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修辞手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洁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

目录

比喻的结构

比喻的条件

比喻的形式

缩喻

比喻的作用

注意点

比喻在各种文体中的名称

比喻的结构

比喻的条件

比喻的形式

缩喻

比喻的作用

注意点

比喻在各种文体中的名称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

详细解释

1. 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事物。

《汉书·师丹传》:“天下一统,而称引亡秦以为比喻,诖误圣朝,非所宜言,大不道。” 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正末云]小将军,你和他廝杀呵,有个比喻。[ 刘无敌云]将何比喻?[正末唱]你恰便似病羊儿逢着大虫。”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二:“你的比喻不对!男人是不能够拿花来比的。”

2. 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即以甲事物来比拟乙事物。它在形式上,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成分。因这三个成分的异同和隐现,比喻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和借喻三类。比喻就相当于「打比方」(说明文中常用打比方),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编辑本段比喻的结构

构成比喻内容上有三个要素:一是思想的对象,即本意;二是另外的事物,喻意;三是两事物的类似点,(共同处和相似处)。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辞书又将其构成增释到四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

比喻在辞格上分为三个类型:明喻、暗喻(又称隐喻)和借喻。

编辑本段比喻的条件

⒈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⒉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编辑本段比喻的形式

比喻按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来看,其基本类型有三种:

明喻、隐喻(暗喻) 、借喻

除此三种基本类型之外,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结合情况,其变化形式有:

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

明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等。

例子:

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

隐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

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本体)都成了水墨山水(喻体)。(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借喻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子:

天上张著灰色的幔(喻体)。(「灰色的幔」是喻体。本体是「黑云」,但不写出来。)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比拟

喻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是保留喻体的特征,让它直接加在本体上。

例子:

夜和失明的野藤,还在那里摸索着,碑上的字迹。(「夜和野藤」是本体,喻体是「人」,但不写出来,保留了人失明和摸索的特征。)

有时开着自己的车从这里路过,总是看到路轨伸展着生锈的臂膀捅向远方。(「路轨」是本体,喻体是「人」,但不写出来,保留了人伸展着臂膀捅向远方的特征。)编辑本段缩喻

是比喻修辞的一种,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但不出现比喻词,本体与喻体极其紧密地连在一起的比喻形式叫缩喻。

概念理解

1.并列式缩喻。即本体与喻体在结构形式上是并列关系。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本体是“弯弯的月儿”,喻体是“小小的船”,中间没有喻词,二者构成复指短语。

2.偏正式缩喻。即本体与喻体组成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形式上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如“黄金季节”就是两个名词直接连在一起,前者修饰后者,而修饰语是比喻性质的,只是没有用“像、似的”之类的比喻词罢了。

比较分析比喻有两种特殊的格式:对喻和缩喻。本文主要讲缩喻,但先要简单讲讲对喻,因为缩喻与对喻的关系很密切。对喻不用比喻词,通常将本体与喻体直接排在一起,表示比喻的意思。如:(1)草堆上落火星大火烧,红旗一展穷人都红了。(2)豹死留皮,人死留名。(3)人怕出名猪怕壮。(4)人老珠黄例(1)例(2)都由两个单句构成,前为喻体,后为本体;例(3)例(4)形式上更紧凑,都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例(3)像单句形式,前为本体,后为喻体,例(4)是固定短语,前为本体,后为喻体。缩喻与对喻很相似,也是本体、喻体都出现,而不出现比喻词,本体与喻体更紧密地连在一起,许多就是对喻的紧缩。实际上对喻与缩喻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例(3)例(4)都可说是缩喻。一、缩喻的形式〈一〉并列式这一类就是对喻的紧缩,如上举两例,又如:(5)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6)母亲祖国在召唤。例(5)本体在前,喻体在后,例(6)喻体(母亲)在前,本体(祖国)在后,构成复指短语。〈二〉偏正式本体与喻体组成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形式上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如:(7)黄金季节(8)思想感情的潮水(9)心的沙漠,爱的荒原例(7)是两个名词直接连在一起,前者修饰后者,而修饰语是比喻性质的,只是没有用"像、似的"之类的比喻词。例(8)例(9)形式上与例(7)相似,只多了一个结构助词"的",但与例(7)相反,本体在前,喻体在后,中心词成了喻体。二、成语中的缩喻有人说:"现代汉语中,缩喻修辞越来越广泛。"(《语文知识》1988·6)我以为这不符实情。实际上,缩喻在古汉语中用得很多,现代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