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图画应用题(一)
一年级数学上册图画应用题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图画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画中的数量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图画中的物体和数量关系。
2. 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画中的问题。
3. 学会通过列式计算解决图画中的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
2. 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画中的问题,并运用列式计算解决。
四、教学准备:1. 图画应用题素材。
2. 数学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图画,引起学生对图画应用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图画应用题的概念和意义。
3. 教学例题:展示一幅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
4. 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观察图画,找出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
5. 互动环节: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描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巩固练习:出示一些图画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8.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图画应用题,让学生回家练习。
9.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图画应用题的掌握程度。
10.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展示图画,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数量关系。
2.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解决图画应用题。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展示一幅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物体和数量关系。
2. 第二步: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画中的问题。
3. 第三步:引导学生运用列式计算解决图画中的应用题。
4. 第四步:出示不同难度的图画应用题,让学生分层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关于7的图画应用题-教学教案

数学教案-关于7的图画应用题-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稳固7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2.使同学知道括号和问号在图中表示的意义,正确理解题意和图中表示的数量关系,并能列式计算.3.初步培育同学的观看、分析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4.通过教学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养成认真倾听、乐观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识图,知道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结合图意正确地选择算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7以内的加减法老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同学开火车口算.2.看图列式计算分别出示:教材36页的兔子图和青蛙图〔不加“括号〞和“只〞〕.同学看图列式,老师板书:4+3=7 7-2=53+4=7问:第1题为什么用加法〔由于这道题是要把左边的4只小兔和右边的3只小兔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第2题为什么用减法〔由于荷叶上有7只青蛙,跳到水里2只就是去掉了2只,所以用减法.〕师:同学们对图的意思理解得格外好!你们都是依据小动物做动作的方向,确定是需要“合并〞还是需要“去掉〞来列算式的,今日我们要学习的题目意思更明确了,图中清楚地告知我们要求什么问题,这就是图画应用题.〔板书课题:图画应用题〕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1老师在兔子图的下面画括号,在括号的下面加写“只〞.边画边说明:括号表示把两边的兔子合并起来,下面加一个“只〞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问: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只〞表示什么意思老师引导同学表达图意.边指图边问:图中告知了我们什么又告知了我们什么让我们求什么在分步答复的根底上,让同学试着用三句话完整地表达图意.〔有4只兔子采蘑菇,又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几只〕问:要求现在一共有几只,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板书:4+3=7〔要求现在一共有几只,就要把4只和3只这两局部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问:4+3=7表示什么意思2.教学例2老师在青蛙图上画括号,在括号下面写“7只〞,在左边的青蛙图上面写“只〞.问:现在这幅青蛙图和刚刚有什么不同〔多了括号、7只和只〕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呢分步演示动画“青蛙跳水〞,边演示边表达:荷叶上有几只青蛙〔7只〕跳到水里几只〔2只〕求还剩几只.问:题中告知我们原来荷叶上有几只青蛙〔消灭“括号、7只〞〕〔手指“跳到水里的青蛙〞〕跳到水里几只〔手指“只〞〕求什么你能完整地表达一下列图意吗找两名同学完整地表达图意.〔原来荷叶上有7只青蛙,跳到水里2只,还剩几只〕问:要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板书:7-2=5〔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原来的7只里面去掉跳到水里的2只,所以用减法计算.〕问:7-2=5表示什么意思3.比拟师:这两道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通过看图,我们能够知道图中告知了我们什么和什么,让我们求什么.那么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呢请你认真地比拟一下,同桌相互说一说.〔第1题是知道了两个局部求整体用加法计算;第2题是知道了整体和其中的一局部,求另一局部,用减法计算.〕师:问号所在的位置不同,所求的问题就不同,因此,同学们在看图的时候肯定要认真.4.做一做〔1〕投影出示教材36页做一做的金鱼图问:图中告知了我们什么和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找两个人表达图意后,同学独立列式.订正时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2〕投影出示36页做一做的小鸟图问:树上原来有几只小鸟〔7只〕飞走了几只〔3只〕求什么指名同学完整地表达一下列图意.同学列式解答.订正时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5.质疑师: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你知道了什么谁还有什么问题吗三、稳固提高1.出示教材39页第5题的苹果图和兔子图同桌相互说图意,然后自己列式解答,最终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看图列式〔同学独立完成〕3.教材39页的思考题:有7只小兔,每只小兔要喂1个萝卜,还缺2个萝卜.现在有几个萝卜同学分组争辩,然后全班沟通.板书设计数学教案-关于7的图画应用题一文。
一年级数学上册图画应用题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图画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画中的数量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会从图画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2. 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画中的数量关系,如: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3. 学会通过简单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从图画中获取数学信息,用数学语言描述数量关系。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画素材:准备一些有关数量关系的图画,如:水果、动物、交通工具等。
