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收》试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税收》试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6.对

7.对

8.对

9.错 10.错 11.错 12.对 13.错 14.错 15.错 16.错 17.对 18.对 19.错 20.错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BCD

2.AB

3.BD

4.A

5.ABCD

6.A

7.BCD

8.B

9.BC 10.BCD 11.ACD 12.BCD

13.BC 14.ABD 15.ABC 16.BCD 17.ABCD 18.BC 19.ABC 20.B

三、名词解释

1.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

2.累进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

3.营业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4.关联企业:是指与企业有以下之一关系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1)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拥有或控制关系; (2)直接或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者控制; (3)其他在利益上相关联的关系。

5.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国家按照一定政策原则制定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也是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6.国际双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在同一时期,对参与国际活动的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或税源所进行的重复征税。

7.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

8.起征点:是指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

四、简答题

1.答:税收是个分配范畴,任何经济范畴的产生,都取决于一定的客观条件。

(1)国家的产生是税收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产品分配,以国家的政治权利为依据,以满足国家职能为征税目的。

(2)税收的产生还取决于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即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只有当社会上存在着私有制,国家将一部分属于私人所有的社会产品转变为国家所有的时候,才有必要运

用税收。

所以说,税收的产生取决于相互制约着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国家公共权力的建立,二是私有制的出现。税收是国家公共权力与私有制存在的必然产物。

2.答:资源税是对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及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应税资源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

资源税的作用体现在:(1)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国有资源;(2)有利于合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形成开采企业间的公平竞争环境;(3)有利于促进分配格局的调整,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3.答:国际双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在同一时期,对参与国际活动的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或税源所进行的重复征税。

国际双重征税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地区)与国(地区)之间对跨国经营企业的税收管辖权的重叠行使,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重叠,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重叠,以及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重叠。由于国际双重征税会削弱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阻碍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因此国际上各国均采取一定措施来避免国际双重征税。

4.答:所谓混合销售行为,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又涉及增值税的非应税劳务。

为了避免对同一项销售行为征收两种税,规定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以及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一并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提供非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即一并征收营业税)。

5.答:(一)财政原则。税收制度的建立,首先必须有利于取得财政收入,满足国家行使职能的物质需要。

(二)经济原则。税收由社会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所决定,同时又对生产和流通起着积极的反作用。税收制度既可以促进,也可以束缚或阻碍生产和流通的发展。为了保证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了保护税源,增加收入,建立税收制度必须遵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

(三)政策原则。国家的各项政策是制定各项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是国家管理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经济手段。税收制度的建立,必须体现国家的各项政策。

(四)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不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必须公平。所谓公平,是指负担能力相同的纳税人,税负应该相同,负担能力不同的纳税人,税负应该不同,即负担能力大者多负担,负担能力小者少负担。

(五)简便原则。税收制度的繁简直接关系到是否便于进行税收征纳工作。繁琐的征税办法会给纳税人的经济核算和税款交纳增加困难,不利于征纳工作的进行和经济的发展,而且使国家必须支付更多的征收费用,减少国家的实际征收数额。因此,为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保证财政收入,税收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简便的原则。

6.答:应纳税所得额作为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和企业损益表上反映的利润总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应纳税所得额是一个税收概念,它是按照国家制定的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而计算出来的,企业损益表反映的利润总额是一个会计概念,它是依据国家的有关财务法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而核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是税务机关据以征税的依据,反映企业纳税信息,而利润总额是投资者和管理者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依据,反映企业经营的成果。

应纳税所得额和利润总额也有很多相同之处:(1)计算的期限相同。我国企业纳税年度和会计年度都是日历年度,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2)会计法规和税法规定大部分内容相同。如都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资产的处理,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等。(3)税款的征管以会计资料为基础。

五、计算题

1.组成计税价格=700 X(1+10%)=770万元

进口环节应纳增值税=770 X17%=130.90万元

销售环节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800 X17%-130.9=175.10万元

2.境内、境外所得应纳税总额=(440+240+120)X25%=200万元

A国所得实际已纳税额=200 X40%+40 X20%=88万元

B国所得实际已纳税额=80 X30%+40 X10%=28万元

A国已纳税额扣除限额=200 X240 /800=60万元

B国已纳税额扣除限额=200 X120 /800=30万元

A国所得实际已纳税额超过扣除限额,只能按扣除限额扣除,而B国所得实际已纳税额小于扣除限额,可以据实扣除。

企业本年度应纳税额=200-60-28=112万元

3. 演员个人所得=80000X(1-10%)=72000元

个人应纳税所得额=72000X(1-20%)=576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