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当代研究视角下的翻译史
1. 翻译产生是出于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的交际需求
2. 宗教典籍的翻译持续了上千年,而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译者们确立了对翻译的基本认识,这包括翻译的性质,基本的方法,质量标准等等。
3. 文学翻译在传播文化、丰富本国文化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探讨翻译的作用、方法。
4. 非文学翻译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增多,使翻译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一一个专门的职业领域。
第二章中国翻译史的分期
1.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转向与三个根本性的突破指的是什么?
两大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
三个根本性突破:从一般层面上的语言间的对等研究深入到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是关注译作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不再把翻译看成是语言转换时的孤立片段,而是将它放在文化语境中去研究;(Page 32)
2. 为什么说1898年正式拉开了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帷幕?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催热政治小说翻译;严复提出”信、达、雅“;林纾版《巴黎茶花女遗事》(Page 36)
第三章中国的佛经翻译
1. 东汉末年的佛经翻译特与著名译者
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无原本,凭外来僧人的口授;译者多是外来僧人,因此译经往往合作完成,即”集体翻译“,总体的翻译水平不高。由于没有政府的支持,译作零星。译本中有详细的注释。由于缺乏经验,一般采用直译。(Page 47-48)译经的始创者安世高
2.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特点与著名译者
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脱离了私人小规模翻译,变为大规模的译场;译场有了较细的分工;传译与讲习相结合,因此使翻译带有研究性质;原本往往不止一种;理论与技巧加强:五失本、三不易、八备说、依实出华等。
第一个中国译者道安,鳩摩罗什
3. 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特点与著名译者
译者不再进行讲习研究,单独进行翻译,译场规模较前一阶段小了;译场分工完善,对于译者能力极为挑剔。
佛经翻译之巨星玄奘
4.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翻译方法对佛教的中国化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借用道家概念来类比佛经概念,很容易为中土人所接受,这使印度佛教找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的结合点,也进一步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Page 47)
5. 佛经翻译对中国的文化和语言有哪些影响?
一方面,佛经翻译对汉语影响深远…
另一方面,佛教对中国思想界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同,而佛经的翻译无疑充实与丰富这方面的作用。(Page 56)
第四章西方的圣经翻译
1. 为什么说《圣经》的翻译史在某种程度中是西方文化史的缩影?
《圣经》的翻译主要集中于三个时期:希腊-罗马时期、宗教改革时期和现代。这些时期也可谓是西方历史上的转折时期,《圣经》的译本不但在基督教教义的理解和推广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对西方世界语言、文学和信仰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 早期圣经翻译对早期基督教的传播有何重要影响?
早期圣经翻译处于基督教教会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交往频繁,《圣经》作为基督教经典就不断地从原语被译成其他语言,对基督教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从早期的几个的权威地位即可以看出:在基督教会形成期间使用的语言是希腊语,《七十子希腊文本》被奉为宗教经典;《通俗拉丁文本圣经》被罗马天主教教廷采用,并于公元8世纪确立了经典地位。
3. 圣经翻译对宗教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17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对罗马教廷的改革。在这场运支中,翻译的作用至关重要,甚至有人说宗教改革究其实质,其实就是是否可以用民族语翻译《圣经》之争。早期的宗教改革借《圣经》的新译本传播其宗教思想,而由于印刷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译为民族语的《圣经》得以广泛流传。翻译在宗教和政治斗争中被用作反对当时罗马教廷的武器。(Page 67)
4. 19世纪西方的圣经翻译有哪些特点?
在第一个时期里,产生欧洲主要语言的大量修订本和新译本,主要是由于考古和《圣经》手抄本研究带来的新发现和新见解。修订依然沿用了其集体合作的模式,追求的目标是平易通俗的译文,译者更一丝不苟地遵循希腊语原文。
第五章《圣经》的中译
1. 早期的圣经中译者为何采用“经”字命名译本?
早期的圣经中译者在翻译方法上对《圣经》中的一些概念多用中文类似的概念比附。采用这种归化的翻译策略,除了当时目标语文化即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过于强大之外,也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国为这毕竟是首次把一种完全陌生的文化引进来,无先例可循。(Page 74)
2. 对《圣经》中译何时达到高潮?为什么?
19世纪新教传教士的译经使《圣经》翻译达到高潮。鸦片战争后清廷被迫解禁基督教,出现了多个完整的《圣经》中译本,而且发行量远超前代;不仅有各种汉语译本,还有许多少数民族语言译本;不仅译经人数众多,而且就翻译当中的问题也进行了长期的讨论。(Page 77)
3. 译名之争仅是一个语言理解与表达的问题吗?为什么?
不是。译名之争反映出来的是文化问题。基督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两种异质文化,在一些基本观念是南辕北辙、水火不容的。译名问题一直困扰《圣经》的译者,可以说直到今天也仍未能完全解瘊。(Page 83)
4. 圣经中译与中国新文学有什么关联?
《圣经》的“官话和合译本”译语优美、可读性强,对“白话文”和“新文学”也起到了推动作用。(Page 87)
5. 圣经中译与佛经中译有何异同之处?
同:翻译方法与策略上,归化;早期的译者多为外来僧人与传教士;对于目的语文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异:佛经翻译在中后期的官化;
第六章西方的科技翻译
1. 翻译在人类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中有何作用?
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使得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中翻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技翻译工作者不仅是知识的中介者,还往往是创造者,还是先进科技的启蒙者、教育者和探索者。(Page 93)
2. 西方古代的科技翻译有何特点?
西方古代的科技翻译不仅包括对古希腊文明典籍的拉丁语翻译,也必然包括对其他语言的翻译和建立在翻译基础上的交流。在西方古代的科技翻译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翻译形式: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