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的自喻者形象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我”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我”鲁迅是喜欢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一位大家。
在鲁迅小说中有大量的“我”,如《一件小事》中有“我”,《社戏》中有“我”,《孔乙已》中有“我”,《祝福》中有“我”……这些“我”是不是就指作家自己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普遍认为:鲁迅作品中的“我”并不就是鲁迅本人。
那么,既然不是鲁迅先生本人,是不是就是鲁迅先生编造的人物形象呢?鲁迅先生为什么在小说中喜欢用第一人称“我”,有没有其他的用意呢?笔者认为,鲁迅在小说中大量塑造“我”的形象,不但是叙述方式的需要,更是内容表达的需要。
在小说创作时,作家必须考虑一定的叙述视角,也就是说作家表现生活时,要考虑到叙述的角度,考虑到表达的方式,即通过什么样的角度、在怎样的视力范围内来反映生活。
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观点是传统小说的基本叙述方式。
作家虽然不是事件的参与者,但却是一个“知情的旁观者”,处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地位。
一切事件、各种人物都可以被作家收摄、检视,它好比是作家的一个踞高临下的广视角镜头,可以任意地扫描一切,观察一切,突现一切。
这种具有广视功能的叙述观点,对作家表现生活来说无疑是十分方便的,因为它便于冷静而客观地刻划人物,观照人生,尤其适合于中长篇小说组织规模宏大的社会内容。
我国作品大多采用了这种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但如果仅仅使用这一种方式,尤其是短篇小说,形式就会单一和板滞;由于缺乏视角的变化,容易流于平铺直叙;如果把握不好,还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感。
这就要求有时也需变换叙述的视角。
用第一人称叙述观点的主要优点在于缩短了叙述人、作品人物及读者之间的感情距离,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和真实感。
把叙述人“我”直接摆进作品的环境,有时甚至介入事件的矛盾冲突之中,能便于作家选择和调整最佳视角,便于渗透叙述人物的主体意识、主体情感,为深入刻划人物心理活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方便。
这样作家可以淡化作品里需要淡化的某些成分,强化某些需要强化的成分,增强作品的主体思辨色彩和抒情氛围。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形象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形象鲁迅先生,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文化评论家,他的形象在朝花夕拾中得以生动地展现。
首先,朝花夕拾中的鲁迅是一个思想家,他深入剖析社会现象,揭示出封建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和矛盾。
他以压抑的身份和亲身经历为素材,借笔名"匿名者"的身份,以犀利而直观的文字揭示出尘世之苦。
鲁迅先生深沉地思考,并不满足于现象背后的表面,而是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象的触动和思考的呈现,从而唤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反思。
其次,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形象也是一个文学家。
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将个人的经历与社会现实融为一体,创作出深具思想内涵和感染力的作品。
他的散文或者小说,如《阿Q正传》《孔乙己》等,以鲜明的个性和坚持人性的情怀,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鲁迅先生用文字描述出了生活中的人物、景物和情节,将人的内心深处所隐藏的情感和思想展现在纸上,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再次,鲁迅先生还是一位文化评论家。
他在朝花夕拾中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精准的批评。
他以鲜明的立场和锐利的判断力,指出了近代社会的各种弊病和思想偏执。
他深刻洞察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怪象,坚持着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原则,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而不懈努力。
他在文章中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字,揭示出时代的荒谬和人们的苦难。
总的来说,从朝花夕拾中的鲁迅先生形象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思想家,一个极具艺术天赋的作家,以及一个关注社会、关爱人民的文化评论家。
他的形象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入思考的能力,用文字去记录和反映社会的现象;在创作中,我们要追求情感真实和思想深刻,通过作品传递思想和情感;在文化评论中,我们要勇于指出社会的弊端和荒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鲁迅先生的形象在朝花夕拾中得以生动地展现,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鲁迅自我形象作文
鲁迅自我形象作文
说起鲁迅,那在咱中国人的心里,可就像一座巍峨的大山,又像是一颗怎么也挖不完宝藏的大树。
他的形象啊,在我脑海里那是特别鲜活又独特的。
咱先说说鲁迅的外貌。
照片里的他总是穿着长衫,头发就像刷子一样直直地竖着,那胡子就像隶书里的一捺,很有个性。
你瞧着他那模样,就感觉这是个很倔强、很有想法的人。
我想啊,他那竖着的头发,可能就是他那随时准备战斗的精神的外在体现,就好像他的头发都在呐喊:“我可不会轻易妥协!”而那胡子呢,就像是他书写犀利文字的一把软剑,看似温和,实则锋芒毕露。
而且鲁迅还特别有趣呢。
他跟朋友之间的相处肯定很欢乐。
我想啊,他和许寿裳聊天的时候,说不定也会开些小玩笑,偶尔吐槽一下那些让他看不惯的人和事。
他不是那种整天板着脸的老古板,他的幽默就藏在他的文字里,有时候冷不丁地来一句,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让人回味的涟漪。
鲁迅在我的印象里,他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只不过他的武器不是什么枪炮,而是他的笔。
他用那支笔在旧中国的天空下,画出了一道又一道希望的曙光。
他是一个坚定的战士,是一个温情的朋友,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思想家。
这个穿着长衫、留着隶书胡子的“大先生”,就这么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他的形象啊,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越来越高大,越来越清晰。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分析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分析【内容提要】通过对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分析,首先谈鲁迅先生“从‘我’做起”的写作特点:通过自己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同时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和判断。
