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史
中西方翻译简史(包含中西方翻译大家简介)
奈达(Nida)
• • • • • • 理论原则: 语言的共性---可译性; 差别在于对语言的需求 翻译的性质 翻译的功能 语义分析
翻译的性质
• Nida: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费道罗夫
• 翻译理论首先“需要从语言学方面研究”, • (翻译理论由翻译史、翻译总论和翻译分论三部分组成); • 费道罗夫的《翻译理论概要》一书从语言学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了分 析研究,其核心内容就是“等值论”。 • 他认为“实践本身已经证明可译性原则是现实的”,但同时他又指出 了两种使可译性原则受到挑战的情况:“在原文相当明显地违背某一 民族全民语言准则而具有该语言的地方特色或狭隘的游民集团用语时, 可译性的原则就受到一定的限制。”所谓“确切性”,其核心就是 “确切”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并且在不违背原文的基础上可以在必要 时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
5.建国以后的翻译
董秋斯—1951年《论翻译的理论建设》,倡导建立中国翻译学 谭载喜—1987、1988年《必须建立翻译学》和《试论翻译学》 传统派
罗新璋—自成体系说
刘宓庆—“中国特色”翻译学 共性派 谭载喜—“科学不分国界,不分民族” 张南峰—“以建立世界翻译学作为中国译界的努力方向” 谢天振—“中外翻译理论的共通性”
第三次高潮
• 出现在11-12世纪。 • 大批叙利亚学者到雅典,把大批希腊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 带回巴格达。 • 在巴格达,阿拉伯人又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 拉伯人研究古希腊文化中心。 • 中世纪中期,11-12C间,西班牙托莱多,把大批阿拉伯 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 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中西翻译简史和翻译的标准
神似(傅雷);(similarity in spirit)
一当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鲁迅);
信达雅(严复);(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化境(钱钟书);(sublimation) “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 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
翻译的标准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翻译标准就是指翻译实践时译者所遵循的原则,也是翻译批评家批评译文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01
02
Theories of Chinese scholars’ 中国: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文”“质”之争(实际为“意译”与“直译”之争)(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时期(东汉至元末,2世纪至16世纪) 特点:时间长;译量大;译者多为佛教高僧;以梵汉互译为主
释道安: “五失本,三不易”,主张直译 鸠摩罗什:主张意译;第一次主张译者署名;组织翻译《金刚经》《法华经》等300余种佛经,译著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表达了原作的神情。
我国佛经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和玄奘
“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常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季羡林,孙,P3)
社会科学及文学翻译时期 (清末至“五四”时期)
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王子复仇记》等文学作品
中西翻译简史
1、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从东汉(东汉恒 帝 建和二年,即公元148年)到唐宋的佛经翻 译 《佛经》的翻译在中国古代的翻译史上具 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西方《圣经》的翻 译辉光相映,是翻译史上空前绝后的两大 译作工程。
2、明清时期的西方近代科学的翻译/明末清初的西方科技 著作的汉译和中国典籍的西译 明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出现了徐光启和意大利 人利玛窦(1552-1610)合作翻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 本》、《测量法义》等书。利玛窦也是最早将“四书”译 成拉丁文的译者。1687年比利时教士柏应理在巴黎首次 刊印《中国哲学家孔子》。“五经”中最早受到注意的是 《易》和《尚书》。康熙年间,法国人白晋、刘应、马若 瑟和雷孝思先后对《易》和《尚书》进行过翻译和研究。 中国经典和儒家学说就这样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教士的翻 译与介绍,先后有了拉丁文和法文译本,流传到欧洲知识 界和上层社会。
3. 中世纪西方翻译 中世纪中期,即十一至十二世纪之间,西 方翻译家门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 作品从阿拉伯语议成拉丁语。这是历史上 少有的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也是 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三个高潮。
4.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翻译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 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西方翻译史上 的一次大发展。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 普遍展开的十六世纪及尔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 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 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大古 代和当代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 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在德国,宗教改革 家路德顺从民众的意愿,采用民众的语言,于 1522至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 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
4、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方的 全面译介 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 临的结果,是以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新政,走上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为契机的。这 一次翻译高潮,无论在规模上、范围上,还是在 质量水平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前三 次翻译高潮无法比拟的。它正在中国大地上蓬勃 推进,方兴未艾,景况壮观。
第一讲 中西翻译理论史
译文: 因为距离远,交通工具缺乏,使农村社会与 外界隔绝。这种隔绝,又由于通讯工具不足, 而变得更加严重。
Definition: Foreignization: If the translator’s preference is placed on preserving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of the source text, we call this kind of approach or its translation foreignizing or foreignization.
