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与纳什均衡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者在特定情境下进行策略选择的学科,它主要研究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关系,并提供一种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在博弈论中,纳什均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等领域。

一、博弈论的基本概念1. 博弈博弈是指在特定情境下,两个或多个决策者进行策略选择的过程。

每个决策者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利益,他们通过选择不同的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2. 策略策略是指在博弈中每个决策者可以采取的行动方案。

每个决策者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目标选择最优的行动方案。

3. 支配策略支配策略是指在某种情况下,一个决策者采取某种行动方案时,其他所有决策者都会采取同样的行动方案。

这种情况下,该行动方案被称为支配策略。

4. 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指在博弈中,每个决策者都采取最优的策略,且没有任何一方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在纳什均衡下,每个决策者都做出了最优的选择,整个博弈过程达到了一个稳定状态。

二、纳什均衡的应用1. 社会科学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纳什均衡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

例如,在政治学中,研究政治家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时可以使用博弈论模型,并通过计算纳什均衡来预测政治家们可能采取的行动。

2. 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中,博弈论和纳什均衡被广泛应用于市场竞争分析、价格战、拍卖等问题。

例如,在拍卖中,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信息和目标选择不同的出价策略。

通过计算纳什均衡,可以预测最终获胜者以及他所支付的价格。

3. 生物学在生物学领域中,博弈论和纳什均衡被用于研究动物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

例如,在动物群体中,个体之间会存在资源的竞争和合作,通过使用博弈论模型并计算纳什均衡,可以预测不同类型的动物在不同情境下采取的行动。

三、纳什均衡的局限性虽然纳什均衡在博弈论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在很多情况下能够提供准确的预测结果,但是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 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唯一的在某些情况下,博弈模型可能存在多个纳什均衡。

《石头剪刀布博弈心理学》读书笔记

《石头剪刀布博弈心理学》读书笔记

石头剪刀布博弈心理学序章什么是博弈论1、博弈论:推测竞争对手的行为,做出最适当的策略(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战略)。

2、博弈论强调,不能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即站在对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第一章博弈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与支配性策略1、博弈论的基本要素(1)局中人: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收益而行动局中人会合理地思考,不会采取让自己遭受损失的行动不会产生误解或设想错误(2)策略在博弈中,局中人为了达到目的而为自己的行动所作的计划。

(3)收益局中人获得的利益2、博弈的种类(1)局中人采取行动的时间顺序: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静态博弈:局中人同时采取行动的博弈(如:猜拳、每月同一天出版的杂志之间的博弈)动态博弈: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如:拍卖、下棋、麻将等)(2)局中人之间的合作关系: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局中人之间没有合作关系(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的博弈,如营销战略竞争、收视率竞争、囚徒困境、斗鸡博弈、男女博弈等合作博弈:参加博弈的局中人之间可以进行协商、协助(受协议、规则的约束),如打车费均摊的协议、演员分配角色等(3)根据局中人对信息的掌握情况: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博弈:局中人对其他局中人的策略都有充分了解,如象棋、围棋不完全信息博弈:在博弈中不了解其他局中人所采取的行动和策略,如静态博弈(4)根据利益的综合进行分类:定和博弈与非定和博弈定和博弈:各局中人利益的总和为一个固定数值。

如两人猜拳、下象棋、足球赛等双方进行对决的比赛,战争非定和博弈:局中人的利益总和不是一个固定数值。

如企业之间的销售额竞争、拍卖、保险金额与投保人数的关系等。

3、博弈的表述形式(1)策略型(标准型),一般用收益表来体现(2)展开型(树形表述形式)4、存在强支配性策略的博弈的要点总结如下:在破解异常博弈的时候,先分析收益表,看是否存在支配性策略如果存在支配性策略,选择支配性策略是最明智的但即使选择了支配性策略,也不一定能获得最高的收益第二章纳什均衡1、纳什均衡的含义:所有局中人都对自己选择的策略感到满意,对于得到的结果也不会后悔。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引言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制定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在每个决策制定者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选择的情况下,不存在个体可以通过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进一步获益的状态。

本文将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纳什均衡的理论,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博弈论基本概念博弈论研究的对象是决策制定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决策制定者,每个决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

博弈论的基本元素包括玩家、策略和收益。

玩家是决策制定者的角色,策略是玩家在每个决策点上可以采取的行动,收益是每个玩家在不同策略组合下所获得的利益。

博弈论中常见的博弈形式包括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在合作博弈中,玩家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并达成协议,而在非合作博弈中,玩家之间相互独立且没有协作的能力。

纳什均衡的概念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提出。

纳什均衡指的是在每个决策制定者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选择的情况下,不存在个体可以通过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进一步获益的状态。

具体来说,在一个博弈中,如果每个玩家选择了一个策略组合,且任何一个玩家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都无法提高自己的收益,那么这个策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最优响应函数。

最优响应函数指的是一个玩家在其他玩家的策略给定时,可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的策略选择。

纳什均衡的特性纳什均衡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性:1.独立于个体的理性决策:纳什均衡的形成不依赖于玩家之间的协商或合作,而是由每个玩家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独立的决策而达成的。

2.稳定性:在纳什均衡中,每个玩家都在最优响应下选择策略,没有动机或能力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好的结果。

这种稳定性使得纳什均衡成为一种理想的博弈状态。

3.不一定最优:纳什均衡并非一定是博弈的最优结果,即每个玩家获得的收益并不一定是最大化的。

纳什均衡是一种均衡状态,每个玩家在给定其他玩家的策略下无法获得更多的收益。

高级微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高级微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Nash_Equilibrium_and_Welfare_Optimality(Eric_Maskin 读后感Nash_Equilibrium理论奠定了现代主流博弈理论和经济理论的根本基础,正如克瑞普斯在《博弈论和经济建模》一书的引言中所说,“在过去的一二十年内,经济学在方法论以及语言,概念等方面,经历了一场温和的革命,非合作博弈理论已经成为范式的中心…….在经济学或者与经济学原理相关的金融,会计,营销和政治科学等学科中,现在人们已经很难找到不懂纳什均衡能够消费近期文献的领域。

