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复习1
鱼类学大题(1)
1、鳍条可分哪几种类型?各为哪些鱼类所特有?答:两种:①不分枝不分节的角质鳍条,为软骨鱼类所特有;②由鳞片衍生而来的鳞质鳍条,为硬骨鱼类所有。
7、说明鳍式的意义,举例说明。
答:在鱼类分类中各种鳍的特征的重要性不完全相同,所以鳍式可用于分类。
鲤的鳍式为D.3,15---22;A.3,5---7;C.20---22;P.1,15---16;V.1,8。
它的意义为D.3,15---22表示背鳍有3条不分支鳍条,15---22根分支鳍条数;A.3,5---7表示臀鳍有3条不分支鳍条,5---7根分支鳍条;C.20---22表示尾鳍有20---22根分支鳍条;P.1,15---16表示胸鳍1条不分支鳍条,有15---16根分支鳍条;V.1,8表示腹鳍有1条不分支鳍条,有8根分支鳍条8、鱼类有哪几种皮肤衍生物?答:粘液腺、鳞片、毒腺、发光器、警戒物细胞、色素细胞、珠星、鱼苗粘附器等。
9、鳞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为哪些鱼类所特有?答:一共有三种,它们分别是:①盾鳞,由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成对角线排列,在外形上分为基板和鳞棘两部分,为板鳃类所特有。
②硬鳞,埋在真皮中的菱形骨板,由真皮产生,成行排列,为现存一小部分硬骨鱼类所特有。
③骨鳞。
10、某种鱼的鳞式为32---36(5---6 / 4---V),用文字说明其意义。
答:该鱼的鳞式表示为:侧线鳞32到36枚,背鳍起点与侧线之间的鳞片行数5---6行,4---V表示侧线到腹鳍起点的横行鳞数。
11、比较低等真骨鱼类和高等真骨鱼类在外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答:低等真骨鱼类(软鳍鱼类):(1)腹鳍腹位;(2)鳞片为圆磷;(3)背鳍一个,由假棘和鳍条组成;(4)口裂上缘为前颌骨和上颌骨组成。
高等真骨鱼类(棘鳍鱼类):(1)腹鳍胸位或喉位;(2)鳞片多为栉鳞;(3)背鳍两个,分别由棘和鳍条组成;(4)口裂上缘仅由前颌骨组成。
12、白鲢的脑颅可分为哪几个区?各区由什么骨片组成?答:一、嗅区:鼻骨(2)、前筛骨(1)、中筛骨(1)、侧筛骨(2)、犁骨(1);二、眼区:额骨(2)、眶蝶骨(2)、翼蝶骨(2)、副蝶骨(1)、围眶骨(6);三、耳区:顶骨(2)、蝶耳骨(2)、翼耳骨(2)、上耳骨(2)、前耳骨(2)、后耳骨(2)、鳞片骨(2)、后颞骨(2);四、枕区:上枕骨(1)、外枕骨[侧枕骨](2)、基枕骨(1)。
鱼类学复习资料
鱼类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与维持身体平衡,大多数体被鳞片覆盖的变温脊椎动物。
2、鱼类学: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鱼类的分类、形态、生理、生态、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等的学科。
3、鱼类形态学:指专门研究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结构,了解各器官和组织的相互关系及机能,比较不同鱼类之间机体结构的异同,进而探讨它们与生活习性的关系的科学4、鳍式:指用来描述鱼类鳍的种类、鳍条类别及其数目的表达式红肌:在大多数鱼类皮肤下方水平,隔膜附近的大测肌表层可见一丛与水平隔膜平行的暗红色肌肉5、韦伯器: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角骨4对小骨及1对连接三角骨后支和舶状骨外侧的韧带构成。
6、鳃耙:着生在鳃弓内侧的突起称为鳃耙7、外鳃:指胚胎期或幼鱼的临时呼吸器官,从鳃部伸出,裸露在体外8、鳃上器官:泛指某些鱼类鳃弓背方的咽鳃骨或咽鳃骨与上鳃骨及其周围组织,部分或全部特化为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特殊构造。
因位于鳃的背上方而称鳃上器官。
9、珠星:有些鱼类在繁殖季节,雄性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物,为表皮的衍生物,又称追星。
在鲤科鱼类中较常见。
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征鉴别雌雄。
10、年轮:鱼类受生活环境条件年周期变化和自身生理周期的影响,逐年规律性的在鳞片及其它骨质组织上形成的不同生长带。
11、性逆转:性成熟后才开始从一种性别向另一种性别转换的现象12、物种:指是在自然状况下,能够进行自由交配,并能繁殖出新的后代,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十分相似的一群有机体的集合体。
13、品种:通过人工选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共同遗传特征的生物体。
14、双名法:指每种生物的名称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
鱼类的生活史:指精卵结合直至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15、生长率:指单位时间内鱼所增加的体长和体重16、充塞度:以肉眼区分和鉴别解剖鱼消化道内食物充塞的程度和等级17、繁殖:是鱼类生活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亲鱼性腺发育、成熟、产卵或排精,到精卵结合孵出仔鱼等一系列过程。
《鱼类生态学》复习题
《鱼类生态学》复习题一、名称解释1. 年轮:鱼类受生活环境条件年周期变化和自身生理周期的影响,逐年规律性地在鳞片及其它骨质组织上形成不同的生长年带,前后年份生长年带交替处的形态结构不同于生长年带,这一形态结构异常的生长年带交替处称为年轮。
2. 繁殖力:1尾雌鱼在产卵前的成熟卵粒数即称之为鱼的繁殖力。
3. 排卵与产卵:成熟卵从滤泡中脱离出来跌入卵巢腔或腹腔的过程称为排卵;卵离开鱼体进入外界水中的过程称为产卵。
4. 成熟系数:即性体指数,是一种常用描述性腺相对大小的指标,以性腺重量和鱼体重的百分比表示。
5. 洄游:是鱼类运动中的一种特殊式型。
是一种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和一定时间的变换栖息场所的运动。