译文1:(董秋斯) 我 爱 我 的 爱 人 为 了 一 个 “ E”, 因 为 她 是 Enticing ( 迷 人 的 ) ; 我 恨 我 的 爱 人 为 了 一 个”E”, 因为她是Engaged (订了婚的);我用 我的爱人象征Exquisite (美妙),我劝我的爱 人从事Elopement (私奔),她的名字是Emily (爱弥丽),她的住处在East (东方)。
Domestication: Conversely, the method or practice of adapting the translation to the norms and value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called domesticating or domestication.
第六次翻译高潮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以来的翻译活动。主要特点:首先,翻 译范围的扩大,科技、商业领域也成为翻译 领域。其次,翻译规模扩大,出现经过专门 训练的专业队伍从事翻译。另外,翻译的作 用为以往所不可企及。最后,翻译事业发展 的形式有很大变化和进步。其中包括兴办高 等翻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发展机器翻译。
中西翻译史对比
时间
公元前四世纪 罗马帝国后期到中世纪 初期 中世纪中期(11世纪至 12世纪) 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 十七世纪下半叶以来
公元25年东汉到西晋时 期 明末清初 (16世纪到17 世纪)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 (1939-1919)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1949) 新中国成立之后
总结
翻译活动自古以来会受到地理环境、人文因素 及政治发展各方面的影响和约束,但同时翻译 活动自身也会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佛经》: 从梵语(或波斯语)到汉语的转换
结论3:具有世界性与地方性的差异
西方圣经“一语多译”,以输出为主,促成了 多种民族语言的发展和成熟。 中国佛经以输入为主,汉语从中受益,具有一 定的地区性特征。
结论4:每一次翻译高潮的产生都是当 局政府对外来文化持宽容态度的表现。 结论5:翻译高潮持续时间不同。 结论6:每一次翻译高潮所产生的特点 都与当时社会、政治等因素有关
事件
特点
佛经翻译 科技翻译
代表作
金刚经 法华经 几何原理 测量仪法 天演论 原富论
鸦片战争到 五四运动
对西方政治 思想和文学 翻译
时间
五四运动至 新中国成立 期间 新中国成立 至今
事件
对中国该走 的道路的探 索
特点
对马列主义 思想和世界 文学的翻译 翻译工作日 益完善
代表作
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 理论
中西翻译史对比
英本六班 付丁丁
内容
回顾所学内容
对比
总结
西方翻译史
时间 事件 特点 代表作 影响
公元前四 希腊奴隶 世俗文学 荷马史诗 促进罗马 世纪 社会衰退 文学的产 生 罗马帝国 被译为拉 宗教文学 通俗拉丁 圣经地位 文本圣经 后期至中 丁语 世纪初期 中世纪中 大量作品 语种繁多、希腊典籍 托莱多成 期 译为拉丁 信息转化 译本 为学术中 语 量大 心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引言中西翻译作为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自古以来就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中西翻译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开始一直到现代,探讨其中的变迁和影响。
古代翻译在古代,中西翻译主要以佛教为主要内容。
公元2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这也是中西翻译的起源。
早期的佛经翻译主要由汉语和梵语之间的翻译完成,这种翻译活动不仅促进了佛教和中国文化的结合,也推动了中西翻译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翻译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唐代(618-907年)是中西翻译的繁荣时期,许多西方文化知识和科技以及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
例如,唐代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最早一部关于基督教的中西翻译文献。
然而,古代的中西翻译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古代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异以及技术限制,翻译往往不够准确和完整。
尽管如此,中西翻译在古代依然起到了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近代翻译近代,中西翻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世纪末,中国开始面临外国侵略和列强入侵的压力,这也促使了对西方知识的更多需求和研究。
在这个时期,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哲学等重要领域的书籍和论文被翻译成中文,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近代中西翻译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外语教育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培养更多的翻译人才,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翻译技术的发展也为中西翻译带来了便利,使用电脑辅助翻译工具和在线翻译平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翻译质量。
当代中西翻译在当代,中西翻译更加广泛和深入。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中西翻译已经变得更加重要和普及。