鲁迅从“自白”的自我剖析的形式开始,直截了当地切入了当时问题的最根本处,这样的写作也才可以称为“现实主义”的写作。
其次,从压迫者、革命者、帮闲、意志消沉的知识分子、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者、旧知识分子、善良人等7个方面举例分析鲁迅先生笔下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环境中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一、鲁迅小说的出发点鲁迅先生一生著作很多,但是具体到小说上的数量却有限,《呐喊》、《彷徨》加上荒诞小说《故事新编》不过三部,二十来篇小说,而且都很薄,字数加起来还不如眼下的一部中等长度的长篇小说。
鲁迅小说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却不少。
说到底,小说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作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
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度。
古今中外的好小说,一般都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支撑。
读者可以不注意一部小说的大段描写和议论,却可以印象深刻地记住某一个小说人物的特点。
一个成功的小说人物,可以穿透时空,从很远的地方走到我们面前。
这样的人物,甚至会掩盖小说人物的原型。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因为塑造得生动成功,从而遮蔽了历史上的人物。
《三国演义》的全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属于中国古代小说传统中的一个大门派“讲史”的一类,“讲史”的特点不是凭空去杜撰一个人物,而是拿历史上真有的人来说事。
小说的《三国演义》里,根据作者的谋篇布局的需要和故事叙述的进展,把《三国志》里的人物都加以了发挥,最典型的是奸雄“曹操”。
我个人认为,作者之所以要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奸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曹操来映衬“忠厚”的刘备。
他们是一矛一盾,谁也离不开谁。
鲁迅对这点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很早就说过:“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材料作文写作:鲁迅先生曾以象自喻鲜为人知-
鲁迅先生曾以象自喻,鲜为人知.在他和许广平地通信中,经常署名“小白象”,或是“你地小白象”.鲁迅先生为什么要以象自喻呢?从《柔石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地记述:“鲁迅先生说,人应该学一只象.第一,皮要厚,流点血,刺激一下了,也不要紧.第二,我们强韧地慢慢地走去.我很感谢他地话,因为我地神经末梢是太灵动得像一条金鱼了.”柔石地这段话为我们解开谜底提供了一些线索.鲁迅先生欣赏地正是象地那种宽厚和强韧地精神.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正确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审题要点】、把握关键词“宽厚”与“强韧”.宽厚:宽容厚道.强韧:坚强,坚韧.、可以两个关键词都写,也可只写“宽厚”或“强韧”.只写一个方面更能写出深度.【主要问题】、泛泛而谈:“宽厚”与“强韧”两者都写,未能深入,只泛泛而谈.不会深入分析,不会分解分论点.、偷换概念:或将“宽厚”改成“宽容”,全文只见“宽容”不见“宽厚”.、文体不明:写议论文而记叙成分太多,写记叙文而多见生动记叙.、思路不开:考场上少有记叙文,即使有,题材也窄得可怜,不能打开思路.、语言乏味:句式积累太少,全篇不见一处亮点.【优秀作文】强则无惧,韧则无悔因为强韧,黑暗地深海有了寄生鱼生命地气息;因为强韧,广袤地沙漠有了骆驼刺倔强地身影;因为强韧,寒冷地南极有了帝企鹅高亢地鸣叫.强则无惧,韧则无悔,拥有强韧之心,命运便在自己手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棱角先生”张奚若猛烈批判了蒋介石地独裁专治,是刚强给了他当着蒋地面拂袖而去地勇气,西方现代音乐教父昆西·琼斯创造了黑人在音乐史上不朽地传奇,是坚毅给了他以肤色为傲地勇气,博尔特在短跑赛场上一展雄风,是不屈给了他称霸短跑界地勇气,没有刚强,张奚若也许已与蒋介石集团同流合污,没有坚毅,琼斯也许还在为肤色自卑,没有不屈,博尔特也许打破不了美国在百米赛跑上地蝉联冠军神话.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强”是一种对生活地热爱,对梦想地执着.纵使前路荆棘遍地,纵使四周黯然无光,拥有“强”地精神,便能无畏于风雨,无畏于黑暗,因为阳光自在内心,梦想相伴随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说,生命中最亮地光芒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能再度升起.“韧”或许说地就是这种境界吧.李连杰在拍完《少林寺》后,左腿严重骨折,但对未来地渴望让他重返电影灾幕;司徒雷登创了燕京大学后,经费一度短缺,但对教育地执着让燕大最终得以“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韧”象征地是一种生命地韧度,就像弹簧一样,也许头上百斤重,但心中地信念只有一个:我必然会再度弹起.正是有了生命地韧度,李连杰才得以成为世界巨星,正是有了生命地韧度,司徒雷登才因治学有方而成了中国人民永远地朋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韧则无悔,有了“韧”地态度,便会风雨兼程,便会奋力拼搏.任凭栉风沐雨,能为梦想而战便无悔于心,任凭世事变迁,能在跌倒后爬起便无悔于己.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汶川大地震中,全国人民强韧地精神让世界感动,三鹿奶粉事件后,国务院强硬地措施让百姓深感安慰,奥运会成功后,张艺媒团队坚韧地品格让黑夜为之闪耀.强韧之心,就能在困境中勇往直前,强韧之心,就能让社会更加和谐多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鲁迅先生常常以象自喻,因为他欣赏地那种强韧地精神,强则无惧,韧则无悔.做一只强韧地小白象吧,一步一步踏在厚实地土地上,慢慢地,向着前方坚定前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点评】本文始终扣住“强韧”二字来谈,阐明了“强韧”是我们必须具备地精神,切合题意,中心突出,能旁征博引,列举古今中外地例子,材料充实,但是文章论述停留在同一层面,在深度略嫌不足,内容在一类下档计分,计分;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属于典范地议论文,符合文体要求,以排比入题,结尾点材料,结构严谨,语言富有文采,表达一项在一类中档计分,计分,发展等级从材料丰富、语言生动、句式灵活计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得分】任尔东西南北风历史地演进一如浪潮,总有新生地力量升到风口浪尖,擎起改革地大旗,纵观这些古老地历史文明,我们便能发现那些出类拔萃者都有着宽厚和强韧地精神与品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人生曲曲折折似水,事事重重叠叠如山.我们心中需要地正是水地柔情与山地坚韧.宽厚如水,柔情需似水.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广地是海洋,比海洋更为宽广地是人地心灵.”古老地东方也流行着这样一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东方地文明与西方地智慧就是足以见证宽厚地可贵.