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国家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所作的规定和要求。

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中学语文教学,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要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和教学实践,体现国家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体现教育部门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

中学语文教材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依据,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工具。

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要遵循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体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要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适应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注重学科内部知识点的有机结合,要注重学科之间的知识点的贯通,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要紧密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要深入分析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内容和要求,要深入研究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方法,要深入探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实施策略和路径。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注重教学和研究相结合,要注重教师和学生相结合,要注重学校和社会相结合。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要注重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要注重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和进步,要注重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

只有深入研究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才能更好地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心和支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共同促进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完整版)

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完整版)

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完整版)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规定了语文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方法,是编写的语文教学论教材的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该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1.课程性质和任务。

语文教学论课程是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其任务是:探讨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指导语文教育实践。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见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了解语文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具备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3.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语文教学方法与技巧、语文教材分析、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研究等内容。

4.课程结构。

本课程共分为八个单元,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语文教学方法与技巧、语文教材分析、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学评价、语文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5.课程实施。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见习等方式进行实施。

课堂教学包括理论讲授和实践指导;案例分析包括典型案例分析和实际案例分析;教学见习包括观摩教学和实习教学。

6.课程评价。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内容;终结性评价包括期末考试和实习报告等内容。

语文教学大纲是谁写的《语文教学大纲》是201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学前班语文下册教学大纲学前班语文下册教学大纲是指针对学前班学生所学的语文教材的下册内容而制定的一份教学指导文件。

它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说,学前班语文下册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为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笔记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笔记

绪论一、名词解释1. 课程①一般来说,课程至少有两层含义:在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切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②而在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其基本含义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及其进程。

2.课程论①课程论侧重研究的是“教学什么”或“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

②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学校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教学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以课程为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过程,教学将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4. 教学论①教学论侧重研究的是“怎样教学”或“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

②教学论是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5、《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中学国文教学概要》是王森然于 1925 年在讲授“中学国文教学法”时的讲义,后经补充和修订,于 1927 年编成。

全书共 6 篇 27 章。

6 篇分别是绪论、目的与价值,教学与材料、教学与方法、作文与试验,结论。

这是讨论中学国文教学的一部最有系统的,最详尽的著作。

二、论述题1.试分析“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研究对象(1)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即是一门研究中学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学问题的课程。

(2)这些问题是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学等方面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3)比如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什么?又如什么是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有哪些功能?再如如何分析初中记叙文阅读教材,如何开发语文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等。

2.试分析“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研究任务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研究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学,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研究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设计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研究进行探讨,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首先,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到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更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因此,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语言文字知识、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既能够获得知识,又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其次,中学语文教材的研究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教材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因此,教材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因素,使得教材既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教学需求。

再次,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研究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特别是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研究需要更加注重与时代的接轨,更加注重与学生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相结合。

最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研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够使得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研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只有不断完善和改进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所设置的“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专业课。

本课程共三个模块,修满本课程,获3学分;也可选修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模块,并获得相应学分;或重新组合单元,合计相应学分(修满18学时,获1学分)。

课程结构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概览一、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二、认识小学语文教科书阅读领域的课程目标与教材研究其他领域的课程目标与教材研究三、阅读的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六、识字与写字的课程目标与教材四、小学中高段阅读教材研读七、写作的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五、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八、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九、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及案例模块一: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概览●模块概要该模块在本课程中是统摄性的。

包含一个课程导学和两个学习单元。

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识小学语文教科书,是该模块学习的两大任务,也是进一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材的前提和基础。

●学习目标1.以实施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姿态对待本课程,愿意以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投入课程的学习。

2.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树立“基于标准的语文教学”的信念。

3.从两个方面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科书,树立专业地使用语文教材和“教参”的观念:(1)“语文课程”的“标准”;(2)作为课程内容载体的语文教材。

●模块导学本模块学习是两个方面:(1)基本学习材料的了解。

包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主要版本。

(2)重点是关键知识的学习。

运用这些关键知识,去理解和分析语文课程、教材和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语文课程”的“标准”;基于“标准”的语文教学;作为课程内容载体的语文教科书。

难点:以能力目标为主语文课程目标;文选型语文教科书的教学难点;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资料:见单元各节中的学习资源。

课程导学第一单元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单元认识小学语文教科书模块二:阅读领域的课程目标与教材研究●模块概要该模块是本课程的重点。