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电影、学术论文和商业文件等被翻译成中文,为中国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同时,西方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许多经典的中文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广泛的传播和阐释。
这种交流和理解对于增进中西方国家之间的友谊和加深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论中西翻译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中西翻译史简介
中西翻译史简介第一节:中国翻译简史我国翻译事业约有两千年的历史。
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
迄今为止共经历了四次翻译高潮。
一、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恒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有了进一步发展,到了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近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之谦的《法句经序》是我国第一篇有关翻译的论文,“最早涉及了一些重大的翻译原则”(张泽乾,1994)。
道安总结了比较完善的直译原则。
鸠摩罗什是主张全面意译的第一人。
玄奘还提出了“既需求真,又需喻实”的翻译标准,力求忠实与通顺并举。
他的“五不翻”原则总结了音译法的规律,即:(1)佛经密语须直译;(2)佛典中的多义词须音译(3)不存在相应概念的词只能音译(4)已经约定俗成的古音译保留(5)为避免语义失真用音译二、民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马杜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三、鸦片战争后至“五四”前的西方政治思想和文学翻译:清林纾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了一百六十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黑奴吁天记》(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等(现用新译名)。
严复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斯宾塞尔的《群己权界论》(On Liberty)、甄克斯的《社会通诠》(The Study of Politics)等、并提出简洁凝练的翻译标准“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
中西翻译史
佛经的翻译
佛经翻译始于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 开始的《浮屠经》的翻译。兴于两晋,盛于 隋唐,衰于宋代,前后约1,100年。 佛经翻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计 划、有组织的翻译活动,是我国翻译史上第 一个重要的时期。 佛教已经中国化,佛经成熟于唐。虽然今天 佛经翻译的使命已经告终,但佛教国际化的 趋势仍在发展,特别是在东亚与东南亚,佛 经翻译将有可能再次形成高潮。
18世纪的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翻译 了《伊利亚特》(6卷)和《奥德赛》(5卷),影 响很大。
3、浪漫时期的文学翻译
浪漫时期的译家或译论家,多是当时著名的 作家,所以该时的译论受浪漫主义文学思想 影响很大。文学翻译的基本问题得到了深入 探讨,表现出系统性、理论性的特点。
罗马文学家安德罗尼柯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 《奥德赛》 (Homer’s Odyssey from Greek into Latin)。
宗教,是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漫长过程中, 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产生的。宗教的 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了 一定水平,能够抽象地思考复杂的问题。为 了吸纳更多的信众,必然进行跨民族、跨国 家、跨语言的传播。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 教,都是从各自的发源地向外传播开来,成 为世界性宗教的。其依靠的手段,大都凭借 翻译。
2、 《通俗拉丁文本圣经》 (Vulgate),公元四世纪到五世纪
公元四世纪,《圣经》拥有很多不同的拉丁 语版本。圣· 哲罗姆(St. Jerome)于公元 382年至405年翻译的Vulgate成为钦定本,标 着这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分庭抗礼的 重要地位。 哲罗姆奠定了反对“字对字”(word-forword)翻译的基础。不是字对字的翻译,才 能保持《圣经》纯洁性。
中外翻译简史 第一章
• 三.中西方翻译史的发展 的差异 1.因中西两地宗教地位不同,故宗教文献翻译的影响不同。 在西方,宗教有着严密的组织,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在国家政治生 活中甚至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西方圣经翻译的影响与 佛经翻译在中国的影响就不可同日而语。在中国,佛教尽管也曾 经得到最高统治者的信奉和支持,但它从来也不曾成为一种全民 的宗教行为,它永远也不可能凌驾于皇权之上。 2.因中西民族特性有异,两地译学理论的走向不同; 中华民族比较务实,西方民族崇尚思辨,这使得两地翻译理论的 发展路径也有所不同:西方翻译理论较早就出现了施莱尔马赫的 解释学思想、洪堡的语言哲学思想,以及本雅明的解构翻译思想, 而中国的翻译理论则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停留在实践经验感悟 的层面.
