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消毒液配制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2015.10.25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一、原理:氯酸钠+盐酸法(全盐酸法或开斯汀法)。
反应方程式: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副反应为:2NaClO3+6HCl= 3Cl2+2NaCl+3 H2O通过理论计算可知: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106。
5/1。
56 +74/1.1= 67。
5/1+ 35。
5/.53+ 58.5/.87+ 18/.27 产生1吨二氧化氯需用1。
56吨氯酸钠、1.1吨氯化氢同时产生0。
53吨氯气、0。
87吨NaCl和0.27吨水.换算成氯酸钠溶液(1吨氯酸钠固体配2吨水),比重为1260kg/m3(20℃)体积为3.67m3。
氯化氢换算成盐酸(31%),比重为1160 kg/m3 (20℃)体积为3。
45m3.二、运行中的注意事项:1、反应温度:因为现场发生二氧化氯为化学反应,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对反应釜内温度要求较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反应釜内反应温度在50℃时原料转化率为50%。
在71℃时,原料转换率86%.当80℃时反应速度过快以副反应为主,氯气量大于二氧化氯量。
在现操作面板显示的温度为88℃—85℃为水浴温度不能真实代表反应釜内温度,特别在秋、春季当未点炉时,夜间氯库温度在—4—-5℃,点炉后氯库白天温度9℃,夜晚5℃。
而反应釜与水浴加热间隔着厚厚的PVC塑料板和聚四氟涂层(传热性不好),这一时期的加热如不及时,出液管温度会明显下降(反应效率特别低)。
建议对原料和进气加热,以弥补发生器加热量不足的问题,提高反应效率,降低副产物的产生量。
2、进气量的控制:进气的作用主要四个方面:(一)使原料充分混合,提高原料转换效率.(二)进气可降低二氧化氯的浓度,防止二氧化氯在发生器上部聚集发生爆炸。
(三)进气量的大小决定反应釜的液位,据厂家提供的资料,反应时间不应低于30min,但反应30min后,原料转换没有明显提高。
二氧化氯的使用浓度和使用方法
二氧化氯的使用浓度和使用方法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卫生杀菌和氧化反应等领域。
在适当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下,可以起到高效杀菌、去臭、除毒和消毒等作用。
下面将介绍二氧化氯的使用浓度和使用方法。
一、二氧化氯的使用浓度1.二氧化氯浓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二氧化氯浓度通常用ppm(mg/L)表示,即每升溶液中二氧化氯的含量。
浓度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使用对象和环境来确定。
2.二氧化氯的常用浓度(1)常规消毒:常用浓度为0.5ppm-1.0ppm。
这个浓度可以起到高效杀菌和除臭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游泳池、水塘等环境中。
(2)高效消毒:对于一些特殊需要进行较高水平消毒的场所,可以使用2ppm-5ppm的浓度。
3.浓度选择的因素(1)目标菌种:不同的浓度能够清除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污染物。
需要根据需要抑制或杀死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的类型来选择恰当的二氧化氯浓度。
(2)水质状况:水质中的溶解物、天然有机物(如水藻、腐败物)会对二氧化氯的浓度有所影响,需要对水质进行适当调整。
(3)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水压、流量等环境条件对二氧化氯处理效果也有一定影响,需适时调整浓度。
二、二氧化氯的使用方法1.二氧化氯颗粒二氧化氯颗粒是常见的使用形式,可将颗粒直接加入水中,通过自溶解后产生二氧化氯。
其优点是易于操作、控制和储存。
使用时,将颗粒加入适当比例的水中,搅拌均匀,待颗粒完全溶解后,再进行使用。
2.二氧化氯气体二氧化氯气体也是一种常见的使用形式,可以通过将二氧化氯固体颗粒与活性酸生成反应,产生二氧化氯气体。
