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3年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de76551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4.png)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雄伟壮观的嘉峪关关城,这里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
我们现在所处的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
它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重叠并守,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站在关城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大雄伟的城楼。
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
内城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9米,东西开“光化门”和“柔远门”两门。
两门内北侧均有马道直达城顶。
光化门面向东方,寓意紫气东来,是明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它的门额上刻有“光化门”三字,字体端庄大气。
城楼上有三层檐的歇山顶式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壮观。
柔远门则朝向西方,是出关的通道。
走进内城,我们可以看到城内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等建筑。
游击将军府是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
府内建筑为两院三厅四合院式,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包括古代的兵器、盔甲、文书等,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现了嘉峪关军事防御的历史。
井亭内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即使在干旱的季节也从未干涸,这口古井为当年驻守关城的将士们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文昌阁则是祭祀文昌帝君的地方,体现了古代军事与文化的交融。
内城的四角还建有角楼,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瞭望放哨的地方。
南北城墙中段各有一座敌楼,三层三檐,有棚有廊,站在敌楼上可以俯瞰关城内外的情况。
城墙之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垛口和瞭望孔。
垛口用于防御敌人的攻击,瞭望孔则方便士兵观察城外的动静。
这些城墙和防御设施,都是古代工匠们精心设计和建造的,它们见证了无数次的战争与和平。
从内城出来,我们可以看到外城。
外城周长1263米,有东、南、西三座关门。
外城的主要作用是掩护内城,加强防御。
在外城的周边还有许多的墩台和烽火台。
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范文5篇_导游词
![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范文5篇_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3db4eb1458fafab068dc0221.png)
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范文5篇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万里长城——嘉峪关:“万里长城——嘉峪关”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
古老长城的丰姿:登上雄伟的嘉峪关,领略古老长城的丰姿,感受“天下第一雄关”的雄、壮、奇、美。
关上,光化楼、柔远楼、嘉峪关楼,三楼耸峙,雄伟壮观;关内,游击府肃穆典雅,陈列栩栩如生,文昌阁、戏台、关帝庙雕梁画栋,飞檐凌空,城垣布局精巧合理;关外,瀚海空寂,长风猎猎,千年古道清晰可辨;关下,九眼神泉,1 / 9碧波荡漾,景色宜人。
极目远望,西面是广袤的大漠戈壁,北面是赤日炎炎的黑山,南面是蜿蜒起伏的祁连雪山,东面是优美靓丽的嘉峪关市区。
雄壮非凡:广阔的关城,横卧戈壁滩上,两侧城墙与山相连。
巍峨朱色的城楼昂然欲飞,衬托着祁连山如玉的雪峰,美丽如画。
登城楼远望,万里长城似龙游于戈壁滩瀚海间,天晴之日,或可见海市蜃楼。
城下戈壁滩上骆驼队的浑厚的悠扬的铃声,使人想起古代“丝稠之路”上的商队和旅行者,令人神驰!清代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见这关如此雄伟,有诗赞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2022嘉峪关景区导游词_2
![2022嘉峪关景区导游词_2](https://img.taocdn.com/s3/m/ec40b21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6.png)
全部的游客无不惊羡能工巧匠信的超群技艺,真是惟妙惟肖。我特别喜爱将军府的蜡像。就这样我的嘉峪关之就结束了。
嘉峪关景区导游词2
我们的车在笔直的马路上飞速的行驶着,南边雄伟的祁连山脉连绵起伏,马路两旁茫茫戈壁,一望无际。正值我无聊的时候,突然爸爸叫起来,“看!城墙,嘉峪关快到了。”这下我精神了起来。
我们来到嘉峪关,高高的城墙,宏伟的塔楼,让我不禁联想到在城楼上举弓搭箭的将士们在和入侵的匈奴作战时的情形,嘉峪关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我一口气跑上城楼,望见内城四角有角楼,像碉堡的样子,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墙建有敌楼,是放置兵器的地方。内城是关城的主体,都有瓮城爱护,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卫体系,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是明代长城,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建于明洪武5年,历史悠久,我走进城关,抬头望去,望见一只燕子飞进了一条墙缝里,我觉得新奇怪,莫非燕子的窝筑在墙缝里吗?就在这时,一块石碑告知我了答案,原来这还有一个传闻呢。那时,雌燕和雄燕一起出关觅食,雌燕早回窝,而雄燕回来的时候,城门已关闭,,因为城墙太高了,飞不上来,便一头撞死在城墙上,雌燕哀思欲绝,时常发出“啾啾”燕鸣声,始终到死。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祥瑞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祷,后来将士出关前,全家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祷,形成一种风俗。
嘉峪关景区导游词5
嘉峪关,是一个漂亮富裕的城市。她就像一个女神,浑身上下无不散发着惊人夺目的光彩。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三篇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1094a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4.png)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三篇嘉峪关关城导游词一大家好!欢迎来到嘉峪关关城!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明,今天我将带领大家穿越时光,探索这座古老城堡的历史和魅力。