• 乘船夜游。驾船越女为其唱歌一首,因为唱时用越语,经 过翻译才明白 • 5. 西方翻译起源神话说:出于《旧约.圣经》。人类繁衍 下来之后都讲同一种语言。当时人类共同修建巴别塔,上 帝认为如此的话,人类会无所不能,因此上帝让人们讲不 同的语言,使人们之间语言不通,从而成为翻译形成的动 因。 • 6. 西方有记载的最早的笔译活动大约起于公元前3世纪: 公元前285年至公元前249年按照埃及法老托勒密二世旨 意,72名犹太学者云集亚历山大图书馆翻译《圣经.旧 约》,史称《七十子希腊文本》;公元前250年里维乌斯. 安德罗尼柯(Livius Andronicus)用拉丁语翻译荷马史诗 中的《奥德赛》。 • 7. 据记载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国亚述帝国就出现了正 式的文字翻译,主要是国王命通晓多国文字的“书吏”用 帝国的各种语言把国王的丰功伟绩公诸于世。
第一节 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的交际需求促成了翻译的产 生
• 一. 翻译是操不同语言的民族为满族交际需求而产生的语 言活动。 • 1. 原始部落为了贸易文化交流促使人类最早翻译形式—口 译的诞生。 • 2. 人类发明了文字以后,不同民族之间通过书面文字进行 交流时产生了笔译。 • 3. 不同民族、国家的交流交往促成了翻译的诞生,促进了 翻译的发展和繁荣。 • 4. 中国早期有记载的翻译 • (1)公元前11世纪“多重翻译”:古越南越裳国献白孔 雀与周公,因语言不通,经多次翻译才得以交流。这是世 界上最早的口译记录,最早有记录的转接翻译。 (2)战国时期的《越人歌》(出于西汉刘向《说苑.善 说》)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笔译作品:公元前528年楚国鄂 君子皙
中西翻译的历史
•
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莫的不屈从神 学权威、《圣经》翻译靠译者的语言知识; 路德翻译必须采用民众语言的人文主义 观 点;多雷译者必须理解原文内容、通晓两 种语言、避免逐字对译、采用通俗形式、 讲究译作风格的"翻译五原则"。
• 在十七至十九世纪:巴托"作者是主人"(译 者是仆人)、译文必须"不增不减不改"的准 确翻译理论;德莱顿"直译"、"意译"、"拟作 "的翻译三分法和翻译是艺术的观点;泰特 勒优秀译作的标准;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 的思想、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 同一性质、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备的通顺" 等翻译三原则,施莱尔马赫的口译和笔译、 文学翻译与机械性翻译的区分;洪堡的语 言决定世界观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理论; 阿诺德的"翻译荷马必须正确把握住荷马特 征"的观点。
意义:西方的文化科学的介绍,推动了 中国社会的进步。变法、辛亥革命、五 四运动等政治运动,都是同国外新思想、 新文化的引进有密切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近代翻译史概述 ( 1840—1894 )
近代翻译的发轫——鸦片战争至甲 午中日战争时期的翻译发展史
• 列强入侵与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 • 地主阶级改革派对世界的了解
中国译论简介
• 一、发生期:所谓中国翻译理论的“发生
期”是指传统译论从无到有的时期.支谦的 “因循本旨,不加文饰”、道安的“五失 本、三不易”、玄奘的“"既须求真,又须 喻俗"的翻译标准,(意即"忠实""通顺“), 颜宗的“八备说”(这八条说的是译者的修 养问题,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鸠摩罗什的 “意译”主张 • 二、发展期:发展期是指传统翻译理论由 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
中西翻译翻译史PPT
04
翻译理论
1
西方翻译理论
2
3
重视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形式对应,强调保留源语的语言特征和形式。
形式对应
关注读者反应,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而不仅仅是形式对应。
功能对等
强调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意识,注重文化传承和传播。
文化转向
文言文翻译
重视对原文的理解和表达,强调译者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
推动社会发展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大航海时代
15-17世纪,欧洲航海家开辟了新航线,发现了新大陆,打破了东西方交流的壁垒,促进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01
02
03
02
近代翻译
近代西方翻译
要点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
这个时期的西方翻译家们致力于将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经典翻译成拉丁语和本国语言。
要点一
要点二
宗教翻译
在欧洲宗教改革时期,许多宗教文献被翻译成各种欧洲语言,以传播新教思想。
隋唐宋元明清翻译
隋唐以后,翻译活动更加广泛和丰富,涉及文献、科技、外交等方面。
要点三
古代东西方交流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通过这条通道,中国与西方进行了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交流。
郑和下西洋
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和贸易活动,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区的交流。
02
语言转换
西方翻译技巧强调在翻译中实现语言的转换,即将源语言文本翻译成目标语言文本。
中国翻译技巧
意译为主
中国翻译技巧注重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以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习惯。
中西翻译翻译史 ppt课件
中西翻译翻译史
• 阿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 16C对文学研究采取新方法、对翻译理论提
出新见解的杰出代表之一。 一、必须尊重原作 二、翻译者必须具有丰富的语文知识 三、风格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风格的性质还取决于读者的要求