一般通过专门的气体发生器来产生二氧化氯气体,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使用场所。
二氧化氯气体使用时需要在安全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并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3.二氧化氯液体二氧化氯液体是一种常见的使用形式,一般是将二氧化氯固体颗粒与水混合生成,以稀释的液体形式使用。
使用时,将二氧化氯固体颗粒加入一定比例的水中,搅拌均匀即可。
二氧化氯消毒液使用方法
消毒对象
浓度(PPM)
配置方法
人手
80
取原液20.1g,放入到5kg水中,
搅拌使之完全稀释。
毛巾
200
取原液100.5g,放入到10kg水中,
搅拌使之完全稀释。
工作服
50
取原液251.25g,放入到100kg水中,
搅拌使之完全稀释。
设备、容器、
生产工器具
100
取原液100.5g,放入到20kg水中,
搅拌使之完全稀释。
墙壁、地面、
玻璃、门窗
100
取原液502.5g,放入到100kg水中,
搅拌使之完全稀释。空气来自300取原液30.5g,放入到2kg水中,
搅拌使之完全稀释。
备注:1、按照10:1比率配比:《二氧化氯消毒液:液体活化剂》,活化10min。
2、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取一定量的原液稀释至合适浓度。
3、配置时必须先放消毒液、后放液体活化剂、最后混合原液,现配现用。
4、不得与其他消毒粉混合使用。
5、本品有效消毒时间4-6小时,每天必须配制两次。
6、本品不可用50℃以上热水进行配制。
二氧化氯配制方法及记录
二氧化氯配制方法及记录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强烈的氧化能力和杀菌作用。
它可以用于水处理、空气消毒、固体表面消毒等多个领域。
在使用过程中,正确的配制方法和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二氧化氯的配制方法及记录。
一、二氧化氯配制方法1.材料准备-氯酸钠(NaClO3)或次氯酸钠(NaClO):作为原料,用来制备二氧化氯。
-氢酸(HCl)或者稀硫酸(H2SO4):用于反应过程中的酸化反应。
-水:作为溶剂,用来配制二氧化氯溶液。
2.配制过程-步骤1:将一定量的氯酸钠或次氯酸钠溶解在一定体积的水中,生成次氯酸钠溶液。
-步骤2:在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酸或稀硫酸,使其酸化,生成二氧化氯。
3.反应方程式反应1:2NaClO3+4HCl→2ClO2+Cl2+2H2O+2NaCl反应2:5NaClO+4HCl→4ClO2+Cl2+2H2O+5NaCl二、二氧化氯配制记录配制二氧化氯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记录,以确保配制的准确性和追溯性。
以下是配制二氧化氯的记录信息的详细格式:日期:记录配制二氧化氯的日期。
配制人员:记录参与配制工作的人员信息。
配制原料及用量:-氯酸钠(或次氯酸钠):记录使用的氯酸钠或次氯酸钠的批号、使用量等信息。
-氢酸(或稀硫酸):记录使用的氢酸或稀硫酸的批号、使用量等信息。
配制过程:-步骤1:记录溶解氯酸钠或次氯酸钠的过程,包括使用的容器、溶解时间等信息。
-步骤2:记录加入氢酸或稀硫酸酸化的过程,包括使用的容器、酸化时间等信息。
反应情况:-反应方程:记录配制二氧化氯的反应方程式。
-反应时间:记录反应的时间,包括酸化反应和反应生成二氧化氯的时间。
-反应温度:记录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配制结果:-生成物:记录配制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氯的质量、浓度等信息。
-配制状态:记录配制成功、失败或有异常情况。
清理及储存:-清理过程:记录清理反应容器的过程,包括使用的清洗剂、清洗时间等信息。
-储存方式:记录储存二氧化氯溶液的方式,包括储存容器、储存条件等信息。
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法说明
二氧化氯(绿先锋消毒剂)消毒操作流程一、喷雾消毒1、使用范围车间、储蓄间、冷库等生产环境的空气、墙壁、地面的杀菌、防霉、除臭2、操作方法;1)取一瓶消毒剂(13.5g,下同),投入30KG事先称量好的自来水中,溶解搅拌均匀,放置5-10分钟,即成为配制好的二氧化氯消毒液。
