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t/h干熄焦排焦温度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浅析干熄焦排焦温度高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浅析干熄焦排焦温度高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d894bfaf1ffc4fff47acb0.png)
浅析干熄焦排焦温度高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作者:孙志明来源:《装备维修技术》2020年第17期干熄焦是利用循环风机将温度较低的惰性气体(氮气)由干熄炉下部鼓往上部去,温度较高的焦炭在干熄炉内由重力作用自上部向下部滑动,高温的焦炭与低温的惰性气体在干熄炉内直接接触换热,提高惰性气体温度,降低焦炭的温度,高温的惰性气体在锅炉内跟水进行换热,将水加热成水蒸气,惰性气体温度降低后再经过循环风机与干熄炉内的红焦进行换热,如此反复循环,到達降低排焦温度,将红焦显热回收利用的目的。
主要工艺如图1 排焦温度高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实际的生产中,因为干熄焦系统使用时间较长、惰性气体与焦炭接触不均匀、操作人员操作不及时等原因导致排焦温度控制不好,超过设计要求的最高排焦温度200℃。
排焦温度过高有以下影响:⑴影响皮带寿命:焦炭在运输过程中与皮带直接接触,排焦温度过高,高温的焦炭会对皮带造成烫伤,长时间如此运行导致皮带使用寿命严重降低,增加了生产成本。
⑵红焦显热回收不充分:干熄焦是对红焦显热回收的系统,排焦温度高,部分热量随着焦炭带出系统,导致部分显热未被系统回收,降低了干熄焦系统的经济效益。
⑶增加了焦炭在干熄炉内的烧损:排焦温度高,干熄炉内焦炭红焦层下移,增加了焦炭的烧损率,降低焦炭产量。
2 影响排焦温度的因素分析⑴炉腔内壁耐材磨损严重。
斜道区通风面积减小,在增加系统循环风量时,斜道区风速将过快,将干熄炉内的焦炭吹起,在斜道区牛腿之间堵塞通风孔,进一步降低斜道区的通风面积,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现象称为干熄炉焦炭浮起,会导致循环风量很难增加,系统的风料比(干熄炉系统循环风量与系统排焦量的比值)很难达到设计的要求,没有足够的惰性气体与焦炭进行换热导致干熄炉排除的焦炭温度过高。
(鄂钢干熄焦设计入炉风料比为1320m³/t 焦)⑵系统内长时间运行,堆积的焦粉对循环风量的影响。
干熄焦系统的循环风在出干熄炉后,经过一次除尘进入到锅炉内,经过一次除尘后,循环风中含尘量降至50mg/m³以下,虽然经过除尘,但是仍然有部分小颗粒的焦粉进入到锅炉内部,进入锅炉内的一部分焦粉在锅炉内部堆积,一部分随着循环风出锅炉,经过二次除尘,将循环风中的含尘量降至5mg/m³以下,未除干净的粉尘经过循环风机在热管换热器内堆积。
干熄焦生产问题技术分析与措施
![干熄焦生产问题技术分析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afffd9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2.png)
干熄焦生产问题技术分析与措施【摘要】:干熄焦作为一种节能减排的先进工艺,在国内焦化厂已经普及。
每个干熄焦在建设中和后期投产后,都存在不同之处。
所以在生产中偶尔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去分析解决,避免同样的问题再出现,同时逐渐优化工艺,完善设备,保证生产的连续和安全。
【关键字】:干熄焦、焦炭温度、波动、负压1.背景某焦化厂干熄焦装置自投产以来,业主反映在干熄焦装置在满负荷状态下,风机频率约在70%以上,锅炉入口负压值会出现明显增大现象。
最近一次操作中,负压瞬时达到了-1.5kPa,已经超出设计值-1.2kPa,且有“花焦”排出,已经影响到正常操作和生产,无法满足焦炉生产焦炭的干熄要求。
鉴于此种工况,业主希望找出症结所在,并能做出改进,优化生产操作,保证各点压力和温度在设计范围之内,让干熄率提高至焦炉生产要求。
1.概述根据现场操作人员反应和干熄焦操作记录来看,干熄焦装置一直都保持低负荷生产(约30%生产负荷),基本上是处于干熄一炉湿熄两炉的状态。
原因有两点:一是生产废水无法处理;二是成本经济上考虑。
低负荷生产时,干熄炉入口循环气体温度偏低(约90℃),设计值为130℃,据现场操作人员反应在风机后放散管口处出现水珠。
查看历史记录,自投产以来操作人员有过几次将风机频率提高到70%以上(最高达到76%)。
每次锅炉入口负压值都会出现不同程度增大,达到-1.1~-1.5kPa之间。
最近一次排焦量约40t/h,风机处于60%负荷;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增大排焦量及风机负荷,直至风机负荷增大至70%左右,锅炉入口压力增大趋势较为明显,瞬时最大约-1.5KPa,且有“花焦”排出,为了避免排出的高温焦炭烧坏输送胶带,产生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操作人员只能开始大幅度降低排焦量及风机负荷,降低排出焦炭温度,保证生产安全。
查看近两个月内的操作台账,满负荷生产时间段内,振动给料机出现过短时间停排和超负荷排焦的情况发生。
振动给料机的振幅调制33%时,排焦皮带电子秤显示约在80~90t/h。
探析降低干熄焦烧损率的原因与对策
