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进程。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文字简练,逻辑严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基本知识。

但是,对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及其意义,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案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记住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了解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的具体过程和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

2.案例教学法:运用典型的事例,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中的重要作用。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

3.图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

4.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引出本课内容。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那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_4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_4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授课班级:八(6)上课时间:2018年4月20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联系“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的伟大成绩,深刻理解这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提高历史感悟能力;(2)分析真理标准讨论是如何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培养历史分析的思维能力;(3)综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历史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2)认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我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和健康情感。

(3)从拨乱反正的史实中,认识我党具有正视现实、改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品格,激发爱党情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邓小平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结合教材的导言关于二十世纪中国三大历史巨变,引出改革开放提出的会议,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教师提问: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又是谁?学生回答:邓小平。

教师补充:邓小平的三起三落。

教师讲述: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走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教师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课题伟大的历史转折单元第三单元主备人时间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能力目标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知识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教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情景学习法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回眸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请回答: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谁?“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分别是指什么事件?孙中山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毛泽东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邓小平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学习新课春的序曲——会议的背景1.出示《北京街头的谈话》,学生分角色朗读。

根据谈话内容,回答问题:(1)文革结束后人们有哪些要求?(2)这些要求的实现受到了什么方针的阻碍?2.师问:你能说出“两个凡是”的内容吗?针对两个凡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你支持哪一种观点?说一说理由。

3.师强调:“两个凡是”方针过分崇拜毛泽东,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办事必然会引发社会问题。

“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上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为此围绕着真理标准问题展开了全国性的大讨论,历时两年之久,最终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毛泽东个人所作的决策和指示。

2023_2024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三单元7《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2023_2024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三单元7《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2023_2024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三单元7《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材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为基础,通过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际案例,便于学生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转折的深层含义,以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多来源于课本,缺乏实际感受,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和历史背景,掌握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理解改革开放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内容和意义。

2.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深层含义,以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改革开放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学素材:收集改革开放的相关案例,以便于教学过程中进行分析讨论。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前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2.呈现(10分钟)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和历史背景,展示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主要方面。

初中历史初二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初二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学设计
5.观看一部与改革开放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厉害了,我的国!》、《改革开放40年》等,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观后感。
6.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思考以下问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改革开放的精神?”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分享各自的观点。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改革开放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以及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难点:分析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对外开放的层次和阶段。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引发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思考,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5.实践活动:
(1)辩论赛: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就改革开放的利与弊展开辩论。
(2)新闻发布会:模拟新闻发布会,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介绍改革开放的成果。
6.情感教育:
(1)讨论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与自己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7.总结评价:
(2)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改革开放的重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形成共识。
(2)汇报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4.史料分析:
(1)提供史料:给出改革开放时期的新闻报道、政策文件等史料。
(2)分析解读:让学生分析史料,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决策过程。
7.总结评价,反馈提高:在教学结束时,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同时,通过作业、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是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围绕我国历史上的一些伟大转折点展开,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

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历史转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转折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认识历史转折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当下、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及其意义。

2.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历史转折点的理解和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转折的意义。

4.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本课相关的历史事件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具:历史事件时间轴、思维导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历史转折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转折点,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让学生对这些事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个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意义,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_26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_26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活动单(教师用)【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冤假错案的平反,理解平反冤假错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对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教学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重大意义【活动方案】导入:这是美国的《时代周刊》杂志,名扬世界,一些世界名人会成为封面人物,当年最具影响力的人还会被选为年度人物。

像中国毛泽东、蒋介石就曾经曾经登上杂志封面。

中国还有一位伟人,他曾七次登上《TIME》杂志的封面,两次被选为年度风云人物,他就是邓小平!1978年,他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谱写出了一曲春天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忆那段历史,聆听那动人的乐章!首先,我们走进春的序曲----一篇文章引发的争论。

请同学们完成活动一,先自主思考,再小组交流。

活动一结合相关史实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材料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剑锋直接指向“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就此在全社会展开。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思考下列问题: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976年,文革结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人们企盼着改变危局、开辟新的征程。

