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匮要略》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金匮要略》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导语】:
《金匮要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著。东汉张仲景 (见伤寒论)著,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初。原为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组成部分,该论共16卷,前10卷论伤寒,后6卷论杂病。该论
《金匮要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著。东汉张仲景 (见“伤寒论”)著,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初。原为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组成部分,该论共16卷,前10卷论伤寒,后6卷论杂病。该论传于从东汉至西晋很短的时间即因战乱而散佚。后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加以搜集编次,论伤寒的10卷流传下来,书名《伤寒论》;论杂病的部分又一度失散,在诸家方书中可见到其内容。北宋初年(仁宗时),翰林学士王洙在翰林院残旧书籍中得到《金匮玉函要略方》3卷。上卷论伤寒,中卷讲杂病。下卷记述方剂和妇科疾病的诊治,于是抄而传之。北宋治平二年(1065),校正医书局孙奇、林亿等根据王洙发现的文本重新整理编校,因论伤寒的内容已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单行本,只取论杂病为主的内容厘定为三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即后世通行的《金匮要略》,简称《金匮》。该书迭经后人整理,书中附有一些东汉以后医家的方论,但其主要内容是张仲景手著。宋代《宋史·艺文志》、《通志·艺文略》、《崇文总目》,明代《国史·经籍志》、《文渊阁书目》、《医藏书目》,清代《八千卷楼书目》、
《书目问答》、《经籍访古志》等,均载有《金匮要略》著录或提要。历代刻本很多,目前国内所存最早刻本为元刻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其他版本还有: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明万历二十七年(1559)海虞赵开美校刻本,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文瑞堂刊本,日宽政元年(1789) 芳兰榭刊本,日大化三年(1806) 谐仙堂新刻本,1954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等。
《金匮要略》共3卷,分25篇,计有608节条文,论病60余种,载方262个。其内容主要有:
第1篇,条文17节,为全书总纲,主要论述预防、病因、诊断、治疗的一般理论和原则。
第2-17篇,条文325节,论述内科杂病的诊治。所论病证包括痓(痉)、湿、暍、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疟病、中风、历节、血痹、虚劳、肺痈、咳嗽上气、奔豚气、胸痹、心痛、短气、腹满、寒疝、宿食、风寒积聚、痰饮、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水气、黄疸、惊悸、下血、胸满、吐血、呕吐哕、下利等四十多种,对各病的症状、辨证、治则、治法均有精要说明。
第18-19篇,条文15节,论外科杂病。包括疮痈、肠痈、金疮、浸淫疮、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等病的论治。
第20-22篇,条文44节,论妇科诸病。包括妊娠、妊娠呕吐、腹痛、小便难,产后痉病、郁冒、大便难,产后腹痛、中风、下利,带下、腹痛、转胞、阴吹、阴寒、阴中生疮、脏躁、吐涎、痞等病的证治。
第23-25篇,条文207节,论述杂疗方、禽兽鱼虫禁忌并治、果实
菜谷禁忌并治等。
《金匮要略》是为中国临床医学奠定基础的重要古典医籍之一。在理论上,它继承了《黄帝内经》的思想体系,运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作为辨证论治的理论根据。在病因学方面,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有关经验,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病因理论,明确地把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这是病因学说中三因论的最早经典论述。在辨证学上,以脏腑病机的理论进行症候分类,全书按病症分篇,每篇对各病症的病因、症候、病位都作出具体论述,对于如何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进行辨证作了简明实用的阐述,是张仲景辨证施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学上,发挥《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开篇首论即问: “上工治未病、何也?”论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阐发了“治肝补脾之要妙”和“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的原则,使治未病思想在脏腑经络辨证施治中具体化; 在具体治疗方法上,已全面地使用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主张根据辨证施治原则灵活运用,一法可治多种病症,同一病证可用多法施治,如书中记述对黄疸的治疗可用汗、吐、下、温、清、补、利小便等七种治法;同时,书中还介绍了针灸疗法和多种外治法,如温熨、坐药、烙法、洗浴法、药摩、鼻内用药、吹耳、灌耳、浸足等,都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金匮要略》又是一部方论,它载方262首,用药116种,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