![探析降低干熄焦烧损率的原因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fc659d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c.png)
探析降低干熄焦烧损率的原因与对策干熄焦烧是指在焦炉操作过程中,炉料中一部分焦炭被烧成灰烬,而另一部分则未完全烧透而变成熄焦或半焦的现象。
干熄焦烧不仅引起能源浪费,而且导致焦炉产量下降、炉底破坏、天平温度升高,还会加速炉墙的损耗,因此降低干熄焦烧率就成为了焦炉生产必须解决的问题。
1.料层性质的影响料层性质是影响焦炉干熄焦烧率的重要因素。
如果料层太密,导致炉内温度过高,就容易导致干熄焦烧。
如果料层太松散,则难以使气体在料层中流通,增加汽化损失率。
2.加气风温度过高炉内加气风的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干熄焦烧率上升。
因为加气风温度过高会使炉膛内的温度升高,超过焦炭的点火温度,从而产生干熄焦烧现象。
3.过度加热如果炉膛内温度过高,焦炭中的挥发分物质就会过度分解,导致干熄焦烧率上升。
焦炉中的挥发分物质也会通过大量的气态分布到气体中,从而形成炉后汽化损失。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干熄焦烧率。
1.调整料层密度优化料层密度,可以使气体在料层中流动,使炉内温度得到有效控制。
过于松散的料层会导致炉内氧化失调,而密实的料层会使煤气流量变小,导致干熄焦烧率升高。
严格控制炉内的温度,避免过度加热,减少焦炭的挥发分损失。
同时,控制煤气流量,避免流量太大,导致炉膛内的温度过高。
总之,控制干熄焦烧率是某些工业领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一个良好的炉子需要一个稳定的炉温,合理的加热和温度控制,并且不适量地减少氧气的流量。
通过应用合理的生产技术,增加炉料的稳定性、控制配料、优化炉子温度、煤气量和氧气流量,可以有效降低干熄焦烧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干熄焦异常工况下的应急处置
![干熄焦异常工况下的应急处置](https://img.taocdn.com/s3/m/fb00307f0b4c2e3f5727636d.png)
干熄焦异常工况下的应急处置一、旋转密封阀卡料应急处置当排焦异常停止,旋转密封阀显示过负荷故障时,中控工立即汇报值班长,值班长联系电工恢复送电,同时现场操作人员携带CO及O2检测分析仪到现场进行点动反转,再正转,若卡料故障消除,经检查后恢复排焦;若阀无动作,立即向焦化厂调度及车间领导汇报,同时通知维保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工艺采取以下措施:1、通知第三炼焦车间停干熄,改为湿法熄焦;通知输焦车间J302皮带暂时不排焦,打至“0”位,拉拉绳。
2、操作人员作如下工艺交出①循环风机变频器调至低转速(320~330转/分);②现场关闭平板闸门(中控确认关到位信号到),关旋转密封阀密封气,停自动给脂泵运行;③预存段压力调整为偏负压(-300~-400Pa),注意观察循环气体的成分变化;④检查确认旋转密封阀下部溜槽除尘(低温烟气)运行良好,除尘风机变频器低转速给定调整为60%;⑤振动给料器打至“检修”位、旋转密封阀现场打至“现场操作”位置(需要操作时采用现场手动,但严禁检修或现场人员进入设备内部时操作)。
⑥(视工况)锅炉减负荷,适当关小主蒸汽调节门,保持过热蒸汽温度、汽包水位正常;若卡料问题处理时间较长,外送过热蒸汽压力、流量过低,不能满足对外供汽要求,与焦化厂调度联系,关1#主蒸汽阀,开过热蒸汽疏水、适当开放散阀。
3、值班长安排将长管呼吸器2套、强光手电、旋密手动摇把拿至现场。
安排班组人员佩戴长管呼吸器及便携式分析仪进入阀内清理焦块及卡涩物。
4、车间至少有一名领导现场监护作业人员,并安排专人负责长管呼吸器正常使用。
5、阀内卡涩物取出,并清理现场杂物后,封人孔门,恢复排出装置操作至远程位置。
6、联系输焦启动J302皮带,恢复排焦,系统逐步恢复至正常生产。
7、现场检修安全注意事项①在排焦装置处安装通风机,处理故障时降温通风用,以降低此处有害气体浓度。
②为防止检修人员发生安全伤害事故,并且快速完成卡料事故处理,必须在检修现场准备空气(长管)呼吸器2套。
干熄焦常见故障与处理
![干熄焦常见故障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6fb091dd88d0d233d46a8f.png)
一.影响预存室压力的因素有哪些1.预存室压力调节阀动作不良.2.循环风量的增减.3.排焦闸门泄漏.4.装入壶盖炉盖的严密性不够.5.常用放散的开度.6.排出装置与干熄炉接口及循环系统的严密程度.7.环境除尘的吸力.8.导入空气量的增减9.气体旁通流量的增减10.装入与排焦二.可燃气体浓度超标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1.生产能力的增减2.循环系统泄漏3.锅炉泄漏、氢气含量增加.(风机壳体和膨胀解泄漏)4.装入生焦.可燃气体急剧上升.通常采取增加空气导入量和循环系统冲氮气两种方法来控制可燃气体浓度。
三.排焦过程中出现红焦是什么原因?应如何处理?干熄炉出现排焦局部有红焦的现象是由于排焦文档不均匀.影响干熄炉圆周方向焦炭温度分布不均的因素主要有:1.干熄炉内内焦炭粒度大小的分布发生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有2个。
1)料钟极端磨损。
分布红焦的功能下降。
2)焦炉操作条件的改变会影响焦炭粒度径的分布.如配煤比的改变、焦炉热工条件的改变、结焦时间的改变。