第三章语文教学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

第三章语文教学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

第三章:语文教学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的: 了解我国语文课程设置情况,学习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教学重点、难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教学方法: 讲述、自学课时:3课时第一节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一、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联系与区别课程标准又称课程纲要。

解放后我国曾长期使用是类似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大纲”(或“学科教学指导纲要”)。

1、首先表现在前言部分,课程标准对每一学科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作了详细的说明,便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整体把握课程。

2、课程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所阐述的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3、最突出的特征是,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

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某项技能是否形成。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

学科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各学段安排构成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都作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教学大纲
学习内容: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变革的主要内容、实施策略。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次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教学方式的主要特征;
2了解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偏差、失误和改进措施。
重难点:
1深刻理解新课标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内涵。
2把握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和策略。
学习准备:
课前阅读推荐的文献资料。
4.中学古诗文阅读教学改革2学时(案例讨论、教师讲解)
学习内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
学习目标:
1了解成熟教师和新手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诉求和真实体验;
2对卓越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有比较充分的认识,自觉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感。
重难点:
1意识到新手教师和成熟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
2了解卓越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增强使命意识和职业责任感。
学习准备:
课前阅读推荐的文献资料。
6.中学写作教学改革2学时(教师讲解、互动交流、案例讨论)
学习内容:中学写作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学习目标:
1理解写作过程的心理机制和个体差异;
2了解我国传统写作教学的经验和它在语文课标中的体现;
3思考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破解之道。
重难点:
1从知识和能力因素、非能力因素两个维度认识写作过程的心理机制;
2组建小组,鼓励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
学习准备:
1选定试讲内容,并提前准备好教案、相关材料,并在课下模拟;
2针对同学、老师的点评,积极撰写较有深度的教学反思。
三、
重点:深入理解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把握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的语文教育改革动态,在对比中了解中、外母语课程改革的差异和共通点;在文献阅读和反思性写作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完整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明确文本解读、学情分析、教师素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

解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解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解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是教育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和指导初中语文教学工作。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解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别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

首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目标的设定。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

教学大纲则进一步明确了各个年级、各个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具体的能力要求。

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指导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其次,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合理安排了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学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基础知识、阅读与鉴赏、写作与表达、口语交际和文化素养等方面。

教学大纲则具体规定了各个年级、各个学期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此外,教学大纲还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最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指导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式教学通过实践活动和情境创设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教学方法还应注重多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学科必修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48 学时 2.5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由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两块内容构成。

通过学习,旨在让学生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并具有将这些先进的教师观、教学观、师生观与学习观,体现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旨在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掌握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构内容和设计思路,并会用课标的理念分析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通过学习,了解并熟悉语文教材的类型、构成要素及其编制,掌握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体例结构,会用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独立开展教材分析和研究,具备初步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1.现状考察与历史梳理相结合。

本课程不仅重视语文教育现状的考察,而且注重语文教育发展历史的梳理,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研究现实问题的对策,进而把握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2.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基本理论,并致力于学生能将所学的有关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能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具体教学实践,提高语文学科理论素养和教学研究能力。

3.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的水平,还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形成情况;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三、先修课程语言学、文学等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等通识教育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现行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体例结构;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学业质量标准;运用课标的理念分析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教材分析方法的实践运用。

中学语文课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教学大纲导言:中学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课程。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中学语文课需要有一份明确的教学大纲来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中学语文课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学语文课教学大纲的第一个要素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可测性和可达性。

明确性是指教学目标要具体而清晰,让学生和教师都能理解。

可测性是指教学目标要能够通过评估来验证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

可达性是指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不过分苛求。

二、知识内容的选择中学语文课的知识内容应该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

语言知识包括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的知识。

文学知识包括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知识。

在选择知识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水平来确定,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适应性。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学语文课教学大纲还应该规定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既包括传统的讲授、讨论、阅读等方法,也包括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估方式的确定中学语文课教学大纲还应该规定评估方式的选择和使用。

评估方式应该多样化,既包括笔试、口试等传统方式,也包括作业、项目、小组合作等方式。

评估方式的选择应该能够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教材的选择中学语文课教学大纲还应该规定教材的选择。

教材应该符合教学目标和知识内容的要求,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

教材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六、课堂教学的组织中学语文课教学大纲还应该规定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

课堂教学的组织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课堂教学的组织还应该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

