种是目的论判断力) , 显然也是遵循形式的合目的性这一先验原则的。

在美的分析论开篇, 康德将鉴赏判断定义为感性的或是审美的。

我们不是把表象通过知性联系着客体来认识, 而是通过想象力(也许是与知性结合着的) 而与主体及其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相联系。

[3] (249) 鉴赏判断不是一种逻辑判断, 与逻辑的认识判断不同, 它探讨的不是表象与客体的关系, 即不是将表象与客体实存联系起来, 看其是否一致, 而是通过表象与主体的关系, 看它能否给我们带来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

鉴赏的愉悦从其先天原则上来说, 表达的无非就是客体或对象的表象与主体的一种形式的合目的性关系。

如果在这种比较中想象力(作为先天直观的能力) 通过一个给予的表象而无意中被置于与知性(作为概念的能力) 相一致之中, 并由此而唤起了愉快的情感, 那么这样一来, 对象就必须被看作对于反思的判断力是合目的性的。

[3] (239) 其实质是, 一方面是对象或表象, 另一方面是主体中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游戏、协和一致, 二者之间经过反思而具有一种主观的形式的合目的性, 从而引发或唤起一种主体的愉悦情感。

具有这样一种合目的性的判断就是审美或鉴赏判断。

因此, 鉴赏判断完全是与知识无关的, 它只是一种主观的感性、审美判断。

(二) 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在美的分析论的主体部分, 康德为了定义美, 而重点对鉴赏判断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这一分析主要是围绕质、量、关系及模态等四个契机而展开的。

鉴赏判断四个契机划分的依据是判断的逻辑机能的指引。

此处的划分与《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范畴表略有不同, 即质和量的先后顺序有所颠倒, 其原因在于关于美的感性判断(鉴赏判断) 首先考虑的是质[3] (249) 。

根据邓晓芒的理解, 认识判断遵循规定性的判断力, 认识上量在质前, 鉴赏判断则隶属于反思性的判断力, 审美上则以质为先。

鉴赏判断的第一契机质的契机阐明的是美是无利害的愉悦。

被称之为利害的那种愉悦, 我们是把它与一个对象的实存的表象结合着的。

[3] (250) 康德认为, 利害的愉悦是与表象的实存相结合的,而审美则只关涉对象的表象而不涉及对象的实存, 因而审美的愉悦是和利害无关的。

与此相对照, 快适的愉悦和善的愉悦则是与利害结合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