6. 生态演替:是群落经过一定的发展历史时期以及物理环境条件的改变而从一种群落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顺序过程。
7.生殖痕:由于生殖作用而在鳞片上形成的轮圈。
8. 瞬时生长率:又称为特定生长率或内禀生长率,单位时间内鱼体体长(或体重)的自然对数的增长值。
9. 充塞指数: 鱼类消化道中食物团重和鱼体重(去内脏)的比值,即用量的形式表示鱼类摄食量的大小. 的自然对数的增长值。
10. 怀卵量:指一尾雌鱼在产卵前所具有的成熟卵粒数,亦即鱼类的繁殖力。
11. 生长常数:将生长比速乘上生长开始时起所经历的时间。
12. 性成熟:鱼在一生中性腺第一次成熟称为初次性成熟;已产过卵(或排过精)的性腺周期性的成熟称为再次性成熟。
13. 丰满度:指鱼的肥满程度,即体重与体长立方积的比值,比值越大,表示鱼体越肥满。
14. 食谱:某种鱼消化道中所有饵料生物的总称.15. 临界期:仔鱼从内源性营养转向外源性营养时,由于饵料保障和仔鱼器官发育两者的共同作用造成的大量死亡的危险期。
16.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基本功能单元,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任何一个单元在给定区域里,生物群落同它们的理化环境相互作用,使能量的流动在该系统的内部形成明确的营养结构,物种的多样性和物质的循环性称为生态系统17.越冬洄游:洄游是鱼类运动中的一种特殊式型。
鱼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鳃上器官、罗伦瓮、肝胰脏、鳃耙、侧线与侧线鳞、小鳍与脂鳍、幽门盲囊、棱鳞与腹棱、鳍、鳍式、鳃、鳞片、咽喉齿、鳔、鳃上器官、螺旋瓣、韦伯氏器成熟系数、补充群体、不可逆点、丰满度、补偿生长、繁殖力、性征、洄游、丰满度、产卵群体、二、填空题1、分类地位接近的鱼类中,一般食性鱼类的肠子最长,食性的肠子最短2、鱼类洄游的目的包括越冬、、3、鱼类的牙齿按着生的位置可分为、、、等4、鱼类的消化管一般包括、、、和肛门代表,代表、代表14、翘嘴红鮊和蒙古红鮊最明显的区别特征是15、大黄鱼和小黄鱼最明显的区别特征是16、长春鳊和团头鲂最明显的区别特征是17、鲢和鱅最明显的区别特征是18、鲐鱼和蓝点马鲛最明显的区别特征是19、刀鲚和黄鲫最明显的区别特征是20、鲻和鮻最明显的区别特征是21、鲤和鲫最明显的区别特征是22、A、B、C、D是4种鱼的卵径分布图,据此判断分批产卵的是,不分批产卵的是(4分)三、判断题1.()鲽形目鱼类的两只眼睛位于头部一侧。
2.()脂鳍位于背鳍之前方。
3.()鰟鲏鱼类的输卵管突出于体外,延长为产卵管。
4.()同一种鱼类,温度越高生长速度越快。
5.()鱼类的婚姻色是第一性征6.()鱼类的舌头有搅拌的功能7.()通常,鱼类雄性个体的初次性成熟要早于雌性8.()软骨鱼类的肠道分为明显的大肠和小肠9.()鱼类各鳍中,单个的是奇鳍、2个(成对)的是偶鳍10.()鱼类的肝脏分布在腹腔的前端,一般左右成对11.()软骨鱼类没有鰾12.()鱼类的耗氧率随鱼体重增加而上升13.()日本鳗鲡体表无鳞片14.()白肌爆发力强,红肌耐力强15.()鱼类的血液都是红色的16.()鱼类的黏液腺越发达,其上的鳞片就越少。
17.()鱼类松果体位于腹腔内。
18()计数鱼类鳃耙数目时,一般是以第一对鳃弓内侧鳃耙数为准。
19.()一般淡水鱼类比海水鱼类排尿少些。
20.()鱼的体长是吻端到尾鳍基部的长度21.()一般生命周期长的鱼类,其性成熟较早。
鱼类学大题复习资料
1.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答: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到达末梢,末梢去极化,神经膜上钙通道开放,细胞外液中一部分Ca2+移入膜内,刺激小泡Ach释放,Ach通过接头间隙向肌细胞膜扩散,并与肌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使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可允许Na+、K+甚至Ca2+通过,结果导致终膜处原有静息电位减少,出现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
终板电位扩布到领近一般肌细胞膜,使其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引发肌肉动作电位,导致肌纤维收缩。
2.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点答:(1)化学传递。
传递的是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
(2)单向传递。
兴奋只能从神经纤维传向肌纤维。
(3)有时间延搁。
递质的释放、扩散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需要时间,比在同一细胞上传导要慢。
4)接点易疲劳。
需要依赖胆碱酯酶消除,否则发生持续去极化。
(5)接点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影响。
3.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可以分为四步答:(一)兴奋通过横管传导到肌细胞内部(二)横管的电变化导致终池释放Ca2+(三)Ca2+扩散到肌球蛋白微丝和肌动蛋白微丝交错区,和肌动蛋白微丝上的肌钙蛋白结合,从而触发收缩机制。
(四)肌肉收缩后Ca2+被回摄入纵管系统。
5.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答:1机械因素:血液和粗糙面接触,可使血小板迅速解体,释放凝血因子,加速凝血;用木条搅拌,可使纤维蛋白附着于木条上,血液不会凝固。
2.温度因素:血凝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延缓。
3.化学因素:Ca2+和维生素K可以促进凝血,而柠檬酸钠、草酸钠、草酸钾则抑制凝血(除去血液中Ca2+);4.生物因素:肝素以及能刺激肝素产生的物质(如肾上腺素)都能使血凝延缓;抗凝血酶Ⅲ也是抑制凝血的因素。
另外,蛇毒和水蛭素能抵抗凝血酶的作用,从而抑制凝血。
(肝素除去凝血酶原)6.心脏的心奋性的特点,与骨骼肌心奋性的区别答:(1)1.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紧接心肌绝对不应期之后存在一个短时期(局部反应期),在此期间内,给以非常强的刺激可使膜发生部分去极化而产生局部兴奋,但不会发生全面去极化而产生传导性兴奋(动作电位),因此,从去极化(0期)开始到这个短时期结束的一段时间称为有效不应期。