嘉峪关关城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是中国古代长城上最重要的关隘之一。
它建于公元1372年,距今已有近650年的历史。
关城面积约360亩,城墙高达11米,由砖石和黄土构成,至今保存完好。
这座城堡曾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也是中原与西域交通的咽喉,具有极高的军事和经济价值。
首先,我们来到关城的南门。
这座雄伟的城门名为“天下第一雄关”,它是关城的正门,也是进入嘉峪关的主要通道。
南门高约16米,门洞宽约9米,门楼上刻有“嘉峪关”三个大字,气势磅礴。
站在这里,你可以想象当年的守关士兵们如何坚守这座城堡,抵御外敌的入侵。
接下来,我们继续向北走,来到关城的最高处——城楼。
这座城楼高达18米,是关城的制高点,可以俯瞰整个嘉峪关城。
站在城楼上,你可以看到周围壮丽的群山和蜿蜒的长城,景色非常壮观。
城楼内还陈列着一些古代兵器和文物,让我们更加了解关城的历史和文化。
最后,我们来到关城的西门。
这座门叫做“阳关”,是关城的辅门之一。
阳关门高约14米,门洞宽约7米,是进入关城的另一个重要通道。
门洞上方还刻有一副对联:“抗战英烈永垂不朽,民族团结大业长久”。
这副对联表达了人民对英雄们的敬意和对国家团结的追求。
嘉峪关关城是中国古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
它见证了无数英雄的壮丽岁月,也承载着人民对和平与团结的向往。
希望大家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谢谢大家!嘉峪关关城导游词二大家好!欢迎来到嘉峪关关城!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明,今天我将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领略这座古老城堡的魅力和风采。
嘉峪关关城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是中国古代长城上最重要的关隘之一。
它建于公元1372年,距今已有近650年的历史。
关城建于险峻的峡谷之中,周围群山环绕,形成了天然的防御体系。
关城的城墙由砖石和黄土构成,高达11米,至今保存完好。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通用10篇)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f74bc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5.png)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甘肃嘉峪关导游词(通用10篇)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甘肃嘉峪关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篇1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是嘉峪关,它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是长城的一部分。
大门顶上有一块牌匾写着“天下第一雄关”,它本来是朱红色的,但是经过风吹雨打,上面的红漆掉了。
大门右面的走廊有许多文章和诗句雕刻在石碑上。
各式各样的文章琳琅满目,其中有毛主席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
懂得欣赏诗句的人都会来看一看。
走上城墙,踏着青砖,往下望,至少有两层楼高,这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啊!练兵场上放着数不清的兵器,士兵至少得学会六样兵器。
大家想想看,这些士兵日夜驻守在边疆是多么的不容易。
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城楼的一角有块黄土砖,关于它还有段故事呢。
据说在长城建好后,工匠们发现剩余了一块砖头,那可不得了,是要被朝廷判刑的。
工匠们只好把砖头藏在城墙的一角。
谁知还是被巡视的将军发现了,当将军问起,工匠们急中生智,都说那是一块“定城砖”,如果移开它,城楼是会倒塌的。
这个传说真有趣,事实上,它只是一块普通的砖头而已。
一出嘉峪关就是茫茫的大漠,这个关口是古代的海关。
尊敬的游客,请慢慢游览吧。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篇2尊敬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嘉峪关关城讲解员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巍巍雄关耀中华。
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幕民族征战的历史话剧;这里,流传过一篇篇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动人故事。
巍巍雄关耀中华,古老的嘉峪关,就象一位历史老人,六百多年来,离合悲欢的往事,沧海桑田的巨变,映在它古老的青砖上,刻在它厚重的土墙里。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关西麓的嘉峪山上而得名,它比"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早建九年。
这里地势险要,南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30华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狭窄的地方,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
最新整理嘉峪关关城的导游词3篇
![最新整理嘉峪关关城的导游词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b1777349649b6648d747dd.png)
嘉峪关关城的导游词3篇嘉峪关是以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命名的工业旅游城市。
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嘉峪关关城的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嘉峪关关城的导游词范文1: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
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刚才我们所经过的路,就位于关沟中。
关沟是燕山山脉和军都山山脉的交会处,南起昌平区南口镇,西北到延庆县八达岭长城的城关,全长40里。
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北高原的咽喉要道。
明代在这里布置了四道防线,分别是南口关,居庸关,上关,八达岭。
在关沟中的叠翠山上,曾有金代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可惜现在景观已经不复存在了。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为八达岭。
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要讲长城修筑在这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
它不仅守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师的西北大门。
八达岭长城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例如萧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达岭都是毕竟之路。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要讲给大家:位于关城东门路旁,有一块巨石,传说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经过这里,曾经站在这块石头上回望京城,所以这块石头也就被叫做望京石。