2. 学习用品: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画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出示图画:展示一幅含有数量关系的图画,让学生观察。
3. 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画中的数量关系。
4. 引导学生通过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 练习巩固:出示不同类型的图画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6.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鼓励和指导。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相关的图画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量关系。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采用激励评价法,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步骤:1. 出示图画,引导学生观察。
2. 提问:图画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 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数量关系。
4. 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 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八、课堂练习:1. 自主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小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练习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汇总10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汇总10篇)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第1篇停车场开走了8辆车,还有12辆车,停车场原来有几辆车?树上原来有15只鸟,飞走了9只,又飞来了10只,现在树上有几只鸟?妈妈买来了9个苹果,还买来了5个柿子,妈妈一共买来几个水果?有16个小朋友在划船,走了8个小朋友后,还有几个小朋友在划船?树上飞走了9只小鸟,还剩6只,树上原来有多少只小鸟?停车场上有18辆车,开走了10辆,又开来了4辆,现在停车场上有几辆?书架上有一些书,第一层有6本,第二层有5本,第三层和第一层同样多,书架上一共有几本书?妈妈买来12个苹果,吃掉了8个苹果,还剩多少个?停车场有一些汽车,开走了7辆,又开走了3辆,两次一共开走几辆?玩具店有玩具汽车6元、地球仪9元、铅笔盒5元、毛绒玩偶8元。
(1)买地球仪和铅笔盒一共需要多少元?(2)小芳带了20元去买玩具,她买了2个玩具,找回3元,小芳买的这2个玩具共多少元?(3)花最少的钱买三样不通的玩具,一共花去多少元?商店里有15台冰箱,上午又运来了4台,现在商店里有几台冰箱?小巧有11本故事书,小亚比小巧多6本,小亚有几本?小丁丁买了17个苹果送给奶奶9个,现在小丁丁有几个苹果?汽车上原来有12名儿童,到站后下去了6名,现在车上有几名?填上有6只红风筝,又来了8只花风筝,现在一共有几只风筝?小巧有6块糖,小胖又给了她一些,她就有13块了,小胖给了她几块?树上有15只小鸟,飞走了一些后还剩下5只,飞走了几只?小丁丁有4支笔,再买8支就和小胖的笔同样多,小胖有多少只笔?学校里有18个篮球,借给二年级10个,还剩几个?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第2篇一、直接列式计算1、小明折了3只纸飞机,比小军少折3只,小军折了几只纸飞机?2、池塘里有6只青蛙,跳进来3只,又跳出去4只。
池塘里还有几只青蛙?3、小红在家做口算题,做对了15道,做错7道,她一共做了几道题?4、篮子里有10个苹果,小丁吃掉1个,爸爸吃掉2个。
2019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图画应用题小练习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描红《习字册》b p m f
教师巡视、评点、反馈。
作
业
设
计
课堂作业:在《习字册》上认真练习描红、临写b p m f
课后作业:
1.打乱顺序读准b p m f
2.尝试拼读由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2.游戏:“悄悄告诉你”。
左边同学悄悄念给右边同学听,对方读正确要给予表扬。
作
业
设
计
课堂作业:练习拼读由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课后作业:练习拼读由b、p、m、f与带调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
b、p、m、f
共几课时
3
课
型
新授
第几课时
3
教
学
目
标
1.复习巩固声母b、p、m、f音和形,复习带调韵母。
9.同样方法学习bā pō
第三板块:游戏巩固
抽小组同学展示,其他同学作评委,读对了,拼音王国美丽的花朵就会对聪明的孩子微笑哦。(奖励小花)
先顺着次序读,再打乱顺序反复练习。
bā bá bǎ bà
pō pó pǒ pò
fū fú fǔ fù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
你能用以上音节组组词,再读一读吗?自编儿歌
教师示范:bā,八个人的“八”
(3)开火车读
(4)小组练习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3分钟)
1.游戏:摘苹果
2.游戏:悄悄告诉你
第一板块:激趣复习
1.猜字母谜语
右下半圆——
右上半圆——
【配套K1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练习七第13、14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有关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使学生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里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教科书第36页上两道例题的挂图,让学生每人准备0~7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有关7的加、减练习.做移动卡片的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将数字卡片由放在方格上面随意移动位置,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的每一个数的得数。
教师把依次换成、,随意移动,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每一个数的得数。
.让学生填写第11题的得数。
.做第12题。
让学生用0—7的数字卡片,两人一组做第12题。
一个学生随便举起两张数字卡片,另一个学生从较大数里减去较小数,很快说出得数。
练习5次后,交换角色再练5次。
.做第13题。
教师说明题意:每组有4道式题,有4个得数。
要把式题和得数用线连起来。
例如,7减2得5,找到5,把“7—2”和“5”用线连起来。
然后,让学生在书上连线,集体订正。
.做第14题。
让学生拿好铅笔,同时开始计算,教师按半分、l分、l 分半、2分报时,让做完的学生举手,以便了解学生的计算速度。
然后对得数,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
课间活动。
二、教学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教师挂出教科书上第47页的金色的秋天的收获图。
提问:“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画括号、在括号下面加写“?只”。
边画边说明:“括号表示让我们把两群小兔合起来,下面加一个‘?只’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提问并指名回答:“括号表示什么?”“‘?只’表示什么?”“谁能完整地说出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指定两、三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教师挂出教科书第51页上的青蛙图。
让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7的图画应用题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7的图画应用题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图画理解7的组成,能够用7个物品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7的组成和加减运算。