蔺相如宽待廉颇地故事也许早已深入人心,而在美国,也有这样一个故事,现任美国国务卿地希拉里曾经出过一本自传,一个美国著名主持人便讥讽这本自传地作者,她扬言:“如果这本书地销量突破一千万,我就把我地鞋子吞下去.”然而,上天总是喜欢捉弄把话说绝地人,不到一个星期,书地销量便超过了一千万,希拉里也许也该庆幸,别人地讥讽最终成为了笑柄,但就在这位主持人实践诺言地那天,希拉里便送去了一双鞋,只不过是用巧克力做地,希拉里对于讥讽她地对象却如此宽厚地对待,不能不说是心胸开阔地典型代表,如果一个人能如此宽仁,想必心境一定是超然与令人赞赏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坚韧如山,信念需似山.在面对逆境与困难地时候,我们需要坚持信念:“苟利国家生死己,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是在近花甲之年流放到伊犁地,亘古不变地黄沙也许足够将他地晚年覆盖,而他却守着执着地信念,去带领那里地人民为了改造自己地生活而奋斗,在那样困苦地环境中,他却流放出了生命地精彩,伟大地黑人总统曼德拉曾说:“生命中地伟大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之后能再次升起.”林则徐正是有了这样地坚韧才能再次铸就辉煌,林肯之所以伟大,也绝不是他住过小木屋,而是他能从中走出,苏轼也曾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韧地精神会守住信念,始终坚信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愿我们如郑板桥一样“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点评】文章能围绕材料中地“宽厚”与“强韧”来谈,举出实例证明了自己地观点,但是宽厚与强韧只是并列地两种品格,并无内在联系,分别对两点作阐述,显得深度不够,只能算是符合题意,而且并未点到材料,内容一项在二类上档计分,计分.能列举大量事例来议论,材料充实,开头入题快,不拖泥带水,结尾引用,简洁有力,语言流畅有文采,但是谈宽厚与强韧,是独立地分别议论,结尾也未把二者联系起来,表达一项在二类上限,计分,发展等级从语言生动形象,有文采,句式灵活,材料充实两点计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得分】学习一只象先辈仁人赞象者甚多,当年多尔衮就曾以象之忠于主人讽刺过叛明降清地臣子,而文学大家鲁迅先生更是以象自喻,欣赏其宽厚坚韧.思往者,追来者,吾愿学象以善己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学习一只象,学习宽厚,学习昂然以面对挑战.鲁迅先生说:“皮要厚,流点血刺激一下也不要紧.”信然.纪伯伦有言:伟大地人都有两颗心,一颗在滴血,一颗在宽容.这说地就是面对挫折仍宽厚心安地道理,可见宽厚之美德是东西哲人所共同推崇地大智慧.史铁生年轻时即遭不幸而无法行走,却依然坚强地写作,启人智慧,发人深思.他用病痛地身体说出了生活地明朗与欢乐,用积极睿智地语言照亮了健全者日益幽暗地内心.“这世上眼泪太多,你不会懂得”,叶芝地话在不断回响.用眼泪只能祭奠曾经地哀伤,唯有学习象地宽厚包容才能使人获得战胜挫折地勇气.学习一只象,学习强韧,学习坚强以乐观前行.象是永远强韧地慢慢行走地,人也莫不应如此.你不习惯黑夜,但黑夜每天适时而来,你慢慢行走,白昼也就到了;你害怕冬天地寒冷,但冬天仍会延续,你慢慢行走,春天还会远吗?带着强韧生活,暂时地不快算不了什么,世界氤氲迷茫,可终会有曙光.战胜了韩国传奇棋手李昌镐,获得中国首个“三冠王”称号地古力赛后发表感言,说他永远记得父亲曾鼓励过他地一句话:无论身上地包袱有多重,摇摇晃晃也要站起来,继续赶路!人生就是这样.“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学习象一样强韧地慢慢行走,终有一天会到达梦想地终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你不要离开,真地勇士是永不言弃地!”这是《功夫熊猫》里一句深深打动过我地台词.高三地生活只剩下计时牌上跳动地两位数,此时此刻,让我们学习一只象,昂然面对挑战,坚强前行,今年地六月,定会收获属于我们地辉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学习一只象,在时光流淌地长河里,带着宽厚与强韧一路放歌前行,乘着不系之舟地我们,终会迎来最后地月朗风清,花好月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学习一只象,前行!【点评】本文是一篇相当规范地议论文,始终扣住学习象“宽厚坚韧”地品质来谈,阐明了作者愿以“宽厚坚韧”地品质来“以善己身”地观点,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文章以多尔衮、文学大家鲁迅先生地典故开头,自然引出中心论点:“思往者,追来者,吾愿学象以善己身.”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地分论点,展开论证,古今中外地名言警句与经典事例地援引显示了作者丰富地学养.第二、三段,不是一般地“观点材料”,而是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理透彻,尤可为范.我们有不少同学不会写议论段,完全可以对这两段细加揣摩.第四段联系生活实际,点出写作此文地现实意义.结尾总结全文,再次点题,结构严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本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材料丰富,内容在一类中档计分,计分;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属于典范地议论文,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灵动有文采,表达一项在一类中档计分,计分,发展等级从材料丰富、语言生动、句式灵活计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得分】宽厚和强韧鲁迅先生崇尚白象精神,其因有二:一,为皮厚流点血,刺激一下亦无甚要紧,谓之宽厚;二,为强韧地慢慢走下去,谓之强韧.凡此两种精神,实是人生之路地导航灯塔.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宽厚,是一处坦然地乐观,是一种无畏地执着.人生之路,满布荆棘,流血破皮也只是小事,疾痛惨怛亦不过一笑而过.在文革苦痛折磨下地沈从文先生在田间小路遇旧亲,也只三个字“要从容”,这是宽厚.即使被拉去当了打扫故宫地清洁工,他也著成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史》,这是在刺激折磨下地宽厚.司马迁遭腐刑之后,亦选择完成“文采表于后世”地理想,终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地史记,这是在世人鄙笑地刺痛下,让伤口缓缓结疤.而自己执着地宽厚,在伤害刺激下选择坦然前行谓之宽厚.宽厚,使人坚信:被火烧过才能出现凤凰,逆风地方向更适合飞翔,宽厚使人拥有在尘埃中开花地力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强韧,是一种坚持地智慧,是一种执着地美丽.人生之路是那么漫长,也许我们不能很容易就到达我们梦想要到地地方,也许我们落魄失意,可是当我们肩负梦想,坚韧地前行,天堂就在前方.李白执剑出长安,苏东坡飘泊入海南,吴敬梓一身落魄修儒林,曹雪芹满腔哀思寄红楼.在失意落魄面前,他们没有选择止步,而是慢慢前行,于是太白绣口一吐半个盛唐,东坡醉了半部宋史,敬梓雪芹掀起文化巨浪,这是强韧,它赋予我们前进地勇气,凯歌地辉煌.记得丁大卫么?这个在中国西部支教十余年地外国人,洋溢着纯净地微笑,过着简陋地生活,用知识地火把点燃了西部地教育之光.这是一种强韧,它让我们拥有了坚持这样走下去地信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席慕容说:每一条走过来地路都有不得不这样跋涉地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地路中都有不得不这样前进地方向.