2.干熄炉内焦炭下降速度的分布发生变化.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1)调节棒的调节不够或头部磨损.2)中央风帽严重变形或者磨损、堵死.3.干熄炉内冷却气体流速的分布发生变化,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焦炭粒度分布及焦炭下降速度分布发生变化。
排焦温度的均匀性,主要根据干熄炉冷却室上部及下部圆周方向温度的分布情况进行判断,若圆周方向温度分布较为一致,则基本可以判断排焦温度较均匀,若温度分布相差较大,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主要是在干熄炉下部温度高的的方向及焦炭下降速度快的方向设置调节棒进行调节,以使干熄炉内焦炭按圆周方向下降的速度均匀,调节棒的安装点按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多少是12-16个。
可根据需要选择调节棒的安装位置,安装时要保证密封。
四.如何判断干熄炉料位已排至下料位?1.在未装焦时,排焦而锅炉入口温度不升高。
2.循环气体中氧气含量升高。
3.在装焦而不排焦时,锅炉入口温度急剧上升。
干熄焦排焦量操作与控制、干熄炉与锅炉系统参数调节措施及方法
![干熄焦排焦量操作与控制、干熄炉与锅炉系统参数调节措施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0be63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3.png)
干熄焦排焦量操作与控制、干熄炉与锅炉系统参数调节措施及方法一、排焦量操作与控制:1、干熄焦正常生产中,应根据干熄炉的装焦计划,选择合适的排焦量。
2、并以一定的排焦量连续操作,干熄炉的预存段较大的容量为连续稳定排焦创造了条件。
3、稳定的排焦量是整个干熄焦系统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稳定的最主要的条件之一,对干熄焦锅炉的供水、蒸汽发生量以及干熄焦电站的汽轮发电机平稳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一定的排焦量,原则上匹配一定的循环风量,即在日常生产中要注重吨焦气料比的管理,保证气料比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波动,气料比选用过大,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加剧循环风机、锅炉炉管、耐火材料的磨损,也不能确保焦炭得到很好的冷却,所以,在日常生产中要摸索出合适的气料比。
5、干熄焦系统比较复杂,其受内部及外部的影响因素较多,生产状况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波动。
6、当生产发生波动时,如何对参数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二、干熄炉的主要参数的调节:(一)、排焦量:1、排焦量是衡量干熄炉处理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干熄炉设计的排焦量越大干熄炉的处理能力也就越大;例如某焦化厂干熄炉设计的排焦量为125t/h,常用的排焦量为114t/h。
2、日常生产中我们要追求排焦的稳定性,即维持一个恒定的排焦量,但做起来非常困难,因为焦炉有检修时间,检修时间没有焦炭装入干熄炉或者是运焦系统出现故障,干熄炉的料位不断下降,为了维持干熄炉的温度、压力以及汽轮发电机的正常运转,我们就要降低干熄炉的排焦量。
3、一次调节排焦量不宜过大,应控制在10~15t,如果需要对排焦量进一步调整,待系统稳定一段时间,再对排焦量进行调整,稳定时间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排焦量减少后,循环风量也要适当的降低,如果排焦温度较高,循环风量可以维持在原先的水平。
4、待检修时间过后或运焦系统故障处理完毕,需要适当增加排焦量,排焦量调节方法同上;循环风量应适当增加。
5、排焦量是由安装在D101皮带处的皮带秤测量的,如果皮带秤长期未校验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这时调节排焦量时需要考虑测量误差。
(焦化厂)干熄焦较大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焦化厂)干熄焦较大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a1cdfe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f.png)
(焦化厂)干熄焦较大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干法熄焦是利用红焦余热进行发电的工艺过程,在节能环保、提高焦炭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工艺复杂、自动化程度高,而且涉及到锅炉、提升机等特殊设备,因而存在较高的危险性。
一、焦罐运行(一)焦罐提升较大危险因素:焦罐吊具脱钩造成焦罐从高处坠落,红焦洒出,易造成物体打击、灼烫事故。
防范措施:(1)生产期间焦罐运行区域严禁人员进入,检查防护栏完好。
防护栏杆(2)横移牵引装置、起重机和装入装置等应设置限位和位置检测装置,横移牵引装置和起重机还应设置速度检测装置。