但现在这块石头已经不那么突出了。
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
刚才介绍了那么多景观,您一定急切的想来到景区游览一番,不用着急,马上您也要成为好汉了。
好,这里就是著名的八达岭长城远处是壮丽的景色,而往下看就是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翁城,他一般都修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
翁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匾额:北门锁钥,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
东门的匾额为:居庸外镇,意思是居庸关外又一重镇。
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范文5篇
![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31616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6.png)
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范文5篇推荐文章5篇介绍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热度:5篇介绍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范文热度: 5篇介绍甘肃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热度: 5篇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范文热度:5篇介绍甘肃敦煌的导游词范文热度: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万里长城——嘉峪关:“万里长城——嘉峪关”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
古老长城的丰姿:登上雄伟的嘉峪关,领略古老长城的丰姿,感受“天下第一雄关”的雄、壮、奇、美。
关上,光化楼、柔远楼、嘉峪关楼,三楼耸峙,雄伟壮观;关内,游击府肃穆典雅,陈列栩栩如生,文昌阁、戏台、关帝庙雕梁画栋,飞檐凌空,城垣布局精巧合理;关外,瀚海空寂,长风猎猎,千年古道清晰可辨;关下,九眼神泉,碧波荡漾,景色宜人。
极目远望,西面是广袤的大漠戈壁,北面是赤日炎炎的黑山,南面是蜿蜒起伏的祁连雪山,东面是优美靓丽的嘉峪关市区。
雄壮非凡:广阔的关城,横卧戈壁滩上,两侧城墙与山相连。
巍峨朱色的城楼昂然欲飞,衬托着祁连山如玉的雪峰,美丽如画。
登城楼远望,万里长城似龙游于戈壁滩瀚海间,天晴之日,或可见海市蜃楼。
城下戈壁滩上骆驼队的浑厚的悠扬的铃声,使人想起古代“丝稠之路”上的商队和旅行者,令人神驰!清代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见这关如此雄伟,有诗赞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5篇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2560a3a32d7375a417809f.png)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5 篇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 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甘肃嘉峪关导游词5 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嘉峪关景区”观光旅游。
我是今天的导游,刘琳瑄。
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在长城最西端的起点——嘉峪关,一起来领略大漠孤烟塞外风景,也希望大家能在嘉峪关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游客朋友们,嘉峪关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端险要关联,也是长城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雄关。
关城建于明洪武五年,至今已有六百余年,总占地约3。
35 万平方米。
嘉峪关城雄居祁连山和黑山之间,地势险要,扼守咽喉。
关城由外城、内城、瓮城、罗城、城壕等部分组成,三重城廓,多道防线,形成重载并守之势,构成了一个壁垒森严的军事防御工程,也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传说在修建嘉峪关时,曾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工匠计算用料十分精确,他说修筑嘉峪关需要九千九百九十九万块砖。
最后建成时果真只多出一块砖,大家顺着我的手指方向看,那块多出来的砖就放在我们眼前这座西阁楼楼台上,被誉为“定城砖”。
可见,修筑长城是多么不易呀!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这苍茫戈壁的落日余晖之中,关城是多么的挺拔雄伟,远处的群山大漠,又是怎样一片萧瑟荒凉的景象啊!请大家向我的左手方向看,看到那一些断断续续的“土墙”和“土堡”了吗?那就是现存最古老的长城了,它是修建于汉朝的。
我们在八达岭等地方见到用青砖、瓦石加固的长城是后人建造的,而最初的长城就只是用泥土、糯米等材料按一定比例调和形成的土坯,然后内嵌树枝做为支撑修建的。
因为它们全部是用土砌成的,而这里常年处于风蚀地带,许多土城墙已经倒塌、损毁、残缺不全了。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f5a002f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9.png)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甘肃嘉峪关导游词「篇一」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监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
工程完成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使关城防御更加严密,古称“断壁长城”。
因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从山上陡跌而下,封锁了石关峡口,俗称“悬壁长城”。
悬壁长城原墙现只余一截,底阔4米,上宽2米,高0.5-6米不等。
片石层厚10-15厘米,土层厚10-12厘米。
现存750米长城经1987年重修,其中有231米城墙悬挂于高150米,倾斜度为45’的山脊上,高达6米,片石、土层厚度如旧。
在墙头增筑垛墙和宇墙,首尾各添筑一墩台,在首墩和山坡上筑台阶式馒道。
游人拾级而上,平坦处如履平地,险峻处如攀绝壁。
颇似北京八达岭长城。
有诗赞云:“万里长城万里关,迭障黑山暗壁悬”。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篇二」嘉峪关关城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从初建到筑成一座完整的关隘,经历了168年(1372-1539年)的时间,是明代长城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至今保存完好。
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得有“天下雄关”、“连陲锁阴”之称。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现在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