2.培养学生通过图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加减运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黑板、粉笔。
2.7个物品(如:小石头、玩具等)。
3.学生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7个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总数。
二、探究7的组成1.老师提问:7个物品可以分成几份呢?每份有几个?2.学生分组讨论,并用图画表示7的组成。
三、图画应用题1.老师出示一幅图画,图中有7个苹果,其中3个在篮子里,4个在桌子上。
2.学生观察图画,老师提问:篮子里有几个苹果?桌子上有几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3.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篮子里的苹果加上桌子上的苹果,就是全部的苹果。
四、解决问题1.老师出示一幅图画,图中有7个小朋友,其中4个小朋友在玩球,3个小朋友在跳绳。
2.学生观察图画,老师提问:玩球的小朋友有几个?跳绳的小朋友有几个?一共有几个小朋友?3.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玩球的小朋友加上跳绳的小朋友,就是全部的小朋友。
五、自主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图画应用题。
2.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课堂小结1.老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7的组成和图画应用题。
七、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用7个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家长监督并签字。
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幅7的组成的图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画应用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7的组成和加减运算。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但在课堂中,部分学生对于加减运算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仍有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加强课堂管理。
图画应用题(一)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图画应用题(一)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图画应用题(一)教学内容教科书36页小兔图、青蛙图,36页“做一做”,39页练习七第15题。
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知道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以及括号和问号各表示什么?2.学写算式中的第二个加数或减数,知道相加或相减的得数写在什么地方。
3.能正确计算,并知道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4. 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能看懂图意。
5.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用三句完整的话表达图意。
6.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图画应用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知道括号和问号各表示什么。
2.引导学生会用三句话表达图中先告诉什么,又告诉什么,求什么。
3.教学生学会填写算式,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青蛙图“用哪个数减去跳到水中的2只?”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软件。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填空。
7 7 7 7 7 75 2 3 4 16 2 5 4 3 6 13+4= 7-2= 2+5= 7-1=1+6= 3=2= 7-5= 7-0=6+1= 7-3= 4+2= 7-4=1、口算2、出示苹果图,指名看图填写算式。
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特别有趣的图画。
2.出示小兔图。
(1)教师边指导学生看图,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草地上有4只小白兔在采磨菇,有只小兔发现对面还有几个小伙伴,就喊,“快来呀!这儿有很多磨菇”(出示右边的只三小兔)数一数从右边又跑来几只小兔?(3只)(同时在外面画一个圈)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兔?”(2)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表示的意思。
(引导学生边看边说。
)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兔,又跑来3只,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3)认识大括号和问号。
同学们知道,用圈把两群小兔圈在一起是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现在我们不画圈,教你们认识一个符号。
(在两群小兔下面画一个大括号再在括号下面写“?”)这叫括号,表示把两群小兔合起来,(做手势)这叫问号,表示多少或几。
一年级数学《图画应用题》教案

一年级数学《图画应用题》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理解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数数、连线等方法,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培养学生运用画图的方法,表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图画应用题的特点解释图画应用题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图画应用题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找出数学信息。
2.2 图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介绍数数、连线等解题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图画应用题。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找出数学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画图的方法,表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图画应用题的特点,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解题方法,解决图画应用题。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图画应用题的图片或卡片。
画图的工具,如彩色笔、铅笔等。
4.2 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环境。
适合学生进行画图的桌椅。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图画应用题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
5.2 讲解与示范:讲解图画应用题的特点,让学生理解题意。
示范运用数数、连线等方法,解决图画应用题。
5.3 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解决类似的图画应用题。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解题方法,完成练习题。
5.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心得。