宽厚,赋予我们面对挫折、失意、伤害刺激仍选择微笑地勇气;强韧,给予我们坚持跋涉,直至成功彼岸地信念:宽厚与强韧,将开出这个美丽星球上最美地花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点评】文章采用总分总地结构,从鲁迅先生崇尚白象精神入手,提出中心论点“宽厚和强韧是人生之路地导航灯塔”,然后将“宽厚”与“强韧”分别展开论述,结尾再合二为一,进行总结,深化主题,结构谨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作者阅读面广,援引了沈从文、司马迁、李白、苏东坡、吴敬梓、曹雪芹、丁大卫等人地事例,叙例与析例紧密结合,说服力强.在说理上长于因果析理,在语言上整散结合,富于文采,值得我们揣摩玩味,如“李白执剑出长安,苏东坡飘泊入海南,吴敬梓一身落魄修儒林,曹雪芹满腔哀思寄红楼.在失意落魄面前,他们没有选择止步,而是慢慢前行,于是太白绣口一吐半个盛唐,东坡醉了半部宋史,敬梓雪芹掀起文化巨浪,这是强韧,它赋予我们前进地勇气,凯歌地辉煌”“ 宽厚,赋予我们面对挫折、失意、伤害刺激仍选择微笑地勇气;强韧,给予我们坚持跋涉,直至成功彼岸地信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文章不足之处是分析还停留在较浅地层次上,未能深入.怎样使说理分析更为深入?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平面地论证,要在思维训练上下功夫.另外,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也不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本文切合题意,中心较为突出,材料丰富,内容在一类下档计分,计分;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属于典范地议论文,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灵动有文采,表达一项在一类中档计分,计分,发展等级从材料丰富、句式灵活计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得分】。
鲁迅小说中“我”的形象
作者: 陈鸣树
出版物刊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9-22页
主题词: 鲁迅小说;第一人称;形象;作者;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狂人日记;祥林嫂;自叙传;精神世界;自传色彩
摘要: <正> 在鲁迅小说中,有些是以主人公的第一人称叙述的,如《狂人日记》、《伤逝》,这类小说很明确,当然谁也不会怀疑“我”就是作者自己。
有一类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如《社戏》,其中的“我”当然更多地概括进作者自己的思想和风貌。
但是,既然是小说,总要加以想象和虚构,因此也不可能完全等于自叙传。
其中的“我”,是一个封建阶级所谓书香门。
鲁迅作品全部人物形象归纳
鲁迅作品全部人物形象归纳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塑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的残酷与无奈。
以下是对鲁迅作品中部分人物形象的归纳和相关参考内容。
1. 阿Q:阿Q是鲁迅最著名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阿Q正传》中的主角。
阿Q是一个具有典型小人物心态的形象,他虚伪、懦弱和自以为是,对自己的失败和挫折从不反思。
他的形象象征了中国旧社会中普通人的软弱和无力感。
参考内容:「我心里发了一点可怜,心中有一股腥风,往往真有些羞恼。
」(《阿Q正传》)2. 梁启超:梁启超是鲁迅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人物,他是一位知识分子,对社会愈发失望和绝望。
梁启超的形象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面对激烈的思想斗争和社会变革时的尴尬和彷徨。
参考内容:“心中都有一团火,过不去”。
(《狂人日记》)3. 许广平:许广平是鲁迅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的主角。
这个形象是一个身世贫寒、却憧憬着上层社会的人,他渴望得到一些社会地位和尊重,但最终却被社会和命运所辜负。
许广平的形象充满了讽刺和悲剧性。
参考内容:“欢乐是寄人篱下少年时的一种信心,但到了老年却失掉了。
”(《孔乙己》)4. 车夫:鲁迅小说《药》中的车夫形象是中国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边际人物之一。
车夫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奋斗者,他象征着中国底层人民对改变社会的渴望和努力。
这个形象展示了中国社会层级的不公和对革命的期望。
参考内容:“在城市的我们中间,又长出了一种新的千足虫,一切事情都由他们料理—车夫。
”(《药》)这仅仅是对部分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归纳和参考内容,鲁迅作品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人物形象也是非常鲜明和真实的,如《热风》中的高明,《故乡》中的牛峰等等。
鲁迅通过刻画这些人物形象,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与现代化进程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痛苦,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与社会的问题。
这些形象虽然在年代久远的作品中出现,但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令人不得不深思。
鲁迅自我小说中的叙述代言人解读
现代叙述学视角下鲁迅小说中的“我”
现代叙述学视角下鲁迅小说中的“我”鲁迅先生的不少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人的,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狂人日记》《一件小事》《故乡》《社戏》《孔乙己》《祝福》等篇目均是如此。
这些“我”的运用在不同小说中各尽其妙。
有的刻画人物潜在的心理活动,有的是为了从旁描写作品的主要人物,更多的则是熔铸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
总之,这个“我”与古代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人称仅为强调叙述的真实性已迥然相异,是作家现代审美意识的自觉运用,有相当浓郁的自我展示、自我剖析成分。
现代叙述学认为:叙述角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认知和体验的角度,不同的叙述角度实际上构成了主体与客体不同的认知和体验的关系。
在诸多角度中,第一人称是体验性认识性最强的一种,如果我们把第一人称理解为文学的感情主体,那么就可以颇为方便地在鲁迅小说叙述人“我”中析出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几种关系。
第一种关系可概括为自我认知,它对应于叙事格局中第一人称叙述人(作品主人公)。
叙述人讲述着自己的行为,并以其行为作为认知体验的客体。
换言之,“我”在自叙的时就在自省。
《一件小事》中,“我”思想变化是展开情节的线索,它着重表现“我”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车夫崇高无私精神的感动下进行深刻的自我解剖,车夫高尚行为主要从“我”的内心感受和变化中反映出来。
从严格意义上说,《一件小事》还称不上自传体小说,而“我”也远不能和作者等同,但“我”与作者的思想确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僧恶黑暗现实,勇于自我解剖,热爱劳动大众等,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再现了作者当时的思想境界与精神状态,那种朴实无华的直抒胸臆,有力的触动了人们的心弦。
作于1922年的《故乡》,则带有浓郁的自传意味。