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范文3篇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8eaa1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6.png)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范文3篇推荐文章嘉峪关关城的导游词3篇热度:检察机关关于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廉洁从政发言热度:北京大学导游词范文热度:北京天安门广场导游词热度:湖北洪湖的导游词热度:嘉峪关关城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嘉峪关关城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范文1: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
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而我国曾经出现了三个修筑长城的高峰,分别是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为了加强统治,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将蒙恬30万军队和很多劳力将原来北方的燕、赵、秦长城连了起来,并加以扩充,历时9年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的长城,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
到了汉朝,汉武帝也是为了加强防御,“不叫胡马度阴山”,修筑了一条近两万里的长城,同时这也保护了新开发的丝绸之路,汉长城是秦长城的一道前沿阵地和防线,它西起新疆,东到辽东,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
而明长城则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最高峰,工程之大,技术之精是独一无二的。
当年朱元璋在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采纳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
当时元朝虽然已经灭亡,但是还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军事实力,加上逐渐崛起的女真族的不断侵扰,所以开始修筑长城。
明朝大规模修筑长城达到了18次之多,到了明朝末年才基本完工,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边的虎山,西到甘肃嘉峪关的明长城全长6350公里。
明长城具备三个特点,筑构完备,管理完善,布局严密。
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长城的一部分。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范文6篇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478199bb4cf7ec4afed0d4.png)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范文6篇Jiayuguan Guancheng tour guide编订:JinTai College嘉峪关关城导游词范文6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甘肃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嘉峪关关城导游词范文2、篇章2:嘉峪关关城导游词范文3、篇章3:嘉峪关关城导游词范文4、篇章4:嘉峪关城楼导游词范文5、篇章5:嘉峪关城楼导游词范文6、篇章6:嘉峪关城楼导游词范文嘉峪关关城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嘉峪关关城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章1:嘉峪关关城导游词范文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
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而我国曾经出现了三个修筑长城的高峰,分别是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
秦始皇在公元前220xx年统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为了加强统治,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将蒙恬30万军队和很多劳力将原来北方的燕、赵、秦长城连了起来,并加以扩充,历时9年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的长城,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
到了汉朝,汉武帝也是为了加强防御,“不叫胡马度阴山”,修筑了一条近两万里的长城,同时这也保护了新开发的丝绸之路,汉长城是秦长城的一道前沿阵地和防线,它西起新疆,东到辽东,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
嘉峪关导游词_嘉峪关关城导游词(精选9篇)
![嘉峪关导游词_嘉峪关关城导游词(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091b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7.png)
嘉峪关导游词_嘉峪关关城导游词(精选9篇)嘉峪关_嘉峪关关城导游词篇1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
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而我国曾经出现了三个修筑长城的高峰,分别是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
秦始皇在公元前220xx年统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为了加强统治,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将蒙恬30万军队和很多劳力将原来北方的燕、赵、秦长城连了起来,并加以扩充,历时9年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的长城,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
到了汉朝,汉武帝也是为了加强防御,“不叫胡马度阴山”,修筑了一条近两万里的长城,同时这也保护了新开发的丝绸之路,汉长城是秦长城的一道前沿阵地和防线,它西起新疆,东到辽东,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
而明长城则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最高峰,工程之大,技术之精是独一无二的。
当年朱元璋在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采纳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
当时元朝虽然已经灭亡,但是还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军事实力,加上逐渐崛起的女真族的不断侵扰,所以开始修筑长城。
明朝大规模修筑长城达到了18次之多,到了明朝末年才基本完工,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边的虎山,西到甘肃嘉峪关的明长城全长6350公里。
明长城具备三个特点,筑构完备,管理完善,布局严密。
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长城的一部分。
而长城在我国古代最原始的目的虽然是防御,但是它同时还起到了其他的作用。