最新鱼类学复习资料长江大学
最新鱼类学复习资料长江大学一.名词解释1.鱼:鱼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作辅助运动与维持身体平衡,大多体被鳞片的变温脊椎动物。
2.鱼类学:鱼类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鱼类的分类、形态、生理、生态,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等的分支学科。
3.硬刺:鳍条由左右两半愈合而成,分节,强大坚硬,末端不分支,有些鱼类的硬刺前后缘可能具有锯刺。
4.软鳍鱼类:指硬骨鱼类中的低等种类,其背鳍全部由软条组成,仅少数具有硬刺。
5.棘鳍鱼类:高等真骨鱼类背鳍通常具有棘。
6.鳍式:用来描述鱼类鳍的种类、鳍条类别及其数目的表达式。
7.鳍脚:雄性软骨鱼类的交配器,是腹鳍内侧一块基鳍软骨特化形成的变形器官。
8.栉鳞:骨鳞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鳞片后区边缘具细刺或小棘。
9.圆鳞:骨鳞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后区边缘光滑。
10.鳞嵴:鳞片表面骨质层的山嵴状隆起线,常围绕鳞焦呈同心圆状排列,称鳞嵴,又名环片。
11.生骨区:在个体的发育过程中,骨骼有一定的发生区域,这个区域即所谓的生骨区。
鱼类的生骨区包括皮肤区、水平隔膜区,背生骨隔区和膜生骨隔区、肌隔区、围绕脊索、神经管及中枢血管区、咽颅区、附肢区。
12.膜骨:某些骨骼的发生的过程中只有两个阶段,即膜质期和骨化期。
其间叶组织形成后,被硬骨细胞直接替代,形成硬骨,这样形成的硬骨称为膜骨。
13.软骨特化:在骨化期,硬骨细胞侵入软骨区,经骨化作用,硬骨细胞逐渐替代软骨细胞,形成硬骨,这样形成的硬骨称为软骨软化。
14.韦伯器:由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脚骨4对小骨及1对连接三脚骨后支和舶状骨外侧的韧带构成。
15.脑颅:绝大多数硬骨鱼类的脑颅是由许多块软骨骨化和膜骨借少量软骨嵌合成的一个严密的箱形构造。
其软骨化骨构成脑颅的筛区、蝶区、耳区和枕区,膜骨侧构成脑颅的顶壁和腹壁。
16.咽颅:头下部左右两侧,包裹口咽腔及食道前部,包括颌弓、舌弓、鳃弓17.红肌:在大多数鱼类皮肤下方水平隔膜附近的大侧肌表层可见一丛与水平隔膜平行的暗红色肌肉。
鱼类学复习资料word精品
《鱼类学》课程期末复习1. 大黄鱼分类地位头尾轴(主轴) <自鱼头部到尾部贯穿体躯中央的一根轴线>背腹轴(矢轴) <自鱼体最高部通过头尾轴贯穿背腹的轴线 > 左右轴(横轴) <贯穿鱼体中心与头尾轴背腹轴垂直的一根轴线 >头部与躯干部的分界:最后一对鳃裂(圆口纲和板鳃类等);鳃盖骨后缘(硬骨鱼类) 4. 奇鳍背鳍D 臀鳍A 尾鳍C /////偶鳍 胸鳍P 腹鳍V5. 鳍的组成。
由支鳍骨和鳍条组成鳍条分为两种:角质鳍条;鳞质鳍条6. 鱼类的皮肤腺体系由 上皮细胞衍生而成,它可分为 单细胞腺及毒腺两类。
7. 鳞片类型。
盾鳞、硬鳞、骨鳞 注:骨鳞分两类(圆鳞和栉鳞)8. 脊柱作用。
支持身体和保护脊髓及主要血管的作用9. 尾鳍类型(1)原型尾(2)歪型尾(3)正型尾 10. 肌肉的基本单位。
肌肉细胞11. 鱼类的肌肉分类 平滑肌、横纹肌(骨骼肌)、心肌, 红肌 12. 鱼类消化管 包括口、咽、食道、胃、肠、肛门等 13. 鱼类的取食器官类型取食器官:齿舌鳃耙(都在口咽腔中)取食器官(1)捕捉型(2)吸盘型(3)吸吮型(4)研磨型(5)食浮游生物型14. 胃组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及浆膜层等组成 15. 鱼类的主要消化腺肝脏、胰腺、胃腺16. 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 是鳃及辅助呼吸器官 皮肤、肠 <泥鳅>、口咽腔黏膜、鳃上器官 17. 血球由红细胞、白细胞、血栓细胞(血小板) 组成。
18. 鱼类的泌尿器官是肾脏(前肾和中肾),起源于中胚层的生肾节佃.鱼类的精子 分为头部、颈部和尾部。
根据形态结构分为 螺旋形、栓塞形和圆形。
20. 鱼类的神经系统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等三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植物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 交感神经 21. 鱼类脑的构造分区,组成。
分为5个区,分别为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脑壁较厚。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黄鱼属2. 鱼类的体型体轴分为三种:鲈形总目鲈形目 鲈亚目 石首鱼科端脑:脑的最前端,分为嗅脑和大脑两部分间脑:位于大脑后方的凹陷部分,由上丘脑、丘脑、下丘脑三部分组成中脑:脑腹面的基部(被盖)及脑背部的顶盖。
鱼类学期末复习
鱼类学期末复习鱼类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 头肾:某些真骨鱼类的成体肾脏的前端尚有前身的残余,称为头肾。
2.鱼类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鱼类的分类、形态、生理、生态、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等的学科。
3.侧线鳞:真骨鱼的体侧中部,各有一列被管状侧线穿过的鳞片,叫侧线鳞。
4.生骨区: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骨骼有一定的发生区域,这个区域即所谓的生骨区。
5.韦伯器:鲤形目等鱼类由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脚骨4对小骨及1对连接三脚骨后支和舶状骨外侧的韧带构成。
6.发电器官:发电器官是肌肉的变态物,是一种受中枢神经支配的效应器,其基本功能单位是电细胞或称电板。
7.怀卵量:指一尾雌鱼在产卵前所具有的成熟卵粒数,亦即鱼类的繁殖力。