”纳什均衡的重要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1)改变了经济学的体系和结构。

非合作博弈论的概念,内容,模型和分析工具等,均已渗透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经济学科的绝大部分学科领域,改变了这些学科领域的内容和结构,成为这些学科领域的基本研究范式和理论分析工具,从而改变了原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各个分支学科的内涵。

(2)扩展了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的范围。

原有经济学缺乏不确定性因素,变动环境因素以及经济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式化的有效办法,因而不能进行微观层次经济问题的解剖分析。

纳什均衡及相关模型分析方法,包括扩展型博弈法,逆推归纳法,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等概念方法,为经济学家们提供了深入的分析工具。

(3)加强了经济学研究的深度。

纳什均衡理论不回避经济个体之间直接的交互作用,不满足于对经济个体之间复杂经济关系的简单化处理,分析问题时不只停留在宏观层面上而是深入分析表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和规律,强调从微观个体行为规律的角度发现问题的根源,因而可以更深刻准确地理解和解释经济问题。

(4)形成了基于经典博弈的研究范式体系。

即可以将各种问题或经济关系,按照经典博弈的类型或特征进行分类,并根据相应的经典博弈的分析方法和模型进行研究,将一个领域所取得的经验方便地移植到另一个领域。

(5)扩大和加强了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纳什均衡之所以伟大,就因为它普通,而且普通到几乎无处不在。

博弈论纳什均衡

博弈论纳什均衡

博弈论纳什均衡什么是纳什均衡?1、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又称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概念,指的是:一种博弈稳定结果,谁单方改变策略,谁就会损失。

两个囚徒互相揭发,就是一种纳什均衡。

对于每个囚徒来说,如果打破纳什均衡,在对方实施揭发策略时,改变揭发策略,保持沉默,自己就会由判刑2年,变成判刑5年。

也就是说,两个囚徒互相揭发是稳定博弈结果,谁单方改变策略,就会受到损失。

这也就是均衡涵义所在,两个囚徒从利己角度,都不会单方改变策略。

博弈策略稳定,博弈结果也稳定。

之所以命名为纳什均衡,是因为提出者是经济学家、博弈论创始人约翰.纳什。

之所以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原因就是:两个囚徒如果合作,互相保持沉默,各自只要坐牢1年;但最终博弈结果,也就是纳什均衡显著特征,是不合作。

2、纳什均衡意义重大。

纳什均衡提出,震动整个经济学界。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曾说:“你只要教会鹦鹉说‘需求和供给’,它也是经济学家。

”博弈论专家坎多瑞则说:“这只鹦鹉现在必须多学一个词了,那就是‘纳什均衡’。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尔森也说:“发现纳什均衡意义,可以和生命科学中发现DNA 双螺旋结构相媲美。

”纳什也因为提出纳什均衡,创立博弈论,而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家奖。

纳值均衡意义重大,简单来说,就是它对于经济学具有重大意义。

读友们如果了解经济学看不见的手原理,就知道,古典经济学认为,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个体追求私利行为,会促进集体利益最大化。

但纳什均衡却违反上述原理:两个囚徒分别追求私利行为,并没有促进集体(囚徒整体)利益最大化,反而是损人不利己。

这正是市场失灵软肋之处,通过博弈论视角可以得到合乎逻辑解释,更有条件找到合适解决方案。

从上述这点,读友们可以“一斑窥全豹”,感受到博弈论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纳什均衡非常普遍,小至个人沟通,中到公司竞争,大到国家往来,都可以观察到。

Q2:怎样运用纳什均衡?1、分析囚徒困境。

纳什均衡给我们的启示

纳什均衡给我们的启示

纳什均衡给我们的启示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一个多人决策的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并且其他参与者也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这样的状态就是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在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那么,纳什均衡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呢?纳什均衡告诉我们,在多人决策的情况下,每个个体都应该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在博弈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来选择策略,而不会考虑其他人的利益。

这种自私的行为导致了博弈的均衡状态,每个参与者都无法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说明了个体自私行为的局限性,只有在博弈参与者之间存在合作和互惠的机制时,才能实现更大的利益。

纳什均衡还告诉我们,博弈的结果不一定是最优的。

在纳什均衡状态下,每个参与者都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但整体的结果可能并不是全局最优的。

这是因为在博弈中,每个参与者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整体利益。

如果每个参与者能够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并寻求合作和协调,可能会达到更好的结果。

纳什均衡还提醒我们注意信息的不对称性。

在博弈中,每个参与者的信息不完全相同,可能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

这样的情况下,每个参与者都会根据自己拥有的信息来做出决策,而不知道其他参与者的选择。

这导致了博弈的结果可能并不符合预期。

因此,在博弈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地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纳什均衡还提醒我们关注博弈的重复性。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博弈是连续进行的,参与者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策略选择来做出自己的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者可以根据对方的选择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这种重复博弈的机制可以促使参与者之间形成合作和互惠的关系,从而实现更大的利益。

纳什均衡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它告诉我们在博弈中要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但也要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寻求合作和互惠的机制。

它还提醒我们注意信息的不对称性,努力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博弈论读书笔记

博弈论读书笔记

1、 人面对自然物时如何行为?寻找人类如何最大化的使用自然物的途径,主要借鉴自然科学所积累的知识及其提升的工具理性。

2、 人面对着他人或社会时如何行为?探究如何充分运用人的理性以及实现社会需求的最大化,需啊哟分析具体环境下人的行为方式和偏好。

3、 博弈思维的联合理性就具有双重特性:一是相互依存,即博弈中的任何博弈方都受到其他博弈方行为的影响;二是理性行为,即博弈方的决策必定建立在预测其他博弈方的行动之上。