本文的大量篇幅表现为自我精神历程的审视,“我”正像那个时代众多的知识分子一样,在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农村社会挤压下,“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但在欧风美雨中的现代都市却找不到精神家园,而且依然为生活“辛苦展转”。
于是做着怀乡梦来到了久违的故乡。
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
1幸运中的不幸---浅析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彷徨》写于1924-1925年间。
由于学生爱国运动的深入遭到了当权者的疯狂镇压,是思想界的保守势力抬头,形成了一股反动逆流,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开始分裂。
一些曾觉醒的知识分子一面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一面又由于还没有与当时正在走向高潮的革命运动相结合,暂时还没有看清历史发展的路径和前景,“成了游勇,步不成阵”,陷入寂寞、孤独、苦闷、彷徨中。
作品在反封建内容上与《呐喊》相承续,艺术上更加的成熟。
作者的爱憎更深地埋藏在对现实的冷静客观的描写中。
在对旧制度、旧传统进行更加细致的揭露的同时,集中地描写了在历史变动中挣扎浮沉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他们的软弱、动摇以及孤独、颓唐的思想性格特点。
他们具有一定的现代意识,首先觉醒,然而又从前进的道路上败退下来,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
例如《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等。
鲁迅一方面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历史进步作用,另一方面也着重揭示了他们的精神的痛苦和自身的精神危机。
他们是幸运的却更是不幸的,本文主要以魏连殳为例,分析其幸运和不幸的原因。
《孤独者》写毕于1925年10月。
这篇小说不仅具有象《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祝福》等小说那样的较为单一集中的社会主题, 而且更多地蕴含着作家自己的精神探索, 内容复杂曲折, 气氛沉郁悲怆。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一个同大家异样的“外国人”,他接受了新思想,遵循新的社会规范,无视旧传统,对人爱理不理、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他也是一个令人害怕的“新党”,敢于发表一些没有顾忌的议论。
他在世人的诽谤、侮辱中顽强地活着、然而他只是孤独地挣扎着,最终失去了理想、信念,采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向社会进行着盲目的报复,甚至躬行起他“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成了一个真正失败的“胜利者”。
鲁迅自我形象作文
鲁迅自我形象作文在我心里,鲁迅就像一个从文字江湖里走出来的超级大侠。
你看他那模样,头发总是倔强地竖着,就像他那不服输的性格。
那浓密的眉毛下面,眼睛可是犀利得很呢。
这双眼睛就像是两盏探照灯,一下子就能看穿那些个魑魅魍魉。
不管是封建礼教的丑恶嘴脸,还是那些麻木不仁的看客的小心思,都逃不过他的目光。
鲁迅说起话来可一点都不客气,就像他写文章一样,那是句句扎心啊。
他就像是拿着一把手术刀的医生,不过他这手术刀不是切身体上的病痛,而是对社会的顽疾下手。
他对那些旧传统、旧道德,毫不留情地批判。
他就像在一个满是迷雾的屋子里,突然大喊一声:“醒醒吧,你们这群糊涂虫!”那些写满他思想的文字,就像一颗颗炸弹,在那黑暗的社会里炸开了花,让好多人惊得目瞪口呆,也让好多人开始反思。
他笔下的人物啊,那一个个可鲜活了。
孔乙己穿着他那破旧的长衫,还念念不忘那“之乎者也”,鲁迅就把他的可怜和迂腐写得透透的。
还有阿Q,那自欺欺人的本事让人又好气又好笑,鲁迅通过描写他,把国民的劣根性都给抖搂出来了。
我有时候就想,鲁迅是不是有一个神奇的小本子,把他看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都偷偷记下来,然后再把他们写进文章里,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些人的样子。
而且鲁迅还特别有趣呢。
他写的一些话,虽然带着刺儿,但也充满了智慧的幽默。
就像他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听起来就像是一个看透世事的老者,在跟你讲着人生的哲理,但是又不是那种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大道理。
他在文坛上的朋友也不少,感觉他就像一个老大哥一样。
他带着一群有热血、有想法的青年,在文学的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
他鼓励大家写真实的东西,要为了大众说话。
他自己呢,也是以身作则,写文章写到深夜那是常有的事儿。
他就像是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在文学的田地里辛勤耕耘着。
我觉得鲁迅就像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在文化的世界里矗立着。
我们这些后人啊,只能仰望着他,然后努力地顺着他开辟的道路,去探索更多的知识和真理。
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鲁迅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各具特色,生动地表达了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
本文将对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鲁迅的文学艺术和思想内涵。
一、主人公的形象鲁迅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往往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反抗精神的人物。
比如,在《狂人日记》中,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被压迫的小人物,他与社会的矛盾和无奈感让读者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孔乙己坚守自己的尊严,嘴上不屈服于社会,但他的命运却被社会的压力所摧残。
通过孔乙己的形象,鲁迅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悲惨和社会体制的不公。
另一个鲁迅小说中的典型形象是“阿Q”。
《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一个深受社会歧视和挫折打击的人物,他内心充满了自卑和仇恨。
阿Q表现出了一种形式上的反抗,但这种反抗并没有真正改变他的处境,反而使他逐渐堕入更深的绝望之中。
通过塑造阿Q的形象,鲁迅揭示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对弱者的压迫。
二、次要人物的形象除了主人公形象外,鲁迅的小说中还塑造了丰富多样的次要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在小说中起到了衬托和烘托主题的作用。
比如,在《故乡》中,作者通过小说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展示了当时乡村社会的封建习俗和封建礼教给人们带来的困境和苦闷。
其中的“祥子”和“辜负了祥子的女人”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农村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呐喊》中,鲁迅通过塑造“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现代社会的不满和对个体命运的担忧。