8.泄殖腔:是一个稍扩大的小腔,依次接受肠道末端的开口、生殖导管的开口及输尿导管的开口,并以一个总开口与外界相通,开口于腹部。
9.外腮:是胚胎期或幼鱼期的临时呼吸器官,从腮部伸出裸露在体外,故有外腮之称。
随个体发育会自行脱落。
10.端脑:最前面部分,由嗅脑和大脑两部分组成。
端脑地主要功能是嗅觉,为嗅觉的兴奋中枢。
11.婚姻色:许多鱼类在繁殖时期出现鲜艳的色彩,或者原有的色泽变得更为鲜明,一般在雄鱼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并且在生殖季节之后,即行消失,这种色彩称为婚姻色。
12.动物区系: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适应某种自然环境的动物群,由分布范围大体一致的许多物种组成,这些动物一般具有相似的发展历史。
13.二名法: 每一种生物种的名称都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
14.卵胎生:是指动物的卵在体内受精、体内发育的一种生殖形式。
15.性成熟:鱼类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生殖器官已经发育完全,生殖机能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基本具备了正常的繁殖功能,称为性成熟。
16.生长速度:是指单位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内鱼所增加的体长和体重。
17.肥满度:鱼体重量与鱼体体长立方数的比值,是反映鱼类肥瘦程度和生长情况的指标。
鱼类学复习题
鱼类学复习题鱼类学复习题第一章~第十五章名词解释鱼(真鱼)、鱼类学问答题1.鱼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说明鱼类学的研究范围。
3.说明鱼类学的研究任务。
名词解释尾柄、吻部、眼后头部、眼间隔、颊部、鳃盖膜、喉部、下颌联合、亥页部(颐部)、峡部、头尾轴(主轴)、背腹轴(矢轴)、左右轴(横轴)、上位口、下位口、端位口、颐须、颌须、鼻须、吻须、脂眼睑、小鳍(副鳍)、脂鳍、软鳍鱼类、棘鳍鱼类、腹鳍腹位、腹鳍胸位、腹鳍喉位、鳍式问答题1.鱼类有哪些体型并举出代表鱼类。
2.请说明鱼鳍的形态与功能的适应性。
3.说出下列各鱼鳍式的含义:4.大黄鱼D.Ⅷ—Ⅸ,Ⅰ—31~34;5.宽尾鳞鲀D.II,2十25;6.鲤鱼D.3—15~22(或Ⅲ-15-22)名词解释鳞棘或环片、鳞焦、鳞沟或辐射沟、棱鳞、侧线、侧线鳞、鳞式问答题1.鱼类黏液腺的功能是什么?2.鱼类毒腺的类型有哪些?3.如何区别盾鳞、硬鳞、圆鳞、栉鳞?4.说出下列各鱼鳞式的含义:5.长蛇鲻4/55~66/6~7-V;6.鲤鱼5~6/32~36/4-V名词解释原颅、咽弓、单体椎、多环椎、星椎、脉关节突、尾部棒状骨问答题1.典型内骨骼的形成的三个阶段是什么?2.软骨鱼类、硬骨鱼类的脑颅有哪些不同点?3.软骨鱼类、硬骨鱼类的咽颅有哪些不同点?4.说明鲤形目椎骨变异的特点。
5.说明软骨鱼类、硬骨鱼类的奇鳍支鳍骨的特点。
名词解释大侧肌、肌节、肌隔、轴上肌、轴下肌、红肌、白肌、棱肌、上棱肌、下棱问答题1.肌肉的命名方法有哪些?2.与口运动有关的肌肉有哪些?3.与鳃盖运动有关的肌肉有哪四块?4.使眼球转动的肌肉有哪六条?5.鱼类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有哪些?6.鱼类肌肉运动的三种类型是什么?名词解释齿式、螺旋瓣、幽门盲囊问答题1.鱼类腹腔有哪些形状?2.消化管与消化腺各包括哪些?3.硬骨鱼类齿的形态与其食性的相互关系是什么?4.鱼类鳃耙数目、形状与鱼的食性的关系如何?5.说明鱼口咽腔对水环境和食性的适应性。
鱼类学复习1
鱼类学复习一概论1鱼类的进化地位非常重要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是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重要一环。
例如: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固有免疫和后天获得性免疫系统,后天获得性免疫是在鱼类中开始进化而来的,因此,研究鱼类的免疫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
2鱼类学研究方向•功能形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系统分类:鱼类的亲缘关系•生理生态:鱼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3朱元鼎的贡献元鼎骨(咽喉齿),奠定鲤科鱼类的分类基础、软骨鱼类侧线系统:对软骨鱼类分类系统进行了修正。
4鱼的定义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脊椎动物。
5鱼类的基本类群•圆口类:没有上下颌(严格意义上说不是鱼类)•软骨鱼类:鲨鱼•硬骨鱼类:大多数的鱼类6鱼类的进化史鱼类的祖先—甲胄鱼类有颌类:盾皮鱼类、软骨鱼类、棘鲨类、硬骨鱼类软骨鱼类:全头鱼类、板鳃鱼类硬骨鱼类:辐鳍鱼类、肉鳍鱼类7地球上有多少种鱼类现在全世界估计有4万种鱼,有记录的约3万种(其中圆口类80种,软骨鱼类800种),(其中淡水8000多种),(其中中国3000种,淡水800种)8鱼类的分布大多数分布在近大陆架的温暖水域中.9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鱼•最大的鱼:鲸鲨(15米长)•第二大的鱼:姥鲨( 14米长)•最小的鱼(虾虎鱼)(1厘米长)生活在珊瑚礁中.•最近刚刚在新西兰发现一种只有8mm的鱼(目前还没有命名).10鱼的寿命•大多数鱼类的寿命在几岁到十几岁。
•也有只活几周或几个月的(一些小型的珊瑚礁鱼类)。
•也有超过100岁的(金眼鲷目的某些鱼)•狗鱼(pike)据说有200岁的年龄。
11一般地,冷水性鱼和热带鱼,那类鱼寿命更长?冷水鱼,新陈代谢慢12鱼类年龄如何鉴定•耳石、鳞片12海马seahorse的游泳方式海马垂直游泳,游泳很慢13鱼类是色盲吗•鱼类能辨色. 鱼类视网膜里的视锥细胞能感知光波长。
14为什么深海鱼体表呈红色?•深海中红色最不容易被识别,但生活在很深很深的深海,鱼体表又不是红色的。
【期末复习总结】鱼类学形态部分总复习
常水平)
这里本来有张图,不是很好,我把它去了,大家还是看上面的总结吧
一、主轴骨骼
1、硬骨鱼类脑颅填图
鲈鱼背面观 ·蝶骨区为眼区 2、硬骨鱼类的咽颅 ·第一对为颌弓,第二对为舌弓、第三至第七对为腮弓。
鲈鱼腹面观