七、课外活动的开展中学语文课教学大纲还应该规定课外活动的开展。

课外活动可以是阅读活动、写作比赛、朗诵比赛等形式,旨在拓宽学生的语言视野和文学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大纲学时数:90(自学60,讲授30)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说明】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开设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为专业必修课,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理论课;另一方面,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理论课;第三方面,它是一门配合着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在探索中前行的学科。

在教学目标上,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理论,而且要求学生立足于基础教育,运用理论,培养一定的教育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研究的教学要求是:1.掌握并运用学科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基础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2.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技能,进行教学实践。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把讲授理论知识、分析案例和学生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理论讲授力求精要、具体、有用,引导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运用中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在运用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

2.重视案例教学。

以案例为触发点,形成以教育实践支撑教育理论、以教育理论提升教育实践的教学模式。

案例应源自基础教育和学生学习的现实,突出代表性、示范性。

3.教学大纲是参考性文件,教师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使用时可灵活掌握或做适当调整。

【本文】前言教学目的:明确学科开设的意义,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强化学生对学科教学理论的认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介绍本学科的教学思路、教学常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习参考书。

内容要点:学科教学论是培养高师学生教育能力的课程;教育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实践,但教育理论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教育理论的学习关键是要解决怎样学、如何用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教学手段:板书、教学语言授课时数:1课时作业与思考:准备相关书籍和《语文课程标准》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深入领会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内容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实际的语言能力的实用功能,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熏陶濡染的文化功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文道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大纲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大纲一、引言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制定一份系统的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优秀文学作品。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让学生了解、热爱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内容1. 语言知识与技能1.1 词汇与词义辨析1.2 语法基础知识1.3 句式结构与修辞手法1.4 写作技巧与表达能力2. 阅读与理解2.1 阅读与分析课文2.2 阅读与解读优秀文学作品2.3 阅读与分析语文材料3. 写作与表达3.1 议论文的写作3.2 小说、故事的写作3.3 作文技巧与修辞手法4. 口语与听力4.1 听力训练与理解4.2 口头表达与演讲技巧5. 形成性评价与综合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5.2 作业和小测评价5.3 学习成果展示评价四、教学方法1. 实施任务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注重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合多媒体技术,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情景,丰富教学过程。

4. 积极运用课外阅读、课程研讨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教学评价方式1. 结合学生练习、作业和考试,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2. 视频录像和教学观摩,进行对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3. 学习成果展示和展览,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思考成果。

六、参考文献1.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2.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目七、总结通过本教学大纲,我们将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了系统规划,力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新思维、新视角、新体例、新技术r——徐林祥主编《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评介

新思维、新视角、新体例、新技术r——徐林祥主编《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评介

新思维、新视角、新体例、新技术r——徐林祥主编《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评介闫淑惠【期刊名称】《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2页(P87-88)【作者】闫淑惠【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徐林祥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年出版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一书是在教师教育发展新形势下,语文学科领域较早出版的一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材,在理念、内容、体例、形式等方面都有其显著特色。

问题意识是一切科学研究的起点。

开展学术研究,必须敏锐地发现问题。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学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学问题的理实一体课程。

该书编者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全书围绕中学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以语文和语文课程为例,编者就提出如下问题: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什么?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语文课程的特点是什么?语文课程的任务是什么?语文课程的价值有哪些?语文课程目标是如何确定与演变的?语文课程目标有哪些价值取向和构成因素?语文课程内容是什么?初中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有哪些?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有哪些?语文课程的实施原则有哪些?这些问题是研究语文和语文课程的基本问题,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并不完全一致。

对此,该书没有回避,而是直接面对,将反映在语文教育工作者头脑中的有关语文教育的各种实际矛盾与理论疑难确定为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学术创新中的问题意识主要体现在对旧有理念进行改变和超越,以及对新情况、新矛盾的发现、归纳和提炼,并将之提升至理论思维的层面以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和命题。

简言之,理论创新是问题意识的一种具体呈现。

该书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坚持严谨分析和科学论证,认真面对所发现的每一个问题。

例如,对于语文及语文课程的认识问题,该书首先回顾学界关于“语文”和“语文课程”的种种认识,接着逐一辨析,最终得出结论:“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就是教学语言的课程。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中学语文教育的总体要求和规定,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它是以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对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评价等方面进行规定的文件。

而中学语文教材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依据和工具,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首先,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是对中学语文教育目标和要求的深入分析,是为了确立中学语文教育的总体目标和规划。