(3)对提升机及周边设备点巡检。
京域提升机(4)选用合格的提升机钢丝绳、板钩等吊具,指定专业设备人员定期探伤、定期更换,检修完毕确保安装正确,配置合理。
(5)定期检查提升机重锤限位和干熄炉其他设备的限位正常。
(6)钢丝绳及传动部位定期加油,保证润滑正常。
(二)装焦较大危险因素:因控制信号及连锁装置故障引起红焦装入时洒落在干熄炉口,容易发生灼烫事故。
防范措施:(1)定期检查维护干熄焦系统程序。
(2)定期检查装入装置各限位及感应开关及电动缸。
(3)现场人员在装入装置横移时必须避让。
(4)装入装置层设置消防水管。
(5)如红焦洒落,应避免近距离接触,并迅速用水浇灭。
如无水供应,应及时联系消防车进入现场。
(6)制定红焦洒落应急处置方案,定期组织演练,不断改进演练效果。
(三)排焦较大危险因素:工艺参数控制不到位造成干熄炉气体爆炸。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控制各项工艺参数,尤其是氢气(<3%)和一氧化碳(<7%)含量,保证干熄炉各子系统工作在受控状态。
(2)如气体成份超标,停止生产并向循环气体中大量充入氮气。
较大危险因素:排焦装置故障处理时有毒有害气体溢出,造成中毒和窒息事故。
防范措施:(1)干熄焦排焦装置区域应通风良好,排出装置的振动给料器及旋转密封阀周围,应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和氧气浓度的检测、声光报警装置。
干熄焦排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韩云峰
![干熄焦排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韩云峰](https://img.taocdn.com/s3/m/331c8d5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3.png)
干熄焦排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韩云峰发布时间:2023-05-11T03:24:32.426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5期作者:韩云峰[导读] 随着焦炉老化,焦炉炉壁出现窜漏,温度难以调节,炉内条件恶化。
同时,煤质波动、高含尘量和粒度减小导致CDQ异常。
本文对排焦异常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振动给料控制的应用改善了干熄焦排焦,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黄陵 727307摘要:随着焦炉老化,焦炉炉壁出现窜漏,温度难以调节,炉内条件恶化。
同时,煤质波动、高含尘量和粒度减小导致CDQ异常。
本文对排焦异常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振动给料控制的应用改善了干熄焦排焦,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关键词:干熄焦;排焦;异常干熄焦排焦温度是干熄炉运行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理想温度控制在180~200℃,温度过高不仅会造成热量损失,还会造成排焦烧毁运输设备,温度过低会增加风机的负荷,降低强度。
同时,排焦温度必须是均匀分布的,排焦温度的均匀性受碳的大小、聚焦速度和干煤粉炉内冷却气体的速度分布的影响。
一、干熄焦1917年,瑞士舒尔查公司在炼焦制气厂采用干熄焦装置。
自1930年以来,许多国家如瑞士、德国、英国、法国、比利时、日本和苏联都引进了不同结构的干熄焦装置。
首先,各种设备的处理能力比较小,蒸汽不稳定,投资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发展时间不长。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在切列波维茨钢铁厂建造了槽式干熄焦带预存室设备,解决了以往干熄焦蒸汽不稳定问题,实现了连续稳定的传热过程,为干熄焦技术在煤炉行业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1963年至1965年,建成了处理能力为52至56吨/小时的生产设备,这种槽式干熄焦系统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
1973年,日本引进苏联技术,在规模化、自动化和环保方面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建造了各种规模的干熄焦设施,单槽处理能力为每小时56-200吨。
干熄焦排焦温度异常的原因及处理
![干熄焦排焦温度异常的原因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0c8bc549649b6648d7479b.png)
4 )气体 分 析仪 数 据 异 常 。循 环 气 体 分 析 仪 数 据显 示 H 、 C O、 O 含量均 高 于正 常值 。
5 )干熄 炉 料位 异 常 。 中控 显 示 器 显 示 干 熄 炉
l e a k a g e pr e v e n t i o n o f t h e s y s t e m a r e t a k e n t o c o nt r o l t he di s c ha r g i n g t e mp e r a t ur e i n no r ma l r a n g e .