3、 硬骨根据发生过程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
·软骨化骨:这种骨骼的发生是完整地经过膜质期、软骨期、硬骨期这三个阶段的。 ·膜骨:是由膜质期直接经硬骨细胞骨化而形成的硬骨,它不经过软骨期。 4、 韦伯氏器:是指 4 对连接内耳和鳔的骨骼。这 4 对骨是硬骨鱼类鲤形目第一至第三椎体的两侧的 4 对小骨, 由前后依次称为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脚骨。 二、附肢骨骼 1、肩带:支持胸鳍的骨骼为肩带 腰带:支持腹鳍的骨骼为腰带 2、 尾鳍的三种类型:原型尾、歪型尾、正型尾 3、 颌的悬系方式有:古接、自接、舌接
第四章 肌肉系统
上直肌、下直肌
一、肌肉的类别与结构
第一肌节 下斜肌、内直肌
中轴肌 头部肌肉:主要为眼肌
(动眼神经)
体节肌
躯干肌肉
第二肌节 上斜肌(滑车神经)
1、 鱼类的横纹肌
附肢肌 奇鳍肌
第三肌节 外直肌(外展神经)
偶鳍肌
鳃节肌(颌弓、舌弓、鳃弓上的肌肉)
2、大侧肌:在体侧肌肉里,呈 W 排列,肌肉横切面呈同心圆状(因为所有各肌节彼此互相套合在一起),分为:
·红肌:狭纤维组成,血液供应丰富,有氧代谢、收缩慢,持久性强,耐疲劳,善游类鱼内发达。
·白肌:纤维宽、无脂肪,缺氧代谢,反映迅速,持久力差。 二、发电器官:发电鱼类常在防御敌害、捕食或求偶时放电。
1、头部主要器官有吻、口、须、眼、鼻、腮孔、喷水孔等。
2、须:颏须、颌须、鼻须、吻须。这是很重要的分类依据。
鱼类学复习资料
鱼类学复习资料鱼类学复习题解一、名词解释答题要点:说明组织结构特点、功能及见于何。
内容:1(韦伯氏器/骨鳔类/闭鳔类/喉鳔类韦伯氏器:由带状骨,舶状骨,韧带,间插骨和三脚骨组成的一组连接内耳和鳔的特殊装置,能大大提高内耳对振动频率的感知范围,见于骨鳔总目(鲤形总目)。
骨鳔类:具一组称为韦伯氏器的骨片与鳔相连的鱼类称为骨鳔类。
是一群低等真骨鱼类。
闭鳔类:鳔与食道间不存在原始通道(即鳔管)的鱼类。
是一群高等真骨鱼类。
喉鳔类:鳔与食道间存在原始通道(即鳔管)的鱼类。
是一群低等真骨鱼类2(伪装色/婚姻色/警戒色伪装色:鱼体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体色称为伪装色。
又称为保护色。
婚姻色:鱼体在生殖季节出现的较平时艳丽的体色称为婚姻色。
一旦生殖季节过去,婚姻色也就会消失。
警戒色:鱼体与周围环境截然相反的体色称为警戒色。
拟态:有些鱼类不仅体色与环境一致,而且体态也像周围的环境,更利于保护自己这种现象称为拟态.3(性逆转/雌雄同体(同时性雌雄同、非同时性体雌雄同体)/第二性征性逆转: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初次性成熟后,因遗传特性或环境因子、突变等原因发生性别转换,在后来的某个生殖季节以另一种性别出现的现象称为性逆转。
如黄鳝第一次性成熟时为雌体,第二次性成熟时往往为雄体。
雌雄同体: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体内具有雌雄两套生殖器官的现象称为雌雄同体。
雌雄同体分为同时性雌雄同体和非同时性体雌雄同体。
同时性雌雄同体指其雌雄两套生殖器官在同一生殖季节同时发育成熟。
非同时性体雌雄同体指其雌雄两套生殖器官在同一生殖季节不能同时发育成熟,只能先后成熟,这样能避免自体受精,防止物种退化。
第二性征:与繁殖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性征称为第二性征,如珠星、婚姻色。
4(真口鱼类/次级颌弓/初级颌弓/次级肩带/初级肩带真口鱼类:由次级颌弓构成口裂周缘的鱼类称为真口鱼类。
次级颌弓:构成真口鱼类口裂周缘的一组骨片称为次级颌弓,包括前颌骨、上颌骨、齿骨、关节骨、隅骨。
1鱼类学常识(1)
图示观赏鱼类三大类型的代表品种
四眼水泡
大 正 三 色
蓝 七 彩 神 仙 鱼
鳃盖膜(branchial membrane):有鳃条 骨(branchiostegal ray)支持 。
喉部(jugular) 下颌联合(mandibula symphysis) 颏部(颐部chin) 峡部(isthmus) 峡部是否与鳃盖膜
相连接,在鱼类分类学 上是重要的形态特征。
板鳃类和鲟类的 吻一般比较发达。 颌针鱼、旗鱼、 箭鱼的吻也很长。
功能:摄食、防 御。
二、 口(Mouth)
功能:鱼类捕捉食物的主要工具、呼吸时水流 进入鳃腔的通道。口的形状、位置,主要与鱼
类生活习性及食性有关。
硬骨鱼类的口可以分为:上位口、下位口
及端位口。
唇(lip):鱼口缘的皮褶构造,无任何肌 肉组织,有别于高等脊椎动物的真唇。
海马形
翻车鲀形
独特的体型
箭形
带形
箱形
第三节 鳍
1、鳍由什么组成?鳍条可分为哪些 类型? 2、鱼体有哪些鳍?各鳍有何功能? 各鳍有哪些特化现象? 3、何谓鳍式?解释鳍式所表达的意 义。
鳍的功能和组成
功能:鳍(fin)是鱼类特有的器官,是 鱼体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 组成:鳍由属于内骨胳的支鳍骨(担鳍 骨)和鳍条组成,外附肌肉。鳍条可以 分为二种类型: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
前鼻孔为进水孔,后鼻孔为出水孔。由鼻瓣隔
开。
少数硬骨鱼类每侧只有一个鼻孔。
除肺鱼等一些种类,一般鼻孔不与口腔
相通。
鱼类复习题
第一章鱼类的外部形态与构造一、名词解释1.鱼类学 2.尾柄 3.颐部 4.腹棱 5.硬刺6.软鳍鱼类 7.环片 8.角质鳍条 9.棱鳞 10.侧线鳞11.栉鳞 12.珠星 13.鳞焦1.研究鱼类形态构造、生长发育、生活习性、生理机能以及种类区分和地理分布的一门科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臀鳍基部后缘至尾鳍基部间的区域。
3.位于头部最前方,即下颌下方的一片区域。
4.部分鱼类在肛门前的腹中线上隆起成锐尖的棱。
5.鳞质鳍条中,由少数不分枝鳍条硬化形成的棘,又称假棘。
6.指硬骨鱼类中的低等种类,其背鳍全部由软条组成,仅少数具有硬刺。
7.指骨鳞的上层结构,由骨质构成,是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增生所形成的隆起嵴。
8.纤细、不分枝不分节,由结缔组织所形成的鳍条,软骨鱼类特有。
9.鱼体腹部正中线上一行较坚硬呈锯齿状的鳞片。
如鲥、鲚等。
10.被管状侧线分支小管穿过的鳞片。
11.骨鳞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鳞片后区边缘具细齿或小棘。