其次,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是对中学语文教育内容和要求的深入探讨,是为了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最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是对中学语文教育评价和考核的深入思考,是为了建立中学语文教育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而中学语文教材的研究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首先,中学语文教材的研究是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入思考,是为了确定中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教材和教学方法。

其次,中学语文教材的研究是对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和材料的深入挖掘,是为了发现和利用中学语文教学的各种资源和材料。

最后,中学语文教材的研究是对中学语文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深入检验,是为了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和依据。

其次,它是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重要参考和支持,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

最后,它是中学语文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保证和推动,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保障和支持。

总之,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对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保障和支持。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加强研究和探讨,不断完善和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初中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初中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初中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文教学一直是初中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目的是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初中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进行探讨。

教学目标初中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发展。

在语言能力方面,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思考。

在文化素养方面,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人文关怀意识。

内容安排初中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发展规律。

教学大纲按照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进行划分,涵盖了诗词、文言文、现代文学作品和写作等多个方面。

其中,诗词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韵律感;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历史文化意识;现代文学作品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初中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运用讲授、讨论、实践、展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例如,在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分析和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批判性阅读和文化背景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价值;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写作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评价体系初中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评价体系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考试、作业、口头表达、实践活动和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

这样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

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扬州大学提供的慕课
01 课程性质
03 课程大纲
目录
02 课程简介 04 课前预备
05 授介
基本信息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扬州大学于2017年8月31日首次在中国大学MOOC开设的慕课课程、国家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该课程授课教师为徐林祥、龚孟伟、张立兵、韦冬余、郑昀。据2020年9月中国大学MOOC官网显 示,该课程已开课次8。
谢谢观看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内由“课程概要”和“语文课程与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与语文课程资源” 三个课程模块构成 。
课程性质
课程定位
适应对象
课程定位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一门面向普通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也是一门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中学语文教师教育在线课程 。
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注:课程大纲排版从左到右列 )
课前预备
学习资料
徐林祥主编:《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1.课程教材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8.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杨再隋等编著:《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策略》,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二)教学目的(三)课程内容及特色(四)教学与考核方式二、正文单元一:中国语文课程理论的发展专题一:中国语文课程的发展历程专题二: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体系专题三:语文课程编制的基本要求专题四: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单元二:语文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专题一: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专题二:古代经典语文教学学程对我们的启示专题三:外国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专题四:新时期语文教改经验模式的传播专题五:新世纪语文教学范式的转型单元三: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设计专题一: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建议专题二:初中语文知识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专题三: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专题四:写作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专题五:口语交际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专题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单元四: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设计专题一: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建议专题二:高中语文知识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专题三:必修课阅读与鉴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专题四:必修课表达与交流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专题五:高中语文选修模块的教学设计专题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设计单元五: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设计策略专题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设计理论与策略专题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设计专题三: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系统设计专题四语文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创造性三、参考文献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是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实施不但关注新课程实施以来的前沿理论研究,关注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热点问题,关注国外语文教育的科学理论和成功经验,而且关注中国古代国学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成果;我们尝试一种“中西合璧、古今融通”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设计途径,希望为学习者展示全新的理论视野和学习情境。

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努力培养合格乃至优秀语文教师的应用理论课程。

(二)教学目的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他们了解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和知识,习得基本的语文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方法,树立热爱语文教育事业的信念,为将来的工作和自身的发展创造条件。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ZGB023 适用专业:语文教育学时数:54 学分数:3编写执笔人:龙梅审定人:张筠编写日期:2007年9月一、课程教学的性质、目的和要求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为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语文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应用教育理论学科,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理论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的中学语文教师与教学研究工作者。

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语文教学工作,具备本学科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善于总结语文教学规律并以指导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本课程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为目标,因此,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空谈。

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注意联系教育学、心理学、语用学等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教学实际,深入理解、领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内容第一编语文课程论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第二节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地位(一)语文课程的功能1、知识传递功能2、能力培养功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4、文化教育功能5、启迪心智、健全人格的功能6、规范文字、推广普通话的功能7、各课程学习的奠基功能(二)语文课程的地位从学科教育的角度看,语文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第二章语文课程的目标与理念第一节语文课程的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目标(一)初、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二)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性1、目标的基础性2、目标的综合性3、目标的全面性4、目标的多元性5、目标的实践性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第一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一)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第二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第四章语文课程的测试与评价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测试(一)语文课程测试的性质与类型1、语文课程测试的性质2、语文课程测试的类型第二节语文课程的评价1、语文课程评价的意义2、语文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教学重点:正确认识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明确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测试和评价的主要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