这个形象形象既是个体受压迫的代表,也是对于社会不公的直接抗争者。
这些次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整个小说更加鲜活,深入人心。
三、反面人物的形象在鲁迅的小说中,还有一些反面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谈,鲁迅展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
比如,在《狂人日记》中,孔乙己的对手赵太爷是一个残忍、贪婪且好色的地主,他完全没有任何人性的底线。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我”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我”鲁迅是喜欢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一位大家。
在鲁迅小说中有大量的“我”,如《一件小事》中有“我”,《社戏》中有“我”,《孔乙已》中有“我”,《祝福》中有“我”……这些“我”是不是就指作家自己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普遍认为:鲁迅作品中的“我”并不就是鲁迅本人。
那么,既然不是鲁迅先生本人,是不是就是鲁迅先生编造的人物形象呢?鲁迅先生为什么在小说中喜欢用第一人称“我”,有没有其他的用意呢?笔者认为,鲁迅在小说中大量塑造“我”的形象,不但是叙述方式的需要,更是内容表达的需要。
在小说创作时,作家必须考虑一定的叙述视角,也就是说作家表现生活时,要考虑到叙述的角度,考虑到表达的方式,即通过什么样的角度、在怎样的视力范围内来反映生活。
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观点是传统小说的基本叙述方式。
作家虽然不是事件的参与者,但却是一个“知情的旁观者”,处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地位。
一切事件、各种人物都可以被作家收摄、检视,它好比是作家的一个踞高临下的广视角镜头,可以任意地扫描一切,观察一切,突现一切。
这种具有广视功能的叙述观点,对作家表现生活来说无疑是十分方便的,因为它便于冷静而客观地刻划人物,观照人生,尤其适合于中长篇小说组织规模宏大的社会内容。
我国作品大多采用了这种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但如果仅仅使用这一种方式,尤其是短篇小说,形式就会单一和板滞;由于缺乏视角的变化,容易流于平铺直叙;如果把握不好,还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感。
这就要求有时也需变换叙述的视角。
用第一人称叙述观点的主要优点在于缩短了叙述人、作品人物及读者之间的感情距离,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和真实感。
把叙述人“我”直接摆进作品的环境,有时甚至介入事件的矛盾冲突之中,能便于作家选择和调整最佳视角,便于渗透叙述人物的主体意识、主体情感,为深入刻划人物心理活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方便。
这样作家可以淡化作品里需要淡化的某些成分,强化某些需要强化的成分,增强作品的主体思辨色彩和抒情氛围。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1、作者XXX2、专业汉语言文学3、准考证号XXX4、成绩5、工作单位XXX6、职称职务XXX7、邮编XXXXX8、联系电话XXXX9、完成时间2XXX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XXX内容摘要: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祖。
虽然他一生创作的小说从数量上来看并不算多,但他以强烈的启蒙主义思想、彻底的反封建精神、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新颖特别的艺术技巧,刻画了阿Q、孔乙已、闰土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极大的丰富了是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学习榜样和丰富经验。
从中国文学发展的进程来看,鲁迅小说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本文仅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就权势者、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看客、觉醒者四个方面,对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作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鲁迅小说人物形象一、权势者《阿Q正传》里的赵太爷、举人老爷、《离婚》里的“七大人”、《祝福》里的鲁四老爷、《风波》里的赵七爷、《孔乙己》中的丁举人等人,他们是当时既得利益集团代表,是封建时代的权威和压迫力,说话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
他们识字,有财产,地位高,对一般老百姓有生杀欲夺的大权。
如《孔乙己》中的丁举人,只因孔乙己偷了他们家的书,便私设公堂,滥用私刑,活生生的将孔乙己的腿打断,致使孔乙己悲残的死去。
但他本人却不仅没有得到法律的制裁,反而更得到鲁镇人的敬畏。
“他总仍旧偷。
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1)从咸享酒店酒客的话里我们可以得知,有着类似孔乙己遭遇的人肯定不止一个,至少孔乙己不是第一个被丁举人打断腿的人。
《阿Q正传》里的赵太爷是未庄这个封闭的封建小王国中的土皇帝,具有至高无尚的权威,对农民实行专制统治和敲骨吸髓的剥削。
阿Q只说自己姓赵,便被地保引到赵太爷家里去,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剥夺了阿Q姓赵的权力,到外面又被地保训斥了一番,榨去了二百文酒钱。
两种不同的声音——鲁迅小说《孤独者》细读
(魏 ) “孩 子 总 是 好 的 。 他 们 全 是 天
真 … …” ( ) “ 也 不尽 然 。 ” 我 那 ( ) “ 。 大人 的 坏脾 气 ,在 孩 子 们 是 篇 佳作 。如 同 《 人 日 狂
记》, 《 孤独者》 的思想 内含 容量极大,多年来 ,学术 界
篇 小 说 的 艺术 特 色 , 不 但 在 中 国其 他 现 代 文 学 作 家 作 品 中 段 对 话 :
绝 无 仅 有 , 即 使在 鲁 迅 的 作 品 中 ,也 只 有 《 人 日记 》 、 狂
《 》 、 《 酒楼 上 》 、 《 碣 文 》 、 《 败 线 的 颤动 》 药 在 墓 颓 等 少 数 篇 章 足 以 当之 。 《 独 者 》 的 重 要 性 亦 由此 可知 , 孤
到 的鲁 迅 给 她 的 印象 是 这 样 的 : “ 然 ,一 个 黑影 子投 进 很 令 人 震 惊 的 。 当革 命 的 先 驱 者 ,为 着 被 压 迫 者 奋 斗 了 一 突
教 室 里 来 了 。首 先 惹 人注 意 的 便 是 他 那 大 约 有 两 寸 长 的 头 生 ,再 也 无 能为 力 时 ,最 后 遭 到 的 却 是 自己人 的唾 弃 。这 发 , 粗 而 且 硬 ,笔 挺 的竖 立着 , 真 当 得 ‘ 发 冲 冠 ’ 的一 也 是 鲁 迅 所 欣 赏 的一 位俄 国 作 家— — 阿 尔 志 跋 绥 夫 在 描 写 怒 个 ‘ ’字 。 ”从 以上 两 段 描 写 中 不 难 看 出两 者 的 相 似 , 冲 他 笔 下 的 主 人 公 工 人 绥 惠 略 夫 时 所 深 深 感 受 到 的哀 痛 。在
子 ,逼 他 在 笔 据 上 画 押 。 这 正 是 鲁 迅 早 年 所 亲 身 经 历 过 就 可 以逐 渐 好 起 来 :而 “ ” 却 认 为 中 国 的 现 在 的坏 ,恰 我 的 , 创 痛 酷 烈 ,终 生 难 忘 ,所 以 不 由 自主 地 在 他 的 小 说 中 恰 在 于 从 根 苗 上 就 坏 了 ,从 这 一 点 上 看 来 , 中 国是 没 有 希
鲁迅作品中所塑造的一类形象