可是当时的中央领导人不但没有反省“文革”的错误,反而提出了“两个凡是”的理论。

那么,这个观点对吗?我们进入第一个问题的展示。

1.材料一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这种错误的本质是什么?中共八大以来我党出现了哪些体现这种本质的失误?不正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过程与方法】1、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归纳“左”倾错误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评价其危害性,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2、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经过了新时期实践的检验和证明。

我们必须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伟大历史意义2、教学难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剧素材;学生活动视频;相关教学视频四、教学思路本节课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我校打造“自能高效课堂”特色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按照“自能预习”→“自能探究”→“自能拓展”的思路,贯穿以情景剧、展现学生学科能力的活动视频、历史人物的介绍,力求让学生身临其境,以实现历史教学的生活化与情景化。

本课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那么,大家想知道40年前,我们的学校附近的这些地方是什么样子吗?(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两组图片的对比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知长沙四十年的变化,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对比,大家无不惊叹于40年间日新月异的变化。

那么,这四十年的巨变是从哪里起航?放眼于整个中国,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事件使得当时的中国命运出现了重大转折呢?我们进入第7课的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

(同时板书)【讲授新课】教师: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是哪一事件促使当时的历史出现重大转折的吗?学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教师:首先,就让我们一同来探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程教学设计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能力目标:通过说明为什么“两个凡是”是错误的,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的能力。

通过学习深刻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的转折”,培养学生完整、准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敢干正视错误并纠正错误的伟大的党,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中虽曲折,但依然是前进的,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国家,并下决心为国家建设贡献一份力的决心。

二、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内容、意义教学难点: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邓小平图片导入新课(他是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二)、讲授新课:1、学生自学2、学生找出答案后,教师在核对答案时解释以下内容,这样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内容。

1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纠正“文革”错误-------人心所向给学生一个故事,这样学生理解会更好一些那时候人们出门,无论说什么话,只要一开口,就必须说一句毛主席语录,然后再说要办的事。

有一位老太太去买菜,售货员说:“'为人民服务’,你买什么?”老太太说:“'愚公移山’,我买萝卜。

”说着她就在大筐里挑起萝卜来。

售货员见她挑来捡去,很不耐烦,就在一边说:“'要斗私批修’!”老太太头也不抬,继续挑着,口里念叨着:“'万万不可粗心大意’!”(2)、“两个凡是”的提出——阻挡纠错“两个凡是”主要观点是什么?“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3)、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开放的进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掌握了我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我国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意义和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学习。

此外,学生可能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转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加以澄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改革开放的进程,掌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的进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难点:改革开放的意义和影响,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中的问题和发展。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展示学习成果。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意义和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实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4.对比分析:运用历史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更加明确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2.辅助材料:相关历史事件、案例、图片等。

3.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历史时刻,引导学生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RJ下册教案 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RJ下册教案 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一、导入新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那么,改革开放是如何起航的?又取得了怎样的伟大成就?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去领略那振奋人心的时刻!二、探究新知(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提示:①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②“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

③思想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材料展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这是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两报一刊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里提出的。

教师提问:那么,“两个凡是”的提法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来听一听邓小平是怎样说的:“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

”3.教师总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4.多媒体出示图片和文字材料:材料“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教师提问:结合材料,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性质。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内容,对我国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

2.难点:对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史料展示、讨论、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课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准备相关的历史史料,制作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的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呈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的具体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置相关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史料展示,使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伟大历史转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认识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有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现象,不能深入揭示问题的本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伟大历史转折;掌握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主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伟大历史转折。

2.难点: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掌握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基本史实。

2.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原因和意义。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过程。

4.激情演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4.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我国伟大历史转折的基本史实。

人教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设计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教学目标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内容及历史意义。

2、了解拨乱反正的表现和成果。

3、培养学生完整、准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们知道带领我们“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的伟人又是谁?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你们知道这一历史巨变是从哪里起航的吗?一个什么样的事件,使中国历史出现了重大转折?展示课题:伟大的历史转折(二)合作探究:问题:文革结束后,人们最迫切的要求是什么?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概括总结。