第一就是军事作用,第二则是经济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屯田的开发和北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是中原的百姓安居乐业,第三是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此外,它还保护了通讯和促进了对外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古代,不仅仅只有这三次修筑长城的经历,据统计,在上下两千年里,先后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都修建过长城,有人做过粗略的计算,如果将长城改建成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墙,绕地球10圈儿多都有富裕。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346edfd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79.png)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篇一】嘉峪关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它的迅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城市的活力。
它由原来的定西县一跃变成了定西市,足可以证明它的实力。
嘉峪关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嘉峪关,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嘉峪关市西南隅祁连山脉嘉峪山嘉峪关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
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
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麓,因山而名。
明洪武五年(1372)修筑万里长城时置。
当时明征虏大将军冯胜看中嘉峪山西北麓的险要地势,选为河西第一隘口,开始筑城设关,以后经历一百多年时间扩建,才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
明弘治年间,为防吐鲁番东侵,曾进行重修。
这关雄伟壮观,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定西的消费场所有很多,人们的日常消费很方便。
比较大型的超市有西部超市大众店等。
这些超市的建立方便了市民的消费,也是定西的韵味。
嘉峪关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韵味深长,它既有浓郁的文化、娱乐的气息,又有欣欣向荣的经济产业,还有一股现代化的气息。
嘉峪关,它在向你招手,欢迎来到定西!【篇二】嘉峪关文物景区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市,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
关城附近已建成一座中等工业城市,城区街道敞整洁,城区西北是著名的嘉峪关长城,西南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城外四周则是广漠无边的戈壁滩。
嘉峪关风光壮美,从嘉峪关到酒泉,中间只有20多公里。
嘉峪关长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峪关南为祁连山,雪峰绵亘千里;北为龙首山、马鬃山,与祁连山对峙,雄居河西。
嘉峪关的神气之处就在于一个“关”字。
整个关城分为外城、瓮城和内称三层,结构巧妙,可以说固若金汤了。
关城外面还在继续建造新的长城,这些人造景观多了,让后人也无从分辨谁真谁假,不知道是福是祸。
嘉峪关导游词3篇(最新篇)
![嘉峪关导游词3篇(最新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161c527e21af45b307a88e.png)
嘉峪关导游词3篇嘉峪关导游词3篇嘉峪关,又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东经98 、北纬39 47 ,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因建在嘉峪关西麓的嘉峪山上而得名,它比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早建九年.这里地势险要,南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 30 华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狭窄的地方,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 .关西的大草滩, 黄草平沙, 地域开阔, 素为古战场,关东是丝路重镇酒泉, 紧靠关东南坡下, 有著名的峪泉活水, 九眼泉冬夏澄清,终年不竭,可供人马饮用,并可灌溉良田.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险要的地理位置,是这里建关的主要原因.早在汉代,就在距关城北七里的石关峡口设有玉石障,依山凭险,设共防守,据史料记载,明代以前,这里一直是有关无城 . 明王朝建立后, 为了加强河西的军事防御, 征虏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 在此选址建关, 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据历史记载,嘉峪关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 .嘉峪关从建关到成为坚固的防御工程,经历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时间.明洪武五年,肃州兵各道李端澄主持在西罗城嘉峪关正门项修建嘉峪关关楼, 也就是说, 嘉峪关关楼是关城建成一百多年之后方修建的,史书上记载说: 李端澄构大楼以壮观,望之四达 ,又过了 11 年,也就是明正德元年 ,尚书翟銮视察河西防务, 认为这里必须加强防务, 于是大兴土木加固关城, 在关城上增修敌楼, 角楼等,并在关南关北修筑两翼长城和烽火台等.至此,一座规模浩大,建筑宏伟的古雄关挺立在戈壁岩岗之上,它像一队威武雄壮的战士,屹立在两山之间,伸出双臂,牢牢地守卫着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公元73 年当时的陕西直隶总督左宗堂在收复新疆伊犁时速经嘉峪关, 面对雄伟壮观, 气势磅榜的关城, 提笔写下天下第一雄关的巨匾悬挂于嘉峪关楼上, 为雄关又添了几分威严,几分雄壮.清末因禁烟而被贬赴伊犁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于42 年 10 月 11 日途经嘉峪关时,面对巍巍雄关和大漠风光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出嘉峪关感赋)其中一首写道: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入驻马蹄. 飞阁造连秦树直,综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峭摩肩立, 瀚海苍茫人望迷. 谁道堵函千古险,目看只见一九泥. 一生酷爱古诗词和书法艺术的毛泽东同志曾手书过这首著名的诗篇. 雄关关城布局十分合理,建筑也很得法,适合战争防御的需要,关城有三重城廊,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如果敌兵来犯,可确保万无一夫. 嘉峪关建关六百多年以来,由于风雨侵蚀,曾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尤其是在86 年, 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响应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伟大号召,倡导各界人士捐款集资,恢复关城.