4、 非合作的纳什均衡存在以下问题:纳什均衡的非唯一性;不考虑博弈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影响对手的策略;允许不可信威胁的存在。

5、 完美信息是指一个博弈方对其他博弈方的行动都有准确的了解,即么个信息集只包含一个值。

完全信息则是指自然不首先行动和自然地初始行动被所有博弈方准确观察到,即没有事前的不确定性。

不完全信息意味着不完美信息,但不完美信息并不意味着不完全信息。

6、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首先行动的是“自然”,“自然”决定了博弈方以多大的可能性采取某种行动,由“自然”决定的每个博弈方以多大的可能性采取某种行动的情况只有每个博弈方个人知道,其他博弈方都不知道。

确定博弈是指不存在由“自然”作出行动的博弈,否则就是不确定博弈。

7、 严格占优均衡是指无论对手选择何种策略,均衡状态时的策略都是博弈方的最好选择;纳什均衡则是指在对手不改变当前策略的条件下,均衡状态时的策略是博弈方的最好选择。

8、 在对策G 中,如果策略组合1(,,)n s s **是一个纳什均衡,那么它的严格占优策略在重复剔除过程中就不会被剔除掉。

如果策略组合是剔除的严格占优策略均衡,那么他一定是一个纳什均衡。

9、 一般地,要使得任何有限博弈都存在纳什均衡这一命题,就必须有个前提条件:允许博弈方选择混合策略,即博弈方以一定的概率选择某种策略。

设想在多次反复博弈中,博弈方的最终收益状况可以从平均得益上表现出来。

一般地,如果一个策略规定博弈方在每个给定的信息情况下只选择一种特定的行动,就称该策略为纯策略;相反,如果一个策略规定博弈方在每一个给定的信息情况下以某种概率分布随机地选择不同的行动,就称为混合策略。

博弈论读书笔记

博弈论读书笔记

博弈论读书笔记博弈论,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在互动情境中,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带来怎样结果的学问。

最近读了关于博弈论的相关书籍,深受启发,也有了不少思考。

博弈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策略”。

参与者需要根据自身的目标和对其他参与者行为的预期,来选择最优的策略。

比如在“囚徒困境”这个经典的博弈模型中,两个犯罪嫌疑人被分别审讯,如果两人都保持沉默,那么各自可能只会被轻判;但如果其中一人供出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那么供出的一方将获得减刑,而沉默的一方将受到重罚。

在这种情况下,从个体角度看,供出对方似乎是最优策略,但如果两人都这样想,最终的结果却是两人都受到较重的惩罚。

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个体的最优策略不一定能带来整体的最优结果。

另一个有趣的概念是“纳什均衡”。

它指的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策略都不会使自己的情况变得更好。

比如在商家竞争的例子中,假设两家公司 A 和 B 都在考虑是否降价促销。

如果 A 降价而 B 不降价,A 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如果 B 降价而 A 不降价,B 会获得更多份额;如果两家都降价,利润都会减少;如果两家都不降价,利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两家都不降价就是一个纳什均衡,因为任何一家单方面降价都不会带来更好的结果。

博弈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商业领域,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一场博弈。

比如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中,企业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策略来制定自己的营销策略、定价策略等。

又比如在谈判中,双方都在揣摩对方的底线和期望,以争取最有利的结果。

在国际关系中,博弈论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国家之间在贸易、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互动都可以用博弈论来分析。

例如,在核裁军谈判中,各国需要权衡自身的安全需求和国际压力,做出相应的决策。

在日常生活中,博弈论同样无处不在。

比如在和朋友玩游戏时,我们会思考对方可能的行动来决定自己的下一步;在分配家务时,家庭成员之间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博弈。

《博弈论基础》读书笔记(一)博弈标准式与纳什均衡

《博弈论基础》读书笔记(一)博弈标准式与纳什均衡

《博弈论基础》读书笔记(⼀)博弈标准式与纳什均衡在之前⼀个⽼师的安利下,还是开了这个博弈论的坑。

书是:这本书本⾝写的⾮常棒,⽽且很易懂,强烈安利。

顺便⾃⼰记录下读书的笔记和⼀些想法,同时也把书中⽐较难理解的地⽅⽤⾃⼰的理解说⼀下,希望能帮到⼤家。

第⼀章 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在本章,我们来讨论如下简单形式的博弈(包含如下特点):1. 静态博弈:所有游戏的参与者同时选择⾏动,然后根据⾏动每个参与者得到各⾃的结果2. 完全信息博弈:即每⼀个参与者的收益函数在所有参与者之间是共同知识,即不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就是说每个参与者对游戏规则以及游戏演化机理完全明⽩。

关于本章的结构:在1.1节中我们先会介绍两个问题:1. 如何描述⼀个博弈问题2. 如何求得博弈问题的解在1问题中我们定义了博弈的标准式表述和严格劣战略的概念,在2问题中我们根据前⾯的介绍引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

在1.2节中我们会运⽤前⾯的⼯具来分析古诺(Cournot,1838)的不完全竞争模型,使⽤纳什均衡的⽅式对之进⾏求解,之后我们将重回理论知识,我们将会定义混合战略,它可以理解为⼀个参与者并不能确定其他参与者会如何⾏动时应该选的战略,之后会引出纳什定理。

1.1节博弈的标准式和纳什均衡1.1.A 博弈的标准式表述⾸先举⼀个⼤家都⽐较熟悉的、很经典的例⼦:囚徒困境警⽅逮捕甲、⼄两名嫌疑犯,但没有⾜够证据指控⼆⼈⼊罪。