2)用酒精喷壶时,一次倒入1升的消毒液,依次对车间空气、墙壁、地面等喷雾。
3)各车间用量:(1)制造一(果冻)车间:15升;(2)制造二(吸吸冻)车间:18升;(3)煮料车间:23升;(4)男、女二更及洗手消毒间:4升;(5)男、女一更、洗手消毒间及通道:4升;(6)制造冷库、脱包间、配料间、包材杀菌间:2升(或分别由制造车间、煮料车间适当匀出一点)(7)全部喷雾总共需要两瓶消毒剂,配制60-65KG消毒液。
3、注意关闭相关门窗,防止消毒液大量外逸而造成消毒效果变差。
二、熏蒸消毒1.使用范围:车间、储蓄间、冷库等生产环境的空气、墙壁、地面的杀菌、防霉、除臭2.操作方法:1)取一瓶消毒剂,投入0.7KG自来水中,溶解搅拌均匀,放置5-10分钟,即成为配制好的二氧化氯消毒液。
2)在车间靠近回风口处(制造间)或进风处(煮料间)摆放两个以上塑料桶,倒入配制好的消毒液适量。
制造间开启净化风机内循环系统2小时,关好所有的门;煮料间关好所有的门。
3.各车间用量:(1)制造一(果冻)车间:0.85KG;(2)制造二(吸吸冻)车间:1.0KG;(3)煮料车间:2.22KG;(4)男、女二更及洗手消毒间:0.22KG;(5)男、女一更、洗手消毒间及通道:0.22KG;(6)净化系统夹层:1.68KG(其中,两个净化空气循环风室分别放入约0.15KG)(7)制造冷库、脱包间、配料间、包材杀菌间:0.11KG(或分别由制造车间、煮料车间适当匀出一点)(8)全部熏蒸总共需要9瓶消毒剂、配制6.3KG的消毒液三、浸泡消毒1、使用范围1)设备、管道、工器具、容器等的消毒2)水果、蔬菜、水产品的消毒;3)手部消毒2、操作方法:1)煮锅、管道、工器具、容器浸泡及CIP消毒方法:(1)向打胶锅内加入适量水,投入8瓶消毒剂,溶解、搅拌均匀并放置5-10分钟;(2)将消毒液抽至煮料锅,打胶锅继续加入部分软水,至煮料锅中的水位达到480升刻度线(事先做好刻度),静置10-15分钟;(3)如果需要两个以上的煮料锅,则用勺子或桶,将消毒液转移至未消毒的煮锅内并静置10-15分钟;(4)抽消毒液至储存罐、均质机、回温锅(罐)等料液必经路线上的管道、阀门、容器,分3次抽完,每次间隔10-15分钟再抽。
二氧化氯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氯消毒液的使用方法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安全、高效、广谱的消毒杀菌剂。
它的有效氯是氯的 2.6 倍,氧化能力约为氯的 2.5 倍,灭菌效果是次氯酸的 5 倍左右;特别是它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不生成三氯甲烷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被确认是医疗卫生、食品加工、保鲜、饮水和工业循环水等方面消毒杀菌理想药剂,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 )列为 A1 级安全杀菌剂。
【应用范围】适用于食品加工厂 (如乳品厂、饮料厂、水厂等 ) 、制药厂、养殖场、医院等的设备、管道、容器、用具、空间的杀菌消毒、防霉、除臭;餐饮业的餐具、织物、用品、水体等的消毒。
【主要成分】二氧化氯,含量2%【产品规格】 25kg/桶【使用方法】本品浓度:2% (20000ppm)按 10 份本品中加入 1 份活化剂(柠檬酸)的配比加入活化剂,搅拌后静置10分钟,此时浓度为20000ppm。
使用时参考下表浓度稀释:消毒对象使用浓度( ppm )使用方法使用时间管道消毒50—80CIP 循环消毒15 —20 分钟食品加工厂、饮料厂、酒厂、制药厂等行30~80浸泡、冲洗、擦拭10 ~20 分业的管道、工器具、设备、生产线等设施钟车间、医院、家庭及公共场所的墙壁、地30—80喷淋、冲刷面饮料瓶、纯净(矿泉)水包装桶、奶瓶、50—80浸泡、高压冲洗0.5 ~5 分酒瓶等容器、储罐钟水果、蔬菜的保鲜30—50浸泡、喷淋10 分钟环境空间20—50喷雾30 分钟3000熏蒸连续员工手50 — 100浸泡、浸泡 1 分钟工作服60—80浸泡浸泡饮用水地下水0.1 ~0.5投加-井水0.5~1投加-地表水1~2投加-【注意事项】1、本品于低温、避光、干燥处保存;2、消毒剂应现配现用;3、稀释宜用塑料、玻璃容器;4、高浓度本品不慎接触人眼,用清水冲洗;5、高浓度本品具有漂白性,应置于塑料器避免接触衣物和皮肤;【保质期限】一年。
图解二氧化氯的使用方法
图解二氧化氯的使用方法
开始泡腾发生,注意拧紧瓶盖。
稀释的方法:按照使用浓度的不同,可以把二氧化氯的浓配液稀释成各种浓度。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量出的二氧化氯的浓配液一定要缓慢、均匀的洒在鱼缸里,尽量朝着鱼少的地方撒,也可以倒在底滤槽最后一格的出水里,慢慢的分几次倒,切不可一次性倒入或倒在了滤材上。