回顾:“文革”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说说你认为“两个凡是”的方针正确吗?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生1:“文革”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十年“文革”给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政治上民主与法制遭到破坏;经济瘫痪;社会秩序混乱、工厂停工、学生停课┄┄生2:“两个凡是”的方针不正确。

伟人的话并不是每句都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所学,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两个凡是”方针的错误。

师:1977 年2 月7 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

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两个凡是”,既然“两个凡是”打着维护毛泽东思想的旗号,就应该是以“完整准确的毛泽东思想做指导”,这个“完整准确”是指用毛泽东思想的内在精神实质来统摄毛泽东思想的整个理论体系。

而不是指毛主席的“每句话都对”、“绝对正确”,更不是说毛主席的每个具体论断或决策都是绝对不能动的。

人教版初中历史(2017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历史(2017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了解它的背景,理解其重大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原因与结果、联系与综合等概念,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与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必由之路。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7课。

本课所讲述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从此以后,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所以本课在这一单元中起了开章总领的作用。

本课包括两个子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阐述:“文革”结束后的情况及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伟大历史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方面要纠正“文革”的错误,另一方面要为中国人民指引未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引发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这次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四、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开始增强,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缺乏理性思考。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探究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从直观感受到深入了解,最后能对历史事件做出正确评价。

五、重点难点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转折,重点是讲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变化,认识历史转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我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学生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转折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转折,掌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和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认识历史转折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和重要意义。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历史转折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转折的意义。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备好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实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历史转折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改革开放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改革开放的气氛,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的意义。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呈现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转折,重点讲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改革开放的进程,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以及邓小平南巡谈话等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伟大进程,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 学情分析初中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伟大进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改革开放的进程,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等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的进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等内容。

2.难点: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伟大进程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进程。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伟大进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改革开放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2.呈现(10分钟)介绍改革开放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面临的经济困境和国家命运的挑战。

3.操练(15分钟)讲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掌握这两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科目:历史
讲授新

第三篇章春天的开放分析小岗人民为什么签生死
书?
2.图片呈现小岗村改革前和
改革后的情况,要求学生思
考改革前后的小岗村有什么
不同?
3.通过问题“小岗村能实现
强村富民的原因是什么”
引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
一制度。

再通过出示材料、
图片、图表等方式对这一制
度将进行讲解分析。

4.通过“历史回顾”这个小
活动以出示图片和组织学生
讨论交流的方式来梳理建国
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过
程,并讲解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原则。

5.利用一组图片来引导学生
认识到农村农业生产的专业
化、社会化和商品化;再通
过采访录音和图片来呈现乡
镇企业是农村致富的新路
这一知识点进行学
习,明确这一制度的
起源、前提、经营方
式、分配原则和作用
3.学生通过老师提
供的图片和同桌一
起进行历史回顾,回
顾建国以来农村生
产关系的调整过程,
并体会到只有生产
关系适应生产力发
展的水平才能促进
经济的发展。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
来认识农业生产产
的专业化、社会化和
商品化;知道乡镇企
业是农村致富的新
路。

原历史
创设情境利用2004年中国
最具活力的城市评选对深
圳的颁奖词进入本部分学
习。

1.出示材料让学生思考邓小
平为什说“我们建立经济特
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2.播放视频,提出问题“目
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
放的格局”?并在学生回答
之后利用动态地图进行总
结。

3.出示近代南京被迫开放和
现代浦东的开放两幅图片,
呈现图表,要求学生分组讨
论回答中国近代和现代的对
外开放有何不同?在学生展
1.学生通过三段材
料,在材料中提取出
关键词,认识到设立
经济特区的作用,并
知道设立经济特区
的目的。

利用多媒体
出示文字材
料增加学生
的信息量;
利用视频能
引起学生学
2.学生通过观看视
频,获取有效信息,
回答问题。

3.学生根据老师呈
现的图片、图表和课
前下发的学习材料
来进行研究性学习,
分组讨论,合作探
究,根据表格要求阐
明观点。

学生观看图
片听音乐感受改革
开放带来的吃穿住
生的兴趣并
获取大量的
信息;利用
高动态地图
学生能更直
观的了解开
放的格局;
利用图表来
引领学生的
课内研究性
学习更有
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