《圣经.旧约》 “巴别塔” Babel——巴比伦文 神之 门——古希伯来语 混乱、变乱
• 西方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笔译活动 约公元前250年罗马人里维乌斯.安德罗尼柯——拉丁语译荷 马史诗《奥德萨》,距今约2200多年
中西翻译翻译史
.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中“翻译”、“口译”一词 异大 均质欧洲语Standard Averrage European Lang (translation源自拉丁语translatio-字面意思to ca the other side )
中西翻译翻译史
• 菲尔蒙.荷兰德Philemon Holland 16世纪英 国最杰出的翻译家 被誉为伊丽莎白时代的 “总翻译家”(translator general),真正 懂得“翻译的秘诀”。
一、翻译必须为现实服务 二、讲究风格
中西翻译翻译史
诗歌翻译
• 乔治.查普曼Georga Chapman 反对过于严 格,也不赞成过于自由。他说:“我鄙视 译者陷入逐词对译的泥坑,丧失本族语的 活的灵魂,用生硬的语言给原作抹黑;同 时,我也憎恨不求简练,使用繁文缛语以 表达原意。”
• 以翻译家阿文蒂诺斯Johannes Aventinus思潮为 背景,意译派提出:德语是 一种有自己规则、必 须得到尊重的独立的语言;德语有自己的语言风 格,这一风格不能因模仿其他语言而受到破坏。 (16C德国翻译思想)
中西翻译史
• 经典语录: •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 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 全讲。 • 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世纪,这就是我最 后的信念。
• 杨宪益
• (1915年1月10日——2009年11月23日),生于天津,祖籍安 徽盱眙(今属江苏省淮安市)鲍集镇梁集村,中国著名翻译家、外 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享年95岁。
(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翻译
《天演论》(公元一八九八年出版)卷首的《译例言》 中提出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 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 至原文 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 凡此经营,皆所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 他主张的 " 信 " 是 " 意义不倍(背)本文 " , " 达 " 是不 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 为"达"也是为"信",两者是统一的。
• • •
• • •
林纾(1852—1924年)中 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小说翻译 家。原名群玉、秉辉,字琴 南,号畏庐、畏庐居士,福 建闽县(今福州)人 “林纾现象”
• 林纾青年时代便关心世界形势,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学 习西方。
• 中年而后 “玩索译本,默印心中” • 常向马尾船政学堂师生“质西书疑义”
( 二) 中世纪西方翻译
• 中世纪中期,即十一至十二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门云集西 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历 史上少有的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也是西方翻译史上 的第三个高潮。 • 原来早在九世纪和十世纪,叙利亚学者就来到雅典,把大批 希腊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带回巴格达。在巴格达,阿拉伯 人又把这些著作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拉伯人研 究古希腊文化的中心。后来,在托莱多译成拉丁语的许多希 腊典籍便是从这些阿拉伯文译本转译的。于是,托莱多成为 欧洲的学术中心(类似与巴格达的 " 翻译院 " ),翻译及学术 活动延续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英语翻译课件-中西方翻译史代表人物及主要论点
精选课件ppt
7
二、重要的翻译理论家
精选课件ppt
8
马库斯·图留斯·西塞 罗(Marcus Tullius Cicero)
(106 B. C. — 43 B. C.)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 演说家、雄辩家、法 学家和哲学家。
精选课件ppt
9
• …And I did not translate them[the speeches of great orators in Athens]literally but as an orator, preserving the same ideas and forms, or tropes as it were, in language consonant with our usage. In doing this, I did not think it necessary to translate word for word, I preserved the general style and force of the language. For I did not believe it was my duty to count out words to the reader like coins, but rather to pay them out by weight as it were. —— Cicero
精选课件ppt
13
I would therefore describe a good translation
to be, That, in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第二章 中西方翻译史简介
文学翻译阶段
随着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学的确立,尤其是西方文艺复兴运动 兴起之后,文学翻译开始成为翻译的主流。
1. 2.
西方早期的文学翻译(民族语言的形成到文艺复兴时期)
启蒙时期的文学翻译(17世纪到18世纪) (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3. 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翻译(18世纪末到19世纪三四十年
translator must determine is the response of the receptor.” (ibid: 1).