总体要求是绝不能使水体的局部浓度超标,从而导致观赏鱼死亡。
我的鱼缸有800升水(含底滤),保守时,一般按0.3 mg/L的二氧化氯浓度进行主缸消毒,需要治疗时一般按0.5 mg/L的浓度进行稀释治疗。
按照稀释公式:N1×V1 =N2×V2进行计算。
其中:
N1 = 浓配液的浓度
V1 = 浓配液的体积
N2 = 稀释后浓度
V2 = 稀释后体积
答案:800mg/L×V1 =0.3mg/L×800 L
V1=0.3升=300毫升,用一个500毫升的量杯量出300毫升下入鱼缸中即可。
如果按0.5 mg/L的浓度计算,浓配液刚好全部用完。
量出 300ml。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一、原理:氯酸钠+盐酸法(全盐酸法或开斯汀法)。
反应方程式: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副反应为:2NaClO3+6HCl= 3Cl2+2NaCl+3 H2O通过理论计算可知: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106.5/1.56 +74/1.1= 67.5/1+ 35.5/.53+ 58.5/.87+ 18/.27产生1吨二氧化氯需用1.56吨氯酸钠、1.1吨氯化氢同时产生0.53吨氯气、0.87吨NaCl和0.27吨水。
换算成氯酸钠溶液(1吨氯酸钠固体配2吨水),比重为1260kg/m3(20℃)体积为3.67m3。
氯化氢换算成盐酸(31%),比重为1160 kg/m3 (20℃)体积为3.45m3。
二、运行中的注意事项:1、反应温度:因为现场发生二氧化氯为化学反应,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对反应釜内温度要求较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反应釜内反应温度在50℃时原料转化率为50%。
在71℃时,原料转换率86%。
当80℃时反应速度过快以副反应为主,氯气量大于二氧化氯量。
在现操作面板显示的温度为88℃—85℃为水浴温度不能真实代表反应釜内温度,特别在秋、春季当未点炉时,夜间氯库温度在-4—-5℃,点炉后氯库白天温度9℃,夜晚5℃。
而反应釜与水浴加热间隔着厚厚的PVC塑料板和聚四氟涂层(传热性不好),这一时期的加热如不及时,出液管温度会明显下降(反应效率特别低)。
建议对原料和进气加热,以弥补发生器加热量不足的问题,提高反应效率,降低副产物的产生量。
2、进气量的控制:进气的作用主要四个方面:(一)使原料充分混合,提高原料转换效率。
(二)进气可降低二氧化氯的浓度,防止二氧化氯在发生器上部聚集发生爆炸。
(三)进气量的大小决定反应釜的液位,据厂家提供的资料,反应时间不应低于30min,但反应30min后,原料转换没有明显提高。
二氧化氯的配比方法
二氧化氯的配比方法
一、本品每组两种粉末(二氧化氯700克;活化剂300克)
二、食堂按照(厂区、车间出口的消毒浓度配比),使用浓度为200-250mg/kg。
三、具体配比比例:将二氧化氯计量7克,活化剂计量3克,兑水13kg。
所得浓度为200-250mg/kg。
四、配比方法:将称量好的两种药剂同时倒入盛有13kg的自来水的塑料或玻璃容器中,稍加搅拌,立即将容器盖上盖子,使其密封,容器中的粉末逐渐溶解,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黄绿色,10-20分钟后,水中的粉末完全溶解,即为二氧化氯消毒液的原液。
*注意:
1、二氧化氯粉剂与活化剂不得存放在一处,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2、配比消毒水时候,必须在空间相对宽敞且有门窗通风的位置,防止错误操作导致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3、计量称重粉剂使用不同的容器,不得使用同一种容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4、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得违章作业,以免发生人身伤害。
5、本品不可食用,若碰到皮肤或眼睛,立即用水冲洗。
*此(具体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从产品说明书中所得)
2016年3月13日星期日。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一、原理:氯酸钠+盐酸法(全盐酸法或开斯汀法)。