中 图分 类 号 :T Q 5 2 2 . 1 6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 3 7 0 9( 2 0 1 5 )0 3 — 0 0 1 8 — 0 2
T h e Re a s o n f o r a b n o r ma l C DQ d i s c h a r g i n g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t r e a t me n t
1 8
燃 料 与 化 工
F u e 1& Ch e mi c a l Pr o c e s s e s
Ma v . 2 01 5 Vo 1 . 4 6 N0 . 3
干 熄 焦 排 焦 温 度 异 常 的 原 因 及 处 理
马 亚 红
( 河 北 钢 铁 集 团 邯 郸 钢 铁 集 团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邯 郸
熄 焦 系 统 的稳 定 运 行 。
波动 , 显示 值与 理论 推断 值相 差大 。
干熄焦排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
![干熄焦排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51a7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6.png)
干熄焦排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摘要:随着国家对焦化行业的节能减排要求,干熄焦技术广泛应用于焦化行业,且在焦化行业的节能减排中具有重要作用。
焦炭烧损在干熄焦装置实际运行中是不可避免的,焦炭烧损率是评价干熄焦装置运行的重要指标,可用于指导干熄焦系统生产操作参数的调整。
干熄焦装置焦炭烧损率的理论设计值在1%左右,但在实际生产运行时,焦炭烧损率的实际值往往大于理论设计值。
寻找一种准确又方便的焦炭烧损率计算方法,使焦炭烧损率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一直是干熄焦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干熄焦;排焦;异常引言国内原有焦炉熄焦工段普遍采用湿熄焦方式,由于湿熄焦对水的浪费同时产生大量废水的情况,2015年发布的“水十条”中建议焦炉应采用干熄焦工艺。
同时2019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35号)中对焦化产能环保升级方式中除了脱硫脱硝超低排放系统外,同步提及了将湿熄焦改为干熄焦。
至此,炼焦行业开始进行湿熄焦到干熄焦的转化,新建焦炉均直接采用新建干熄焦方式,已建成焦炉也开展湿熄焦改造为干熄焦方式。
2019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35号)中针对干熄焦烟气排放,排放指标为颗粒物为10mg/m3,二氧化硫为50mg/m3。
因此针对焦炉行业,在原有焦炉烟道气需进行脱硫脱硝的同时,干熄焦烟气也需同步进行超低排放改造。
1干熄焦设备所用耐火材料(1)储备室。
考虑到热膨胀和磨损,在加注时采用了A型有钩的摩尔砖,热稳定性高,抗严寒性好。
(2)倾斜区。
考虑到温度的频繁波动和循环烟气的连续清洗,承载负荷高,不易改造;选择了对极端寒冷和热流的良好耐受性,对碳化硅摩利奇的弯曲强度高,同时具有相同材料的耐火锻件。
(3)冷藏室。
考虑到焦炭运动的磨损和温度的大变化,选用了强度高、耐磨性好、耐严寒、热性能高的B型砖。
(4)除尘器。
考虑到循环气体和焦炭粉能够承受较大的双磨损磨损,选择了强度高、耐磨性高、耐严寒、耐热性能高的A型砖。
干熄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干熄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7aeb297f46527d3250ce020.png)
干熄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文章介绍了干熄焦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找出解决措施,对干熄焦生产的稳定运行及质量提高有了保障作用,另对延长干熄炉本体及锅炉寿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标签:干熄焦;稳定生产;提高质量;延长炉体寿命;解决措施1 干熄焦工艺基本简介所谓干熄焦工艺,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工艺方法。
干熄焦工艺主要由干熄炉、装入装置、排焦装置、提升机、电机车及焦罐台车、焦罐、一次除尘器、二次除尘器、干熄焦工艺锅炉单元、循环风机、除尘地面站、水处理单位、自动控制部分、发电部分等组成。
2 存在的主要问题2.1 环形烟道和斜道损害或坍塌(1)影响环形烟道和斜道损害或坍塌因素:1)耐材质量,斜道部位一般用莫来石碳化硅耐火材料,该材质具有耐磨,硬度高抗震好的特点,但这种砖的热膨胀系数大。
斜道牛腿支撑着所有环形烟道的重量,环道总是处于焦炭移动和烟气冲刷的状态,烟气温度的变化使耐火材料内部形成温度梯度,从而产生热应力,导致烟道支柱的砖内部结构逐步疏松而损坏,牛腿下部受力面支柱下部的牛腿砖易损坏;2)热负荷频繁地变化,导致环道的耐火材料砖不断地膨胀收缩产生蠕变;3)砌筑质量的影响,斜道砌筑不能过快,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斜道支撑梁一天最多砌筑三层,这一层必须具有强度后才能砌筑下一层砖,并将灰缝严格控制在3毫米正负1毫米内,各斜道每层弧度标高如有偏差,则各部位受力不均,易造成损害;4)耐火泥强度必须到达要求,如果火泥和砌体无法粘结一起,烘炉时易产生砖层滑动,烘炉产生的应力,无法消除,斜道砖与顶部形成挤压造成薄弱部分砖体易受损断裂。
(2)减少烟道、斜道损害的措施:1)耐火材料的选择,首选膨胀系数低,热稳定好,能长期承受热负荷变化,导热系数好,抗压性和耐磨性强;2)连续稳定的生产,尽可能减少斜道牛腿的强度波动;3)控制频繁升降温,稳定工况合理控制风料比;4)加强施工和烘炉管理。
干熄焦系统故障(事故)应急处理方案与应急预案