鲁迅作品中所塑造的一类形象孤独的清醒者——鲁迅作品中的个人主义形象鲁迅在他早期的杂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中确立了“立人”思想,鲁迅著名的“铁屋子的比喻”引出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的言论。
自此在鲁迅的作品中赋予这些清醒者以生命,他们是个人主义的代名词,强烈地呼唤个性的抒发,为民族事业而四面奔走。
他们是最孤独的清醒者,行为不被民众所理解,反遭国民的嘲笑和背叛。
在鲁迅小说中塑造了众多这样的人物。
无论是“狂人”,还是魏连殳,无论是吕纬甫,还是《长明灯》中的“疯子”,哪怕是神话人物——女蜗、后羿、大禹等遇上了国弱民衰的中国,也只能孤独应战。
散文集《野草》中描述孤独者的心境亦不在少数,杂文《摩罗诗力说》中塑造的一批“摩罗诗人”,旧体诗《自题小像》和《自嘲》中描绘的冷峻孤清的自我,这些都是鲁迅打造了一类形象。
他们的精神是痛苦的,他们的行为是奇怪的,他们的思想是前卫的,他们都是悲剧性的人物。
从他们的遭遇中可以看出,个人越是清醒,他的行动和言论越是受到限制,他也越不能对大众施加影响来改变他们的思想,渐渐地他们被大众所孤立,最终只能在苦闷中聊以自慰。
同时,少数清醒者开始想唤醒熟睡者,但是那努力导致的只是疏远和失败。
清醒者于是变成了无力唤醒熟睡者的孤独者,所能做到的只是激起自己的痛苦,更加深深意识到死亡的即将来临。
[1]这些人为民族事业做出了贡献,却得不到本民族人们的认同,虽然一直扮演着牺牲者的角色,但是却被民众判了死刑。
他们不甘做愚昧的民众,一直在与传统做斗争,身上具有战斗精神和反叛意识。
审视这些人物,我们不免看到这些人身上的某些特质和鲁迅是那么的相像,他们的心路历程也是鲁迅所经历的,鲁迅将他现实中所遭受的困境写到作品中,在创作中探索中华民族的出路,这使得他笔下的这类人物更富有立体感。
上文是对这类形象进行了总的概括,下文便简要提及一下具体的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的旧体诗《自题小像》大家应该不陌生,那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成为了中华名句。
自贬与低俗化:鲁迅杂文讽刺修辞的诗学分析(一)
自贬与低俗化:鲁迅杂文讽刺修辞的诗学分析(一)摘要]在出于对虚伪的憎恨与轻蔑,鲁迅常常表现出对于“美名”的排斥与逆反心理,因而时常有意地向凡俗化的价值取向偏斜,在文章对自我形象进行贬低化与低俗化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以反诗意、低俗化的方式对伪道德、伪审美进行嘲弄与破解。
关键词]自贬、低俗化、反诗意虚伪或虚假是鲁迅杂文讽刺笔锋所向的一个主要目标。
他在“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之中的体验,使他对某些知识界人士的虚伪与恶性形成了深切的感受与情绪性记忆,以至于用杂文与他所说的“正人君子”之流的对抗与缠斗几乎成为他一生的近乎偏执的行为与思维方式。
他说过:“我又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
倘使我没有这笔,也就是被欺侮到赴诉无门的一个;我觉悟了,所以要常用,尤其是用于使麒麟皮下露出马脚。
”一、拒绝“美名”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于各种“美名”有着一种近乎过敏的逆反式反应。
早在《新的蔷薇》一文中他就说过:“有些讲‘公理’的,说我的杂感没有一看的价值。
那是一定的。
其实,他来看我的杂感,先就自己失了魂了,——假如也有魂。
我的话倘会合于讲‘公理’者的胃口,我不也成了‘公理维持会’会员了么?我不也成了他,和其余的一切会员了么?我的话不就等于他们的话了么?许多人和许多话不就等于一个人和一番话了么?”显然,鲁迅已经对这些虚伪的对手不抱任何幻想,他决然地在自己与对方之间划下了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
正是因此,他以一种反讽式的态度写道:“公理是只有一个的。
然而听说这早被他们拿去了,所以我已经一无所有。
”看上去,这似乎是一种情绪化的应激反应,然而,事实证明,从这以后,对“公理”、“正义”等等各种“美名”的逆反心理几乎构成了鲁迅的一种固定的体验与思维模式。
甚至到一九二七年,当他看到新月书店为《闲话》一书所做的广告中有“鲁迅先生(语丝派首领)所仗的大义,他的战略,读过《华盖集》的人,想必已经认识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小说中的自喻者形象[提纲]一、序论二、本论〈一〉鲁迅的经历和思想简介〈二〉鲁迅小说中的自喻者形象分析1、明显的自况者1)《端午节》2)《在酒楼上》3)《孤独者》4)《故乡》2、可信任的主人公1)《幸福的家庭》、《伤逝》和《离婚》2)其他作品三、结论鲁迅小说中的自喻者形象冯玖君答辩号2003070225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巨城中学邮编 045204 [摘要]: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⑴鲁迅的一部分小说,以绍兴社会的一角为背景,将个人经历和情感作为素材,表达了鲁迅一段时期苦闷的心情,抒发了他极其个人化的“鬼气”,道出了他不愿直说的一些隐情。
与此同时,也表达了他用文学改造国人运命的深入思考。
这些作品,分散分布于《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当中。
既包括《端午节》、《在酒楼上》、《孤独者》、《故乡》等明显表达作者当时心情的作品,也包括《幸福的家庭》、《伤逝》、《离婚》等影射鲁迅及其家庭境况的作品。
本文即从这个侧面出发,研究鲁迅的思想和创作行为。
[关键词]:自喻者鬼气自况者[正文]一、序论细读鲁迅的小说,尤其是《呐喊》、《彷徨》两集中的几篇作品,笔者发现在许多作品中的形象身上,都投射着鲁迅本人的影子——从经历到思想情感中都有,笔者称之为“自喻者”形象。
正如与鲁迅同时期留学日本的郁达夫先生所言:“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⑵本文即从作品出发,探讨鲁迅小说与他本人的联系。
二、本论〈一〉鲁迅的经历和思想简介一个人的行为是和他的经历思想密不可分的。
这里就简要介绍一下与本文有关的鲁迅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鲁迅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私塾教育,深切地感受到它对儿童的心灵摧残。
同时,他看到农民终生受着各种压迫,便萌发了为农民歌唱的思想。
由于家庭中祖父因受贿而被捕下狱,继而父亲又得了肺病,鲁迅有四年多时间几乎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看尽了世人的白眼,心中留下了孤独者的深深烙印。
在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学堂读书期间,鲁迅几乎没有学到什么知识,却广泛接触了包括赫胥黎著、严复译的《天演论》在内的大量书籍,思想得到了不断丰富。
在日本的七八年间,鲁迅两次移地。
先是以为发展医学可以救国,便入籍仙台医学门学校。
但霉菌学课间的“电影事件”又让鲁迅深感医学的无用,身体再健壮还不是只能充当社会的看客。
所以,鲁迅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确立了“改良人生”“立人”的文学创作人生目标。
1909年回国后,鲁迅从事教育工作十余年。
现实生活的不断碰壁,使他感到无比沮丧和寂寞,认为唯有黑暗和虚无为实有。
同时,鲁迅心底也始终怀有希望,因而在作品中渗透着一种,“绝望反抗”的精神。
他写信对朋友说:“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却不能。
”⑶他还提出了“中间物”⑷和“铁屋子”思想,⑸让自己去充当“改革文章的不三不四的作者”⑹他在绝望中提出希望,作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新文化启蒙者,一个喊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的思想先躯者。
谈到经历,不能不说鲁迅的几次回乡省亲。
因为在许多作品中,鲁迅都谈到故乡及其乡人。
据《鲁迅全集》⑺中记载,在鲁迅离开绍兴山会初级师范,到南京教育部任佥事职之后,1912年至1919年间,鲁迅共回绍兴四次,其中1912年4月为安顿家事,1913年6月上旬至8月上旬,以及1916年12月至次年1月为两次省亲,1919年12月1日到29日,为返回绍兴举家北迁至北京。