尤金· 奈达
尤金· 奈达(Eugene A. Nida) (1914-2011) 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Biblical translators should not take communication for granted, but should bring it about, employing all the resources of linguistics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to aid in their task. Religious message often failed to be communicated because of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and world views. Meaning can not be divorced from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he concept ual framework of the person receiving the message. Ideas “must be modified” to fit with the conceptual map of experience of the different context (Nida, 1960: 87)
中西翻译史简述
中西翻译史简述*1.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1)佛经翻译时期,从东汉开始至唐宋,1000余年(三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2)明朝后期:西方科技翻译•3)清朝后期:西方哲学、文学翻译重要人物:林纾、严复•4)中国近代翻译史:“五四”运动是分水岭;重要人物:鲁迅、瞿秋白•5)繁荣阶段:新中国的成立•The Four Major Waves of Translation in China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The Beginning StageThe Development StageThe Climax StageThe Concluding Stage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nce 16th Century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since 19th CenturyThe Translation since May 4th Movement翻译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有史记载的翻译活动也与宗教直接有关。
佛教早在上古时期便在亚洲诸国传播,东汉时传入我国。
以后近千年内,我国共翻译佛经1500多部,丰富的翻译实践造就了一批佛经翻译理论家,他们是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的支谦、东晋的道安、六朝时代的鸠摩罗什,隋代的彦综和唐代的玄奘。
支谦的《法句经序》是我国第一篇有关翻译的论文,道安总结了比较完善的直译原则,鸠摩罗什是主张全面意译的第一人。
彦综和玄奘生活在佛经翻译的鼎盛时期,玄奘亲自去印度取经,带回经书600余卷,其中一半以上由他+译出,译文具有“意译直译、圆满调和”的品味。
他还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力求忠实与易懂并重。
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是五四运动前的第一次翻译高潮。
中西翻译史剖析
• • •
• • •
林纾(1852—1924年)中 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小说翻译 家。原名群玉、秉辉,字琴 南,号畏庐、畏庐居士,福 建闽县(今福州)人 “林纾现象”
《天演论》(公元一八九八年出版)卷首的《译例言》 中提出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 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至原文词 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 此经营,皆所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 他主张的"信"是"意义不倍(背)本文","达"是不拘 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 为"达"也是为"信",两者是统一的。
• 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 "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 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着原文的风资。" • 鲁迅竭力反对当时那种"牛头不对马嘴"、"削鼻剜眼"的胡 译,乱译,他针对有人所谓 " 与其顺而不信 " 而提出了 " 宁 信而不顺"这一原则。
五、新中国成立至今
• 一九四九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翻译事业也得到了解放。
直译和意译之争 支娄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 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是当时翻译佛经 非常有名的译者。 竺法护 月支派 民间私人事业
• • • •
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 释道安 设置了译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 不懂梵文
• 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直译
• 释道安请来了著名的翻译家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 鸠氏考证了以前的佛经翻译,批评了翻译的风格,检讨了 翻译的方法。他主张意译,纠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提倡 译者署名,以示负责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在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中,翻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艺术,更是文化传递的桥梁。
中西翻译简史这门课程,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探索了翻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分析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和理论框架,以及对我个人学习和认知的影响。
一、中西翻译历史的概述中西方翻译的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译经的传统。
通过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了中西方翻译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轨迹。
中国的翻译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的佛经翻译,以及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翻译。
而西方的翻译历史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圣经》翻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翻译。
这些翻译活动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也推动了各自文明的进步。
二、翻译理论的发展随着翻译实践的不断深入,翻译理论也逐步成熟。
课程中介绍了多种翻译理论,如直译与意译、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功能对等、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等。
这些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使得翻译活动更加科学和规范。
同时,我也了解到翻译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和更新。
三、中西翻译风格的比较中西翻译风格的差异是这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的翻译传统注重“信达雅”,强调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美感。