于是警⽅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见⾯,并向双⽅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若⼀⼈认罪并作证检控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对⽅保持沉默,此⼈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

若⼆⼈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同样判监1年。

若⼆⼈都互相检举(相关术语称互相“背叛”),则⼆⼈同样判监8年。

对于这个博弈我们可以来使⽤如下矩阵来进⾏描述对于这个矩阵,其横纵轴分别为囚徒1、2所对应的选择。

⽅框⾥的值第⼀项代表在此选择下,囚徒1 的收益情况,第⼆项代表囚徒2的收益情况。

博弈论的读书笔记

博弈论的读书笔记

博弈论的读书笔记博弈论,一门看似高深莫测,实则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问。

通过对相关书籍的研读,我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博弈论研究的是在相互影响的决策环境中,理性决策者如何做出最优选择。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的决策会受到他人决策的影响,同时他人的决策也会受到你的决策影响时,如何才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

书中提到的“囚徒困境”是一个经典的博弈案例。

假设有两个嫌疑人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审讯。

如果两人都保持沉默(合作),那么每人可能只会被判入狱 1 年;如果一人坦白而另一人沉默(背叛),坦白者会被释放,沉默者则要入狱10 年;如果两人都坦白,那么每人入狱 5 年。

从个体角度看,坦白似乎是最优选择,因为无论对方如何选择,坦白都能让自己的刑期更短。

但如果两人都这样想,最终结果就是都入狱 5 年,这并不是整体的最优结果。

这个例子深刻地揭示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囚徒困境”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商家之间的价格战,每家都想通过降价来吸引更多顾客,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

但如果所有商家都降价,最终大家的利润都会受损。

再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如果每个国家都只考虑自己的短期利益,不愿意为减少污染付出努力,那么最终地球的生态环境会恶化,所有人都会受到影响。

另一个有趣的概念是“纳什均衡”。

以“斗鸡博弈”为例,两个司机驾车相向而行,谁先转向避让谁就输了面子。

如果都不避让,就会发生碰撞,两败俱伤。

存在一个策略组合,即一方避让,另一方不避让,这就是纳什均衡。

在这个均衡点上,任何一方改变策略都不会让自己的情况变得更好。

“纳什均衡”在很多场景中都有体现。

比如在就业市场上,求职者和招聘企业之间的选择也可能形成纳什均衡。

求职者希望找到待遇好、发展前景广阔的工作,企业希望招聘到能力强、忠诚度高的员工。

当市场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时,双方的选择就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局面。

博弈论还让我思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策略选择。

博弈论读书笔记(五)重复博弈

博弈论读书笔记(五)重复博弈

博弈论读书笔记(五)重复博弈2.3重复博弈从这⾥开始,就进⼊博弈论⽐较难以理解的地⽅了。

我也不跟着书上的章节⾛,根据⾃⼰的理解和书上的例⼦来写,如果理解有什么不对的地⽅,欢迎各位⼤佬的指正。

⾸先我们来明晰博弈论到底在讨论些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前⾯⼏章的内容可能对⼤家会造成⼀定的误导。

因为根据前⾯⼏章的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认为,博弈论就是在讨论在某个规则下,参与者最优的策略和参与者之间达到的平衡。

这句话本⾝没有错误,但是我们很容易理解为:这个平衡是像最开始那两个囚徒⼀样,选择“保证对⽅不会背叛并且⾃⼰在此情况下能获得最⼤利益”的战略所达到的平衡(这句话有点难以理解,不过我相信你能明⽩我的意思)。

例如第⼀章第⼀节中囚徒困境双⽅都选择招认(因为选择合作即不招认,结果可能是被背叛)。

但是⼀旦进⼊了重复博弈那么我们就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即保守地只去选择单次博弈的纳什均衡),⽽要考虑多次重复博弈的总收益。

这个时候就需要参与双⽅共同商定⼀个“协议”(例如双⽅说好都选择不招认),这个协议必须是对于双⽅都有利的(⾄少由于选择单次博弈的纳什均衡,例如双⽅不招认总⽐双⽅都招认要好),并且协议中会对不遵守规则的进⾏惩罚,以便于对每个⼈来说选择合作是最好的结果。

从这⾥我们就可以理解“博弈论教你如何制定规则的”这句话了。

好了,这⼀章最核⼼的思想在这⾥已经讲完了,虽然我可能说的不是那么清晰,不过还是希望你能认真理解上⾯所说的,这会对下⾯的概念理解有很⼤帮助。

2.3.A两阶段重复博弈先给出⼏个先⾏的定义和定理:定义:对个定的阶段博弈G,令G(T)表⽰G重复T次的有限重复博弈,并且在下⼀次博弈开始前,所有以前的博弈都可以被观测到。

G(T)的收益为T次阶段博弈收益的简单相加。

这个定义最重要的是引出⼀个重复博弈中收益的概念,即T次博弈的收益简单相加,后⾯我们会提到贴现的概念,不过到这⾥先理解到简单相加就⾏。

定理:如果阶段博弈G有唯⼀的纳什均衡,则对任意有限的T,重复博弈G(T)有唯⼀的⼦博弈精炼解:即G的纳什均衡结果在每⼀阶段重复进⾏。

博弈论读书笔记

博弈论读书笔记

博弈论读书笔记博弈论,简单来说,就是研究人们在各种策略互动中的决策行为和结果的一门学问。

它不仅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政治、军事、社会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博弈论的书籍,让我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博弈论的核心概念是“博弈”,它指的是参与者之间的策略互动。

在一个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策略选择,而他们的决策会相互影响,最终决定整个博弈的结果。