当时,嘉峪关按照国家文物局杨烈等同志指示修旧如旧,恢复原貌 ,经过多方努力,嘉峪关楼终于又屹立于雄伟的关城之上,站在嘉峪关楼上看着关外,由于岁月侵蚀而变的沧桑的丝路古道, 诸多感慨涌上.回头, 曾有这样一幅对联记载关楼的沧桑历史: 历明清经民国毁于风雨岁月空留遗址,静观世事沧桑: 爱中华修长城建在升平年代恢复原貌,再睹华夏春色. 更值得一提的是长城学专家罗哲文老先生也诗兴大发;口占七绝一首: 嘉峪山前起煤城,墙台高峙气萧森雄关天下今谁主,游客登楼话古今. 是的,雄关本身的防御意义早已成为了过去,而今登上这座气宇轩昂的关城,人们不仅为它的气势,它的雄壮,为祖辈们的智慧所折服,更多的是在思索和寻找.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如何使这座关城焕发出无比的生命力,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谁说春风不度玉门关?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己吹绿了关城内外.大开发的春风为关城的建设推波助澜. 使机遇与挑战同时摆在我们面前. 是固守着祖辈留给我们的这笔财富而满足于现状,还是积极探索,寻找差距,开拓进取?事实是最好的口答;关城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 当之无愧地被授予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九九六年被授予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今天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中, 雄关又在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中找差距,定措施,这些都意味着关城人正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赋予关城以新的意义. 嘉峪关人更是信心百倍,在市委,市政府的超常发展战略指引下,为关城未来的发展设计了新的蓝图,在这个新的定位中,创新是灵魂,墨守成规意味着被淘汰,关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吸引海内外人士的磁石, 要让这颗磁石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让关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呈现出更加雄伟的风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巍巍雄关耀中华.登临长城,凭吊嘉峪关曾经的繁华,我们将继承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团结向上的优秀传统,以饱满的精神风貌, 开拓未来,创造明天。
嘉峪关导游词(17篇)
![嘉峪关导游词(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e4213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02.png)
嘉峪关导游词(17篇)嘉峪关导游词(通用17篇)嘉峪关导游词篇1尊敬各位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各位嘉宾莅临明长城西端起点,因“天下第一雄关”而命名,被誉为“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嘉峪关市检查指导工作。
我是,是嘉峪关市旅游局工作人员,非常荣幸能够担当此次工作。
首先,我向各位领导、嘉宾介绍嘉峪关市基本概况: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它东连历史文化名城酒泉市;西接我国最早的石油城玉门市;南望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与张掖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通浩如烟海的巴丹吉林大沙漠,与金塔县和内蒙古额济纳旗相连。
嘉峪关市因1958年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1965年建市,197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地级市。
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同时被确定为国家二类重点旅游城市。
市区平均海拔1640米,全市总面积3000 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7平方公里。
下辖雄关区、镜铁区、长城区,常住人口30万人,城市化率91%。
嘉峪关市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城市,以祖籍东北和山东省居多,有汉、回、蒙、藏、满、东乡、裕固、朝鲜、壮、土、保安和维吾尔等12个民族。
嘉峪关市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四通八达,呈立体交通格局,是河西走廊的重要交通枢纽。
国道312线高速公路纵贯全境。
嘉峪关火车站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一等客、货运站和二等编组站,每天有46趟列车通过。
嘉峪关机场作为亚欧航路备降机4E类机场,目前已开通北京、天津、上海、成都、西安等地航线,即将开通广州、乌鲁木齐航线,区域交通集散中心初步形成。
嘉峪关市现代化气息比较浓厚,城市功能完备,市区环境优雅,街道宽敞整洁。
商业、旅游、金融等设施功能配套,通讯、电力、供排水、供热、煤气等设施一应俱全,水资源丰富,电力、煤气供应充裕,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均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嘉峪关景区导游词
![嘉峪关景区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51a909f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c.png)
嘉峪关景区导游词嘉峪关景区导游词1敬重各位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欢迎各位嘉宾莅临明长城西端起点,因“天下第一雄关”而命名,被誉为“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嘉峪关市检查指导工作。
我是,是嘉峪关市旅游局工作人员,特别荣幸能够担当此次工作。
首先,我向各位领导、嘉宾介绍嘉峪关市基本概况: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它东连历史文化名城酒泉市;西接我国最早的石油城玉门市;南望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与张掖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通浩如烟海的巴丹吉林大沙漠,与金塔县和内蒙古额济纳旗相连。
嘉峪关市因1958年国家“一五”方案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1965年建市,197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地级市。
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同时被确定为国家二类重点旅游城市。
市区平均海拔1640米,全市总面积3000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7平方公里。
下辖雄关区、镜铁区、长城区,常住人口30万人,城市化率91%。
嘉峪关市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城市,以祖籍东北和山东省居多,有汉、回、蒙、藏、满、东乡、裕固、朝鲜、壮、土、保安和维吾尔等12个民族。
嘉峪关市大路、铁路、航空运输四通八达,呈立体交通格局,是河西走廊的重要交通枢纽。
国道312线高速大路纵贯全境。