12.是一种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是表皮的衍生物,一般生殖季节出现在雄性个体上,雌性没有或不明显,在鲤科鱼类中较常见。
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征鉴别雌雄。
13.鳞片上最先形成的部分,即鳞嵴的中心。
二、填空题1.鱼类一般可分为、、、四种基本体型,肛门前移的鱼类,身体的躯干部与尾部的划分以为界。
2.鱼头部腹面可区分为、、等三个区域。
3.鱼体外部器官用作感觉的有,用作运动的有,用着保护的有。
4.白鲢体呈,腹部狭窄,有。
5.硬骨鱼类的口一般开于吻端,依据上,下颌的长短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唇具有协助吸取食物的作用,一般生活在的鱼类具有。
6.鱼类的须依据着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
7.骨质鳞条由衍生而成,可分为和两大类,二者的区别为。
8.一般鳍式中以A代表,V代表。
9.某鱼背鳍上有21枚鳍条,其中前面为不分枝,不分节的鳍条,后面13枚鳍条本身分节,末端分枝,请写出该鱼的背鳍式。
10.鱼类的皮肤由和构成,色素细胞位于皮肤的层,当色素颗粒集中于细胞的一点时,鱼的体色变。
鱼类学复习资料
1、鱼的定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帮助运动与维持身体的平衡),大多数体披鳞片的一群终生在水中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
2、鱼体的外部分区 头部 躯干(胴)部 尾部3、鱼类体型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1)纺锤形 头尾轴最长,背腹轴较短,左右轴最短。
最常见的一种体型,大部分行动迅速的鱼类多属于这种体型,有利于觅取食物和躲避敌害。
如金枪鱼2)侧扁形 头尾轴缩短,背腹轴相对延长,而左右轴仍为最短。
这种体型的鱼多栖息于水流较缓的水域,运动不甚敏捷,较少作长距离洄游。
有些种类还具有坚硬的鳍棘,利于避敌侵袭。
如乌鲳、团头鲂等3)平扁形 头尾轴最长,左右轴》背腹轴。
大多栖息于水底,运动较迟缓。
如黄鮟鱇4)棒形 头尾轴最长,左右轴等于背腹轴。
适于穴居或穿绕水底礁石岩缝间。
如鳗鲡4、硬骨鱼类口的类型及其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的关系上位口:下颌长于上颌,多属于以食浮游生物为主的中上层鱼类。
端位口:下颌和上颌几乎一样长,多为善游泳营捕食性生活的中上层鱼类。
下位口:上颌长于或稍长于下颌,多为食底栖生物为主的中下层鱼类。
5、鳍式的书写及表示方法鳍式:记录鱼类鳍的组成和各鳍的鳍条数目的式子鳍式的书写:A 、鳍条有硬棘和鳍条(软条)之分,记录它们的数目时,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B 、以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大写来表示各鳍,即,以D 代表背鳍,A 代表臀鳍,C 代表尾鳍,P 代表胸鳍,V 代表腹鳍。
各鳍之间用“;”分开C 、某个鳍如果有2个或以上的鳍组成,则各个鳍的数目分别统计,数字间用逗号分开。
D 、用“-”表示相互连接;用“.”表示鳍间分离;用“~”表示波动范围,背鳍与臀鳍后小鳍常用阿拉伯数字记录E 、尾鳍一般不写在组合鳍式中,如要写,一般排在最后F 、若某鳍有游离鳍条,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与其他鳍间用“+”号隔开6、五种鳍的名称及其功能背鳍 维持直立和平衡,攻击或自卫臀鳍 位于肛门与尾鳍之间,其形态与功能基本上与背鳍相似尾鳍 推进鱼体运动和转变方向胸鳍 运动、转向和维持身体平衡腹鳍 协助平衡。
《鱼类学》基础复习题,拿来背的。
《鱼类学》基础复习题,拿来背的。
鱼类学基础复习题⼀、名词解释1.鱼类学:研究鱼类形态构造、⽣长发育、⽣活习性、⽣理机能以及种类区分和地理分布的⼀门科学,是动物学的⼀个分⽀学科。
2.尾柄:臀鳍基部后缘⾄尾鳍基部间的区域。
3.颐部:位于头部最前⽅,即下颌下⽅的⼀⽚区域。
4.腹棱:部分鱼类在肛门前的腹中线上隆起成锐尖的棱。
5.硬刺:鳞质鳍条中,由少数不分枝鳍条硬化形成的棘,⼜称假棘。
6.软鳍鱼类:指硬⾻鱼类中的低等种类,其背鳍全部由软条组成,仅少数具有硬刺。
7.环⽚:指⾻鳞的上层结构,由⾻质构成,是围绕鳞⽚中⼼⼀环⼀环增⽣所形成的隆起嵴。
8.⾓质鳍条:纤细、不分枝不分节,由结缔组织所形成的鳍条,软⾻鱼类特有。
9.棱鳞:鱼体腹部正中线上⼀⾏较坚硬呈锯齿状的鳞⽚。
如鲥、鲚等。
10.侧线鳞:被管状侧线分⽀⼩管穿过的鳞⽚。
11.栉鳞:⾻鳞的⼀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鳞⽚后区边缘具细齿或⼩棘。
12.珠星:是⼀种⽩⾊坚硬的锥状突起,是表⽪的衍⽣物,⼀般⽣殖季节出现在雄性个体上,雌性没有或不明显,在鲤科鱼类中较常见。
⽣产上可利⽤这⼀特征鉴别雌雄。
13.鳞焦:鳞⽚上最先形成的部分,即鳞嵴的中⼼。
14、外⾻骼与内⾻骼:位于鱼体外的鳞⽚、鳍条等称为鱼类的外⾻骼。
位于鱼体内的⾻骼为内⾻骼,如头⾻,脊柱等。
15、脊柱与脊椎:脊柱纵贯鱼体背⽅,俗称脊梁⾻,是由数量不等的椎⾻相互连接⽽成的柱状结构。
脊椎是构成脊柱的结构单位,可分为躯椎和尾椎⼆种。
16、红肌与⽩肌:红肌和⽩肌都属于⼤侧肌的组成部分。
红肌脂肪含量⾼,富含肌红蛋⽩和多量的⾎液,呈暗红⾊,靠近⽔平隔膜,耐⼒强的鱼类较发达。
⽩肌不含脂肪,颜⾊淡⽩易疲劳,不耐持久。
17、消化与吸收:⾷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各种营养物质消化产物以及⽔分、⽆机盐、维⽣素等通过消化管壁的上⽪细胞⽽进⼊⾎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18、⼝腔齿与咽喉齿:.着⽣在⼝腔内周围⾻骼上的齿称为⼝腔齿,着⽣在第五对鳃⼸扩⼤形成的咽⾻上的齿为咽喉齿。
最新厦大鱼类学复习
厦大鱼类学复习鱼类的年龄名词解释鱼类年龄:是指鱼类岁数的大小,可以用日龄,月龄,年龄等多种方式表示。
年轮:因为鱼类生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导致其某些骨质结构上的生长因生长速率的不同而出现的稀疏轮状纹。
夏轮:春夏季中,因为食物充足,鱼类的生长加快,鳞片上环片之间间隔较为宽松,这种间隔宽松的环片带成为宽带,也称为夏轮、生长带。