例如,在“囚徒困境”这个经典的博弈模型中,两个犯罪嫌疑人面临着坦白或抵赖的选择。

如果两人都坦白,他们都会被判刑;如果两人都抵赖,他们都会受到较轻的处罚;但如果一人坦白一人抵赖,坦白的人会被从轻发落,抵赖的人则会受到重罚。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嫌疑人都需要考虑对方的可能选择,从而做出自己的决策。

博弈论中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如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完全信息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等。

零和博弈是指一方的收益必然等于另一方的损失,总和为零。

比如下棋就是一种零和博弈,一方赢另一方就输。

而非零和博弈则可能存在双赢或双输的结果,比如合作做生意,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的利益增长,也可能因为合作不当而共同遭受损失。

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参与者对彼此的策略和收益都有完全的了解,而不完全信息博弈则存在信息的不对称。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博弈都是不完全信息博弈,这就增加了决策的难度和复杂性。

比如在商业谈判中,双方往往并不清楚对方的底线和真实意图,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信息和推测对方的策略。

博弈论中的策略选择也是非常关键的。

常见的策略有纯策略和混合策略。

纯策略是指参与者确定地选择某一种行动,而混合策略则是按照一定的概率选择不同的行动。

在一些博弈中,混合策略可能比纯策略更有效。

例如在“猜硬币正反面”的游戏中,如果一方总是选择正面或反面,那么很容易被对方猜到,而采用随机选择正面或反面的混合策略则能增加获胜的机会。

博弈论还涉及到均衡的概念。

均衡是指在给定其他参与者的策略下,每个参与者都没有动机改变自己的策略。

《博弈论》读书笔记

《博弈论》读书笔记

《博弈论》读书笔记博弈论1、博弈论的四要素:(1)、参与人或局中人(2)、参与方争夺有利资源和利益(3)、参与者有自主选择的策略(4)、参与者拥有一定量的信息2、懒惰而又聪明的人:适合担当领导职务,因为他的决策力不会因为琐碎的小事而打扰,不会因为勤奋而导致神经性紧张。

勤奋而又聪明的人:适合担当参谋职务。

懒惰而又愚蠢的人:,不会产生危害,可以委以小任。

勤奋而又愚蠢的人:必须开除,因为这种人会在错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3、正和博弈,负和博弈,零和博弈。

正和博弈:正和博弈亦称为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

负和博弈:负和博弈,是指双方冲突和斗争的结果,是所得小于所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其结果的总和为负数,也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博弈,结果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零和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4、对手和自我同等重要。

只有强大的对手才会让你变得更加优秀。

5、冯诺依曼(用黑板擦证明定理的人):冯·诺依曼(John vonNeumann,1903~1957),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和核武器等诸多领域内有杰出建树的最伟大的科学全才之一,被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

6、博弈论的经济价值:(1)、从博弈双方的合作与否分为: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

(2)、从时间的序列性可分为:有序进行的称动态博弈、同时进行的称静态博弈。

(3)、从信息的暴露程度上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7、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

所谓纳什均衡,指的是参与人的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博弈论的纳什均衡

博弈论的纳什均衡

博弈论的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
在多人参加的博弈中,每个人根据他人的策略制定自己的最优策略。

所有人的这些策略组成了一个策略组合,在这个策略组合中,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那样会降低他的收益。

只要没有人做出策略调整,任何一个理性的参与者都不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

这个时候,所有参与者的策略便达成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便是“纳什均衡”。

古时候,楚国和魏国交界处有一个小县城,城中的居民都以种瓜为生。

有一年,天气大旱。

魏国一边的村民比较勤劳,白天挑水浇瓜,瓜苗长势喜人;而楚国一边的村民比较懒,所以瓜苗长得又枯又黄。

楚国村民看着魏国一边的瓜苗绿油油一片,而自己这边又枯又黄,于是心生嫉妒,夜里组织人到魏国一边去搞破坏,将瓜苗拔出来扔到一边。

魏国的村民知道后,非常气愤,决定以牙还牙,报复楚国的村民。

但是,村长却反对这样做。

他认为报复的结局是两败俱伤,最终两个村到了秋后谁也收获不了瓜。

最后村长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以德报怨,晚上组织村民偷偷到楚国一边的村庄田地里,替他们给瓜苗浇水。

村民们按照村长说的去做,最后楚国的村民看到自己田里的瓜苗变绿了,并且知道是魏国的村民晚上来偷偷浇水,都感到非常羞愧。

为了表示歉意,楚国村民晚上偷偷到魏国村庄的田地里去替他们重新种上了瓜苗。

最终,双方平安无事,从此和谐相处。

博弈论读书笔记

博弈论读书笔记

博弈论读书笔记博弈论,听起来似乎是一个高深莫测的概念,但实际上,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下棋打牌到商业竞争,从人际关系处理到国家之间的政治博弈,都有着博弈论的影子。

博弈论的核心在于研究决策主体在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在做决策时,需要考虑到其他人可能的反应和决策,而其他人也在同样考虑着我们的可能行动,这就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的局面。

比如在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我们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

如果我们一直出石头,对手很可能会猜到并且出布来克制我们。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变换策略,试图猜测对手的想法,同时防止自己的想法被对手轻易识破。

这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游戏,但已经体现了博弈论的基本思想。

再来看一个商业中的例子。

假设市场上有两家竞争的公司 A 和 B,都在考虑是否要降低产品价格来吸引更多的客户。

如果 A 公司降价,而 B 公司不降价,那么 A 公司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如果 B公司也降价,那么两家公司的利润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A 公司在做决策时就必须考虑 B 公司的可能反应,反之亦然。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商业博弈。

博弈论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

一个是“纳什均衡”,指的是一种策略组合,在这种组合中,每个参与者的策略都是对其他参与者策略的最优反应。

也就是说,在纳什均衡状态下,任何一个参与者如果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都不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占优策略”。