嘉峪关火车站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一等客、货运站和二等编组站,每天有46趟列车通过。
嘉峪关机场作为亚欧航路备降机4E类机场,目前已开通北京、天津、上海、成都、西安等地航线,即将开通广州、乌鲁木齐航线,区域交通集散中心初步形成。
嘉峪关市现代化气息比较深厚,城市功能完备,市区环境优雅,街道宽敞干净。
商业、旅游、金融等设施功能配套,通讯、电力、供排水、供热、煤气等设施一应俱全,水资源丰富,电力、煤气供应充裕,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均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目前,城市绿化面积1737公顷,绿化掩盖率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0.2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积16平方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介绍5篇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介绍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5d61f6bed5b9f3f80f1c38.png)
嘉峪关关城导游词介绍5篇嘉峪关关城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
以下整理的嘉峪关关城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嘉峪关关城介绍(1)基本介绍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嘉峪关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嘉峪关,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嘉峪关市西南隅祁连山脉嘉峪山嘉峪关地理位置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东经9817、北纬3947,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
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嘉峪关关城,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
嘉峪关以地势险要,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建筑群体嘉峪关现在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嘉峪关图片99999块砖包墙。
东西城垣开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
均筑瓮城。
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是长城众多关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这里还有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的展现长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长城博物馆。
历史沿革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
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
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嘉峪关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历时168年,于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2023年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1万里长城——嘉峪关:"万里长城——嘉峪关"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
古老长城的丰姿:登上雄伟的嘉峪关,领略古老长城的丰姿,感受"天下第一雄关"的雄、壮、奇、美。
关上,光化楼、柔远楼、嘉峪关楼,三楼耸峙,雄伟壮观;关内,游击府肃穆典雅,陈列栩栩如生,文昌阁、戏台、关帝庙雕梁画栋,飞檐凌空,城垣布局精巧合理;关外,瀚海空寂,长风猎猎,千年古道清晰可辨;关下,九眼神泉,碧波荡漾,景色宜人。
极目远望,西面是广袤的大漠戈壁,北面是赤日炎炎的黑山,南面是蜿蜒起伏的祁连雪山,东面是优美靓丽的嘉峪关市区。
雄壮非凡:广阔的关城,横卧戈壁滩上,两侧城墙与山相连。
巍峨朱色的城楼昂然欲飞,衬托着祁连山如玉的雪峰,美丽如画。
登城楼远望,万里长城似龙游于戈壁滩瀚海间,天晴之日,或可见海市蜃楼。
城下戈壁滩上骆驼队的浑厚的悠扬的铃声,使人想起古代"丝稠之路"上的商队和旅行者,令人神驰!清代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____,路经嘉峪关,见这关如此雄伟,有诗赞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极言这关的威严和雄伟壮丽。
又云:"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
"指出这关真乃"雄关"。
古称讨赖河墩,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长城就是从这里起步,宛若巨龙,穿戈壁过沙漠,翻山越岭,蜿蜒东行直达辽东。
长城第一墩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可谓:"天下第一险墩"。
明代,嘉峪关管辖着"腹里、沿边、境外墩台三十九座"。
关内墩台林立,纵横交织,相互了望,互通情报。
长城第一墩,是关南最主要的一座墩台,担负着传递关南及祁连山诸口军事信息的任务。
设有坞、驿马、驿驼、食宿、积薪等物,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守兵。
长城第一墩是嘉峪关军事防务的'重要据点,这里曾经伴随着雄伟壮观的嘉峪关演绎过许多神奇的故事,诗曰:长城第一墩"清流讨赖临危壁,大岭祁连断战氛。
铠甲冰河闻拆斗,旌旗旭日舞鹏鲲"。
长城第一墩景区自然景致壮观,极目南眺,山峰终年洁白,衬映着蓝色天空,更是清新如画。
景区面积3.22平方公里,包括长城第一墩、观景平台、地下谷服务区、讨赖河滑索、天险吊桥、"醉卧沙场"雕塑群等游览区。
悬壁长城是嘉峪关西长城的一部分,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此段长城从关城东闸门边的角墩起向北延伸至黑山山腰,全长7.5公里。
山上长城750米,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有"西部八达岭"之称。
悬壁长城景区内长城蜿蜒于黑山之巅,陡峭险峻,委曲回旋。
张骞、霍去病、玄奘、马可·波罗这些或是和平使者,或是开疆拓野的将军,都曾在这里驻足。
刻凿于黑山崖壁之上的古代史书"岩画"是人类文明的印迹,蕴含的是一种永恒的古老与神奇。
2023年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2嘉峪关文物景区本数据________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市,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
关城附近已建成一座中等工业城市,城区街道敞整洁,城区西北是著名的嘉峪关长城,西南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城外四周则是广漠无边的戈壁滩。
嘉峪关风光壮美,从嘉峪关到酒泉,中间只有20多公里。
嘉峪关长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峪关南为祁连山,雪峰绵亘千里;北为龙首山、马鬃山,与祁连山对峙,雄居河西。
嘉峪关的`神气之处就在于一个"关"字。