这几次回乡,为鲁迅的创作活动积累了许多素材。
由此而形成的作品中,产生了许多自喻者形象,其中,有的以自己人生经历或心路历程为侧重点,笔者称之为“明显的自况者”;有的则是掺杂着作者的某些生活细节,又添进了一些虚构的成分,笔者谓之“可信任的主人公”。
〈二〉、鲁迅小说中的自喻者形象分析1、明显的自况者鲁迅在谈到作家的取人的模特儿时就说:“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微细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
”⑻在鲁迅的意识中,文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向来说十分清楚。
在他的头脑中,同时有两个声音对他发号施令:一个要他用创作传播启蒙思想,一个则要他宣泄自己的人生苦闷。
他自己早已将这两个声音的轻重份量,掂得一清二楚。
到了二十年代中期,他的心理天平愈向后者倾斜。
他自己在翻译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后,热烈赞颂这本书的基本思想,认为“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
”⑼这就充分说明了鲁迅的思想苦闷程度。
他还说过,创作有时只要一个人看便满足了:好友、爱人。
这里的“一个人”,除了他自己以外的一个人,还能解释为谁呢?1914年,鲁迅与朋友闲谈,连声称赞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时说:“我总想把绍兴社会黑暗的一角写出来,可惜不能像吴氏那样写五河县风俗一般的深刻……不能写整的,我就检一点来写。
”⑽事实上,他的小说同时执行了他的两个指令:宣泄自我和传播先进思想。
既实现了他用文艺改良人生的理想,表现了绍兴社会的现实,也包含了他自己,体现了他深刻的自我剖析,表明了他极其个人化的一些隐情。
这种情况,无论是《端午节》、《在酒楼上》、还是《孤独者》、《故乡》中,都能清晰地看出来。
〈1〉《端午节》创作于1922年夏天的《端午节》,鲁迅已经开始正面描写自己了。
主人公方玄绰,在某部做官,还在学校里兼课,曾经给教师们向政府要过工资,当过学校校长,常常给杂志写一些文章,家中则有沉闷的夫妻生活,等等,都与作者颇为相似。
作者只是另加了一句“有几个读书的孩子”,以此苦诉读者主人公不是作者本人。
这里有一点。
说明:有一段时间,鲁迅的朋友给他起绰号,就是叫方老五。
这里的“方”姓,可以想到与作品中的方玄绰的联系。
方玄绰有一套理论是“差不多”论,对什么事情都随随便便;而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鲁迅许多小说中都有许多“似乎”、“也许”、“仿佛”、“大抵”、“大约”、“确乎”、“末必”等表示不确定意义的词语。
二者有相同之处。
我们可以看作这是鲁迅的一种创作风格,语言特点,也可以理解为与“差不多”论一致的对社会的一种故意糊认识态度。
当然,我们不能说方玄绰就是鲁迅,但方玄绰的生活状况,却正是鲁迅为自己设计的一种可能遭遇的情形。
不过,鲁迅又没有完全照着生活和镜子完全刻画和分析自己。
为了小说的情节和设主题需要,他一面从自己身上取材(如上所述),一面又把这些素材,用一种近乎戏谑的手法,夸张那些带有自剖性质的情节,再掺杂一些演译和变形的成分。
使读者感觉到是一步步走进了小说,而不是一步步走近鲁迅本人。
可是,他的叙述笔调又让人感到不自然。
这种笔调,有些揶揄,又有些遮掩,有时候像在讽刺,有时又不免流露出同情。
这就是鲁迅对作品中的自己的态度,有些可笑,又有些可怜。
如果把这一篇与稍后写下的《幸福的家庭》笔法比教,读者就可感到,作者毕竟不能像别人对待他一样的从容自如,描写中总会带有自己的情绪。
〈2〉、《在酒楼上》在《祝福》写出后仅十天,鲁迅的《在酒楼上》就写成了。
我想,这两篇小说与1919年府鲁迅的回乡搬家有直接的联系。
至少,回乡的经历给了他创作素材,鲁迅还想借这两篇小说写出自己的回乡感受,以此进行更加深入地进行自我剖析和情感释放。
“我”重返故乡,在几番访友无果之后,却在酒楼上巧遇昔日同窗、朋友兼同事吕纬甫。
这是何等的巧合。
先前“敏捷精悍”,曾和“我”同去城隍庙里拔神像的胡子,和别人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竟至于打起来的“他”,现在却行动迂缓,神情颓唐,一副潦倒相。
他奉母之命回来给小兄弟迁坟,明明找不到骨殖,却将原葬处的土胡乱捡一些装进新棺材,煞有介事地迁走,掩埋;又受母亲之托,给原先邻居家的顺故送两朵剪绒花,可这姑娘已经病死,他就将花随便送人,却打算回去骗母亲说“阿顺喜欢得不得了。
”这与原先的吕纬甫,无论行动还是态度都改变许多,简直判若两人。
他甚至甘愿给富家子弟教授诸如《孟子》《女儿经》之类宣传封建礼教,缚束儿童身心的书。
这样一个吕纬甫,作者写他有何用意?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关键之处还在于吕纬甫这个人物彼身上有作者的历史。
回乡给小兄弟迁坟一事,鲁迅确实给四弟迁过故;顺姑的病死,也是鲁迅亲眼所见。
所以说,这一篇鲁迅把自己写进小说,拿自己的情况作为素材,就是要表达自己内心的压抑之感,重新认识自己。
我们再细看作品:吕纬甫与我谈话时,是一手擎着烟卷,这与鲁迅的习惯相同。
对“我”似笑非笑地说:“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是蝇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很可笑,也可怜。
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你似乎还有些期望我,这使我很感激然而也使我很不安”。
这里的“小圈子”,即指鲁迅在绍兴长大,到南京、日本等地呆了一段时间以后,又返回了绍兴城老家。
这些话,只有鲁迅才会说。
至于他所讲的,一看见别人对自己怀有希望,便深觉不安的心情,是鲁迅在公开场合表示过的。
“飞了一圈又停回原处”的人生概括,也是他对自己用过多次的比喻。
他那看穿了一切价值,只顾自己苦苦过活的虚无感,不就是吕纬甫的随随便便吗?确实,倘若鲁迅真的顺着原先虚无感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多半就会和吕纬甫成为同路。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酒楼上》正是作者对自己内心“鬼气”的一次专注的描述,主人公的精神历程,正是他从那“鬼气”的某一面概括出来的。
而外貌呢,“一手擎着烟卷”,“乱逢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简直是鲁迅在对着镜子或照片画自己了。
整个小说都依“我”的视线展开,一面是“我”眼中的吕纬甫,另一面是“我”对吕纬甫的评价。
小说从头到尾,这两部分都交织在一起。
因此,“我”的形象肯定会影响吕纬甫的故事。
因为“我”总是夹在中间,破坏读者与主人公的情绪共鸣。
看得出来,作者很看重这个配角兼叙述者,为了让“我”一直在场,作者不惜设计那样一个呆板的叙述结构,设计这个陪衬人物。
而整篇小说的核心部分,都是由吕纬甫在酒楼上滔滔不绝、自言自语地发表长篇大论,这一部分简直成了吕纬甫的独白。
那么,作者设计“我”来听吕纬甫讲故事,还是想驱除内心的“鬼气”抒以内心的苦闷。
再看结尾,作者确实达到了这样的目的,“我独自走着……倒觉得爽快些。
”而且为了欺骗读者,他同样做了一个“小聪明”:“我们一同走出店门,他所住的旅馆和我的方向正好相反,就在门口分别了。
”这是明确告诉自己要和作品中的主人公一定要划清界限,走出内心“鬼气”世界,使自己思想得到解脱。
从这篇小说可以看出,鲁迅对自己的内心已经全面开战,他要用小说来战胜内心自我。
〈3〉《孤独者》《在酒楼上》完成后一年半,《孤独者》也完稿了。
由这篇小说我们看出,鲁迅的思想战争并未如愿结束。
这一次,作者笔下的魏连殳,比起吕纬甫来更像他本人。
首先是相貌:“一个短小削瘦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发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这与他在绍兴教书的一模一样。
其次是性格:“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还“常常发表文章”“发些没有顾忌的议论”,这里若将祖母换成母亲,又不者是他自己的事了吗?再次是思想:魏连殳先是相信“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结果却被天真的孩子仇视了,于是生出幻灭和憎恶。