![干熄焦系统故障(事故)应急处理方案与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b4c1a4b307e87100f69672.png)
干熄焦系统故障(事故)应急处理方案与应急预案目录1、红焦溢出事故处理 (3)2、循环气体成份异常 (4)3、循环气体系统爆炸事故 (6)4、干熄焦大停电事故处理 (7)5、仪表压缩空气压力突然下降或者中断 (9)6、干熄焦系统循环冷却水压力低下应急处理 (10)1、红焦溢出事故处理在提升机、装入装置向干熄炉装入红焦时,有时由于干熄炉预存段料位计的故障、提升机以及装入装置限位的故障或者操作失误等原因,红焦会从干熄炉口或者装焦漏斗中溢出,造成装入装置不能正常运行。
此时应立即停止干熄焦的装焦操作,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1.1红焦溢出原因:1.1.1干熄炉预存段上上限料位故障。
1.1.2提升机或装入装置限位故障。
1.1.3装焦时间过短。
1.2红焦溢出后的处理:当红焦从干熄炉溢出或从装入装置装焦漏斗溢出后,会妨碍装入装置的正常运行,装入装置不能往关闭方向动作,另外从主控室装入区监控画面上可观察到红焦洒落在装入装置周围。
一旦发现红焦溢出,操作人员应立即到现场确认,同时通知焦炉停止往另外一个焦罐装入红焦,准备湿法熄焦,并根据现场焦炭溢出的情况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在排焦温度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排焦量,尽快降低干熄炉内焦炭的料位,但是由于此时的操作是在干熄炉盖打开的情况下进行的,必须充分注意气体循环系统各部位的压力和温度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
为避免溢出红焦对装入装置及周围的设备造成损坏,应立即洒水冷却,并及时清理,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干熄炉盖关闭。
在红焦洒水冷却及清扫焦炭过程中,要组织得当,避免被红焦及蒸汽烫伤。
焦炭清理基本结束后,应立即对装入装置以及周围仪器、油管、水管等设备全面检查,对损坏部位组织抢修,使其恢复正常。
组织机械、电气仪表,操作人员对红焦溢出原因全面分析,事故原因排除后,提升装入系统手动运行3~4次,确认系统动作正常,可恢复装焦作业,手动装入2~罐红焦后,确认一切正常后投入自动运行。
2、循环气体成份异常2.1可燃气体H2、CO含量异常升高。
干熄焦排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
![干熄焦排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74d3d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b.png)
干熄焦排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摘要:评价干熄灭燃烧速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即根据物料平衡、灰分平衡和热平衡。
因为根据物料平衡的计算,需要权衡红热可乐的质量往往比较困难。
灰分平衡的计算需要干枯和湿枯的对比,在干枯和湿枯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可以收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对于热平衡计算,目前的生产数据基本满足要求,相关参数由工具书获得。
因此,使用灰分平衡和热平衡方法来计算干燃烧速率。
对于干熄灭的燃烧速率主要集中在燃烧,即焦粉燃烧和小块焦炭消耗的比例,而焦炭在干熄灭焦中的溶解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在低浓度,本文将对干熄焦排焦异常的分析与处理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干熄焦;排焦;异常引言干熄焦排焦装置位于干熄炉底部,主要作用是将冷却后的焦炭定量、连续、密封地排到皮带上。
排焦装置主要包括平板闸门、导向套、电磁振动给料器、旋转密封阀、台车、自动润滑装置、双叉溜槽、排焦皮带、波纹补偿器、检修人孔和集尘设备等。
1降低干熄焦烧损改善焦炭质量干煤具有很高的抗碎性,孔隙还原降低了焦炭的反应性,提高了高炉煤的利用率,使高炉的生产能力提高了约1%~3%。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干煤的燃烧会严重影响煤的粉碎,通过以下工艺优化,使煤的平均燃烧率降低0.145%,是解决高煤燃烧率问题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提高了煤的质量。
从2008年至今,卓兴工厂已建成两套140t/h干式灭火系统。
降低干法萃取的燃烧率是目前干法萃取行业的一个难点,对于燃烧率的计算方法也多种多样,如何准确的计算方法也是业内经常讨论的话题。
在目前的干燥设计中使用的燃烧率是根据当时日本的实验数据得到的经验值(约1%),但在行业实际运行中,燃烧率基本上在2%左右,远远大于设计的理论值。
高燃烧率不仅导致煤炭燃烧,不利于干煤燃烧的经济效益,同时,随着锅炉内循环气体进入锅炉,对锅炉的使用寿命产生一定影响,也导致锅炉运行参数的波动,不利于锅炉的稳定运行。
在燃烧过程中,虽然无法避免燃烧。
但是,通过优化工艺设备,可以降低燃烧率。
干熄焦余热锅炉操作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和防范措施
![干熄焦余热锅炉操作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和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fa6db241ed9ad51f01df2d6.png)
干熄焦余热锅炉操作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和防范措施作者:周建新来源:《科技风》2019年第03期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干熄焦余热锅炉在操作运行期间的相关情况,对其给水硬度不合格、衬板或者密封阀门、二次过热器超温故障问题进行总结,并基于此提出了有效的防范建议,旨在更好的保障干熄焦余热锅炉的运行安全性。