如果对于某个参与者来说,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某一种策略对他来说始终是最优的,那么这种策略就是占优策略。

博弈的类型也多种多样。

有“零和博弈”,在这种博弈中,一方的收益必然等于另一方的损失,总和为零。

比如赌博就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弈。

还有“非零和博弈”,在这种博弈中,各方的收益和损失之和不为零,可能是正和,也可能是负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博弈场景。

比如在和朋友分配任务时,如何分配才能让大家都满意,同时保证任务能够高效完成,这就是一种博弈。

纳什均衡理论与博弈论的经济解释

纳什均衡理论与博弈论的经济解释

纳什均衡理论与博弈论的经济解释导语:在经济学领域中,纳什均衡理论与博弈论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为我们解决各种经济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本文将通过对纳什均衡理论和博弈论的解释,探讨它们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第一部分:纳什均衡理论的基本原理纳什均衡理论最早由约翰·福布斯·纳什提出,他通过对全局性决策和局部性决策的研究,提出了纳什均衡理论。

纳什均衡理论认为,在博弈过程中,当每个参与者都选择了最佳策略时,整个博弈系统将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点,即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有两个参与者(甲和乙)参与一场博弈,分别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策略A和策略B)。

如果甲选择策略A,乙选择策略A,它们的收益分别是10和10;如果甲选择策略A,乙选择策略B,它们的收益分别是5和20;如果甲选择策略B,乙选择策略A,它们的收益分别是20和5;如果甲选择策略B,乙选择策略B,它们的收益分别是0和0。

在这种情况下,甲乙双方最佳的选择是选择策略A,因为此时它们的收益最高。

所以,在这个例子中,策略A和策略A就是纳什均衡。

第二部分:博弈论的经济解释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如何在相互竞争或合作的环境中做出最合理决策的一门学科。

在博弈论中,决策者被称为“玩家”,他们的选择被称为“策略”。

博弈论通过分析玩家的策略选择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揭示了决策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决策结果。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市场竞争、资源分配、价格形成等一系列经济现象。

例如,在市场竞争中,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企业之间的策略选择和竞争结果。

在资源分配中,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个体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优决策。

在价格形成中,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价格的形成规律和机制。

博弈论的经济解释不仅适用于市场经济,也适用于其他社会领域。

比如,在国际关系中,博弈论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国家间的决策和冲突。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需求和利益往往是相互竞争的。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的概念被应用于许多领域,从经济学到国际关系。

本文将讨论纳什均衡和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博弈论是一种研究人们决策行为的数学模型。

在博弈论中,玩家的决策受到其他玩家的决策影响,每个玩家都试图找到一种最优的策略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种情况下,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纳什均衡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选择了最佳策略,假设其他参与者的策略不变。

在纳什均衡下,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可以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来改善自身的结果。

也就是说,每个参与者都能够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不能通过追求自己的利益来牺牲其他人的利益。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纳什均衡。

假设有两个公司A和B同时决定要降价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公司都有两种策略,即降价和不降价。

当A和B都选择不降价时,他们的利润是最高的。

但是,如果A降价而B不降价,A将吸引更多的顾客并获得更高的利润。

同样,如果B降价而A不降价,B将获得更高的利润。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纳什均衡是A和B都选择不降价。

因为任何一方单方面降价都不会带来更好的结果。

纳什均衡不一定意味着最优解,它只是一种稳定的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决策。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行为和决策,并最大化我们自己的利益。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不仅在经济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在其他领域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生物学中,许多动物会进行博弈以获取资源和繁殖权利。

在政治学中,博弈论可以解释国家之间的争端与合作。

在社会学中,博弈论可以用来研究人们在群体中的互动以及社会规则的形成。

此外,纳什均衡还可以应用于网络安全和信息传输领域。

当涉及到网络攻击和防御时,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预测黑客的行为并制定相应的防御策略。

在信息传输中,纳什均衡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有效的传输协议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

这不仅仅是一篇有关《纳什均衡与博弈论》的读书报告,同时也是有关《美丽心灵》的一篇观后感和对约翰纳什的无限礼赞。

在中国经济学界有一句名言:棍棒打不垮经济理论。

现代经济学从亚当•斯密(按照今天的翻译应该是亚当•史密斯,但是斯密这个翻译已经深入人心,所以不做修改)奠定基础以来,更多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应该是较为抽象的规律,而不是数学知识——虽然当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大部分都给数学家得了去,也算是弥补了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项的空缺吧。

但是却又不得不承认经济学似乎和精确不容有误的数学关系依然不大,至少相对于物理这样的学科。

在博弈论成熟以前,经济学理论还是普遍规律,但是始终不能像数学那样精确。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开篇曾提到过,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都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很愚蠢的学科,因为在它长篇累牍的理论中始终缺乏应有的精确和公理——现在也没人能预测明天哪一支股票会暴涨。

即使如此,它的规律依旧不能有误,也无法违反,这一点明朝和清朝失败的经济政策就足以说明问题,所以说棍棒打不垮经济理论。

根据约翰纳什的个人传记片、2001年奥斯卡最佳电影《美丽心灵》中的叙述,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足足维持了150年之久,而打破它的正是纳什建立的博弈论模型——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中提到,斯密相信政府对商业的干预——不管是支持还是限制——都会损害正常的自由企业的利益,通过消除优待和限制,明了简单的天赋自由系统会自主地建立起来。

这也正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又称为无形之手)理论。

在斯密看来,只要政府不对经济进行干涉,经济社会自然而然会自发地向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我曾经咨询过我的两位高中时读文科的室友,在高中政治对经济学的表述中,始终坚持“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一点和斯密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中国一直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人才或许也是因此。