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图画应用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评价学生运用数数、连线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6.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图画应用题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图画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画中的数量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画观察:让学生观察图画,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
2. 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画中的数量关系。
3. 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观察图画,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
2.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画的数量关系。
四、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
五、教学准备1. 图画素材:准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图画,如水果、动物等。
2. 数学工具:准备一些数学卡片,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教案范例:第一课时:认识图画中的数量关系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图画,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
2. 学生分享找到的数学信息,如数量、颜色等。
二、新课(20分钟)1. 讲解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画的数量关系。
2. 举例说明,让学生模仿练习。
3.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心得。
三、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图画中的数量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用数学语言描述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后续课时同理,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
2. 运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画的数量关系。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一年级数学《图画应用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图画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画应用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图画,提炼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图画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图画,提炼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画应用题的案例。
2.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图画应用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图画应用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提炼关键信息,解决问题。
3. 课堂练习:为学生提供几个图画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解题心得,讨论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几个图画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注重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七、评价方法: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其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解题思路和答案准确性。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认知。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图画应用题的概念和基本解题方法。
2. 第二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练习观察图画,提炼信息。
3. 第三周: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图画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4. 第四周:进行综合练习,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九、教学资源:1. 图画应用题的案例库:收集各种类型的图画应用题,供教学使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图画应用题》教案分析,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图画应用题》教案分析,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图画应用题》教案分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53页教学目标:1、能独立的看图说图意,并正确的列算式计算。
2、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过程,并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3、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的口述题意,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森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大森林里转一转,感受一下美丽的森林带给我们什么?请大家翻到教材57页,仔细观察上图,你都看到了什么?师:那么这看看这幅图里面都隐藏着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呢?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学生可能提很多问题,最后抽出“还剩几只小鹿?〞这一问题。
〕 1、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说图意,先同桌说说,再展示。
〔“草地上一共有9只小鹿,突然跑了3只,还剩几只小鹿呢?〞〕2、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完成图下面的算式。
〔让学生自己列式后组织集体交流〕草地上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师贴出图画〕求还剩下几只?用减法算式计算。
9-3=6 〔师同时板书〕〔二〕出示蘑菇图,小组合作学习师:观察图,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生:题目告诉我们树根下有6个蘑菇,右边有2个蘑菇,〔师同时在黑板上对应贴出贴画〕求一共有几个蘑菇?师:请大家根据题意完成图下面的算式,然后小组内订正。
找一同学说出算式,师同时板书:6+2=8师:请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看图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初步学会交流,学会总结〕各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方法:a弄清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b确定要求的问题是什么?c选择正确的方法列式计算。
三、稳固应用,内化提高。
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看谁的本领大。
一年级数学《图画应用题》教案

一年级数学《图画应用题》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观察和描述图画中的物体和数量关系。
2. 能通过图画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从图画中获取信息。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解题思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图画观察与描述1. 学习观察图画中的物体和数量关系。
2. 学会用语言描述图画中的物体和数量关系。
2.2 图画应用题的解答1. 学习解决简单的图画应用题。