关键词:干熄焦余热锅炉;故障;防范干熄焦余热锅炉是一种新型的锅炉,其主要是基于干熄焦技术研制而成,其主要通过对焦炭干熄期间所产生的热量回收从而产生相应的蒸汽,帮助汽轮机组发电动力得以提升。
干熄焦余热锅炉具有较好的节能降耗功效故得到了业内的全面推广,但由于干熄焦余热锅炉在使用期间,经常性会遭遇各种故障问题,对其运用带来的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结合干熄焦余热锅炉的常见故障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干熄焦余热锅炉的使用安全性。
1 干熄焦余热锅炉操作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问题1.1 干熄焦余热锅炉给水硬度不合格在对干熄焦余热锅炉水质的控制过程中,主要是借助锅炉给水水质控制协同加药的方式实现。
其中给水水质主要是借助硬度、pH值以及电导率等相关指标来进行控制,其硬度通常需控制在2.0μmol/L以内,pH范围则保持在8.8.9.5,电导率控制在0.2μs/cm范围内。
[1]但在干熄焦余热锅炉运行期间,经常性会遭遇给水硬度不合格的情况,而导致该问题主要与凝结水、补给水中掺杂了一定的杂质,导致硬度增加,同时还可能是由于给水未经过除盐处理,使得阀门等密封性受到影响,引起泄露导致硬度不合格。
1.2 衬板变形、开裂、脱落或者密封阀卡阻在使用干熄焦余热锅炉期间,考虑到本身的运行特性,其非常容易因各方面原因以及其自身的焦罐设备问题,而引起衬板出现变形、开裂、脱落等问题,同时还可能经常性发生密封阀卡阻等情况,这使得锅炉的运行安全性受到遭受较大的影响。
1.3 干熄焦余热锅炉二次过热器超温干熄焦余热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是在一个密封的条件下,将惰性气体导入其中来实现对红焦的熄灭处理,再借助气流的循环作用,来帮助红焦热量导出进入到锅炉内与炉水发生换热操作,产生锅炉所需要的蒸汽,此时蒸汽将随机被送入到发电机组中使用。
气煤焦在干熄焦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气煤焦在干熄焦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be7ef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8.png)
气煤焦在干熄焦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干法熄焦简称“干熄焦”,是相对于用水熄灭炽热焦炭的湿熄焦而言的。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冷的惰性气体( 燃烧后的废气) ,在干熄炉中与赤热红焦换热从而冷却红焦。
吸收了红焦热量的惰性气体将热量传给干熄焦锅炉产生蒸汽,被冷却的惰性气体再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红焦。
随着干熄焦技术及国产设备日渐成熟,干熄焦作为焦化企业的配套项目,对产品延伸及环保有积极作用。
干熄焦装置具有工艺先进、环保、节能效益显著的特点,在钢铁联合企业中应用可提高焦炭质量和高炉生产能力,降低入炉焦比和钢铁生产中的成本;还能从炽热的焦炭中回收热能产生蒸汽从而获得直接经济效益。
从环保角度看,建设干熄焦装置,可减少因湿法熄焦排放大气中的水蒸气夹带酚氰等有害物质和粉尘污染,大大提高周边地区空气质量。
干熄焦具有回收红焦显热、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焦炭质量三大优点。
但相对湿法熄焦,其投资较大,工艺复杂,工艺参数控制严格,大型设备多,自动化程度高,存在高温高压介质、可燃气体等,需严格管理维护和操作要求,以保证运行安全。
1 干熄焦装置工艺流程装满红焦的焦罐车由电机车牵引至提升井架底部。
起重机将焦罐提升并送至干熄炉炉顶,通过带布料器的装入装置将焦炭装入干熄炉内。
在干熄炉中,焦炭与惰性气体直接进行热交换,冷却至 200℃以下,经排出装置平板闸门、振动给料器、旋转密封阀、排焦溜槽卸到带式输送机上,送往焦处理系统。
循环风机将冷却焦炭的惰性气体(主要是氮气)从干熄炉底部的供气装置鼓入干熄炉内,与红热焦炭逆流换热。
自干熄炉排出的热循环气体温度为880~960℃,经一次除尘器除尘后进入干熄焦锅炉换热,温度降至 160~180℃。
锅炉出来的冷循环气体经二次除尘器除尘后,由循环风机加压,再经热管换热器冷却至 130℃左右进入干熄炉循环使用。
干熄焦主要包括干熄焦本体和干熄焦锅炉两部分。
其中,干熄焦本体是由红焦输送系统、装入装置、干熄炉、炉顶水密封、供气装置、排焦装置、气体循环系统等组成;干熄焦锅炉是由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汽包、吊顶管、上升管、下降管、膜式水冷壁联箱及附属设备等组成。
浅析干熄焦排焦温度高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浅析干熄焦排焦温度高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8d493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0.png)
浅析干熄焦排焦温度高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袁松
【期刊名称】《甘肃冶金》
【年(卷),期】2016(038)005
【摘要】酒钢3#、4#焦炉干熄焦系统设计干熄炉型为JNG90⁃2,设计生产能力为140 t/h,设计排焦温度低于205℃,本文以3#、4#炉干熄焦为实例,阐述了干熄焦排焦温度给干熄焦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分析影响干熄焦系统排焦温度的主要因素及如何控制系统的排焦温度。
【总页数】2页(P119-120)
【作者】袁松
【作者单位】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焦化厂,甘肃嘉峪关 73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522.16