而西方的翻译传统则更注重“忠实原文”,追求形式上的对等。
通过比较这两种翻译风格,我深刻认识到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翻译风格的独特性。
四、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门课程让我深刻体会到翻译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通过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科技著作和哲学思想。
同时,翻译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融合,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加频繁和深入。
五、个人学习与认知的影响学习中西翻译简史这门课程,不仅让我对翻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对我个人的学习和认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精品]中西翻译史
第一章当代研究视角下的翻译史1. 翻译产生是出于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的交际需求2. 宗教典籍的翻译持续了上千年,而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译者们确立了对翻译的基本认识,这包括翻译的性质,基本的方法,质量标准等等。
3. 文学翻译在传播文化、丰富本国文化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探讨翻译的作用、方法。
4. 非文学翻译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增多,使翻译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一一个专门的职业领域。
第二章中国翻译史的分期1.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转向与三个根本性的突破指的是什么?两大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三个根本性突破:从一般层面上的语言间的对等研究深入到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是关注译作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不再把翻译看成是语言转换时的孤立片段,而是将它放在文化语境中去研究;(Page 32)2. 为什么说1898年正式拉开了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帷幕?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催热政治小说翻译;严复提出”信、达、雅“;林纾版《巴黎茶花女遗事》(Page 36)第三章中国的佛经翻译1. 东汉末年的佛经翻译特与著名译者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无原本,凭外来僧人的口授;译者多是外来僧人,因此译经往往合作完成,即”集体翻译“,总体的翻译水平不高。
由于没有政府的支持,译作零星。
译本中有详细的注释。
由于缺乏经验,一般采用直译。
(Page 47-48)译经的始创者安世高2.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特点与著名译者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脱离了私人小规模翻译,变为大规模的译场;译场有了较细的分工;传译与讲习相结合,因此使翻译带有研究性质;原本往往不止一种;理论与技巧加强:五失本、三不易、八备说、依实出华等。
第一个中国译者道安,鳩摩罗什3. 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特点与著名译者译者不再进行讲习研究,单独进行翻译,译场规模较前一阶段小了;译场分工完善,对于译者能力极为挑剔。
佛经翻译之巨星玄奘4.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翻译方法对佛教的中国化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借用道家概念来类比佛经概念,很容易为中土人所接受,这使印度佛教找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的结合点,也进一步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当代研究视角下的翻译史
1. 翻译产生是出于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的交际需求
2. 宗教典籍的翻译持续了上千年,而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译者们确立了对翻译的基本认识,这包括翻译的性质,基本的方法,质量标准等等。
3. 文学翻译在传播文化、丰富本国文化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探讨翻译的作用、方法。
4. 非文学翻译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增多,使翻译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一一个专门的职业领域。
第二章中国翻译史的分期
1.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转向与三个根本性的突破指的是什么?
两大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
三个根本性突破:从一般层面上的语言间的对等研究深入到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是关注译作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不再把翻译看成是语言转换时的孤立片段,而是将它放在文化语境中去研究;(Page 32)
2. 为什么说1898年正式拉开了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帷幕?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催热政治小说翻译;严复提出”信、达、雅“;林纾版《巴黎茶花女遗事》(Page 36)
第三章中国的佛经翻译
1. 东汉末年的佛经翻译特与著名译者
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无原本,凭外来僧人的口授;译者多是外来僧人,因此译经往往合作完成,即”集体翻译“,总体的翻译水平不高。
由于没有政府的支持,译作零星。
译本中有详细的注释。
由于缺乏经验,一般采用直译。
(Page 47-48)译经的始创者安世高
2.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特点与著名译者
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脱离了私人小规模翻译,变为大规模的译场;译场有了较细的分工;传译与讲习相结合,因此使翻译带有研究性质;原本往往不止一种;理论与技巧加强:五失本、三不易、八备说、依实出华等。
第一个中国译者道安,鳩摩罗什
3. 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特点与著名译者
译者不再进行讲习研究,单独进行翻译,译场规模较前一阶段小了;译场分工完善,对于译者能力极为挑剔。
佛经翻译之巨星玄奘
4.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翻译方法对佛教的中国化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借用道家概念来类比佛经概念,很容易为中土人所接受,这使印度佛教找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的结合点,也进一步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Page 47)
5. 佛经翻译对中国的文化和语言有哪些影响?
一方面,佛经翻译对汉语影响深远…
另一方面,佛教对中国思想界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同,而佛经的翻译无疑充实与丰富这方面的作用。
(Page 56)
第四章西方的圣经翻译
1. 为什么说《圣经》的翻译史在某种程度中是西方文化史的缩影?
《圣经》的翻译主要集中于三个时期:希腊-罗马时期、宗教改革时期和现代。
这些时期也可谓是西方历史上的转折时期,《圣经》的译本不但在基督教教义的理解和推广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对西方世界语言、文学和信仰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 早期圣经翻译对早期基督教的传播有何重要影响?