整个关城分为外城、瓮城和内称三层,结构巧妙,可以说固若金汤了。
关城外面还在继续建造新的长城,这些人造景观多了,让后人也无从分辨谁真谁假,不知道是福是祸。
而一旁的长城博物馆值得一看,里面很多文物和介绍令人耳目一新。
嘉峪关城保留得非常完好,关城建筑非常雄浑。
嘉峪关市区有两条较繁华的美食街,一条是振兴市场,一条是镜铁市场,各色面食居多。
嘉峪关旅游资源以嘉峪关关城、魏晋壁画墓、万里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长城博物馆、黑山岩画等最为著名。
嘉峪关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中段,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起点。
她南依祁连山,北望马鬃山,长城连接两山,使嘉峪关雄居东西咽喉要道,成为天下雄关。
嘉峪关周围古迹众多,名胜林立,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城楼、悬壁长城、七一冰川、魏晋墓等驰名中外,加之当地的夜光杯、大板瓜子、驼绒等土特工艺产品,使嘉峪关又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
2023年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3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市,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
关城附近已建成一座中等工业城市,城区街道敞整洁,城区西北是著名的嘉峪关长城,西南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城外四周则是广漠无边的戈壁滩。
嘉峪关风光壮美,从嘉峪关到酒泉,中间只有20多公里。
嘉峪关南为祁连山,雪峰绵亘千里;北为龙首山、马鬃山,与祁连山对峙,雄居河西。
嘉峪关的神气之处就在于一个"关"字。
整个关城分为外城、瓮城和内称三层,结构巧妙,可以说固若金汤了。
关城外面还在继续建造新的长城,这些人造景观多了,让后人也无从分辨谁真谁假,不知道是福是祸。
而一旁的'长城博物馆值得一看,里面很多文物和介绍令人耳目一新。
2023年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4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是嘉峪关,它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是长城的一部分。
大门顶上有一块牌匾写着"天下第一雄关",它本来是朱红色的,但是经过风吹雨打,上面的红漆掉了。
大门右面的走廊有许多__和诗句雕刻在石碑上。
各式各样的__琳琅满目,其中有毛主席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
懂得欣赏诗句的人都会来看一看。
走上城墙,踏着青砖,往下望,至少有两层楼高,这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啊!练兵场上放着数不清的兵器,士兵至少得学会六样兵器。
大家想想看,这些士兵日夜驻守在边疆是多么的不容易。
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城楼的一角有块黄土砖,关于它还有段故事呢。
据说在长城建好后,工匠们发现剩余了一块砖头,那可不得了,是要被朝廷判刑的`。
工匠们只好把砖头藏在城墙的一角。
谁知还是被巡视的将军发现了,当将军问起,工匠们急中生智,都说那是一块"定城砖",如果移开它,城楼是会倒塌的。
这个传说真有趣,事实上,它只是一块普通的砖头而已。
一出嘉峪关就是茫茫的大漠,这个关口是古代的海关。
尊敬的游客,请慢慢游览吧。
2023年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5尊敬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嘉峪关关城讲解员张敏,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巍巍雄关耀中华。
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幕民族征战的历史话剧;这里,流传过一篇篇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动人故事。
巍巍雄关耀中华,古老的嘉峪关,就象一位历史老人,六百多年来,离合悲欢的往事,沧海桑田的巨变,映在它古老的青砖上,刻在它厚重的土墙里。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关西麓的`嘉峪山上而得名,它比"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早建九年。
这里地势险要,南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30华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狭窄的地方,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
关西的大草滩,黄草平沙,地域开阔,素为古战场,关东是丝路重镇酒泉,紧靠关东南坡下,有的峪泉活水,"九眼泉"冬夏澄清,终年不竭,可供人马饮用,并可灌溉良田。
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险要的地理位置,是这里建关的主要原因。
早在汉代,就在距关城北七里的石关峡口设有玉石障,依山凭险,设共防守,据史料记载,明代以前,这里一直是"有关无城"。
明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河西的军事防御,征虏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在此选址建关,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
据历史记载,嘉峪关"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
嘉峪关从建关到成为坚固的防御工程,经历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时间。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首筑土城,周长220丈,高2丈许,就是现在的内城夯筑部分,当时只是有关无楼。
明弘冶八年(公元148年),肃州兵各道李端澄主持在西罗城嘉峪关正门项修建嘉峪关关楼,也就是说,嘉峪关关楼是关城建成一百多年之后方修建的,史书上记载说:"李端澄构大楼以壮观,望之四达",又过了,也就是明正德元年(公元15)八月至次年二月,李端澄又按照先年所建关的样式、规格修建了内城光化楼和柔远楼,同时,还修建了官厅、仓库等附属建筑物。
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尚书翟銮视察河西防务,认为这里必须加强防务,于是大兴土木加固关城,在关城上增修敌楼、角楼等,并在关南关北修筑两翼长城和烽火台等。
至此,一座规模浩大,建筑宏伟的古雄关挺立在戈壁岩岗之上,它像一队威武雄壮的战士,屹立在两山之间、伸出双臂,牢牢地守卫着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
公元1873年当时的陕西直隶总督左宗堂在收复____伊犁时速经嘉峪关,面对雄伟壮观、气势磅榜的关城,提笔写下"天下第一雄关"的巨匾悬挂于嘉峪关楼上,为雄关又添了几分威严、几分雄壮。
清末因禁烟而被贬赴伊犁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于1842年10月11日途经嘉峪关时,面对巍巍雄关和大漠风光写下了的诗篇<出嘉峪关感赋)其中一首写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入驻马蹄。
飞阁造连秦树直,综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峭摩肩立,瀚海苍茫人望迷。
谁道堵函千古险,目看只见一九泥。
一生酷爱古诗词和书法艺术的毛泽东同志曾手书过这首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