冬轮:秋季后,鱼类的摄食减少,生长缓慢,相应懂得鳞片上的环片之间的间隔就比较紧密,这种较为紧密的环带成为窄带、也称为冬轮、休止带。
生长年带:鱼类一年中鳞片上形成的宽带和窄带合称生长年带。
生长年带数量鱼鱼类生存年数相同。
再生鳞:鱼体个别鳞片因为机械损伤或其他原因脱落后,在原有的不畏又长出的新的基片,环片则从基片边缘开始重新生长,而鳞片中央则是基片的纤维,无环片,这就是再生鳞,不宜作为年龄鉴定的材料。
幼轮:又称为零轮,位于鳞片中心区域的一个小环圈。
它是由于食性转换或者外界因子突变等因素的作用,在鳞片上形成的轮纹,仅仅出现在同一种鱼群类的个别鱼体上。
副轮:又称为假轮或者附加轮,是由于鱼体在一年的生长中出现了非周期性的偶然变化,如水温突变,疾病,以外伤害,饵料不足等因素形成的轮纹。
生殖轮:也称为生殖痕,是鱼类在生殖期间停止摄食或者产卵衰竭等生理变化影响鱼体生长而形成的轮纹,通常在鳞片侧区出现环片断裂,分歧和不规则排列。
体长频率法:这是一类利用渔获物的长度组成来分析渔获物的年龄组成。
可分为:分步法、换算法两种。
生理寿命:在自然界中,鱼类成体产生的后代只有极少数能正常完成整个生活史,即生理寿命。
生态寿命:绝大多数的鱼类由于遭到不适合的外界条件无法完成整个生活史,它们的寿命即生态寿命。
思考题:1、研究鱼类年龄和生长的意义是什么?研究鱼类年龄和生长可以①推知鱼类生长与其生存条件的关系,②了解鱼类的寿命,③掌握鱼类的年龄结构,④评价鱼群的利用程度,⑤分析鱼群数量变动趋势,⑥为科学养鱼和合理捕捞提供依据,在理论上和渔业生产上都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学复习一概论1鱼类的进化地位非常重要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是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重要一环。
例如: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固有免疫和后天获得性免疫系统,后天获得性免疫是在鱼类中开始进化而来的,因此,研究鱼类的免疫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
2鱼类学研究方向•功能形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系统分类:鱼类的亲缘关系•生理生态:鱼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3朱元鼎的贡献元鼎骨(咽喉齿),奠定鲤科鱼类的分类基础、软骨鱼类侧线系统:对软骨鱼类分类系统进行了修正。
4鱼的定义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脊椎动物。
5鱼类的基本类群•圆口类:没有上下颌(严格意义上说不是鱼类)•软骨鱼类:鲨鱼•硬骨鱼类:大多数的鱼类6鱼类的进化史鱼类的祖先—甲胄鱼类有颌类:盾皮鱼类、软骨鱼类、棘鲨类、硬骨鱼类软骨鱼类:全头鱼类、板鳃鱼类硬骨鱼类:辐鳍鱼类、肉鳍鱼类7地球上有多少种鱼类现在全世界估计有4万种鱼,有记录的约3万种(其中圆口类80种,软骨鱼类800种),(其中淡水8000多种),(其中中国3000种,淡水800种)8鱼类的分布大多数分布在近大陆架的温暖水域中.9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鱼•最大的鱼:鲸鲨(15米长)•第二大的鱼:姥鲨( 14米长)•最小的鱼(虾虎鱼)(1厘米长)生活在珊瑚礁中.•最近刚刚在新西兰发现一种只有8mm的鱼(目前还没有命名).10鱼的寿命•大多数鱼类的寿命在几岁到十几岁。
•也有只活几周或几个月的(一些小型的珊瑚礁鱼类)。
•也有超过100岁的(金眼鲷目的某些鱼)•狗鱼(pike)据说有200岁的年龄。
11一般地,冷水性鱼和热带鱼,那类鱼寿命更长?冷水鱼,新陈代谢慢12鱼类年龄如何鉴定•耳石、鳞片12海马seahorse的游泳方式海马垂直游泳,游泳很慢13鱼类是色盲吗•鱼类能辨色. 鱼类视网膜里的视锥细胞能感知光波长。
14为什么深海鱼体表呈红色?•深海中红色最不容易被识别,但生活在很深很深的深海,鱼体表又不是红色的。
光线暗,视觉退化。
15鱼类的洄游降海性鱼类: 出生在海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淡水中,再去海水里产卵,鳗鲡溯河性鱼类:出生在淡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水中,再去淡水里产卵,三文鱼16肺鱼Lungfishes 可在干旱状态下休眠达4年之久,如何适应?在干涸时可以用鳔当作肺呼吸,膘在食道处有一开口,可以叫做内鼻孔,肺鱼在旱季河流干枯时,可以钻进泥中,用汾泌的粘液抱裹自己,休眠期可消耗自己肌肉最为食物17你能举出雄性动物吸引雌性动物的例子吗?大多数你能举出雌性动物吸引雄性动物的例子吗?虾虎鱼18洞穴鱼类典型性洞穴鱼类:鱼的味觉、嗅觉和听觉,与别的鱼类完全一样,只是侧线感觉特别灵敏,往往有须,身体呈半透明状,内脏及骨骼也就隐约可见,由于没有光线的原因,用来防止强烈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对内脏损伤的色素消褪了,于是身体呈半透明状,内脏及骨骼也就隐约可见。
19盲鱼是由地表具有正常眼睛的鱼类演化而来的?它们在无日光、无绿色植物及无种间竞争的情况下生存着。
当地表的种类进入洞穴之后,眼睛成为无用武之地,随后逐渐退化缩小,直至完全消失,仅留下充满脂肪的眼窝。
有些盲鱼如美国的盲??,幼鱼期仍有正常的眼睛,云南个旧的裸腹盲??至今在右眼仍残留有针眼大小的眼点,这都证明了盲鱼是由地表具有正常眼睛的鱼类演化而来的。
20斑马鱼-研究发育生物学的模型神经中枢系统、内脏器官、血液以及视觉系统,在分子水平上85%与人相同,尤其是心血管系统,早期发育与人类极为相似胚胎是全透明的,可以全程观察和研究其心脏发育及血液流动状况斑马鱼一生可产卵数千枚,24小时胚胎发育成熟,仔鱼期只有1个月。
高速繁殖有利于高通量大规模地进行基因筛选,为早日捕捉到与疾病相关的突变基因创造时机21中国的淡水鱼类据《中国动物志》粗略统计,分布在中国的淡水(包括沿海河口)的鱼类共有1050种,其中纯淡水鱼类967种,海河洄游性鱼类15种,河口性鱼类68种。
22鱼中的女儿国――银鲫银鲫的体细胞含有162个染色体,称为三倍体鱼。
它们产出的卵子的染色体数不减半,仍为162。
银鲫生殖时卵子的受精过程很特殊,与一般两性融合生殖不同。