反应方程式: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副反应为:2NaClO3+6HCl= 3Cl2+2NaCl+3 H2O通过理论计算可知: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106.5/1.56 +74/1.1= 67.5/1+ 35.5/.53+ 58.5/.87+ 18/.27产生1吨二氧化氯需用1.56吨氯酸钠、1.1吨氯化氢同时产生0.53吨氯气、0.87吨NaCl和0.27吨水。
换算成氯酸钠溶液(1吨氯酸钠固体配2吨水),比重为1260kg/m3(20℃)体积为3.67m3。
氯化氢换算成盐酸(31%),比重为1160 kg/m3 (20℃)体积为3.45m3。
二、运行中的注意事项:1、反应温度:因为现场发生二氧化氯为化学反应,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对反应釜内温度要求较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反应釜内反应温度在50℃时原料转化率为50%。
在71℃时,原料转换率86%。
当80℃时反应速度过快以副反应为主,氯气量大于二氧化氯量。
在现操作面板显示的温度为88℃—85℃为水浴温度不能真实代表反应℃,-5—-4釜内温度,特别在秋、春季当未点炉时,夜间氯库温度在.点炉后氯库白天温度9℃,夜晚5℃。
而反应釜与水浴加热间隔着厚厚的PVC塑料板和聚四氟涂层(传热性不好),这一时期的加热如不及时,出液管温度会明显下降(反应效率特别低)。
建议对原料和进气加热,以弥补发生器加热量不足的问题,提高反应效率,降低副产物的产生量。
2、进气量的控制:进气的作用主要四个方面:(一)使原料充分混合,提高原料转换效率。
(二)进气可降低二氧化氯的浓度,防止二氧化氯在发生器上部聚集发生爆炸。
(三)进气量的大小决定反应釜的液位,据厂家提供的资料,反应时间不应低于30min,但反应30min后,原料转换没有明显提高。
二氧化氯消毒液配制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2015.10.25
二氧化氯消毒液配制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ClO2)消毒液的配制
1. 第一步配制母液
母液的配制比例
1.3kg水+ 100g 消毒剂粉剂
注:溶解后混匀加盖密封25分钟以上后使用,并标识“二氧化氯母液”;
具体用量可根据母液用量按以上比例使用消毒剂粉剂。
1. 第二步配制不同浓度消毒液
(1)50mg/L ClO2消毒液配制
(2)70 mg/L ClO2消毒液配制
(3)100 mg/L ClO2消毒液配制
(4)200 mg/L ClO2消毒液配制
(5)1000 mg/L ClO2消毒液配制
注意事项:
1. 消毒剂粉剂100g = A剂1包(36克)+ B剂1包(64克);
2.母液一次用不完可密封后避光保存,一周内用完;
3.消毒液配制量根据实际使用量进行配制,当天用完。
4.洗手消毒用消毒液,用大口容器加盖使用,并标识“二氧化氯
消毒液”;
5.鞋靴消毒池消毒液,正常生产两小时更换一次(使用量仅没过
鞋底);
6.“ppm”单位更改为“mg/L”(根据国标单位要求)。
二氧化氯配制方法及记录
二氧化氯介绍及配制方法
一、介绍
本品是以二氧化氯为主要有效成分的高效消毒剂,含量为10%。
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餐饮具消毒,生活饮用水消毒及医院污水处理消毒。
食品饮料,乳制品,肉类,水产品,食用菌,果蔬等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设备,容器具,CIP管道的消毒,以及人员,衣物,手足部的消毒。
非金属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
二、配制方法
取二氧化氯50克倒入装有 2.5公斤清水的容器中,(100g-5Kg;50g-2.5Kg;30g-1.5Kg20g-1Kg)(严禁将水倒入粉剂)搅拌至溶解,加盖活化大约15-30分钟,即得到2.5公斤含量为20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母液,然后将消毒剂母液按下表所列比列稀释至对应的使用浓度使用。
二氧化氯消毒剂母液配制记录
注:二氧化氯+水≈水。
二氧化氯日常使用管理规定
二氧化氯的使用操作规程1、目的:加强二氧化氯使用管理规范,保证车间使用效果,保证人员安全。