后续课程: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教育实习。

总学分:2学分。

总学时:36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中学语文教师为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历史和现状、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掌握中学语文教材分析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能力。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研讨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拓展相结合。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1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与形成发展过程,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了解本课程的内容结构与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对象。

教学难点: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学科教育学。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语文课程与标准语文教材研究的资料。

课后围绕语文课程与标准语文教材研究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知识点:课程,教学,课程论,教学论,语文教育学,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对象,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任务。

技能点:理解课程、教材、教学的含义,理解课程论、教学论、学科教育学的含义,分析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形成发展过程二、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三、本课程的内容结构与学习方法阅读书目:1.陶行知著:《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三卷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钟启泉主编:《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张中原、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徐林祥主编:《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第二章语文课程(3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语文与语文课程的含义,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理解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价值。

教学重点: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特点。

教学难点:母语教学,语言与言语,工具性与人文性。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语文课程性质论争的资料。

课后围绕语文课程性质论争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知识点:语文,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特点,语文课程任务,语文课程价值,工具性,人文性,母语,语言,言语,文字,文章,汉语,文学,文化,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国文,国语。

技能点:分析语文的含义,分析语文课程的含义,分析语文课程的性质,分析语文课程的特点,理解语文课程的任务,理解语文课程的价值。

第一节语文与语文课程一、“语文”的含义二、“语文课程”的含义第二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二、语文课程的特点第三节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价值一、语文课程的任务二、语文课程的价值阅读书目:1.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吕叔湘著:《吕叔湘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张志公著:《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张中原、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第三章语文课程标准(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语文课程文件的历史沿革,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

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

教学难点:语文课程文件的历史沿革。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语文课程标准论争的资料。

课后围绕语文课程标准论争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知识点:学堂章程,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语文素养。

技能点:分析语文课程文件的历史沿革,分析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

第一节语文课程文件的历史沿革一、学堂章程时期的课程文件二、国文国语课程标准时期的课程文件三、语文教学大纲时期的课程文件四、语文课程标准时期的课程文件第二节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三、语文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阅读书目:1.课程教材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杨再隋等编著:《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策略》,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9.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四章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语文课程目标的百年嬗变,理解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与构成要素,理解语文课程内容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掌握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掌握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理解语文课程的实施原则。

教学重点: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目标。

教学难点:三维目标。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语文课程目标论争的资料。

课后围绕语文课程目标论争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知识点:语文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课程内容,习得,学得。

技能点:分析语文课程目标的历史演变,分析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与构成要素,理解语文课程的内容,分析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分析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

第一节语文课程目标的百年嬗变一、学堂章程时期的课程目标二、国文国语课程标准时期的课程目标三、语文教学大纲时期的课程目标四、语文课程标准时期的课程目标第二节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与构成要素一、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二、语文课程目标的构成要素第三节语文课程内容一、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二、语文课程内容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三、语文课程内容的预设与生成第四节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一、初中语文课程总目标与内容二、初中语文课程阶段目标与内容第五节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一、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二、必修课程目标三、选修课程目标第六节语文课程的实施原则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二、习得与学得相辅相成三、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辅相成四、听说读写协调发展五、积累与运用相结合阅读书目:1.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吕叔湘著:《吕叔湘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张志公著:《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课程教材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李杏保、方有林、徐林祥主编:《国文国语教育论典》 (上、下册),语文出版社2014年版。

9.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五章语文教材的编制理论(3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外延、特点和功能,了解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熟悉语文教材构成要素与结构类型。

教学重点: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教学难点: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语文教材论争的资料。

课后围绕语文教材论争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知识点:语文教材,语文教材的功能,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语文教材的结构类型。

技能点:分析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分析语文教材的功能,分析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分析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分析语文教材的结构类型。

第一节语文教材及其功能一、课程与教材二、新课程视域下的语文教材三、新课程视野下语文教材的功能第二节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一、语文教材编制的心理学基础二、语文教材编制的学科基础三、语文教材编制的课程论基础第三节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与结构类型一、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二、语文教材的结构类型阅读书目:1.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家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朱绍禹主编:《中学语文教材概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顾黄初、顾振彪著:《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刘占泉著:《汉语文教材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倪文锦、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9.王荣生等著:《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0.施平著:《中国语文教材经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2.王林发主编:《新课程语文教材教法》,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韩雪屏著:《语文课程知识初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