2. 学会从图画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和描述图画中的物体和数量关系。
2. 学会解决简单的图画应用题。
3.2 教学难点1. 学会从图画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2. 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解题思路。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物体和数量关系。
2. 问题解决法:让学生解决图画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2 教学手段1. 图画材料:提供各种图画材料,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数学工具:提供计算器等数学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计算。
3.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画应用题的解答过程。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和合作能力。
5.2 作业评价1. 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 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5.3 总结评价1. 评价学生在一学期内的学习进步和能力提高。
一年级数学上册图画应用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用图画表示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图画应用题,了解图画应用题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2. 学习通过观察图画,提取有用信息,列出算式求解。
3. 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图画应用题的表示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图画中提取有用信息,列出算式求解。
四、教学准备:1. 图画应用题素材。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图画应用题,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图画应用题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从图画中提取有用信息,列出算式求解。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图画应用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图画应用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图画应用题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将图画应用题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 组织一些与图画应用题相关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图画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存在困难,如何给予针对性的帮助。
九、教学课件或黑板设计:1. 课件或黑板应有清晰的图画应用题示例,便于学生观察。
2. 课件或黑板应包含教学重点和难点,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一年级数学上册《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教案(人教版)本文为word格式,方便下载后编辑,模块丰富,可灵活组合一年级数学上册《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教案(人教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练习七第13、14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有关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2.使学生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里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教科书第36页上两道例题的挂图(兔图、青蛙图),让学生每人准备0~7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有关7的加、减练习1.做移动卡片的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将数字卡片由放在方格上面随意移动位置,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的每一个数的得数。
教师把依次换成、,随意移动,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每一个数的得数(移动时,只能移到0—3的上方;移动时,只能移到0~2的上方)。
2.让学生填写第11题的得数。
3.做第12题。
让学生用0—7的数字卡片,两人一组做第12题。
一个学生随便举起两张数字卡片,另一个学生从较大数里减去较小数,很快说出得数。
练习5次后,交换角色再练5次。
4.做第13题。
教师说明题意:每组有4道式题,有4个得数。
要把式题和得数用线连起来。
例如,7减2得5,找到5,把“7—2”和“5”用线连起来。
然后,让学生在书上连线,集体订正。
5.做第14题。
让学生拿好铅笔,同时开始计算,教师按半分、l分、l 分半、2分报时,让做完的学生举手,以便了解学生的计算速度。
然后对得数,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
课间活动。
二、教学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1.教师挂出教科书上第47页的金色的秋天的收获图。
提问:“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画括号、在括号下面加写“?只”。
边画边说明:“括号表示让我们把两群小兔合起来,下面加一个‘?只’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提问并指名回答:“括号表示什么?”“‘?只’表示什么?”“谁能完整地说出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指定两、三名学生回答。
一年级看图列算式练习题

一年级看图列算式练习题练习题 1:在下面的图片中,用数字代替每个水果,然后写出对应的算式。
+ = 8练习题 2:根据下面的图片,填写正确的算式。
+ = 7练习题 3:根据下面的图片,填写正确的算式。
- = 2练习题 4:在下面的图片中,用数字代替每个动物,然后写出对应的算式。
+ = 10练习题 5:根据下面的图片,填写正确的算式。
+ = 8练习题 6:根据下面的图片,填写正确的算式。
- = 3练习题 7:在下面的图片中,用数字代替每个形状,然后写出对应的算式。
△ + ○ = 5练习题 8:根据下面的图片,填写正确的算式。
○ + ▢ = 7练习题 9:根据下面的图片,填写正确的算式。
▣ - ◆ = 1练习题 10:在下面的图片中,用数字代替每个物品,然后写出对应的算式。
+ = 9解答:练习题 1:+ = 8解答:2 + 6 = 8练习题 2:+ = 7解答:4 + 3 = 7练习题 3:- = 2解答:5 - 3 = 2练习题 4:+ = 10解答:7 + 3 = 10 练习题 5:+ = 8解答:4 + 4 = 8练习题 6:- = 3解答:6 - 3 = 3练习题 7:△ + ○ = 5解答:3 + 2 = 5练习题 8:○ + ▢ = 7解答:5 + 2 = 7练习题 9:▣ - ◆ = 1解答:4 - 3 = 1 练习题 10:+ = 9解答:5 + 4 = 9以上是一年级看图列算式练习题。
通过观察图像中的物品、形状、动物和水果,我们可以用数字来替代它们,并写出相应的算式。
这样的练习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又能让他们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图像的辅助来提升计算能力。
这种练习不仅趣味性强,还能锻炼学生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希望以上练习题能对一年级的学生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图画应用题(一)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图画应用题(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36页小兔图、青蛙图,36页“做一做”,39页练习七第15题。
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知道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以及括号和问号各表示什么?