银鲫产出的卵子由其它种类的雄鱼产出的精子来刺激它,但这些精子不参予真正的受精过程,从而发育成雌性的后代(雌核发育),形成一个独特的鱼类“女儿国” 。
23河豚毒素河豚毒素为自然界最强的毒素之一。
对人体的最低致死量为0.5毫克河鲀中毒的症状:30 min内死亡的小鼠死亡症状为:最初表现平静,继而出现不安,突然旋转,大呼吸,最后跳起,四肢痉挛,死亡。
河鲀的毒素主要分布于卵巢和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而精巢和肌肉是无毒的。
如果鱼死后较久,内脏毒素溶入体液中便能逐渐渗入肌肉内。
其毒素的毒量多少,常因季节的不同而有变异。
每年2-5月为卵巢发育期,毒性较强;6-7月产卵后,卵巢退化,毒性减弱。
肝脏也以春季产卵期毒性最强河鲀毒素的来源:1.其它生物中也发现有河鲀毒素2.细菌分泌河鲀毒素24鱼类智力鱼,不需要自己参与直接争斗,可观察其它鱼之间的争斗,而知道这些鱼的强壮程度,这种推理能力 (递移推论 ), 相当于4-5岁婴儿的思考能力。
25赤魟起源海洋,为什么在广西出现?在古代当海水退出广西之后便残留于内陆水体,约在新生代上第三纪上新世末期以后才逐渐被“陆封”而定居于广西境内的。
二外形1外形2形态学参数3鱼类的基本形态流线型、侧扁型、平扁型、棒型4头部器官:须、鳃孔或鳃裂、喷水孔口:位置:上位、下位、端位唇:无肌肉组织.多数鱼类是皮包颌骨.鼻孔(Nostril):软骨鱼类的鼻孔位于腹面,硬骨鱼类位于背面.硬骨鱼类的鼻孔被隔成两个开孔.不于口咽腔相通。
肺鱼亚纲具内鼻孔。
眼:无泪腺,无眼睑5鱼类的鳍条奇鳍(不成对的鳍):背鳍(D)、臀鳍(A)、尾鳍(C)、偶鳍(成对的鳍):胸鳍(P)、腹鳍(V)6鱼类的构造7棘和鳍条角质鳍条:软骨鱼类特有.鳞质鳍条:硬骨鱼类特有.软条(ray):末端分支的鳍条和末端不分支的鳍条硬棘(spines )8脂鳍、小鳍脂鳍:没有鳍条支撑。
小鳍:只有1根鳍条支撑。
9鳍式鱼类的背鳍和臀鳍,是分类学的主要依据之一。
记载鱼类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的方式,称鳍式。
如,鲈鱼的鳍式:D. XII,I-13,D表示背鳍,两个背鳍,第一背鳍由棘组成,第二背鳍由1根棘和13根鳍条组成.10鱼类的游泳(各鳍起什么作用?)胸鳍:对鱼类具有运动、平衡和掌握运动方向的机能。
当鱼停止前进时,胸鳍用于控制鱼体的平衡;缓慢地游动时,胸鳍又起着船桨的作用;高速行进时,胸鳍紧贴鱼体,当它举起时,则可减速和制动;当胸鳍一侧紧贴鱼体,一侧举起,则鱼体朝举起的一侧拐弯前进,协助尾鳍起舵的作用。
腹鳍:具有协助背鳍、臀鳍维持鱼体平衡和辅助鱼体升降拐弯。
背鳍和臀鳍“主要对鱼体起平衡的作用。
但也有些体形长的鱼类,背鳍和臀鳍可以协助身体运动,并推动机体急速前进。
11皮肤中的腺体粘液细胞:典型的呈杯状,分泌粘液、毒腺12无鳞的鱼类,粘液分泌很多,为什么?皮肤薄而柔软,未发生角质化,只能依靠体表粘液腺分泌大量粘液使体表粘滑,得以保护自己13鱼类的鳞片楯鳞:软骨鱼类硬鳞:鲟鱼、雀鳝骨鳞:真骨鱼类:圆鳞、栉鳞14鱼类色素细胞类型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中含黑色的颗粒,颗粒收缩(不是黑色素细胞收缩),身体上的黑色变淡,这种黑色素颗粒是不溶性蛋白颗粒;通过微管和微丝蛋白运载黑色素颗粒研究色素细胞发育的意义:鱼类白化,人类白化病,环境污染造成的白化动物;研究色素细胞发育,创造各种体色的观赏鱼黄色素细胞:含脂肪性色素颗粒蝶啶和类胡萝卜素。
强光、有机溶剂会使其褪色;两个细胞核红色素细胞虹彩细胞白色素细胞:不是所有鱼都有的。
一般位于黑色素细胞下面。
此外,在眼睛的脉络膜层中尤其多,白色素细胞中含有尿酸盐,白光照射到白色素细胞,会反射出白光,很少折射。
蓝色细胞:蓝色素细胞中含有蓝色素颗粒,但颗粒的成分还不清楚小结:色素颗粒囊是有高尔基体和平滑内质网产生的,然后色素颗粒填充进去后,扩散到细胞的各个部位。
15饵料中添加类胡萝卜素可以使鱼变红色吗?肝脏是类胡萝卜素代谢的主要器官,肌肉是主要储藏类胡萝卜素的组织,其次是皮肤、肝脏和生殖腺,但在性成熟过程中,鱼类可将肌肉中的类胡萝卜素转移到皮肤和生殖腺中,鱼虾具有将类胡萝卜素作为维生素A原的能力,胡萝卜素作为维生素A原。
维生素A与类胡萝卜素是偶联的,当饲料中维生素A供应不足时,可将某些类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被鱼虾吸收而未转变为维生素A的类胡萝卜素仍可作为组织色素的来源。
三肌肉1肌肉类型平滑肌、心肌、骨胳肌(横纹肌)头部肌肉:与口开启有关的肌肉群:下颌收肌、腭弓提肌等;与鳃盖开启有关的肌肉群:鳃盖开肌、鳃盖收肌等;管理鳃弓的肌肉群:鳃弓收肌、鳃弓提肌等。
躯干和尾部肌肉:大侧肌:为主要肌肉,由肌隔区分为轴上肌和轴下肌。
稜肌:上稜肌(背鳍牵引肌、背鳍牵缩肌)、下稜肌(腹鳍牵引肌、腹鳍牵缩肌、臀腹鳍牵缩肌)依靠结缔组织来与骨骼和皮肤连接2鱼类没有与骨骼相连的肌腱.那它怎么发力?利用大侧肌,左右两侧肌节交替收缩,引起身体左右扭摆,利用反作用力前进3为什么鲑鱼的肉是红色的?鲑鱼红色的肌肉不是由本身的肌血球素造成的,而是由虾青素造成的.其中的原因不清楚,推测可能是类胡罗卜素可以作为抗氧化剂,此外,也可能为雄鲑产卵时期红色皮肤和雌鲑卵储备色素,间接证据是产卵其间,鲑肌肉红色很浅.鲑鱼不能合成虾青素 ,其来源主要依赖食物。
4红肌和白肌的差别白肌:产生ATP的来源是糖原.大部分是无氧代谢,产生的产物乳酸,需要转运到肝脏后,作进一步的代谢. 因此,爆发力强.红肌:产生ATP的来源除糖原以外,还可利用脂肪.有更多的线粒体,因此能充分的有氧代谢,产生CO2 and H2O. 因此,红肌红肌耐力强。
5鱼的眼睛能运动吗?近水面鱼类视场角可达180°,眼球不必转动,更无须摆头或转体,就能“全向感知”一定距离内的场景信息,有效应对来自水面之上任意方向的威胁。
6Myostatin基因缺失会造成肌肉非常强壮,为什么?myostatin作为一个骨骼肌的负调控因子发挥作用。
如果不能发挥功能,肌肉就会不受限制地生长。
7鱼类肌肉变异—发电器官发电细胞串连,产生高电压。
电流强度取决于电细胞横截面面积。
电压取决于电细胞数目。
最著名的电鱼—电鳗,电细胞有6000-8000个,电压可高达600-800V。
四骨骼1骨骼的发育途径2鉴定软骨和硬骨的方法阿里新蓝可以把软骨染成蓝色茜素红可以把硬骨染成红色3如何鉴定膜性硬骨和软骨性硬骨幼体(50天前)用阿里新蓝、茜素红染色,蓝色的为软骨性硬骨,红色的为膜性硬骨4骨胳系统外骨胳:鳞片、牙齿内骨胳:包在肌肉中的骨胳主轴骨胳:头骨脊椎附肢骨胳:偶鳍骨骼奇鳍骨骼5内骨胳头骨:脑颅和咽颅脑颅(共36块骨骼)筛区:围绕嗅囊的骨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