亚当斯密在他那本传世巨著《国富论》中表明了他的态度:推崇自由资本主义和强调个人利益。

博弈论帕累托最优纳什均衡

博弈论帕累托最优纳什均衡

博弈论帕累托最优纳什均衡博弈论其实挺有意思的,虽然它听起来高深莫测,但我们平时生活中就能遇到不少例子,完全不陌生。

你想啊,你跟朋友一起去吃饭,点菜的时候谁都想点自己喜欢的,结果呢,点到可能就变成了“互相为难”——你想吃麻辣烫,他喜欢烧烤。

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但你们都不想让对方觉得自己吃亏,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博弈。

可如果你们达成了一致,大家都很开心,点了最合适的菜,吃得饱,吃得尽兴,心里那种满足感就是“帕累托最优”了。

简单来说,帕累托最优,就是大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处,谁都不吃亏,谁也没有再获得额外的好处。

说到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可能很多人会有些困惑,觉得它就像是一个复杂的数学公式。

其实呢,纳什均衡就很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那种博弈游戏——大家都知道最好的选择是什么,但是如果你选择了最优解,别人也会选择最优解。

这样一来,你的选择就变得十分“巧妙”了。

简单来说,纳什均衡就是一个“互不干扰、各自为战”的状态,大家都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决定,却又不会影响到别人,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点。

听起来是不是很抽象?别着急,我们再来聊聊具体的例子。

比如说有两个朋友想一起去旅行,但是各自的目的地完全不同,一个想去海边,一个想去山区。

现在的问题是,海边能玩水,山区能爬山,选择了一个就意味着放弃另一个。

那么怎么做才算是“纳什均衡”呢?如果两个人都坚持自己的选择,结果很可能是各自孤单地去旅行,彼此都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享受。

可如果大家能坐下来好好聊聊,发现其实两人都能从对方的选择中获得快乐。

一个人去海边,另一个人去山区,旅行结束后再找个地方一起聚一下,反倒可能成了“最优选择”,大家都心满意足。

这就是纳什均衡的妙处,它让每个人都找到一种既不会损害自己利益,又能最大化满足对方的方式。

好啦,别以为博弈论只出现在大公司、高管或者政治博弈中。

我们生活中的点滴,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比如,亲朋聚会时谁来买单,这也能算是博弈哦。

你看啊,一旦大家心照不宣,谁都不想抢着付账,结果就可能导致最后那一刻的“尴尬”。

博弈论读后感

博弈论读后感

博弈论读后感博弈论读后感(一)博弈小术语:收益矩阵、均衡、纳什均衡、零和博弈论,也称互动的决策论。

它的基本假设之一是人是理性的。

但现实并非如此,人不可能具有完备的知识也不可能时时理性。

尽管如此,人们仍然乐意用博弈论的方法来解释和分析现实社会现象。

每一次的人际交往都可以简化成两个基本选择:合作或背叛。

比如在前面的日志里提到的囚徒困境,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囚徒困境:双方明知合作能带来双赢,却因为理性的自私和信任的缺乏而导致合作难以形成。

当一次性博弈出现时,人们往往会选择背叛。

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比如飞机场,为什么食品价格敢定那么高呢?因为它知道候机的乘客不会是它的长期客户。

而当博弈的终点不可知时,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多次博弈中,背叛仍不可避免,但合作的几率会相比一次博弈有提高。

至于如何更加有效地减少背叛,一种办法是引入惩罚机制,可以是带剑的法律或温和些的道德约束。

现实中的集体活动等候上车问题就是个例子,让那些迟到的人自己负责任就是一种惩罚措施。

当然,如果在开头就有一些善意的人出来表明合作态度对提高合作机会也是有帮助的,不管这些善意的人是出于何种目的。

一旦合作开始,人们就能体验到合作的好处,并乐于坚持一段时间。

至于时间的长短,关键是看博弈的终点是否明确。

这在上面也提到了,如果终点明确,人们就会倾向于在最后一次背叛。

而当大家都知道对方会这样想时,倒数第二次就会成为新的终点,新的背叛。

如此反复推演,合作从一开始就很难形成。

注意上面的论述是基于没有惩罚机制的基础。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是由爱克斯罗德完成的。

这是一个计算机模拟竞赛,参赛的62位科学家递交了自己写的关于博弈策略的代码,同时加上爱克斯罗德本人写的一个随即策略代码,共63个。

结果表明,前15名中只有第8名是非善意的程序,最后15名只有一个善意的,夺魁的是一报还一报策略。

这个实力不凡的一报还一报策略就是对方选择什么我就回应什么,你合作我就合作,你背叛我也背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读书笔记》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纳什确立的非合作博弈理论已发展成为了一种有效衡量动机的算法,能够帮我们更好的了解无论在任何社会政治或是经济背景下的冲突和合作的背景。

了解稳态是一种掌握事物发展方向的途径。

在社会化的环境中,稳态指每个人都满足于现状,你不一定喜欢当前的状态,但是改变现状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因此没有改变的动力,就像山里的石头,达到了一个平衡点。

个人利益驱动下的稳定的策略组合产生了一个更差的总体收益组合。

囚徒困境情况下合作时,纳什的数学方法告诉我们这种合作因为不是一种均衡,所以不稳定,以致很难维持下去。

虽是现实生活的简化,但是也确实体现了诸多社会交互的本质。

流言是博弈论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结果,因为他是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核心,使得通过利己的斗争在丛林中生存下来,从而建立起人类文明成为可能得自然法则。

最优策略的选择不是立即知晓的。

旁观者的出席激励暴力的现象,今天观察暴力旁观者有极大的优势成为明天的战斗者,即一个偷听者的好处就是帮助他避免高风险的战斗,同时也会促使在社会整体中出现高水平高风险的斗争趋势。