早期圣经翻译处于基督教教会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交往频繁,《圣经》作为基督教经典就不断地从原语被译成其他语言,对基督教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从早期的几个的权威地位即可以看出:在基督教会形成期间使用的语言是希腊语,《七十子希腊文本》被奉为宗教经典;《通俗拉丁文本圣经》被罗马天主教教廷采用,并于公元8世纪确立了经典地位。
3. 圣经翻译对宗教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17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对罗马教廷的改革。
在这场运支中,翻译的作用至关重要,甚至有人说宗教改革究其实质,其实就是是否可以用民族语翻译《圣经》之争。
早期的宗教改革借《圣经》的新译本传播其宗教思想,而由于印刷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译为民族语的《圣经》得以广泛流传。
翻译在宗教和政治斗争中被用作反对当时罗马教廷的武器。
(Page 67)
4. 19世纪西方的圣经翻译有哪些特点?
在第一个时期里,产生欧洲主要语言的大量修订本和新译本,主要是由于考古和《圣经》手抄本研究带来的新发现和新见解。
修订依然沿用了其集体合作的模式,追求的目标是平易通俗的译文,译者更一丝不苟地遵循希腊语原文。
第五章《圣经》的中译
1. 早期的圣经中译者为何采用“经”字命名译本?
早期的圣经中译者在翻译方法上对《圣经》中的一些概念多用中文类似的概念比附。
采用这种归化的翻译策略,除了当时目标语文化即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过于强大之外,也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国为这毕竟是首次把一种完全陌生的文化引进来,无先例可循。
(Page 74)
2. 对《圣经》中译何时达到高潮?为什么?
19世纪新教传教士的译经使《圣经》翻译达到高潮。
鸦片战争后清廷被迫解禁基督教,出现了多个完整的《圣经》中译本,而且发行量远超前代;不仅有各种汉语译本,还有许多少数民族语言译本;不仅译经人数众多,而且就翻译当中的问题也进行了长期的讨论。
(Page 77)
3. 译名之争仅是一个语言理解与表达的问题吗?为什么?
不是。
译名之争反映出来的是文化问题。
基督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两种异质文化,在一些基本观念是南辕北辙、水火不容的。
译名问题一直困扰《圣经》的译者,可以说直到今天也仍未能完全解瘊。
(Page 83)
4. 圣经中译与中国新文学有什么关联?
《圣经》的“官话和合译本”译语优美、可读性强,对“白话文”和“新文学”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Page 87)
5. 圣经中译与佛经中译有何异同之处?
同:翻译方法与策略上,归化;早期的译者多为外来僧人与传教士;对于目的语文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异:佛经翻译在中后期的官化;
第六章西方的科技翻译
1. 翻译在人类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中有何作用?
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使得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中翻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科技翻译工作者不仅是知识的中介者,还往往是创造者,还是先进科技的启蒙者、教育者和探索者。
(Page 93)
2. 西方古代的科技翻译有何特点?
西方古代的科技翻译不仅包括对古希腊文明典籍的拉丁语翻译,也必然包括对其他语言的翻译和建立在翻译基础上的交流。
在西方古代的科技翻译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翻译形式:编译。
3. 公元9世纪到11世纪,以巴格达的”智慧宫“为中心的阿拉伯翻译活动有何特点?
对于巴格达的译者来说,翻译作品起着原材料的作用,翻译文本并非目的,而是激发知识的原创思想及产物的催化剂。
所以译者将翻译看作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译者往往附加评论、概述或解释性的注解,以使原文更容易更懂。
译者也往往是这一领域的专家。
(Page 103)
4. 公元11世纪到公元13世纪西班牙的托莱多翻译院的翻译活动有何特点?对西方科技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翻译活动始终是在基督教会的赞助之下进行的;翻译的作品中,主要是希腊著作的阿拉伯语译本,其次是阿拉伯原著和希腊语原著。
(Page 104)
第七章我国的科技翻译
1. 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翻译作品有哪些?有何特点?
中国古代的科技翻译始于东汉末年,不过与翻译佛经的”译场“不同,这些翻译往往由译僧独自完成,所译内容也比较零散,是佛经翻译的附属或附产品,而非系统的介绍。
(Page 110)
2. 我国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有哪些特点?对我国的科学和文化发展有何作用?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是随着基督教传教士的入华传教而开始传入中国的。
传教士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与宗教目的传入,而只在社会上层的一部分文人学者中传播,影响有很大的局限性。
(Page 114)
3. 我国清末民初的科技翻译有哪些特点?对我的科学和文化发展有何作用?
清末的科技翻译则是“西学东渐”的第二次浪潮。
这一时的科技翻译不再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中国当时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有意识地组织翻译西方科技著作,在文献翻译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Page 109)影响深远(参看各小节)
4. 我国的科技翻译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何意义和作用?
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可以总结这两个时期的翻译所起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