2、二氧化氯灭菌液的配制及使用:2.1 一级二氧化氯液的配制:依具体产品说明。
2.2 二级二氧化氯液的配制:依据使用范围,按比例做稀释液,配制方式同2.1。
2.3 二氧化氯的使用:2.4 注意事项:一级二氧化氯液接触皮肤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一但入眼,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3、岗位操作规范:3.1 酿造车间:3.1.1 选麦工序:3.1.1.1工作标准:小麦输送皮带每天擦拭干净后用蘸有二氧化氯灭菌液的抹布全部擦拭灭菌。
3.1.1.2 关键控制点:3.1.1.2.1 小麦输送皮带在静止时擦拭,配戴橡胶手套,有必要时戴口罩,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3.1.1.2.2 擦拭输送皮带时要在静止状态下进行,擦拭完一面再开机擦拭另一面。
3.1.2 豆粕蒸煮工序:3.1.2.1 工作标准:3.1.2.1.1 豆粕输送绞笼、润水绞笼、预蒸绞笼、高压蒸煮罐、转阀、下料口、风冷网床、混合料输送绞笼、混合料输送皮带、混合料下料斗、拌曲绞笼、下料输送皮带等经清洗干净后,用二氧化氯喷淋的方式进行灭菌。
灭菌要彻底、均匀无死角。
3.1.2.1.2 豆粕蒸煮工序使用工具、可能接触物料的地面需用二氧化氯喷淋灭菌。
灭菌要彻底。
3.1.2.1.3下水道口及一些容易污染杂菌的地面采用二氧化氯喷淋灭菌。
3.1.2.2 关键控制点:3.1.2.2.1 不能在机器运转时进行擦拭工作,一些需运转状态下喷淋的操作注意人身安全。
操作时配戴口罩。
3.1.2.2.2擦拭输送皮带时要在静止状态下进行,擦拭完一面再开机擦拭另一面。
3.1.2.2.3 擦拭、喷淋要全面彻底,不留死角。
3.1.3 制曲、吸曲工序:3.1.3.1 工作标准:3.1.3.1.1 曲池、曲床、墙面、风机送风口、下料口每次清洗干净后,用二氧化氯灭菌液喷淋灭菌。
灭菌要彻底、均匀无死角。
3.1.3.1.2 下料斗、翻曲机擦拭干净后,用二氧化氯灭菌液喷淋灭菌。
二氧化氯的制备与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一、原理:氯酸钠+ 盐酸法(全盐酸法或开斯汀法)。
反应方程式: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副反应为:2NaClO3+6HCl= 3Cl2+2NaCl+3 H2O通过理论计算可知: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106.5/1.56 +74/1.1= 67.5/1+ 35.5/.53+ 58.5/.87+ 18/.27产生1 吨二氧化氯需用1.56 吨氯酸钠、1.1 吨氯化氢同时产生0.53吨氯气、0.87吨NaCl 和0.27吨水。
换算成氯酸钠溶液(1 吨氯酸钠固体配2 吨水),比重为1260kg/m3(20C)体积为3.67m3。
氯化氢换算成盐酸(31% ,比重为1160 kg/m3 (20 C)体积为3.45m3。
二、运行中的注意事项:1 、反应温度:因为现场发生二氧化氯为化学反应,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对反应釜温度要求较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反应釜反应温度在50C时原料转化率为50%在71C时,原料转换率86%当80C 时反应速度过快以副反应为主,氯气量大于二氧化氯量。
在现操作面板显示的温度为88 C —85 C 为水浴温度不能真实代表反应釜温度,特别在秋、春季当未点炉时,夜间氯库温度在-4 —-5 C,点炉后氯库白天温度9C,夜晚5C。
而反应釜与水浴加热间隔着厚厚的PVC塑料板和聚四氟涂层(传热性不好),这一时期的加热如不及时,出液管温度会明显下降(反应效率特别低)。
建议对原料和进气加热,以弥补发生器加热量不足的问题,提高反应效率,降低副产物的产生量。
2、进气量的控制:进气的作用主要四个方面:(一)使原料充分混合,提高原料转换效率。
(二)进气可降低二氧化氯的浓度,防止二氧化氯在发生器上部聚集发生爆炸。
(三)进气量的大小决定反应釜的液位,据厂家提供的资料,反应时间不应低于30min,但反应30min后,原料转换没有明显提高。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考前须知一、原理:氯酸钠+盐酸法〔全盐酸法或开斯汀法〕。