博弈论描述的是使合作和交流成为种族成员之间相处的稳定策略的环境是如何产生的,在没有博弈论时,合作性的人类社交行为很难被理解。

意识到不断变化的进化地景是解释合作性行为产生的关键,
名誉的重要性解释了为什么人类的语言变得很重要,所以喜欢谈论闲话,闲话传播人的名誉使得利他主义的行为更可能根据名誉来实现。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活形态是各异的并且经济行为恰恰反映了文
化生活中的这种差异。

博弈论阐述了文化与经济行为的相互影响,说明人
类的思维方式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类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更像博弈论中的综合策略。

关于思想的适应性建筑是大量模块化的假设。

个体基因的组成的多样性是导致人和文化中所显现的行为趋势的多样。

你在这个世界上的经验,常常深刻的改变着你大脑的构造,化学反应
和基因表达贯穿着你的一生。

——《说谎者恋人英雄》
博弈论的规则是利用策略的多样性,促使不同物种的生物尝试了各种
不同的行为。

博弈论可以看成是对“正在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进行某光的拍摄,”即
一个用来诠释人类行为复
杂性以及理解无数推进人类历史前进的交互作用的工具,不管现实中
的人多么的变幻莫测,他的行为总是造就了某有序体系的一部分,“平均人”的概念来分析社会问题,“平均人”并不存在。

但通过对众人各方面
的平均却能更深入的认识社会。

人类无常的行为看起来复杂的不可琢磨,但当考察大量的行为时,却
呈现出规律性,在特定的社会状态下,特定的影响因素产生特定的效果,
这些效果围绕固定的均值波动,不会大起大落。

虽然历史趋势和历史事件显得混乱,但有关测量误差的统计规律却将
从中找出可预测的范式。

对于一模一样的博弈,作为一个局外人,你的决
策如何去预测将取决于你的损失函数。

加入有关真实人的知识到公式中后,就降低了无知度,而正是依靠无
知度,我们才能得到原始概率分布,即将博弈论与心理学结合起来,用来
处理激励和效用函数及回报的模型,来定量单个个人的行为。

现代博弈论:明白他人所想,然后推断他们会怎样做。

信息是连接外部世界和他的科学描述的纽带。

博弈论提供一个框架来解释世界上的多样性,个体行为和个性的混合
和合作,战争和和平的共存,解释了基因和环境遗传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调解进化改变和稳态之间的紧张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历史的变迁,人类的兴衰,进化与倒退,喜与悲都是双重作用下的结果,一种是外部现象加于意志的作用,一种低意志加于外部的现象的作用,对人类行为最为全面的推论基于统计数据的描述。

博弈论的成功之处在于证明了纯策略的概率分布能取效应最大化,特
别是当你的对手是理性的时候。

网络一般不是由拥有固定连接数的节点形成的静态排列,而是进化和
发展的结构。

博弈论分析表明,最优的策略取决于附近其他的竞争资源的有机体。

个体的最优并不能带来群体的最优,用户最大化适宜性的背后,实际上导致了群体利益适宜性的下降。

社会中观点的传播,一定反映出个人行为及其相互作用。

传统博弈论中,每位博弈者都是假定为完全理性,并拥有全部信息和无限智慧,从而通过对他人的洞悉制定自己的万全之策。

心理史学不仅量化群体内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量化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呈现出纷杂的文化多样性。

也许理性会推动个体或主体寻求最优行为,但在繁杂的情况下,为寻找最优行为而付出的努力不可不计,在许多博弈中,博弈者不仅要考虑最佳策略回报,还要考虑为获得最佳策略而付出成本,有限的智力并不总能承受起这样的成本,现实生活也从不是一种博弈,而是多种博弈的组合。

所有精确的科学都依赖于并不太精确的近似理念,这看似矛盾却非常真实。

博弈论是将经济效用的模糊概念量化的核心,经济学家将人看做理性的演员,选择使他们的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钱或交易的货币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人类展现出来的并非绝对的理性,而是非常的情绪化。

效用的概念是建立在幸福的基础上的,幸福很显然是一种情绪化的概念。

神经经济学的一个前景就在于他可以通过人脑扫描来确定这些个体的差异。

人民主观幸福感越高的国家,也是信任最高的国家。

所谓同情心就是一个人明白一个人的感受的能力。

经济博弈论和神经科学的融合有助于更精确的认识个体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对人类社会交互的总体起作用。

劳动力的专门化和分配是经济学上最核心和最有趣的。

利己主义者符合各种各样的话语,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博弈论中的数学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出人类的需要,他只能说明人类行为获得自身需要应该怎样做?
博弈论通过抓住社会参数选择的细微差别,开拓了其铸造人类行为科学的前景。

人类今天的行为反映了人类进化早期的物种基因选择,概念意味着人性是一种族类的传承,塑造了人类今天对环境的本能反映,换句话说,今天的人类只是穿着衣服的猎群者而已。

在市场交易中,适用更多的经验,并没有把完整变残缺,反而使市场更公平有序。

博弈并不必要用科学家预想的方法来衡量,博弈实际上接近于一种文化实践的形式,而不是单纯的用来测试经济行为。

博弈论描述的是使合作和交流成为种族成员之间相处的稳定策略的环境是如何产生的,作为一种有效衡量动机的算法,能够帮我们更好的了解无论在任何社会政治亦或是经济背景下的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冲突和合作的背景,而在社会化的环境中,了解稳态可以作为一种掌握事物发展方向的途径,即每个人都满足于现状,你不一定喜欢当前的状态,但是改变现状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因此没有改变的动力,就像山里的石头,达到了一个平衡点。

如果名誉的重要性解释了为什么人类的语言变得很重要,所以喜欢谈论闲话,那么闲话传播人的名誉的同时亦使得利他主义的行为更可能根据名誉来实现,而流言作为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核心,使得通过利己的斗争在丛林中生存下来,从而建立起人类文明成为可能的“自然法则”。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