2.学写算式中的第二个加数或减数,知道相加或相减的得数写在什么地方。
3.能正确计算,并知道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4. 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能看懂图意。
5.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用三句完整的话表达图意。
6.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图画应用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知道括号和问号各表示什么。
2.引导学生会用三句话表达图中先告诉什么,又告诉什么,求什么。
3.教学生学会填写算式,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青蛙图“用哪个数减去跳到水中的2只?”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软件。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填空。
7 7 7 7 7 7
5 2 3 4 1
6 2 5 4 3 6 1
3+4= 7-2= 2+5= 7-1=
1+6= 3=2= 7-5= 7-0=
6+1= 7-3= 4+2= 7-4=
1、口算
2
、出示苹果图,指名看图填写算式。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特别有趣的图画。
2.出示小兔图。
(1)教师边指导学生看图,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草地上有4只小白兔在采磨菇,有只小兔发现对面还有几个小伙伴,就喊,“快来呀!这儿有很多磨菇”(出示右边的只三小兔)数一数从右边又跑来几只小兔?(3只)(同时在外面画一个圈)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兔?”
(2)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表示的意思。
(引导学生边看边说。
)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兔,又跑来3只,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
(3)认识大括号和问号。
同学们知道,用圈把两群小兔圈在一起是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现在我们不画圈,教你们认识一个符号。
(在两群小兔下面画一个大括号再在括号下面写“?”)这叫括号,表
示把两群小兔合起来,(做手势)这叫问号,表示多少或几。
括号和问号的意思是把两群小兔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
[反馈] 括号表示什么?合起来用手势表示。
问号表示什么?
(4)引导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
(对口述有困难的学生加以引导,要求语言逐渐精练。
)
(5)教写算式。
原来有4只小兔,在算式中先写上“4”,又跑来3只,把“3”写在□里,把4只和3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计算,在“4”和“ 3”的中间写上“+”.数一数4只加3只是几只?(7只)把7写在后面的“□”,4加3等于7,写上“=”.我们平时写算式时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写4,写上“+”,写上3,写上“=”,最后写上得数7.“4+3=7”
(6)看36页小兔图,把算式填写完整,然后订正。
(7)齐读算式并说说算式中的4、3、7各表示什么?
3.出示青蛙图。
(1)先出现荷叶上的7只青蛙,让学生数一数,然后向右抽拉边上的2只,(表示跳入水中的2只)让学生说一说现在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荷叶上原来有7只青蛙,跳进水里2只,
荷叶上剩下几只青蛙?)
(2)引导学生说明图意。
(3)教师在青蛙图下面画上括号,写上7只,引导学生讨论表示什么?括号下面写上“7只”是先告诉了我们一共有7只青蛙,像这样给出了数,就可以直接用,跳进水里的2只表示从哪里跳进水里?荷叶上还有青蛙是剩下的,写上“?”表示要求的是跳进水中2只后还剩几只?
(4)图中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说一说。
(先同桌互说,然后再对大家说)
(5)指导学生写算式。
荷叶上有7只青蛙,写上“7”,跳到水里2只,在□里写上2,求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
在7和□之间写上“-”,为什么从7只里面减去2只?(引导学生明确是从7只里面游走了2只,求剩下几只?所以从7里减去2,剩下5只,也就是等于“5”,写上“=”,在□里写上5.“7-2=5”
(6)齐读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4.课堂练习
1.“做一做”图1
先让学生仔细看图,说说图中表达了什么意思?
提问,括号和“?号”各表示什么?图中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引导学生用三句完整的话表述出来。
指名在黑板上填写算式。
其他在书上写,集体订正。
2.“做一做”图2
学生看题后,在小组内用三句完整的话说图意,然后填写算式,然后全班订正。
三、巩固发展
1.判断正误,并改正。
2.练习七第15题
(1)先说一说每一幅图各表示什么意思?
(2)再把算式中的□填完整。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哪些内容?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