反响方程式: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副反响为:2NaClO3+6HCl= 3Cl2+2NaCl+3 H2O通过理论计算可知: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106.5/1.56 +74/1.1= 67.5/1+ 35.5/.53+ 58.5/.87+ 18/.27产生1吨二氧化氯需用1.56吨氯酸钠、1.1吨氯化氢同时产生0.53吨氯气、0.87吨NaCl和0.27吨水。
换算成氯酸钠溶液〔1吨氯酸钠固体配2吨水〕,比重为1260kg/m3〔20℃〕体积为3.67m3。
氯化氢换算成盐酸〔31%〕,比重为1160 kg/m3 〔20℃〕体积为3.45m3。
二、运行中的考前须知:1、反响温度:因为现场发生二氧化氯为化学反响,反响为吸热反响,所以对反响釜温度要求较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反响釜反响温度在50℃时原料转化率为50%。
在71℃时,原料转换率86%。
当80℃时反响速度过快以副反响为主,氯气量大于二氧化氯量。
在现操作面板显示的温度为88℃—85℃为水浴温度不能真实代表反响釜温度,特别在秋、春季当未点炉时,夜间氯库温度在-4—-5℃,点炉后氯库白天温度9℃,夜晚5℃。
而反响釜与水浴加热间隔着厚厚的PVC塑料板和聚四氟涂层〔传热性不好〕,这一时期的加热如不及时,出液管温度会明显下降〔反响效率特别低〕。
建议对原料和进气加热,以弥补发生器加热量缺乏的问题,提高反响效率,降低副产物的产生量。
2、进气量的控制:进气的作用主要四个方面:〔一〕使原料充分混合,提高原料转换效率。
〔二〕进气可降低二氧化氯的浓度,防止二氧化氯在发生器上部聚集发生爆炸。
〔三〕进气量的大小决定反响釜的液位,据厂家提供的资料,反响时间不应低于30min,但反响30min后,原料转换没有明显提高。
二氧化氯液体使用说明-2%标准
2%
1:40
500ppm
严重污染物品(如肝炎病毒污染等)
浸泡
30分钟
2%
1:200
100-—125ppm
员工更衣区消毒、地面冲刷
喷淋、冲刷
2%
1:100
200ppm
衣物消毒
浸泡
2%
1:400
50ppm
手脚清洗消毒
浸泡擦洗约
15~30秒
2%
1:4000
5ppm
饮用水源水中加入使大肠杆菌数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直接加入
2%
1:40000
0。5~1ppm
水疗泳池的水消毒及抑菌达到行业标准
直接加入
Hale Waihona Puke 备注对于不能用于直接浸泡的物品可使用擦拭方法,浓度参考浸泡方式的浓度。
注意事项
1、请用塑料容器活化,勿用金属容器.
2、活化后的二氧化氯溶液为高浓度原液(20000mg/L)勿直接人体接触。操作人员操作时建议带胶手套及配带口罩。
3、更多使用说明请咨询我司业务人员。
均匀喷洒
2%
1:20
1000ppm
一般物体表面消毒(流感时期或传染病爆发期间)
均匀喷洒
作用60分钟以上
2%
1:10
2000ppm
用于包房、房间、厨房等空间消毒
加入气溶胶后进行喷雾
2%
1:50
400ppm
饮水机消毒
浸泡10分钟后水洗干净
2%
1:200
100~125ppm
不锈钢物口、餐具碗筷、容器具、毛巾、拖鞋、浴袍、衣服等
二氧化氯消毒剂使用说明
将二氧化氯消毒剂与配套的活化剂按体积10:1比例混合,搅均后放置1~3分钟,混合液明显为黄即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投入或加水稀释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氯消毒液配制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ClO2)消毒液的配制
1. 第一步配制母液
母液的配制比例
1。
3kg水+ 100g 消毒剂粉剂
注:溶解后混匀加盖密封25分钟以上后使用,并标识“二氧化氯母液”;
具体用量可根据母液用量按以上比例使用消毒剂粉剂.
1. 第二步配制不同浓度消毒液
(1)50mg/L ClO2消毒液配制
(2)70 mg/L ClO2消毒液配制
(3)100 mg/L ClO2消毒液配制
(4)200 mg/L ClO2消毒液配制
(5)1000 mg/L ClO2消毒液配制
注意事项:
1. 消毒剂粉剂100g = A剂1包(36克) + B剂1包(64克);
2.母液一次用不完可密封后避光保存,一周内用完;
3.消毒液配制量根据实际使用量进行配制,当天用完。
4.洗手消毒用消毒液,用大口容器加盖使用,并标识“二氧化氯消
毒液”;
5.鞋靴消毒池消毒液,正常生产两小时更换一次(使用量仅没过
鞋底);
6.“ppm”单位更改为“mg/L”(根据国标单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