【相关文献】
1.邯钢西区焦化干熄焦排焦温度改进优化 [J], 葛路飞;黄亮
2.干熄焦排焦温度异常的原因及处理 [J], 马亚红
3.干熄焦筛焦楼火车装焦除尘方式浅析 [J], 陈仲颖;刘庆成
4.干熄焦排焦系统的改进与完善 [J], 钱贵东
5.干熄焦排焦系统卡料分析判断与处理 [J], 朱振环;刘元杰;亓国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t/h干熄焦排焦温度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摘要:介绍了邯钢75t/h干熄焦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了排焦温度异常的原因,通过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排焦温度,提高冷却效果,从而使干熄焦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干熄焦循环风量冷却段温度排焦温度
一、工艺原理
在干熄焦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焦炉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入焦炭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惰性气体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
二、异常现象
1.排焦温度高在生产过程中,当干熄焦排焦量维持在60t/h,循环风量大于75000m?/h的过程中,CRT画面及现均实测排焦温度远高于设计值210℃。
2.干熄炉系统阻力增大
3.冷却段T3、T4各点温差大冷却段T3、T4温度上下温差较大,同一层面四点温度也有较大的差异,冷却室上部温度(T4)和冷却室下部温度(T3)远远大于排焦的设计温度。
4.斜道口有大量红焦漂浮
打开斜道中栓观察孔,发现局部方位有大量的红焦漂浮,并随循环主体进入一次除尘器。
5.除尘器排灰系统堵塞
一次除尘器四个格式阀全部堵塞,拆除格式阀后发现排出的焦粉颗粒粗大,且夹杂小块焦炭。
6.循环风量增加效果不明显。
正常操作下,风机转速提高,但风量增加不明显。
三、原因分析
1.干熄炉内焦炭存在偏析
焦炭在方形焦罐中粒度分布不均,同时调节棒安装不合理,造成干熄炉内焦炭下降局部受阻,不能保证干熄焦内焦炭均匀同速下降,焦炭在炉内存在滑移现象,造成炉内焦炭的偏析,严重时预存段内焦炭倒塌。
2.进入干熄炉的循环气体的分配发生偏差
干熄炉内冷却循环气体是以一定比例按中央风帽和同边风道分配,在一般情况下为6:4,由于干熄炉内焦炭存在偏析现象,使气流的分布发生变化,再按此比例分配风量无法满足生产的要求。
受排焦不均匀的影响,在焦炭堆密度、焦炭下降速度及气体流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持续大风量排焦循环气体在系统内阻力小部位形成流速过大,造成斜道口焦炭堆积,在此产生红焦漂浮。
随着锅炉入口负压增大,大量焦粉和颗粒小的焦炭进入一次除尘器,并随着进入循环系统,增加阻力,破坏各点的压力平衡。
3.根据风量的计算公式:Q=?*k*u?*n(Q为流量;n为转速;?为风机的设计参数;K=(P1/P2)
为气体比容,u为圆周速度,n转速)及欧拉涡轮方程:OP=P(u2?-u1?)/2+(P2-P1)(P为气体密度;u2.u1为风机出口速度;P2.P1为风机进出口压力)和气体阻力F=f*u?可知:当风机转速增加时,U2增大,F增大,U1增大的幅度小,OP压差增大,K减小,总体上流量Q增加量受到K减小一定的抑制,当系统阻力增加时,提高风机转速,风量增加不十分明显。
四、采取措施
1.调节棒的更换。
当干熄炉在库量比较低的情况下,打开装入装置,发现干熄炉内料位有偏析观察(D点方向比B点方向低550-800mm)说明焦炭在D点位置下降速度快,干熄焦供气装置下锥出口处设置12根调节棒,冷却段D点的正下方有3根调节棒,调节到最大限度时,炉内料位偏析并没有得到改善,原因是调节棒短,为阻止焦炭在该点的下降速度,对调节棒进行了改进,把调节棒的长度增加150mm,新安装的调节棒基本保证了干熄焦炉内焦炭均匀同速下降
2.合理调整干熄炉内的循环冷却气体的分配比例。
在调整焦炭匀速下落后,再根据冷却室四周温度的分布,合理调整干熄炉内的循环冷却气体的分配比例。
调整时,中央全开(100%),根据斜道口有无浮尘和冷却室T3、T4同一层面温差的大小来决定周边进风量,最大可调至35%。
当T3、T4同一层面温差不大,并且红外监测仪连续监测排焦温度低于设计值,各斜道口无焦炭悬浮时,此进风比例为最佳比例。
调节时按此比例对中央和四周进风进行调节。
3.排焦量连续稳定。
干熄炉预存段较大的容积为连续稳定排焦创造了条件。
稳定的排焦量是整个干熄焦系统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稳定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4.调整拦焦车对位。
电动车在焦炉区接焦时与拦焦车的对位,是靠一个在每台焦罐车上都设有的“拦焦车对位”传感器(磁性接近开关)实现,当焦罐车与拦焦车的导焦栅对准位置后,该传感器接通表示对位准确。
1#、2#焦炉由于焦方场地有限,干熄焦焦罐设计成方形焦罐,接焦时为对位移动接焦。
经现场观察发现,接完焦后,都会出现焦罐北部焦炭多,南部焦炭少的现象,焦炭在方形焦罐中粒度分布不均,降低了冷却效果。
经过大量的试验,把拦焦车上的磁体向南移动150mm,较好的平衡了焦罐各部分焦炭的粒度。
五、效果
1.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达到了焦炭在干熄槽内均匀下滑的目的,T3、T4温度得到了有效的改观,降低了干熄焦的热损失,杜绝排焦温度局部偏高的现象。
2.选用了合理的气料比,降低循环系统的阻力,确保了干熄焦关键过程参数的控制,保证了干熄焦系统高效、低耗及稳定运转。
六、结束语
通过以上优化操作和改造,使得焦炭在干熄炉内下降速度均匀,排焦温度更加均匀。
参考文献:
[1]潘立慧,魏松波等.干熄焦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203-219
[2]罗时政,乔继军等.干熄焦技术问答.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